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工矿旅游发展规划_第1页
矿区工矿旅游发展规划_第2页
矿区工矿旅游发展规划_第3页
矿区工矿旅游发展规划_第4页
矿区工矿旅游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区工矿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产业是一种建立在游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产业模式,区域力与自身力协同存在,旅游活动不仅创造财富,也产生意义和表征,旅游创造和映射地方社会、文化、心理等新的文化内涵,城市规划要为旅游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提供承载空间,并且适应动态的发展要求。一、旅游发展现状井陉矿区是古井陉文化发祥地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区内的旅游活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宋金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矿区广阔的山场和悠久的历史不仅为旅游业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本的物质条件。矿区境内旅游资源较丰富,既有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又有展现岁月印迹的历史古迹和革命遗迹。(一)自然旅游资源1、清凉山风景名胜区清凉山是矿区名山,位于井陉矿区城区西部约3公里处,面积为13.65平方公里。山间林木繁茂,山风吹送,夏季凉爽宜人;山腰间多有天然溶洞,清泉常流,若炎炎夏日置身于此,顿觉清风洗面,清凉怡人而因此得名。据《井陉县志》所载:“清凉山有极大石龛,龛内建筑神庙,规模庞大,山下石泉,清浅可爱,夏季雨量充足时,即流出而成小河,亦佳境也。”清凉山既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又有遗存的历史名胜,景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尤以奇(峰奇、石奇、树奇)、险(崖险、路险、殿险)、幽(洞幽、沟幽、林幽)、趣(游趣、玩趣、乐趣)为突出,主要有水龙洞、白云观、神女峰、石林、南天门、好汉寨和滑雪场等7大景区,共72个景点。据山上留存的大量墨迹、石刻印证,早在金正隆三年(1158年)就有游人登览此山。清凉山现为国家2A级景区(旅游区)。2、台阳山台阳山位于井陉矿区东北端,距离城区约8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因四周为峭壁悬崖,仅有一条路通往山顶,被游人称为“太行小华山”。又因中间地势开阔,形似平台,是矿区及井陉周边太阳光照最多的地方,故得名“台阳”。台阳山的地理环境相对隔离,生态环境好,山顶土质肥沃,农作物及人畜病虫害很少,庄稼、果木基本不用农药,大多数人健康长寿。同时,由于山上海拔较高,酷暑季节时,山上比山下气温低4~6℃,比石家庄市市区低5~8℃,是避暑休闲之所。山上的“红嘴香椿”已有700年的种植历史,远近闻名,相传当年为宫廷用品。20世纪70年代曾在此设立中央人民广播战备电台。(二)人文旅游资源1、正丰矿我国在鸦片战争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路军阀为扩充势力范围,争相投资开办厂矿。1912年,北洋政府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吸收阎锡山、王士珍、吴霖森等十余人入股正丰矿,成立正丰矿股份有限公司。正丰矿是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抗争的历史产物,是我国最早兴建的近代煤矿之一,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我国解放初期十大煤矿之一,已有近百年的开采历史。目前,正丰矿保存基本完好的有1号井、2号井、电厂车间、电厂水塔、汽动绞车房等。2001年2月,正丰矿厂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4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丰矿工业建筑群已经获批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段家楼1913年,当时担任北洋政府总理,军阀段祺瑞投入巨资建造段家楼群。段祺瑞早年留学德国。段家楼群占地面积为8559㎡,包括总经理办公大楼(东大楼)、服务娱乐楼(西大楼)、小姐楼、公子楼(小南楼、小中楼、小北楼)、杂役楼(小偏楼)等7座大楼,每座楼独立成院。院内亭阁玲珑,百年古柏参天,长廊回环曲折,卵石甬道曲径通幽。在修建了7座楼以后,又修建了煤炭工程师院、矿警所、学校和地下通道等,整个楼群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占地面积达到16.32公顷。1948年春,朱德总司令视察天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曾在段家楼下榻。西柏坡革命圣地纪念馆中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居室及作战指挥部中陈列的电话、沙发、办公桌椅、文件箱柜等,就是1947年正丰矿解放后从段家楼运出,作为战利品送给党中央的,现为国家档案局一级文物。2001年2月,段家楼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第4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段家楼已经作为正丰矿工业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获批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井陉煤矿总办公大楼井陉煤矿总办公大楼,俗称西大楼,建成于1905年(光绪31年),是德国贵族后裔汉纳根任井陉煤矿洋总办时主持兴建的。西大楼位于中纬路西端,坐西向东,青石砖木结构,系欧式尖顶红瓦灰墙楼房。楼台基座由青石砌筑,门前台阶成半圆形由八级组成,高约1.6m,台阶上建有三孔石拱券门,气派壮观。台阶左右两株枝繁叶茂的紫罗藤盘旋至二楼房顶,盛开的紫罗藤花,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西大楼是井陉矿区第一座二层欧式建筑,被列入河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井矿集团机关部分行政处室所用。4、清凉阁清凉阁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清凉山东北约4公里的贾庄镇南寨村,建于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相传因登阁能遥望清凉山而得名。清凉阁建筑奇特,设计精巧,结构坚实,气势宏伟。清凉阁占地800㎡,有房屋25间,青石券成门洞式台基高约3m,四面各有通道出口,洞内能容车马通行,台基上建有楼阁,正殿二楼为女娲宫墙,墙壁上残存部分明代壁画,后殿为泰山圣母行宫。清凉阁院内保存着27通明、清两代石碑,阁内还有明嘉靖年间的铁香炉1座,高约2m。5、皇冠塔皇冠塔始建于1915年(民国4年),位于井矿集团机关院内,因整体造型酷似皇冠而得名。该塔设计精巧,结构奇特,塔高36m,塔身红砖砌成,底部青石为基,外形为八面体,内部结构为里外两层,里层是走烟的烟道,呈八角状直立塔中央,内外层中间由螺旋式台阶相连,可直攀塔顶。塔顶突出部分为水塔,容水约50m3。