-卫生资格-209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章节练习-专业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治疗(共94题)_第1页
-卫生资格-209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章节练习-专业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治疗(共94题)_第2页
-卫生资格-209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章节练习-专业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治疗(共94题)_第3页
-卫生资格-209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章节练习-专业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治疗(共94题)_第4页
-卫生资格-209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章节练习-专业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治疗(共94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资格-209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章节练习-专业实践能力-中国传统治疗(共94题)

1.推拿疗法的基本手法可以分为解析:无答案:(C)A.推揉、摩擦、拿按、滚法、抹法、捏法B.推揉、摩擦、拿按、拍捶、振动、摇动C.叩击、推揉、振动、摩擦、摇动、拿按D.推揉、摩擦、拿按、叩击、摇动、屈伸E.叩击、推揉、摩擦、拿按、振搓、屈伸

2.抹法具有的主要作用为解析:无答案:(D)A.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B.温经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C.健脾和胃祛风散寒消积导滞D.醒脑开窍镇静明目疏经通络E.活血止痛祛风散寒消除疲劳

3.拿法的刺激强度较大其最主要的作用为解析:无答案:(C)A.健脾和胃祛风散寒消积导滞B.醒脑开窍镇静明目疏经通络C.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D.舒筋活血调和气血滑利关节E.促进血行消除疲劳滑利关节

4.击法的主要适应证为解析:无答案:(A)A.肢体疼痛风湿痹痛疲劳酸痛B.麻木不仁风湿痹痛肩周炎C.肢体瘫痪头痛头晕消化不良D.气滞血瘀疲劳酸痛脘腹胀满E.肢体疼痛胸胁并伤肢体麻木

5.摇法具有的主要作用为解析:无答案:(B)A.肢体疼痛麻木不仁风湿痹痛B.舒筋活血滑利关节解除关节交锁C.祛瘀消积和中理气调节肠胃功能D.温经散寒调和气血消除疲劳E.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健脾和胃

6.抖法具有的主要作用为解析:无答案:(D)A.舒筋活血滑利关节解除疲劳B.肢体疼痛麻木不仁风湿痹痛C.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肢体疼痛D.舒筋通络解除粘连活动关节E.舒筋通络滑利关节解除疲劳

7.在肢体放松时突然被动地牵伸关节的一种推拿手法称为解析:无答案:(E)A.摇法B.抖法C.屈法D.伸法E.扳法

8.推拿肢体的操作顺序为解析:无答案:(A)A.由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B.由近端开始逐渐向远端C.由外周开始逐渐向内侧D.由内侧开始逐渐向外周E.无顺序

9.住院患者推拿治疗次数为解析:无答案:(B)A.每天1次B.每天1~2次C.每天2~3次D.每周1~2次E.每周2~3次

10.关于推拿手法的治疗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解析:无答案:(E)A.促进体液循环B.调节神经功能C.松解软组织粘连D.心理效应E.加速骨折或骨痂的愈合

11.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住肌肉或肌腱,循其走向边捏边向前推进的手法解析:无答案:(C)A.扣法B.推法C.捏法D.拿法E.揉法

12.以下推拿手法中不属于摇动类的是解析:无答案:(A)A.搓法B.摇法C.抖法D.引伸法E.屈伸法

13.用手指捏住肌肉或肌腱两侧并稍用力向上提起,然后放松的一种手法,称为解析:无答案:(D)A.滚法B.揉法C.捏法D.拿法E.按法

14.传统康复中推揉类手法不包括以下哪种手法解析:无答案:(C)A.推法B.揉法C.擦法D.滚法E.一指禅

15.以下哪一项属于推拿的禁忌证解析:无答案:(E)A.疲劳B.软组织扭伤C.慢性失眠D.肌肉麻痹痛E.妇女怀孕及月经期

16.用拇指或手掌在一个穴位、一个部位或沿着一条经络施压并做前后、左右或上下直线推动的手法,称为推法,其中作用范围大,适用于胸腹部、腰背部和四肢的,称为解析:无答案:(C)A.指推法B.头推法C.掌推法D.腹推法E.点推法

17.用手握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并稍加牵引,然后,快速小范围地上下抖动。称为解析:无答案:(E)A.推法B.揉法C.捶法D.拿法E.抖法

