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_第1页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_第2页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浅谈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

一、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形态的内在灵魂和根据,作为一种个人意识,它为社会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导向,作为一种终极关心,它为社会开展创设了和谐的理想境界。

〔一〕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

1.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关注自我人生真谛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理性理解,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义。西方思想史上的“人文〞最初源于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后来新兴资产阶级在论述人文精神时将“人〞与“文〞合成统一,但更偏重“人本主义〞,强调个体的存在,高扬人的个性。

中国的人文精神从“文明以止〞开始产生时就有别于西方,先秦儒家思想人文特质表现出“人〞和“文〞的两种不同价值:“人〞是道德的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文〞是文化守成,是通过礼乐教化培育人的德行。鉴于这种“人文〞观,中国的人文思想是“人〞和“文〞互动,寓意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就是“人〞的道德本性体现在文化中,“文〞的精神体现在人的身上,强调人的内在主体性。

我们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在历史上形成和开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隐形的文化现象,是人对自身、对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开展的关心。人文精神是民族的文化特征,属于历史开展范畴,具有民族性、历史性等特点,但人文精神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规那么,而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开展的。

2.传统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人文精神是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撑持传统文化开展的内在动力,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根本思想,它本质上是人的道德精神,它是推动历史文化的动力和人生追求的根据。它蕴含了宗教、道德、艺术、教育、哲学等方方面面。这一精神在几千年里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和。这一精神促使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历史意识并十分重视教育,沟通理想与现实,以人文化成社会,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人文主义。即不是面对征服自然的,而是亲和自然,面对社会和个体自身的。这种人文主义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而是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和谐共存的。这种人文主义植根于中国原始宗教对“天〞、“道〞的信仰,说人不离天,说道不离性,不排斥宗教,而具有某种宗教性。因此,能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我们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贯通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以仁爱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天人合一、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整体主义思想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对象,以真、善、美为最高价值理想,以追求人的价值、尊严、权力及其自由和全面开展为目标的一种自觉文化精神。

〔二〕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理念

?礼记.大学》中的开篇之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种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深刻阐述了大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指标中,价值、理想、信仰、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非专业性的人文素质要素,逐渐成为个人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并且直接影响大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叙述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形成。其次,历史上,大学都起着人文精神的发生和传承器的作用。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忙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开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用。可见,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终极关心。大学彰显和孕育了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超专业的,贯通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后勤效劳等各个方面,也正是这种人文精神,最终成为一种崇高的人格陶冶。尤西林教授认为“承载大学人文精神的不仅是大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那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风尚〔重实证或重思想、“兼容并包〞的自由学术,等等〕与社会个人观念〔如“五四〞以来北大突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使命感〕,还有大学社团活动、卓越教授的个人魅力、同学的聚合,乃至那古老的校园建筑与林木古藤……

大学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而且是个性化的生命体。〞因此,大学在自身的演绎和开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健全和理想的达成;谋求个性解放,建立自由平等和谐;秉秀理性愿那么和主体意识;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倡导人与自然可持续开展〞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大学历史的沉淀和凝练,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培养是大学开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文化整合和创新的灵魂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局部,特别是现代大学,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效劳的重要职能,但任何一种职能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具体说,大学所培养的知识分子应具有厚重的人文精神,因为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是器物,而是知情意行和谐开展的人,也就是知性与德行统一开展的人;科学研究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经济社会开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先进的技术伎俩,但如果不足人文关心、漠视价值,那么会给人类及其生存的世界造成莫大的伤害;大学只有在人文精神的照顾下,才能担当起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社会的良知,进而造福全人类。〔二〕人文精神是塑造大学社会示范性品质的重要源泉

大学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代表着最先进的时代精神,有研究说明,大学可以开拓社会新风尚,引领社会新思潮,是社会开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大学兼容并包的开放品格,使社会的新生事物能及时渗透到大学的每一个层面,并内化为它的一种精神和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在大学自身的过滤吸收作用下,通过文化传播、学术研究、精神风貌和道德责任,又能起到对整个社会产生向外辐射和深远影响的作用。同时,大学是培养和输出人才的基地,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定会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行为标准导引全社会人文精神的健康开展。

〔三〕大学人文精神是大学得以互相区别的标识

人文精神是大学的内在品质,大学又是人文精神体现的载体,而而这种精神又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具有浓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校训,彰显出其与众不同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吉林大学的“求实创新、励志图强〞,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斯坦福大学的“自由之风永远吹〞,哈佛大学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等等,均体现出大学独具魅力的人文精神和人文追求。

因此,大学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灵魂体现在大学教育中,促进了大学的文化繁荣和学术自由,培养了大学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大学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