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遗产事业的功能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章主要为主题报告第二章提供解释性说明,为专业人士和感兴趣的读者提供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计算思路和中间结果,在主题报告中阐述过的观点不在此详述。但本章的内容也是自成体系、完整可读的。文化遗产事业是具有教育、科研、经济三大功能的公益事业,但文化遗产并不是纯公共物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事业的经济功能,有利于促进其教育和科研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经营和服务效率,有利于公益性经济功能的实现。现实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尽管如技术报告所述,目前我国这一公益事业[1]的主要管理体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遗产事业就只能靠财政投入维持。可用作为这一事业现行主体的文物事业的相关情况来说明。“十五”期间,在我国文物事业的收入来源构成中,财政拨款占45%,事业收入占38%(其中门票收入占事业收入的76%)。对于文化遗产事业这样的公益事业的类似研究,已在自然遗产领域进行多年,并成为生态补偿等政策实施时重要的决策依据,但在文化遗产领域仍是限于研究、远离政策的“新生事物”。国家文物局曾经在2004~2005年间组织三支队伍对文物系统的经济贡献进行过预研究,[2]给出了比较科学的结论。但囿于人力、物力以及方法、数据的局限,漏洞也较多,说服力不够强。本章将在这些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文物系统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然后通过文物系统没有异议的直接贡献和部分没有疑义的间接贡献的计量,来论证下述观点:在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中,其对旅游业和文物流通经营的贡献尤为重要和直接。从这个局部评价文物系统的经济功能,能更方便地体现出这一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且,仅仅考虑到文物系统的服务经营对旅游业和文物流通经营的贡献,其经济功能的完全产出就远大于财政投入。如果将国民经济看作一个系统,文物系统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可以实现内部化,全部成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若将文物保护事业看作一个系统,内部化产生的这部分收益其实已超过所得到的财政投入,而且这种产出大于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现象并不明显。因此,及时到位地追加财政投入,有助于进一步增加文物系统的经济产出,其公益性功能也能得到更好发挥。1文化遗产的经济学属性和文化遗产事业的功能1.1公共物品理论角度的文化遗产属性及其价值体现方式(1)文化遗产属性福利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理论是研究公益性社会事业的主要方法。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而言,文化遗产是一种以公共物品为主的混合物品。对于公共物品来说,对其属性的经济学研究一般是考察其竞争性和排他性。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3]给出了纯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纯公共物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产权上的非排他性,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产权上的非排他性指的是不可能阻止不付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对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付任何费用的人同支付费用的人一样能够享有公共物品带来的益处;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指一个人对纯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从公共物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即增加一个人的消费,边际成本为零。现实社会有许多物品是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混合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通过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实现“排他”,这类物品(服务)一般称为俱乐部物品;还有一类物品与俱乐部物品刚好相反,即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一般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俱乐部物品和共同资源产品通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然而,萨缪尔森对公共物品的定义仅仅建立在物品自身性质的基础上,没有联系人类社会的产权制度安排。实际上,一个物品是私人物品还是公共物品除了自身性质外,也取决于人类社会的产权制度安排。在我国,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所有权属性及其法律责任,见表技2-1。表技2-1不同类型遗产的所有权性质及法律责任文化遗产产权与一般财产的不同之处在于:无论它们是公有、混合所有,还是私有,其共同产权特征是,它们的文化价值具有共享性质,这些价值基本上既没有竞争性,又没有排他性,因而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4]另外,上述这三类物品,都还具有两个共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这使得从短期经济利益而言对文化遗产的损耗性利用必须加以管制,不能以通常的生产性资源的角度看待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以公共物品为主的产权属性、文化价值的共享性以及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国的文化遗产事业是以公益性为主、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事业。因此,我国的大多数文化遗产管理机构采用非营利体制,是文化遗产事业充分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功能的基础。(2)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方式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有层次的。首先,作为基础的是文化遗产的“本征价值”。其次,是由本征价值“衍生”或“派生”而来的文化遗产的使用价值,或称“功利性价值”,简称“文化遗产功能”。仅就中国的文化遗产而言,其价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体现:①对应于本征价值,其体现方式其实就是对文化价值内涵的表述,其体现了中华文明、创造性能力、价值观、文化传统,历史上的设计、技术、艺术、文学等方面成就,与某一重要历史事件、习俗、思想、信仰之间可感知的直接联系等;②对应于文化遗产使用价值(具有显性和隐性价值)。直接体现的是显性价值,需要通过人的参与(主要是保护基础上的利用)才能体现出来,也突出了其公益性,其主要利用方式是教育和科学研究;隐性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遗产事业对其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上。(3)文化遗产的主要利用方式文化遗产的教育功能、科研功能和经济功能,只有通过文化遗产的利用才能实现。从这个角度而言,文化遗产的利用不啻于文化遗产保护。而且,从根本上说,文化遗产的利用方式决定着文化遗产价值的实现。文化遗产的主要利用方式可归结为三种方式。①教育。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遗存,通过宣传、展示、参观等教育活动,能够形成国家共同意识,树立国家、民族荣誉感,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同时,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也可以加强国家及地区软实力。