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解决思路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其特点是创意性强、产业链长、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最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对消费者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观有很大影响,它不仅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培育,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着众多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从国家层面加强制度设计、出台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党中央提出“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后,文化建设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趋旺盛,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热情高涨,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文化产业主要门类都实现快速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一是总量规模稳步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自200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以来,中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从2004年的3100亿元、占GDP的1.94%增加到2012年的18071亿元、占GDP的3.48%,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速超过23%,比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高出约6.6个百分点。2012年,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5%。各地文化产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多数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经超过5%,率先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2012年总量达2706亿元,占全国总量的近1/6,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市将文化产业列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50亿元,占GDP的9%,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二是重点行业快速发展,文化与相关产业结合得更加广泛和紧密。演艺产业保持稳步上升势头,演出收入大幅增长。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统计,2007~2011年,演出收入增长1.6倍,年均增速为27%,2012年全国演出市场票房总收入达到135亿元。艺术品产业发展迅猛,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1784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之一。据统计,工艺美术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10000亿元,2007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20%。文化旅游日益成为消费热点,在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重点景区拥挤指数中,故宫、颐和园等文化旅游景点居于前列,2013年“十一”期间,故宫单日游客量达17.5万人次。文化产业与体育、制造、商贸、休闲、餐饮等相关产业的结合也更加紧密,提升作用日益显著,以文化内容消费为核心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三是园区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提高了文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文化部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催生出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集群和大型文化企业,为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做出了示范。截至2012年底,1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聚集各类文化企业9377家,园区内文化企业实现总收入1774亿元,实现总利润367亿元,实现总税收127亿元。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航者。截至2012年底,在中国国内发行上市的文化企业共计77家,总市值已超过2000亿元。四是新兴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亮点。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兴起,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动漫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原创能力不断增强,产品数量、质量大幅提高,动漫产业产值自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2年动漫产业总产值达759.94亿元,同比增长22.2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革新和功能拓展,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游戏类型日趋丰富,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达601.2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移动网游戏市场规模为65.1亿元,同比增长68.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3年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较2012年下半年增长135.3%,季度环比增长接近30%。2013年上半年,大量移动游戏研发商携带众多移动游戏进入市场,传统的网页游戏和客户端游戏研发企业也竞相加入移动游戏的竞逐,加之未来微信游戏的强势介入,整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五是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资源开发持续升温。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特性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入文化领域。例如,一些长期从事金融、矿业、地产等领域的大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文化产业。2013年1~9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018亿元,同比增长39.4%,高出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各类银行机构拓展文化产业信贷市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3年3月,全国文化产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累计达到1219亿元,同比增长35.1%,高出全行业平均增速24.9个百分点。由各类社会资本组成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纷纷涌现,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建银国际文化产业基金等。据最新统计,目前全国共有股权类文化产业投资基金57只,总募资规模达1350亿元,首期已完成募资450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基金总数为22只。另有影视项目投资基金18只,规模达到97.7亿元;艺术品基金及信托产品101只,规模达到108.49亿元。六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稳步增长。据统计,2003~2012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从56亿美元攀升至259亿美元,年均增长18.5%;文化服务出口从5.2亿美元增长到48.5亿美元,年均增长28.2%。文化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得到了优化,出口目的地已遍布全球约220个国家或地区。部分企业开始通过海外投资参与国际竞争,涌现出俏佳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云南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等一批“走出去”的“排头兵”。例如,云南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在柬埔寨投资打造演出节目《吴哥的微笑》,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拓展了海外产业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对文化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任务,大大提振了文化产业界信心,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从发展趋势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长,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阶段,并且在今后的20年间,仍将持续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二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十大瓶颈问题在看到文化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总体态势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支柱性产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瓶颈问题没有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问题。