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江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
晋江的社会保障体制通过不断的改革,在不断提高保障的社会化程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第一节养老保险一城镇养老保险发展晋江市的城镇养老保险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形式,亦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起步阶段晋江城镇养老保险开始于1987年5月晋江县社会劳动保险公司的成立。公司成立后,对全县劳动合同制工人实行退休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基金的收缴按用工单位上月的全部职工人数、工资月报表中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7%和合同制工人花名册中个人标准工资的3%,核定当月应缴款数。1988年开办了乡镇企业职工养老及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当年收取养老保险金316959元。1993~1996年3年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计生养老险2799户,共收保费239.35万元。1993年,晋江县率先为全市366个村568名村的主要干部办理养老保险,收保险费107.55万元,义务兵养老险投保率则达到了100%。晋江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工作从1994年7月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全面铺开,总共有258个机关事业单位纳入统筹,参保在职人员总数达11968人,离退休人员总数达2925人。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变了长期以来离退休费一直由财政统包养老费用的制度。它从职工参加工作开始,就扣缴社保金,实行专项存储,形成社会保险基金良性运行机制,促进了全市社会保险体系的尽快形成。1995年,相应的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已开始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已向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转换。另外,参保单位达265家,比上年增加7家,在职人数达12200人,退休人员达3106人。本年度基金收入1698万元,支出1583.98万元,其中提取管理费用33.97万元,积累114.5万元,收支基本达到平衡。2.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阶段1996年,社会保险工作在原有国有企业全部投保的基础上,增加了300家三资企业投保。险种开设4种,即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补充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与此同时,晋江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得到不断完善。1996年,为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市人事局一方面通过调整统筹基数,提高缴费比率,拓宽养老基金归集的财源;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对策,采取强化征缴,加强管理等手段,严防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增值。通过对提前退休人员采取一次性补缴养老金至法定年龄,对差额亏补单位实行“双轨制”征缴制度,对异地(企业)调入的人员采取一次性追补社保金以及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等办法,有效地防止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此外,还积极进行失业险和医疗险等补充险种的可行性探讨,并根据机构改革的有关精神,初步考虑逐步把社会保险的管理职能从用人单位转移到机关社保公司,以减轻用人单位事务性负担。3.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进阶段1997年,市人事、编制部门在全面推行离退休社会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全市已有305个机关事业单位、14304名在职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投保率达98.75%,纳入统筹的离退休人数3600人。在继续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同时,为方便离退休人员和减轻财政及各单位事务性负担,社保公司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改变长期以来离退休人员其他费用由单位与财政结算的方法,理顺缴拨关系,全额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的其他费用改由市财政委托社保公司代为发放;二是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改为委托建设银行发放。市劳动局和社保公司针对本市国有企业职工逐年减少,退休职工逐年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情况,积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改革养老保险基金征收手段,组织实施养老保险扩面工程。市劳动部门和社保公司贯彻《福建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等规定,加大对企业特别是新经济组织执行国家社会劳动保险政策的执法监督检查,联合审计部门对国有企业缴纳社保基金进行专项审计,督促企业主动执行国家规定,落实社会保险制度。1998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统筹企业3841家,其中新经济组织扩面3304家,比增650%;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14683人,比增55%;退休职工4432人,比上年增加1075人,比增32%;全年征缴养老保险基金2283万元,比增55%;支付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1933万元,比增84%,实现结余350万元,首次实现年度养老保险基金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目标。4.推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阶段1998年,市人事局在本市的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推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试点,改单位代发为委托建设银行晋江市支行代发,此项工作为福建省和泉州市的首例。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保证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方便领取,也减轻了参保单位的事务性负担,还为国家增加了储蓄资金,推行后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赞赏。