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重点总结 超全_第1页
法医学重点总结 超全_第2页
法医学重点总结 超全_第3页
法医学重点总结 超全_第4页
法医学重点总结 超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1绪论★法医学(forensiclegalmedicine)定义一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法医学的分支学科(6项)-㈠法医病理学(forensicpathology)9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身伤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法医学分支学科。⑴对象9尸体。⑵内容及方法(5项]9①死亡的发生发展过程、表现形式、影响因素。②死亡形成的的机制;呼吸、心跳、脑功能不可逆的条件。③不同原因死亡时病理组织学变化的特征,各种生物学活性物质表达的特点。④死后尸体物理性与化学性变化的规律及法医学意义。⑤死亡与损伤、中毒和疾病的关系。⑶目的(6项)|9①确定死亡原因(鉴别暴力死或非暴力死)。②判断死亡方式。③推断死亡时间。④推定致伤物。⑤个人识别。⑥医疗事故鉴定。㈡法医物证学(scienceofmedicolegalevedince)9就涉及法律问题的生物性检材进行检验,解决个人识别和亲权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⑴对象9源于人体的生物性检材。⑵分支学科9①法医人类学(骨骼、毛发的形态学检查)。②法医牙科学(以牙齿为检测对象)。㈢法医临床学(clinicalforensicmedicine)9应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伤、残及其它生理病理状态等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对象19活体。(损伤的鉴定、劳动能力鉴定)㈣法医毒理学(forensictoxicology)9研究与法律有关的由毒物所致机体生理、病理损害过程的法医学分支学科。㈤法医毒物分析(forensictoxicologicalanalysis)9研究与法律有关的毒物的分离、定性、定量的法医学分支科学。◎对象9源于人体的生物性检材。㈥司法精神病学(forensicpsychiatry)9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类精神疾病和精神状态的法医学分支学科。⑴对象9活体。⑵意义9①怀疑被告有精神病,需鉴定作案时的精神状态,以确定责任能力。②被告在犯罪后或施刑过程中有无精神异常,决定刑罚的减免或保外就医。③确定被害人和证人有无精神异常,以确定证词的法律效力。★法医学任务—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接受委托,应用自然科学的立论和技术,通过对相关人体及成分或其它材料进行检查、检验、分析,做出客观、科学的鉴定报告或结论,为澄清事实或揭露犯罪提供线索,为刑事及民事案件的审判等提供证据。★临床医生与医学鉴定人一“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所谓有专门知识的人,除了专业法医学工作者外,临床医生也经常受聘作为医学鉴定人。★法医学的工作内容(5项)—㈠现场堪验(crimesceneinvestigation)9发生犯罪、事故、发现尸体或遗留犯罪痕迹的地点统称为现场,为了发现与案件相关的线索、察明案件的性质、证实并揭露犯罪行为而在现场实施的一系列侦查行为。⑴发生犯罪、事故、发现尸体或遗留犯罪痕迹的地点通称为”现场”。⑵杀人处称为”第一现场或原始现场”,遗尸或分尸处称为”第二现场”。⑶确定第一现场对于认定犯罪事实,揭露犯罪手段尤为重要。㈡活体检查9主要是对受检人的生理及(或)病理状态、损伤情况、某些特征等进行检查。㈢尸体解剖9为法医学鉴定最重要的内容。”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应进行法医解剖:①涉及刑事案,需经尸体解剖始能判明死因的尸体和无名尸体;②猝死或突然死亡,有他杀或自杀嫌疑者;③因公、农业中毒或烈性传染病死亡及涉及法律问题的尸体”。㈣物证检验9应用物理、化学、血清学、面易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物证进行检查,确定其性质、种属及个人特征。㈤书证检验9通过对文字数据内容进行的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科学的论证,答复委托机关所提出的问题。◎有关的书证包括活体与尸体的检查纪录、临床患者的病历、各种检验报告、法医学鉴定书。★鉴定与鉴定人一◎鉴定9接受司法或行政机关的委托,对交付的有关材料,依据专门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检查、认定,就某些专门性问题做出结论并以鉴定书的形式报告委托机关的过程。◎补充鉴定9对于提出新的问题或提供新的数据,要求原鉴定人复验、修正内容或补充意见者。◎重新鉴定或再鉴定9如委托机关或当事人和辩护人对鉴定结论不满意,或出现意见不同的鉴定结论时,将原案材料另行委托他人鉴定者。★法医学鉴定的原则(5项)—依法鉴定的原则、鉴定的客观性原则、鉴定的独立性原则、鉴定的时限原则、、鉴定的保密原则。★鉴定人的权利(7项)—有权了解全部案情并查阅有关案卷资料;②有权参加勘验现场、进行模拟实验活动;③送检材料不充分或不符合要求时,有权提出补充鉴定相关材料;④送检材料不充分,不符合要求,或鉴定人的知识不能满足鉴定要求时,有权拒绝受理鉴定;⑤出庭作证时有权拒绝回答与鉴定无关的问题;⑥有权独立得出鉴定结论;⑦在诉讼活动中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鉴定人的义务(5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鉴定;②按照委托要求,出具规范的鉴定书;③具诉讼法有关规定,申请回避;④据有关规定出庭作证并回答相关询问;⑤在鉴定过程中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应承担法律责任。★法医学鉴定书内容(6项)—引言、案情摘要、检验过程、分析说明、鉴定结论、结尾。CH2死亡与尸体现象★死亡的概念一一个人的生命活动遭严重受损以至达到生命的不可回归点。★死亡的判断标准一主要征兆(心、肺)、辅助征兆(瞳孔、脑)。㈠心脏死(cardiacdeath)指心跳先于呼吸停止所引起的死亡。㈡呼吸死(respiratorydeath)9呼吸先于心跳停止所引起的死亡。㈢脑死亡(braindeath)9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诊断标准(4条9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无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角膜、头眼);④脑电波消失(平坦)。鉴别:植物状态有自主呼吸★死亡的过程(3个时期)—㈠濒死期(agonalstage)9又称临终状态。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意识模糊,反射减弱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周期性呼吸。㈡临床死亡期(clinicaldeath)9又称躯体死亡(somaticdeath)或个体死亡。