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案15篇_第1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15篇_第2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15篇_第3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15篇_第4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第第页《我的第一本书》教案15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1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感悟的思想感情。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感悟的思想感情,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课前预备】

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布置同学查阅有关牛汉的资料,一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感悟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日这个学问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请同学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由于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但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今日,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看围围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会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状况。

2、默读课文,感知内容,复述课文:

A、交代清晰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读音精确,口齿清晰,声音嘹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3、再次默读课文,思索以下问题:

A、说说我的第一本书的含义。

B、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

三、研读与赏析

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且是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以饱含热泪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以及由书引发的父子之情、同学伴侣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些深刻的内容,又是靠精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怎样的父亲?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假如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4、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四、拓展延长

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对一段话。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的思想感情。

2、依据课文所供应的资料,发挥你的想象,虚构一个二黄毛的故事。

【课后记】

本文饱含真情,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能够给同学极大的人生启示。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2

教学目的:

1.理解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育同学对生活的体验力量,学会思索人生。

重点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意激活同学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用具: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备、身心放松

观赏歌曲《大海啊,家乡》。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由于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觉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宝。

2、展现学习目标

〔1〕理解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育同学对生活的体验力量,学会思索人生。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检查预习状况

〔1〕给以下字注音。

酷掺脊枉

〔2〕解释以下词语。

幽默凄惨翻来覆去知书识礼酷似

2、介绍状况准时代背景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抓住关键句、段。

〔2〕留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商量“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

达怎样的感情?

5.品尝语言:理解以下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假如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6.拓展训练

同学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受、体会,相互沟通。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

结合同学自学和商量结果,稍作点拔:

1.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宝贵的经受,一本人生之书。

2.一种感谢之情。

3.体会书的宝贵,读书机会的宝贵。

4.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要回报它。

5.理解以下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和学问。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假如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6.拓展训练

同学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受、体会,相互沟通。

五、课堂小结,推举作业

1、课堂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

20世纪学校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2、推举作业:

研讨练习三。

附板书: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从荒原的大自然父子之情

感应到一点生命最我的第一本书同学、伴侣之间

初的欢乐和梦幻。”人与狗的情趣

教学反思: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3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感悟的思想感情。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感悟的思想感情,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课前预备

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布置同学查阅有关牛汉的资料,一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感悟的思想感情,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日这个学问爆炸的时代,谁都离不开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请同学说说,并谈谈阅读感受〕不少同学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由于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但诗人牛汉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今日,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牛汉去了解,看围围着第一本书演绎了怎样的故事,在体会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把握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状况。

2、默读课文,感知内容,复述课文。

要求:

A、交代清晰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读音精确,口齿清晰,声音嘹亮。

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3、再次默读课文,思索以下问题:

A、说说我的第一本书的含义。

B、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

三、研读与赏析

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而且是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述,以饱含热泪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以及由书引发的父子之情、同学伴侣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些深刻的内容,又是靠精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怎样的父亲?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假如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4、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四、拓展延长

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人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对一段话。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的思想感情。

2、依据课文所供应的资料,发挥你的想象,虚构一个二黄毛的故事。

课后记:本文饱含真情,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能够给同学极大的人生启示。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神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连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4、培育语言表达力量。

5、理解作品展现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学问转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教学重点

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教学程序及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猛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老师引领同学诵出:我惭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拂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观察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裂的滴血的趾爪!)今日,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索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板书文题、)

二、同学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受

老师视状况进行补充、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请同学们默渎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积累词语。

老师可作如下提示。

幽默凄惨神秘翻来覆去温厚

2、同学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思索:60年前学校一班级的二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受令永志不忘,以致特地著文纪念。同学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受。老师提示留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同学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同学畅谈阅读体会,老师提示:

(1)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假如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逆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情和上学的乐趣。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反思

《我的第一本书》写出了对20世纪学校国乡村荒寒、苍凉苦难生活境况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受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支配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情导入,概括文本

文章故事性很强,易于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要吸引同学的爱好,首先从内容上整体感知,了解“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其中深藏着的那个时代的苦难生活。所以在复述过程中引导同学围绕“第一本书”这条线索,讲解并描述与第一本书有关的人和事,从中感受生活的苦难。

二、品尝探究,领悟情感

苦难的生活是心中抹不去的记忆,而牛汉崇敬和赞美的是来自人间的暖和和友谊,还有那童年生活中的苦中求乐。这里是让同学体会苦难生活中总会有使人感动的亮点,激发同学熟悉生活,思索生活,喜爱生活。因此,在此环节中,我引导同学进一步研读文本,在感受苦难的基础上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三、拓展延长,思索人生

熟悉生活,感悟生活的辛酸和甘甜,使同学体会生活的苦难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及生命乐趣,珍惜今日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

