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慈源善本的传统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王朝均有救助鳏寡孤独及贫病废疾之人的举措。沿至明末清初,民间社会主持的慈善活动逐渐兴起,慈善团体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不仅机构种类繁多,且活动内容丰富,在维持社会生产、秩序和救助贫困弱势人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兴盛,得力于多种因素,尤其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思想因素分不开,可以说,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儒家仁义学说、佛教因果报应说与慈悲观念、民间道教的劝善思想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一)西周以来的民本主义思想顾名思义,民本主义即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民历来就是作为君——统治者相对立的群体概念而存在的。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民的作用就逐渐为统治阶级所认识。商朝开国之主成汤对民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采取“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利民、保民之策,从而得以笼络民心,取代夏朝。周文王也“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周朝建立后,更加重视民众的作用,提出“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1],注意采取惠民保民措施,推行包括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保息”六政。后世的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也从“民为邦本”的指导思想出发,强调赈贫恤患、救助老幼孤寡的重要性。管仲辅佐齐桓公时,为达到笼络民心的目的,提出“兴德六策”和“九惠之教”。兴德六策指“匡其急”、“赈其穷”、“厚其生”、“输之以财”、“遣之以利”及“宽其政”。其中,“匡其急”是指“养长老,慈孤幼,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赈其穷”则包括“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等内容。[2]九惠之教指“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和“接绝”等九项惠民之政。管仲认为,实行上述政策,百姓就能得其所欲,接受统治者的统治,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也即是说,慈善事业的施行,与国家的治理振兴有直接的关系。管仲相齐达四十年之久,这些主张显然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执行。齐国之所以能称霸诸侯,当与管仲推行的以慈善救济为主要内容的爱民、惠民政策密不可分。至战国时期,孟子对西周以来的民本主义思潮做了高度的理论概括,提出“君轻民贵”的口号。民本主义成为早期儒家仁政学说的基石。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建立以后,历代皇帝在赈贫恤患方面亦多有作为,如汉文帝和汉武帝都曾赏赐鳏寡孤独财物,南朝梁武帝要求官员赈济不能自存的孤老鳏寡。虽然这类举动还带有临时救济的性质,但已经形成一种传统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在宋代以后,还以国家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中国古代慈善救济事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二)儒家仁义学说“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爱人”又是“仁”的基本出发点。以此为基础,孔子主张“养民也惠”,要求统治者施行惠民政策。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说,把“仁”和“义”当做基本的政治范畴和道德规范,把施行仁政提到极端重要的地位,认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3]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善性,这种善性以“善端”的形式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恻隐之心”是仁的根本。