此期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瞳孔放大,反射消失。持续时间约5~6min,在一定条件下积极急救,有机会使机体复苏。㈢生物学死亡(biologialdeath)9又称全体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moleculardeath)。此期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功能永久停止。此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假死(apparentdeath)一人体呼吸循环和闹得功能活动高度抑制,生命功能处于极其微弱的状态,用一般临床方法查不出生命体征,以致被误认为死亡,这种状态称为假死。检查与诊断:心、肺、神经反射脑电图、眼部检查;尸斑尸僵检查。★超生反应(supravitalreaction)生物学死亡早期,呼吸、循环以及脑、心、肝、肺功能永久性丧失,但有些对缺血缺氧耐受性强的组织器官,如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等还有生命功能,并对刺激可发生反应,称为超生反应。★法医学的死亡分类一㈠暴力死(violentdeath)9又称非自然死亡,法医学上最常见的是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死亡,也有因生物因素引起暴力死亡者。自杀死(suicidaldeath)9用暴力手段将自己杀死。他杀死(homicidaldeath)9被他人用暴力手段杀死。意外死(accidentaldeath)9由于意外的暴力因素损害人体所引起的死亡,又称灾害死。㈡非暴力死(non-violentdeath)9又称自然死,包括衰老病死。符合生命和疾病的自然规律,没有暴力因素干预时发生的死亡。◎安乐死(euthanasia)9不是暴力死亡也不是自然死亡。”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临死亡之状态时,由于躯体和精神的极度痛苦,在病人或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全过程。死亡原因:根本死因:引起死亡的初始原因,是指引起死亡的原发性自然性疾病或暴力性损伤。直接死因:直接引起死亡的原因。辅助死因:是根本死因之外的自然性疾病或损伤,它们本身不会致命,但在死亡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死亡诱因:即诱发身体原有潜在疾病恶化而引起死亡的联合死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难以区分主次的死因、在同一案例中联合在一起引起死亡而共同构成死因。★尸体现象(postmortemphenomena)一人死后,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命活动停止,并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特殊征象的死后变化。★早期尸体现象(earlypostmortemphenomena)一在死后24小时内,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出现与肌肉、水份、血液、热量和酶化学反应等相关的死后改变(5种)。主要包括3、皿、3、肌肉松弛、尸体痉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自溶和自家消化(8种)。㈠肌肉松弛(muscularflaccidity)9死后由于肌肉和皮肤失去弹性和张力,肢体变软,最早发生。⑴表现]9瞳孔放大、眼微睁、口微开,面部无表情,沟纹变浅。四肢关节可弯曲,大小便、精液可能外溢。⑵尸体改变I9与临死或死亡同时发生,l-2h后消失。⑶法医学意义9判断尸体死后停放姿势,是否移尸及移尸的时间。㈡尸僵(rigormortis,cadavericrigidity)9死后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使尸体成僵硬状态。⑴尸体改变9一般在死后1~3h;12-15h达高峰,24h最坚硬;4〜6h,破坏的尸僵能再发生,为再僵直(re-stiffness);超过6~8h,破坏后不可再形成。上行型9指尸僵自足部开始向上方扩延,少见。下行型9指自下颌和颈部关节骨定的小肌群开始逐渐向下扩展至全身,多见。⑵影响因素9个体因素(个体肌肉状况)、死亡原因、环境温度。⑶法医学意义9死亡的确证,推测死因和死亡时间,判断死亡状态及是否移尸。 一㈢尸体痉挛(cadavericspasm)9为特殊尸僵,未经松弛阶段直接进入尸体僵硬状态,使尸体保持临死时的动作和姿态。⑴法医学意义9判断自杀或他杀。㈣角膜混浊(postmortemturbidityofcornea)9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降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不能透视瞳孔。⑴尸体改变]96~12h轻度混浊(斑点云片状,尚可透视瞳孔);15~24h中度(云雾半透明,隐约可见);48h以上重度(不能透视)。⑵影响因素|9’眼睑是否闭合、周围的温度、湿度。⑶法医学意义9推测死后经过时间。㈤尸体局部干燥(localdesiccation)又称皮革样化9尸体局部表面,尤其是湿润的伤面和黏膜面,水分蒸发较快而局部干燥、变硬,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如羊皮纸样外观,又称“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transformation)”。⑴尸体改变|9有生前擦伤的部位易形成皮革样化。死后所致的损伤形成的色泽较淡。

⑵法医学意义9尸体的局部干燥可使擦伤更明显。㈥尸斑(hypostasis,livormortis)9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血液因其本身的重力,而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内,并透过该处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斑痕。⑴发展过程分期9坠积期、扩散期、浸润期。⑵法医学意义9①为死亡确证;②估计死亡时间;③作为分析死因的参考;④推测死亡时的体位及有无移尸。⑤停尸环境⑥与皮下出血的鉴别尸斑 表皮擦伤形成血液坠积 生前外伤位置低下部位,未压 突起部位范围广泛,境界不请,大,无固定形状 局限,清楚,小,有一定形状颜色与死因,环境,死后时间有关 与受伤时间及出血程度有关表面情况一般无损伤,压迫物体特征 局部肿胀,伴表皮剥脱,致伤物特征指压变化早期褪色 不变化体位变化早期可消失,晚期无 翻动尸体无变化切开血液从血管流出 软组织弥漫性出血镜下RBC只见于管腔内,未见纤维素渗出腔外RBC及纤维蛋白网㈦尸冷(algormortis)9尸体温度随死亡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直至与周围环境温度基本一致。⑴尸体改变9尸温下降呈“乙”字形曲线:早期下降慢,中期下降快,死后3~10h,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1°C左右,后期下降减慢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0.5°C左右,至与环境一致为。9直肠测量法、内脏测量法、延脑池测量法。⑵测量方法⑶影响因素9气温、气流、衣着和被盖情况、胖瘦、年⑵测量方法⑶影响因素⑷法医学意义19推断死亡时间。