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下城区五校联考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下城区五校联考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下城区五校联考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下城区五校联考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下城区五校联考2023年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A.①②⑤④③ B.③②①④⑤ C.①⑤③④② D.③⑤①④②2.(2分)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世人称之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4.(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C.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5.(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缥缈亢奋晦暗戛然而止B.震撼缅怀帷幕轻歌慢舞C.污蔑迁徙抉择名副其实D.狡辩浮躁寒噤川流不息6.(2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这里“璧还”一词的运用是正确的)B.出现故障看清楚歌唱祖国阅读美文(以上短语都是动宾短语)C.游记常常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交代游踪,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D.《马说》从古老传说“伯乐相马”中翻出新意,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有乞书者(_______)②不择精粗(_______)③书遍乃已(_______)④虽谑弄皆有义味(____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A.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B.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C.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D.然而禽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3.翻译下列句子(1)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4.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8、(3分)诗词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下列与“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在以声衬静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7分)古诗文名句填空(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坐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材料二)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现象级大片。影片设想太阳来一天发生灾变,精烧毁地球,为了逃离这场灾难,人们将地球装上发动机变成宇宙飞船,让它离开太阳系。《流浪地球》弘扬的中国核心价值观,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影片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树立的价值标杆,晨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元素。与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宣扬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流浪地球》中,面对地球即将面临的灾难,人类成立了联合政府,以中国人为代表的全人类团结在一起,共谋解决方案,抵御灾害的发生。影片通过这一大胆的设想,宣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解决全人类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作为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也是中国电影在类型化叙事和工业化水准纬度上的全新探索,展现出中国电影人救于实践的勇气。(材料三)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一直是最有影响的题材之一,即使是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缺少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借助刘慈欣小说的建构,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即便影片对未来的设计、对科学的假设、对人物的呈现,还有瑕疵和遗憾,但是它所开启的壮丽而宏大的科学与想象的未来,对中国电影来说如同空谷足音般珍贵。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A.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流浪地球》,体现中国电影人敢于实践的勇气。B.影片《流浪地球》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展现出了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元素。C.发展中国电影,要坚持文化传统,多面向未来思考,少涉及穿越、幻想类的题材。D.在未来设计、科学假设、人物呈现等方面,影片《流浪地球》还存有瑕疵和遗憾。2.阅读(材料一),比较图中两条折线,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3.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流浪地球》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现象级大片的原因。11、(15分)日子①在灾区的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民背着包裹从各安置点返回自己的家园,这是他们自愿的选择。与安置点吃喝不愁相比,返回家园的生活有着太多的艰辛,然而,这似乎并不能阻止那如鸟归巢般的渴望。②我们在陈家坝乡安置点遇到一位叫赵义富的老汉,他今年61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他的家在大山另一边的青林村,这个村也叫“红军村”,当年村里所有的青壮年都跟着红军闹革命去了,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汉,从没想到他引以为豪的家园有朝一日会毁于一旦。地震后,从废墟上爬起来的他,拉起老伴,踏着仍在垮塌的山体,一路跌跌撞撞向山下冲去,身后,他喂养了6年的大红马仰天长啸,哭一般地嘶鸣着,老汉心里疼得直发抖。③在乡里的安置点上住了两天,这一辈子不懂什么叫失眠的赵老汉,两天两夜合不上眼。他的大红马,还有3头牛、20多头猪、16只羊……像走马灯似的在他眼前转个不停。赶到第3天,天蒙蒙亮,老汉再也待不住了,腾地从地铺上站起身,对老伴说了句:“不行,我得回去给牲口们放生,让它们自己找点东西吃。”④老伴哭了:“没了路,你咋得回去?”⑤我爬也得爬回去!⑥说到做到的赵老汉真的是爬回去了。⑦大面积垮塌的山体,早已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所有通往村子的路全没有了,到处是塌陷,随处是深不见底的裂缝,踩在松垮的碎石上,根本站不住,走两步就要退一步。老汉一路几乎是匍匐在地,手脚并用地往前爬,尖利的石头在他身上刮出一道道伤口,手指磨出了血,一只鞋在攀爬中掉进了裂缝,整整3个小时,他终于爬回了青林村。⑧“地震把房震塌了,大石头把田卷了。我养的猪、牛、羊、马还在。”②他走到家畜跟前,由于饥饿和恐惧它们已极度虚弱,那匹大红马悲哀地望着他,挣扎着站起来,舔着他的手,他落泪了。他松开马缰,解开牛鼻子,把猪和羊向一起拢了拢……又在废墟下翻出一口袋胡豆,洒在地上。然后,找出已经砸扁的水桶,用石头敲了敲,到半山腰的小河沟里取回两桶水,蹲在地上,挨着个看着它们喝饱了,又回到半山腰,再取回两桶水放在那里。直到太阳偏西,他才恋恋不含地起身,离开这个已经成为一堆瓦砾的家,依然匍匐在地手脚并用,跋涉整整3个小时,回到山下。⑩从这天起,每隔3天,赵义富老汉都要像这样每天山上山下来回爬6个小时回到青林村,给家畜们喂一次水。⑪老汉一回去,它们就围着老汉嗷嗷叫,他背不起太多东西,只能喂点水,保住它们。他心里反复念叨的只有一句话:“保住它们!”⑫望着老汉,我们惊异地说不出话来。他似乎明白了我们的心思,仲出手,一五一十地数叨起来:“马喂起来要运输,猪牛羊价格好了,年底能卖3万块钱。虽说家都毁了,可日子总要过下去!”⑬什么是日子?日子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气概,一种始终奔向明天的希望啊!(摘自《光明日报》)1.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2.第①段文字在文章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作者作了哪些交代?这有什么用意?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4.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标题“日子”的理解。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1)以上片段选自前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2)结合原著中与“他”相关的一个情节,有理有据地劝慰“他”摆脱悲观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1)(礼仪板报我设计)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两个版块名称。①____②____(2)(礼貌用语我知晓)你被评为学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举办讲座。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____(A.久违B.久仰)大名!”呈送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莅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②____(A.拜读B.阅读)!”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圆规为什么可以面固?因为期两走,心不变。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额(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谢意不分:(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B【解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段是议论性文段,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思路来判断排序。③句提出正能量如何发挥效益的问题,②句承接前句“传播”一词,引出传播者负责的问题,①承接前句“责任”,说明媒体“责任”的具体内容,④句进一步说明“个体媒体”的“责任”,⑤句总结问题,强调“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的意识。故选B。2、A【解析】