文化需要积累,更需要创新,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它的建设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当前,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文化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还在探索和实践中,往往忽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积累和培育过程,盲目地在发展速度和发展目标上定高指标,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伤害。我们说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美国向世界推广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大多是通过文化产品和故事来实现,而只有文化产品才能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某些价值观,这值得我们深思。现在国家鼓励发展文化产业,但有的地方一味追求高经济指标,忽视了文化产品对人们的精神、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有的地方在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不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情况出发,盲目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同时,建园区、上项目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普遍做法,但有些园区和项目建设上存在盲目性,缺少客观的分析论证,造成重复建设、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有的园区和项目甚至沦为圈地项目、政绩工程,给产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问题。虽然文化产业已经被中央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但在体制和机制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从中央层面看,没有一个能总览全局、整体规划设计、推动各项政策出台的权威部门;在各地方部门,党委和政府之间对产业的管理职责不清,在工作层面存在交叉、分工不明确问题。从横向上观察,文化部门、经济部门、金融系统等部门职责明晰,但合作的责任感和成效亟待提高,缺乏便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来全面设计、统筹推动,产业发展与资源配置还存在条块分割、多方受制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央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的落实。同时,文化产业门类众多,涉及现行多个行政部门,由于缺少顶层规划设计,各行政部门在对待一些产业的认识、发展、监管等方面难以形成统一的思路和政策需求,如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建设、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行业管理等。三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初步建立了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在转变职能基础上提高宏观管理能力,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环节,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继续在改革的深化和细化上下功夫,通过强化认识和出台政策措施,帮助转企改制单位生存和发展。一方面要发挥转企改制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内容供给、规范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改制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退休人员养老、医疗等问题。在转企改制基础上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切实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公开透明、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积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使各类所有制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解放思想基础上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建立以文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文化创新机制,不断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新、创意、创业的氛围。四是更加关注移动互联网的作用和影响问题。十年前,笔者在《理论动态》上发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在《求是》上发表《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在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应对应该是及格的。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当我们还在努力探索应对措施的同时,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及3G、4G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它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了自己的舆论阵地。与互联网时代相比,政府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形势也更加严峻。而对广大消费者而言,移动互联网意味着交流更加便捷、更加实用,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使社会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的应用形式使原来不入眼的碎片化时间得到了有效利用,在瞬间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它既可以是正能量,又可能是负能量,对执政者而言,关键是要发挥其正能量、限制其负能量。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进行管理创新,积极主动地在思路、路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变事后管理为事前预防,尤其是研究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在每个可利用的时间段上做足文章,开发适宜各类移动终端的文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对于可能是负能量的内容,需要提前研究并制定规范,使内容提供者、运营商和消费者明晰边界,对极少数别有用心者则需要加大打击和处罚的力度。五是文化产业政策缺失和法规滞后问题。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路线方针已经很明确,但与之相适应的可操作、能落地的配套政策不多。在税收政策上,一是税负过高,如娱乐业在20世纪90年代属于限制发展行业,营业税税率为20%,现在已经是鼓励发展行业,但税收政策并没有相应调整;二是重复计税,很多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像其他商品那样界限分明,如演艺业涉及创作、演出、中介、剧场、产品营销等;三是应鼓励的方面在税收上没能体现出来,如创新创造、高新技术的研发运用、对内容原创产品的支持等;四是缺少对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财税扶持,文化企业大多规模偏小,全国近120万家文化企业中超过八成属于中小微企业。文化部曾向中央上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工作方案,提出财税、金融、评估、土地、价格、重大项目等多方面政策建议,并获中央领导批示,但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困难,成效甚微。从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看,英、日、韩等国较早地制定了文化产业促进方面的法律,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而我国文化产业立法明显滞后,尽管提出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已近十年,但由于达不成共识、体制不顺,该法至今仍停留在研究论证阶段,尚未进入正式立法程序。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文化产业只有真正纳入法制轨道,才能保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文化产业立法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六是文化消费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发展势头,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但在不同收入、不同区域群体之间,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结构及文化消费层次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据有关方面统计,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1214元,农村居民仅为445元,相差近两倍。