18.下列哪项不属于艾灸解析:无答案:(E)A.艾条灸B.艾柱灸C.温针灸D.温灸器灸E.天灸

19.下列哪项不属于配穴原则的常用方法解析:无答案:(E)A.远近配穴法B.前后配穴法C.上下配穴法D.左右配穴法E.原络配穴法

20.下列哪项不属于远部取穴解析:无答案:(D)A.胃痛取足三里B.腰痛取委中C.腰痛取昆仑D.发热取大椎E.头痛取太冲

21.针灸选穴的基本原则为解析:无答案:(C)A.近部取穴B.远部取穴C.循经取穴D.随证取穴E.循症取穴

22.三阴交穴属于哪一条经络解析:无答案:(D)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阴脾经E.足少阴肾经

23.合谷穴定位,第几掌骨外侧中点处解析:无答案:(A)A.2B.3C.4D.5E.1

24.以下取穴是以远近配穴法为配穴原则的有解析:无答案:(A)A.治疗胃痛选足三里和中脘B.治疗失眠选内关和神门C.治疗感冒选大椎和曲池D.治疗腹胀选天枢和脾俞E.治疗眩晕选百会和涌泉

25.三叉神经痛针刺按三叉神经分布区第一支,常取攒竹、鱼腰、丝竹空以及哪个穴解析:无答案:(A)A.阳白B.足三里C.颊车、完骨D.太冲E.风池

26.根据骨度分寸法,腕横纹(阳溪穴)处至肘横纹(曲池穴)处是解析:无答案:(A)A.12寸B.15寸C.18寸D.9寸E.5寸

27.按随证取穴原则:外感风寒型感冒用哪个穴位最合适解析:无答案:(C)A.手三里B.足三里C.大椎D.内庭E.期门

28.根据十二经脉流注规律,下列错误的是解析:无答案:(B)A.三焦经、胆经、肝经B.肾经、三焦经、胆经C.脾经、心经、小肠经D.肝经、肺经、大肠E.小肠经、膀胱经、肾经

29.孕妇禁针的穴位是解析:无答案:(A)A.肩井B.足三里C.阳陵泉D.太溪E.肾俞

30.小儿脑瘫语言障碍最常用穴位解析:无答案:(C)A.合谷B.三阴交C.廉泉D.人中E.太冲

31.下列属肝经穴的是解析:无答案:(C)A.光明B.睛明C.太冲D.孔最E.养老

32.下列不属艾柱灸的是解析:无答案:(E)A.无瘢痕灸B.瘢痕灸C.隔姜灸D.隔附子饼灸E.温和灸

33.以下取穴时以上下配穴法为配穴原则的是解析:无答案:(B)A.治疗面瘫选地仓和合谷B.治疗头痛选头维和太冲C.治疗中风选足三里和解溪D.治疗呃逆选内关和膈俞E.治疗痛经选三阴交和足三里

34.面瘫针刺按远道取穴常取解析:无答案:(E)A.足三里B.阳白C.颊车、完骨D.风池E.合谷

35.用拇指或手掌在治疗部位上以一定的压力向一边推动的手法叫做()。解析:无答案:(A)A.抹法B.摆法C.提法D.拿法E.推法

36.关于足三里穴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有()。解析: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属五俞穴,是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因此也是四总穴。答案:(B)A.为合穴B.为下合穴C.为四总穴D.为强壮要穴E.为五俞穴

37.每燃烧一个艾柱称为一()。解析:临床上常用壮的数目来确定其治疗量的大小。答案:(D)A.块B.个C.只D.壮E.颗

38.半握拳,以小鱼际肌和第4、5掌指关节按压于治疗部位,利用前臂来回旋转带动腕关节作屈伸连续转动按压的手法,叫做()。解析:滚法:半握拳,以小鱼际肌和第4、5掌指关节按压于治疗部位,利用前臂来回旋转带动腕关节作屈伸连续滚动按压。答案:(B)A.揉法B.滚法C.捏法D.拿法E.按法

39.昆仑穴的定位于()。解析:昆仑穴为膀胱经穴,位于外踝与跟腱中点。答案:(B)A.内踝与跟腱中点B.外踝与跟腱中点C.腘窝与跟腱中点D.腓骨小头与跟腱中点E.胫骨内侧髁与跟腱中点

