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的构成要素与用地规划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的构成要素与用地规划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的构成要素与用地规划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的构成要素与用地规划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的构成要素与用地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的构成要素与用地规划一、城市的组成要素与用地分类城市的组成要素(物质要素)

—从用地的视角1)生产性设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2)生活性设施:居住、公共设施、园林绿地3)市政公用性设施: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环保、防灾——从空间形态的视角空间识别要素法——凯文·林奇(KevinLynch):《城市意象》(TheImageofTheCity)五要素:道路、区域、边界、地标、结点2.城市用地分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将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10大类城市用地及其代号分别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用地类型中文名称

代号

用地类型英文名称

居住用地RResidentialLand公共设施用地CCommercialandServiceFacilityLand工业用地MIndustrialLand仓储用地WWarehouseLand对外交通用地TIntercityTransportationLand道路交通用地SRoadsandSquare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MunicipalUtilities绿地GGreenSpace特殊用地DSpecially-designatedLand水域和其它用地EWaterbodiesandOthernon-urbandevelopmentLand(一)居住用地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根据这些用地范围内市政公用设施配备的情况、居住设施布局完整性情况、环境良好性情况等,将居住用地分成四个中类。一类居住用地(R1)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二类居住用地(R2)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三类居住用地(R3)是指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的用地;四类居住用地(R4)是指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各类居住用地内再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小类: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二)公共设施用地

指居住区级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又分成以下8个中类:(1)行政办公用地(C1)指行政、党派和团体机构用地;小类分为市属办公用地与非市属办公用地。(2)商业金融业用地(C2)指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小类细分为商业用地、金融保险业用地、贸易咨询用地、服务业用地、旅馆业用地和市场用地。(3)文化娱乐用地(C3),小类细分为新闻出版用地、文化艺术团体用地、广播电视用地、图书展览用地、影剧院用地、游乐用地。(4)体育用地(C4)分为体育场馆用地和体育训练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5)医疗卫生用地(C5)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等设施用地;小类分为医院用地、卫生防疫用地、休疗养用地。(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小类细分为高等学校用地、中等专业学校用地、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特殊学校用地、科研设计用地。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不应归入到此用地,而应归人到居住用地(R)中。(7)文物古迹用地(C7)是指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遗址等用地。不包括已作其他用途的文物古迹用地。(8)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指除以上之外的公共设施用地,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三)工业用地

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工业用地按照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的影响程度,又分成三个中类为: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和三类工业用地。(四)仓储用地

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又分为以库房建筑为主的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危险品仓库用地和露天堆放货物为主的堆场用地。

(五)对外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六)道路广场用地

是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分为道路用地(细分为主干路用地、次干路用地、支路用地和其他道路用地)、广场用地(细分为交通广场用地和游憩集会广场用地)和社会停车场库用地(细分为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分为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的供应设施用地(小类分为供水用地、供电用地、供燃气用地和供热用地),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设施的交通设施用地(小类分为公共交通用地、货运交通用地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的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小类分为雨水、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和粪便垃圾处理设施用地),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市政工程、绿化和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的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八)绿地

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绿地分为用于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公共绿地(小类分为公园和街头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小类分为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九)特殊用地指用于军事、外事和保安等特殊性质的用地,包括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和保安用地。(十)水域和其他用地指除以上各大类用地之外的用地,包括水域、耕地(细分为菜地、灌溉水田、其他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细分为村镇居住用地、村镇企业用地、村镇公路用地和村镇其他用地)、弃置地和露天矿用地。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1.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自然承载力分析)地质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2.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1)用地评价的要求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经济性和可行性2)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建设用地:适宜建设的用地二类建设用地: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改善后才可建设的用地三类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的用地图某城市建设用地适用性评价图3.空间管制区划(1)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划分主体功能区主要应考虑自然生态状况、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结构特征、人口集聚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等多种因素。空间管制策略:——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十二五规划纲要》(2)建设限制性分区(根据生态条件)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五大类建设限制要素:水、绿、文、地、环—“水要素”包括河湖湿地、水源保护、地下水超采、超标洪水风险;—“绿要素”包括绿化保护、城镇绿化隔离、农地保护;—“文要素”包括文物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要素”包括平原区工程地质条件、地震风险、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防治;—“环要素”则包括污染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防护、电磁辐射设施(民用)防护,以及噪声污染防护。都江堰灾后重建用地适宜性评价4.5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生成

规划结构分析图4.5功能分区与布局结构

城镇整体结构和布局

岷山导江此一出,凤凰开屏图卷来“鱼嘴分水式”水网格局+放射状路网系统,规划都江堰市域整体结构为凤凰彩衣形;主要城镇布置于平原区,以都江堰原城市建成区为顶点,延伸不同功能发展轴,轴上串联大小城镇。以周边山体为境,境内七河为脉,统筹城镇与乡村联动发展,组团由河流绿带所夹,内部为紧凑式布局规划用地布局图三、各种用地规划(一)城市工业用地及其规划1.城市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要求用地条件供水条件供电(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环境保护条件生产协作条件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位置条件2.城市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形式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布置在远离城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业点工业卫星城镇、新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3.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1)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混合2)工业用地布局与居住用地的关系4.工业用地布局对城市用地形态的影响1)工业地带(城市集聚区)2)组合城市(母城+工业卫星城镇)3)多功能综合区和带形城市4)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产业布局问题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吕斌2005.7.9一、产业发展布局在城市规划中的位置

