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丝网印刷过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_第1页
毕业论文丝网印刷过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_第2页
毕业论文丝网印刷过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_第3页
毕业论文丝网印刷过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_第4页
毕业论文丝网印刷过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网印刷过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以及人们精神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功能性,装饰性印刷品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长,同时对印刷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在印刷工业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根据丝网印刷过程的特点,从印前数据质量的控制与检测;原材料的控制;印刷过程的控制;网印产品的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丝网印刷质量的因素,从而更加有效地降低废品率,提高印刷品质量。关键词:丝网印刷,质量检测,密度,网点扩大,测控条,叠印率QualitytestingandcontrolofthescreenprintingprocessABSTRACTAsthemarketeconomyandprosperityaswellaspeopletastethespirituallifeconstantlyimproveonavarietyoffunctionalanddecorativeprintsaresynchronizedgrowth,whilethequalityoftheprintedmaterialshavebecomeincreasinglydemanding,sotheprintqualitydetectionandcontroltechnologyisanincreasinglyprominentpositionintheprintingindustry.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screenprintingprocess,fromprepressdataqualitycontrolandtesting;controlofrawmaterials;thecontroloftheprintingprocess;controlofscreenprintingproducts,hasanalyzedthefactorsthataffectthequalityofscreenprinting,inordertomoreeffectivelyreducerejectionrate,andimproveprintqualityKEYWORDS:screenprinting,qualitytesting,density,dotgain,controlstrip,trapp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丝网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 31.印前数据质量的控制与检测 31.1扫描文件质量的控制 31.2基本印刷参数的设定 31.3色彩、版式等基本内容的注意 32.原材料的控制 42.1油墨 42.2丝网 42.3刮墨板 42.4刮墨刀 52.5网版 53.印刷过程的控制 54.丝网印刷品的控制 5第二章丝网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主要参数 71.印版制作的影响 71.1绷网的质量 71.2晒版的影响 71.3绷网角度影响 81.4多色印版制作的影响 82.密度仪:提高丝网印刷质量的帮手 82.1密度仪的作用 82.2密度仪的种类和测量原理 92.3密度仪的数据处理 93.网点扩大小议 103.1半色调网点的特性 103.2印刷时张力的稳定性 103.3油墨参数 113.4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和吸附性 114.控制网点扩大的工具 114.1GATF数码信号条及星 115.浅谈印刷质量控制条的检测原理 125.1网点面积的增大与网点边缘长度总和成正比 135.2利用几何图形位置相等,阴与阳相反原理对网点的大小和形状进行控制 135.3在边缘增大的条件下,角度处比弧度处变化敏感 145.4利用50%面积的等宽折线控制不同方位的变化 155.5利用等宽线的同心圆来控制任意的方位变形 156.叠印率 176.1叠印率对印刷色彩的影响 17第三章丝网印刷中常见问题解答 191.糊版 192.油墨在承印物上固着不牢 193.墨膜边缘缺陷 204.着墨不匀 205.针孔 216.气泡 217.网痕 218.印刷位置不精确 229.叠印不良 2210.成品墨股尺寸扩大 22第四章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表 26第一章丝网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网版印刷是把带有图像或图案的模版附着在丝网上进行印刷的,通常丝网由尼龙、聚酯、丝绸或金属网制作而成,当承印物直接放在带有模版的丝网下面时,网印油墨或涂料在刮墨刀的挤压下穿过丝网网孔,印刷到承印物上(刮墨刀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在网版印刷质量控制中,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1)印前数据质量的控制与检测;(2)原材料的控制;(3)印刷过程的控制;(4)网印产品的控制。根据网版印刷的实际生产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控制,以提高网版印刷的质量和效率。1.印前数据质量的控制与检测印前数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印刷品的质量,如果进入生产流程的数据文件存在质量上的问题,即使后期的分色出片、制版和印刷环节再细致,想得到较为理想的印刷品也绝非易事。一般说来,印前数据文件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控制要点。1.1扫描文件质量的控制在前期扫描分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印刷面积和加网线数的要求,确定扫描精度,一般来说扫描精度是由原稿需放大倍数、印刷加网线数以及印刷质量因子三者共同决定的,一般是三者的乘积,即:扫描精度=原稿需放大倍数×印刷加网线数×质量因子(质量因子一般取值1.8~2)。1.2基本印刷参数的设定在前期数据文件制作的过程中,都会根据印刷原稿,网版印刷工艺以及视觉匹配的最佳效果等要求,对实际印刷生产所需要的加网线数、加网角度以及油墨最大量限制、黑版长短等方面进行相关设置,以使后期生产制作达到最为满意的效果。1.3色彩、版式等基本内容的注意在数据文件前期处理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关于数字文件色彩模式、文字、图形图像以及文件格式的问题。由于文件直接用于印刷生产,所以文件色彩模式很重要,在进行胶片分色的时候,必须完成胶片色彩模式的转换,使文件在CMYK的色空间下,同时还需要对文件内容进行相关检查,如字体字库是否丢失、图像图形的分辨力是否达到印刷要求,图像的链接是否正确,是否有缺字少图等现象的发生,这些都是印前数字文件制作和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点不予以注意,就很容易出问题,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2.原材料的控制与所有印刷工艺一样,原材料的选取对网版印刷的最终印品输出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原材料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所以对原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进行控制,网版印刷主要原材料包含有油墨、丝网、刮墨板,刮墨刀以及网版等。2.1油墨任何印刷方式都离不开油墨,油墨对于印刷品质量再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网版印刷油墨来说,主要从油墨的干燥速度、油墨细度、流动性以及粘性等方面来衡量其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油墨在印版上干燥快,就会影响油墨粘度、流变性及印迹的均匀性,甚至造成堵网,油墨开始结网的时间不应少于5min,印件上干燥慢,会影响生产速度或增加干燥成本。一般来说,网上慢干、印迹快干的油墨,才是理想的干燥性能,光固、热固及热印冷固等油墨就是因此而产生的。油墨细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若这个指标难以控制,对附着力、油墨的鲜艳程度和透过丝网的能力有严重的影响。同时,油墨的流动性以及粘性等方面对印刷品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些指标的控制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2.2丝网丝网材料的选取不当也会对印品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一般评价丝网材质的质量参数主要有丝网表面的粗糙程度和丝网张力。丝网特性的任何改变都会改变油墨的沉积量或图像的细节表现,特别是细线条和负片线条。一般来说,粗网目丝网,墨层沉积量很厚,暗调区的网点扩大很明显;但是网目太细,又会造成薄弱的墨层。丝网要依据承印材料、刮板速度和压力、图像大小、丝网张力等工艺参数进行选择。2.3刮墨板刮墨板主要是为丝网表面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提供压力,刮板在印刷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压力过大会造成印迹变形,压力过小又会使图文内容无法完整转移到承印物表面,所以只有适当的印刷压力才能获得最理想的印迹。一般来说,胶刮的压力越大,被压缩的胶刮边缘实际上会变宽,造成墨迹变粗,所以精细的网版印刷一般要选用较硬的胶刮;另外,为了获得均匀稳定的印刷质量,刮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恒定的压力,以保证印品墨层的均匀性。2.4刮墨刀刮墨刀与承印材料之间的理想角度是45度。大于45度,刮墨刀推动的油墨数量较少,反之则较多。此外,刮墨刀速度也影响着油墨堆积的数量。以较快的速度推动刮墨刀,油墨堆积的数量较小喷墨,这是因为施加在刮墨刀运行方向上的力要大于施加在承印材料上的力。降低刮墨刀的角度,而不减慢刮墨刀的速度将不会使生产效率下降。2.5网版网版的厚度是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关键指标,过薄的感光胶厚度难以杜绝锯齿边,会造成印刷图文边缘的参差不齐,所以要保证网版有一定的厚度,但是网版过厚会影响其耐印率,所以对网版的厚度选择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对于网版表面感光胶的涂布也有一定的要求,表面感光胶涂布得越均匀,网版就越平滑,也越适合网版印刷过程中的图文信息的有效传递和转移。3.印刷过程的控制印刷业对印刷流程提出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的口号以来,不仅要求每台印刷机的印刷质量和套准精度方面具有稳定性,对同一家生产厂家的不同印刷设备也要求印品的质量趋于稳定和一致,这就要求每台机器的套准精度要基本一致,制作的夹具互换性要好,使用的刮板硬度、角度要基本相同,丝网印版的张力、目数、图文的一致性要好,使用的油墨属性要相似,特别是四色印刷,要采用一个厂家生产的全套原色油墨而不能随便搭配。在印刷机的操作方面,也应注意,削减停机时间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次品,而且能稳定产品质量。由于网版印刷需要控制的变量很多,任何变量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最终印刷输出的变化,所以对于其中任何一个变量都必须予以关注,并保证实现工艺参数的稳定化,提高印刷品质量。4.丝网印刷品的控制在对网版印刷品质量的控制与检测方面,主要是通过相关视觉或测量仪器,对网印产品进行相关的品质属性测试,看其是否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一般来说,主要从印品密度、网点、色调等方面对印刷品质量进行检测和监控。印品的色调值是通过半色调网点的大小变化来表现的,阳性网点的色调范围是5%~50%,阴性网点的色调范围是51%~95%。一般来说,随着半色调加网线数的增大,网点的大小反而会减少,同时由于网版印刷工艺的局限性,一般无法复制加网线数很细的半色调图像。我们主要通过对原稿的网点进行相关测量,以对印刷品色调再现范围进行评价,一幅图像如果阶调还原不好,即会产生所谓的亮调丢失、暗调并级等现象,影响印品的成像准确度。第二章丝网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主要参数1.印版制作的影响[8]备网版是丝印过程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如果网版选择不当就做不出好的印刷效果。丝印工作者必须选择正确的网版系统和设备,才能再现底稿本色。现代网版系统可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图稿,但必须选择恰当。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和操作,那么即使最好的网版系统也会有不成功的时侯。在制作网版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绷网的影响、晒版的影响、网线角度的影响和多色套版制作的影响。1.1绷网的质量拉网有正网和斜纹网之分,对于一些不很精细的细条,可以正网形式拉网,这样既不会浪费网纱,也可以达到客户的要求,但对于一些精细一点细条,如果有几过专色要求的话,一定得拉斜纹,不然有齿纹出现,造成承印体不美观、色的融合搭配方面的问题。对于四色网点,拉网一般以网点的角度来拉,一般拉相同角度。拉网选用的角度为30—45度不等。绷好的网版,往往会发现网版长期放置后会变松。这是网框变形和丝网变形的结果,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一般是绷好的网版在一天后使用。1.2晒版的影响晒版机的不同,一般晒网版所用的晒版机有真空式和内吸式。对于比较先进的全自动晒版机来说,晒出的网版要比一般的晒版机印刷时质量好。曝光时间,光源的光强越强,则曝光时间越短。曝光距离越远,曝光时间越长。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更容易犯的错误是曝光不足,这种错误会影响到整个丝网印刷过程。如果把这样的丝网拿去印刷,印刷时丝网会出现小针孔,锯齿边,印刷机的压力将导致乳剂脱落。印刷品上会出现锯齿状的网点,网点百分比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半色调两点的复制和色调的再现。丝网印刷晒版用的光源,应有能使感光胶发生光化学反应的活化光,其波长范围一般为340—440nm之间。光在晒制细线或网点版时,最好采用点光源;光源的发光强度要均匀,使版的四角和中心图像均清晰。1.3绷网角度影响可分为平绷网和斜绷网。绷网的角度是多种的,一般角度为15度、22.5度、45度和7.5度、30度等。22.5度所得线条与边缘有较好的平直光滑度,但绷网过程中较浪费丝网,而90度绷网所得线条边缘质量最差。对网点印刷,由于网点线数不同,为了消除明显的龟纹,在绷风时也要按照尽可能小的龟纹角度来绷网,这是必要的。1.4多色印版制作的影响在多色套印时,对丝网印版的要求比较严格,其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套印精度。印版对套印精度的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根据印刷图案的尺寸,选用材质相同、刚性较高的铝合金版框,在图案的前、后端与印版内框位置最小保留lOcm,在图案的左、右端与印版内框位置最小保留15cm。以此确定网框的大小,各次套印的网框应大小一致。尽量在一次同时绷多个网框,也可伎各个网版的绷网张力基本一致,确保套印是的相对精度。在印版制作工艺上,要求网版烘干的温度不宜太高,一般为40-450C,烘干时间40-60分钟。以确保丝网在烘烤时不变形、不收缩,保持其热稳定性。2.密度仪:提高丝网印刷质量的帮手2.1密度仪的作用密度计是印刷厂常用的原稿测量仪器。是测量黑白原稿的灰度值和测量连续调或网点值的光电测量仪器。密度计分为透射式密度计和反射式密度计两种。透射式密度计适于测量透明原稿,反射式密度计适于测量实地原稿。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0—2.5,数字越大,黑度越高。2.2密度仪的种类和测量原理