而这种所谓的“恻隐之心”,无非是指人类情感中的同情心、怜悯心和爱心。这与西方思想家强调的“慈善”的含义是一致的。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发,孟子完成了从道德到政治的推导,指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4]即是说,君主有了“仁爱之心”,方能施行仁政。这种仁政当然包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善活动。在儒家学说描绘的“三代之治”理想蓝图中,同样含有慈善救助的内容。《礼记·祭义》把三代时“先王之所以治天下”的表现归结为五点,即“贵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历代贤明帝王和志士仁人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宋代慈善救济活动的开展,无非是国家的“仁政”或地方有力者的“仁心”所致。明代无锡同善会的创始人高攀龙便指出:“夫善,仁而已。夫仁,人而已。夫人,合天下言之也……故善者,仁而已矣。仁者,爱人而已矣。”[5]从爱人的心怀出发,必然导致博施济众的行为,这正是他创建无锡同善会的思想基础。(三)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与慈悲观念佛教教义极为复杂,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慈善事业动力机制的是因果报应学说与慈悲观念。因果报应学说是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原理是佛教伦理的“因果律”,即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因果法则支配,善因产生善果,恶因产生恶果,善恶报应通过六道轮回实现。应该说,这种因果报应学说对于中国人并不陌生,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积善余庆”、“积恶余殃”的思想。所以,佛教善恶报应学说一旦传入,便引起共鸣。但与中国的传统伦理观不同,佛教因果报应学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善恶之报不是由上天主宰,而是由自身业力感召,自己的行为必须对善恶果报负责;其次,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报应的主体未必是行为者本人,也可能是他的家庭子孙。佛教则认为“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主张自作自报。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恶人得福长寿、善人致祸短命的现象,这就不免使人产生疑惑。为此,东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高僧慧远撰成《三报论》,宣扬三世轮回的因果报应说,指出报应有三种:“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克服了“一世报应说”的缺陷。佛教因果报应学说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教冥界报应及由此衍生的地狱情景被编成故事、写进小说、绘成壁画、塑成泥雕,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受其影响,上至统治阶层,下及普通百姓,害怕来世投胎为畜生受苦受难,因而产生怵惕之心,不断警省,去恶从善。于是,千百年来佛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一直成为中国人维护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慈悲精神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佛教道德是以利他平等为旨趣的。这种利他主义道德观,在佛教中称为慈悲。慈悲的具体实践是布施。布施一般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主要指在家人以财物或自己的体力、脑力惠助众生。法施主要指出家人顺应人们请求,说法教化。无畏施是指急人所急、难人所难,随时助人排忧解难。布施的极端是舍身,如佛经中所说舍身投虎、割肉贸鸽等举动。根据佛教的原始教义,布施应完全出于怜悯心、同情心和慈悲心,不应带有任何功利目的。不过,佛教在传布中国时有一个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为迎合中国人的需要,一些高僧在翻译、传播佛经时往往加以变通与调整,注入不少中国传统思想的成分。与此相应,原始佛教的慈悲观也发生了变化。以利他平等的慈悲精神指导的布施行为,转而以福田思想指导。