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找财源还是先找人源财源源_第1页
先找财源还是先找人源财源源_第2页
先找财源还是先找人源财源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先找财源,还是先找人源财源源搞定人源,财源自然滚滚而来!百年老店内联升从建立到进展,人脉,是其能够实现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意思就是,只有戴上马聚源的帽子,穿上瑞蚨祥所卖布料缝制成的衣服,脚上再蹬上内联升制作的鞋子,同时腰包里装上“四大恒”(当时四家出名钱庄的银票),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气派。由此可见,内联升的鞋子不仅远近有名,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内联升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步与进展,尤其是建立顾客档案的做法,现在仍可供我们借鉴。

清朝道光年间,河北武清县一位名叫赵廷的年轻人来到北京,进入一家鞋铺当学徒。他是个有心人,既聪明又能干,很快就学得了一身做鞋的好手艺。这时,他幸运地遇到了“财神爷”――丁大将军。一天,赵廷将丁大将军订做的鞋子送到丁府,丁大将军分外合意,将赵廷叫到跟前,上下详察起来,察觉这个小店员虽然穿着简朴,但全身上下明净利落,眼睛里也透着一股精明劲。丁大将军对他很有好感,便笑着对赵廷说:“你有这样的好手艺,还愁赚不到钱吗?干吗还当小店员?”

赵廷红着脸说:“实不相瞒,我早就想自己开店了,怅然没有本钱。”接着,赵廷将自己开店的一系列想法全盘托出。丁大将军对此产生了浓重的兴趣,抉择借钱给赵廷开店。

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冬天,内联升鞋店在东交民巷开张了。赵廷专心分析了北京当时制鞋业的现状,认为制作朝靴的专业鞋店很少,于是抉择主营朝靴。有一次,一位有权势的人派仆役来内联升买鞋,由于这个人的脚型更加,所以一时没有适合的鞋,仆人很是不欣喜。赵廷赶快按照他带来的鞋样,赶制了一双,并亲自送到府里,事后这位有权势的人分外合意。由此,赵廷想:我为什么不把这些人所需的鞋的型号和特点记录来呢?一来可以赚更多的钱;二来也可以使他们不用现量脚样,就能在内联升买到适合的鞋。而且这样一来,那些没时间量脚样的“贵人”买鞋时,不就更加会想到内联升了吗?

于是,他又找到丁大将军,通过各种关系,特意收集了大量王公贵族、京都和外地官员所穿朝靴的尺寸、样式以及他们的特殊喜好,积久搜集成册,取名《履中备载》。像袁世凯等当年达官贵人们的朝靴的尺寸,《履中备载》中都有细致的记录。所以,以后这些人再需要朝靴,只要派人说一声,要几双、什么材料的,内联升就可以根据《履中备载》中的资料很快制作出来,使他们特别合意。

《履中备载》也为官场上那些擅长钻营的人供给了便当。各地进京的举子为巴结在京为官的“恩师”,或为谋取外放的肥缺,想尽手段讨显贵的欢心。他们听说内联升的老板秘藏着一本《履中备载》,于是纷纷前来打听显贵的足下之需,不惜花重金为上司、恩师定制几双朝靴送去。采纳礼品的人见对方连自己穿多大尺码的鞋都知道,自然倍感意外,就对他们予以提拔。

一双小小的朝靴于是成了催化剂,变成了某些人飞黄腾达的必备品。因此,内联升生产的朝靴身价倍增,一双可以卖白银数十两。很快内联升就名声大噪,不仅在京的官员热爱添置内联升的朝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