据有关资料,在发达国家居民家庭总支出中,用于文化消费的比重一般为15%~18%,而我国不足5%。这些数据表明,文化消费在不平衡的同时,也体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推出鼓励文化生产的政策外,还需要在政策上调动文化消费的积极性。在城市居民、广大农村地区以及新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国家要出台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这对扩大文化消费有促进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意义重大。七是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问题。文化和科技融合正成为时代发展趋势,更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文化产业在科技、内容、服务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在国际上叫得响、立得住的文化产业品牌较少,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许多关键技术只能依靠少数西方公司,如动漫游戏的3D制作和图形处理技术、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开发运用等。在已有的技术运用上,部分行业为降低创作、研发成本,模仿之风盛行,产品同质化严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中,原创的部分我国只占2.5%左右,而西方国家总体占70%以上,可见两者间还存在巨大差距。不论是传统产业门类还是新兴产业门类,在自主品牌打造上都还存在很大欠缺。例如,2012年内地电影票房排行前10名的电影,国产电影仅有两部,说明我国文化产品和品牌在和好莱坞等国际知名文化品牌的竞争中仍比较弱势。八是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问题。在我国现有的近120万家文化企业中,民企超过80%,它们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就业岗位、促进GDP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实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但总体来说,它们在高质量文化内容提供、社会影响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文化领域长期采用事业体制,我国开放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只有20余年的时间,甚至直到今天,对民企在文化领域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和政策制约都还客观存在。虽然不少地方提出要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但在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党委和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支持层面还有较大疑虑,还是亲疏有别,支持国有企业保险、支持民营企业危险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改变这一困境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包括民企自身的努力。但从政府层面上说,要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中央不分所有制、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政策要求,包括财税支持、金融服务、表彰奖励、授予荣誉等方面,如国家领导人出访有需要,可邀民营文化企业代表参加。只要在认识、制度和行动上都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就会大大激发民企进入文化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九是文化产业人才问题。文化产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的产业门类,尤其需要大量各类创意和管理人才。我国文化产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总量、结构、水平,以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人才流动和引进机制、人才使用和管理制度等,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基础条件,但高端创意人才匮乏,文化金融、市场运营管理等复合型人才非常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要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就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但对创意类人才培训培养的政策支持,包括营造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也是要件之一。纵观发达国家成功或失败的文化产业案例,从中都可发现人才的重要性。文化产业关联性强,所以在产业链的各链条中都有人才作用发挥的问题,但比较而言,高端人才缺乏是第一位的,比如创意设计人才、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全局性与战略性思维人才和产业领军人物等的缺乏。对于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人从文化传统角度分析,有人从社会制度中寻找,又有人从学校教育论证,虽然都有充分论据,但难免以偏概全。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特殊性的一面,但都离不开市场环境的支撑。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组织培养都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但个人特质和市场环境显得更为重要。十是文化市场建设问题。市场和产业是孪生兄弟,它们彼此依存、共同发展,产业发展必然推动市场繁荣,市场繁荣同样也能极大地支撑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对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入,文化市场管理执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文化市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不相适应。另外,现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市场需求。各市场主体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治意识不足、诚信缺失等问题。例如,艺术品市场赝品泛滥、虚假鉴定等现象时有发生,动漫、游戏行业存在着盗版猖獗、对知名品牌保护不够、对相关主体合法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文化市场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尤其是在市场准入、市场秩序、市场法制建设和执法效果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思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同时,笔者也深感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复杂性,要实现2020年之前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国家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整体设计,为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为此,仅从国家层面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把文化产业发展提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已经非常清晰,口号也很响亮,关键是在认识和行动上落在实处。在中央层面要有统领的责任部门或协调机制;地方上也要明确党委和政府职责。如果各级党委、政府不能根据国情、省情、地情,切实将产业发展重视起来,可能无法实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更无法发挥文化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面的积极而又影响深远的作用。因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督促各级党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联网安全托管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网络游戏运营许可合同标的分析
- 2024年度盐碱化土地改良承包协议
- 04年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与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音乐作品版权许可使用2篇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标的:某品牌全年广告宣传)
- 2024年度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市场调研的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地暖垫层工程合同管理与协调合同
- 自然人借款合同标准
- 人才的寻访协议
- 《个人防护用品PPE》ppt课件
- 兽药大鼠传统致畸试验指导原则
- 苏州商业市场市调简析报告
- 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以腾讯公司为例
- CRRT治疗剂量的计算
- (完整)风景园林概论知识点,推荐文档
- 水稳施工方案(完整版)
- 烟草专卖局(公司)员工考核管理办法
- 实验室间比对方案
- (完整版)食品公司销售提成制度
- 主斜井维修、刷扩安全技术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