②科学研究。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使其在人文历史和技术领域都成为重要的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可或缺的科研载体。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凝聚了古人对某类事物的认识和利用方式,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并不是仅指少数历史文献才有的研究功能,而是要强调全部的文化遗产都可以视作历史的证物来研究。③在旅游活动中,人们也需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文化信息,去体验、理解和品味多彩的文化内涵,因此以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资源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的主要内容;另外,文物流通经营、文化遗产的复(仿)制品、印刷品、音像制品、网络产品等,既有利于文物价值和知识信息的传播,又是具有良好经济收益的文化产业活动。这两类经济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1.2文化遗产事业的三大功能关于文化遗产的功能传统表述主要有: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遗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表现,是历史上各时期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结晶,具有所谓“形成国家共同意识的功能”,树立国家、民族荣誉感的功能等;文化遗产具有文化传承、文化象征、考古发现、历史研究与借鉴等多种功能;文化遗产可以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发展先进生产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文化遗产事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和重要内涵,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大目标下,为了达成文化和谐,文化遗产事业必须具有更全面的功能: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对各行各业的要求可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文物事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5]一文中指出:文化遗产是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美好生活的宝贵资源,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为此,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要让人民群众从文物保护的成果中得到实惠。因此,在文化遗产的功能中,要做到两方面接轨,一是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接轨;二是与国际上“保护是手段、为人服务才是目的”的理念接轨。通过这样的接轨,结合文化遗产使用价值的体现方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总结文化遗产的功能。(1)文化遗产具有教育功能文化遗产兼具历史文化方面的物质性和在传承上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性,服务对象涵盖整个社会,包括各种职业背景,各种知识水平,各种年龄层次。这些特点使凝聚了传统文化精华的文化遗产被视为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资源;通过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通过文化遗产的历史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察中国的文明史、兴衰史、事件史、人物史,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身上兼顾的重担,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文化遗产的实物与演示教育,提高公众的知识和能力的素质;文物系统博物馆通过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推出主题鲜明、富有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的优秀展览,在全民的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参观,可以提高公众的文化水平。对文化遗产的参观是一个进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教育的重要手段,文化遗产的环境可以使人能够自觉的规范、约束自己,努力使自己向善、向美、向上。它还能为公众学习与操练现代社会的公德和社交能力提供机会与空间。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对公众的教育功能,可进一步体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2)文化遗产具有科研功能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使其在人文历史和技术领域都成为重要的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可或缺的科研载体。对历史研究,文化遗产是基本的证据和线索;对技术研究,诸多文化遗产的形成工艺有直接应用价值;文化遗产提供可靠的研究史料。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献史料。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在这大量文献史料中,或记载不详,或受时代的局限,或因阶级偏见事实被歪曲颠倒,这就需要重视运用最可靠的史料——文化遗产来进行研究;文化遗产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有益借鉴。文化遗产对发展现代科技借鉴作用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直接应用,有的可供间接借鉴。它还为现代科技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文化遗产的科研功能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往往可以转化为一种对文化遗产本身的新的认知,而通过各种途径为公众所了解和学习,因此也可作为教育功能的有益补充。(3)文化遗产还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文化遗产在很多行业中是生产要素甚至是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要求的丰富,文化遗产所覆盖的范围和产生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也越来越显著。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业所包括的各种经济活动都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综上所述,文化遗产事业在新形势下具备了新的功能,结合文化遗产使用价值的体现方式,可以将文化遗产的各种功能特点整合为三大功能:教育、科研、经济(见表技2-2)。这些功能只有通过遗产服务,如文物利用,即文化遗产通过人的参与活动(如参观、科考、旅游等活动),而加以利用才能实现其功能,而在发挥任何一项功能的同时往往也在发挥着另一项功能。文化遗产的公益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科研这两个功能上,而经济功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其非营利性。例如,文化遗产单位经营产生的利润不用于分红,而是上缴国库或是用于自身发展的再投入。