这种以利己目的和现实利益出发的福田思想,成为南北朝及唐宋佛教慈善事业的直接起因。明清时期的善会、善堂,或者创设于寺庙、由僧人管理,或者由那些信佛的地方“善人”出面筹资创建,也说明佛教与慈善事业存在着密切关系。(四)民间善书所宣扬的道教思想所谓善书,指宣扬伦理道德,以劝人为善为宗旨的民间通俗书籍。善书的出现,据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屡被《左传》、《国语》征引的《语书》。宋代以降,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善书的刊布流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明清之际,社会剧烈动荡,为扶世教、救陋俗,用通俗语言写成的善书被大量编纂、重刊,又再度兴起。早期善书的内容,只是一些简单而零碎的宗教道德观念。东汉中叶产生的道教糅合了儒家的纲常伦理观念和佛教的善恶报应思想,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体系,并在善书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善书的内容虽然包括了儒、佛、道三教,却是以道教思想为主体的。善书集中反映了“教以行善立功,以致神仙之旨”的道教宗教伦理。它宣扬“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算尽则死”。行善者“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作恶之人“大则夺纪,小则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心实之”,“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因此,人们要想生活美满,长生成仙,必须积德行善,如《太上感应篇》中所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道教的善恶报应思想与佛教有所不同,它强调现世报、立地报和子孙报。善书继承了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的“承负”说,把善恶报应归结为“近报在身,远报子孙”,即善恶报应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有迟早而已。而且这种报应不在来世,而是今生或子孙后代。与行善积德思想相应,善书倡导以仁爱恻隐之心利物济人的慈善行为。它劝导富有者要“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济人之急,救人之危”,“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施医施药、戒杀放生、代育弃婴、创立义学等,以此积累功德,获致善报。由此可见,基于重民保民的民本主义思想和儒家仁义学说,历代统治者或者作为仁政的一个表现,或者为了钓取仁义君主的虚誉,大都注意对鳏寡孤独残疾贫病之人予以救助。而佛教传入以后,基于佛教的慈悲观念、善恶报应思想及其延伸福田思想,在南北朝及唐宋时代,先后出现了“六疾馆”、“孤独园”、“悲田养病坊”及福田院等慈善机构。宋代以后,儒、佛、道三教出现合流趋势,尤其在道德伦理方面,佛、道二教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三教合一,宣扬以仁义为中心的王政思想,要求人们行善积德。上述诸方面的合力,加上社会因素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不断趋向兴盛。第二节清代以前的慈善事业(一)官办救助事业的兴盛早在先秦时期,统治者在赈贫恤患方面即多有作为,封建大一统王朝建立后,历代帝王继承了这类做法,并屡有增益,使官办救助事业趋于兴盛。在救灾备荒方面。历代王朝对荒政事业极为重视,每当灾荒发生,都要采取措施,对流离失所、生活无着的灾民予以救助。汉代已形成报灾、勘灾、免除赋役等较为系统的救灾程序。至唐宋,救灾程序愈加完备与固定,自报灾、勘灾、审户至发赈,均有详密规定,环环相扣,大大提高了救荒效率。此外,中国古代还形成了系统的备荒仓储制度,西汉出现的常平仓、隋朝始创的义仓和南宋朱熹创立的社仓为历代沿用,构成了备荒仓储体系的主体。它们各司其职,相互补充,平日积粮,在灾年通过平粜、借贷、赈济等方式救济灾民,对保障民众生活、维持社会稳定起到很大作用。在养老制度方面。秦汉之后的历代统治者逐渐认识到养老制度对于稳定政权、安定天下的重要性,所谓“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遂提倡以“孝”治天下,制定了一系列尊老、养老的政策。汉代即有存问高年、赐高年王杖、赏赐老人财物、免除老人及其子女赋役、老人犯罪量刑从轻处罚等措施。这类做法大多为后世继承,并被列入国家法典。唐朝还实行“给侍”制度,即配备专门人员服侍老人。元代规定,高寿者可荫免子孙差役,老人犯罪可用财物赎罪,并常常赏给高寿老人财物。明代除上述措施外,还要求各地普遍举行乡饮酒礼,以提高老人的社会地位,并颁布诏令,要求各地官府供养80岁以上的贫病无依老人。