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_第1页
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_第2页
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_第3页
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_第4页
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一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现状分析2006年河南全省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均有较大的增长,人均家庭总收入达到10339.20元,比2005年的9245.98元增长11.8%,增长幅度较大。城镇居民总收入增幅接近于GDP增幅。2006年,河南GDP人均达13313.4元,比2005年的11346.5元实际增长17.33%。同年居民总收入增长比GDP增长差5.5个百分点,两者相差不大。这种情况说明,在总量层面上,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是基本合理的。1.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呈上升趋势近十年来,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一直呈上升势头,每年增长幅度保持在10%以上。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10.26元,分别比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的5267.42元、6245.40元、6929.12元、7704.90元、8667.97元增长86.24%、57.08%、41.58%、27.33%、13.18%。从图1可以看出,五年里,河南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近一倍。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相关联,也和河南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注意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及社会利益关系,致力于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满足人民群众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密切相关。图12001~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动态变化图2.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呈现两大特点(1)工薪性收入仍占主导地位。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人均为10339.2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10.26元,来源于工薪性收入人均为6861.49元,是当年可支配收入的69.94%,财产性收入人均为129.4元,经营性收入人均为770.40元,转移性收入人均为2577.60元,分别是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2%、7.85%和26.27%。据本文作者近十年来的追踪分析,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属于工资性收入的部分自1992年起一直维持在72.0%左右,变化幅度不大。近些年来虽然比重略有下降,降到70%以下,但仍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4强。河南省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仍主要来源于工资或工薪性收入。(2)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个人收入总量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个人的收入来源已呈多元化格局。现在这种格局有不断强化之势,城镇居民收入的来源更加多样化,以工薪收入为主,利息、股息、租金等财产收入及经营利润收入等比重逐渐增加,基本在可支配收入的1/3左右。城镇居民中的各种灰色收入也在增加。3.中原城市群之间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大2004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5元,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超过此数的城市为郑州市、洛阳市和济源市,其他6个城市均处于全省平均数以下;2005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68元,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超过此数的城市还是郑州市、洛阳市和济源市;2006年,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10元,中原城市群9个城市超过此数的城市为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和济源市,比前两年增加一个城市。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近三年内收入最高的郑州市与收入最低的开封市相比,郑州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开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2倍、1.47倍和1.43倍。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差不到两倍,基本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9个城市的居民收入增长都有很大的提高。表12004~2006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图22004~2006年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示意图二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在看到河南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社会、经济的变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收入分配领域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全省地区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比较显著。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尤其是不合理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损害社会公平,影响效率的提高,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会影响经济激励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进而可能转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应继续高度重视和解决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1.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继续保持扩大的速率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连年扩大之势仍没有明显改观。2006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917.00元,比2001年的11590.16元高出11326.84元,6年中增长97.73%,增长近一倍。而最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593.00元,比2001年的2006.75元高出1586.25元,增长79.01%,低收入户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低于高收入户的增长幅度。城镇居民在收入共同增长的基础上,收入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表2中,按收入分组中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平均收入之比,计算的“收入不良指数”,这可以反映出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情况。表22001~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不良指数”动态变化表从表2可以看出,2001~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的“收入不良指数”一直在7.00左右。“收入不良指数”的居高不下,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收入分配的差距问题。从总体上说,尽管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提高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困难户出现的绝对收入下降问题必须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城镇集中出现的低收入群体和近年来日益突出的河南省城镇贫困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2.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的行业差距扩大问题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6年电信服务业、电力、金融业、科学研究、采矿业等行业的职工工资继续据行业较高工资前5位,人均平均工资均在20000元以上,而制造业和建筑业职工平均工资不到15000元,虽然2006年后者工资提高幅度与前者不差上下,但是,前者工资还是后者的1.5倍多,处在相当低的水平上。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是很大。表32005~2006年河南省主要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全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固然有由于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的质和量的差异上的主要原因,但收入分配调控政策的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更是其主要的原因。体制上的“放开”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相扭结,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从体制改革情况看,一方面,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改革本身,使生产力从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也使分配关系呈现多样化,导致收入分配千差万别。从政策不完善的角度看,行业外部普遍存在主要是靠对资源的占有权形成垄断来获得比其他部门高的畸形收入,一些垄断行业的垄断性收入最终转为垄断性个人收入,如电力行业、电信服务业等行业。此外,河南省普遍存在着的城镇普通劳动力的过剩,也压制了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提高。这些都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积重难返。3.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城镇居民的收入仍处较低水平中国地区之间由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历的阶段不同,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有很大差别,因此,不同地区的行业平均工资差异很大。东部地区的行业平均工资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近年来,河南城镇居民收入虽然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与浙江和广东及中部六省相比较(见表4、图3),可以计算出河南的差距。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由2005年的1825元拉大到1949元,距离拉大了124元。与浙江省相比,2006年河南城镇居民收入与其差距由2005年的7626元拉大到8455元,距离拉大了829元。不过,在中部六省中,河南城镇居民收入由2005年位居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反映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发达地区收入水平的拉大还是需要警惕并做出积极努力的。表42005~2006年河南与相关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图32005~2006年河南与相关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三缓解河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政策建议经济发展中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有利于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发展。但如果任由收入差距无限扩大下去,甚至超过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目前,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是在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普遍迅速提高的前提下出现的,从总体上看,还在社会可以承受、居民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不能掉以轻心。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河南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应对解决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采取有效措施。1.经济发展是解决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是构建和谐中原的物质基础今后河南的发展,要切实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上来,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阶段的认识,这才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途径。河南省作为发展中的大省,要解决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破解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就必须加快发展,必须科学发展。要继续解放思想,继续坚持和不断开拓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激励人们创造财富的分配方式,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合法致富产生的收入差距拉大的认同感,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勤劳致富;通过有秩序、合理的竞争,激励人们的劳动和投入热情,并依法保障各种合理收入,努力保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良好势头。2.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继续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1)继续督促企业落实自筹资金,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和提高收缴率的工作,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执法检查力度。(2)保障工薪劳动者的收入权益,把最低工资制落到实处。自2007年10月1日起,河南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650元/月、550元/月、450元/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7.5元/小时、6.5元/小时、5.5元/小时。三个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比原来调高了170元、150元和130元。这次调整幅度高近四成,是自1995年河南省首次公布最低工资标准以来,先后进行的5次调整中涨幅最大的一次。标准提高了,关键是抓落实。政府部门应及时受理不落实最低工资制投诉事件,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开拓就业门路,重视对城镇弱势群体的保障作用,提高城镇贫困人口的自救能力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低收入者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