A.翻译不准确。“妻子”意思是“妻子和儿女”。句子翻译为: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故选A。3、B【解析】

《社戏》选自《呐喊》,故B错误,故选B。4、C【解析】试题分析:A.否定不当,删除“防止”或“不再”。B.词语搭配不当,“学习态度”不能和“提高”搭配。D.缺少主语,删除“令”或“当、时”。点睛: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5、B【解析】

B.有错别字。“轻歌慢舞”改为:轻歌曼舞。6、B【解析】

B.“出现故障”“歌唱祖国”“阅读美文”是动宾短语,而“看清楚”是动补短语。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①……的人②选择③停止、止④即使(2)D2.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3.(1)(他都会)神情严肃地责问他,有时到底(最终)也不给(他)一个字。(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4.为人率真(自己喜欢书法,从不给别人;酒量不行也要喝醉);书法技艺高超(酒醒后写的字潇洒飘逸)。【解析】选自《题东坡诗后》作者:黄庭坚年代:北宋参考译文:苏东坡平时极不吝啬自己的书法,但却不可求他写。凡是求他写的,他都会严肃地拒绝,有时到底也不给一个字。元祐年间他在礼部任职,每次来见到桌上有纸,他会不择好坏地在上面写,写完了才停止。他天性好酒,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不管什么场地,倒头便睡,鼾声如雷。不久醒后所写的字落笔如风雨般潇洒,即使是开玩笑也是非常有意味的,真像是神仙中的人呀!这哪里是当世的书法创作者能与他争高下的呢?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已”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停止”的意思。(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D项和题干中的“然”意思相同,都是表示转折。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责”“或”“寓”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从文中“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可以看出苏东坡的率真;从“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可以看出他的书法技艺高超。8、1.C2.这首诗书写了诗人清晨游破山寺后禅院的观感,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之情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解析】1.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故选C。2.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际上诗人借山林寺观清远的环境,抒写了淡泊、追求山林生活的隐逸情怀。【点睛】体会诗人的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诗歌的内容,(2)诗人的人生态度,(3)诗歌的写作背景等,从这些角度来分析诗人的情感,可以说是较为全面的。9、(1)白露未晞(2)海内存知己(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曲径通幽处(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晞”“庇”“寂寥”等字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C2.中国上映的科幻电影以较少的数量产生较高的票房,经济效益高。(意思答对即可)3.①弘扬中国核心价值观;②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③推动中国电影类型化、工业化新探索:④开启了科学与想象的未来。(意思答对即可)【解析】1.C.“少涉及穿越、幻想类的题材”不符合文意。2.此题考查图表分析,这类题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答题格式为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此题就抓住科幻电影占比、科幻电影票房占比的比较图中两条折线得出结论。3.考查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仔细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分析《流浪地球》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现象级大片的原因,“《流浪地球》弘扬的中国核心价值观,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宣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解决全人类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科学幻想基础上的未来世界”,用简练的语言作答即可。