40.合谷穴属于哪一条经络?()解析:合谷穴乃四总穴之一,临床常用,乃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答案:(A)A.手阳明大肠经B.手太阳小肠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太阴肺经E.手少阴心经

41.下列属大肠经穴的是()。解析: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临床常用。答案:(A)A.曲池B.内关C.三阴交D.太冲E.太渊

42.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下列手法作用力最深的是()。解析:拍捶法:用手指、手掌或空拳有节奏地拍打或捶击身体的一种推拿手法。手指拍捶的作用力较浅,手拳拍捶的作用力较深。拍捶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答案:(A)A.拍捶B.抹法C.推法D.揉法E.拿法

43.根据骨度分寸法,眉心至后发际正中是()。解析:前发际正中到后发际正中的距离是12寸,眉心到前发际正中为3寸,临床常用。答案:(B)A.12寸B.15寸C.9寸D.18寸E.8寸

44.按随证取穴原则,呃逆用哪个穴位最合适?()解析:临床上常用膈俞针刺或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答案:(E)A.三阴交B.胃俞C.脾俞D.太冲E.膈俞

45.以下的推拿手法中属于推揉类的是()。解析:抖法属于摇动类手法,捏法、按法属于拿按类手法,抹法属于摩擦类手法,滚法属于推揉类手法。答案:(D)A.抖法B.捏法C.按法D.滚法E.抹法

46.下列关于推拿手法的原则表述错误的是()。解析:推拿肢体,一般由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移动。答案:(A)A.推拿肢体,一般由近端开始,逐渐向远端移动B.推拿躯干部位,由症状部位的外周开始,逐渐移向患处C.推拿开始时的手法轻而柔和,逐渐增强到一定的强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减轻强度D.根据病情及治疗部位而定。急性期患者每次的治疗时间应短,慢性期时间可以稍长E.推拿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调整治疗体位或改变推拿手法,若仍不见好转则应终止治疗,并及时处理

47.用拇指或手掌在一个穴位、一个部位或沿着一条经络施压并做前后、左右或上下直线推动的手法,称为()。解析:用拇指或手掌在一个穴位、一个部位或沿着一条经络施压并做前后、左右或上下直线推动的手法称推法。答案:(C)A.摇法B.振法C.推法D.拿法E.按法

48.以下取穴是以前后配穴法为配穴原则的包括()。解析:选用腹部的天枢和背部的大肠俞是俞募配穴法,也是前后配穴法。答案:(E)A.治疗头痛选上星和太冲B.治疗腹泻选足三里和天枢C.治疗感冒选曲池和风池D.治疗眩晕选百会和涌泉E.治疗便秘选天枢和大肠俞

49.被动地旋转或环转关节的一种手法是()。解析:摇法是被动地旋转或环转关节的一种手法。仅用于具有旋转功能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前臂、腕、手指,下肢的髋、小腿、踝,脊柱的颈段和腰段。答案:(A)A.摇法B.摆法C.抖法D.拿法E.推法

50.按随证取穴原则,心肾不交型失眠用的穴位最合适的是()。解析:神门是心经的输原穴,是临床上治疗失眠的常用穴位。答案:(D)A.曲池B.合谷C.足三里D.神门E.阳陵泉

51.以下不属于推拿禁忌证的是()。解析:局部皮肤、软组织或关节有感染,开放性伤口、烧伤、神经嵌顿、深静脉血栓或栓塞、骨折。全身性疾病如急性传染病、严重感染、恶性疾患、血液病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此外,妇女怀孕及月经期,其腹部、腰骶部不宜实施推拿。答案:(D)A.皮肤、软组织或关节有感染B.开放性伤口C.急性传染病、严重感染D.急性腰扭伤、关节脱臼E.妇女怀孕及月经期

52.根据十二经脉流注规律,下列不正确的是()。解析:十二经循环的次序为: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答案:(B)A.心包经、三焦经、胆经B.膀胱经、肾经、三焦经C.胃经、脾经、心经D.心经、小肠经、膀胱经E.胆经、肝经、肺经