表技2-2传统表述的文化遗产功能可整合为教育、科研、经济三大功能文化遗产具有教育、科研和经济三大功能,并且这些功能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①以教育的功能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因此,必须“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而由于文物资源在两个方面的独特性,使其在“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一是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内容,也包括非物质内容,既具有外形的客观性又具有内涵的可感知性。这使文化遗产兼具历史文化方面的物质性和在传承上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性,因而重要的遗产会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符号或精神象征——这种国脉和文脉的具象化是形成共同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二是服务对象涵盖整个社会,包括各种职业背景,各种知识水平,各种年龄层次。这些特点使文化遗产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和任何社会中都被视为具有极高价值的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这种功能在新世纪新阶段更加彰显。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解决稳定、发展的问题,就必须形成全社会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和谐文化,有利于增进共识、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力量。”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的国脉和文脉的文化遗产,其在形成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上的功能更显得不可或缺。②以科研的功能而言,由于文化遗产种类丰富,使其在人文历史和技术领域都成为重要的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可或缺的科研载体。对历史研究,文化遗产是基本的证据和线索;对技术研究,诸多文化遗产的形成工艺有直接应用价值。而且,实现这些功能没有替代品。③以经济的功能而言,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多功能性、增值性、管理上的政策性的特点。这使得文化遗产在形成相关产业上具有了三方面的不可或缺性,对以可持续利用文物为基础的产业(如旅游业等),文物是不可替代资源;对文物流通经营,文物是唯一商品;对文物鉴定与修复业等,文物是唯一工作对象。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文物在市场条件下就为人民服务而言,既能像其他产业一样体现出纯粹的经济功能,又能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正外部性——不管文物旅游、文物流通经营、文物修复,其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发挥出了其在教育、科研上的社会效益,文物产业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和谐文化的形成过程。总之,文化遗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且其功能独特具有不可替代性,对其的管理必须考虑这两个“不可”特性。2文化旅游与文物流通经营文化遗产事业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化遗产事业本身的发展所带动的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文化旅游和文物流通经营。2.1文化旅游2.1.1文化旅游的定义旅游文献将文化旅游活动的范围界定为对下列文化遗产资产的使用:考古遗址、博物馆、宫殿、历史建筑、著名建筑物、废墟、艺术品、雕塑、工艺品、节日、民间艺术、原始文化,以及能够代表民族及其文化的其他东西。事实上,文化旅游涵盖了范围更大的活动,其中包括文物景点旅游、历史旅游、民族旅游等,只是这些活动依赖于相同的文化遗产资源。但从根本上看,无论是对被利用的资源来说,还是对利用它们的旅游者来说,几乎都不可能绝对地限定范围,所以文化旅游的边界是模糊不清的。2.1.2文化旅游的构成文化旅游涉及以下四种要素。(1)旅游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活动,会吸引当地的旅游者,旅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获得愉悦。(2)文化遗产的利用鉴定文化遗产并对其加以保护是因为它们的内在价值或对一个社会的意义,而不是由于它们作为旅游吸引物而具有的外在价值。事实上,在最初对它们进行鉴定时,人们极少会考虑到文化遗产资产的旅游潜力。关于某一资产的大部分文献记录都会集中反映它们在美学、建筑、历史、社会、精神或教育诸方面的价值,而文化旅游产生的经济价值则被模糊地置于教育或社会价值之中。(3)产品的消费和体验文化旅游者希望能够消费各种不同的文化体验。为促进这种消费,文化遗产必须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这一转化过程通过将文化遗产转变为可被旅游者所利用的东西而实现其潜在价值。文化遗产是没有被商品化的或原始的资产,是因其内在价值而被鉴别出来的;文化旅游产品则是那些出于旅游消费的目的而经过特别转化成为商品化了的资产。(4)旅游者有不少定义提出或强烈暗示了这样一点,即所有的文化旅游者都是由于要深入学习、体验,或者自我探索而产生旅行动机的。另一些定义认为,参与文化旅游具有各种不同的动机,呈现出连续性分布,分布区间一端是专门或主要为文化旅游的原因而旅行,另一端是文化旅游活动仅构成其整个旅行的一个偶然成分。2.1.3文化旅游者的类型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WTTC)预测文化旅游占全部旅游活动的37%(就旅游时间而言),而且其需求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根据安托洛维克的报道,去欧洲旅行的约67%的美国人希望文化旅游体验成为他们旅行的部分内容;由一家美国购物中心开发商所做的研究报告说,到美国的国际游客中约有40%参与文化旅游;1996年,美国国内旅行者中几乎有一半人(约有0.65亿人)加入到了某种类型的文化或遗产旅游活动之中;在加利福尼亚州,有45%的海外旅游者参观了历史遗址;约90%的加拿大人对访问遗产地,包括原住民遗址感兴趣;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超过60%的旅游者参观了文化遗产地或修复的历史建筑。以上提供的数据所记录的几乎全部都是文化旅游活动的参与率,而不是核心目的。文化旅游者被定义为在旅行期间的某个时段访问特定的文化或遗产吸引物不论访问目的的原因是什么。将文化旅游目的的核心性和体验深度这两个维度结合起来考察,可以得出文化旅游者可能的五种类型。①目标明确型文化旅游者——文化旅游是其访问某一目的地的首要理由,而且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②观光型文化旅游者——文化旅游是其访问某一目的地的首要的或主要的理由,但是体验较前者肤浅。③意外发现型文化旅游者——不是为文化旅游的原因而旅游,但是在参与文化旅游活动之后却获得深刻的文化旅游体验。④随意型文化旅游者——文化旅游是其访问某一目的地的弱动机,产生的体验是肤浅的。⑤偶然型文化旅游者——不是为文化旅游的目的而旅行,但是参加了一些活动,获得了肤浅的体验。文化旅游者可能的五种类型如图技2-1所示。图技2-1文化旅游者类型欧洲旅游休闲教育协会的文化旅游研究项目,鉴定了特殊的和一般的文化旅游者之间的区别。特殊的文化旅游者,是指那些特意为访问文化吸引物而从事旅行的人。对他们而言,吸引物在他们做目的地选择时是重要的或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他们在逗留期间访问多处文化吸引物,因为他们对于要访问什么是做了多次决定的。研究还发现,他们比其他群体有更频繁的文化吸引物消费。如果使用这一定义,那么约有9%的赴欧洲旅游者是可以被定义为文化旅游者的,这大大低于安托洛维克所报道的70%。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般的文化旅游者代表了文化旅游者中的绝大多数,在其目的地总体决策中,文化旅游的重要性要低得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自然资源与保护部委托完成了有关遗产旅游的一项研究。在赴宾夕法尼亚的休闲旅游者中,估计有26%的人在旅行中参与遗产旅游活动。