密度计的种类密度计分为透射和反射两种。透射密度计主要用于测量透射原稿的密度,照排输出胶片的密度和网点百分比,并用于照排机的线性化作业。反射密度计主要用于测量反射原稿密度和打样、印刷品样张的各种颜色的实地密度及网点面积、网点增大、叠印、印刷反差、色偏并测量计算油墨的三大特性。(500系列爱色丽分光密度仪各性能见附录表)密度计型号后面的阿拉伯数字是该密度计的产品序号。国产密度计的型号有两种,一种为CMF、代表彩色反射密度计,另一种为CMT,代表透射密度计。密度计的测量原理和印刷操作者目测鉴定原理极为接近。光电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源、滤光器形成光路,接收器将透射或反射过来的光线按强度不同转换成相应强度的光电流。在模数转换之后,再通过数码显示器显示出来。从而得到透明胶片或反射印品的密度值。反射密度计的测量原理。稳定的照射光源通过透镜聚焦而照射到印刷品表面,其中一部分光线被吸收,吸收情况取决于墨层厚度和色料密度。未被吸收的光线由印刷纸张表面反射,透射收集与照射光线成45°角的反射光线。并传送到接收器,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量转变为电量,电子系统将此测量电流与基准值(绝对白色的反射量)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值计算所测量墨层的吸收特性,测量结果密度单位显示于屏幕上。2.3密度仪的数据处理