11、1.A.想念家畜B.返回家园C.感悟生活2.为下文作铺垫。点明人、事的特殊背景。①暗示老人是农民的代表和缩影。②表明灾民不靠国家、千方百计自救的精神。③表现灾区农民对家园的依恋、不弃与热爱。3.这里运用肖像描写的手法,写出了老汉平凡普通而又顽强刚毅。(意对即可)4.指生活,指敢于面对挫折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敢于正面人生的气概;是心怀希望,永不放弃的追求。(意对即可)【解析】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四字短语)概括出其它情节。如A处,第3、4、5段写想念家畜。B处,第6、7段写返回家园。C处,第12段写感悟生活。2.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的作用。从内容上看,点明事件背景,同时还表明两个意义:灾民不靠国家的自救的精神与对家园的热爱。所以说开头一段就暗示出文章的主题。3.考查肖像描写的作用,写“他今年61 岁,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表明老人年高瘦小,平凡普通,说明他完全有理由安享救助;说他“眼神很亮,透着一股子倔劲”说明老人顽强刚毅,“非凡伟大”,表现出他不善罢甘休的决心。4.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同时,也可抓住文章中对有关“日子”议论抒情的语句进行分析,如“什么是日子?日子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气概,一种始终奔向明天的希望”等,即可知标题“日子”既指生活,又指敢于面对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直面人生的气概和心怀希望等。也就是说,一个是字面意思,一个是深层含意。这两点都要答出来,不能偏废其一。【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是文章的线索,文章仅仅围绕标题,是事件集中,详略得当,从突出传主的品质的角度分析,突出传主的某种精神品质,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如相关、以小见大等手法。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几乎完全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2)示例:保尔,身残志坚也能活出精彩的人生。你难道忘了你曾经一天参与了十七次冲锋,最终攻克敌城吗?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有什么困难能打倒你呢?【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片段中的“他”指的是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2)题干要求结合原著中与“他”相关的一个情节,有理有据地劝慰“他”摆脱悲观情绪。如保尔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悲观情绪笼罩全身。此时,可从保尔战争年代的勇敢,曾经发过的誓言,生命的可贵等角度劝说。言之有理即可。13、(1)①礼貌用语大串联②礼节规矩我传承或:礼仪知识我知晓、生活处处有礼仪、知达礼赢天下(2)①B久仰②A拜读【解析】

(1)本题是在考查礼仪板报名称的设计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要丰富,板块名称格式力求一致。首先审清题意,要出的是“黑板报”,有范围的限制;主题是“礼仪”限制了选材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条件设计合适的版权块。如:礼仪规矩传承;礼仪知识积累;礼仪知识运用等。(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礼仪知识的积累能力。①“久违”指好久不见,是久别重逢的用语;“久仰”指早已仰慕,是与人初次见面时说的客套话,符合此处的语境,故选“久仰”。故选B。②“阅读”指一般性读,“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符合此处语境,故选“拜读”。故选A。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例文:圆规的启示立定原点不动摇,始终不渝地把既定的路走下去,这就是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的答案。路是心的选择,人生旅途中,只有心存定力,不随波逐流,并付出行动,持之以恒地坚定自己的脚步,才有可能实现美好的人生之梦。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曾言,人活着本来没有意义,正因为有梦想、有追求,人生才有意义。人因为梦想而伟大,人生来就是为了梦想而活着。活着,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目标。我们的人生目标一旦确立后,就离不开过硬的定力,需要我们在复杂纷繁社会变化中,把握自己的意志定力。有定力的人,意志坚定,不随物流、不为境转,一如青竹,沿着生长的方向节节攀高。反观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