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参考一轮复习课件《航拍中国第四季》-第五集-香港_第1页
高中地理教学参考一轮复习课件《航拍中国第四季》-第五集-香港_第2页
高中地理教学参考一轮复习课件《航拍中国第四季》-第五集-香港_第3页
高中地理教学参考一轮复习课件《航拍中国第四季》-第五集-香港_第4页
高中地理教学参考一轮复习课件《航拍中国第四季》-第五集-香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拍中国

香港香港,繁华都会渔村的身世给了她清纯的面貌,殖民的历史给了她结实的骨架,中国不断的战乱流离,给了她不属于她年龄的沧桑。这就是香港香港简介香港(HongKong),简称“港”(HK),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西与中国澳门隔海相望,北与深圳市相邻,南临珠海市万山群岛,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262个岛屿,陆地总面积1106.6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48.69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总人口约748.25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均寿命全球第一。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曾受英国殖民统治。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三位。1.维多利亚港文案:满载的货轮已在海上航行数月,马上它们就要到达此行的目的地——香港。前方就是这座城市举世闻名的地标——维多利亚港。三面环山,这是一个拥有天然屏障的深水港。早在1000多年前,它就为频繁的海上贸易提供了安全的停泊处。虽然那时的人们只是在这里躲避风浪,但这座背靠内地、面朝大海的土地注定不会平凡。【答案】(1)

同心圆模式

交通

市场(2)四周是郊野公园,环境优美,俯瞰市景、维港,视野开阔;住房条件好,绿地多,生活方便;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3)临近珠江三角洲、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水域宽阔且水深条件好;港口被岛屿和大陆环抱,避风条件好;服务腹地广阔、经济较发达,运输需求量大;香港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政策条件支持等。(1)根据图文材料概括香港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为____。图示中心城区主要功能区的区位选择体现了____最优原则和____最优原则。(2)香港岛的高级住宅区向岛内的半山区和山顶发展,请简要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3)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维多利亚港成为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口建设的区位优势。试题赏析: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香港以港立城,城市围绕港区紧凑发展。它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港口设施先进,远洋巨轮可自由出入。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他地区关系密切。材料二:香港城市用地结构简图。2.香港岛文案:香港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摩天大楼,有时用高耸入云来形容,也没法说清具体指的是哪一栋楼。在云上比高矮总让人们觉得舒心惬意,但在云层之下,人们生活的密度可能超乎想象。受限于山与海之间局促的土地,人们居住的地方不得不足够紧凑。在这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得塞下1万多人的衣食住行。【答案】(1)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影响水循环,水质下降;产生“热岛”、“雨岛”现象;栖息地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环境污染现象。.(2)商业区多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外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3)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地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减少对市区的污染;临海分布,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1)结合材料一,说明“水泥森林”可能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2)结合材料二,指出图中甲、乙所示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及分布特点。(3)结合材料二,分析图中丙处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条件。试题赏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香港名导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以香港的大厦为背景,讲述了迷离在那个钢筋、水泥森林中平常人最普通、最无奈,也最真实的心态。随着城市的发展,香港市政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高楼林立,让人迷乱。但影片中的重庆森林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森林,是可以自由呼吸的森林。材料二香港特区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为300-400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人多地少。下图为香港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示意图。3.东深供水文案:对于香港这个建在岛上的城市来说,缺少淡水是个致命的问题。1963年,香港曾出现过每4天才能供水4小时的极端情况。6年后,人们的目光盯上了这个岛屿间的缺口,而后建起大坝,深入山地的海峡,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万宜水库的修建是为了留住来自祖国的东江水。为了支援香港,内地仅花了1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东深供水工程。来自广东的东江水不仅填满了万宜水库,也占到了香港饮用水供应量的75%以上,彻底解决了香港受制于水的难题,不再担心缺水,契合感十足的防波堤坝让大家今天玩得很开心。【答案】(1)自然原因:土地面积小,河流和湖泊少(储水空间不足),水资源少;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人为原因:人口数量大,经济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2)水量:减少输水线路沿途用水量;修建水库,调节径流量。水质:关停和限制沿线有水污染的工厂;改天然河道和人工渠为封闭的专用管道输水,彻底实现了清污分流。(3)减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减少地表建筑的拆迁量;把地下浅层空间留给地铁、电力、通信等市政建设;减少水分的损失。(1)分析香港缺水的原因。(2)从水量和水质角度,提出东深供水工程保障香港供水安全的措施。(3)分析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采用地下深埋管道方式的原因。试题赏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65年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引东江水供应香港,结束了香港缺水的历史,实现了向香港供水的“量”和“质”的双重保障。珠江三角洲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8.3%,而水资源总量是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开发利用率仅有1.3%。为了平衡珠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2020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全线采用地下深埋(40~60米)管道方式输水。下图示意珠江水系及东深供水工程和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4.北部都会区文案:跟对岸高楼林立的深圳比起来,香港北部的这片区域总是静悄悄的。但港深融合发展正在唤醒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紧靠深圳的北部都会区,将会成为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借助港深高校的科研优势和珠三角完备的产业链,这些尚未开发的鱼塘村庄将华丽变身成可以容纳250万人居住、65万人工作的科创新区,科创产业也将成为香港金融产业外第二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答案】(1)相同点:两个区域经济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一二产业占比小,第三产业占比高。不同点:香港人均生产总值高于远高于深圳,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占比香港高于深圳,第二产业占比深圳高于香港。(2)靠近深圳,地理位置优越;北部地区开发程度极低,人口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地价相对较低;政府政策的支持。(3)对深圳的有利影响:有利于学习香港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获取香港先进的科研技术;有利于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香港有利的影响:有利于开发北部都会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有利于缓解南部都会区的人口、产业、环境等压力;有利于提升科研技术的利用和转化。(1)简述2020年香港和深圳产业结构的异同。(2)分析香港北部都会区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3)分别说明北部都会区建设对深圳、香港两地发展的有利影响。试题赏析: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香港是我国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其人口、经济重心集中在维港都会区,北部地区开发程度极低。近年来香港经济增速放缓,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香港于2021年提出北部都会区规划,设立港深创新科技园,对接香港科研与深圳科技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创新科技产业,推动“南金融、北创科”双重心的形成,促进港深融合发展。表是2020年香港和深圳的产业结构及地区生产总值,下图示意维港都会区和北部都会区的位置。5.港珠澳大桥文案:香港今天的每一处发展变化,都在让世人见证一个更加庞大的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即便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也只能连接起它的一角。未来,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将连同深入珠江腹地的9个城市一起,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答案】(1)珠海→香港:海洋运输;理由:运量大;(适合运输重量大、体积大的货物),运费低。香港→珠海:公路运输;理由: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2)跨海大桥距离长,施工难度大;桥隧结合,人造海岛,难度大;海洋环境,材料易腐蚀;伶仃洋多台风,加大修建难度;海底淤泥松软,地基不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加大难度;资金投入巨大;技术要求高(高标准)。(3)完善交通网络;改善交通状况;保证特区的长期繁荣稳定;方便两岸三地交流与合作;促进港珠澳(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1)现需要从珠海往香港输送大量机械设备,从香港往珠海输送大量钟表,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分别说出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并简述其理由。(2)结合材料,说出港珠澳大桥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3)简述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试题赏析: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我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分别由三座通航桥、一座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等组成。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使两岸的陆路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答案】(1)必要性:人多地少;山地丘陵多,平地少;经济发达,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可行性:香港经济发达,资金雄厚;科技水平高,填海技术高;多山地、丘陵,地质条件较稳定;岩石便于开采,填海材料充足。(2)