密度仪自己不会解决出现的问题。必须根据密度仪的数据在胶片输出、制版和印刷时做一些必要的调节工作。

密度仪能够提供的最大益处是在对阳片密度变化做出补偿时。对于照相获得的胶片,可以根据密度仪的数据来调节处理过程和化学溶液;对于数字化输出设备,特别是影像输出机,根据密度仪读数来调节输出更为容易。许多影像输出机能够用软件驱动,根据密度仪提供的Dmax、Dmin、网点大小、网点扩大等测量值自动调节输出。在印刷过程中,密度仪读数能够用于识别造成印刷品颜色不一致的印刷因素,包括制版时模版的曝光、油墨问题和印刷机的设置参数等。

在丝网印刷中,从一个工序到另一个工序,用密度仪进行测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用一个密度仪,就能得到正确调节过程需要的精确数据,印刷质量均匀一致就水到渠成了!3.网点扩大小议网点扩大是半色调网点印刷所具有的与密度及色强度有关的物理及光学特性。体现在物理性能方面,网点扩大会增加半色调网点的直径和厚度。由于半色调网点印刷使用的是透明油墨,其直接的效果就是使印刷出来的图象看起来比原图的颜色要深。从光学角度来说,网点扩大会造成相邻网点的重合。半色调网点的结构或线数越精细,光学上的扩大效果越明显。使用反射密度计可以对网点进行百分比的测量,从而得出网点的扩大值。

以下列出四个与网点扩大相关的原因。包括半色调网点设计(网点的形状和连接方式)、印刷的力度、油墨的特性和承印物表面.3.1半色调网点的特性网点的扩大率与网点的灰度紧密相关,即随着网点灰度的增加,网点的扩大率也相应增加

由于传统的半色调网点的最大扩大率是50%,故50%是网点的最大扩大面积,超过50%的部分变为相反颜色的网点,两个网点的和组成一个完整的100%,换句话说,一个60%的阴图网点和一个40%的阳图网点面积相同。由于绝大多数的网点扩大发生再网点的边缘部分,网点的面积越大,网点的扩散率越高。

为了控制网点放大,首先要最大限度的减少下墨量,这样可以将半色调套印中网点扩大产生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对于丝网印刷来说,所有力的作用体现在下墨、布满网版、施加压力使油墨通过网版,最后使油墨附着在承印物上这一整套流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胶刮和丝网之间相互作用以平衡这些作用力。丝网本身的张力和加在丝网上的压力在整张网版上的不同位置是不均匀的。固定网框的张力可以控制在1牛顿/cm2的范围内,但是在承印物表面上各处的张力是不同的。由于承印物表面的张力不均匀,在不同的位置对油墨压力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造成油墨的流动速率也不同,结果油墨在接触承印物之前就已经被压透过丝网形成网点放大。3.2印刷时张力的稳定性网距越高,对丝网的损伤越大,张力稳定性也越差。网距为2.5mm时,疲劳周期是5mm;网距为1mm时,疲劳周期是2mm。一个疲劳周期就是一个印刷周期。这就好象一个纸夹不断的前后弯折,弯折后材质变差,甚至折断。在压力的作用下,聚脂丝发生“冷流动”,结果造成张力下降。网距越高,张力下降越快3.3油墨参数如果没有选对油墨,也不能取得良好的印刷效果。有两点值得考虑:第一点,是油墨的触变性。油墨的静态粘度与印刷时油墨的粘度应有显著差别。如果差别足够大,油墨的适应性和流动性就会很好。

