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1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2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3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4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和要求:1、帮助高校生充分相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2、强化公德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3、自觉增加法律意识,遵守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相识道德和法律在维护公共秩序中的目标和作用;2结合高校生的生活实际,简要阐发社会公德及其特点,教化学生在实践中增加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3了解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二、难点:1、社会公德、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的区分;2、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和私人意识的关系。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人类在社会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与私人生活相对。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传统领域——虚拟世界(2)交往对象的困难性。熟人社会——生疏人社会(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畅通无阻。人们在参观巡游时,要疼惜巡游地的公共财产、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维护良好秩序,留意卫生、不随地乱扔杂物等,否则,人们的公共生活须要就难以得到满足。-----社会公共生活必需有其准则和规范要求公共秩序——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是由确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消遣秩序、网络秩序等二、公共生活须要公共秩序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则之于方圆;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秩序是由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规范和要求。公共生活有序化的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公共社会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但是公共生活中照旧可见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案例:追逐五次拦下法律系毕业生

红灯。李静从路口冲了出来,执勤交警用手势和口令进行制止。口头阻挡了两次,她没有任何反应,当交警去拦住她时,她两次甩开交警的手,直到第三次才算拦住她。

“为什么闯红灯,要对你进行罚款。”谁知李静从裤兜里掏出了3元钱硬币,说声“我没钱”。“那你单位在哪里?”

“我没有单位。”“身份证呢?”

“没带。”……过了5分钟,双方还在“僵持”。

一名中年妇女过来说:“她是我们单位的,我帮她交好了。”

“你不是说没有单位的吗?”李静马上说那是她的兼职。而对于同事的帮助,李静似乎并不领情,既不接受也不致歉。随后,李静被带往静安交警支队事故审理科进行处理,并被处以10元罚款。并因乱穿马路后抗拒执法,被处以行政拘留。——李静(化名),毕业于上海某高校法律系,不久前刚从国外硕士留学归来,在一德国保险公司就职。 视频案例:《马路文明》

北京“通缉”社会公共生活七大不文明现象

通缉令1: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通缉令2:各类非法经营、非法占道行为通缉令3:汽车修理市场秩序混乱问题通缉令4:非法小广告通缉令5:

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通缉令6:环境脏乱问题通缉令7:

户外广告、公共设施残缺不全视频:不文明行为排行榜三、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自发---自觉图腾、禁忌、风俗---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法律、道德基督教《摩西十诫》1、不行信仰别的神2、不行跪拜、事奉其他形象;3、不行亵渎上帝之名;4、要守安眠日;5、孝敬父母;6、不行杀人;7、不行奸淫;8、不要偷盗;9、不行做伪证陷害他人;10、不行贪恋他人的配偶,和其他全部。犹太法律认为《摩西十戒》是特殊神圣的,它是通过“上帝的手指”刻在石头上传给后人的。《摩西十诫》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其次部成文法律。它规范了人与上帝的关系及人和人之间的一些基本的关系,对于稳定到处迁徙的犹太人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诫以“律法”的形式确立伦理规范,具有法律上的、宗教上的和道义上的特点。佛教十重戒1、杀戒;2、盗戒;3、淫戒;4、妄语戒;5、酤酒戒;6、说四众过戒;7、自赞毁他戒;8、吝惜加毁戒;9、嗔心不受诲戒;10、谤三宝戒。伊斯兰教十项天命1、不拜安拉以外的神灵;2、禁止对父母不孝敬;3、禁止残杀儿女;4、禁止接近丑恶;5、禁止杀害不行杀害的人;6、禁止侵吞孤儿财产;7、禁止称量不公亏待他人;8、禁止说谎不主持公道;9、禁止不完成安拉之约;10、不得离开正道。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力气(如刘海洋案件)(1)社会秩序的形成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2)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3)要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课堂作业:1、令你深恶痛绝的十大校内不文明现象是什么?2、你志向中的校内文明是什么样的?为校内文明献上一言一策。其次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维护社会安定祥和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指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人与人之间:举止文明敬重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疼惜公物维护公共秩序人与自然之间:酷爱自然爱护环境

公共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社会公德的特点:

内容--基础性对象--广泛性表达--简明性形成--继承性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2001年9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现阶段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视频:《街头产房》疼惜公物爱护环境遵纪遵守法律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1、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中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2、改革开放为社会公德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3、各种形式的社会公德实践蓬勃开展我校青协举办的公益活动各系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李强:《乡村八记》温家宝总理的信.doc4、正确相识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当代高校生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少数高校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校内文明缺失——旅专记者团报道高校生对于很多人来说,应当是思想素养、道德水平都比较高的一个群体。然而很多高校生的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却破坏了这一良好的印象。

我校的新校区里就有一些不文明的印象,严峻影响了高校校内的形象。首先是一件至今还令我深恶痛绝的事情。我校三栋四栋男生宿舍楼。因为是早期修建的,所以没有热水干脆连到寝舍的设备。而是在一楼设了个公共洗澡房,刚起先的时候还好,后来每个浴室的喷洒都接二连三的被人拿走。最终一个都没留下。宿舍楼里的每一个宿舍都是配有喷洒的,为什么这些人还要来偷公共洗澡房的呢?要卖又不值什么钱。带着生气与无奈,我只能每次下来都拿宿舍的来用。而有一次因为赶时间,忘了把带来的喷洒带回去,没想到等再来时已经被人拿走了。我和其他同学都特别厌恶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也多次跟楼层管理员反应过。但他总是说,这是没法管的,是你们高校生的道德素养问题。