在救助鳏寡孤独及贫病之人方面。历代统治者均有对鳏寡孤独及贫病之人进行物质赏赐的举动,如西汉文帝曾有“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数”之举。汉武帝以后,国家要求官吏重视“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的行为,并将办理不力者视为失职,说明经历多次推行之后,对鳏寡孤独、废疾贫困者的赏赐已渐成常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赏赐财物的做法被沿用不废以外,诸如六疾馆与孤独园之类的专门收养机构也开始出现。六疾馆创立于南齐,其职能为养赡贫病者。孤独园出现于南朝梁武帝年间,用于收养“单老孤稚不能自存”的民众。六疾馆与孤独园的创立,开国家设立收养机构、对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予以集中救助的先河。自此以后,类似的救助机构代有所闻。唐武周长安年间出现了“矜孤恤穷,敬老养病”的悲田养病坊。宋朝各种救助鳏寡孤独、废疾贫困的机构种类更多,规模更大,有收容老幼、乞丐与残疾之人的福田院,收养安置鳏寡孤独贫民的居养院,救疗贫病之民的安济坊,此外尚有广惠院、安养院、利济院、安乐坊、安济坊、举子仓、婴儿局、慈幼局、合剂局、太平惠民局、施药局等不同名称种类的救助机构。后世各代多少继承了宋朝的官为收养、救助贫困的做法,设有养济院、惠民药局等救助机构。(二)民间慈善事业的兴起政府举办的救助事业,至宋代达到高峰,《宋史》称:“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凡振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元、明两代政府主持的救助事业,未必能够超越宋代的水平。但沿至明代后期,民间力量主持的慈善救助事业逐渐兴起,有力地弥补了官办事业的不足。明代后期,文人士大夫结会讲学的风气大为流行,以此为背景,由地方绅士举办的民间慈善团体开始出现,其中同善会组织最具代表性。同善会最早设立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的河南虞城县,它既是地方名士借之联络感情的亲睦会,又是施行救济的社会团体。此后数十年间,同善会在江南地区广泛流行,武进、无锡、嘉善、太仓、昆山等地均有设立,其职能也逐渐发生变化,对救济事业格外重视。由东林党人士钱一本创立的武进同善会的做法是:成员每年聚会四次,筹集经费,实施救济,俾寒者给衣、饥者给食、病者施药、死者施棺。此外,江南地区同善会在施行救济时,除贫穷这一物质标准外,还对救济对象提出了严格的精神方面的要求,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道德教化色彩。如高攀龙制定的无锡《同善会规例》和陈龙正所作嘉善《同善会式》中都提出,对于贫困无依的孝子、节妇,要优先给予救济,其次才考虑那些未被养济院所收、贫困潦倒而不愿为乞的贫老病人。至于“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一律不予救助。同善会是由地方绅士创立的。其创立者一般都具有进士、举人或者生员的功名身份,有些人还有过为官的经历。他们往往结成团体,利用群体的力量从事慈善活动。如无锡同善会的创立者高攀龙、陈幼学等都是东林书院的骨干,高攀龙不仅是进士,且官至都御史;嘉善同善会的陈龙正、周丕显都是举人,魏学濂是生员;太仓同善会的主要人物顾士琏是生员,而且同善会组织与太仓知州、复社领袖张采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同善会创立后,能够不断扩大影响,吸收的人数持续增加,无锡同善会成立仅三年,成员已达一百多人。嘉善同善会开始时有会员近一百人,十年后更增加到数百人。同善会的经费主要来自会员的捐献。每次捐献的金额,按照嘉善同善会的规定,从银九分到九钱不等。在聚会日由会员交给会计。随着救助范围的扩大,捐献资金往往捉襟见肘、不敷支出,因此有的同善会还有置办土地、以地租收入来维持运营的举动。明清时期的商人和宗教团体也是慈善事业的一支生力军。在遇到灾荒时,常有商人出资赈灾的记录。清代的江淮盐商便常常参与赈灾活动。据统计,从康熙十年到嘉庆九年这130余年的时间内,扬州盐商共出资赈灾24次,捐助白银277.96万两,粮食22.95万石。一些宗教团体也非常重视慈善事业,如伊斯兰教便存在“散乜贴”习俗,在重大节日和宗教仪式中把钱物散给邻里和贫穷者;“天课”制度则要求向教徒收教内税,用于救济贫困;并实施“瓦克夫”(捐献)制度,用于宗教人士的生活开支和济贫活动。[6]我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组织也比较注意对鳏寡孤独、废疾贫困族人的救助。制定于唐大顺元年的《江州陈氏义门家法》中已要求宗族为老病之人提供医疗和生活救助。义庄的出现则标志着宗族救助的进一步发展。一般认为,北宋皇祐年间范仲淹设立的范氏义庄是我国最早的义庄。范仲淹在担任杭州知州时,尽出自己多年积余的俸禄,在故乡苏州买田千亩,捐为范氏宗族公产,称为“义庄”,其所得租米,分与全体宗族成员,“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表现出普遍福利的倾向。