随着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险管理工作面临由管理单位向管理个人的转变,由社保公司承担了大量原来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事务性工作。2000年,社会保障面不断扩大,保障机制趋于完善。全市征缴养老保险基金2410万元,发放2280万元。2001年,全市已初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征缴养老保险基金3950万元,发放2330万元,参加社会统筹人数2.85万人。此外,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逐步有所发展。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晋江市政府于1993年开始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尝试。1993年6月,晋江市民政局在跃进村实行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发动18周岁以上村民计216人参加投保,每人一次性投保200元,其中个人负担100元,村财政负担100元,建立“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体系。跃进村成为晋江市第一个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村级单位。1996年,结合机构改革“三定”工作,建立健全了农保管理机构,调整充实了办事人员。市政府制定颁布《晋江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市镇两级成立领导小组。晋江市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神,结合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按照自愿参保的原则,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不断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制度模式,稳妥地推进晋江市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在做好农村籍义务兵养老保险、普通农户养老保险的同时,结合晋江市的实际情况,积极尝试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2001年,劳动保障部门顺利实现对原属市民政部门管理的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人员、业务、财产的交接,同时加强对移交后经办机构的管理。截至2004年底,晋江市共组织10166人投保,占晋江市总人口的1%,收取保费645.03万元,其中,普通农民参保人数为5780人,收取保费421.73万元,义务兵参保人数为4406人,收取保费220.3万元。2004年全市在加强农保基金管理、继续抓好投保续保工作的同时,对全市参保对象进行核对,理清缴费底子,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有了新起色,参保人数已达9612人,基金累计收入735万元。但从总体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发展仍存在很不平衡的状况。第二节城镇医疗保险一城镇医疗保险发展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晋江市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综合配套改革。首先是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1997年下半年,晋江市作为泉州市的试点单位,先在机关、事业单位试行,然后总结经验向企业推广,逐步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通过严格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要求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遏制浪费,有效控制了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原则,根据晋江市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筹措医疗保险金,保障水平要与各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政府、用人单位和职工三方合理负担,切实解决好医疗机构补偿问题。1998年加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截至2001年,全市纳入医疗保险金1693万元,参保人数21371人(其中退休人员4599人),全年共计600.51万元(不包括个人支付259.75万元)。其次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截至2004年底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176人,其中在职职工17968人,离退休人员5208人,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414万元(其中个人账户1170万元,统筹基金收入1275万元);支出1795万元(其中个人账户879万元,统筹基金814万元);商业保险基金支出6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的各项配套政策不断完善,2004年又陆续出台了国家公务员补助政策、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扩面方案,确保公务员医疗待遇水平不降低和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合法权益。第三是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基金运转良好。2001年7月,晋江市出台并实施《晋江市离休干部医疗费的保障办法》,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单位尽责、社会统筹、财政保底”为原则的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2002年9月,针对个别企业单位的老干部由于原单位经济困难等原因,有时医药费得不到及时报销、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护理的问题,市财政拨出专款45万元,设立“两费”解困基金,用于破产、倒闭、解散及转制企业老干部医药费的报销和停产、半停产及亏损严重且没有盈余公积金的企业单位老干部医药费的周转、补助及报销等。2004年6月,出台了《关于解决老干部医药费报销问题的补充说明》,把因病情需要而使用规定药品目录范围以外的治疗药品或辅助器械等的医疗费纳入公费医疗范围,对老干部医疗特殊情况给予特事特办,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干部的医药费报销问题。目前,晋江市离休、残疾军人等享受医疗待遇的人数有200多人,报销率高达96%。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为330家,参保人数为23499人,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2001~2004年,商业补充保险基金共支出178.13万元,占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的3.5%。