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氧丙烷化工安全生产体系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编号:Q/WTS-001-2019
2019-2020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2019-10-23实施日期:2020-01-23
XX化工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环氧丙烷工艺规程.........................................................5
1.1装置概况、生产能力、设计依据、工艺特点..................................5
1.1.1装置概况..............................................................5
1.1.2装置的设计能力........................................................5
1.1.3装置的设计依据........................................................6
1.1.4装置的工艺特点........................................................6
1.2工艺流程叙述、生产原理、工艺指标及物料平衡..............................6
1.2.1工艺流程叙述..........................................................6
1.2.2生产原理.............................................................15
1.2.3工艺指标.............................................................21
1.2.4关键质量控制指标.....................................................51
1.2.5装置的物料平衡.......................................................53
1.3主要设备图、设备规格一览表..............................................59
1.3.1主要设备图...........................................................59
1.3.2装置设备一览表.......................................................68
1.4产品、中间产品及副产品质量指标.........................................102
1.4.1产品、中间产品及副产品..............................................102
1.4.2产品、中间产品及副产品的规格及质量指标.............................102
1.4.3产品、中间产品及副产品的物化性质...................................103
1.4.4产品及副产品的主要用途..............................................105
1.5原料、辅助原料、“三剂”及公用工程规格................................105
1.5.1原料、辅助原料规格..................................................105
1.5.2“三剂”规格及用途...................................................107
1.5.3“三剂”国产化情况...................................................109
1.5.4公用工程规格........................................................110
1.6原料、燃料及动力消耗定额...............................................114
1.6.1装置的能耗..........................................................114
1.6.2装置的物耗..........................................................114
1.7副产品及“三废”的应用处理.............................................115
1.7.1副产品及“三废”的应用..............................................115
1.7.2“三废”的处理.......................................................116
1.8装置技术改进说明........................................................118
1.9开、停车程序............................................................120
1.9.1开车程序............................................................120
1.9.2停车程序............................................................122
1.10紧急事故处理方法.......................................................123
1.10.1停供原料...........................................................123