第二点是油墨的恢复速率。要取得良好的、清晰的半色调网点,油墨也必须具有较快的恢复速率。所谓恢复速率就是指胶刮将油墨印在承印物表面之后,剪切力撤消,油墨的粘度恢复到静止粘度时所需的时间。如果速率太低,网点就会在承印物表面慢慢扩散,特别是UV油墨在印第三、第四色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为避免这个现象出现,油墨的恢复速率应比较快。下一个问题是四色印刷时的印刷顺序,为尽量减少这类网点扩大,我们应采用一下顺序:黑色、青色、品红、黑色。不过一定要确保你所用的是透明黄色。透明黄较贵,而半透明颜料则较便宜。如果采用后者,印成品颜色偏黄,效果不会太好。3.4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和吸附性表面张力决定了承印物表面的湿润程度。一定要选一种与油墨相匹配的承印物,这一点对于塑料材料来说尤其重要。要控制印迹扩大,说到底就是要控制油墨的流动。这可以通过适当调校的油墨、网目、丝网张力、网距、胶刮压力、回墨刀压力等因素来解决。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网点扩大的程度如何,只要这种扩散能保持一致,而且能重复出现的话,这种网点扩大就可以控制。难处就在于网点扩大往往难以重复出现在同一位置。单纯改变底片的作法不能解决重复性差的问题。4.控制网点扩大的工具[6]4.1GATF数码信号条及星(1)GATF数码信号条GATF数码信号条是由27线/cm的粗网点作衬底,中间镶嵌着80线/cm平网铺成的0至9的号码,原版上信号条中数码2的密度与底色相同。具体使用如下:1.GATF数码信号条是假设粗网不变,网点不存在扩大,用肉眼观察数字上与底色之间的密度差别。2.原版上,1~7数字网点面积依次递减3%~5%,7~9递减5%以上,0号网点面积最大,9号网点面积最小。3.由于假设粗网线一点都不扩大,所以根据与底色密度相同的那一个数码来确定网点扩大量。例如:数码5与底色密度相同,这个时候从数据2开始,数码转移了三级印刷网点(以2为固定网点不扩大的一个参考,转移三级递减3%~5%),说明数码5已经使网点扩大了9%~15%。GATF信号条数码为1,与底色密度相同,以数码2为参照物,转移了一级,网点缩小了3%~5%。以数据为参考计算2以前是网点缩小,2以后是网点扩大。(2)4.1.2星标GATF星标如图4-1所示,有36根黑色的楔形线条以相等的间隔距离,排列在一个圆周之内而组成。由于这种排列的集合特性,它对印张上网点增大、网点变形和重影能够明显地反应出来。当发生网点增大或是重影时,楔形线会产生等量的扩张宽度,正如不同大小的网点增大值一样,楔尖是最小的网点、楔尾是最大的网点,等量地扩大或缩小,会在楔尖相对集中的圆的中心明显地表现出来。通常印张上的网点没有变形、重影,印版供墨最合适,网点增大量最合适时,星标的中心有正常的小白点、黑色的楔形线相等。若网点增大严重,则中心的白点就变成黑点,黑圈越大说明网点增大越大;如果网点发生横向变形,星标中心的黑圈就纵向扩展成为椭圆形;如果网点发生纵向变形,星标中心的黑圈就横向扩展成椭圆形。如网点出现重影,星标中心的黑圈不仅变大,而且会出现“8”字或是“∞”字。图4-1GATF星标5.浅谈印刷质量控制条的检测原理现代印刷的规范化生产中,为提高印刷质量,我们一般都采用数据管理控制工具,如信号条,测试条,控制条,以及用一系列仪器进行印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其中,印刷质量控制条的应用最为广泛,它综合了信号条和测试条的视觉评价与测试评价的功能,可以对印刷中诸多质量项目进行检测。控制条用途很多,例如可以检查印版质量,观其图文的层次、网点大小是否适中,避免版面晒得过深或过浅;检查印刷中图文有无重影和局部套印不准的现象;检查油墨实地密度;检查灰平衡情况;检测网点有无扩大现象;检查叠色效果是否正确;检测套印是否准确等等。控制条的种类很多,目前国外使用较多的是美国的GATF系统,瑞士的Brunner系统,德国的FOGRA系统,瑞士的Gretag系统等,我国多使用GATF系统和Brunner系统,国产的控制条不多。控制条种类虽多,但是都离不开其基本的检测原理。下面将通过列举几种比较成功的控制条来阐述控制条的基本检测原理。5.1网点面积的增大与网点边缘长度总和成正比利用这个规律可以知道网点线数和网点形状对网点增大的影响。①由于不同的线数网点对应边缘长度也不同,网线数目越少,单位面积上的网点数越少,单个网点的面积越大,总的网点的边缘长度越短,所以网点增大值越小。相反,网线线数越多,网点增大值越大。②在网点面积相同时,如果网点的形状和网线数目不同,网点边缘的总长度也不同。当网点面积相同时,由于方网点比圆网点的总边缘长,所以方网点的网点增大值比圆网点大。同时根据几何知识,对于方网点,当网点面积在10%~50%时,网点增大出现在点子的边缘;60%以上网点则是在黑圈内增大,即白点缩小。由此可知50%方形网点增大后覆盖面积最大。对于圆形网点,由于其本身特性决定,当网点百分比为50%的时候,网点之间没有互相衔接,因此,圆形网点增大率最大者不是50%,而是75%的网点。所以布鲁纳尔测控条中就是用25%的平网、75%的平网、50%的细网、50%的粗网来测网点增大值(如图1a)。图5-1a75%、50%粗细网点段图5-1b阴阳十字表、网点(放大)5.2利用几何图形位置相等,阴与阳相反原理对网点的大小和形状进行控制布鲁纳尔测控条细网段的阴、阳十字线和阴、阳网点(如图1b)就利用了这个原理。该段是布鲁纳尔控制条中的精细网段。其结构如图1b,从下数第一排的13个网点中,最左边是实点,依次的12个网点分别是0.5%、1%、2%、3%、4%、5%、8%、10%、12%、15%、20%和空心点;与第二排之间夹有相同个数和网点面积的实网点;第三排最左边的网点也是实网点,从第二个网点开始取出和下两行网点完全相同的面积,不同的是用十字标表示;同时也是取出同样面积和个数的阳十字标,夹在对应位置。利用阴阳网点与阴阳十字标,可判断印版的曝光量,鉴别网点转移的变化;如果发生网点横向扩大,十字标的阳竖线将会变粗,阴竖线糊死;纵向同理。同时可直接看网点变化的方向和网点百分比。若10%的阴十字标消失,12%阴十字标保留横竖线,15%的竖线保留,说明网点横向增大了12%以内,竖线增大了15%以内。这样就基本控制了网点扩大的方向和扩大的度量。5.3在边缘增大的条件下,角度处比弧度处变化敏感柯达C-2接触控制条中的三条放射楔形就是根据这个规律设计的,主要来测分辨率。而大家更为熟悉的GATF星标,也是利用这个规律制作的。它在质量检测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该星标可检查印刷中网点扩大、糊版、花版、重影、网点呈椭圆等变化,帮助印刷工作者快速、有效地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另外,还可用来测定印版的解像力。检查时目测或用放大镜来观察印张上星标图案的中心部位墨量引起的变化情况,就能获知网点扩大量和扩大方向。在使用它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图3:a正常b网点变形c网点增大过度d重影图5-3印刷时出现的各种情况①正常的星标中心部位白点和楔形线都印得很清楚,反映印张的网点扩大不明显,基本保持正常状态,如图3(a)。若是楔形线变细,中心白点变大,则会发生花版。②星标中心部位变成椭圆形,楔形线增粗,圆心呈直的双环影,说明轴向的网点形状发生变化,网点扩大产生了椭圆形变化,如图3(b)。③网点扩大、糊版的星标,楔形线增粗,中心白点被油墨遮盖,说明墨量太大,造成了印张上网点扩大明显,而且呈现了糊版的现象,如图3(c)。④星标中心形状成了“8”字双环形,楔形线同样要增粗,说明径向的网点发生变化,甚至是网点发生了重影,如图3(d)。5.4利用50%面积的等宽折线控制不同方位的变化这种设计,主要是因为50%面积的等宽折线在产生变化时最为明显。例如GATF字码信号条、LITHOS信号条变形段(如图4)、PDI的印刷变形段(图5),布鲁纳尔细网段的折线都是这种折线。利用LITHOS信号条变形段,很容易判断印刷中是否发生重影或变形。当印刷正常时,如图中A部分,变形段折线正常清晰;当印刷异常时,纵向发生变形或重影时,会出现图中B的状态;C为滚筒横向变形时印品的状态。图5-4LITHOS信号条变形段5.5利用等宽线的同心圆来控制任意的方位变形等宽线同心圆的应用很广,因为它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方向。格雷达固CMS-2彩色测试条圆形重影检测段(图5)中就是这种同心圆。以视觉辨别同心圆检标就可知道是否出现印迹重影或模糊现象。同时在圆形四周排列1%,2%,6%,4%的细点,如果同心圆线条出现两个立式的暗扇形状,则表示印迹模糊,四角的小点子出现椭圆形圆点;如果在不同方向出现两个或多个暗扇形,则表示叠印重影,四角的小点子是双的。图5-5重影检测段在此只是列举出一些典型的控制条其中的某一段或某一部分,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各种控制条设计和使用的原理。只有从其原理出发,总结各种控制条设计之初的经验才能掌握控制条的精髓,正确地使用控制条。在当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式下,控制条的正确使用对印刷质量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6.叠印率[7]6.1叠印率对印刷色彩的影响