城市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现代城市的形成是产业要素空间积聚的结果、城市群落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城市为产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不同产业要素与不同经济地理的相互结合形成了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类型,处在不同地理空间中的城市又表现出不同的城市功能。城市发展的核心,即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主题之一。因此城市规划应当深入研究城市产业发展定位,为城市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根本保障。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阶段来把握规划的任务

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的互动关系城市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资本

通过提高资源配置利用效率

科学规划,建设和谐社会产业布局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产业结构反之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规划中产业布局的实施手段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来赋予规划的弹性

从产业产出的角度科学预测工业用地规模

充分发挥土地价格在城市产业布局中的自发调节作用

通过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产业结构整合

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看产业规划的位置城镇体系规划——需研究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结构和内部关联以确定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城市发展战略——需确定城市产业升级和竞争力培育的发展策略城市规模——需考虑城市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口的容纳城市发展目标——需考虑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目标城市性质——需从城市产业发展优势确定城市性质城市用地布局——需统筹安排城市产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各种用地的空间布局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需研究旧城产业升级转换和新城产业吸纳的方向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需考虑城市产业联系方向以确定对外交通联系路径基础设施规划——需预测城市各大产业对水、电等各种生产资源的需求以确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选址保护规划——风景区、历史街区需考虑到当地居民从事旅游休闲产业活动的问题绿地系统规划——需考虑工业区内绿地系统的布局以及和周边其它用地的关系城乡统筹规划——需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城市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近期建设规划——需安排近期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项目二、城市与区域规划中

产业发展布局的研究思路与核心任务

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有关产业布局

需要考虑和回答的几个关键问题产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产业的空间组织(产业形态)产业用地规模(用地预测)产业发展的生态承载力(制约因素)产业发展的空间管制(成长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中考虑产业布局问题的基本思路开放系统下,经济要素的流动更为自由和具有不确定性,产业的选择与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和市场的潜力产业的空间组织往往是依据经济空间联系而跨越行政区划的,即,需通过城市群的区域范围予以协调和城市区的空间予以组织强大的产业发展优势将对城市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城市规划布局中需首要考虑产业用地的动态发展趋势(长春汽车产业对长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导作用)产业的衰退将对城市发展造成阻滞,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城市产业的更新环境对于产业发展的制约也将形成城市发展的制约,城市需通过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以保障区域环境持续发展(土地、水、生态的制约)城市群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布局的基本理念为区域协调,强调城市之间产业的关联合作和资源要素的区域整合,以形成产业优势突出、分工明晰的产业集群。市域或城市区范围内产业发展布局的基本理念为城乡统筹,强调产业集群内部各城镇的分工联系和产权体制问题,以及城市化过程中产业吸纳能力的问题城市与区域规划中产业发展规划的核心任务城市与区域范围内产业功能的空间配置与优化(与发改委产业经济规划相协调)产业用地的空间布局(包括城市内部工业用地、城市区内的工业园区、跨行政地域的产业集群等空间等级的综合布局)产业用地的规模(经济高速增长期通过用地产出规模进行预测)资源环境的产业经济承载能力(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藏资源、生态环境等的承载能力)产业集聚区域的空间管制(确定产业发展地区的弹性控制与发展指引)开发区个性化发展战略的

园区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吕斌二零零二年八月一、园区模式的发展与产业地域理论

的变迁

1.园区模式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达国家产生了一种重要的工业空间组织形式——工业园。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提供基础设施为主的简单工业园、科技园和孵化器三个阶段。2.产业地域理论的变迁

在老牌经济发达国家形成的产业地域(IndustrialDistricts)相关传统理论,近二十年来,在新兴工业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创新,即使在所谓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对传统理论和模型修正的倾向。(1)传统的产业地域理论的主要视点:

——地域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劳动力价格、交通可达性、集聚经济等)

——地域产业结构

——企业与开发主体

——动态的开发过程及地域间的竞争(2)新产业地域理论的主要视点:

——创新环境及创新网络

——集聚于地域空间的中小企业群网络

——产、学、官(政府)的联系

——经济社会结构

——地域文化

——大学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地域的支持和参与

3.工业园区形态的变迁

——以日本和美国为例

(1)日本工业布局政策与工业园区形态的变迁一般工业园区→公害防止型工业园区→科技园→软件园→多功能的高新技术园区(日本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筑波科学城)(2)美国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①背景防止地域经济衰退,增强对外竞争能力,促进大学科研成果的产业化。②特点依托大学的研究机构。③发展状况创业时期:1980年代,尤其集中在1985—1989年1990年,全国有280个左右——2000年,500个左右④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实践的典型案例

美国波士顿郊外128号公路周边地域(MIT、哈佛大学等)美国加洲硅谷地区(斯坦佛大学、加洲大学等)美国北卡罗里那科技园(北卡罗里那州立大学、北卡罗里那大学、杜克大学三所大学的附属研究所与杜克研究财团)二、我国开发区的设立与发展

1.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与发展

1984年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设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1995年,在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国务院共批准设立了37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在中西部地区设立11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01年年底,国务院又在中西部地区还没有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省会城市太原、银川、兰州和拉萨设立了四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届时我国拥有5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与发展

(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与发展

高新技术开发区在世界上的兴起与发展,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产生于1950年代的美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量涌现则在1980年代。目前世界上已有高新技术开发区400多个,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占80%以上。我国于1988年开始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计划,同年五月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00平方公里)。当时的目的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学习和吸收已经引入的国外的高新技术,促进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增强国际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的理念是:选择科研机构和大学密集的地区,通过特殊的政策,集聚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外向化中发挥重要作用。1996年11月2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洲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谈到中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中国的科技产业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随后,在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的成员国之间,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间的网络,力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间的经济和信息交流。自1988年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至今已先后批准建立了5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空间组合类型