1.10.2停电...............................................................123
1.10.3停风...............................................................123
1.10.4停汽...............................................................124
1.10.5停水...............................................................124
1.10.6泄漏...............................................................124
1.10.7着火爆炸...........................................................125
1.11主要仪表控制方案及控制回路一览表......................................125
1.11.1主要仪表控制方案...................................................125
1.11.2装置仪表控制回路一览表.............................................134
1.12主要报警、联锁系统一览表及联锁逻辑图.................................153
1.12.1报警一览表.........................................................153
1.12.2装置联锁系统一览表.................................................158
1.12.3装置联锁逻辑图(见附图)..........................................160
1.13装置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技术规定......................................160
1.13.1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等方面的物性..............................160
1.13.2防火措施...........................................................162
1.14压力容器管理...........................................................165
1.14.1装置压力容器一览表.................................................165
1.14.2压力容器运行中检查项目和部位......................................168
1.14.3异常现象的处理.....................................................169
1.14.4安全附件的使用检查.................................................169
1.15工业管道管理...........................................................171
1.15.1工业管道的检查.....................................................171
1.15.2异常现象的处理.....................................................172
1.15.3紧急情况的处置.....................................................172
1.16附:生产操作规程.......................................................172
1.16.1清洗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72
1.16.2设备检修安全操作规程...............................................173
1.16.3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74
1.16.4电焊工操作规程.....................................................174
1.16.5保全工安全操作规程.................................................175
第2章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176
2.1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176
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80
2.2.1特种设备建档管理....................................................180
2.2.2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及定期检验.........................................180
2.2.3特种设备进行改造、检修及报废.......................................181
2.2.4其他................................................................⑻
2.3锅炉安全管理规定........................................................183