㈧自溶(autolysis)9死后组织细胞失去生活功能,受细胞本身酶的作用而溶解使组织变软和液化。自家消化:胃肠壁细胞因受消化液的作用而溶解液化⑴各器官自溶顺序9胃黏膜和胰腺(实质性器官)9皮肤和结缔组织。实质细胞T间质细胞。⑵法医学意义19死后自溶须与变性、坏死等生前病变相鉴别,胰腺自溶vs急性胰腺炎。。★尸斑表现与尸体改变归纳表—①时间②机理③特占•八、、•㈠沉降期9①死后12h内,死后1-2h出现,6h可转移,8-12h本期特点明显。②BV内血液坠积于cap内,由少f多。③色淡、面积小,初时条纹或云雾状,后融合成片、色加深;指压色褪,放开显现;死后5~6h翻动尸斑转移;切开皮肤,BV断端流血,易擦去。6h后两侧性尸斑。㈡扩散期9①死后12-24h间,快的可8-10h。②组织液进入BV内f溶血f血浆被Hb染红f向BV外扩散。色加深、面积扩大;指压色稍褪或不褪;翻动无尸斑转移;切开皮肤,BV断端缓慢滴血,不易擦去。㈢浸润期9①死后24h。⑵血浆Hb红染液渗入组织间隙,浸润组织细胞并着色。③色深、面积大;指压色不褪;尸斑固定;切开皮肤,BV断端无流血,切面组织均匀紫红色不易擦去。★晚期尸体现象(latepostmortemphenomena)一约在死后第一昼夜末到第二或第三昼夜开始出现,但充分发展时间可为数周至数年。腐败使尸体逐渐分解,最后引起白骨化,即毁坏型尸体现象。㈠腐败(decomposition)9死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1)1尸体改变9①尸臭;②尸绿;③腐败气泡和水泡;④泡沫器官(foamingorgan)肝肾实质器官;⑤腐败静脉网;⑥巨人观;⑦死后呕吐和口鼻血性液体流出;⑧肛门子宫阴道脱垂和死后分娩。(2)器官腐败的顺序9肠T胃T肺T脑T肾T骨骼肌。⑶影响因素19周围环境、个体差异、死因。⑷法医学意义19①推测死后经过时间;②勿误诊为生前损伤或病理变化。㈡霉尸(moldedcadaver)9尸体被置于潮湿环境中,在适宜真菌生长的湿度条件下,在尸体裸露部位或裸体的全身表面滋生丨层白色霉斑和霉丝。◎法医学意义9①仍可进行个体辨认;②勿误诊为外伤或病变;③可作化验检材进行毒物分析。㈢白骨化(skeletonizedremains)9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甚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甲脱落,最戶仅剩骨骼:◎法医学意义9①可长久保存损伤痕迹;②可作化验检材进行毒物分析;③可进行个人识别。④推断死亡时间。★保存型尸体(preservedcorpse)一尸体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使腐败过程中断,软组织免于崩解液化,并在特定条件下,将尸体部份或全部保留下来。㈠木乃伊(mummy)9尸体因水分迅速蒸发而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㈡尸蜡(adipocere)9尸体长期浸在空气不足的水中或埋在空气不足的湿土中,尸体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氧化作用,形成污黄白色的蜡样物质,使部分或全部尸体得以保留。㈢泥炭鞣尸(tannedcadaverinpeatbog)9指浸于富含多种腐植酸和鞣酸的酸性泥炭沼泽中的尸体,因酸性物质作用,皮肤鞣化,肌肉与其它组织逐渐溶解,骨骼和牙齿脱钙,也称软尸。㈣浸软(maceration)9指8周以上胎儿,在子宫内死亡后不能完全被吸收溶解,浸泡于无菌的羊水中发生自溶改变。★死亡时间概念一专指死后间隔时间(postmorteminterval,PMI)或死后经过时间(timesincedeath),即发现检查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㈠未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9依据尸体现象(尸冷、尸斑、超生反应、组织电阻抗测定)、胃肠内容物的质与量、组织学改变、尸体化学推断死亡时间。◎超生反应(supravitalreaction)9指死后某些组织、细胞在一段时间仍保留某些生物活性,对一些刺激能产生反应的现象。㈡腐败尸体的死亡时间推断9依据腐败发展过稈、尸食性昆虫的生长发育规律、尸体本身的生物学改变、尸体周围环境变化推断死亡时间。$H3机械性损伤★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injury)一由机械性暴力造成机体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㈠按致伤物性状19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㈡特殊类型损伤19交通损伤、坠落伤、颅脑损伤。㈢按损伤性质p自杀伤、他杀伤、意外或灾害伤。★钝器伤特点创缘不齐、创壁粗糙、创角钝、创底不平、创腔内有组织间桥(两侧创缘或创壁之间有未断的血管、神经或毛根等组织相连)、创底往往大于创口,此外,创口内常有致伤凶器脱落的异物,如砖石碎屑、铁锈等;凶器接触处,常伴有表皮剥脱或皮下出血;有的伤痕还能反映钝器接触面的形状和作用力的方向;头颅钝器伤常合并骨折、脑组织挫伤和出血。★锐器伤特点锐器创的创缘整齐,创口不伴随表皮剥脱、皮下出血。根据锐器的形态,创口呈菱形、楔形等,创壁平滑,两壁间无组织间桥。创角尖锐,无撕裂现象。创底平滑,贯通创则无创底。由于锐器有刃口或尖端,形成的创底往往较深。这样骨质上就可以留下有线状刃痕或其他形状的刺痕。有时刃口残片、刺器断尖可留在创内。锐器伤也是凶杀案件中常见的机械性损伤,出现率仅次于钝器伤。根据锐器的形态大小、轻重以及机械力作用的方式不同,锐器伤可分为切、砍、刺、剪四种损伤,即切创、砍创、刺创和剪创。6、钝器创与锐器创的鉴别创口不规则,无定形规则,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创缘锯齿状,伴擦伤和挫伤平直,擦伤和挫伤不明显创角无规则,多个,呈撕裂状较锐,与凶器刃缘相应创腔浅而宽,有组织间桥深而窄,无组织间桥,出血少出血多创壁粗糙,不易对合平整,对合良好创底不平,较浅,多止于浅筋膜平整,可深达骨组织或内脏★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型态㈠形态改变为主的损伤9以组织型态结构改变为主的损伤,包括擦伤、挫伤、仓X内脏损伤、骨折和肢体断离。⑴擦伤(abrasion)9又称表皮剥脱,指表面粗操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皮一部份或全部剥脱和缺损。常见于遭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抓痕(scratchesorfingermailabrasion)9由扌旨甲或有尖头的硬物抓擦或划过皮肤表面形成的损伤。擦痕(grazesorbrushabrasion)9由体表与粗操物体或地面摩擦而形成的损伤。撞痕(impactorcrushingabrasion)9由致伤物以几乎垂直于体表的方向撞击体表使致伤物陷入皮肤时,其边缘形成的擦伤。压擦痕(fictionorpressureabrasion)9由表面粗糙的物体A,在压迫皮肤的同时,与皮肤表面摩擦而形成的损伤。⑵挫伤(contusionorbruise)9由致伤物作用于皮肤造成皮内或皮下血管破裂引起皮内或皮下出血为主的闭合性损伤。⑶创(wound)9由较大的暴力至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直至内脏器官破裂的开放性损伤。任何致伤物形成的创皆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创腔(创道)构成(6项)。