本节课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同学,利用课堂训练同学的思维方式,培育同学主动求知的精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学问和力量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感悟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阅读,理解字里行间的深意。

〔2〕合作探究重点句子,体会的思想感情。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1〕了解过去苦难的生活下,“我”读书的困难。

〔2〕人不能忘本,要珍惜今日读书的好条件。

二、教学重点

感悟“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难点

体会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导入:从自己的书籍导入,联系到课文的主体内容。

点到核心词语:第一

把握课文的主要结构。

把握课文的方式:根据时间挨次:记叙的挨次是:倒叙。

请一同学快速的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人物:我、乔元贞、“弄不成”、我的父亲

环境:20~30年月、动乱;贫困落后的乡村

情节:分书——深厚的同学情意

补书——对孩子的理解

送书——真挚的同学情意

主题:本文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通过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的情感、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也点出了对于贫困落后的家乡的独特感受。

1、这篇文章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人物:〔父亲〕

父亲:温柔、和善、理解孩子、敬重孩子的感情,对孩子乐于负责,同时也乐与助人。〔可以和《羚羊木雕》一文中的父母相对比。〕

父亲为什么要修书:〔1〕对孩子之间情意的支持。〔2〕与乔元贞父亲乔海的友谊。

2、我:同学间真挚的情意。

3、乔元贞是一个很聪慧长进的孩子,为什么中途要辍学。贫困。

4、有人说文章的结尾交代乔元贞的境况是一个败笔,你是怎样看的?

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慧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久失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进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长进’’?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化的思索了。总之,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怜悯,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厉 思索着生活与人生。

5、从我和乔元贞的不同人生经受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人生启迪?

答:略。

6、“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的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解答“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了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情和上学的乐趣。

7、这篇课文我们读起来喊沉重,在这沉重的气氛中,有没有哪些情节让我们可以的心可以活泼一点的?

8、在品评文章的时候,一些谈论抒情的语句往往是文章的关键,请你找一找,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些语句。

9、作业:当我去送书给乔元贞的时候,乔元贞会说什么,请你写一段话?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6

课题

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1.理解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

培育同学对生活的体验力量,学会思索人生。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育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

注意激活同学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预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同学作业本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掺(chan1)脊(ji1)背枉(wang3)读

2.解释以下词语。

幽默:好玩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凄惨。

神秘:奥妙神奇。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学问,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同学结合课文理解并把握补充解释

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由于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觉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宝。

牛汉,现当代有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头写诗,有诗剧才智的悲伤、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同学了解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同学相互补充、评议。

同学自主阅读

质疑、商量,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宝贵的经受,一本人生之书。)

2.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谢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宝贵,读书机会的宝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要回报它。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小结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学校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布置作业

1.研讨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父母的爱

伴侣的爱爱与乐趣

人与动物的爱

我有第一本书的宝贵

同学对当时的生活逆境以及逆境下友情理解有难度。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7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书”中包含的感情,体会的情感。

3、品尝语句,赏析课文语言。

4、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获得人生启迪。

【教学重点、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2、理解“第一本书”中包含的感情。

3、品尝语句,理解句子的内涵。

【学法指导】

1、读:

自读法〔圈、点、勾、划〕

2、思:

质疑〔提问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爱看书吗?那你们还记得自己接触的.第一本书吗?〔请几个同学简洁介绍〕同学们的第一本书内容丰富,蕴涵着无限的趣味,那么诗人牛汉的第一本书又是怎样的呢?今日就让我们跟着诗人一起走进那段往事。

二、简介

牛汉,现当代有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头写诗,有诗剧《才智的悲伤》、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自渎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⑵了解故事情节。

2、正确朗读以下字词:

鬃〔〕磨磨蹭蹭〔〕

脊背〔〕掺和〔〕枉〔〕读

3、复述课文:

围围着“第一本书”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

要求:复述时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情节。

四、研读课文

1、思索:

回忆的仅仅是“一本书吗?“一本书”可以蕴含很多感情,请阅读相关语段,用“从──中,我感受到──”的句式,说说你从文中品读到了哪些情感?

2、质疑:

赏析了课文内容后,你对书中的语言、语句还有什么怀疑吗?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地方,同桌间探讨解决.无法解决的请提出来,大家共同商量。

五、拓展延长

学了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莫非仅仅是了解了第一本书的故事吗?