还有一件类似的事,就是公共厕所的隔间门,尤其是宿舍楼的公共厕所,里面的隔间门十有八九是被损坏的,不是歪倒的就是没了。曾经无意间遇到一位同学上公厕便利时,他时常用手来开门的而是用脚来踹的。还有厕所里那个冲便的冲水开关,有些同学总是有意的用力踩用力按,有很多也坏了。

最终要说的是学校那些草坪绿树下的石凳。石凳原来是学校为了便利学生而设的,而却有些同学不知道疼惜,竟然将石凳弄断了。一张约一米,宽半米,厚约十厘米的石凳,除非是有意弄断的,否则不会那么轻易折断的。一张折断了的石凳,不仅成为了校内风景的缺陷,也是有些高校生道德文明缺失的证明。

当然这样的事在很多高校校内里都有发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当代某些高校生公德心、责任心的缺失。高校校内的建设与维护,只能依靠高校生自己,学校的各种措施规定都是短暂的,高校生们应当给自己多一份责任,还他人一个美丽校内。饭堂插队良心的拷问你把什么弄丢了校内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北京高校版迟到旷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乱扔垃圾占座不到考试作弊损坏公物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西安交大版1、图书馆、教室、会场手机铃声或接打手机2、乱扔杂物、垃圾3、占座位4、部分学生组织腐败5、奢侈能源6、偷窥,偷听,偷拍7、食堂买饭菜不排队8、粗口9、在墙壁、课桌等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乱涂乱刻10、食堂餐后餐盘不送残食车广州高校版1、在课桌墙壁上涂鸦,乱贴海报2、考试作弊3、在教室内吸烟,吃东西4、情侣在教室内过分亲密,旁若无人5、上课迟到,早退;旷课,逃课6、沉迷网络游戏,阅读不健康信息7、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8、在寝室内打牌、打球唱歌等影响他人休息及学习9、老师点名,请他人答到10、作业抄袭他人或网上资料(二)在实践中增加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主动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育公德意识和责随意识。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网络是把双刃剑案例:1、中国博客第一案2、网上谣言:女高校生遭轮奸3、探讨生被恶搞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对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和公共平安产生了极大的危害。视频资料:《女高校生裸照上网之后》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上网公民年龄调查数据用户对互联网最反感的方面数据高校生应当加强网络生活中的公德自律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须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告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高校生应当主动提倡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1)正确运用网络工具,不涉足不良网站,不阅读不良的内容。(2)开展健康有益的网络交往活动,树立自我爱护意识。(3)理性对待网络生活,留意自身的身心健康。(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不逾矩”。维护网络秩序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对网络内容供应者的管理;加强对网站经营者的管理;加强对网吧经营者的管理;网络用户加强道德自律及法律管理思索题: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及法律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法律在公共生活中有如下重要作用:1、指引作用:可以做什么可以不做什么(授权性指引)不得做什么(禁止性指引)必需做什么(义务性指引)2、预料作用预先估计行为性质以及后果3、评价作用评价合法与不合法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不能相互替代4、强制作用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5、教化作用影响思想,培育和提高法律意识,引导依法行为,使法律获得人们内心才认同,自觉遵守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与公共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行政法。1、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2、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3、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依法应当担当的行政法律后果。5、行政惩罚与行政复议《维护互联网平安的确定》2000年12月28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平安和社会公共利益,爱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基本原则: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三是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主要内容:

从法律的层面上界定了互联网犯罪,明确了在下面五个方面的犯罪行为,将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保障互联网的平安。

(2)维护国家平安和社会稳定。

(3)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4)爱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

(5)对利用互联网实施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利用互联网实施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侵权行为的,分别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全国人大党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平安的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惩罚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最主要的法律自2006年3月1日施行,共6章119条。立法目的: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平安,爱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极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基本原则:1、治安管理惩罚必需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2、实施治安管理惩罚,应当公开、公正,敬重和保障人权,爱护公民的人格尊严。3、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化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平安;侵扰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情节稍微尚不够刑事惩罚的行为(共有四类110多种)。(2)治安管理惩罚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除出境。(3)治安管理惩罚程序:调查程序;确定程序;执行程序。(4)治安管理惩罚的执法监督:执法人员必需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必需禁止的行为。对执法状况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和方法。资料:《治安管理惩罚法》于2006年3月起施行从3月1日起,宠物扰民、在集贸市场强买强卖、强行乞讨、发黄色短信干扰他人生活等行为均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据违反《治安管理惩罚法》论处。执法手段更加细化惩罚范围更加具体新增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73种238种,主要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急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投放虚假的危急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违法举办大型活动的行为;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猥亵他人的行为;强迫交易的行为;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状况下依法发布的确定、吩咐的行为;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行为;违反房屋出租管理规定的行为;违法承接典当物品的行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收购的物品的行为;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行为;传播淫秽信息的行为等等。《集会游行示威法》

1989年10月31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共5章36条。立法目的: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赐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基本原则:政府依法保障原则;权利义务一样原则;和平进行原则。

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集会、游行、示威,均适用于本法。(2)集会游行示威的条件依法申请并获得许可。必需有负责人。不予许可的状况:反对宪法确定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煽动民族分裂的;有充分依据认定将干脆危害公共平安或者严峻破坏社会秩序的。《环境爱护法》

1989年12月26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共6章47条。立法目的:爱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基本原则:一是经济建设与环境爱护协调发展原则。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三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爱护原则。2、主要内容

(1)何谓环境

——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