创壁之间未完全断裂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称”组织间桥(tissuebridge)”。⑷骨折(fracture)由机械性暴力作用造成骨组织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破坏。㈡功能改变为主的损伤19指引起重要生理功能极剧的致命性变化为主的损伤,而无明显形态学改变。⑴神经源性休克(neurogenicshock)9敏感区神经末稍受到冲击,引起反射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休克并可迅速死亡。◎触发区(敏感区)(triggerregions)9包括太阳神经丛、喉返神经分布区、颈动脉窦区、外阴部和肛门直肠部。⑵震荡伤(concussiveinjury)9由猛烈的变速性外力作用于头部、上颈部或心前区而引起的脑震荡、脊髓震荡、心震荡和肺震荡。可使生命中枢活动紊乱,引起神经源性休克。脑震荡9(弥漫性轴索损伤,神经源性休克、生命中枢活动紊乱。胸部震荡9神经源性休克、心震荡、外伤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肺震荡。★钝器伤(bluntinstrumentinjury)一由无锋利刀锋和尖端的钝器打击人体造成的损伤。㈠徒手伤(bare-bluntinjury)9以手、足和身体等部位作为致伤物造成的损伤。常见于斗殴或虐待案件。㈡咬伤(bitewound)9由人或动物的上、下齿列在人体上咬合造成的损伤。㈢棍棒伤(stickinjury)9以棍棒或条形硬物等致伤物造成的损伤。⑴“竹打中空”9棍棒打击在躯干、肢体等皮下组织较厚的部位,常形成中间苍白、两边平行的条状镶边形挫伤带。⑵捅创(pokingwound,bluntpenetradinginjury)9用棍棒插入人体造成的创伤。为特殊类型的挫裂伤,创口不规则,伴擦伤、挫伤,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内脏损伤。㈣砖石伤(brick-stoneinjury)9由砖石打击造成的损伤。⑴砖伤9由砖块的平面或棱边、棱角打击所造的损伤。多为贴近打击或投掷造成。⑵石伤9常由山石和鹅卵石造成形态较复杂的损伤。㈤挤压伤(crashinjury)9由巨大或沉重的物体压迫或撞击机体而造成皮肤和深部组织的广泛性损伤。多见于灾害事故。◎挤压综合征(crushsyndrone)9亦称低部肾单位肾病。因大面积挫伤的软组织产生毒性代谢产物,肾小管阻塞,导致急性肾衰竭和创伤性休克。★锐器伤(sharpinstrumentinjury)一具有锋利刃口或尖端的器具等致伤物所致的损伤。。形态特征(5项9①皮肤及皮下组织解剖学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形成开放性创口;②创口哆开,出血较多。创口与纤维平行,呈裂隙状,垂直时呈梭形,斜向时呈斜方型;③创缘光滑,创壁整齐,创底较深,创角较尖锐;④创壁间无组织间桥;⑤常伤及深部的组织和器官。㈠切创(incisedwound)9由具有锋利刃缘的锐器,压迫皮肤同时沿刀口的长轴方向移动,切割皮肤及皮下组织而形成的创。多见于自杀。0特点9创口长,创腔呈舟状,创壁光滑,无组织间桥,创角尖锐,常伴有拖刀的划痕。颈部、腕部、肘部、腹股沟部,可见平行试切创。㈡砍创(chopwound)9由具有一定重量便于挥动的锐器以刃缘砍击人体形成的创。多见于他杀。0特点9组织损害严重,可在坎创部位下的骨组织表面留下砍痕或引起舟状或穿孔性骨折,非垂直时,一侧创角较钝,一侧较锐。0砍切创9砍击时,砍器延刃缘长轴拖拉切割,创口长度大于砍器刃缘长度。㈢刺创(stabwound)9由锐器的尖端延纵轴方向刺入体内所致的损伤。多为他杀。0特点9①体表损伤轻,内脏损伤重;②内脏的出血量较创口多;③刺入口周围伴有擦伤、挫伤;④刺入口形态可反映刺器形状,并留有刺器柄的形态。自杀时多在胸部或心前区,创口一个或多个较集中。㈣剪创(scissoringwound)9由剪刀刃缘和尖端造成人体组织的损伤。多为他杀。⑴剪刺创9①双叶合拢刺入,刺入口成不规则菱形;②单叶刺入,呈单刃刺器创特征;③双叶张开刺入,呈”八”字形。⑵剪切创9①剪切时,双叶合拢造成V型皮瓣的创;②双叶张开刺入后合拢剪切,创口接近直线;呈单刃刺器创特征;③未完全合拢,,呈一对类三角型创口。★火器伤(firearminjury)一火药引爆或火药引爆的各种武器所致的人体损伤。分枪弹创、散弹创、爆炸伤。◎枪弹创(bulletwound)9由发射的弹头击中人体所致的创。枪弹创的形态特征对枪弹创的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意义。(1)典型枪弹创9为贯通性枪弹创,由射入口(entranceofbullet)、射创管(canalofbullet)、射寸出口(exitlofbullet)组成。⑵非典型枪弹创19①盲管枪弹创(blindtractgunshotwound)9无射出口的枪弹创。沟状枪弹创9弹头延人体表面擦过而形成的枪弹创,又称擦过枪弹创。反弹枪弹创(recochetgunshotwound)9弹头碰到坚硬物体,反弹击中人体而形成的枪弹创。回旋枪弹创(circumferentialgunshotwound)9为盲管枪弹仓【J的变异,无射出口。★典型枪弹创形态特征比较一①贴近射击②近距离(50cm)③远距离④推断颅骨遭射击的方向:㈠射入口9①皮肤撕裂口星芒状枪口压痕。缺损小于弹头直径②皮肤圆形缺损,有挫伤轮、污垢轮火药烟晕。皮肤圆形缺损,有二轮,无火药烟晕。④外板比内板小。㈡射创管19①弹头穿过途径创道异物,周围出血,组织碎片。②同上,能量消耗、递减。③同上,能量消耗、递减。㈢射出口19①皮肤裂口星芒状比入口小,无缺损。②皮肤裂口星芒状大小与入口相近,无缺损。③皮肤裂口星芒状比入口大,无缺损。④内板比外板小。颅骨:射入口外板缺损小,内板缺损大。★交通损伤一可分道路、铁路、航空、船舶交通损伤。◎道路交通损伤9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造成的损伤。⑴行人损伤9汽车碰撞人体所致损伤。撞击伤(impactinjuries)9汽车的某部分直接撞击人体所致的损伤。最典型的是汽车保险杠造成人体下肢的”保险杠损伤(bumperinjury)”骨折呈楔形,尖端指向行驶方向。减速时保险杆下移10cm,加速时上移。摔跌伤(injuriessustainedbyfalling)9人体被车轮撞倒或抛起后又摔下与地面形成的创伤。碾压伤(injuryduetorun-overbyacar)9汽车轮胎辗过人体所致的创伤。造成严重的撕裂伤。拖擦伤(injuriessustaindbydragging)9由于被撞击者的衣物被车辆挂注,受害人在地面上拖拉形成拖擦伤。(2)|车内人损伤19多种多样。◎挥鞭样损伤(whiplashinjury)9由于车体和车内人员的骤然加速或减速及头部贯性作用,使颈椎前后过屈或过伸,造成颈椎半脱位,颈髓受压或挫伤。★坠落伤(injuryduetofallfromheight)一因人体由高处坠落碰到地面而造成的损伤。㈠影响受伤程度的丽9坠落高度、坠落者体重、着地时的部位。㈡坠落伤特征9一次形成多种损伤,损伤广泛;外轻内重,多个致命伤,偏于着地侧;解剖尚见器官悬韧带、血管、肠系膜根断裂等。㈢坠落伤鉴定9①确定死亡方式(自杀、他杀、意外),现场堪验+物证检验+尸体解剖+调查;②区别生前坠落、死后坠落;③勿误认为机械性窒息征状。★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5个)㈠死亡原因的确定9⑴外伤原发性死因9即直接致死的外伤,常见血、原发性休克、重要器官功能结构遭破坏。⑵外伤后继发性死因9在损伤的基础上又继发其它致死的损伤或病症,常见感染、继发性休克、拴塞、吸入性窒息、愈合过程中的并发症。