研究小组识别出了三种类型各不相同的遗产旅游者:核心遗产旅游者(占样本的47%),他们表示文化旅游是他们决定访问宾夕法尼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度遗产旅行者(占39%),遗产旅游是他们决定访问宾夕法尼亚的一个中等重要的因素;低度遗产旅行者(占14%),他们感觉到遗产旅游并不是他们作出访问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旅行期间还是游览了遗产吸引物。1997年,核心遗产旅行者在所有赴宾夕法尼亚的休闲旅游者中占了12%,但是他们的花费却不合比例地高达旅游开支的25%。1999年末进行的一项对中国香港文化旅游参与情况的研究中,涉及对2066名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赴港旅游者的调查: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接受调查的1/3(33.3%)游客在访问期间的某个时候参加了某种形式的文化旅游活动,这个数字与世界旅游组织对全球文化旅游的估计值是可比的。参与率根据游客来源地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西方游客参加文化旅游的可能性比亚洲游客高1.5~2倍。美国和澳大利亚旅游者是文化旅游产品的最大消费者,分别有41%和39%的参与率。图技2-2香港的文化旅游者如图技2-2所示,受调查的大部分旅游者(58%)表示,在他们访问香港的决定中,文化旅游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或根本没有发挥作用。但是这些人还是参加了某种形式的文化旅游活动,其中的大部分获得了肤浅的体验,其活动大多可以概括为观光、拍照或稍稍了解香港的文化和遗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剩下的42%表示,文化旅游对他们的访问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或者是他们到达香港的主要原因。即使在这个群体里,观光型文化旅游者(在肤浅的水平上消费大量体验)在数量上也是超出目标明确型文化旅游者的,两者的比例约为2.5∶1。到香港的所有旅游者中,33.3%属于符合某种描述的文化旅游者,14%表示文化旅游在他们访问香港的决定中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只有4%有高度的动机因为文化旅游的原因而访问香港,并且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可以被归入目标明确型文化旅游者。2.1.4文化遗产管理与文化旅游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部门所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在旅游和文化遗产管理之间找到平衡,也就是在旅游者对其外在价值的消费和文化遗产管理者对其内在价值的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旅游作为文化资产的一种,营利性合法使用者群体的出现,使得遗产资源的管理过程有了更大的必要性。由于对同一资源的竞争性使用,旅游和遗产管理两个部门之间时有冲突发生,因为除了资源基础以外,他们所共享的东西很少。两个行业都根据不同的核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而独立发展,他们服务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服从于不同的政治主管,实现不同的目的,在社会中扮演着完全不同的角色。旅游业人士将文化资产视为其产品的原材料,借以产生出旅游活动的现金流而积累财富。随着需求的增加,随着许多文化资产的管理者为解决资金问题而采用更为商业性的方式来运作,文化资产承受着更为重大的压力。文化遗产管理界人士则因其内在价值而珍视这些同样的资产。表技2-3重点展示了文化遗产管理和旅游之间的重大差别。2.2文物流通经营目前所谓“文物流通经营”是笼统称谓,按照目前的法律界定,理论上只有两种形式,客观实际存在三种形式,即文物购销经营单位(又称文物商店、文物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法律规定具有文物收购和经销资格;旧货市场(200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颁布之前允许经营文物的旧货市场称“文物监管物品市场”,规定只有文物商店和文物拍卖企业可以经营文物,其他任何机构包括旧货市场在内均不可以经营文物)的主办者为法人,市场内各经营户不具有法人资格,且没有文物收购与经销资格;文物艺术品拍卖经营企业属于中介性质机构,是法律允许从事文物经营的机构。[6]表技2-3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之比较①2.2.1文物流通经营回顾(1)文物商店文物商店是在20世纪50年代将1949年前的私营店铺转变为公私合营或合作性质的基础上,在60年代初成立的。以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城市最多,其他省市较少甚或没有。当时确立由外贸会同商业、文化、海关、公安等部门对其联合管理,政策主旨偏重于出口创汇,事实表明这种政策极不利于对社会流散文物的保护;为此1960年文化部、商业部、外贸部联合颁发《改变文物商业的性质和管理体制的方案》的政策文件,将文物商店的纯商业性质变为企业化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为大量新建的博物馆征集展品。在这个背景下开始将公私合营转变或新成立为国营文物商店;1974年外贸部、商业部、文化部、文物局联合提出《关于加强文物商业管理和执行文物保护政策的意见》,“对于文物商业市场,则应归口经营、统一收购、统一价格、加强管理”的方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文物商店的体制;1981年国家文物局颁发《文物商店工作条例》,明确要求各地凡新设文物商店或文物收购站必须报请国家文物局或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明确规定国营文物商店在内部经营机制上,销售、收购、保管三部门必须分设,且各地文物商店不许跨地区收购等管理办法。(2)旧货市场“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文物商业经营的“三统一”方针受到严重冲击。由于国家经济体制有所变化,压制已久的社会需求迅速爆发,且来势极其迅猛,使得各地文物和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措手不及,在没有新的文物管理法规和政策的情况下,在“守土有责”的压力下,只得依照旧的法规和政策采取“堵压”的方式制止,但收效甚微。从1979年开始,在一些省市自发出现一些小规模的旧货摊位,主要混杂在农贸市场中,多为古旧民间用品,其中不乏官式、官窑;到20世纪70年代末则在街头巷尾出现专门的旧货市场;1989年北京市承认用行政手段管理文物市场的局限性,转而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率先开创全国第一家由工商部门管理、文物部门实行监管的旧货市场。将散落全市各处从事文物经营的游商散贩集中在几个监管市场内,允许经营1911年以后的文物监管物品,严禁国家不允许经营的文物;1992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工商局(现改称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四部委经过全面调研、并参考北京市的做法,联合颁布《关于加强文物市场管理的通知》(国家文物局[92]文物字第209号),基本上肯定了北京市的做法,明确规定了旧货市场中销售文物的范围,强调此类市场要由当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监管。此文件的颁布打破了文物商业经营的国家垄断,首次公开允许民间在一定范围内经营文物。于是全国各省市纷起而效之,混乱的局面逐渐趋于规范;截至2004年6月底,全国规范了约130余处由文物行政部门不同程度实施监管的旧货市场;其中北京市最多有12处,约6700余经营户。(3)文物拍卖计划经济体制下僵死的文物流通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需求。