①政策区

一般在大城市科研院校和高等院校集中地区,区内高新企业可享受各级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其区域范围较大,土地不一定连片,利用现有企业或科研基础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北京试验区范围100平方公里,在试验区1988年正式建立前,区内已有著名的中关村科学城和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及电子一条街。

②新建区指高新技术开发区集中连片建设的部分,管理部门对这一地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进园区开发生产。这类高新技术开发区在空间形态上,又分为一区一园型和一区二园型或一区多园型。园区形成的动力机制?空间的需要享受特定的基础设施(包括服务)享受特定的优惠政策产业链的需要企业间交流(信息、文化)3.文化产业园的设立

文化产业园是集政治性和大众性于一体的,宣传、教育、娱乐、观光、休闲、会展等多功能的产业园。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文化产业中所有的行业都适合于一种园区模式。那些需要接近市民生活的行业所在的文化产业园区则应该与其他的城市功能区相重合,需要采用认证的方式来对其中的文化产业进行管理和组织。三、经济一体化及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给开发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①从世界范围看,全球范围的经济一体化和无边界化,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地域分工和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加入WTO,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导致开发区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增大。②我国加入WTO,并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必将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与分工,接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产业辐射,这为我国开发区吸引资金、技术、信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拓多元化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信息化、交通快速化和通讯网络化,以及伴随知识经济的兴起,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营造“生态型”工业区理念的日益重视,对开发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④加入WTO后,中国市场逐步开放,政府职能逐步从一些领域退出,开发区、高新区面临着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新课题。为了生存,要从以前的“政策优势”转变为“区域优势和技术优势”。(2)国内经济发展对开发区产业结构的要求

①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如何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科技制高点,是开发区适应全国经济大趋势所面临的一大课题。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产业政策向内陆倾斜,促进了国内全方位开发格局的全面形成,加上目前全国享有开发区政策的地区越来越多,改变了开发区原有的外部政策环境,削弱了因特殊政策而产生的区域相对优势。因此,未来开发区的发展应逐步培育自主的经济增长力,逐步由对特殊政策的依赖转向依靠信息、技术以及管理创新而求得跨世纪的持续发展。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产业政策的逐步西移,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区可以通过鼓励区内企业与西部地区的联合等方式,一方面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发挥更大地域范围内的辐射效应,同时促进开发区的产业结构逐步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2.开发区现存的主要问题

(1)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存的主要问题①对国内招商引资吸引范围过于狭小,多数局限于依托母都市,对国内其它地区的直接辐射力较小;②国内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技术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企业还比较少;③企业之间关联度比较低,不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或者技术更新;④与其它临近开发区功能、结构趋同,缺乏特色,缺少优势;⑤生活区建设与开发区内常住人口规模不协调,多数开发区内的常住人口规模不足以支持生活区建设规模。(2)高新技术开发区现存的主要问题①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是省级以下的开发区,总体规模偏大,无论是规划的用地规模、人口规模或是经济规模,均超过现实可能性,并造成了土地大量闲置等恶果;②开发区布置过密,特别是大部分开发区离市区太近,日后极易与市区连成一片,不利于控制中心城区的规模;③多数开发区功能、结构趋同,缺乏明确合理的分工,既易造成对同一项目的争相引进,又难以形成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④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各开发区之间难以进行协调与配合。加入WTO后开发区当前急需

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不断扩大外商投资规模,提高外商投资质量。当务之急: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现代物流速度(IT、IC产业的要求)。四、个性化发展战略的开发区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1.开发区规划与建设的一般过程

(1)策划与规划阶段;(2)建设阶段;(3)正式投入运行阶段;(4)进一步发展与开发区扩充的阶段,包括都市经营体制改编的阶段;(5)实现目标阶段。2.实现个性化发展战略的开发区规划保障体系

(1)树立明快的规划理念①“全球化意识”与“本土化意识”②“科技意识”与“创新意识”③“形象意识”与“生态意识”④现代意识⑤突出地域特色⑥追求整体利益⑦实现持续发展(2)建立都市经营体系①建立与都市经营相关者网络②都市经营的主体机构应设在地域内③都市经营的范围应包含开发区所在相关地域的全体④都市经营的主体应包含所有相关者⑤都市经营机构应具有开发区对外综合窗口功能(3)建立产业创新机制

①建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援体制②建立企业家培育体制③建立促进产业化的交流机制3.个性化发展战略的园区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1)培育不断创新的生态工业园区(2)营造宜人的社区环境(3)完善城市功能(4)实现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化(5)树立时代化与特色化的景观形象五、案例介绍