㈡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19⑴生前伤(antemorteminjury)9活体受暴力作用所造成的损伤。 _⑵死后伤(postmorteminjury)9人死后受到暴力作用所造成的损伤。⑶生命反应(vitalreaction)9当暴力作用于活体时,损伤局部及全身皆可出现一定组织反应称生活反应。为诊断生前伤的重要根据。肉眼可见的生活反应①出血:生前出血,血液向周围组织间隙渗透,若系动脉出血,呈喷射状;静脉出血,呈流注状。②组织收缩、创口裂开:断裂后皆出现收缩,而使创口裂开,创口愈深,收缩现象愈明显,创口裂开也愈大。③创口周围出现红肿或红晕④肉眼可见的异物栓塞:发现吸人或吞咽异物是确定生前伤的特征之一•⑤痴皮形成:当外力作用于机体造成损伤,局部渗出的液体或流出的血液可逐渐凝固形成痴皮。⑥炎症反应生前伤组织学改变①局部淋巴结的边缘淋巴窦扩张,内有散在的红细胞存在,有时可见组织细胞胞浆内吞噬有红细胞;②损伤局部发现血栓形成可证明生前伤;③栓塞现象亦为一种生活反应,如骨折或广泛软组织损伤,尸检时在肺内发现有脂肪或骨髓栓塞,则可证明为生前伤,④炎症反应⑤机体对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缺损将进行修复。各种组织的再生,肉芽组织增生,瘫痕形成等也是重要的生活反应。新技术:①纤维蛋白测定②炎性介质测定③纤维连接蛋白的检测④白蛋白测定㈢损伤时间的推断9依据:①生活反应;②组织学方法;③组织中酶活性变化;④免疫组织化学方法;⑤炎症介质的生化方法检测。㈣致伤物的推断9①根据损伤的形态推断致伤物;②根据组织中残留物推断致伤物;③根据致伤物上附着物和痕迹认定致伤物;④根据衣服上的痕迹推断。㈤死亡方式的推断9①分为:自杀死、他杀死、意外死。②依据:损伤部位、类型、形态、方式、程度,致命伤数目,抵抗伤,致伤物,尸体姿势,现场堪验,血痕,案情调查。$H4机械性窒息★窒息(asphyxia)一呼吸的任一过程(外呼吸、内呼吸、血液的运输)发生障碍,影响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引起组织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紊乱,即窒息。◎内窒息9由内呼吸障碍所引起的称内窒息◎外窒息9由外呼吸障碍所引起的称外窒息◎窒息死(deathfromasphyxia)9因窒息而致死亡者称窒息死。窒息的分类一㈠依据引起窒息的原因9①.机械性窒息(mechanicalasphyxia);②中毒性窒息(toxicasphyxia);③电性窒息(electricasphyxia);④空气缺氧性窒息(asphyxiaduetolowatmosphericoxygencontent);⑤病理性窒息(pathologicalasphyxia);⑥新生儿窒息(neonatalasphyxia)。 ,㈡依据暴力作用方式及部位19①闭塞呼吸道入口所至的窒息;②压迫颈部所致的窒息;③异物堵塞呼吸道所致的窒息;④液体吸入呼吸器官所致的窒息;⑤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⑥体位性窒息。★机械性窒息的过程及表现一㈠过程9①窒息前期;②吸气性呼吸困难期;③呼气性呼吸困难期;④呼吸暂停期;⑤终末呼吸期;⑥呼吸停止期。㈡尸体外表征象9①颜面肿胀、发绀;②瘀点性出血(结膜和颈部以上皮肤);③尸斑显著、出现早;④尸冷缓慢;⑤玫瑰齿;⑥二便失禁、排精、口鼻流液、突眼、伸舌。㈢尸体内部征象9①血液呈暗红色;②内脏瘀血;③内部器官瘀点性出血(Tardieu氏斑);④肺气肿或肺水肿;⑤脾贫血;㈣组织学改变9脑、心、肝、肺、肾实质细胞变性。★压迫颈部所致的窒息死一㈠缢死(deathfromhanging)9以绳索状物套绕在颈项部,用体重的下垂作用,使绳索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又称吊死。(1)根据体位9完全性(悬位)、不完全性(立、蹲、跪、坐、卧)。⑵根据绳套和缢型9前、侧、后位缢型。⑶根据颜面是否紫绀9苍白、青紫型。㈡勒死(strangulationbyligature)9以绳索环绕颈项部,用自己或他人的手,或某种机械作用,使绳索勒紧而压迫颈项部导致的窒息死亡,又称绞死。㈢扼死(manualstrangulation)9用单手或双手扼压颈部引起的窒息死亡,又称掐死。★缢死、勒死、扼死的比较一①概念差异点②死亡性质颈部痕迹④死亡机制:㈠缢死19①用自身重量。②自杀多见。③缢沟。④闭塞呼吸道、压迫颈血管、压迫颈神经及A窦、脊椎和脊髓损伤。㈡勒死9①用自己或他人的手。②他杀多见。③勒沟。闭塞呼吸道、压迫颈血管、压迫颈神经及A窦。㈢扼死9①用他人的手。②只见于他杀。③扼痕。④与勒死相似。★缢死与勒死的鉴觅—①索沟位置②索沟方向③索沟闭锁④索沟深度⑤索沟出血⑥颈部软组织损伤⑦颈部骨折⑧颅脑淤血⑨舌尖外露⑩颜面征象:㈠缢死9①舌骨与甲状软骨间。②着力处水平,两侧斜形向上提空。③不闭锁,有中断。④着力部最深。⑤不出血。⑥肌肉无断裂或出血,颈总A有损伤。⑦舌角大骨、甲状软骨上角。⑧不明显。⑨不外露。⑩颜面苍白,眼结膜出血点不明显。㈡勒死9①甲状软骨或其下方。②全颈呈环形水平状。完全闭锁而不中断。④深度均匀。⑤出血。⑥肌肉有断裂和出血,颈总A无明显损伤。⑦甲状软骨、环状软骨。⑧明显且伴出血。⑨露出。⑩颜面青紫、肿胀,眼睑有出血点。★自勒与他勒的鉴别一①现场②勒沟③尸体姿势④抵抗伤⑤颜面窒息征象:㈠自勒9①多在室内,整齐,无搏斗痕迹。②较浅,表皮剥脱轻微,边缘整齐,出血少,为完整环形。③常为仰卧。④无。⑤严重。㈡他勒9①野外较多,混乱,有搏斗痕迹。②较深,表皮剥脱严重,边缘不整齐,出血多,为间断环形。③体位不定。④有。⑤较轻。★勒死与扼死的鉴别一①颈部骨折②颈部痕迹③死亡性质④死亡机制⑤窒息征象:㈠勒死9①甲状软骨、环状软骨。②勒痕。③多为他杀。因呼吸道受压、頚部血管、神经受压综合因素致死。明显。。㈡扼死9①舌骨大角、甲状软骨上角。②扼痕。③皆他杀。④主要因呼吸道闭塞发生呼吸障碍致死。⑤明显。★溺死(drowning)一由于大量液体吸入呼吸道所引起的窒息死亡,俗称淹死。㈠过程9约5-6分钟,受水温、溺液性质及个体差异(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年龄、水性)影响。㈡机制19①窒息(典型溺死);②心衰和呼吸衰;③心脏骤停和原发性休克(非典型溺死);④”迟发溺死(delayeddrowning)”,溺水者被抢就复苏后经一段时间而死亡,死亡原因多为肺水肿及继发感染。㈢溺死特有外表征象9①尸斑浅淡不固定;②口鼻(蕈形)泡沫;③鸡皮疙瘩;④手中异物;⑤皮肤膨胀皱缩脱落(溺死手套脚套);⑥尸体沉浮(男俯女仰);⑦出血点、生殖器、损伤等。㈣溺死特有内部征象9①上呼吸道及肺部(溺液,水性肺气肿,溺死斑);②心血管的改变(左心血被稀释等系列改变);③消化道溺液及异物;④器官内浮游生物(硅藻);⑤颞骨锥体出血;⑥肌肉出血;⑦内脏器官溺液外渗。㈤法医学鉴定19①个人识别;②确认是否溺死(生前溺水或死后入水);③落水情况判断;④死亡性质推断(多为自杀或意外)。 ]★生前溺水与死后入水的鉴别—①口鼻孔②呼吸道③肺④心⑤胃肠⑥内脏器官⑦手中⑧硅藻检查:㈠生前溺水9①蕈形泡沫。②全呼吸道和肺泡内有溺液、异物。③水性肺气肿、溺液、溺死斑。④左心血较稀薄。⑤有溺液、异物;⑥脑、肝、肾淤血。⑦有异物。⑧肺、大循环各器官、骨髓、牙齿中均有大量。㈡死后入水9①无。②仅上呼吸道有少量溺液、异物。③无。④左、右心血浓度相同。⑤仅胃内少量溺液。⑥不丨定。⑦无。⑧阴性,有时肺中检出少量。体味性窒息:因长时间被限制于某种特殊体位,使呼吸功能受阻及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窒息死亡。$H5高温、低温及电流损伤★烧伤及烧死—◎烧伤(burns)9由高温火焰等引起的损伤。因烧伤而死亡者称”烧死(deathfromburning)”。◎烫伤(scalds)9由高温液体或气体等引起的损伤。