叠印率是描述一种油墨粘附到前一个印刷表面上的能力。第一色序油墨的粘附面是纸,但接着再印刷的油墨就不同了,它可能也被印到纸张表面上,但也可能完全粘附到先印的墨层上,或一部分印到纸面上,一部分印到先印的墨层上。叠印状况通常是以百分比描述的,一个百分之百的叠印率意味着后印的油墨就像印在纸上一样印在先印的油墨层上。油墨叠印率通常用下式确定:

叠印率=叠印色密度-第一色色密度/第二色色密度×100%6.2叠印率的测定

从定义上讲,油墨叠印指的是与直接印在承印材料上的墨量比,第二印的油墨转移到前次印刷油墨上的量,这种量可以用百分比值来表示。

从理论上说,油墨叠印的值可能也0到100%之间。当然在批量印刷中有时叠印所能达到的油墨叠印值甚至超过100%的上限值。油墨叠印100%指的是:印在油墨1上的油墨2具有与直接印在纸上相同的彩色密度。

用密度计测定油墨叠印局限于由两个彩色油墨重叠产生的第一级混合色。黑色油墨由于其在全部光谱范围内有较强的光吸收,必须排除在外。与用黑墨进行重叠印刷一样,用第三个彩色油墨重叠印刷形成第二级混合色是无法测定的。

在采取正式印刷所接受的色序:黑(BK)-青(C)-品红(M)-黄(Y)时,可用密度计测定三种油墨叠印值:

品红与青(M/C)

黄与青(Y/C)

黄与品红(Y/M)

测定各油墨叠印值需要三个彩色密度:两个单色密度和一个双色重叠印刷密度。6.3叠印的理论基础

所谓叠印,是指油墨按顺序一色一色的套印。这是有关油墨以一定的墨量在物理、化学和机械作用下顺利地传递的理论问题。现以铜版纸印刷为例,一般青油墨的密度是1.60,印到纸面上的墨层厚度约为0.851μm,品红油墨的密度是1.40,印到纸上的墨层厚度约为0.9μm,黄油墨的密度是1.0,印到纸上的墨层厚度是1.30μm,这些数据综合在表6.3内。

就墨层厚度来说,青油墨<品红<黄。根据气泡学说,按照墨层厚度逐渐增加的顺序来印刷,即按青→品红→黄的顺序,油墨的叠印情况是最好的,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如果把这个顺序掉换一下,变为青→黄→品红,那么,黄墨叠印在青墨上是好的,但品红墨叠印在黄墨上就不好了。因为黄墨印刷到纸上的墨层厚度比品红墨厚,特别是在湿压湿的状态下,品红墨的叠印就更不好。若要使品红墨叠印好,就要加大品红墨的墨量,这样一来,品红墨的网点就会整体增大,导致品红色变深。如果照顾到同点增大,而减少品红的墨量,那么,品红墨叠印到黄墨上,就不能得到纯正的大红色,而只能得到桔红,二次成色不正确,当然会影响图像的色调。