另外,塔顶开有瞭望窗,在旧时,做预警、防卫等用途,塔身上斑斑弹痕,还在展示岁月的痕迹。整座塔轮廓分明,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古朴雅致,即有使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该塔同为汉纳根所建,虽历经沧桑,至今风采依旧,是不可多得的德式建筑艺术真品,并被列入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6、万人坑南大沟万人坑位于城区内井矿集团原第二矿老井(皇冠塔)东南侧约200m处,沟深3~4.5m,宽约45m(北至南岸),是德日伪统治井陉煤矿时期,扔埋因冒顶、透水、瓦斯爆炸或残害致死的苦难矿工的地方,是帝国主义为疯狂掠夺中国煤炭资源的历史见证。现在在原址建起了南大沟万人坑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红色足迹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曾经留下圣迹的地方,矿区与西柏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47年4月井陉煤矿解放,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在西柏坡所用的办公桌、太师椅、沙发、茶几、浴盆等一大批办公和生活用具,都是由井陉煤矿提供的,现在这些物品大都已成为国家一、二级革命文物,并被西柏坡纪念馆收藏;1948年在建设西柏坡沕沕水红色发电厂的100多名建设者中,有一半是来自井陉煤矿的技术工人,发电设备也由井陉煤矿提供,水电站的建成,点亮了西柏坡第一盏明灯,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为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援和电力供应;解放战争期间,新华社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就设在井陉矿区天户村,当年,颁布土地法大纲的佳音、三大战役的捷报以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喜讯,都是由新华社广播电台产生的红色电波传遍神州大地的。现如今,西柏坡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矿区内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段家楼、万人坑纪念馆等都是大西柏坡红色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紧密联系。二、旅游发展条件分析(一)优势条件1、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组配较好井陉矿区拥有自然和人文两大类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其地形、地貌属于山西台地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清凉山、台阳山、起龙山等山地、森林景色优美,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天户故城、清凉阁、正丰矿、段家楼群等再现了井陉矿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百年历史的煤矿、老井、皇冠塔等工业遗产景观具有相当吸引力。这两大类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组合、配置条件较好。2、旅游资源区位优势明显,与周边景区联系紧密井陉矿区处于石家庄市西部太行山“C”字形旅游区内。东有抱犊寨、南有苍岩山、封龙山、蟠龙湖、龙凤湖、嶂石岩,西有仙台山、娘子关,北有西柏坡、天桂山、温塘温泉、驼梁——五岳寨等旅游区(点),井陉矿区可与这些旅游区(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做到资源互享、客源互流、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形成一个区域旅游网络。同时,井陉矿区独具特色的煤矿历史文化暨工业旅游项目又对这个区域的资源组合形成补充。3、旅游市场广阔我国正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在这种大环境中,国民外出旅游、享受现代生活是需求越来越强烈。井陉矿区地处环渤海地区,该地区是我国3大旅游客源产出地之一,拥有广阔的现实与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随着石太北线开通,矿区已融入省会半小时交通圈,在井陉矿区周围40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大中城市近20座,有近1亿人口,其中有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城市,有石家庄、太原、郑州、济南4个省会城市,市民前往郊区和周边旅游区(点)旅游的需求日渐增长,井陉矿区有望成为石家庄市西部较具吸引力的旅游地之一。(二)不利条件1、环境质量较差矿区地处太行山东麓的低山、丘陵地带,四周环山,中间低平,为南北稍长的盆地,特殊的地理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矿区内部分重工业的生产,对矿区造成一定的大气污染,降低了整体环境质量,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2、开发建设资金的约束井陉矿区现正处于国民经济战略调整时期,面临企业转产、职工转岗的严峻局面,自身不可能投入巨额资金,必须吸引外部资金,即使有外部资金进入,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其招商引资、融资的能力则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约束条件。3、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制约井陉矿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包括各级旅游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各类接待服务人员。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也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三)发展机遇1、国内旅游发展形势喜人随着“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逐步落实,我国产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一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陷入低迷;服务业却持续较快增长,成为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其中,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占我国就业总人口的10.2%,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先导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加快培育旅游业发展的新措施、新办法不断出台,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2、旅游业正处在转型期我国旅游业正在从纯粹观光旅游向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色旅游转型,许多旅游地顺应这一趋势,在完善传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度假旅游和特色旅游;井陉矿区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原有的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企业转产、职工转业、寻求新的出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开发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是其重要选择之一。