因烫伤而死亡者称”烫死(deathfromscalding)”。㈠烧伤程度9①丨度烧伤(红斑),表皮层;②二度烧伤(水泡),真皮层;③三度烧伤(坏死),皮下组织;④四度烧伤(碳化),肌肉、骨骼,拳斗姿势,高温破裂创。◎拳斗姿势(pungilisticattitude)9在全身碳化时,肌肉受高热作用而凝固收缩,四肢呈屈曲状。㈡外表征象9①四度烧伤;②眼睛(鹅爪状反应、外眼角皱褶、睫毛症侯);③衣着残片。㈢内部征象9①呼吸系统(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②心血管(CO中毒)、血液改变;③其它内脏改变(急性休克、胃肠道吞咽碳末);④神经系统改变(硬膜外热血肿);⑤颅骨骨折。 _◎硬膜外热血肿(extraduralheathematoma)9头部受火焰高温作用,脑及脑膜与颅骨内板分离形成间隙;颅内血管破裂,渗出血液聚于该间隙形成血肿。㈣死亡机制9①休克;②窒息;③中毒;④并发症、机械性损伤。㈤法医学鉴定19①烧死与焚尸鉴别;②烧伤时间推断(炎症反应、痂皮形成过程);③死亡方式鉴别(多数意外,其次自杀);④个人识别⑤◎炎症反应过程9①烧伤后lh,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②4~8h,炎性细胞浸润;③24〜72h,坏死(若继发感染,36h,化脓)。◎痂皮形成过程9①血浆渗出后12~24h,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干燥、凝结;②48〜72h,形成痂皮;③浅表烧伤1〜2周痂皮脱落。★烧死与焚尸的鉴别—①皮肤烧伤②眼睛③烟灰、碳末沉积④呼吸道⑤肺⑥心血管⑦酶活性⑧死因:㈠烧死9①伴生活反应;②睫毛征候和鹅爪状改变;③气管、大支气管可见;④热作用呼吸道综合症;⑤典型的休克肺改变;⑥致死量的CO;⑦增高;⑧烧死㈡焚尸9①无生活反应;②无;③仅在口鼻部沉着;④无;⑤无;⑥无或含量极低;⑦不增高;⑧待查★冻伤及冻死—◎冻伤(frostbite)9人体部组织因低温导致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冻死(deathfromcold)9较长时间暴露于温度低的环境中,人体产热中枢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物质代谢与生理功能等引起的死亡。㈠冻伤程度9①丨度冻伤(红斑),表皮层;②二度冻伤(水泡),真皮层;③三度冻伤(坏死),皮下组织;④四度冻伤(坏疽),肌肉、骨骼。㈡外表征象9①四度冻伤;②反常脱衣现象(paradoxicalundressing);③苦笑面容;④尸斑鲜红。(㈢内部征象9①各内脏充血水肿出血点,实质细胞变性坏死;②心腔内血鲜红色;③胃黏膜穈烂、出血斑(维氏斑);④脑结冰膨大,颅骨缝裂开。㈣影响因素|9①个体因素(衣着、年龄、活动及血循环、机体状况);②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风速)。★冻死的死亡过程及机制一㈠人体温度调节系统9浅、中、深三层次。㈡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对体温下降反应19⑴兴奋增强期937〜35°C,BP、心率、呼吸仁⑵兴奋减弱期935~25C,意识障碍、幻觉。⑶完全麻痹期925C以下,至10C心脏停搏。★电流损伤(currentinjury/electricalinjury)一人体与电流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的损伤。因电击损伤而死亡的称.”电击死.(deathfromelectricity/electrocution)”。㈠损伤机制19⑴电流作用9①使生物电器官(心脑)短路;②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性损伤;③使细胞内离子分离,,发生电泳、电解、电渗,使细胞极化或组织分解;④局部电场作用于脂质双分子层使细胞膜破裂和细胞溶解。⑵热作用9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组织凝固、炭化。㈡损伤条件9①电流性质;②电压;③作用时间;④电流通过机体的途径;⑤电源导体接触机体的情况;⑥电流强度;⑦电阻;⑧机体状态。◎机体组织导电性能序列9血液、肌肉、皮肤、肌腱、脂肪、骨。㈢|电流损伤外部征象19⑴电流斑(electricmark)9又称电流印记,是电流在皮肤的出入口部位形成的损伤。口小底大火山口样皮肤损伤。⑵皮肤金属化(electricmetalizationofskin)9又称金属沉积物,指电极金属在高温熔化或气化,金属微粒沉积于受损皮肤表面或深部皮下组织的现象。⑶电流烧伤(electricburn)9多发生在接触高压电,常累及皮下组织,使骨组织融化形成”骨珍珠(osseouspearls)一。⑷电击纹9电击后在体表形成的树枝状或蜘蛛网状红色条纹,多见于高压电。(四)|电流损伤内部征象9①常显示窒息死征象;②内脏充血、水肿、点状出血;③实质细胞变性坏死;④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⑤心肌损伤(心电图改变、酶系改变);脑、神经系统损伤。㈤死亡机制b心、肺、脑功能障碍,电流性窒息。◎电流性昏睡(electriclethary)b呼吸麻痹后可呈假死现象㈥法医学鉴定Ib⑴电击死的确认b①案情调查+现场堪验+尸体解剖;②典型电流斑+窒息死征象+排除其它暴力死疾病死;③非典型电流斑产生的原因。⑵死亡方式的确定b多为意外。⑶电击死鉴定注意事项b①先切断电源再抢救、现场堪验、尸体解剖;②及时了解电流损伤形成条件;③详细检查死者衣服、鞋袜,有无铁钉熔化;④及时尸表检查及尸体解剖,注意伪装电击死、隐蔽部位电极,对可疑电流斑作组织学及金属元素检测,无电流斑者不能排除电击死。,CH6猝死★猝死(suddendeath)一又称急死,指外表似乎健康的人,因内在疾病而发生急速、意外的死亡。一般指急性发病后在24小时内的死亡,也有人只将6小时甚至1小时内发生的死亡称为急死。其中在发病后几十秒钟内死亡者,称为即时死(instantaneousdeath)㈠特点b死亡急骤、死亡发生出乎意料、死因是自然疾病(非暴力死)。㈡原因b自身疾病+诱因⑴自身疾病b①成人: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②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为主;③产妇:出血、感染、栓塞。⑵诱因b有个体差异,有的猝死可有明显诱因,有的可无明显诱因。精神因素b心理因素,七情六欲,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环境因素b气温、湿度,气压,变化多,忽高忽低。体力活动b剧烈活动,过度劳累。其它因素b暴饮暴食,饮酒吸烟,争吵斗殴,轻微暴力,休息睡眠,安静谈话。★猝死的法医学鉴定一猝死为自然死,不涉及法律问题,但有些被怀疑为暴力死或他杀;或故意以暴力手段致死后,伪报猝死以脱逃罪责;或突然发生死亡,对死因持有怀疑,为查明死因,澄清死亡性质均应进行法医学鉴定。脏瘀血,点状出血;③部分急死无明显病理形态,可能为功能障碍,称“猝死综合征”,须详细辅助检查。㈢死因分析|b死亡机理主要包括心跳骤停、急性心衰、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死亡机理不能代替死因。⑴死因非常肯定b特征性疾病明确,足以说明死因,可排除暴力死。⑵死因基本肯定b有疾病,其性质、范围、程度仍可以说明死因。⑶推断死因b未见致命疾病或病变轻,需结合症状、过去史,在排除暴力前提下可以推断过去发作的疾病为死因。⑷死因不明b见致命疾病,无过去发作史,用排除法,排除暴力可作出死因不明猝死结论。★原因不明的猝死—鉴定结论必须掌握全面资料+严格根据诊断标准+有明确排除暴力死的证据+排除一般性猝死的依据。