油墨印刷密度(实地)印到纸张上的墨层厚度(μm)青1.600.85品红1.40O.90黄1.001.30

表6-3一般铜版纸的印刷密度和墨层厚度根据上述的理由,在工艺上合理地确定印刷色序时,为了使套色作业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的呈色效果,墨膜的厚度和粘度的大小,应是确定合理的印刷色序的主要依据。第三章丝网印刷中常见问题解答[12]丝网印刷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丝印印版、丝印刮版、丝印油墨、丝印设备、丝印材料以及操作技术等诸多因素。丝印故障的产生,有单一方面原因的,但更多的则是错综复杂的诸原因的交叉影响的结果。这是操作者在判定故障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时要特别注意的。1.糊版糊版亦称堵版,是指丝网印版图文通孔部分在印刷中不能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影响印刷质量,严重时甚至会无法进行正常印刷。糊版原因可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分析。①承印物的原因。丝网印刷承印物是多种多样的,承印物的质地特性也是产生糊版现象的一个因素。例如:纸张类、木板类、织物类等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低,表面强度较差,在印刷过程中比较容易产生掉粉、掉毛现象,因而造成糊版。②车间温度、湿度及油墨性质的原因。丝网印刷车间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如果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油墨中的挥发溶剂就会很快地挥发掉,油墨的粘度变高,从而堵住网孔。③丝网印版的原因。制好的丝网印版在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干燥后方能使用。如果制好版后放置过久不及时印刷,在保存过程中或多或少就会粘附尘土,印刷时如果不清洗,就会造成糊版。④印刷压力的原因。印刷过程中压印力过大,会使刮板弯曲,刮板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不是线接触,而呈面接触,这样每次刮印都木能将油墨刮干净,而留下残余油墨,经过一定时间便会结膜造成糊版。⑥油墨的原因。在丝网印刷油墨中的颜料及其它固体料的颗粒较大时,就容易出现堵住网孔的现象。对因油墨的颗粒较大而引起的糊版,可以从制造油墨时着手解决,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油墨的细度。2.油墨在承印物上固着不牢①对承印材料进行印刷时,很重要的是在印刷前应对承印材料进行严格的脱脂及前处理的检查。当承印物表面附着油脂类、粘结剂、尘埃物等物质时,就会造成油墨与承印物粘结不良。②作为承印材料的聚乙烯股,在印刷时为了提高与油墨的粘着性能,必须进行表面火焰处理,如是金属材料则必须进行脱脂、除尘处理后才能印刷,印刷后应按照油墨要求的温度进行烘干处理,如果烘干处理不当也会产生墨膜剥脱故障。另外,在纺织品印刷中为了使纺织品防水,一般都要进行硅加工处理,这样印刷时就不容易发生油墨粘着不良的现象。③玻璃和陶瓷之类的物品,在印刷后都要进行高温烧结,所以只要温度处理合适粘结性就会好。试验墨膜固着牢度好与坏的简单方法:当被印刷物是纸张时,可把印刷面反复弯曲看折痕处的油墨是否剥离,如果油墨剥离,那么它的粘结强度就弱。另外,将印刷品暴露于雨露之中,看油墨是否容易剥落,这也是检验墨膜固着牢度好坏的一个方法。④油墨本身粘结力不够引起墨膜固看不牢,最好更换其他种类油墨进行印刷。3.墨膜边缘缺陷在丝网印刷产品中,常出现的问题是印刷墨膜边缘出现锯齿状毛利(包括残缺或断线)。产生毛刺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原因在于丝网印版本身质量问题。①感光胶分辨力不高,致使精细线条出现断线或残缺。②曝光时间不足或曝光时间过长,显影不充分,丝网印刷图文边缘就不整齐,出现锯齿状。好的丝网印版,图文的边缘应该是光滑整齐的。③丝网印版表面不平整,进行印刷时,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仍旧存有间隙,由于油墨悬空渗透,造成印刷墨迹边缘出现毛刺。4.着墨不匀墨膜厚度不匀,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就油墨而言是油墨调配不良,或者正常调配的油墨混入了墨皮,印刷时,由于溶剂的作用发生膨胀、软化,将应该透墨的网孔堵住,起了版膜的作用,使油墨无法通过。为了预防这种故障,调配后的油墨(特别是旧油墨),使用前要用网过滤一次再使用。在重新使用已经用过的印版时,必须完全除去附着在版框上的旧油墨。印刷后保管印版时,要充分的洗涤(也包括刮板)。如果利板前端的尖部有伤损的话,会沿刮板的运动方向出现一条条痕迹。特别在印刷透明物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着墨不匀。所以,必须很好地保护利板的前端,使之不发生损伤。印刷台的凹凸也会影响着墨均匀。凸都墨层薄,凹部墨层厚,这种现象也称为着墨不。5.针孔针孔现象对于从事丝网印刷的工作人员来说,是最头痛的问题。如果是广告牌及厚纸之类的不透明物的印刷,这种不易观察到的小孔,一般不成为问题。但是在铝板、玻璃、丙烯板上进行精密的印刷,需经后加工和腐蚀加工时,就不允许产生针孔。针孔是印刷产品检查中最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①附在版上的灰尘及异物。制版时,水洗显影会有一些溶胶混进去。另外,在乳剂涂布时,也有灰尘混入,附着在丝网上就会产生针孔。这些在试验时,如注意检查的话,就可发现并可进行及时的补修。若灰尘和异物附着在网版上,堵塞网版开口也会造成针孔现象。在正式印刷前,若用吸墨性强的纸,经过数张印刷,就可以从版上除去这些灰尘。②承印物表面的清洗。铝板、玻璃板、丙烯板等在印刷前应经过了前处理使其表面洁净。在承印物经过了前处理后,应马上印刷。在多色印刷中,一般采用印刷前用酒精涂擦的方法。6.气泡承印物在印刷后墨迹上有时会出现气泡,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承印物印前处理不良。承印物表面附着灰尘以及油迹等物质。②油墨中的气泡。一般可使用消泡剂除这些气泡,油墨中消泡剂的添加量一般为0.1~1%左右,若超过规定量反而会起到发泡作用。③印刷速度过快或印刷速度不均匀。适当降低印刷速度,保持印刷速度的均匀性。如果上述几条措施均不能消除印刷品中的气泡,可考虑使用其它类型油墨。7.网痕丝网印刷品的墨膜表面有时会出现丝网痕迹,出现丝网痕迹的主要原因是油墨的流动性较差。丝印过程中,当印版抬起后,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靠自身的流动填平网迹,使墨膜表面光滑乎整。如果油墨流动性差,当丝网印版抬起时,油墨流动比较小,不能将丝网痕迹填平,就得不到表面光滑平整的墨膜。为了防止印刷品上出现丝网痕迹,可采用如下方法。①使用流动性大的油墨进行印刷。②可考虑使用干燥速度慢的油墨印刷,增加油墨的流动时间使油墨逐渐展争并固化。③在制版时尽量使用丝较细的单丝丝网。8.印刷位置不精确即使网版尺寸、印刷机等方面都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承印材料形状不一致,材料收缩过大且不一致等都会造成印刷位置不精确。如纸类套色印刷,一道颜色印刷后进行干燥,温度高低的变化,引起其尺寸发生变化,结果在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印刷时,就会出现套印不准的故障。当印刷材料是塑料制品时,印刷场所温度、湿度的变化都能引起其尺寸的变化,影响印刷精度,而且塑料制品形状、成型加工时的条件(如温度、时间)都不完全一致,印刷时都必须考虑,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预先计算给予补正。9.叠印不良重叠墨膜叫做叠印。多色印刷时,在前一印的墨膜上,后一印的油墨不能清晰地印上,这种现象因油墨的种类不同,有的容易产生,有的不易产生。例如:氧化聚合型的油墨其干燥剂添加量过多,促进干燥,墨膜的氧化及硬化过度时,会使两色的油墨相互排斥。另外,挥发型油墨若过量添加消泡剂,消泡剂在墨股表面形成薄膜,妨碍叠印。其补救方法是使用叠印性能好的油墨,降低油墨的粘度,在油墨中添加助剂,降低油墨的干燥速度等。10.成品墨股尺寸扩大丝网印刷后,有时会出现印刷尺寸扩大。印刷尺寸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油墨粘度比较低以及流动性过大;丝网印版在制作时尺寸扩大,也是引起印刷尺寸扩大的原因。为避免油墨流动性过大而造成印刷后油墨向四周流溢,致使印刷尺寸变大,可考虑在流动性过大的油墨中添加一定量的增稠剂,以降低油墨的流动性,还可使用快干性油墨,加快油墨在印剧后的干燥速度,减少油墨的流动。在制作丝网印版时,要严格保证丝网版的质量。第四章结论1.总之,丝网印刷是一个复杂的流程,通过对影响丝网印刷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有效的控制,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提高其印刷质量。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过程稳定性的控制与检测,并结合丝网印刷的经验积累,必定能保证网版印刷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再现。2.时间的脚步始终不停歇,回首过去中国丝印行业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2012年对于中国丝印行业而言将会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企业在技术,管理,经营理念上的进步将丝印这一行业带向了新的高度。3.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工艺技术的改进,丝网印刷肯定会被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所采用,其应用范围也将日益扩大。致谢本论文在准备、选材和撰写期间,受到了陈永常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也有青海虎彩印刷有限公司丝网印刷机长王伟忠师傅,工艺师刘洋师傅及技术部主任范宝生师傅的大力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我最诚挚的感谢!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我对丝网印刷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与人交流的技巧,从学习到做人做事,这一切都在不断提高完善,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归功于周围孜孜教诲的老师,不厌其烦的工厂师傅师傅和可爱的同学们,真诚感谢你们的帮助!在临近毕业之际,感谢给予我知识的陕科大图书馆,感谢在大学期间印刷技术专业各位老师的培养和教诲!参考文献[1]贾静茹实用丝网印刷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赵东柏主编丝网印刷工艺湖南科技出版社2008[3]何晓辉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6.[4]期刊论文丝网印刷中的套准问题丝网印刷2001,1(1)[5]田学军印刷品质量及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赫谢尔,迈克尔著,印刷质量管理[M],程常现译,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7]郑元林主编.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4.[8]王强网印制版技术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5-6.[9]裴贵范网印1000问河北:印刷工业出版社,2003[10]郑德海现代网版印刷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金银河包装网印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曹振英现代丝网印刷机技术问答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13]/daquan2004/investigate/wyzb,html附表500系列爱色丽分光密度仪主要特点:

适用于制版业和各类印刷使用,帮助实施从印前至车间的综合性色彩控制

制版业和各类印刷使用

˙增加色稳定性和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光谱感应器技术测量

˙大屏幕全中文显示

˙简单校正指示,坚固外壳防止碰撞˙五种机型分别测量密度、密度差、网点面积、网点增大、叠印、印刷反差、色调误差、灰度、L*a*b*及L*c*h*等、色彩比较、纸张偏色及亮度。可配合爱色丽专业品管软件使用

530型可配合专业色彩品质控制软件,将有关颜色资料储存于系统内,更有效改善印刷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扫描式密度仪/分光仪系统

即时提供有关印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料,帮助减低印刷作业准备时间及损耗。技术规格:光学系统450/00,等同于ANSI和ISO标准测量直径3.4mm(标准);2.0mm;6.0mm光源脉冲式充气钨丝灯,色温28560光谱范围400—700nm(适用于528及530型)标准照明体CIEA,C,D50,D65,D75,F2,F7,F11,F12(适用于528及530型)标准观察角度CIE20和100(适用于528及530型)响应方式T,E,I,G,Tx,Ex,HIFI测量范围密度;0.00D-2.50D反射率:0-160%测量时间约1.4秒(无需预热)重复性0-2.0D:±0.005D;2.0-2.5D:±0.010D;配偏光滤色镜0-1.8D:±0.01;0.10△E以内仪器台间差0.01D或1%(传统印刷);0.40△Ecmc以内(测量12块BCRA系列色板)数据界面RS-232串联接口,以波特率1200至57600作数据交换电源氢化金属镍充电池,充电时间:约3小时

各种机型性能比较表功能/型号504508518528530密度★★★★★密度差★★★★★网点面积

★★★★网点增大

★★★★叠印

★★★印刷反差

★★★色调误差

★★★灰度

★★★自动选择功能

★★★色度功能

★★色彩比较

★★纸张偏色及亮度

★★配色彩品控软件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A-DAbsolutedeviation,绝对离差