应在图中左下虚线框内绘斜线。绘图如下:

理由:机场占地广,该地可利用土地面积大;该地远离市区,对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小,飞行安全系数高;该处地势开阔,后续发展空间充足。(3)填海之后,维多利亚海峡变窄,海岸线更加平直,不利于船舶停靠;狭管效应增强,风浪变大,影响船舶航行安全。(1)分析香港填海造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在图中对应的虚线框内绘斜线表示最可能用于机场建设的填海区域____,并说明判断理由____。(3)简述维多利亚海峡两侧填海造陆对船舶航行的不利影响。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香港位于珠江口以东,陆地面积约1106.66平方千米,总人口约747.42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岩石以火山岩和花岗岩为主,出露地表易受外力侵蚀。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集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于一身。维多利亚海峡地处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港阔水深,可以停泊远洋巨轮。目前,香港主要依赖填海来扩展土地,填海土地面积已超过香港总面积的6.5%,深刻影响着香港的发展。下图为香港地区示意图。6.填海造陆【答案】(1)

晴天多、风力小

盛行西北风

晴天多,阳光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逆温天气的形成,大气稳定;风力小,有利于污染物的积聚;盛行西北风,从大陆带来了污染物。(2)由北向南减少。污染源来自北部;盛行偏北风,从北部带来了污染物。(3)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交通拥挤;加强与深圳等北部地区的合作。(1)28-31日香港的天气特点有____、____,说明其是当地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条件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