㈠青壮年猝死综合征(suddenadultdeathsyndrome,SARD)b多数为青壮年,多死于睡眠中,俗称睡眠中猝死。⑴特点b①死于睡眠中;②多为青壮年;③多数为男性;④死者生前多身体健康,发育、营养良好,死前多无明显诱因;⑤死亡迅速,多为实时死,死前有呻吟、尖叫或抽蓄;⑥尸体解剖多无明显致命性病变,共同性改变为急性心衰。。⑵死亡机制|b多种学说:心脏性、呼吸性、机械刺激、噩梦、内分泌因素。㈡婴幼儿猝死综合征b婴幼儿突然死亡,无论从病史和尸检都不能发现确切的死因,多数死于睡眠中。⑴特点b①出生后7天至2岁者为多;②多死于睡眠中;③多数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前驱症状,可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障碍症状;④死亡过程迅速;⑤尸体解剖无特殊改变,仅见内脏瘀血,肺被膜及心外膜点状出血,肺淤血、水肿,肺泡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⑵死亡机制b多种学说:呼吸道感染、肾上腺功能不足、植物神经失调、牛乳过敏。CH7强奸★强奸(rope)一男子违背妇女意愿,采取暴力、胁迫、利诱、欺骗、药物或其它手段使其丧失抵抗,强行与之发生婚姻以外的性交易。◎刑法第236条及相关条款“以暴力、胁迫或者其它手段强奸妇女的,3~10年有期徒刑。奸淫14岁以下幼女,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的鉴定(2项|一依据:证据、案情、现场堪验及相关学科知识。㈠性交的证明|b处女膜破裂及阴道内精液可作为法医学鉴定。⑴被害人处女膜损伤b①处女膜损伤;②外阴部损伤(幼女可见阴道、会阴、肛门,成人见于阴道内、阴道口);③他部位损伤(搏斗、挣扎、咬伤、抵抗伤)。⑵被害人阴道内精液b①性交后12h内阴道内精子检出率达60%:②受害人外阴部、大腿内侧、下腹部、衣裤、床单及现场地面可能有精斑。⑶被害人性病感染、妊娠、分娩b①病源与加害人一致;②胎儿与加害人有父子关系。⑷加害人遗留物b阴毛、衣服纤维或纽扣、精斑、血液及组织碎屑。㈡强奸手段的证明b⑴机械性暴力b各种机械性暴力形式,抵抗伤。⑵精神暴力b恐吓、威胁、利诱等使女性屈从,无机械性暴力损伤痕迹。⑶使用药物b催眠、麻醉、迷幻、酒精等药物,使女性丧失知觉,丧失抵抗,无机械性暴力损伤痕迹,血、尿、胃内容物毒物化验阳性结果。CH9中毒★毒物及中毒的概念一◎毒物(poison,toxicant)^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_◎中毒(poisoning,intoxication)9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因中毒致死者称中毒死。◎半数致死量(Ld509毒性大小的客观评断指标,在实验动物群体中,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毒物的分类(9项)-①腐蚀性毒物;②毁坏性(金属盐)毒物;③脑脊髓功能障碍性毒物;④呼吸功能障碍性毒物;⑤农药;⑥杀鼠剂;⑦有毒植物;⑧有毒动物;⑨细菌、霉菌毒素。★中毒发生的条件(2类)—㈠毒物本身因素9⑴进入体内的毒物量19毒物毒作用的强弱与其进入人体的剂量呈正相关,即“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内剂量(internaldose)9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或剂量。外剂量(external〔dose)9毒物接触或给予的剂量。⑵毒物的理化性状|9气态、液态、固态,决定进入循环血液速度。⑶进入人体途径9吸收、入血速度:心血管内注射>呼吸道吸入〉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灌注。(4)|毒物的相互作用|92种或2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并相互影响它们对机体的毒作用。独立作用(independenteffect)9各自作用,互不干扰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由于其各自毒作用的受体、部位、靶器官等不同,且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也不相互干扰,从而表现为各毒物的各自毒效应。相加作用(additiveeffect)91+1=2指两种毒物联合作用时的毒作用为各单项毒物毒性的总和.这类毒物的化学结构多数比较近似,或属同系化学物,或毒作用相似,或均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如同时给予两种有机磷农药,它们对胆碱醋酶的抑制就呈相加作用。协同作用(synergisticeffect)91+l>2指当同时接触两种有类似毒性效应的毒物时,其毒作用超过两者分别作用之和。增毒作用(potentiation)91+0>2指一种化学物本身并无某种毒性效应,但当其与另一化学物同时给予时,可使另一化学物的毒性增强。拮抗作用(antagonisticeffect)91+1<2是指两种毒物作用于机体时,一种毒物干扰另一种毒物的毒性,使其毒性减弱,或者是两种毒物彼此干扰使对方的毒性作用减弱,所产生的毒性效应低于各个毒物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5)1毒物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9与储存有关(温度、湿度、光、空气、压力等),时间愈长,毒性降低。㈡机体因素(8项)9①年龄;②体重;③性别;④健康状态;⑤营养状况;⑥习惯性或耐受性(成瘾性);⑦过敏性;⑧体内蓄积。★急性、亚急性、慢性中毒—根据毒物进入人体后毒物作用快慢分类◎急性中毒(acutepoisoning)9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慢性中毒(chronicpoisoning)93个月以上,少量多次。◎亚急性中毒(subacutepoisoning)9介于急慢性中毒之间。★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一㈠鉴定内容(5项)9①确定是否中毒;②确定何种毒物引起中毒;③确定进入体内毒物的量,判断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或死亡;④分析毒物进入机体的时间、途径与形式;;⑤推断死亡方式。㈡鉴定程序(8项]9①案情调查;②症状分析;③现场堪验;④尸体剖验;⑤检材提取;⑥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⑦中毒尸体挖掘取材的价值;⑧中毒的死亡方式判断。★中毒症状分析—㈠常见中毒征状(11类)19可提示主要毒物:无明显特殊症状的快速死亡、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昏迷、抽蓄、瘫痪)、心血管系统(心律紊乱、心源性休克)、皮肤(紫绀、黄疸、色素沉着、腐蚀斑)、眼睛(瞳孔放大、瞳孔缩小、视力模糊)、凝血障碍、特殊气味、发热大汗。㈡毒症状与各系统疾病症状的鉴别(7类)19⑴急性异烟胼、士的宁、毒鼠强、氟乙酰胺中毒V.S癫痫、破伤风⑵急性砷化物(砒霜)中毒V.S霍乱、急性胃肠炎⑶急性可溶性钡盐(氯化钡、碳酸钡)中毒V.S低血钾软病、周期性瘫痪⑷敌鼠钠盐中毒V.S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⑸急性铅中毒V.S急性胆囊炎、急腹症⑹慢性砷化物中毒V.S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阿迪森氏病)⑺多种毒物中毒可致中毒性肝病V.S急性重型黄疸型肝炎★中毒尸体咅剖验一㈠意义(4点)〔9①及时清查中毒原因、实施抢救措施;揭露可能存在的犯罪行为;③澄清死因,消除怀疑;确定死因,明确法律责任。