2.3.1相关人员的职责......................................................183
2.3.2锅炉使用管理记录....................................................184
2.3.3安全操作规程........................................................184
2.3.4锅炉需要立即停炉情况................................................184
2.3.5锅炉水质要求........................................................185
2.3.6定期报检制度........................................................185
2.3.7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86
2.4压力容器管理规定........................................................187
2.4.1适用范围............................................................187
2.4.2管理过程............................................................187
2.5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规定...................................................191
2.5.1适用范围............................................................191
2.5.2管理过程.............................................................191
2.6起重机械管理规定.......................................................205
2.6.1相关人员的职责......................................................205
2.6.2起重机安全技术管理规程.............................................206
2.6.3安全操作规程........................................................207
2.6.4起重机日常维护保养和常规检查.......................................208
2.6.5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的的“十不吊”............................208
2.6.6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209
2.7电梯安全管理规定.......................................................210
2.7.1相关人员的职责......................................................210
2.7.2安全操作规程........................................................211
2.7.3电梯维保单位的日常维护保养.........................................212
2.7.4定期报检制度........................................................212
2.7.5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212
2.7.6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213
2.7.7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213
2.8厂(场)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214
2.8.1使用部门主要责任人职责..............................................214
2.8.2使用部门责任人职责..................................................214
2.8.3厂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职责...........................................214
2.8.4安全操作规程........................................................215
2.8.5日常维护保养........................................................215
2.9安全阀管理规定.........................................................217
2.9.1职责................................................................217
2.9.2管理内容与方法......................................................217
2.10仪表联锁管理规定......................................................221