后来随着族中人口的增长,范氏义庄便开始缩小救助范围,侧重于保障孤贫生活。明代以后,随着义庄的不断涌现,义庄的慈善救助活动更为频繁,成为从事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明代各地族田义庄资料约有200宗左右,远远超过宋元两代的总和。[7]一般而言,义庄的救助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救助和教育救助两大类,即保障生活困难者的衣食、医药、婚嫁、丧葬之需及子弟的教育费用。义庄的救助对象以宗族成员为主,但有时也有赈济乡里之举。范氏义庄规条中即规定:“乡里,外姻、亲戚如贫窘……即于义田米内量行济助。”后世亦有仿行者,其典型是清代苏州潘氏设立的丰豫义庄。丰豫义庄虽由潘氏家族捐建,但其救济的对象则全部是地方贫民。[8]综上所述,在明代后期,民间慈善事业开始兴起,使自古即已出现的民间社会救助活动得到进一步推广。但明代的民间慈善活动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其内容,还是涉及的社会面,都比较狭小。这种情况,至清代才得到改观,从而使民间慈善活动趋于兴盛。第三节清代的慈善事业(一)清代前期的慈善事业清代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继承了历代以来的政策,普遍推行养济院等官办救助机构。此外,明末兴起的善会、善堂在清代得到继承并不断发展。在社会各阶层的踊跃参与下,清代慈善组织团体数量急剧增加,且财力雄厚、活动经常,救助内容多样全面,覆盖了为数众多的困难人群。民间慈善事业呈现出蓬勃兴盛的态势。以江南地区为例,清代慈善组织数量增势迅猛,各县设立善堂少则十多个,多至五六十,并开始从大中城市向市镇普及,救助面延伸到广大乡村地区。慈善组织的种类极为繁多,普济堂、育婴堂、保婴会、恤孤局、恤嫠会、清节堂、儒寡会、洗心局、归善局、迁善局、同仁堂等不同名称种类的慈善机构,实行收养弃婴、救助寡妇、教育和管束少年子弟、施衣施米、施棺代葬乃至放生等形式多样的救助,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慈善组织的经费来源也大为扩充,不仅地方民众积极捐献财物,官方也常发起募捐,或直接动用地方财政加以支持,使得慈善组织资金充裕,财力雄厚,如苏州育婴堂在乾隆年间一次便得到地方政府1.2万余两白银的资助,至同治年间,已拥有田地13448.3亩;元和县广仁堂计有土地6186亩左右,其中官方拨给5966.06亩、绅助220亩有奇。凭借雄厚的财力,慈善组织的运营日趋经常和活跃,救助了大量的困难人群。在为数众多的慈善组织中,育婴堂、普济堂、清节堂等具有典型性。1.育婴堂育婴是清代民间慈善事业中最受重视的善举,育婴堂普及率在民间慈善机构中位居第一。育婴堂最早出现于顺治初年的太仓,随后扬州、高邮、杭州等地陆续设立。至康熙元年北京育婴堂创立后,由于受到皇帝的重视,育婴堂很快在各地普及。乾隆年间,育婴堂在江南各府县城市的普及率已达62.5%。台湾地区学者梁其姿的统计显示,有清一代18省至少建立了973所育婴堂。育婴堂的职能是收养父母不能或不愿抚育的婴儿。堂中出资雇佣年轻妇女充作乳母,负责喂养、抚育婴孩,乳母可常住育婴堂中,也可将婴孩带回家中抚养。婴儿初次入堂之时,由管理者一一登记,并发给衣衫被褥等物,之后交由乳母抚育。管理者须定期检查婴儿的抚育情况,并以此作为奖惩乳母的依据,患病婴儿由育婴堂延医治疗。育婴堂中婴儿的主要出路是由人领养。有意领养婴儿的家庭须寻觅保人担保,方可向育婴堂领养婴儿充作养子女或童养媳,但不准领为奴婢或转卖。若婴儿至五六岁仍无人领养,男孩应读书识字和学习谋生技艺,以便日后自谋生计;女孩则学习女红,成人后由育婴堂为之择配婚嫁。清代前期的育婴堂主要由民间自发捐资创设,地方绅富担任的“董事”或“司总”在管理中起到主要作用,此类职务一般是志愿担任,且无物质报酬。但随着后来官方政策的改变,育婴堂的官方色彩日渐浓重,有些育婴堂甚至直接被收归官办。2.普济堂顺治年间,清政府曾要求各地官府推行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但至康熙年间,养济院已弊端丛生,功能逐渐衰败。为补其不足,民间力量主持的普济堂开始出现。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普济堂的影响逐渐扩大。至雍正初年,普济堂的设置已非常普遍,如河南省109个州县共建立普济堂129所,山东省101个州县卫所中也设置了131所。[9]普济堂的职能为收养孤贫,与官办养济院类似,但与养济院存在两点不同:养济院只收养本地鳏寡孤独及残疾贫病之人,普济堂则不管本籍、外来,一概收容;养济院强调收容贫困残疾人,普济堂则以收容贫病老人为主。各地普济堂一般设有收养名额限制,从数十名至数百名不等,视地方财力大小而定。入堂者的衣被、食宿、医药等费均由堂中提供,身故者可由堂中施棺助葬。普济堂最初由地方绅富自发创设,经费主要来自捐助。与此相应,早期普济堂一般由出资者轮流管理。但随着乾隆年间官府大规模动用财政力量对普济堂加以支持的举动,原属民间慈善组织的普济堂开始染上浓重的官方色彩。3.