六、课文小结

由同学小结本堂课的学习收获〔可从基本学问积累、情感启迪、学习方法等方面小结〕。

七、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当“我”把补好的课本再次送到乔元贞的手里时,乔元贞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想像乔元贞的神情、语言,写一段话描写当时的情景。

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与父亲外还有乔元贞、“弄不成”、二黄毛,三人虽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人,在课文供应的材料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8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含义。

2、体会蕴涵在文中的父子、同学之情。

3、领悟学问对于一个人一生进展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一、理解以下词语的含义

幽默:言谈、举动好玩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凄惨。

神秘:指隐蔽的或还没有被熟悉的内容或道理等。

翻来覆去:来回翻动身体;一次又一次。

二、熟读课文,回答

1、文中共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2、文中提到的人物中,年幼一代的命运到后来分别是怎样的?

〖课堂学习〗

一、导入新课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由于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觉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宝。

牛汉,现当代有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头写诗,有诗剧《才智的悲伤》、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二、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三、再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书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已人到中年,他是带着怎样的一种感情来回忆有关“第一本书”的故事的?

四、品读课文第一节和最终一节,体会有关句子的含义

五、你认为文中的哪个情节最为感人?请找出来,并思索:为什么

六、文中写到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长进,在文章的结尾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一生的“长进”

“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四周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是什么“长进”呢?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从中你悟出了什么?

【课后延长】

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的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所供应的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9

教材分析:

1、牛汉写童年生活的文章。

2、八下第一单元〔“人生历程”〕第三课。

3、略读课文。

4、语句浅显,生活气息浓,有肯定趣味性。

5、七下课本中有牛汉的《华南虎》。

教学目标:

1、练习阅读。

2、开拓思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设想:

1、板块教学。

2、同学发言为主。

3、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沟通

同学谈自己“第一本书”、“难忘的书”。

二、述内容

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特色?

三、明主旨

提示:

关注结尾句——“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假如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明确:

通过写拥有的第一本书和这本书所承载的感人故事,揭示了那个朝代生活的艰辛和人间的温情。

四、品情感

归纳:

文中围围着“第一本书”主要表现了三种情感:1、父子之情;2、同学、伴侣之情;3、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思索:你对哪种情感最有感受?为什么?

沟通:课堂畅所欲言。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相应题目。

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抓特点一本的书。

探内涵艰辛温情

品情感父子同学人狗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对苦难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培育同学对生活的体验力量,学会思索人生。

2、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整体把握课文。

3、理解作品展现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学问转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4、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由于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觉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宝。

牛汉,现当代有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头写诗,有诗剧、诗歌、诗集等。

2、把握重点的生字生词.

3、能用流畅简洁的语言复述“我第一本书”的由来.

4、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为什么这样珍视这“第一本书”?

5、商量完成研讨与练习二的问题.

6、通过本文的学习你领悟到了哪些有关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7、提问释疑.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14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文意,连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

3、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展现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学问转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品评重点语句,渗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今日,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二、简介

牛汉――牛汉,现当代有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字词:

鬃〔〕磨磨蹭蹭〔〕脊背〔〕掺和〔〕

幽默:好玩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神秘:奥妙神奇。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柔宽厚。

2、思索:60年前学校一班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受令永志不忘,以致特地著文纪念?

3、同学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研讨:

〔1〕“我的第一本书”是哪一本?

――60年前学校一班级的国语课本。

〔2〕“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受?

――“我的第一本书”被我拦腰截断,上半部分送给了同学乔元贞,只留下了下半部分,父亲了解详情后,用白纸帮我们补好内容又装订好送给我和乔元贞。

〔3〕你认为为什么会念念不忘这本书?

――里面饱含着父子之情:父亲对我学习的关怀,对我伴侣的怜悯,帮我补写课本并装订好送我和我的同学,带我去崔家庄学校念……;

也饱含着同学之爱:把自己的书分半本给乔元贞;

还有难以忘记的狗:人狗的默契和难得的童趣。

〔4〕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宝贵的经受,一本人生之书。

〔5〕你读了的故事觉得辛酸,想笑却笑不出来,很沉重吗?为什么?

――生活太苦了,条件太差了,那时的生活太可怜了。

〔6〕你认为回忆的仅仅只是那本国语课本吗?

――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这贫逆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情和上学的乐趣。

〔7〕是怀着什么感情回忆自己的第一本书的?

――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冗杂的、百感交集的,由于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殊珍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四、研读探究

1、引导同学品尝文中的重要语句。请同学感情阅读全文,思索:〔课后习题其次题〕同学回答,老师明确。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辛酸的,沉重的,几乎每天在生存线上挣扎,当然没有幽默可言,但是无论多么的艰苦,孩子总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真和调皮总能让他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小伙伴在一起,与小动物们玩耍,回到大自然中去,什么都会遗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假如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假如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由于你遗忘了学问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遗忘了过去,即忘本。最终说“人不能忘本”,奇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所指主要是后者。)

五、商量:1、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长进,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长进”:“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四周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长进”呢?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