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_第1页
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_第2页
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_第3页
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_第4页
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少数民族非遗与地方旅游互动关系愈加紧密,非遗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实现乡村文脉延续、激活文化魅力、文化创造转化、释放文化效益、彰显文化特色等有重要意义。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文化精准扶贫,促使非遗与文化旅游互动发展再获高度关注。综观非遗与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已渐成体系,但少数民族地区市级、县级非遗与文化旅游的互动实践方面,研究鲜有关注,基于此,本报告以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高滩畲族的市级、县级非遗为例,对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发展进行探索思考。一国内相关文献回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已由“重申报,轻保护”阶段逐步过渡至“后申遗时代”,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非遗保护传承方式逐步得到实践,非遗如何实现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发展成为研究重点。文化旅游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非遗是文化旅游的价值性吸引物,非遗与文化旅游的耦合研究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含“文化旅游”为主题进行知网期刊高级检索,共检索到核心期刊文献140余篇(见图1),主要围绕“非遗与文化旅游互动内涵、原则及关系研究”、“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及问题研究”、“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等三类主题展开。图1非遗与文化旅游文献发表年度、数量统计情况(一)非遗与文化旅游互动内涵、原则及关系研究学界主要从学理角度对非遗与文化旅游的互动内涵、原则及关系展开研究,多论证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为将文化旅游纳入非遗保护的途径范畴、非遗提升文化旅游的实践效果提供理论依据。互动内涵方面,张博、程圩指出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包括非遗可持续发展及相关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1]互动原则方面,龙先琼、蒋小梅从非遗文化及资源属性角度提出旅游开发中非遗保护的主体重建原则、仪式本真原则、整体性原则。[2]互动关系方面,相关研究文献较多,多数学者从积极、消极两个维度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如董文寿、鄂崇荣指出民俗旅游提升了土家族非遗的知名度,加大了非遗抢救保护力度,促进了非遗的传承及整合,但民俗旅游消解了地方文化的民族性、地方性,使得非遗日趋商品化、表演化;[3]又如张瑛、高云认为旅游是非遗展示和文化保护的窗口,为非遗传承增加了保护资金及培养了群众基础,但旅游开发扭曲了非遗原有面貌,使得非遗变味、衰落及断裂。[4]此外,部分学者认为非遗与文化旅游呈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5]也有学者指出二者为相得益彰的互促关系[6]。(二)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及问题研究文化旅游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而实现非遗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及服务的转化则有赖于“开发模式”这一载体。不同类别的非遗与旅游开发的结合形式不尽相同,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也因实践形式丰富而具有多样化特征。学界主要通过案例研究探讨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模式及问题。如开发模式方面,贾鸿雁指出非遗有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等四种开发模式;[7]张希月梳理了舞台表演、博物馆、主题公园、旅游综合街区、体验活动等七种普遍性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社区旅游”开发模式;[8]张德平在前者的基础上总结了“前店后厂”模式。[9]问题分析方面,学者集中探讨文化旅游视域下非遗内容的“原真性”。王巨山指出,过度的、非正常的旅游开发将威胁文化遗产的有形本质和真实性,将滋生内容缩减、循环展演、无中生有等三种“伪文化”类型;[10]吴兴帜提出文化旅游情境中的伪民俗及失真现象。[11]此外,也有学者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如司马俊莲指出恩施的非遗保护与旅游产业存在“两张皮”现象;[12]赵悦、石美玉指出非遗旅游开发中存在“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开发主体间”“利益相关者间”三大难解矛盾。[13](三)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融合发展、互动双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是学界长期以来探索的焦点。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思考双赢策略,如张博、程圩提出“保护第一,保护重于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等策略促成二者可持续发展;[14]吴兴帜认为实现非遗在文化旅游情境中原真与活态的存续,既需遵守非遗文化生态的主体性、时空性等要求,也需在消费社会中重新审视非遗的原真性和活态性。