2.10.1总则...............................................................221
2.10.2联锁的分类.........................................................221
2.10.3联锁管理的职责.....................................................221
2.10.4联锁值的修改.......................................................222
2.10.5联锁的短接、切除...................................................222
2.10.6联锁回路的取消、新增..............................................223
2.10.7联锁回路的维护和调校..............................................223
2.11环氧丙烷化工公司设备润滑油管理规定...................................225
2.11.1常规润滑油脂实用范围:.............................................225
2.11.2按照电机级数及电机运行8000小时内润滑脂添加要求:................226
2.11.3各种电机轴承润滑油脂定期更换及添加要求:.........................227
2.12安全附件设施及安全标志管理制度........................................228
2.12.1目的...............................................................228
2.12.2适用范围..........................................................228
2.12.3设施分类...........................................................228
2.12.4管理要求..........................................................228
2.13特种设备安全附件管理考核规定..........................................230
第1章环氧丙烷工艺规程
1.1装置概况、生产能力、设计依据、工艺特点
1.1.1装置概况
环氧氯丙烷装置采用三步生产工艺,首先采用高温氯化法生产工艺生产中间
产品氯丙烯,再通过氯醇法生产工艺生产二氯丙醇,最后通过皂化法生产工艺得
到产品环氧氯丙烷。环氧装置由氯丙烯系统、环氧氯丙烷系统、废水予处理系统
和公用工程设施组成。
1.1.1氯丙烯系统
以丙烯和汽化氯为原料,丙烯高温氯化生产氯丙烯,精制副产盐酸。
1.1.2环氧氯丙烷系统
以氯丙烯、氯气和水为原料,氯醇化反应生成二氯丙醇;二氯丙醇和石
灰乳为原料,环化反应生产环氧氯丙烷。
1.1.3废水预处理系统
主要用物理方法处理整个装置排出的废水,使之变为用活性污泥容易处
理的废水。
1.1.4公用工程设施
公用工程设施包括空气源设备、各系统用的电气、仪表盘、公用工程的联管
箱等。
1.1.2装置的设计能力
1.2.1生产能力设计值
环氧氯丙烷商品量64000吨/年
副产盐酸(31%)119774吨/年
年操作时间7900小时
1.2.2生产能力保证值
环氧氯丙烷最小194.4吨/天
废水处理量最大680吨/小时
5
1.1.3装置的设计依据
环氧装置是具有七十年代技术水平,是一套较为先进、合理、稳定、可
靠的生产装置。该装置采用日本国旭硝子株式会社、旭电化株式会社共同研究、
开发的专利技术,由日本国日挥株式会社在其专利工厂一鹿岛化学株式会社生产
装置实际运转八年的基础上,经改进、放大设计而成。
1.1.4装置的工艺特点
环氧装置以氯丙烯为中间原料制取环氧氯丙烷,确定了工艺过程的连续
性,氯丙烯既是中间原料,又可作为商品出售,增加了以销定产的灵活性。
环氧装置各系统产生的副产品可作为精细化工厂的生产原料使用,副产
盐酸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废水处理。
环氧装置能够获得高纯度的氯丙烯和环氧氯丙烷,氯丙烯和环氧氯丙烷
普遍用作各种化工产品的中间原料以及合成甘油、环氧树脂、橡胶的原料。
环氧装置工艺设计中不仅原料、公用工程消耗低,而且通过一年运转能
够使装置稳定并可获得最佳数值。
环氧装置的工艺是通过长期的技术研究和采取稳定的措施,在八年的实
际运转经验上设计的,其工艺操作是稳定的。
1.2工艺流程叙述、生产原理、工艺指标及物料平衡
1.2.1工艺流程叙述
2.1.1氯丙烯系统工艺流程
2.1.1.1丙烯回收系统
来自盐酸吸收系统的丙烯气体经除尘过滤器VT15除尘、丙烯压缩机CT01A、
B一段吸入缓冲罐V-124缓冲后,进入CT01A、B的一段入口;VT15分离出的
废水由LICTO34V调节V-115液位后进入排水分离器V-116,V-124分离出的废
水由LIC-1034AV调节V-124液位后进入排水分离器V-125,废水排入装置二次
排水系统。
丙烯气体经C-101A,B三段压缩,段间分水后,压强达到1.62MPa进入V-123
分离油,油进入排油罐VT19通过人工回收;VT23的出口丙烯一部分由
6
PICAZ-1049V调节控制V-124压力为0.02MPa,另一部分进入丙烯冷凝器HT03A、
B被循环水冷凝液化后,进入丙烯受槽VT04,其压力由PICT001V控制为1.5MPa,
通过废气冷凝器HT04内PP冷却惰性气体。分离部分水后的液体丙烯,由
LIC-1001V控制V-104液位后进入丙烯冷却器H-105被PP冷却至10℃,在聚集
水分离器VT05中分离水份至0.03%,进入VT06A、B,由活性氧化铝吸附水份
至0.0005%,进入干丙烯收槽V-107中。
来自罐区的原料丙烯,经PIT002压力指示、FRCQT001累积、控制流量后
进入VT07,其压力由PIC-1004V控制为0.8MPa,罐内的液体丙烯由PT06B/C
送往反应岗位,泵的出口压力由PIC-1005V控制为1.5MPa0