1988年北京市出现第一家文物艺术品拍卖经营单位,举办了一些小型的文物拍卖(实际上拍的都是文物监管物品,且只限国内买家);1992年为配合“中国黄金旅游年”,曾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文物国际拍卖会,买家主要是境外收藏家和游客;1993年国家文物局在京、沪、粤三省市试点文物艺术品拍卖;1994年国家文物局颁布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实行“直管专营”政策,即由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认定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资格,除此之外的任何公司、单位和市场均不得从事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1996年国家文物局颁布《关于加强文物拍卖标的鉴定管理的通知》(国家文物局[96]文物文字第1187号),结合当时的国家政策法规,参照国际惯例,规范文物拍卖标的的鉴定管理;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2002年的《文物保护法》及200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均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做出了较为详尽的管理规定。2.2.2文物流通经营发展现状(1)文物商店截止到2006年调查时为止,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有由文物部门管理的国营文物商店97家。这97家文物部门所属国营文物商店当时共有库存量3418668件套文物商品(其中北京的库存量最多,占总量的近50%),其中作为珍贵文物的非卖品有43648件套,共有一级品76件套,二级品64件套,三级品43504件套。此外,全国还有10余家由非文物部门管理的国营文物商店;2002年新《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至2006年底,各地依法批准建立了一批民营文物商店,其中绝大部分在福建(90余家)和北京(近50家),山西等省有1家至数家不等。全国各省市国营文物商店的经营额因地域而异、因货质而异。如安徽省文物商店平均年经营额500万~600万元,销售量2000余件;湖南省文物商店平均年经营额1000万元,其中新工艺品占200余万元;湖北省年均销售额210万元,销售量5000余件。(2)旧货市场据调查综合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地级以上(含地级)的城市中,共有较大规模销售文物艺术品的旧货市场130余处。其中,以北京古玩城的“商厦式”为模式的共有62处;类似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那种“集贸市场”模式的约为70处左右。这两类模式中规模最大的分别是北京古玩城和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县级市中规模相对较大的旧货市场约有110处左右,但多是掺设在生活用品旧货市场和旅游品市场中,还有一部分属于街头地摊式的“晓市”(即周六、日于日出设摊,近午即撤)。北京目前有成规模的古玩艺术品旧货市场14处,有近8000经营户。北京古玩城每年销售额约在16亿~18亿左右,每年客流量约为40万人次;潘家园旧货场每年销售额约为3亿~5亿元,每年客流量约为260万~300万人次。(3)文物拍卖截至2007年5月,全国共有拍卖企业3000余家,其中具有文物艺术品拍卖资质的经营企业229家,这229家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京、沪、浙三省市(北京有76家,上海有41家,浙江20余家);这229家中,具有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一级文物拍卖资质的为62家。据中拍协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拍卖企业总经营额约为2000亿元,其中文物艺术品拍卖为142亿元,北京在其中的份额为91.35亿元;2006年,据中拍协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文物拍卖总经营额为128亿元,其中北京为81.08亿元。2.2.3文物拍卖业的社会效益从整体行业来看,拍卖作为一种交易的中介手段,在文物艺术品买、卖双方之间架起一座便捷的桥梁,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促进了文物艺术品的流通,同时文物拍卖机构也实现了盈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拍卖形式所标示的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在沉闷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传统交易方式中辟出一条蹊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一条路,而且走在这条路上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的地下黑市交易,对规范和净化市场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体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1)在一定程度上拍卖满足了全社会对文物艺术品收藏的需求。在京的国家和市级博物馆以及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曾多次通过拍卖会的竞拍征得本馆需求的一些藏品。如国家级珍品北宋张先《十咏图》、朱熹的《春雨帖》、明代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为故宫博物院收藏;清郑板桥手书《五经》、乾隆《法华寺花觚》、《孔子弟子像》手卷等为首都博物馆等部门竞买收藏;宋高宗的《嵇康养生论》由上海博物馆购得;金代的《大般若波罗蜜经》为国家图书馆购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把征集的目光投向了拍卖会。(2)拍卖更多地培养和丰富了一大批收藏家,促进了社会“文物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这种升温体现了传统文化仍具有无限的活力,有助于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活跃了社会文化生活,增强了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在增加社会就业、增加国家税收、活跃社会经济的同时,也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3)拍卖为国家发现、保护珍贵文物提供了线索。拍卖会前的鉴定、审核中,经常发现能定为一、二级品的国家珍贵文物。这类拍品根据国家政策,优先国有博物馆、图书馆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竞买,且不得出境。(4)拍卖使一些散落民间或处于保护不利条件下的珍贵文物艺术品“浮出水面”,归属于相对保护条件和措施较好的单位和个人,有利于文物保护事业。(5)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业绩显著,促使海外的中国文物大量回流。如常熟翁氏藏书80件从美国送到北京参拍,为上海图书馆竞得;如宋宫旧藏《文苑英华》(一册)孤本、清乾隆《御笔小春说》卷、郑板桥《行书》卷、明《犀牛雕松下高士杯》、清《翡翠观音》、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五代至北宋早期的《孔子弟子像》手卷等珍贵文物均从海外回国参拍。随着回流文物的竞拍成功,又促使海外的中国文物更多更快地回国,结束了百余年来中国文物只出不回的历史。(6)拍卖也促使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如《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文物出境审核标准》等。这些切合实际的政策的颁布,不仅进一步促使更多的文物回流,也夯实了文物流通经营规范管理的法规基础。(7)竞拍促使全社会发现、恢复和提高了中国文物艺术品应有的价位和地位。如某件清代的“竹根雕寿星”,曾在某文物商店仅标价3000元尚无人问津,而在拍卖会上以6万元拍出,且买家如获至宝,珍贵收藏;一幅张大千的《仕女图》,拍前估价为28万元,结果成交价达93.5万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8)拍卖影响的日渐扩大,逐步提高了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民众的文化素质修养。过去收藏是少数人的事,如今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几乎成为与股票、房地产等拉动社会经济措施齐名的大众投资热点。尤其是拍卖会前的预展、宣传起到了普及文物意识的作用;促使欲投资文物艺术品收藏和已投资文物艺术品收藏的人们去了解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仅从保值、增值的角度,也间接地提高了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培育了大众文化素质涵养。