Absolutenumber,绝对数

Absoluteresiduals,绝对残差

Accelerationarray,加速度立体阵

Accelerationinanarbitrarydirection,任意方向上的加速度

Accelerationnormal,法向加速度

Accelerationspacedimension,加速度空间的维数

Accelerationtangential,切向加速度

Accelerationvector,加速度向量

Acceptablehypothesis,可接受假设

Accumulation,累积

Accuracy,准确度

Actualfrequency,实际频数

Adaptiveestimator,自适应估计量

Addition,相加

Additiontheorem,加法定理

Additivity,可加性

Adjustedrate,调整率

Adjustedvalue,校正值

Admissibleerror,容许误差

Aggregation,聚集性

Alternativehypothesis,备择假设

Amonggroups,组间

Amounts,总量

Analysisofcorrelation,相关分析

Analysisofcovariance,协方差分析

Analysisofregression,回归分析

Analysisoftimeseries,时间序列分析

Analysisofvariance,方差分析

Angulartransformation,角转换

ANOVA(analysisofvariance),方差分析

ANOVAModels,方差分析模型

Arcing,弧/弧旋

Arcsinetransformation,反正弦变换

Areaunderthecurve,曲线面积

AREG,评估从一个时间点到下一个时间点回归相关时的误差

ARIMA,季节和非季节性单变量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

Arithmeticgridpaper,算术格纸

Arithmeticmean,算术平均数

Arrheniusrelation,艾恩尼斯关系

Assessingfit,拟合的评估

Associativelaws,结合律

Asymmetricdistribution,非对称分布

Asymptoticbias,渐近偏倚

Asymptoticefficiency,渐近效率

Asymptoticvariance,渐近方差

Attributablerisk,归因危险度

Attributedata,属性资料

Attribution,属性

Autocorrelation,自相关

Autocorrelationofresiduals,残差的自相关

Average,平均数

Averageconfidenceintervallength,平均置信区间长度

Averagegrowthrate,平均增长率

Barchart,条形图

Bargraph,条形图

Baseperiod,基期

Bayes'theorem,Bayes定理

Bell-shapedcurve,钟形曲线

Bernoullidistribution,伯努力分布

Best-trimestimator,最好切尾估计量

Bias,偏性

Binarylogisticregression,二元逻辑斯蒂回归

Binomialdistribution,二项分布

Bisquare,双平方

BivariateCorrelate,二变量相关

Bivariatenormaldistribution,双变量正态分布

Bivariatenormalpopulation,双变量正态总体

Biweightinterval,双权区间

BiweightM-estimator,双权M估计量

Block,区组/配伍组

BMDP(Biomedicalcomputerprograms),BMDP统计软件包

Boxplots,箱线图/箱尾图

Breakdownbound,崩溃界/崩溃点

Canonicalcorrelation,典型相关

Caption,纵标目

Case-controlstudy,病例对照研究

Categoricalvariable,分类变量

Catenary,悬链线

Cauchydistribution,柯西分布

Cause-and-effectrelationship,因果关系

Cell,单元

Censoring,终检

Centerofsymmetry,对称中心

Centeringandscaling,中心化和定标

Centraltendency,集中趋势

Centralvalue,中心值

CHAID-χ2AutomaticInteractionDetector,卡方自动交互检测

Chance,机遇

Chanceerror,随机误差

Chancevariable,随机变量

Characteristicequation,特征方程

Characteristicroot,特征根

Characteristicvector,特征向量

Chebshevcriterionoffit,拟合的切比雪夫准则

Chernofffaces,切尔诺夫脸谱图

Chi-squaretest,卡方检验/χ2检验

Choleskeydecomposition,乔洛斯基分解

Circlechart,圆图

Classinterval,组距

Classmid-value,组中值

Classupperlimit,组上限

Classifiedvariable,分类变量

Clusteranalysis,聚类分析

Clustersampling,整群抽样

Code,代码

Codeddata,编码数据

Coding,编码

Coefficientofcontingency,列联系数

Coefficientofdetermination,决定系数

Coefficientofmultiplecorrelation,多重相关系数

Coefficientofpartialcorrelation,偏相关系数

Coefficientofproduction-momentcorrelation,积差相关系数

Coefficientofrankcorrelation,等级相关系数

Coefficientofregression,回归系数

Coefficientofskewness,偏度系数

Coefficientofvariation,变异系数

Cohortstudy,队列研究

Column,列

Columneffect,列效应

Columnfactor,列因素

Combinationpool,合并

Combinativetable,组合表

Commonfactor,共性因子

Commonregressioncoefficient,公共回归系数

Commonvalue,共同值

Commonvariance,公共方差

Commonvariation,公共变异

Communalityvariance,共性方差

Comparability,可比性

Comparisonofbathes,批比较

Comparisonvalue,比较值

Compartmentmodel,分部模型

Compassion,伸缩

Complementofanevent,补事件

Completeassociation,完全正相关

Completedissociation,完全不相关

Completestatistics,完备统计量

Completelyrandomizeddesign,完全随机化设计

Compositeevent,联合事件

Compositeevents,复合事件

Concavity,凹性

Conditionalexpectation,条件期望

Conditionallikelihood,条件似然

Conditionalprobability,条件概率

Conditionallylinear,依条件线性

Confidenceinterval,置信区间

Confidencelimit,置信限

Confidencelowerlimit,置信下限

Confidenceupperlimit,置信上限

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验证性因子分析

Confirmatoryresearch,证实性实验研究

Confoundingfactor,混杂因素

Conjoint,联合分析

Consistency,相合性

Consistencycheck,一致性检验

Consistentasymptoticallynormalestimate,相合渐近正态估计

Consistentestimate,相合估计

Constrainednonlinearregression,受约束非线性回归

Constraint,约束

Contaminateddistribution,污染分布

ContaminatedGausssian,污染高斯分布

Contaminatednormaldistribution,污染正态分布

Contamination,污染

Contaminationmodel,污染模型

Contingencytable,列联表

Contour,边界线

Contributionrate,贡献率

Control,对照

Controlledexperiments,对照实验

Conventionaldepth,常规深度

Convolution,卷积

Correctedfactor,校正因子

Correctedmean,校正均值

Correctioncoefficient,校正系数

Correctness,正确性

Correlationcoefficient,相关系数

Correlationindex,相关指数

Correspondence,对应

Counting,计数

Counts,计数/频数

Covariance,协方差

Covariant,共变

CoxRegression,Cox回归

Criteriaforfitting,拟合准则

Criteriaofleastsquares,最小二乘准则

Criticalratio,临界比

Criticalregion,拒绝域

Criticalvalue,临界值

Cross-overdesign,交叉设计

Cross-sectionanalysis,横断面分析

Cross-sectionsurvey,横断面调查

Crosstabs,交叉表

Cross-tabulationtable,复合表

Cuberoot,立方根

Cumulativedistributionfunction,分布函数

Cumulativeprobability,累计概率

Curvature,曲率/弯曲

Curvature,曲率

Curvefit,曲线拟和

Curvefitting,曲线拟合

Curvilinearregression,曲线回归

Curvilinearrelation,曲线关系

Cut-and-trymethod,尝试法

Cycle,周期

Cyclist,周期性

Dtest,D检验

Dataacquisition,资料收集

Databank,数据库

Datacapacity,数据容量

Datadeficiencies,数据缺乏

Datahandling,数据处理

Datamanipulation,数据处理

Dataprocessing,数据处理

Datareduction,数据缩减

Dataset,数据集

Datasources,数据来源

Datatransformation,数据变换

Datavalidity,数据有效性

Data-in,数据输入

Data-out,数据输出

Deadtime,停滞期

Degreeoffreedom,自由度

Degre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