V-106A.B每隔24小时切换操作:经预冷、均压、充液后进行切换;经移
液、减压排放后,进行再生。由TICT006、后05调节再生加热器H-119的Sw
量,控制再生温度为80℃、195C,通过干燥器循环风机BT01用N,循环再生。
②反应系统
来自PT06A/B的液体丙烯,一部分由PICT013V、10体V、1021V、1025V调
节流量进入丙烯蒸发器HT10A、B、C、D,与反应流出物进行第一次换热,在丙
烯蒸发器HT11A、B、C、D内与循环水进行第二次换热后,在丙烯雾沫分离器
V-H4A、B、C、D内蒸发,除去雾沫;V-114A,B、C、D压力由FICT012V、1016V,
1018V,1022V各控制为0.5MPa;气态丙烯由FICT012、1016、1018、1022调节
流量后经丙烯预热器HT09A、B、C、D与热媒进行第三次换热,在反应流出物冷
却器HT07A、B、C、D中与反应流出物进行第四次换热后,温度达到280C后进
入反应器RT01A、B、C、Do另一部分液体丙烯经流出物急冷器H-H3与PP换
热,由FRCT030控制流量后,进入预分储塔TT01,作为控制塔顶温度的冷源。
来自烧碱液氯装置的汽化氯,经氯气雾沫分离器VTO8AB除去雾沫,由
PIC-1010aV.1010bV控制压力为0.35MPa、由FRCAZT007V、1008V,1009V,1010V
调节流量后,进入反应器RT01A、B、C、D,与丙烯进行高温反应,反应温度由
TI-1017,1029、1049、1060显示在470C,反应压力由PRAT011、1015、1019,
1023显示在0.IMPa以下。
反应流出物经HT07A、B、C、D与丙烯进行第一次换热,经流出物二次冷却
7
器HT08A、B、C、D与热媒进行第二次换热,在气体分离器VT09A、B、C、D中
分离碳粉后,进入丙烯蒸发器HT10A、B、C、D与丙烯进行第三次换热后,部分
高沸物凝结成液体,在液体分离器中进行分离,液体由PT03ABCDEF送往粗氯丙
烯干燥器DT01A、B除去水分后,少量由FGT001、1002、1003、1004控制流量
送往文丘里洗涤器Z-101A.B、C、D作为工作介质,其余由LIC-1007abV.1008abV
控制V-110A、B、C,D液位后送往丙烯气提塔TT13;在VT10A、B、C、D分离
液体后的气体经TT01塔顶换热器H-112与丙烯、氯化氢气体进行第四次换热,
在流出物急冷器HT13内与PP进行第五次换热后,进入TT01进行预分储。TT01
塔顶的丙烯、氯化氢气体经HT12换热后,进入盐酸岗位;塔釜液体经PT02A/B
通过DT01C脱水与DT01A、B出口液体一起进入『113。TT01塔顶、塔釜温度
分别控制在W-44C、8〜15℃,通过FRCZ-1030V、FRCT031abV分别调整塔顶喷
淋丙烯量和T-101底再沸器H-114的S5P量实现。TT13塔顶将溶解在粗氯丙烯中
的丙烯回收至VT10A、B、C、D中,塔釜中的粗氯丙烯由PT66A/B经TT13塔
底冷却器HT17用循环水冷却后,送往粗氯丙烯贮罐TKT51AB,作为精馈岗位
原料。TT13塔顶压力由PICTO30V控制为0.09MPa,由FICT032V调节TT13
再沸器的S5P量控制塔顶、塔釜温度分别为52℃、69℃。
P-104A、B、C、D出口的热媒经过FIHCT011V、1015V,1017P1021V控制
流量为50n)3/h后,经HT09A、B、C、D冷却,经流出物二次冷却器HT08A、B、
C、D加热,在热媒膨胀槽VT11A、B、C、D膨胀后,将来自PT65A、B的温水
在热媒冷却器H-H5A、B、C、D内加热,产生0.14MPa的蒸汽,经蒸汽分离器
V-113AB送往TT09再沸器HT55,作为部分热源。HT15A、B、C、D的热媒进
入PT04A、B、C、D循环使用。V-113AB的液位由LICA-1005V,1006V控制在50%,
副产蒸汽压力、流量分别由PIC-1006V,1008V.FIC-1003V,1005V控制在0.14MPa>
2.8吨/6热媒不足时,由V-H2AB来补充。
③冷冻系统
来自VT80ABe的PP液体,一部分由LICAT003V控制进入丙烯冷却器H-105,
另一部分经经济器,由LIC-1002V、LICAT011V控制进入VT04的废气冷却器
H-104,流出物急冷器HT13。
H-105内的PP冷却丙烯液体至10℃,由PIC-1003V控制蒸发压力为
8
0.424MPa,PP气体进入CT03,经压缩增压、PP空凝器HT80ABe冷凝液化后,
进入V-180ABCo
HT04、113内的PP冷却VT04的放空废气、喷淋丙烯和有机氯化物,由
PICT028V控制蒸发压力为0.102MPa,PP气体进入CT02ABC,经压缩增压、PP
空凝器H-180ABC冷凝液化后,进入V-180ABCo
④盐酸系统
来自H-112的丙烯、氯化氢气体经FI-1025.1026各以8256m7h进入TT02A、
B,用来自盐酸贮槽VT21的盐酸(31%),经FGT005、1006调节流量各为20m7h
和来自VT27经FICA-1023.1024调节流量各为5.23m7h的稀盐酸,经两段等
温吸收,盐酸的热量通过侧线冷却器HT21AB移除,除去绝大部分的氯化氢;
T-102A,B塔釜盐酸(31%)进入盐酸受槽VT21,一部分由PT21AB经冷却器
H-122A用循环水冷却后返回T-102AB塔顶,另一部分控制V-121液位后送去罐
区TKT21A、Bo
T-102AB塔顶的丙烯由PT-102控制压力后进入TT02C,T-102C顶部通入
10.46m的冷凝水,冷凝水通过V-127的液位LIAT009c控制,稀盐酸进入
V-127,V-127的稀盐酸经H-122B冷却一部分通过控制FG2005流量控制返回
TTO2c顶部回流,一部分定量返回到TT02AB顶部,TTO2c顶部出来的丙烯进
入TT06,由P-126A(B)、125c(B)、125A(B)进行上段(水洗)、中段(碱洗)、
下段(碱洗)循环,以A-FAT027、1028、1029控制三段循环量分别为80m7h、
80m7h.80m:'/h,补充水量由FG-1013控制为0.6m7h,20%烧碱供给量由FG-1007
控制为190L/h;TT06洗涤后的丙烯进入丙烯除尘过滤器VT15;TT06塔底
碱浓度控制为2%;
TK-121A.B的尾气由FG-1060通入2〜3m的工业水经氯化氢洗涤器T-130