㈡尸表征象9注意衣着、瞳孔、皮肤、尸斑尸僵、口鼻,阴道、肛门。㈢内部征象9注意各系统内脏、肌肉、血尿粪、胆液。★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一㈠㈡影响因素9测定项目、仪器、试剂、测定方法、样品。9①阳性或强阳性,达到致死量,可肯定中分析结果毒死;②弱阳性,不排除中毒可能;③阴性,不排除中毒可能。㈢分析结论9中毒法医学鉴定不能单纯依靠毒化结果,必须根据案情、现场、临床、尸检(切片)+毒化等综合评定。CH10个人识别◎个人识别(personalidentification)9法医学实践中,利用个人特征的异同点,分析(活体、尸体、生物性检材、印痕)和确定个体身份的工作,称个人识别。★个人识别的意义一⑴为涉及民事、刑事、行政事务案件的侦查提供线索,为案件的审理、审判、调解、仲裁等提供定案的科学证据。⑵为社会治安、经济活动等参与者提供识别身份的证明。★个人识别的应用一⑴活体b①可查明关系:亲子鉴定、明确亲权、查明案件等。②可确定身份:冒名顶替、验明罪犯、记忆赏识/精神异常者⑵尸体b①完整尸体(无名/腐败徵坏/白骨化):判明尸源及查明案件。②碎尸:先分析各尸块是否为同一人,再确定尸源,查明案件。⑶生物性检材及各种印痕b可确定该检材的身份来源,查明案件。个人识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㈠利用个人特征的多样性和其识别鉴定能力高彳低b个人特征的多样性的本质是控制人类遗传性状的基因的表达,这种情况可分二大类:⑴受单一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的单纯遗传特征,如:血型、DNA多态性等,这类个人特征的识别或鉴定能力高、特异性强。用于亲子鉴定、尸源侦查、明确身份。⑵受多基因座共同控制,同时受环境、营养、疾病等非遗传因素影响的复杂遗传特征,如:身高、体重、体形、姿势、语言、笔迹、容貌、肤色、皮肤纹理等,单二特征识别能力低,多个特征综合提高识别能力。用干诵缉令、寻人启事。⑶目前在亲子鉴定、尸源侦查、明确身份等个人识别上应用的遗传标记有:产物水平遗传标记b(a).血液细胞表面的,如:红细胞型、白细胞型、血小板型。(b).血液蛋白质的,如:红细胞酶型、血清酶型、血清型。(c).组织、细胞型的,如:HLA、细胞酶DNA水平遗传标记b(a)DNA序列多态性。(b).DNA长度多态性。㈡利用遗传标记(基因)在人群中出现的规律Ib⑴法医物证学的个人识别是依靠对生物性检材与关系人遗传标记的检测结果对比来实现的。遗传标记的型别不同可以排除同一性,遗传标记的型别相同不能排除同一性;足够的遗传标记的型别相同可以肯定同一性。⑵检测所用的遗传标记数目越多,鉴别能力越强★亲权鉴定(identificationindisputedpaternity)一扌旨应用医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方法检测遗传标记,并依据遗传学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对被检者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源关系所做的科学判定。判定范围很广,包括两代直系间、同胞间、隔代直系间及旁系个体间亲缘关系的判定。◎亲子鉴定b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父权排除概率(excludingprobabiltypatenity,EPP)b通过某丨个遗传标记系统的检测,将不是生父的被控父亲排除的概率,即在所有非生父被控为生父的男子中,用遗传标记否定父权有多大的可能性。◎父权指数(paternityindex,PI)b又称亲子关系指数,是假设父亲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与随机男子提供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可能性的比值。◎父权相对机会(relativechanceofpaternity,RCP)b又称亲子关系相对机会,是以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PI值,比PI值更易看出亲生关系机率的大小。★生物性检材的法医学特点一特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原因如下:①生物性检材离体后受环境影响;②生物性检材受寻找、采集、包装、保存、送检的影响;③生物性检材与外观相似的物品必须进行区别。◎生物性检材b凡是来自人(活体或尸体)的组织、器官、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脱落物(毛发或脱落细胞)各种体液斑痕。★血痕(bloodstain)检验一血液在体外干燥后形成的斑迹称为血痕,为最常见的检材。㈠血痕检验需解决的问题|b①送检材料是否为血;②若是血,是人血或动物血;③若是人血,则测定遗传标记进行个人识别;④其它检验,如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出血部位推断等。㈡血痕检验的程序|b①肉检检查;②预试验;③确证试验;④种属鉴定;⑤遗传标记测定及性别鉴定;⑥出血部位、出血量、血痕陈旧度等推断。◎预试验(preliminarytest)b①目的:从大量的可疑血痕中筛除不是血痕的检材。②方法:联苯胺试验、酚酞试验。◎确证试验(conclusivetest)b①目的:证明检材是血痕。②方法:血色原结晶试验。◎种属鉴定(speciesidentification)b①目的:确定血痕是否人血。②方法:免疫学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个人识别b①目的:排除或证明嫌疑人。②方法:基因产物水平的遗传标记测定、DNA多态性分析、性别鉴定。★精斑(seminalst)检验◎预试验(preliminarytest)b目的:是筛选可疑精斑。方法:碘化碘钾结晶试验、苦味酸结晶试验、锌检出法◎确证试验(conclusivetest)b目的:检验精液中的特有成分,其阳性结果可以确证精斑。方法:精子检出法、免疫学实验(PSA)。毛发检验一㈠毛发为重要检材的原因Ib①易脱落并留在作案现场及有关物体上;②不易腐败和毁坏,可长期保存;③在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上常留有死者或伤者的毛发;④可进行个人识别。㈡毛发检验需解决的问题b①区分是毛法或纤维;②鉴别是人毛或动物毛;③区别毛发来自人体何部位;④鉴别是自然脱落或暴力拔脱,推断致伤物;⑤毛发的个人识别。★骨骼检验需解决的问题一①是否为骨骼;②是人骨或动物骨;③是丨人骨或多人骨;④人骨的个人识别;⑤死后经过时间的推断及损伤的鉴定。★牙齿检验需解决的问题一①是否为人牙齿;②推断年龄;③牙齿的个体生活特征;④牙齿的个人识别。◎卫星DNA|b基因组DNA中大约10%是串联重复(tandemrepeats)DNA,结构形式是以一个序列相对恒定的DNA片段构成核心序列(coresequence),作为重复单位,首尾相接,串联重复。这种特殊的串联重复序列叫作:卫星DNA(satelliteDNA)◎变数串联重复9小卫星和微卫星都具有特定的基因座位,其中部分卫星DNA序列,因不同个体、不同等位基因之间,重复单位的串联重复的次数不同形成了DNA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