二合作医疗基金的收缴、使用情况和问题1998年,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晋江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逐步完善农民健康保障体系,晋江市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按民办公助和自愿参加的原则,选择试点,逐步推广,待条件成熟时逐步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晋江市建立了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大力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的筹资机制。按照文件规定,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提留资金的10%划拨到合作医疗基金账户,继续实行预防保健保偿制度。1999年,晋江市的磁灶、内坑、陈埭、青阳、罗山、英林、金井、西滨、龙湖、安海、池店、紫帽、东石、永和、深沪等15个镇通过了泉州初保委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验收,并将清濛、前蔡、江头、岭畔、青阳、白沙、金井、围头、下行、南霞美等10个村作为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于2000年春节前授牌。目前,晋江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初步建立,制定了较合理的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大力宣传,吸引农民参保,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强调以家庭为单位参保,一方面保障其基本医疗需求,另一方面防止基金出险,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2005年,选取晋江市6个不同经济水平的乡镇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对试点农村居民支付能力的测算以及相关技术分析,科学制定缴费标准、补贴标准、起付线、封顶线等,并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的建设。同时,以医疗体制改革为配套,将卫生院整合为社区卫生中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参保农民就近看病的需要。第三节城镇下岗、待业、失业者及其救助一城镇下岗、待业、失业者情况根据晋江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市失业率为3.62%,其中,男性为4.38%,女性为2.51%,20~24岁人口失业率最高,达4.08%,其中男性为4.95%,女性为3.00%,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口中男性为女性的3.4倍。1996年,晋江市失业保险基金收缴与运营继续保持良性发展,全年收缴51.5万元。1997年,失业保险基金经过改变收缴途径,清理拖欠现象,扩大投保企业,取得成效。全年收缴65万元,比上年的42万元增长55%,超额完成泉州市劳动服务公司下达的任务。历年失业保险基金结余163.9万元。1998年,失业保险基金的征收工作继续呈良性发展势头,市劳动部门共征收失业保险基金73万元,比增10.7%,支出失业保险基金12.7万元,年底结余245万元。2001年,改革并加强失业保险、工伤、计生保险基金征收手段,全年征收失业保险金480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2.8倍,参加失业保险21558人。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失业保险的参保单位和人数逐年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收缴和基金积累在泉州县级市中居于首位。晋江市认真贯彻《失业保险条例》,积极完善失业保险政策,充分发挥了其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作用。2001年基金收入474万元,2002年基金收入627万元,2003年参保单位6846家,参保17040人,基金收入633万元,2004年全市参保单位7291家,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50226人,征收失业保险费807万元,基金收入834.7万元。失业保险管理逐步规范,在“十五”期间,逐步落实参保单位的个人花名册,企业建立“福建省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手册”,个人建立“福建省失业保险个人缴费凭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保险覆盖面较窄,民营企业及职工参保意识增强,压力大;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差距越来越大,企业职工意见反映强烈;医疗保险机制初步形成,但尚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失业保险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二社会救助情况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晋江市于1997年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晋江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于1997年11月13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998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把城市低保工作和农村低保工作一并推开,把低保资金列入每年市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保证了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兑现。1998年晋江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确定为户月人均120元。最低生活保障线随价格指数的变动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以调整,由市人民政府审批,民政局予以公布。凡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城镇居民和农村村民(统称为居民),月人均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均属保障对象。保障重点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确定赡养人或扶养人的鳏、寡、孤、重病残和因自然灾害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居民。保障对象属在职人员的,由职工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村(居)委会对其家庭其他成员的实际经济收入进行核实,由单位审批,按职工定期生活困难补助办法予以补助。每月申请核实一次,并按隶属关系报市民政局备案;属非在职人员的,由户主向所在村(居)委会提出申请,经村(居)民代表会议评议,张榜公布,并报镇人民政府审核,市民政局审批;保障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调整评定一次。对死亡的,当月注销名单,停发保障金;对月人均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按程序上报,停发保障金;对新增的保障对象按程序审批,从次年起领取保障金。