洗涤后放空,废水送往WT01;副产盐酸经PT30AB送往界区外。
氯丙烯岗位丙烯、反应、盐酸、精储系统的废水汇入W-101,经由PT70送
往废水预处理系统TK-301中。
⑤精微系统
TK-151AB中粗氯丙烯由P-151AB经FRCA-1035V控制流量进入TT08的23"
9
塔板,由FIC-1037V控制通入塔底再沸器H-152的S5P量来控制塔顶、塔釜温度
分别为47℃、115℃,塔底粗D-D经PT52AB、塔底冷却器HT53用循环水冷却
后,由LICT015V控制塔釜液位送入TK-152中;塔顶物料经塔顶冷凝器H-151
用循环水冷凝后,进入塔顶受槽VT52中,用P-153AB输送一部分进行回流,回
流液经LICA-1016V控制FT-1039为19.72mVh进入干燥器DR-102除去水分后返
回至T-108塔顶,另一部分由FRC-1036V调节流量为9.36m7h进入TT090TT09
系统由FIC-1041V调节进入再沸器H-155的S5P量控制TT09塔顶、塔釜的温度
分别为49℃、74℃,塔釜得到的精氯丙烯由LICT017V控制塔釜液位后经
P-154AB,塔底冷却器H-156用循环水冷却后,以FRQ-1048累计显示流量为
8.801/1进入TKT54A/B。TT09塔顶物料经塔顶冷凝器HT54用循环水冷凝,进
入塔顶受槽V-153,由P-155AB经FIC-1040控制流量为37.6m3/h进入干燥器
DR-103中,脱除水分后返回至TT09塔顶,多余部分由FG-1008控制流量为
320L/h送往TKT55。TT09塔顶压力由PICT031V控制在0.075MPa,废气防空。
V-153通入氮气,流量FG-1009控制为2〜5m:'/h。
TK-152中的粗D-D经P-158ABFRCA1042计量后送往三废罐区V-703;
TKT54A、B中的精氯丙烯经P-161A/B送往环氧岗位;TKT55中的低沸物废油
由P-164送往V-702中。岫经FG-175控制流量、由PCV-175,PIC-176V控制压
力为2942〜14710Pa后,形成低压氮,分别供给TKT51、152、154AB、155、VT12、
152o
氯丙烯岗位放空气体进入VT66分离液相后,由放空烟筒排空,底部通过
PT-102的工业水吸收酸性介质;反应系统副产0.14MPa的蒸汽回收至HT55。
氯丙烯岗位蒸汽冷凝液集中回收至VT65中,通HT85闪蒸形成温水,由
P-165输送,一部分用于氯丙烯岗位的温水伴热,一部分送往反应系统,其余部
分经LICT032V控制液位后送往V-126Ao
(2)环氧系统工艺流程
①公用工程系统
A、工业水系统
工业水从外部水厂引入后,分别进入氯丙烯岗位和环氧岗位,工业水在环氧
10
岗位主要用作生产用水,少量用作工业泵的清洗用水;工业水在氯丙烯岗位主要
用作工业泵的清洗用水。
B、循环水系统
循环水给水进入后分别供给氯丙烯和环氧装置。
C、氮气系统
0.7MPa的氮气从烧碱厂制氮机提供总管廊上引入环氧装置,一部分氮气直
接送往氯丙烯岗位,另一部分氮气经过调节阀PICA-951减压成0.3MPa后分别进
入氯丙烯岗位、环氧岗位。
D、蒸汽系统
a、低压蒸汽系统
压蒸汽S10P从界区外引入环氧装置后,通过调节阀减压到0.5MPa;0.5MPa
的蒸汽大部分供给氯丙烯岗位和环氧岗位生产用,小部分分别通过调节阀减压至
0.3MPa后分别供给全车间用作伴热蒸汽。
b、中压蒸汽系统
中压蒸汽S3W进入装置,直接送往氯丙烯岗位。
②二氯丙醇合成反应系统
来自氯丙烯岗位的氯丙烯,由FIQ-2002累计流量8.8m3/h后,分六路分别
由调节阀FRCAZ-2004ABV、2009ABV.2014ABV进行流量调节后,供给二氯丙醇循
环泵P-202AB、204AB、206AB的吸入口,通过泵溶解在循环溶液中。
氯气进入氯气缓冲槽V-226AB,由PIC-2001ABV进行压力调节至约0.16MPa,
经FRQ-201累计流量后,分六路分别由调节阀FRCAZ-2003ABV,2008ABV.2013ABV
进行流量调节,然后供给喷射器J-201A、B、C、D、E、F,与循环溶液快速混合。
混合溶液中的氯丙烯和氯气通过三段活塞流反应器R-201A、B、C、D、E、F,
进行次氯酸化反应。
通过R-201A反应的二氯丙醇水溶液,从V-201A经溢流管溢流到V-201B,
再从V-201B溢流到V-201C,最后由V-201c溢流出的二氯丙醇水溶液,经
FI-2019A检测流量后送入二氯丙醇缓冲槽V-209AB中。
11
通过R-201D反应的二氯丙醇水溶液,从V-201D经溢流管溢流到V-201E,
再从V-201E溢流到V-201F,最后由V-201F溢流出的二氯丙醇水溶液,经
FI-2019B检测流量后送入二氯丙醇缓冲槽V-209AB中。
二氯丙醇合成反应过程所需要的水经FIC-2020V调节流量142.6m3/h后供给
二氯丙醇循环槽V-201A,经FIC-2021V调节流量142.6m7h后供给二氯丙醇循环
槽V-201D。当工业用水的温度为21℃时,三段反应器的反应温度分别是R-201AD
为30℃、R-201BE为38℃、R-201CF为46℃。
反应过程中氯丙烯与氯气的摩尔比约为1.003,根据氯化还原电位差计
ARA-200K2002、2003、2004、2005、2003B的检测值进行调节,电位差计的检
测值控制在500—600mVo
三段反应器二氯丙醇的浓度分别是V-201AD控制为1.4%,V-201BE控制为
2.8%,V-201CF控制为4.2%,通过调节FIC-2020V、2021V工业水的流量进行二
氯丙醇浓度的调整。
在氯气中含有少量的氢气,为防止二氯丙醇循环槽的气相部分发生爆炸,由
鼓风机B-201A/B分别向V-201A、B、C、D、E、F中送入1200m:'/h的空气进行稀
释,空气流量由FI—2007AB、2012AB、2017AB进行指示,稀释空气通过洗涤塔
T-201,用60m7h的工业水进行洗涤后由塔顶排空。
T-201的洗涤水用pH计ARA-2007校验pH值后,与新鲜工业用水一起送入
循环槽V-201AD中。
③环化系统
进入二氯丙醇缓冲槽的二氯丙醇与盐酸的水溶液通过变频泵P-210A/B/C和
FRC-2024.2029进行流量调节,经过环化塔塔顶换热器H-211AB进行换热,二
氯丙醇水溶液被预热到约80℃后,送入预混合器V-227AB中,预热温度通过
HV-2003V,2004V进行调节。