1.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五”规划

功能再定位建成生态型现代化工业新城区发展与创新的新理念从基础设施的“九通一平”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从“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到建设“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从“以工业为主、外资为主、创汇为主”的“三为主”到“三为主一致力”,“一致力”即:“致力发展高新技术”。发展与建设目标城区功能的综合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与集约化居住环境的高品位化与高档次化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景观形象的时代化与特色化城区环境的生态化“新九通一平”“新九通”: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一平”:建立21世纪中国的新经济平台。(如:《商业周刊》论坛)重要建设项目规划(分析草案)图书馆档案馆展览中心体育馆泰达医院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学校艺术馆剧院公交总站商城体育馆摩尔度假中心市民广场现代物流中心信息邮电枢纽工程(二)仓储用地(物流用地)1.仓库的分类1)从城市的卫生安全角度,仓库可按储存货物的性质及设备特征分类一般性综合仓库特种仓库2)从城市使用的角度,可按仓库的职能分类储备仓库转运仓库供应仓库收购仓库2.仓库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1)仓库用地布置的一般原则用地的一般技术要求有利于交通运输有利建设有足够用地沿河布置必须留出岸线(照顾市民生活、游憩的需要)注意城市环境保护与城市安全2)仓库在城市中的布局一般的,布置在城市的边缘,靠近对外交通便捷,便于集散运输的位置。储备仓库:郊区、远郊水陆交通条件方便、有专用线路的独立地段转运仓库:城市边缘或郊区,与铁路、港口等对外交通设备紧密结合。收购仓库:设在货源来向的郊区入城道口或水运必经的入口处。供应性仓库或一般性仓库:接近其供应地区,具有方便的市内交通运输条件3.仓库用地规模1)影响仓库用地规模的因素2)仓库用地规模的估算(三)城市对外交通体系的规划布局1.城市综合交通系统1)城市综合交通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城市对外交通泛指本城市与其它城市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其主要交通形式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运交通。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城区)内的交通,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其中,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主体。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的关系。城市综合交通的构成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与城市用地规划的关系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系统把分散在城市各处的城市生产、生活活动连接起来,在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提高城市客货流有效运转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的用地布局、规模,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的支撑。2.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对外交通是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城市与对外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外交通运输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历史上形成的城镇大多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如汉口、广州、鹰潭、扬州等;现代城市也往往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如郑州、石家庄、徐州、株洲等。对外交通运输的条件又可能制约城市的发展。一个城镇要有大的发展,对外交通运输能力必须与城镇生产、消费量相适应,而城市的发展也将促进该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对外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布局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布局、城市干道走向、城市环境以及城市的景观,因此,城市对外交通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对外交通体系布局的基本原则1)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综合运输2)尽量满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3)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干扰,尽量为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创造便利条件4)留有发展的余地5)旧城改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节约用地和投资2)铁路铁路是城市主要的对外交通设施。城市范围内的铁路设施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与城市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客、货运设施,如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及货场等;另一类是与城市生产、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铁路专用设施,如编组站、客车整备场、迂回线等。铁路设施应按照它们对城市服务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布置,与城市布局要有良好的关系。铁路客运站应该靠近城市中心区布置。如果布置在城市外围,即使有干道与城市中心相连,也容易造成城市结构过于松散,居民出行不便。为工业区和仓库区服务的工业站和地区站则应布置在相关地段附近,一般设在城市外围。其他铁路专用设施则应在满足铁路技术要求及配合铁路枢纽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布置在城市外围,不应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在城市铁路布局中,站场位置起着主导作用,线路的走向是根据站场与站场、站场与服务地区的联系需要而确定的。铁路站场的位置与数量与城市的性质、规模、总体布局以及铁路运输的性质、流量、方向,自然地形等因素有关。会让站、越行站是铁路正线上的分界点。间距约8-12km。主要进行铁路运行的技术作业,站场布置不一定与居民点结合。其布置形式有横陈式和纵列式及半纵列式,长度约1-2.7km,站坪宽度除正线外,配到发线1-2条。中间站是客货合一的小车站,多设在中小城市,采用横列式布置,间距约20-40m。按客站、货场和城市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客货城同侧,客货对侧、客城同侧,客货对侧、货城同侧等三种布置方式。规划应尽可能将铁路客站布置在城市一侧,货场设置要方便货运,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尽量减少城市跨铁路交通。编组站是为货运列车服务的专业性车站,承担车辆解体、汇集、甩挂和改编的业务。编组站由到发场、出发场、编组场、驼峰、机务段和通过场组成,用地范围一般比较大,其布置要避免与城市的相互干扰,同时也要考虑职工的生活。对一个大型铁路枢纽城市来说,可能不止一个编组站,要分类型合理布置。换装站布置图

