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视网膜检影检测_第1页
第三章 视网膜检影检测_第2页
第三章 视网膜检影检测_第3页
第三章 视网膜检影检测_第4页
第三章 视网膜检影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视网膜影测(retionscopy)根据被测眼视网膜反射光的特点从客观的角度来定量分析其屈光状态,称为视网膜检影。综合验光仪设有专供视网膜检影检测的工作透镜。一视膜影理视检影镜的基本结构经平行调整的正弦波光源,经45斜置的平面镜反射到被测眼瞳孔内测的眼底网膜被照亮后就会发出橙红色的反射光面上有一圆孔可供检测者窥见被测眼瞳孔内的反射光用点状投射光检影镜反射光呈斑点状称为反射光斑。采用带状投射光检影镜,反射光则呈一条光带,称为反射光(图3—1)。视网膜射光的移动规律视网膜反射光通过被测眼的屈光间质射出眼外屈光间质看成透镜,受透镜折射的影响,必然在被测眼的远点聚焦眼生汇聚,远视眼发生散开,正视眼则平行传播(图3。若将被测眼看成未知透镜移透镜时析通过透镜看到的目标与透镜之间相对移动的特点就以推断目标和观察眼透镜的焦距范围之内是在透镜的焦距范围之外于被测眼不能移动则代之移动视膜检影镜射出的光源促使反射光移动观察投射光相对反射光的移动特点然以断被测眼远点所在范围测眼远点位于被测眼与视网膜检影镜之间,两者发生逆向移动,称为逆动眼点位于被测眼之后或检影镜之后,两者发牛同向移动称顺动图33)用知透镜将其点调整到特定位置过对已知透镜进行定量分析就可以测定被测眼的屈光状态。3.视网膜反射光移动的光学原理(1)顺动当测眼为远视眼、正视眼或远点距离大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

测眼的反射光无实焦点或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的后面测眼内的反射光呈正立的象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射光上方被平面镜圆孔的上缘遮盖变黑乎形成反射光下移的现(图—4—由于反射光移动的方向与平向镜倾转的方向相同称顺动。(2)逆动当测眼为远点距离小于检影工作距离的近视眼时,则被测眼的反射光焦点落在检测者观察眼与被测眼之间测眼内的反射光先聚后散形成倒置的象时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倾转时测内反射光的下方被平面镜圆孔的上缘遮盖变黑乎成反射光上移的现象(图3—,由于反射光移动的方向与平面镜倾转的方向相反,故称为逆动。(3)中和当测眼或通过已知透镜的调)的远点距离等于检影工作距离时被眼的反射光以尖锐的焦点落在平面镜的圆孔上时将检影镜的平面镜向下少量倾转时测眼的反射光不受遮盖现明的橙红色反射光充满被柃眼瞳孔区检镜向下过度倾转,则反射光被完全遮盖,被检眼瞳孔区被完全遮黑,这种现象称为中(图3—4—c)。二检方1.定主午轴向(1)一致性移动以状光检影镜例,检影镜必须在与其带状投射光相垂直的轴向扫描移动即水平的投射光带沿垂向扫描移动直的投射光带沿水平向扫描移动当用检影镜扫描一条子午线时若状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方位相同即二者为平行线且二者移动的子午轴向也相同则论二者是顺动还是逆动称为一致性移动若者顺动

称为一致性顺动(图3—5a),若二者逆称为一致性逆(35—b)证所扫描子午轴向为被测眼的主子午轴向。当确定一条主子午轴向后,另一条主子午轴向与其相差°角相互垂)。非致性移动若状投射所扫描的子午轴向不是被测眼的主子午轴向时,则带状投射光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轴向不相一致,即二者不相平行,且当扫描视网膜检影镜时,二者的移动方向也不相一致,称为非一致性移(—5。故在确定被测眼的散光轴位时先分析带状投射光在静时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轴向是否一致而要观察在动态扫描带状投射光时,带状投射光移动的子午轴向与反射光带移动的子午轴向是否一致(无论是顺动还是逆动。若呈现非一致性移动,则须耐心地旋转调整带状射光的子午轴向,使其与反射光带所指向的轴向相一致。图3—带状射与反射光带一致性移动与非一性移动分析2.和反射光(1)顺动检影比顺动和逆动反射光的中和过程,可以发现反射光从顺动过渡到中和较易辨认为利用顺动反射光进行检影检测常根据电脑自动验光仪的检测结果预加过矫~的球镜试片来改变近视眼最初表现出的逆动,并使每条钟面子午轴向的反射光均处于顺动状态。若为远视则欠矫+0.50D。必担心负球面透镜带来的调节可能会干扰柃测结果,因为利用综合验光仪进行视网膜检影时所预置+1.50D工作透镜具有很好的雾视功能。(2)判断中和度以状光检影镜例,在判断中和程度时,通常对反射光带有三个评定标准,即亮度、移动速度和宽度。接近中和时,反射光带呈现出较亮、移动较快、变得较宽大。达到中和时,反射光带最亮,宽度占据整个瞳孔空间。因此看见暗淡、窄小、移动缓慢的反射光带时示要增减大焦度的试片反光带变亮动快度变大时,须每次递变较小焦度(0.25D)的试片。因为已事先用负球面透镜将反射光带的移动性质调整为顺动来进行检测,故须采取递减负球镜试片焦远视增加正球镜试片焦度)使反射光逐步达到中和。3.记录和析检影结果(1)中和第一子午轴向确了主子午轴向的方位后,仔细扫描并比较两条主子午轴向的反射光带,找出反射光带移动较快、较亮大的丰子午轴向,由于该主子午线接近中和状态故称为第一子午轴向用带状投射光在这条主子午轴向扫描取逐步减少负球镜试片远视逐步增加正球镜试)的方法进行中和。画线记录第一子午轴向,并在线端记录中和焦度(图-6a)。(2)中和第二子午轴向用述方法扫描并中和与第一条主子午轴向相垂直的另一条主子午轴向。画线记录与第一子午轴向垂亢的第二子午轴向方位,并存线端记录中和焦度(--b)。记录两条主子午轴向上和焦度的图形称为光学十字图。