在石灰乳贮罐TK-241A/B中,浓度为20%的石灰乳溶液通过变频泵
P-240A/B/C/D和FICA-2024V、2029V进行流量调节,控制碱倍率约为1.2,与预
热到80℃的二氯丙醇水溶液混合后送入预混合器V-227AB中,在预混合器内完
12
成石灰乳溶液与二氯丙醇溶液的混合。混合液连续向环化塔T-202AB供料,并在
环化塔内完成二氯丙醇与石灰乳生成环氧氯丙烷的反应。
生成的环氧氯丙烷从环化塔塔顶蒸出,经过H-211AB用二氯丙醇溶液冷却、
再经过H-201AB用循环水冷凝至40℃以下,冷凝液进入环化塔塔顶受槽V-202AB
中。在环化塔塔顶受槽中冷凝液分成水层和油层,上部的水层经过P-208AB、
P-212AB,FI-2025.2030及L1C-2005V、2009V进行V-202AB的水位控制后返回
T-202AB塔顶。下部的油层是含约85%的粗环氧氯丙烷,通过输送泵P-247ABCD、
由LIC-2006V,2010V进行V-202AB的界面调节,经由FR-2026,2031检测流量
后送入粗环氧氯丙烷贮罐TK-202中。
环化塔T-202AB由真空泵P-254AB抽真空,用PIA-2004AB调节塔顶压力为
-50kPao
为抑制甘油的产生,必须快速用蒸汽从环化塔顶将生成的环氧氯丙烷蒸储
出。蒸汽是以FRC-2023、2028调节成二氯丙醇水溶液与石灰乳的合计流量的
0.105倍后,再供给环化塔塔底。环化废水从塔底经由P-207AB、211AB变频调
节塔底液位后,送入蒸发器V-221AB中。环化废水的PH值是由ARA-2008、2009
测定的。
蒸发器V-221AB通过喷射器J-206AB用0.5MPa的蒸汽约10t/h做驱动力,
驱动蒸汽以HV—2001V、2002V进行调节,回收6t/h的废热蒸汽后,约90℃的
环化废水被冷却到约80C后,经由P-207C/D.211CD变频调节V-221AB液面,
送往废水预处理系统的澄清槽TK-301中o蒸发器是在约67977.62Pa减压下进行
操作的,在回收蒸汽的同时,对活性污泥处理时的有害有机物和臭气物质也同时
被吸收,所以废水预处理就比较容易了。
④精微系统
A、粗环氧氯丙烷通过P-215AB,以FRC-231V调节流量后送入预分储塔T-203
分离低沸物。预分储塔塔底得到的含高沸物的粗环氧氯丙烷由P-213AB输送,经
过H-204用循环水冷却至75℃,用LIC-2012调节塔底液位、由FI-2033检测流
量后进入精微塔『205。预分储塔塔顶得到的低沸物,经过H-202用循环水冷凝
到40C以下,进入塔顶受槽V-204中。在V-204中,分离出水层及有机层,上
13
部为水层溢流到V-213中,用P-228送至V-202中,下部有机层通过P-214,一
部分由FRC-2036V调节流量进入环氧氯丙烷回收塔T-204,其余部分通过
LIC-2013V调节V-204的界面后由FI-2035指示流量,作为T-203的回流,回流
比约为14o
T-203塔由P-251抽真空,用PIA-2006调节顶压力约53315.78Pa。再沸器
H-203加热蒸汽由FIC-2034V调节流量,控制塔顶温度约90℃,塔底温度约112℃,
塔底出料水分含量控制在0.01%以下,T-204供给量(D)与T-203供给量(F)
之比D/为0.12。
B.T-203塔顶分离出的低沸物进入T-204塔,回收其中的环氧氯丙烷。『204
塔顶分离出的低沸物,经H-205用循环水冷凝到40℃以下,进入塔顶受槽V-205
中。V-205中的物料,一部分通过P-216,由FIC-2038V调节流量回流到T-204
塔顶,回流比为12.2,其余部分溢流到低沸物废油贮罐TK-203中。T-204塔底
回收的环氧氯丙烷,通过P-217,再经过H-207用循环水冷却至40℃以下,由
L1C-2015调节塔底液位后返回到TK-202中。
T-204是在常压下操作的,塔顶压力约O.OIMPa。塔底再沸器H-206的加热
蒸汽是用FIC-2037V调节流量,使塔内温度分布稳定,塔顶温度约80℃,塔底
温度约125℃,T-204的回流量(R)与供给量(F)的比口"为3.5。
C、T-203塔底得到的含高沸物的环氧氯丙烷进入精微塔T-205,分离其中的
高沸物。在T-205内,从塔底分离出高沸物,由P-218输送,用LIC-2017调节
塔底液位、由FI-2039检测流量后进入二氯丙醇回收塔『206。「205塔顶得到
的精环氧氯丙烷,经过H-208用循环水冷凝到40℃以下,进入塔顶受槽V-206
中。V-206中的精环氧氯丙烷通过P-219,一部分由FIC-2042V调节流量后回流
到T-205塔顶,回流比约为3.0;另一部分由LIC-2018V调节V-206液位,FRQ-2043
累计流量后进入精环氧氯丙烷贮罐TK-204A/B中。
T-205塔由P-252抽真空,用PIA-2007调节塔顶压力为9996.71Pa。塔底再
沸器H-209加热蒸汽用FIC-2041V调节到流量,使塔内温度分布处于稳定状态,
塔顶温度控制在51〜56℃,塔底温度约115℃。
D、「205塔底的高沸物进入二氯丙醇回收塔「206。『206塔顶回收的环氧
14
氯丙烷,经过H-213用循环水冷凝到40℃以下,进入塔顶受槽V-219中。V-219
中的物料通过P-230,一部分由FIC-2044V调节流量后回流到『206塔顶,回流
比约为2.0;另一部分由LIC-2020V调节V-219的液位后返回到TK-202中。T-206
塔底分离出的含二氯丙醇高沸物,通过P-231,由冷却器H-210用循环水冷却到
40℃以下,用LIC-2019调节塔底液位后送入V-208A中。在V-208A中,由J-204
用工业水洗涤后,进入V-208B中沉降,底部油层由LIC-2021V控制V-208B液位
后经J-204B工业水再次洗涤后进入V-208C中沉降,底部油层由LIC-2021BV控
制V-208C液位后流入高沸物废油贮罐TK-205中,V-208BC上部水层溢流到V-209
中,回收高沸物中的二氯丙醇。
T-206塔由P-253抽真空,用PIA-2008控制塔顶压力约为8663.81Pa。塔底
再沸器H-212加热蒸汽由FIC-2045V控制流量,使塔内温度分布稳定,塔顶温度
为81℃,塔底温度为98℃。
E、废水预处理系统
来自环化系统的环化废水直接送往澄清槽TK-301AB中,其它的杂废水(来
自P-170、P-232、P-241)汇入TK-301AB中。将V-301中已配制好的高分子凝