3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定量分析在文化遗产事业其他领域数据支持不够的情况下,2008年蓝皮书对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只能暂以文物系统的情况代替,最终得出的结论只能大致反映出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部分贡献。我们知道,现代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同时,作为现代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遗产,其存在与发展依赖于文化保护事业的支撑。因此,文物保护事业客观上起到了一种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和引导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测算文物保护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的时候,就必须研究文物保护事业对现代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测算文物保护事业所“拉动”的旅游业增加值,即文物旅游增加值。参照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WTTC)关于旅游对经济贡献的测算方法,将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为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文物系统增加值即是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文物旅游增加值、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文物保护维修支出带动的建筑业增加值即是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3.1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测算方法3.1.1测算范围及时间博物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等都是国内外旅游者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很重要一部分就是由于文物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而通过观光游客的旅游活动作为载体得以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等接待了大量以旅游观光为目的的游客。鉴于旅游活动本身没有明显的地域界限,游客从旅游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往往跨越了多个行政区域,而旅游消费则伴随着整个旅游过程,按照一定的行政区域划分进行旅游业相关数据的统计会带来很复杂的边界问题。而如果将研究范围确定为全国,即在国家范围内对旅游业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则可以给研究带来简化。故本研究的测算范围选取为全国。测算时间选取为“十五”期间,即2001~2005年。3.1.2数据来源《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1~2005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7](2001~200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2001~2005年)。3.1.3测算思路框图我们将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为直接贡献(行业内)和间接贡献(行业外)两种,计算时间接贡献时扣除了重复计算的文物系统门票收入增加值,测算框图见图主2-2。3.1.4测算方法本研究中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特指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1)直接贡献直接贡献以文物系统增加值来度量,来源于历年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文物系统增加值=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2)间接贡献·文物系统支出带动其他行业的增加值主要指文物保护维修支出带动的建筑业增加值。·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文物保护法》规定只有文物商店和文物拍卖企业可以经营文物,其他任何机构包括旧货市场在内均不可以经营文物。另外,考虑到文物商店增加值已计入直接贡献中的文物系统增加值。本报告中的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只包括了文物拍卖企业的增加值。·文物旅游增加值文物资源是观光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观光旅游总收入中有多大比例可以作为文物系统对旅游收入的贡献,这是测算文物贡献旅游观光收入的重点与难点。为此,本研究引入了文物吸引力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要看文物旅游资源相对于自然景观对观光旅游者的吸引程度,判断观光旅游者一次出游的旅游花费即旅游业的旅游收入中有多少应算作或可以算作文物资源的贡献,从而合理估计出文物系统旅游资源分担观光旅游收入的比例。旅游观光总收入=城镇人均观光旅游消费×观光旅游者中的城镇人数+农村人均观光旅游消费×观光旅游者中的农村人数+入境旅游者人均观光旅游消费×入境观光旅游者人数文物贡献旅游观光收入=旅游观光总收入×文物吸引力因子本研究将主要介绍三种计算文物吸引力因子的方法。文物旅游增加值=文物贡献旅游观光收入×旅游业增加值率(3)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文物遗产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直接贡献+间接贡献(扣除重复计算)3.2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测算结果3.2.1直接贡献“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为117.24亿元,各年增加值构成情况详见表技2-4。表技2-4“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情况从图技2-3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从2001年的14.97亿元增长至2005年的37.31亿元,增长了149%,年均增长率为29.8%,除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较上年有所回落外,其余年份均呈上升态势。图技2-3“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变化情况3.2.2间接贡献(1)文物系统支出带动其他行业的增加值“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保护维修支出合计26.67亿元,各年保护维修支出情况详见表技2-5。表技2-5“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支出情况众所周知,工业增加值率是指工业企业新创造的价值占产品价值的比重,是国民经济诸多数量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文物系统保护维修支出是以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路径进入建筑业总产值,我们先将其近似作为所带动的建筑业的总产值[8],再通过历年建筑业的增加值和总产出统计数据计算出建筑业的增加值率(见表技2-6),这样就能近似得到文物系统保护维修支出所带动建筑行业的增加值(见表技2-7)。表技2-6“十五”期间建筑业经济指标表技2-7“十五”期间文物系统保护维修带动建筑业增加值从表技2-6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率平均为21.5%。(2)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据中拍协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经营额[9]为142亿元[10]。