1横列式2.纵列式3.混合式客运站的位置要方便旅客,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客运站的服务对象是旅客,为方便旅客,位置要适当。中、小城市客运站可以布置在城区边缘,大城市可能有多个客运站,应深入城市中心区边缘布置。客运站的布置有通过式、尽端式和混合式三种。中小城市客运站常采用通过式的布局形式,可以提高客运站的通过能力;大城市客运站常采用尽端式或混合式布置,可减少干线铁路对城市的分割。大城市客运站地区城市交通条件较好,城市功能比较综合配套,常形成综合性的交通、服务中心,为方便旅客、避免交通性干道与站前广场的互相干扰,可将地铁直接引进客运站,或将客运站伸入市中心地下。客运站是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点,要考虑到旅客的中转换乘的方便。客运站必须与城市的主要干道连接,以方便联系城市各部分及其他联运对外交通设施(车站、码头等);要协调好铁路与市区公交、长途汽车和商业服务的关系,做到功能互补和利益共享,实现地区发展目标。中小城市一般设置一个综合性货运站或货场,其位置既要满足货物运输的经济合理要求,也要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干扰。大城市货运站应按其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段。以到发为主的综合性货运站(特别是零担货物)一般应接近货源或结合货物流通中心布置;以某几种大宗货物为主的专业性货运站应接近其供应的工业区、仓库区等大宗货物集散点,一般应设在市区外围;不为本市服务的中转货物装卸站则应设在郊区,结合编组站或水陆联运码头设置;危险品(易爆、易燃、有毒)及有碍卫生(如牧畜货场)的货运站应设在市郊,要有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2)公路公路是城市与其他城市及市域内乡镇联系的道路。规划时应结合城镇体系总体布局和区域规划,合理地选定公路线路的走向及其站场的位置。(1)公路的分类、分级1)公路分类。根据公路的性质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位置,可分为国道(国家级干线公路)、省道(省级干线公路)和县道(联系各乡镇)三级。设市城市可设置市道,作为市区联系市属各县城的公路。2)公路分级。按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可分为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高速公路为汽车专用路,是国家级和省级的干线公路;一、二级公路常用作联系高速公路和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三级公路常用作联系县和城镇的集散公路;四级公路常用作沟通乡、村的地方公路。高速公路的设计时速多为100~120km/h(山区可降为60km/h)。大城市可布置高速公路环线联系各条高速公路,并与城市快速路网相衔接。对于中小城市,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高速公路应远离城市中心,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以专用的入城道路与城市联系。(2)公路在市域内的布置公路在市域范围内的布置主要决定于国家和省公路网的规划。规划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要有利于城市与市域内各乡、镇间的联系,适应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要求。2)干线公路要与城市道路网有合理的联系。过境公路应绕城(切线或环线)而过。作为公路枢纽的大城市,应在城市道路网的外围布置连接各条干线公路的公路环线,再与城市道路网联系。高速公路应与城市快速路相连,一般等级公路应与城市常速交通性干道相连。3)要逐步改变公路直穿小城镇的状况,并注意防止新的沿公路建设的现象发生。3)公路汽车站场的布置公路汽车站又称为长途汽车站,按其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技术站和混合站。按车站所处的地位又可分为起(终)点站、中间站和区段站。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布局和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合理布置长途汽车站场的位置,既要使用方便,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并与铁路车站、轮船码头有较好的联系,便于组织联运。3)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为了减少进入市区的过境交通量,可在对外公路交汇的地点或城市人口处设置公路过境车辆服务设施,如车站、维修保养站、加油站、停车场(库)以及旅馆、餐厅、邮局、商店等,既方便暂时停留的过境车辆的检修、停放。为司机与旅客创造休息、换乘的条件,又可避免不必要的车辆和人流进入市区。这些设施也可与城市边缘的小城镇结合设置,亦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2)货运站、技术站货运站场的位置选择与货主的位置和货物的性质有关。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以工业产品、原料和中转货物为主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工业区、仓库区或货物较为集中的地区,亦可设在铁路货运站、货运码头附近,以便组织水陆联运。货运站要与城市交通干道有较好的联系。技术站主要担负清洗、检修(保养)汽车的工作,要求用地较大,且对居民有一定的于扰。技术站一般设在市区外围靠近公路线附近.与客、货站都能有方便的联系,要注意避免对居住区的干扰。1)客运站大城市和作为地区公路枢纽的城市,公路客货流量和交通量都很大,常为多个方向的长途客运设置多个客运站,并与货运站和技术站分开设置。为方便旅客,客运站常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中小城市因规模不大,车辆数不多,为便于管理和精简人员,一般均设一个客运站,或客运站与货运站合并,也可与技术站组织在—起。有的城市在铁路客运量和长途汽车客运量都不大时,将长途汽车站与铁路车站结合布置,形成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既方便旅客,又有益于布局的合理。3)港口港口是水陆联运的枢纽。城市港口分为客运港和货运港,客运港是城市对外客运交通设施,货运港是对外货运交通设施。小规模港口可合并设置。港口分为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水域供船舶航行、转运、锚泊和其他水上作业使用,陆域是供旅客上下。货物装卸、存储的作业活动,要求有一定的岸线长度、纵深和高程。港口城市的规划要妥善处理岸线利用、港区布置及城市布局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及后方集疏等四个环节的布置。(1)港口建设应与区域交通综合考虑港口的规模与其腹地服务范围密切有关,港口的发展可有效地带动腹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为港口提供充足的货源。货运港的疏港公路应与干线公路及城市货运交通于道连接;客运港要与城市客运交通干道衔接,并与铁路车站、长途汽车站有方便的联系。(2)港口建设与工业布置要紧密结合货运量大而污染易于治理的工厂尽可能沿河、海有建港条件的岸线布置。特别是深水港的建设可以推动港口工业区的发展。港口与工业结合的临港工业的发展已成为港口城市工业区发展的重要形式。(3)合理进行岸线分配与作业区布置岸线分配应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避免干扰,各得其所”的原则。水深10m的岸线可停万吨级船舶,应充分用作港口泊位;接近城市生活区的岸线应留出一定长度为城市生活休憩使用。通常一个综合性城市港口按客运、煤、粮、木材、石油、杂货、集装箱以及水陆联运等作业要求分成几个作业区。(4)加强水陆联运的组织港口是水陆联运的枢纽,规划中要妥善安排水陆联运和水水联运,提高港口的疏运能力。在改造老港和建设新港时,要考虑与铁路、公路、管道和内河水运的密切配合,特别重视对运量大、成本低的内河运输的充分利用。做好内河航道水系规划,应加强与铁路、公路的联运,提高港口的通过能力,并配置适当数量的仓库、堆场,以增加港口(包括城市)的货物储存能力。4)航空港民用航空港(机场)按其航线性质可分为国际航线机场和国内航线机场。民用机场又可按航线布局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枢纽机场是全国航空运输网络和国际航线的枢纽,运输业务量特别繁忙的机场。干线机场是以国内航线为主,可开辟少量国际航线,可以全方位建立跨省跨地区的国内航线,运输量较为集中的机场。支线机场是分布在各省、自治区内及邻近省区的短途航线机场,运输量较少的机场。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和飞行区规划指标机场静空障碍物限制要求