聚剂用泵P-305A/B送到TK-301AB中,使TK-301中的废水沉降分离固体悬浮物,
高分子凝聚剂加入量为0.518L/n?废水。废水在TK-301中沉降分离固体悬浮物
后,上层含固体悬浮物约0.005%的澄清水溢流到TK-302中,用泵P-303A/B,由
LICA-3002V控制液位后送往污水处理厂;TK-301AB下部的泥浆,用泵
P-302A/B/C,由FIC-3005V控制流量约为160m7h送入压滤机进料槽TK-303中。
经压滤机进料泵P-304AB通过LICA3004V控制TK-303液位后送入压滤机压榨。
压滤机压榨后的滤饼由车运出界外,压滤的清液汇入压滤机清液槽TK-304中,
经泵P-301AB送到污水处理厂。
1.2.2生产原理
2.2.1.1氯丙烯系统生产原理
(1)丙烯回收原理
丙烯气体经过丙烯压缩机三段压缩增压至1.62MPa,用循环水冷却液化,分
离出丙烯中夹带的大部分机械水。再进一步用PP冷却,由于水在丙烯中的溶解
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至最后丙烯中的水含量为0.03%,在脱水器(VT06AB)
15
内被活性氧化铝吸附,达到出口水分0.0005%的要求。
VTO6AB每24小时切换、再生一次,以恢复干燥剂的吸附性能,采用氮气
在80℃、195℃下完成再生各步骤。
(2)丙烯高温氯化反应原理
气态丙烯与氯气在高温下发生a—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生成3-一氯丙烯。
在进行主反应的同时,也伴随着加成、聚合、分解等副反应。各反应方程式如下:
(A)主反应:
CH3-CH=CH2+C12-CH2C1-CH=CH2+HC1+112.04kJ/mol
(B)副反应:
加成反应CH3-CH=CH2+C12-*CH3-CHC1-CH2C1
其它位置取代反应
CH:-CH=CH2+C12->CH:-CC1=CH2+HC1
CH3-CH=CH2+CI2-*CH3-CH=CHCI+HCI
二次取代反应
CH3-CH=CH24-2C12-*CH2C1-CC1=CH2+2HC1
CH3-CH=CH2+2C12-CH2C1-CH=CHC1+2HC1
杂质丙烷取代反应
CH3-CH2-CH3+CI2-*CH2CI-CH2-CH3+HC1
聚合反应
2cH3—CH=CH2+C12->CH2=CH-CH2—CH「CH=CH2+2HC1
分解反应:CH3-CH=CH2+3C12^3C+6HC1
由于氯丙烯合成时多种副反应的发生,反应生成物成份复杂,氯丙烯收率降
低。生产上要控制适宜的工艺条件,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提高氯丙烯的收率。最
佳的反应条件为:
丙烯/氯气(摩尔)=4,反应温度为470℃,反应压力VO.IMPa,
反应时间为2〜4秒,丙烯预热温度为280C
(3)冷冻原理
PP在高压下液化、常温常压下易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利
用PP的蒸发潜热可使工艺介质达到被冷却的目的。螺杆压缩机借助螺杆的旋转
运动,使其工作容积发生变化而实现负荷调整,以满足工艺运行的负荷要求。
16
(4)盐酸精制原理
盐酸吸收塔(TT02AB)用20.5%的稀盐酸经两段等温吸收制成31%的盐酸。
在T-102ABC脱除氯化氢的丙烯进入丙烯洗涤塔(T-106),被塔底稀碱(NAD)
化学吸收、除害后经压缩机回收。
(5)精镭原理
粗氯丙烯中含有低沸物、氯丙烯、D-D,利用其沸点不同,在D-D分离塔
(TT08)、一氯化物切割塔(TT09)中实现低沸物、氯丙烯、D-D的分离,得
到产品精氯丙烯。低沸物送到废油贮罐(TKT55)中,由PT64送到V-702,粗
D-D送到D-D焦油罐(TK-152)中,由P-158送到V-703o
2.2.1.2环氧系统生产原理
(1)二氯丙醇合成原理
环氧系统所采用的合成二氯丙醇的方法是直接饱和氨水法,即氯丙烯、氯气
和水直接混合反应,生成二氯丙醇。反应方程式为:
CH2=CH-CH2CI+CI2+H2O-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商场装修的设计合同范本
- 购买按揭车合同范本
- 起诉房屋违约合同范本
- 机场椅供货合同范本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云计算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交际英语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版)制苯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完整版)
- 汉江师范学院《幼儿艺术(音乐)教育与活动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民办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溧中、省扬中、镇江一中、江都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高考总复习单元同步滚动测试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 养殖乌龟入门知识培训课件
-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2022年版)
- 无人机的生产流程
- 油漆修缮施工方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奖学金评定模型
- 室外管网工程-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王光龙老师)
- 耳部铜砭刮痧技术评分标准
- 向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学习ppt
-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