由于2005年以前中拍协未进行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经营额的调查,为了估算出“十五”期间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经营额,我们假设“十五”期间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经营额以较为保守的10%的速度增长。据此,估算出“十五”期间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经营额为582亿元。另据,“十五”期间文物业增加值率为60%(见表技2-4),粗略估算出“十五”期间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共约为348.9亿元。(3)文物旅游增加值·“十五”期间观光旅游总收入情况“十五”期间旅游观光收入为12302.6亿元,各年旅游观光收入详见表技2-8。表技2-8“十五”期间全国观光旅游情况从图技2-4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全国以观光游览为目的旅游收入从2001年的2058.2亿元增长至2005年的3240.1亿元,增长了57.42%,年均增长率为11.48%,除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较上年有所回落外,其余年份均呈上升态势。图技2-4“十五”期间全国以观光游览为目的旅游收入变化情况·文物吸引力因子我们引入文物吸引力的概念,即估计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旅游者对文物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并采用三种方法来确定,以此来测算文物对旅游观光收入的贡献,这也构成了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一:文物吸引力因子=文物系统门票收入/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游客在门票上的花费差异可以体现他对文物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如果游客选择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门票上花费多一些,则表明游客更偏爱文物旅游资源,反之,游客可能更偏爱文物旅游资源之外的自然景观等。因此,我们尝试通过计算文物系统门票收入占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的比例来大致判断游客对文物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即文物吸引力因子。“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门票收入统计情况和全国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统计情况分别见表技2-9和表技2-10,据此测算的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见表技2-11。方法二:文物吸引力因子=文物系统接待旅游者人次数/观光旅游者总人次数这种偏好程度也可以根据文物系统接待的旅游者人数来体现,文物系统接待的旅游者越多,表明游客越偏爱文物旅游资源。因此,我们也尝试通过计算文物系统接待旅游人数占观光游览总人数的比例来判断文物吸引力因子。表技2-9“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门票收入统计情况表技2-10“十五”期间全国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统计情况表技2-11“十五”期间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方法一估算结果《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有文物系统接待参观人数的统计数据,但该统计指标没有解决同一旅游者一次出游参观多个文物旅游资源而被重复统计的问题。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某年全国只有1个观光旅游者,他当年出游10次,仅有一次出游去过文物旅游资源,假设这一次出游共去了10个文物旅游资源,那么被文物系统统计的参观人数为10人,如果按照文物吸引力因子=文物系统接待参观人数/观光旅游者人次数,则文物吸引力因子=10/10×100%=100%,也就是说这个观光旅游者的当年旅游花费全部应算作文物系统贡献的旅游收入,但实际情况是只有一次出游的旅游花费是文物系统的贡献。如何估算一个旅游者一次出游可能参观文物旅游资源的数量是又一难点。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以旅游者是否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或消费一半以上的门票费用在文物资源上作为前提,判断一个旅游者一次出游可能参观文物旅游资源的数量,这样能够保守地估计文物系统接待的旅游者人次数。计算公式如下:文物系统接待旅游者人次数=文物系统接待参观人数/旅游者一次出游参观文物旅游资源数量我们采用时间尺度估算方法和消费尺度估算方法计算观光游览旅游者一次出游平均参观的文物景点数:◆时间尺度估算方法通过合理估计游客参观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平均花费的时间,估计一位观光游客一天之内可能参观的文物景点数,再根据旅游抽样调查统计资料中观光游客的平均停留天数估算一位游客一次出游平均最多参观的文物景点数,结果见表技2-12。表技2-12用时间尺度估算“十五”期间观光游客参观文物景点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基本判断:①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时间为8:00~17:00;②游客参观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平均花费的时间为2h~5h(含景点间的路途时间);③根据①和②可以计算出,一个观光者日参观文物景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个数为2~5个。◆消费尺度估算方法通过文物系统关于门票收入和接待参观人数的统计资料,可以估算出文物景点平均门票价格。通过旅游抽样调查数据中城镇和农村观光游客游览(门票)消费,可以估算出其游览(门票)花费可以购买的文物景点门票数,以此估计一个观光者一次出游最多参观的文物景点数,结果见表技2-13。◆结果比较时间尺度估算方法和消费尺度估算方法结果比较见表技2-14。由表技2-14可见,时间尺度估算方法和消费尺度估算方法的结果基本吻合,方法之间相互印证,表明了两种估算方法的合理性;时间尺度估算方法从时间的角度列举出了旅游者一次出游参观文物景点数的合理区间,而消费尺度估算方法从消费的角度估算了在这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可能出现的参观景点数。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消费尺度估算方法估算的国内城镇和农村游客参观文物景点数往往集中在时间尺度估算方法估算的区间下限附近。如果将文物景点的门票价格分为高、中、低三档,国内游客消费的档次主要集中在中低档,而文物景点平均门票价格也主要反映了国内文物景点门票价格中低档的消费价格,故消费尺度估算方法的估算结果对国内游客一次出游平均最多参观的文物景点数的估计是比较合理的。同理,由于入境观光游客购买力水平较高,且出国旅游的机会成本很高,入境游客更倾向于参观一些比较著名的文物景点,而这些景点门票价格往往也比较高,故消费尺度估算方法的估算结果往往集中在时间尺度估算方法估算的合理区间的上限,入境游客一次出游参观的文物景点数用时间尺度估算方法估计是比较合理的。表技2-13用消费尺度估算“十五”期间观光游客参观文物景点数表技2-14两种方法估算“十五”期间观光游客参观文物景点数结果比较综上所述,入境观光游客一次出游最多参观文物景点数的估计采用时间尺度估算结果的平均值,而国内观光游客一次出游最多参观文物景点数的估计采用消费尺度估算方法结果。如果将旅游者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或消费一半以上的门票费用在文物资源上,作为判断一个旅游者一次出游可能参观文物旅游资源的数量的前提,可以得到“十五”期间全国观光游客一次出游可能参观的文物景点数区间,该区间上限和下限值见表技2-15。表技2-15“十五”期间全国观光游客一次出游可能参观的文物景点数估算结果利用表技2-15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十五”期间全国文物系统接待观光游客人次数占观光旅游总人次数比例,见表技2-16。方法三:综合方法一和方法二的估算结果由于我国目前文物系统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观光旅游资源市场化程度较低,其门票价格相对也较低,因而使用方法一(利用观光旅游者在文物系统旅游资源门票上的花费占总的观光游览门票花费比例)来判断其对文物系统旅游资源的偏好有一定程度的低估。