53.用拇指或手掌在治疗部位上以一定的压力向一边推动的手法为解析:无答案:(C)A.摩法B.擦法C.抹法D.推法E.揉法

54.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滑动或回旋的手法为解析:无答案:(A)A.摩法B.擦法C.抹法D.推法E.揉法

55.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快速地来回摩擦的手法为解析:无答案:(B)A.摩法B.擦法C.抹法D.推法E.揉法

56.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住肌肉或肌腱循其走向边捏边向前推进的手法称为解析:无答案:(A)A.捏法B.振法C.拍捶法D.擦法E.抹法

57.用手指手掌或空拳有节奏地拍打或捶击身体的一种推拿手法为解析:无答案:(C)A.捏法B.振法C.拍捶法D.擦法E.抹法

58.用手指或手掌按压穴位或某一部位作快速振动的手法称为解析:无答案:(B)A.捏法B.振法C.拍捶法D.擦法E.抹法

59.局部或单一关节的治疗每次所需时间为解析:无答案:(A)A.10~20分钟B.15~25分钟C.20~30分钟D.25~35分钟E.40~45分钟

60.较大面积的治疗每次所需时间为解析:无答案:(C)A.10~20分钟B.15~25分钟C.20~30分钟D.25~35分钟E.40~45分钟

61.多部位的治疗每次所需时间为解析:无答案:(C)A.10~20分钟B.15~25分钟C.20~30分钟D.25~35分钟E.40~45分钟

62.推法具有的作用为解析:无答案:(A)A.疏通经络,清肝明目,开胸导滞,缓痉镇痛B.肢体疼痛,麻木不仁,风湿痹痛,舒筋通络C.舒筋通络,解除粘连,活动关节,清肝明目D.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宽胸理气,消积导滞E.舒筋活血,滑利关节,解除疲劳,调和气血

63.揉法具有的作用为解析:无答案:(D)A.疏通经络,清肝明目,开胸导滞,缓痉镇痛B.肢体疼痛,麻木不仁,风湿痹痛,舒筋通络C.舒筋通络,解除粘连,活动关节,清肝明目D.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宽胸理气,消积导滞E.舒筋活血,滑利关节,解除疲劳,调和气血

64.滚法具有的作用为解析:无答案:(E)A.疏通经络,清肝明目,开胸导滞,缓痉镇痛B.肢体疼痛,麻木不仁,风湿痹痛,舒筋通络C.舒筋通络,解除粘连,活动关节,清肝明目D.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宽胸理气,消积导滞E.舒筋活血,滑利关节,解除疲劳,调和气血

65.三叉神经痛第一支取穴应为解析:无答案:(C)A.攒竹;四白;颧髎;丝竹空B.四白;颧髎;下关;迎香C.攒竹;鱼腰;阳白;丝竹空D.颊车;下关;合谷;夹承浆E.鱼腰;下关;迎香;合谷

66.三叉神经痛第二支取穴应为解析:无答案:(B)A.攒竹;四白;颧髎;丝竹空B.四白;颧髎;下关;迎香C.攒竹;鱼腰;阳白;丝竹空D.颊车;下关;合谷;夹承浆E.鱼腰;下关;迎香;合谷

67.三叉神经痛第三支取穴应为解析:无答案:(D)A.攒竹;四白;颧髎;丝竹空B.四白;颧髎;下关;迎香C.攒竹;鱼腰;阳白;丝竹空D.颊车;下关;合谷;夹承浆E.鱼腰;下关;迎香;合谷

68.颈椎病取穴应为解析:无答案:(C)A.肩三针;阿是穴;天宗;曲池B.四白;颧髎;下关;迎香C.风池;天柱;大椎;颈夹脊D.肾俞;关元俞;天宗;腰椎华佗;夹脊E.鱼腰;下关;迎香;合谷

69.肩周炎取穴应为解析:无答案:(A)A.肩三针;阿是穴;天宗;曲池B.四白;颧髎;下关;迎香C.风池;天柱;大椎;颈夹脊D.肾俞;关元俞;天宗;腰椎华佗;夹脊E.鱼腰;下关;迎香;合谷

70.腰痛取穴应为解析:无答案:(D)A.肩三针;阿是穴;天宗;曲池B.四白;颧髎;下关;迎香C.风池;天柱;大椎;颈夹脊D.肾俞;关元俞;天宗;腰椎华佗;夹脊E.鱼腰;下关;迎香;合谷