随着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它在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中的比重也与日俱增,机场与城市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同时也带来了对城市的机场净空限制、噪音干扰和电磁波干扰控制等影响。同时,机场与城市的客运交通联系的强度和方式也会对城市的交通产生影响。机场净空限制的规定是在净空空间的临界部位处建立的组合假想面(即净空障碍物限制面)。从净空限制的角度分析,机场的选址应尽可能使跑道轴线方向避免穿过市区,最好位于与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机场跑道中心与城市市区的边缘的最小距离以5~7km为宜;如果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则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至少保持在15km以上,这种布置方式也有益于减少飞机起飞、降落时噪音对城市的影响。为满足机场通讯联络的要求,避免电波、磁场等对机场导航、通讯系统的干扰,在选择机场位置时,要考虑到对机场周围的高压线、变电站、发电站、电讯台、广播站、电气铁路以及有高频设备或X光设备的工厂、企业、科研、医疗单位的影响,并应按有关技术规范规定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另外,也应与铁路编组站保持适当的距离。今后随着航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个特大城市周围就能布置有若干个机场。除非有特殊的理由(如著名旅游胜地),机场应适度集中,力戒分散建设,否则客源不足,将造成经济上的不合理。因此,要从区域的角度考虑机场的共用及其服务范围。在城市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域,在各城市使用都方便的位置设置若干城市共用的机场,而高速公路的发展有利于多座城市共用一个机场。城市规划要注意妥善处理机场与城市的距离及交通联系问题。从机场自身及对城市的干扰、人防、安全等方面考虑,机场与城市的距离远些为好;但从机场为城市服务,更大地发挥高速的航空交通优越性来说,则要求机场接近城市。由于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要达到机场选址的要求,国际民航机场与城市的距离一般都应超过10km。我国城市与机场的距离一般为20—30km,必须努力争取在满足机场选址的要求前提下,尽量缩短机场与城市距离。机场与城市的地面交通联系的速度和效率已成为提高现代空运速度的主要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航空运输的快速特点,加强城市与机场之间的联系,有必要建设机场与城市之间直捷的、高速的、通畅的道路交通系统。常采用专用高速公路的方式,使机场与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保持在30分钟以内;有条件时亦可采用高速列车(包括悬挂单轨车)、专用铁路、地铁和直升飞机等方式。(四)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居住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早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所制定的《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中就明确地提出“居住是城市的第一活动”。这一定位,在现代城市规划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城市居住设施及其分布形态,以及居住环境的质量,反映了城市发展水平、城市文明程度,也是城市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居住用地占的比例最大,因此,住宅用地的安排是城市规划需要优先研究的问题之一。要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的分布、住宅等级分类、建设地块的容积率与建筑密度等,还要考虑公共设施与公共绿地的配套,以保证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为了保证住宅建设顺利地进行,城市市政部门要做好市政工程和公用设施的建设,包括城市道路、排水、给水、供电、供燃气、供热、电信及有线电视等。这些工作应贯穿在城市规划与住宅建设的每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我国职工住房是作为福利解决,一般由职工所在工作单位自行建房或由地方政府统一建房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城市规划负责配合住宅建设安排所需建房用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变福利分房为个人买房,住宅建设也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并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对住宅的要求不断提高;二是住宅供应出现了多元化的需求,不同的购房者有不同的要求,包括房型、面积、平面布置、造型及室外环境。1.居住区的涵义

关于居住区的涵义,一般可有两种解释:一是作为专用术语;一是泛义的通称。前者是作为城市布局结构中的一项功能地域,在用地、人口、设施与环境等方面具有特定的配置等级与规模,在城市总体布局中,与其他功能地域存在互动关系,它以住宅为主要设施,并配置居住生活所需的各种设施;后者则是作为对住宅或居民成集聚地域的通称,这一笼统称谓通常用于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名称上,如工业区、文教区、居住区等。我们这里所说的居住区,就是包含有功能、结构、土地利用、形态等多方面规划涵义的统称。2.居住区构成形式的发展与演变

居住区的构成形式有一个发展与演变过程。1)里坊在我国,居住作为独立的功能地域,并有意识地加以组织,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周书·酒浩》曰:“越百姓里居”,可以说是我国城市居住地采用里坊制的起源。这一制度经汉魏至隋唐,著名的唐长安城所设置108个里坊的宏伟规划,是其成型而鼎盛的表现。自宋元到明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里坊由封闭管理逐渐变为开放。比如由里坊蜕变的胡同,成为我国北方城市典型的居住地域构成形态,其中积淀有丰厚的人文信息。至于如上海等城市在20世纪初前后所出现的“里弄”,乃是在江南传统居住形制基础上吸纳西方城市住宅的形式,形成的一种变体,但从中仍可窥见与传统的脉承关系。2)邻里单位关于以邻里作为居住地的构成单位在我国历史上早已存在。如在《文献通考》中载有:“…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即是一种居住地域的组织系统。在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中,也包含了有关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发展进程。比较著名的是1929年由美国的佩里所提出的邻里单位理论,它是以学校和教堂为核心,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配备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邻里单位的构成原则,含有社会学、行为学、城市规划学等多方面的基础,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此后的几十年内,甚至直到现在,这一具有社区性质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不同的只是名称、规模和内容上有所差异。3)居住小区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引用邻里单位原则,发展了居住小区规划的理论。居住小区面积一般在20公顷上下,由城市干道所包围,配置一套基本的生活设施,成为一个生活单位和规划单元。居住小区的理论在50年代中被我国引进,结合国情加以不断完善与改进,几十年来作为我国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实践。当前大量的住宅建设,基本上依据这一概念实施开发和管理。3.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1)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住宅用地:不同类型住宅所占用地,包括宅基周围所必要的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生活所需要的学校、医疗、商业服务、文娱管理等设施的用地;——道路用地:居住地区内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库的用地;——绿地:居住地区集中设置的公园、游园等公共绿地。2)分类:四类4.居住区的结构