保障资金来源分为三部分:①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实行差额补助。所需资金以现行财政体制分级负担,按市、镇、村(居)4∶3∶3比例支付。②市、镇民政部门每年年底前将次年所需的保障金作出预算,分别报同级财政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村(居)委会所负担的保障金从集体提留的公益金、土地承包费及村(居)办企业利润中列支。③市、镇设立保障调剂基金,以确保少数特困村保障对象补助款的兑现。保障资金由镇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发放,每季度向市民政局核销。财政、民政、审计部门负责检查监督,确保保障资金落到实处。全市共核定保障对象1145户1163人,市、镇、村三级发放保障金额累计达118.97万元。随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扩大,晋江市政府逐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1999年,经两次调整后,每人每月保障标准从120元提高到160元,提高33.3%。从2000年1月1日起,再次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来每人每月160元提高到180元,2002年城镇居民增至200元。表9-1晋江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一览表劳动就业是残疾人立足于社会之根本,晋江市残联依靠社会力量,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地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对参加培训的残疾人还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1988年以来,以“平等、参与、自强、自力”为宗旨,坚持培训与教育并重,扶残与助残并举,不断推进残疾人的就业工作。残疾人自身素质提高,参与机会增多,参与范围扩大,生活状况改善。第一,积极推进按比例就业工作。根据《福建省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晋江市出台了相应的办法,规定:对财政拨款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财政代扣,企业及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由市地税局代征。这种方式有操作简单,手续简便,覆盖面广的特点。仅“九五”期间,已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32万元,覆盖面达95%以上。2001年,全年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96.9万元。第二,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主要依靠社会力量,走社会化的道路。首先,认真做好有能力适龄残疾人待业、失业、求职和在职情况登记,建档立卡。其次,做好劳动力市场的调查,选好对象,选准项目。再次,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的职业培训,对残疾人进行免费的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残疾人素质、增强残疾人劳动竞争能力,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经过培训,多数残疾人都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就业于当地的企业、厂家,部分走上社会自谋职业。晋江市对残疾人的救助措施主要有“十二优十二免”优惠政策及10项措施,市直有关各部门执行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认真抓好干部队伍的各类教育培训。二是以残疾人康复工作为龙头,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三是全面展开精防工作。四是大力推进白内障复明工作。五是鼓励晋江市慈善总会介入助残工程。六是加强特殊教育。七是在全社会开展助残扶残活动。八是开展助学工程。九是实施住房工程。十是完善残联基层组织建设社会化模式。救助经费的筹措除了政府拨款外,市残联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各种手段筹集经费。如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市场管理费由镇残联代收,并按比例提成;多渠道发挥侨乡经济发达的优势和乐善好施的团体及晋江人助人为乐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发动社会,筹集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20世纪90年代晋江市社会各界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筹集数百万元。2003年,自晋江市慈善总会成立后,晋江市残疾人事业有了更大的飞跃,助学、助行工程受惠面扩大,资金也较充足,有更多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享受到了社会的关爱。3.扶贫工作晋江市的扶贫工作主要面对后进村和相对贫困户。1995年,晋江市委、市政府确定14个后进村。建立市领导挂钩后进村的联系制度,5套班子领导成员带领财政、教育、水电、农委、交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每个后进村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市、镇两级共投入720万元帮助后进村解决路、电、水利、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壮大集体经济。当年,14个后进村村财政收入平均达2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7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26.7%和50.4%。1996年,对社会贫困户进行普查,对全市2273户贫困户6589人实施扶贫救济。此后,晋江市委市政府长期坚持党政领导和市直部门挂钩联系薄弱村、贫困户制度,挂钩的市领导带相关单位负责人下村现场办公,帮助分析原因,探讨解决办法,指导制订近、中、远期整顿发展计划,同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优抚工作晋江市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和国务院颁发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民政部门对生活有困难的烈军属、残疾军人和复退军人发给定期定量补助和临时困难补助,并根据优抚对象的困难程度及不同时期的生活水平及时调整补助标准。抚恤分牺牲、病故抚恤和残废抚恤两种。在不同时期根据国家颁布的不同的抚恤标准,多次对残废军人评残换发革命军人残废证,并根据等级标准发放抚恤金;多次对烈士调查、追认、建卡发证、发放抚恤金。优抚对象包括三属(革命烈属、因公牺牲家属、病故军人家属)、老复员军人、带病退伍军人和革命伤残军人。对于符合条件的军人及其家属给予物质、精神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以及伤残或死亡抚恤待遇。主要有对老复员军人的定补、对义务兵的优待;对优抚对象实行多种类别的医疗救助,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包括:临时性的医疗救助;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尝试以投保商业保险的形式,为重点优抚对象统一向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晋江分公司投医疗保险;依托慈善组织,给予优抚对象一定的医疗救助。