71.属于拍捶法作用特点和适用范围的是()。解析:1.摩法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2.滚法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3.摇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动作。摇法具有舒经活血、滑利关节,解除关节绞锁的作用,适用于关节活动受限,如:肩周炎、颈椎病、髋、膝、踝关节关节炎等。4.拿法手法刺激强度较大,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5.拍捶法用手指、手掌或空拳有节奏地拍打或捶击身体的一种推拿手法。手指拍捶的作用力较浅,手拳拍捶的作用力较深。拍捶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答案:(D)A.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B.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C.手法操作刺激强度较大,接触面相对较小,有针对陛。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D.手法用手指时作用力较浅,用手拳时的作用力较深。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E.手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

72.属于拿法作用特点和适用范围的是()。解析:1.摩法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2.滚法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3.摇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动作。摇法具有舒经活血、滑利关节,解除关节绞锁的作用,适用于关节活动受限,如:肩周炎、颈椎病、髋、膝、踝关节关节炎等。4.拿法手法刺激强度较大,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5.拍捶法用手指、手掌或空拳有节奏地拍打或捶击身体的一种推拿手法。手指拍捶的作用力较浅,手拳拍捶的作用力较深。拍捶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答案:(C)A.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B.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C.手法操作刺激强度较大,接触面相对较小,有针对陛。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D.手法用手指时作用力较浅,用手拳时的作用力较深。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E.手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

73.属于摇法的作用特点和适用范围的是()。解析:1.摩法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2.滚法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3.摇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动作。摇法具有舒经活血、滑利关节,解除关节绞锁的作用,适用于关节活动受限,如:肩周炎、颈椎病、髋、膝、踝关节关节炎等。4.拿法手法刺激强度较大,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5.拍捶法用手指、手掌或空拳有节奏地拍打或捶击身体的一种推拿手法。手指拍捶的作用力较浅,手拳拍捶的作用力较深。拍捶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答案:(E)A.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B.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C.手法操作刺激强度较大,接触面相对较小,有针对陛。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D.手法用手指时作用力较浅,用手拳时的作用力较深。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E.手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

74.属于摩法作用特点和适用范围的是()。解析:1.摩法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2.滚法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3.摇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动作。摇法具有舒经活血、滑利关节,解除关节绞锁的作用,适用于关节活动受限,如:肩周炎、颈椎病、髋、膝、踝关节关节炎等。4.拿法手法刺激强度较大,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5.拍捶法用手指、手掌或空拳有节奏地拍打或捶击身体的一种推拿手法。手指拍捶的作用力较浅,手拳拍捶的作用力较深。拍捶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答案:(A)A.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B.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C.手法操作刺激强度较大,接触面相对较小,有针对陛。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D.手法用手指时作用力较浅,用手拳时的作用力较深。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E.手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

75.属于滚法作用特点和适用范围的是()。解析:1.摩法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2.滚法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3.摇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动作。摇法具有舒经活血、滑利关节,解除关节绞锁的作用,适用于关节活动受限,如:肩周炎、颈椎病、髋、膝、踝关节关节炎等。4.拿法手法刺激强度较大,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5.拍捶法用手指、手掌或空拳有节奏地拍打或捶击身体的一种推拿手法。手指拍捶的作用力较浅,手拳拍捶的作用力较深。拍捶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答案:(B)A.手法力量比较小,刺激轻柔缓和,作用力比较表浅,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是胸腹、胁肋、四肢常用手法,具有温筋散寒,消肿止痛,调和气血,消积导滞,放松肌肉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血淤,脘腹胀满,胸胁并伤,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症。B.手法作用力比较深,接触面较大。多用在肩背、腰背、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多的部位,具有舒筋活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滑利关节、促进血行、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适用于肢体关节酸痛,肢体瘫痪,运动损伤造成的肌肉痉挛及运动后疲劳的恢复。C.手法操作刺激强度较大,接触面相对较小,有针对陛。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缓解痉挛、消除疲劳的作用,常用于肌腹或穴位处,适用于头项强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等。D.手法用手指时作用力较浅,用手拳时的作用力较深。具有舒经活络、运行气血之效。常用于肩、背、腰、腿酸痛麻木,气血痹阻不通之症。E.手法操作时动作应均匀缓和,遇到关节阻力时要稍加牵拉力,使关节间隙加大后再做环转

