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1页
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2页
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3页
端午粽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端午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课文语言比较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中华传统习俗。学情分析:课文语言比较形象,贴近学生的生活,读好长句子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因此,要通过学生实践尝试,然后发现问题进行指导,不但要培养学生不读破句的能力,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感。在感悟文本时尽量放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理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习熟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难点:会认会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我们都要吃粽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粽子的文章《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直接导入课题,共同品味粽子的味道,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识记生字新词,然后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课文。3、教师借助课件或大屏幕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出示会认的字: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采用开火车带拼音读的方式、小老师范读、齐读书心得、分组度、小组赛读生字。。4、指导会写的生字:(1)学生分析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同桌交流写好每个生字需要注意的事项。(2)教师范写每个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挑选优秀作品全班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写好汉字。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了多种方法阅读课文:自由朗读、创设问题情境朗读、合作读等。识字教学与阅读相结合,体会汉字在文中所表述的含义。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2、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3、师生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端午节的时候,外婆包粽子,“我们”吃粽子,分给邻居吃粽子。同时还点明了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梳理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作业布置,通过朗读感受课文内容。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练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激发对屈原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好长句子。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激发对屈原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实物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再现情境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现在把本课的生字宝宝请到了屏幕上,你还认识他们吗?我们读一读吧?(每个粽子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开火车抢粽子认读词语。)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端午粽》(师生齐读课题),看看外婆是怎样包粽子的。(设计意图:汉字的学习是反复而又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复习中巩固、加深学生对新学字的印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又延续了上节课的教学情境,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二、品读课文,走“近”生活1、快速地再读课文,想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四个自然段)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外婆在什么时候准备了什么盼“我们”回去?3、小组合作读第二自然段,(1)找一找这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及粽子味道的关键词语。词语训练: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相机指导朗读:指名读,师范读生闭眼想象,男女生赛读,齐读。多媒体课件播放包粽子微课。)(2)初步接触按照一定顺序描绘事物的方法。说一说课文中描写端午粽的外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A.从外往里B.从里往外)练习:如果我们要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该怎么说呢?(我们描绘事物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多媒体课件出示西瓜的图片。按照从外往里的顺序来描绘:西瓜的外面是带有波纹图案的绿绿的皮,里面是红红的瓜肉,还有一颗颗黑色的籽镶嵌在中间。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来说:西瓜的里面是甜美多汁的肉,肉中夹杂着一颗颗黑色的籽;西瓜外面是一件绿衣裳。(同学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事物,将事物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设计意图:本课对端午粽外形的描写是课文中的重点片段,描写端午粽外形的句子内容比较长,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确、读流利,读懂句子内容,还要更深入地挖掘不同的描写方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拓展延伸,用同样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来进行仿句练习。)4、齐读第四自然段,想想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的?简介屈原。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他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早先很受楚王的器重,但他革新政治,推行强国的主张,遭到了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地在楚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屈原被赶出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他所有的救国救民的理想都破灭了,富国强民更是不可能了,万念俱灰,于是仰天长叹一声,抱着大石头投入了滚滚的汩罗江。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三、课外拓展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赛龙舟、挂香包等。人们为了防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