对城镇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志愿兵的安置,实行“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和经济补偿,鼓励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办法,按比例分配任务,一次性安置,一次性就业,一次性到位。对农村退伍义务兵的安置,既本着“哪里来哪里去”的安置原则,又积极搞好军地两用人才的开发使用,把表现好、有技术专长的介绍给一些乡镇企业和有关用人单位。2000年1月1日起,改革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费报销办法,凭革命军人伤残证、处方和发票,由市公费医疗办审核后,到市民政局办理报销手续,彻底解决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医疗费在镇办理报销难的问题。5.救灾工作晋江濒临东海、地处亚热带,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市内多丘陵、台地。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雷电等灾害常年发生,尤以旱灾为最。1988年以前,据有关资料记载,1949年10月~1988年10月的39年间,县域发生过旱灾45次,风灾49次。1988~2004年,晋江自然灾害较为频发。旱灾、台风几乎年年有,洪涝灾害、寒害、雷暴、春寒、霜和霜冻等时有发生。政府除拨救灾专款、专用物资外,灾年均发放春荒、夏荒救济粮,救济款或冬令物资,以帮助民众解决灾后生活与困难。根据“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要求,对灾民的吃、住、用等生活问题,按轻、重灾分级解决办法,对由于受灾造成的缺吃、缺穿和危房、倒房的受灾户转移安置问题,先由所在镇政府解决,确保灾区安定、稳定。2004年,为提高突发性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能力,进一步规范救灾工作行动,提高救灾工作效率,努力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确保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生活稳定,结合晋江市自然灾害情况的实际,晋江市民政局参照泉州市民政局《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定《晋江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根据预案,市民政局成立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整个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由局长任总指挥,分管副局长任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救灾救济科、人秘科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办公室根据救灾工作需要,可设立若干个工作组,具体负责救灾工作的落实。救灾经费采取分级负担制。市财政每年单列专项经费,建立救灾预备金,乡镇级财政单列救灾预备金,确保了救灾经费的渠道来源,并按省、地、市4∶3∶3比例落实救灾粮差价补贴款。晋江市慈善总会于2002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经晋江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确定每年的12月18日为“晋江慈善日”。晋江市慈善总会从2002年8月开始筹备,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募集慈善资金达7460多万元,2003年慈善资金募集额则突破亿元大关,达10268万元,成为全国第一个慈善资金超亿元的县级慈善机构。截至2004年12月25日,认捐资金11071.18万元,到资10064.64万元,支付2351.91万元,其中,历年支付解困工程345.11万元,助学工程186.55万元,助行工程64万元,复明工程64.22万元,福利设施1617万元,滚存结余货币资金7712.73万元。2004年慈善日,近万人参加了“慈善安居工程”启动暨“爱心献功臣”仪式。慈善总会自办刊物《晋江慈善》信息,截至2004年底已编发28期近3万份,报道总会开展活动的最新情况。晋江市慈善总会实行理事会制度,采用“民间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管理方式。理事会共有253个单位和个人,其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48名,占理事会总人数18.9%;海外人士48名,占理事会总人数18.9%。总会内设监事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兼监事长,监察局局长为副监事长,审计、财政、民政、退休老同志及民营企业家为监事,加强对善款运作进行监管工作。整个组织机构社会参与性强,会长和34名副会长全部由民营企业家担任,并在13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设立慈善联络组,组长也是由民营企业家担任,实行市场运作。目前,慈善办公室5名工作人员都未占用政府编制,1名民政局副局长兼任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常驻慈善总会主持日常工作。2004年9月,晋江市慈善总会加入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称赞晋江市慈善总会的这种机构运作方式已与国际接轨。善款的资金来源第一部分是晋江市乡镇企业的捐款,占善款总数的54.66%,显示了晋江企业的参与热情。第二部分是海外华侨的捐款,占善款总数的21.02%。第三部分是政府部门的投入,包括晋江市政府专门拨款作为慈善总会基金的有1000万元,还包括了晋江市直单位及个人的慈善捐款,占5.64%。慈善总会在慈善资金的筹措与管理方法上有以下措施。第一,建立慈善资金管理监督制度。慈善资金管理制度以“扶贫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廉政合同维护采购公平的基石
- 房产回购协议书格式
- 成建制劳务分包合作文本
- 中水利用招标文件解析
- 2024建材供货合同范本2
- 化学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考核试卷
- 森林改培的生态休闲与运动旅游考核试卷
- 熟人卖房合同模板
- 双向门面招租合同模板
- 汽车装修合同范例
- 《大客户服务培训》课件
- 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 《中国税制与税法》课件
- 驾驶员情绪变化与行车安全课件
- 光伏运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 期中考试八年级质量分析
- 量子密话产品话术
- Unit3 Celebrations Topic Talk 说课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Unit7Icandance(课件)译林版(已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PCB设计与制作(基于Altium-Designer)》教材配套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
- 符号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