76.属于拿法的操作要领的是()。解析:1.拿法: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2.擦法: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要稳,掌下压力不宜太大,一般需要操作到治疗部位的皮肤发红,必要时涂适量润滑油或药膏,以防擦伤皮肤。3.推法: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4.滚法:滚动时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滚法可以单手操作,也可以双手操作。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5.揉法: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答案:(D)A.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B.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C.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D.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E.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

77.属于推法的操作要领的是()。解析:1.拿法: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2.擦法: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要稳,掌下压力不宜太大,一般需要操作到治疗部位的皮肤发红,必要时涂适量润滑油或药膏,以防擦伤皮肤。3.推法: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4.滚法:滚动时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滚法可以单手操作,也可以双手操作。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5.揉法: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答案:(A)A.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B.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C.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D.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E.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

78.属于揉法的操作要领的是()。解析:1.拿法: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2.擦法: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要稳,掌下压力不宜太大,一般需要操作到治疗部位的皮肤发红,必要时涂适量润滑油或药膏,以防擦伤皮肤。3.推法: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4.滚法:滚动时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滚法可以单手操作,也可以双手操作。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5.揉法: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答案:(B)A.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B.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C.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D.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E.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

79.属于擦法的操作要领的是()。解析:1.拿法: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2.擦法: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要稳,掌下压力不宜太大,一般需要操作到治疗部位的皮肤发红,必要时涂适量润滑油或药膏,以防擦伤皮肤。3.推法: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4.滚法:滚动时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滚法可以单手操作,也可以双手操作。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5.揉法: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答案:(E)A.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B.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C.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D.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E.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

80.属于滚法的操作要领的是()。解析:1.拿法: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2.擦法: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要稳,掌下压力不宜太大,一般需要操作到治疗部位的皮肤发红,必要时涂适量润滑油或药膏,以防擦伤皮肤。3.推法: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4.滚法:滚动时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滚法可以单手操作,也可以双手操作。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5.揉法: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答案:(C)A.松腕、沉肩、垂肘、悬腕,肘低于腕,以肘为支点,用前臂摆动带动腕部摆动,拇指远节指关节同时做屈伸运动B.操作时应做到“沉肩垂肘”,即肩部放松,肘部下垂,上臂带动前臂及手腕做灵活自如的回旋运动C.用力要均匀,好像吸附在推拿的部位,不要跳动。操作时手部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碾动或跳动。手法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有节律D.操作时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手腕放松,有节律性的一松一紧、从轻到重、提拿揉捏,一般以患者感到酸胀舒适为宜E.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肘关节屈伸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运动。用力

81.患者,男性,30岁,工人,因车祸致胸12腰1粉碎性骨折,在当地医院就诊MRI显示脊髓完全横断,手术中可见脊髓硬膜下空虚、青紫、无搏动、截瘫指数6级(即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截瘫,运动功能丧失、二便失禁、感觉消失),3个月后转入我院诊断结论:T!、L(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question/file/ImgDir_ZY_KFYXJSS-XB1.gif")碎性骨折,四度骨折,四度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检查除截瘫指数6级外合并严重的肌肉萎缩。问:本病患者针刺治疗首选的主要穴位是解析:无答案:(A)A.夹脊穴B.曲池C.太渊D.肾俞E.百会

82.患者,男性,30岁,工人,因车祸致胸12腰1粉碎性骨折,在当地医院就诊MRI显示脊髓完全横断,手术中可见脊髓硬膜下空虚、青紫、无搏动、截瘫指数6级(即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截瘫,运动功能丧失、二便失禁、感觉消失),3个月后转入我院诊断结论:T!、L(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question/file/ImgDir_ZY_KFYXJSS-XB1.gif")碎性骨折,四度骨折,四度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检查除截瘫指数6级外合并严重的肌肉萎缩。问:上肢瘫针刺,下列穴位组合何为首选解析:无答案:(A)A.肩髃、曲池、外关、合谷B.肩贞、小海、外关、神门C.内关、大陵、劳宫、阳溪D.曲泽、劳宫、支沟、太渊E.尺泽、手三里、太渊、鱼际