处转换将视网膜检影所得的光学十字图转换为屈光处方,若视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提示两个主子午轴向的中和焦度一致证实被测眼没有散光焦的符号和量值就是处方的球性透镜网膜检影所获得的光学十字图提示两个丰子午轴向的中和焦度不同须视网膜检影获得的光学十字图分解为两个光学十字图别表示处方球镜焦度和柱镜焦度。注意表示柱镜焦度的光学十字图中焦所指向的轴向为处方的柱镜的轴向。例—1已:水平向中焦度为3.00,垂直向中和焦度为。求:被测眼处方。解:作被测眼的光学十字(图37a),被测眼处方:-3.00。例已知:水平向中和焦度为3.00,直向中和焦度为4.00。求:被测眼处方。解:作被测眼的光学十字(图3b),被测眼处方:--×。4.作距的换算(1)换算原理通把综合验光仪的验光盘置于操作者手臂的长度范围内,这样可以一手操作视网膜检影镜一更被测眼前的透镜试片被测眼主点至检影镜窥孔之间的距离称为工作距离。可以想象,假定工作距离为m当达到中和时,被测眼的远点在m处表示在中和时被测眼屈光状态为近视。因此不管被测眼前的试片足多焦度,处方都必须加上-1.00D(减+,称为工作距离的补偿,经过补偿后,被测眼的远点就从1m处到

了无限远。因为工作距离所形成的屈光等值必须从检测结果(即网膜检影镜所测得的中和焦度)中减去从而换算出被测眼实际屈光不正的焦度了便于计算通常该距离要选择一个整数如、67或50cm)。工作距离对检影结果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计算如下:Dr

(公式—式中为方焦度D为检影中和焦度d为作距离(以m为位)。rw由公式3一l可:1)工作距为,处方焦度为中和焦度+。或加1.00D。2)工作距为2/3,处方焦度为中和焦度或1.50D。3)工作距为1/2,处方焦度为中和焦度。或加2.00D。(2)工作透镜工透镜的使用方法综验光仪附设有标为R的能辅片(图—8)即为预加或+的球性透镜67或50cm处行检影时中和焦度即为处方焦度,可省去对工作距离换算的麻烦。工作透镜的原理若在被测眼前预+1.50D正性透镜,在检影时就必须先投放等量-负性透镜将其抵消,则在67cm处行检影时,其中和焦度等于已预加-1.50D故无需进行工作距离换算(图3。5.见不则影动的分析(1)中央顺动1)表现在近视眼检影检测过程中发现视网膜反射光中央已经开始顺动周边仍然存在逆动在对远视眼检影检过程中常现视网膜反射光周边已经开始逆动中央仍然存在顺动。2)原理常于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于屈光中间体的球面象差所致入眼的周边光线先聚焦,聚焦后散开,投照到视网膜反射光的周边部,显示出近视状态,故为逆动;入眼的中央光线后聚焦,达到视网膜时还未聚焦,显示出远视状态,故为顺(图3—10—a)。3)判断方法以央影动为中和标准,因中央光线近于黄斑。(2)剪动光影1)表现检视野中的视网膜反射光出现两种走势相反的光影着检影镜的移动两种光影逆向移动,一开一和形似剪刀,故称剪动光影。原理为膜或晶状体表面不规则散光所致接中和时部分屈光间质存在比

较性近视该屈光间质所形成反射光发生逆动分屈光间质存在比较性远视该部屈光间质所形成的反射光发生顺图—10。3)处理方法在孔放置0.50D柱试片缓旋转柱镜的轴向手轮同时不断调整检影镜投射光带扫描的轴向,最大限度地使两部分光影在瞳孔中央汇合。三视膜影价1.点在采取其他主客观屈光测定的方法均不能定量或难以精确定被测眼的屈光状态时,可试用视网膜检影的方法获取提示性信息,辅助进一步进行主观测定。(2)为不能明确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