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我们现在所说的旧秩序特指二战后建立的以平等、自由、民主为外衣,却仍是以掠夺和霸权为实质的国际秩序。这一国际秩序源于A.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2.据统计,万隆会议之后的37年间,亚洲、非洲和其他大洲的83个国家先后取得独立,建立了主权国家。这说明万隆会议A.推动了我国外交的新发展 B.促进了亚非各地区的经济发展C.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D.利于推动世界民族的独立运动3.20世纪50年代初期,十分珍视自由和民主的美国人发生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反苏狂潮;相应地,在苏联东欧方面则是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清洗“内部敌人”的运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美苏两国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军事集团进程加快C.政权面临颠覆危险 D.意识形态斗争激烈4.下图是绘制于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表明(赫鲁晓夫给肯尼迪的信:如果你们撤出在土耳其的基地,我们将撤出在古巴的基地。)A.当时苏联具有核力量上的优势 B.在美苏冷战中斗争与妥协并存C.拉美地区的武装冲突不可避免 D.西欧成为美苏冷战斗争的焦点5.1973年,不结盟运动举行第四次首脑会议,第一次提出反霸原则。1983年,在第七次首脑会议上,不结盟运动把“要求外国军队撤出柬埔寨和阿富汗”写进《政治宣言》中。此外,不结盟国家促使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些正确的决议。不结盟运动的这些举动A.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打破了美苏两分世界的局面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D.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6.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美国极力挑拨中国与其他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各国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导致万隆会议陷人僵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A.“一边倒”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7.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某次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都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并提出了支持各国在互利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等12项主张和建议。这次会议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D.促进中国与亚非新兴国家间的联系8..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头脑。”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A.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解思考,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B.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为苏联解体是必然的C.统一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是必然的D.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9.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它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它“像走纲丝一样长不了”,该组织是()A.联合国 B.欧共体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合作组织10.下图反映的共同点是A.苏联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 B.美苏争霸剑拔弩张C.美国居战略优势 D.苏联处于被动反击的地位11.亚非会议掀起的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1955年到1964年,中国建交国增加了29个,除南斯拉夫和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这表明新中国A.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B.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C.实行求同存异原则取得显著成效 D.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12.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3.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是在两大阵营和军事集团间保持和平中立;20世纪70年代起,不结盟运动的矛头指向了美苏。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殖民体系瓦解 B.民族独立出现低潮C.美苏出现联合 D.世界霸权主义严重14.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 B.“冷战”局面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D.扶植日本,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15.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A.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B.极力促进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 D.导致了苏联的解体16.下表为苏联在“七五”(1961—1965年)计划和“十一五”(1981—1985年)计划期间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出现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1961—19658.56.68.62.36.41981—19853.33.23.71.13.1A.苏联模式弊端日益严重 B.勃列日涅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C.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D.美苏“冷战”对峙消耗了苏联国力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6世纪开始,黑奴贸易是欧洲资本积累的暴力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味等物品。”——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西方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从内容、方式、作用等方面比较。)材料二从19世纪8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60年间,是自由贸易衰亡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美国竭力鼓吹贸易自由化,主张降低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实行无差别待遇的互惠原则,在它的影响下,建立起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为中心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从世界范围来看,关税壁垒大为制弱,贸易数量限制有所放宽,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摘编自《自由贸易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前后自由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材料三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整理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要建立和维护一个“势力范围”,以确保国家安全,并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美国为了抵制“共产主义威胁”和“领导”世界则力图削弱乃至击垮苏联。一个极力地伸张“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阵营;一个极力地维持资本主义世界的完整性,推广美式民主制度。——摘编自任海滨《浅析美苏冷战的起因》材料二二战后,发展壮大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自从登上国际舞台,就把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及平等权益作为重要目标。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集体斗争的方式为变革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成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一支主力军。同时,欧盟、日本等美国的传统盟友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自身实力的增强,也越来越增强了反对美国独霸世界、争取成为未来多极格局中独立一极的意识,纷纷在改革联合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设想和努力。此外,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大国也成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摘编自李慧颖《论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及其演变趋势与动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认识。1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作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材料三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欧亚地区具体表现有哪些?(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B2.D3.D4.B5.C6.C7.D8.C9.C10.C11.C12.C13.D14.B15.A16.A17.(1)贸易内容:东方三角贸易以香料、茶叶和纺织品等;大西洋三角贸易以非洲和美洲间直接的黑奴贸易为主。贸易方式:东方贸易和平方式,经济交流;大西洋三角贸易通过暴力建立起不平等贸易。贸易作用:东方贸易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没能促进社会转型;大西洋三角贸易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促进社会转型。(2)变化:由自由贸易衰亡到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原因:二战前:垄断组织;1929-1933年经济危机;西方政府的关税壁垒。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或WTO)的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3)原因:改革开放新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曲折;第三次科技革命纵深发展。18.(1)原因:美苏在二战后各自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美苏国家利益相悖;意识形态的分歧。(2)趋势: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认识:国家利益是世界政治中影响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行为的最根本要素;重大国际事件往往成为世界政治发展的转折点;各国战略,特别是大国国际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国家间关系,特别是大国间关系,影响着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