83.患者,男性,30岁,工人,因车祸致胸12腰1粉碎性骨折,在当地医院就诊MRI显示脊髓完全横断,手术中可见脊髓硬膜下空虚、青紫、无搏动、截瘫指数6级(即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截瘫,运动功能丧失、二便失禁、感觉消失),3个月后转入我院诊断结论:T!、L(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question/file/ImgDir_ZY_KFYXJSS-XB1.gif")碎性骨折,四度骨折,四度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检查除截瘫指数6级外合并严重的肌肉萎缩。问:下肢瘫针刺,下列穴位组合何为首选解析:无答案:(E)A.血海、解溪、三阴交、公孙B.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C.环跳、风市、阳陵泉、昆仑D.尺泽、手三里、太渊、鱼际E.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84.患者,男性,30岁,工人,因车祸致胸12腰1粉碎性骨折,在当地医院就诊MRI显示脊髓完全横断,手术中可见脊髓硬膜下空虚、青紫、无搏动、截瘫指数6级(即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截瘫,运动功能丧失、二便失禁、感觉消失),3个月后转入我院诊断结论:T!、L(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question/file/ImgDir_ZY_KFYXJSS-XB1.gif")碎性骨折,四度骨折,四度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检查除截瘫指数6级外合并严重的肌肉萎缩。问:针对小便失禁症状的针刺治疗,下列穴位组合何为首选解析:无答案:(A)A.肾俞、八膠、中极B.长强、膀胱俞C.天枢、支沟D.太溪、水分、归来E.曲池、大肠俞、三阴交

85.患者,女,56岁,反复腰痛2年。问:哪个穴位符合远部取穴原则?()解析:1.远部取穴:选取通过病变部位的经络或与之相关的经络远端穴位进行治疗。经常选取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腰背委中穴,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乃治疗腰痛之要穴。2.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供给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用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用一段长为2cm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故临床上常用于肾虚型腰痛,疗效显著。3.循经取穴常用的取穴方法,近部取穴:选取疾病部位或附近的穴位进行治疗。大肠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l.5寸。4.随证取穴:针对症状选取有特定作用的穴位。腰痛点为手穴中之奇穴,治疗腰痛症状有良好疗效。5.肾虚型按辨证取穴原则,取肾俞穴位最为合适。答案:(A)A.委中B.大肠俞C.肺俞D.肾俞E.气海俞

86.患者,女,56岁,反复腰痛2年。问:下列治疗方法中,对于本病最合适的是()。解析:1.远部取穴:选取通过病变部位的经络或与之相关的经络远端穴位进行治疗。经常选取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腰背委中穴,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乃治疗腰痛之要穴。2.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供给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用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用一段长为2cm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故临床上常用于肾虚型腰痛,疗效显著。3.循经取穴常用的取穴方法,近部取穴:选取疾病部位或附近的穴位进行治疗。大肠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l.5寸。4.随证取穴:针对症状选取有特定作用的穴位。腰痛点为手穴中之奇穴,治疗腰痛症状有良好疗效。5.肾虚型按辨证取穴原则,取肾俞穴位最为合适。答案:(D)A.刺络放血B.拔火罐C.挑刺D.温针灸E.埋线

87.患者,女,56岁,反复腰痛2年。问:肾虚型腰痛患者进行针刺治疗,下列哪个穴位符合近部取穴原则?()解析:1.远部取穴:选取通过病变部位的经络或与之相关的经络远端穴位进行治疗。经常选取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腰背委中穴,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乃治疗腰痛之要穴。2.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供给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用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用一段长为2cm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故临床上常用于肾虚型腰痛,疗效显著。3.循经取穴常用的取穴方法,近部取穴:选取疾病部位或附近的穴位进行治疗。大肠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l.5寸。4.随证取穴:针对症状选取有特定作用的穴位。腰痛点为手穴中之奇穴,治疗腰痛症状有良好疗效。5.肾虚型按辨证取穴原则,取肾俞穴位最为合适。答案:(B)A.昆仑B.大肠俞C.委中D.心俞E.合谷