1)居住用地的组织结构居住区的组织与构成主要是根据居民对基本生活设施的需求与使用的频繁程度,同时结合城市道路系统的布局,在保障居民生活的方便、舒适、安全、卫生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规划的分级结构形态。按照我国有关规范规定,居住区构成的级次是: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等三级。在大城市还可以由多个居住区组成居住地区;在小区以下的组团级,可以依照居住小区构成的方式,或可不作为一个独立级次。上述的居住区各个级次,都有相应的规模和设施配置的规定。一般,两级结构居住小区—居住区在大城市,三级结构居住小区—居住区—居住地区住宅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2)我国城市居住用地分级控制规模规模分级组团小区居住区户数(户)300-7002000-400010000-15000人口(人)1000-30007000-1500030000-500005.居住用地的配置参考指标1994年颁布的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B50180-93)中提出了城市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用地配置参考数据,它适用于一般的情况。

城市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用地构成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1.住宅用地45~6055~6560~752.公建用地20~3218~276~183.道路用地8~157~135~124.公共绿地7.5~155~123~8居住区用地1001001006.居住用地规划的量化控制指标1)居住用地在城市中的控制指标城市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20~32%(通常、大城市偏低、小城市偏高)人均用地指标:18.0~28.0平方米/人,大中城市不得低于16.0平方米/人居住用地指标的计算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平方米/人)=

居住面积定额(平方米/人)/[建筑密度(%)×层数×平面系数(%)]平面系数(%)指居住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多层楼房0.5~0.6,平房0.6~0.7)2)居住区规划的量化控制指标居住密度居住密度是关于住宅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它是一个包含人口密度、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指标的综合概念。人口密度居住区人口密度(毛)=居住区总人口/居住区总用地(人/公顷、万人/平方公里)居住区人口密度(净)=居住区总人口/住宅建筑总用地(人/公顷、万人/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人均居住用地=居住区总用地/居住区总人口(平方米/人)建筑密度居宅区建筑密度(毛)=居宅区总建筑基底面积/居住区总用地面积(%)居住区建筑密度(净)=居住区某项建筑总基底面积/居住区该项建筑总用地面积(%)容积率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住宅区住宅用地容积率=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7.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1)居住用地的分布影响城市居住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涉及城市的自然条件、规模、现状、功能结构以及城市的发展方向等。其中特别要考虑居住区与就业区的相对关系,并通过便捷的城市道路与交通组织,达到近便的目的。同时居住区要尽可能接近自然环境,改善居住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城市居住区在区位形态上,一般有历史遗存的旧居住区和新区开发建设的居住区,也包含位于近郊的别墅式居住区等多种,各自都有相应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标准与方式。居住区在城市中的分布,一般有如下几种形态:①集中布置。如围绕旧城区向外参差铺展,形成成片居住地域。这种形态较有利于利用旧城的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人口的集聚利于商业服务等设施的配置与经营,同时也有较好的社会结构,便于人际的社会联系。②分散布置。主要是为解决居住与工作的关系,居住区与分散的矿点、大企业或开发区等相伴建设,而形成分散的布局形态。散点的居住区,突出的是要为生活便利,配置足够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③轴向布置。居住设施沿城市交通干道(如快速道路、地铁线、轻轨线等)分布,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近郊的放射形干道沿线开发房产,形成轴向发展的态势。这一分布方式主要在大城市中,并需有通畅便捷的公交和换乘系统支持,也适合拥有私车的业主居住。2)居住区设施的分级住宅区的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与停车设施、教育设施、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管理设施和市政设施六大类。服务半径与设施分级服务半径是指各项设施所服务范围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各项设施的分级及其服务半径的确定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居民的使用频率,二是设施的规模效益。在安排住宅区的各级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和绿地以及户外活动场地时,各级各项设施服务半径要求的满足是规划布局考虑的基本原则,应该根据服务的人口和设施的经济规模确定各自的服务等级及相应的服务范围。服务半径可以参照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以空间距离为标准,也可以以相应的时间距离为参照。基本要求:住宅区的设施分级与布局应该充分考虑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邻里交往的促进、资源的合理与有效利用和空间景观特征的塑造,同时也应与地方的文化传统所体现出的景观风貌相结合,形成包含分级和布局内容在内的各类设施的系统性结构。我国住宅区各级设施的空间距离服务半径设施等级服务半径(米)居住区级800~1000居住小区级400~500居住组团级150~250德国住宅区各项设施的时间距离服务半径