井陉矿区应抓住旅游产品转型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性机遇,突出自身特色,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在旅游客源市场上占据应有的位置。(四)面临挑战井陉矿区周围有井陉县、平山县、鹿泉市和山西省阳泉市,其中井陉县、平山县、鹿泉市均为石家庄市的旅游大县(市),位于周边的旅游区(点),如西柏坡、天桂山、温塘温泉、苍岩山、抱犊寨、封龙山、娘子关、驼梁——五岳寨等,大多开发时间较早,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旅游客源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天桂山、苍岩山、抱犊寨、驼梁等为4A级景区(旅游区)。井陉矿区既要与这些旅游大县(市)和旅游区(点)紧密合作,也要与其在旅游客源市场上展开竞争。另外由于旅游景点分布较散,规划合理的旅游线路和便捷的旅游交通联系是矿区旅游业能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三、规划原则及目标(一)规划原则1、融入京津、相互协调的原则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基底,实现旅游资源的区域融合发展,与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石家庄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井陉矿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相互协调、相互融合。2、注重环境保护的原则在旅游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和突出环境保护的内容;在旅游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尽量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3、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则突出井陉矿区当地的地脉和文脉,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本区域内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包括工业文化、山水文化、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等。4、“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考虑今后国内外游客合情合理的需求,设计、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与旅游活动;又要通过发展旅游业,使当地居民真正得到实惠,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达到小康社会生活水平。(二)规划目标充分发挥井陉矿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和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以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旅游、金色煤炭文化体验旅游和绿色度假休闲旅游为开发主线,创造人与自然接触、与历史文化接触的同生共荣的生态系统,建立城市与自然山水相统一的,经济与生态相结合的综合旅游体系。将矿区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旅游地,使旅游业成为矿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四、旅游空间格局以段家楼及正丰矿工业遗产旅游为核心突破口,以北洋风情小镇项目建设和清凉山景区升级改造为重要抓手,进行资源整合,营造旅游发展环境,培育旅游市场,全力推进矿区旅游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重点打造“一心、两区、一连线”的空间格局。“一心”即以主城区杏花沟湿地生态公园和北洋风情小镇项目构成矿区旅游集散和商务中心,“两区”即以段家楼为核心的南部工业旅游区和以清凉山、台阳山为代表的西北部生态旅游区,“一连线”即北起贾庄石太北线出口南至段家楼的环山旅游快速连接线。五、旅游产品开发与线路组织(一)旅游产品开发1、自然风景观光旅游(1)春季踏青依托清凉山、台阳山、三官山、起龙山等山体绿化以及大峪森林公园开展赏花、踏青、野餐、摄影等旅游活动。(2)盛夏避暑依托清凉山、台阳山、大峪森林公园等地成荫的绿林,幽静、凉爽的环境,开展登山、篝火晚会、举办“消夏避暑节”等活动。(3)金秋采摘依托清凉山、天户峪、大峪森林公园等植被,观赏果挂枝头、满山红叶等景观,结合昊源果品基地开展果园游赏,举办金秋果品采摘节。(4)冬季滑雪依托清凉山,开展室外滑雪、滑冰等体育健身项目。2、金色煤矿生产体验游依托正丰矿、老井、皇冠塔等煤炭生产设施,开发井下观光,结合正丰矿建设以煤矿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通过亲身感受采矿过程,接受科普知识教育。3、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游依托“万人坑”纪念馆的建设,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专题展览,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以及广、电、声等科技手段,真实展示井陉煤矿百年开发历史以及煤矿工人遭受苦难的悲惨岁月。4、历史遗迹、文物古迹观光游依托清凉阁、段家楼等一些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整治周边环境,本着“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开展以文物古迹观光、历史文化考察等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深入了解地方传统文化。(二)旅游线路组织根据矿区旅游景源特色及地域空间分布特点,与周边县(市)旅游资源实现优化整合,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考虑旅游对象的游览时间,按照时间长短开发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游等旅游线路。1、一日游石家庄市区—清凉山、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