88.患者,女,56岁,反复腰痛2年。问:下列哪个穴位符合随证取穴原则?()解析:1.远部取穴:选取通过病变部位的经络或与之相关的经络远端穴位进行治疗。经常选取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腰背委中穴,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乃治疗腰痛之要穴。2.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供给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用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用一段长为2cm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故临床上常用于肾虚型腰痛,疗效显著。3.循经取穴常用的取穴方法,近部取穴:选取疾病部位或附近的穴位进行治疗。大肠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l.5寸。4.随证取穴:针对症状选取有特定作用的穴位。腰痛点为手穴中之奇穴,治疗腰痛症状有良好疗效。5.肾虚型按辨证取穴原则,取肾俞穴位最为合适。答案:(A)A.腰痛点B.肾俞C.委中D.神门E.三阴交

89.患者,女,56岁,反复腰痛2年。问:下列哪个穴位符合辨证取穴原则?()解析:1.远部取穴:选取通过病变部位的经络或与之相关的经络远端穴位进行治疗。经常选取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腰背委中穴,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乃治疗腰痛之要穴。2.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供给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用于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完为止。或用一段长为2cm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故临床上常用于肾虚型腰痛,疗效显著。3.循经取穴常用的取穴方法,近部取穴:选取疾病部位或附近的穴位进行治疗。大肠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l.5寸。4.随证取穴:针对症状选取有特定作用的穴位。腰痛点为手穴中之奇穴,治疗腰痛症状有良好疗效。5.肾虚型按辨证取穴原则,取肾俞穴位最为合适。答案:(B)A.腰痛点B.肾俞C.脾俞D.神门E.三阴交

90.患者,女,58岁,农村妇女,就诊主诉:右肩疼痛活动受限半年。患者述右腰疼痛不能弯腰、行动受影响已半年,在家乡诊所服药、理疗不见好转,近日来疼痛加剧,疼痛部位固定,刺痛,睡眠差,心烦难忍,舌暗,舌底脉络迂曲。查:腰部屈伸活动功能受限。问:初期在常规毫针针刺的基础上,下列哪项方法能快速地针对性止痛和缓解症状?()解析:1.针对瘀血型的腰痛急性发作,最快的止痛缓解症状的方法就是刺络放血,另外穴位注射丹参针,能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但速度比较慢。2.推拿手法操作强度有一定的讲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部位以及耐受能力,选择适宜的推拿手法和强度,才能使推拿的力量渗透到需要治疗的部位。通常,推拿开始时的手法轻而柔和,逐渐增强到一定的强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减轻强度。揉法强度较小用于开始的放松阶段;拿法强度中等,疏通经络止痛的功效较强;摇法带有复位性质,幅度力度较大,故而在最后。3.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夜尿多属于肾阳亏虚,火不化水的表现,温和灸命门能有效地补益先天之肾阳,增补生命之火力,温阳化水。4.瘀血型腰痛的症状表现为疼痛部位固定,刺痛为主,舌暗,舌底脉络迂曲。5.本病治疗远部取穴为委中,近部取穴为肾俞、大肠俞,辨证配穴为太冲,三种方法均用到,最为全面。答案:(C)A.温针灸B.振摇手法C.刺络放血D.肾俞穴位注射丹参针E.温和灸足三里

91.患者,女,58岁,农村妇女,就诊主诉:右肩疼痛活动受限半年。患者述右腰疼痛不能弯腰、行动受影响已半年,在家乡诊所服药、理疗不见好转,近日来疼痛加剧,疼痛部位固定,刺痛,睡眠差,心烦难忍,舌暗,舌底脉络迂曲。查:腰部屈伸活动功能受限。问:若使用推拿手法进行腰痛治疗,最为适宜的推拿手法的次序是()。解析:1.针对瘀血型的腰痛急性发作,最快的止痛缓解症状的方法就是刺络放血,另外穴位注射丹参针,能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但速度比较慢。2.推拿手法操作强度有一定的讲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部位以及耐受能力,选择适宜的推拿手法和强度,才能使推拿的力量渗透到需要治疗的部位。通常,推拿开始时的手法轻而柔和,逐渐增强到一定的强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减轻强度。揉法强度较小用于开始的放松阶段;拿法强度中等,疏通经络止痛的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