恤嫠会与清节堂清代的恤嫠会与清节堂是专门救助守节寡妇的慈善组织,在明末的一些同善会中,已有优先救助节妇的规定,这类举动已蕴涵着恤嫠会与清节堂的萌芽。至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著名慈善家彭绍升鉴于士绅家庭的节妇生活尤为困难的情形,与友人一起创设恤嫠会,专门救助这类节妇。清节堂最早出现于嘉庆年间的南京。恤嫠会与清节堂出现后,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各地陆续有所仿行。恤嫠会与清节堂的功能类似,但救助办法有所区别。具体而言,恤嫠会主要以经济补助的形式救助嫠妇,对符合要求的救助对象定时发放津贴;清节堂则采取集中收养的形式,建有专门号舍供入堂寡妇居住,有的还设有义学,供寡妇之子读书。因此,清节堂的人均费用要远远超过恤嫠会,但清节堂对在堂寡妇的人身自由有颇多限制,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除上述几种慈善组织外,清代较为常见的慈善组织还有施棺助葬的掩骼会和施棺局、收养贫病流民的栖流所、救助失足落水者的救生(船)局等等。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地,在救助贫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清代的民间慈善事业呈现出兴盛发达的局面。(二)晚清慈善事业的新发展1840年以后,随着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和西潮的冲击,慈善事业出现了近代转型的迹象。冯桂芬、陈炽、郑观应、杨茂才、经元善等人先后指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应学习西方的经验,对慈善事业加以变革。在他们看来,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往往存在“重养轻教”的不足,即重视收养,却不重视对收养对象进行教育;西方的慈善事业则是“教养并重”,即在保障救助对象基本生活的同时,还要教授知识和职业技能,并纠正其恶习,以便其日后可以依靠自身能力摆脱贫困。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晚清慈善事业出现许多新变化,不仅传统善堂的活动内容有所增加,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型慈善公益机构。换言之,晚清慈善事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一是慈善事业的外延扩张,逐渐转变为近代公益事业。光绪初年,江浙一带的士绅在赈济华北灾民取得显著成效后,又将放赈余资及政府奖金用于建设天津广仁堂。广仁堂共有房屋280余间,分设慈幼、蒙养、工艺、力田、敬节、戒烟六所。除慈幼、蒙养、敬节属于传统慈善事业的内容以外,余皆属于新创,尤其戒烟所的设立,说明其职能范围扩展至社会公益事业,慈善机构逐渐演变成近代意义上的社会公益机构。晚清时期还产生了许多新型的慈善公益机构,借钱局、洗心局、迁善局、济良所、工艺厂局等机构便属此类。借钱局是借鉴中国传统的印子钱办法设立的、以小额借贷的办法救助失业贫民的慈善组织,它最初出现于光绪初年的扬州,后来各地陆续仿行,民国年间政府实施的小本借贷,便受到借钱局的重大影响。洗心局、迁善局的职能为收容改造不肖子弟和地方无赖,最早由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借鉴西方教养局的办法设立于苏州,受其影响,光绪年间的江浙、两广、湖南等地陆续有所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共享服务合同的签订流程详解
- 工业耗材购买合同
- 镜头采购与技术版权合同
- 标准化的采购合同模板
- 石油产品购销合同
- 托管转让合同优势
- 保洁服务合同签订指南
- 设计专利权试用版合同
- 承诺的坚定个人保证书
- 招标文件的严格审查流程
- 2024-2030年采购代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餐饮服务电子教案 学习任务4 摆台技能(2)-中餐宴会摆台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单计算(例14)》同步教案
- 语文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对韵歌 课件
- 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课件
- 幼儿园集中用餐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制度
- 武汉大学专业技术支撑岗位招聘 考试试卷及答案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国家开放大学《高级财务管理》形考任务1-3参考答案
- 肝气郁滞对NAFLD肝细胞自噬的影响
- 建筑保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