而方法二中,利用旅游者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或消费一半以上的门票费用在文物资源上的前提以估计文物系统接待入境和国内旅游人次数,该方法也较为保守。因而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我们的数据偏小,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可能会根据经验推出一个修正指数。用方法一得出“十五”期间文物系统对入境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10.5%;文物系统对国内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7.1%,详见表技2-17。用方法二得出“十五”期间文物系统对入境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14.0%~25.3%;文物系统对国内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7.3%~14.8%,详见表技2-17。表技2-16“十五”期间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方法二估算结果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可以看出,结果还是比较一致的,方法一较接近方法二的下限。方法三综合了方法一和方法二的结论,取方法一的计算结果作为全国“十五”期间文物吸引力因子的下限,而取方法二取值区间的中间值作为吸引力因子的上限。那么“十五”期间文物系统对入境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10.5%~19.7%;文物系统对国内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7.1%~11.1%,详见表技2-17。表技2-17“十五”期间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国家文物局曾经在2004~2005年之间组织三支队伍对文物系统的经济贡献进行过预研究,其中北京化工大学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文物保护课题组这两支队伍仅对其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上的贡献进行了理论说明和定性分析,只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课题组以四川为案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旅游收入不易以省行政区划分,因此其计算结果实为四川文物保护事业对全国的旅游收入贡献,按照其算法分别计算各省的旅游收入贡献会存在重复计算。另外,也没有区分文物景点对国内和入境游客的吸引力差别,未考虑接文物景点接待游客中的重复计算问题,一定程度高估了观光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中的份额。尽管如此,这些预研究为我们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总结归纳三个预研究长处的基础上,我们为了弥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课题组报告中的不足,以全国为口径计算了文物吸引力,关于文物吸引力的相关研究结果比较见表技2-18。由表技2-18结果可知,本报告计算结果较为保守,旅游吸引力因子国内游客为7.1%~11.1%,国外游客为10.5%~19.7%,并且与国外及中国香港的抽样调查数据较为吻合,结果较为合理。(3)文物系统观光旅游收入及其增加值文物系统观光旅游收入增加值=旅游观光收入×文物系统的观光旅游吸引力因子×旅游业增加值率表技2-18关于文物吸引力的相关研究结果比较其中,文物系统的观光旅游吸引力因子采用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的估算结果。如何计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是世界各国都在探讨的一个课题。欧美发达国家试图用建立旅游卫星账户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处在研究和试运用阶段。在近期内,我国还不具备采用这种方法的条件。可行的方法是通过计算旅游增加值率,将旅游收入折合成旅游业增加值。所谓增加值,是指当地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增加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既可以用生产法计算,也可以用收入法计算。从生产法的角度看,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从收入法的角度看,增加值等于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之和。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例如,李江帆[11]测算出1997年广东省的旅游业增加值为306.5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率为37.8%;旅游主管机构也在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例如北京市,测出其1997年旅游业增加值为232.4亿元,旅游业的增加值率为39.3%;上海测算出的旅游业增加值率约为38%;江苏测定出的旅游业增加值为258亿元,旅游业增加值率为39.8%。旅游业的增加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业增加值包括交通、通讯、游览、住宿、饮食、娱乐、商业等行业中为旅客服务创造的增加值,狭义的旅游业增加值是指旅馆业、旅行社业和为旅客服务的娱乐业的增加值。因为旅客的花费涉及吃、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所以仅计算“游、娱”两个方面显然有较大的遗漏。研究表明,旅游业增加值占旅游总收入的比率,西班牙为85%,美国为80%。关于这一比率,国内旅游业曾据此提出了奋斗目标,如广东省旅游局“十五”计划的目标是50%;昆明市测定出的旅游业增加值率在60%左右等。至于旅游业增加值率的确定问题,物耗率是最容易引起分歧并最终影响计算结果的环节,李周在《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研究》的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跨界合作互惠协议3篇
- 2024年信贷担保协议范本2篇
- 2024年度设备采购合同设备安装调试与技术培训2篇
- 快速获取2024年离婚协议模板保障双方权益2篇
- 华东师范大学《无机化学A》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史学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保健》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师范大学《数字逻辑电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师范大学《摄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高中数学精讲精练必修一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章末测试(提升)(含答案及解析)
- 沟下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考点十三 小说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解析版)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四五方剂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 rna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22G101三维立体彩色图集
-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及高中物理实验报告大全
- 山东省省情省况试题
- 机场净空安全知识讲座
- 音乐教学职业生涯规划书
- 《Photoshop CS6 辅助园林景观设计》第二章 photoshop cs6基本操作-制作园林景观基本模块
- 数学思维训练课李白喝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