德国住宅区各项设施的时间距离服务半径德国住宅区各项设施的时间距离服务半径

德国住宅区各项设施的时间距离服务半径3)居住区设施的布局基本要求: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布局在满足各自的时空服务距离的同时,以达到使居民有更多的选择性为目标。考虑因素:上述设施在布局中可以考虑在平面上和空间上的结合,其中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同时应该注意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入家庭,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设施的布局特别是管理设施的位置将逐步不受服务半径的限制。公共服务设施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直根据其设置规模、服务对象、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服务特性在平面上或空间上组合布置。商业设施和服务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在居住区的出入口处,文化娱乐设施宜分散布置在居住区内或集中布置在住宅区的中心,为老人和居住区居民进行综合性社区活动的设施宜安排在居住区内较为重要与近便的位置。教育设施各类教育设施应安排在居住区内部,与居住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相联系,并宜接近居住区的中心位置。中小学的位置应考虑噪声影响、服务范围以及出入口位置等因素,避免对居住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正常通行带来干扰。绿地居住区绿地的布局应以达到环境与景观共享、自然与人工共融为目标,充分考虑住宅区生态建设方面的要求,充分考虑保持和利用自然的地形和地貌,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居住区的绿地布局系统宜贯通整个居住区的各个具有相应公共性质的户外空间,并尽可能地通达至住宅。绿地布局应与居住区的步行游想布局结合并将居住区的户外活动场地纳入其中。绿地系统不宜被车行道路过多地分隔或穿越,也不宜与车行系统重合。户外活动场地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居住区的步行和绿地系统紧密联系或结合,其位置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其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老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道路住宅区的道路规划布局应以住宅区的交通组织为基础。住宅区的交通组织方式一般可分为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两种基本形式。该两种形式以及各种二者相互结合的形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住宅区的道路布局。住宅区的交通组织宜以适度的人车分行为主要方式。住宅区的道路布局应充分考虑周边道路的性质、等级和线型以及交通组织状况,以利于住宅区居民的出行与通行,促进该地段功能的合理开发,避免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住宅区的道路布局结构是住宅区整体规划结构的骨架,应在满足居民出行和通行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对住宅区空间景观、空间层次、形象特征的建构与塑造所起的作用。住宅区的道路布局结构应考虑城市的路网格局形式,使其溶入城市整体的街道和空间结构中。住宅区的道路布局应充分考虑地形以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力求保持自然环境,减少建设工程量。

停车设施各类停车设施的布局既应依据居民出行的方便程度进行安排,也应该从保证居住区的安静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考虑。居民的非机动车停车宜尽可能的安排在室内,并接近自家单元,可以以一个住宅组群、250~300辆为单位集中设置。居民的机动车停车宜考虑以安排在室内为主,并在相对集中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接近自家单元;晚间路边停车的方式可以考虑作为居民私车停放的辅助方式之一。公交站点应接近居住区的人行主要出入口。

4)空间层次与组合居住区的空间可分为户内空间和户外空间两大部分。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可以划分为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四个层次。就居住区规划设计而言,主要就户外生活空间形态与层次的构筑与布局进行研究。居住区的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住户内空间和归属于住户自己的户外平台、阳台和院子空间;半私密空间一般指住宅群落围合的、属于围合住宅院落的居住居民的住宅院落空间,一般包括其中的绿地、场地、道路和车位等;半公共空间一般指若干住宅群落共同构筑的、属于这些住宅群落居民共同拥有的街坊、居住小区或居住区外部空间,一般包括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的公共场地、小区级和组团级道路和车位等居住区内不属于私密和半私密的居住区空间;公共空间一般指归属于城市空间的居住区或城市外部空间。领域划分的意义:一般概念里,领域是指人们所占有的空间范围。领域感是人对空间产生归属认同性的基本心理反映,也是居住区生活空间层次划分的基础。一般认为领域感的产生是由于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强烈愿望,要求规定其个人或集体活动的生活空间范围,即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居住空间的领域划分有助于密切邻里关系,从而有利于居住环境中的安全防卫。(OscarNewman/O.纽曼,《能防卫的空间》)在居住区规划中从公共领域到半公共领域,再进入半私用领域,最后到达私用领域。居住生活空间的领域与层次分析(OscarNewman)考虑因素:在住宅区各层次的生活空间的营造中,应考虑不同层次生活空间的尺度、围合程度和通达性。私密性越强,尺度宜小、围合感宜强、通达性宜弱;公共性越强,尺度宜大、围合感宜弱、通达性直强。同时应该特别注重半私密性的住宅院落空间的营造,以促进居民之间各种层次的邻里交往和各种形式的户外生活活动。半私密空间宜注重独立性,半公共空间宜注重开放性、通达性、吸引力、职能的多样化和部分空间的功能交叠化使用,以塑造城市生活的氛围。在我国传统居住形态中,有着明显的、渐进的层次和明确的领域划分。领域是按大街—小巷(胡同、弄堂)—住宅(四合院、石库门)划分为公共的—半公共的—私有的3个层次。随着现代社会大家庭的分裂,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居民活动内容丰富多样,空间领域呈现出城市—居住区(小区)—组团—家庭的多级状态,可分为公共的—半公共的—半私有的—私有的4个层次。8.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置1)基本概念城市作为人类的定居地,所展开的多彩而有序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需有丰富而多样的公共性设施予以支持。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性质、城市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设置及其规模大小与城市的职能和规模相关联。即:某些公共设施(如公益性设施)的配置与人口规模密切相关而具有地方性;有些公共设施则与城市的职能相关,并不全然涉及城市人口规模的大小,如一些旅游城市的交通、商业等营利性设施,多为外来游客服务,而具有泛地方性;另外也有些公共设施是兼而有之,如一些学校等。

城市公共设施的系统布置与组合形态,是城市布局结构的重要构成要素和形态表现。城市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也必然反映到城市公共设施的概念涵意及其配置与布局方式等方面。城市公共设施是以公共利益和设施的可公共使用为基本特性。公共设施的设置,在一定的标准与要求控制下,可以由政府、社团、或是企业与个人来设立与经营,并不因其所有权属的性质而影响其公共性;城市公共设施按照它的用途与性质,决定其服务的对象与范围,同样不因所服务对象与范围的大小而失其公共性。2)公共设施用地的分类

城市公共设施一般包含有建筑、场地、绿地及附属设备等。为了便于总体布局和系统配置,一般是按照用地的性质和分级配置的需要加以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类依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规定,城市公共设施分为八类:①行政办公类: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