[15]部分学者从非遗微观构成视角探讨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如周灿从非遗真实性角度提出德昂族非遗旅游保护开发的策略;[16]邓小艳、田敏从非遗文化空间角度提炼其旅游化生存的实践路径。[17]非遗与文化旅游的相关研究已逐渐成熟,且渐成体系。但我国非遗传承发展的理论探索伴随社会文化认知和实践而逐步推进,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特征。此外,由于非遗传承性、流变性、活态性及民族性等特征[18],我国非遗的传承发展实践因政策、资金、人力资源有限而多关注国家级、省级级别的非遗,对市级、县级非遗关注较少。部分民族地区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所限,非遗知名度不高、非遗价值未得社会认可。近年来,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与经济的交织范围更广、领域更多、程度更深,文化旅游与非遗的互动关系更为紧密,许多级别较低的市级、县级非遗逐渐为社会所知。大量文化旅游利益相关者“潜入”少数民族聚居地窥探非遗的原真性内涵,部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持有者“积极”向外展示本民族精神风貌的互动现实,对非遗传承发展产生了多重影响。因此,本报告以汝城县高滩畲族非遗为例,就其市、县级非遗在文化旅游中的传承发展实践展开讨论研究。二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一)非遗传承发展与文化旅游的契合一是概念上的契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非遗传承发展包含继承及创新两大核心环节,蕴含历时及共时重要文化内涵。继承指非遗历时性的有效传承,创新指非遗共时性的创造转化及发展。文化旅游是旅游类型的一种,就本质而言是以参与及体验为基础,实现求知、求新、求奇、求乐、求美等需求的现代经济生活文化现象,但文化旅游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旅游更注重对历史存续、文化内涵的感知与体验。国内部分学者认为文化旅游是提供学习及研究旅游地文化的旅游产品[19],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无形的服务,也不是一次经历,它是一种意识、一种思维、一种方法[20]。因此,就存在形态而言,文化旅游既可看作非遗意识、思维及观念等无形文化的继承传播,也可看作非遗资源有形产品的创造转化。此外,非遗传承发展内涵中所隐含的活态文化因子与文化旅游表征的行为过程特征相符,均含有动态性、延展性等要义,二者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存在紧密的契合关系。二是需求上的契合。非遗传承发展的终极需求是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保持非遗在当代语境下的活力与魅力,激发非遗的多维价值,促成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元。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高级形态,主要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及求知、求新、求奇、求乐、求美的心理引领旅游产业发展。非遗的活态传承需将非遗内涵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发挥其在当代的价值功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文化旅游可实现其对经济基础、群众基础及活态流变的生存发展需求。而文化旅游对文化内涵的需求及其自身社会意义的实现则需从非遗中汲取精神文化养分,并促使人们认知、感受、体验非遗文化形态而重构精神世界。非遗传承发展可实现文化内涵、特色品牌、产品创新的转型升级及满足中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二者在需求上实现“输血”与“造血”的双向互动。三是价值上的契合。非遗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等为文化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发展动力,通过对非遗资源的挖掘可实现文化旅游竞争力的整体提升,非遗的价值使其本身作为文化旅游吸引物而存在于文化旅游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文化旅游在社会宣教、文化交流、经济反哺等方面的价值使其作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而被纳入实践范畴领域,二者在价值上的互动体现了“文化资源”与“实践方式”的交织。(二)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建构据社会学相关理论,互动关系可分为良性互动和非良性互动,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主体间需具有共同的或相类似的价值理念,二是两主体间有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必要性,三是两主体间有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可能性[21]。就非遗传承发展与文化旅游的互动关系而言,二者在概念上的契合关系显露了共同的价值理念,需求上的契合关系彰显了相互依赖性行为产生的必要性,价值上的契合关系体现了相互依赖性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建构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符合内在逻辑。基于此,本报告从相互依赖性行为发生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入手,通过提炼及总结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需求机制及价值机制,探索建构合理的互动框架以实现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是需求机制,即指非遗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创新产品开发满足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需求,文化旅游通过提供经济基础、群众基础及活态流变,拓展非遗传承所需的生存发展空间。二是价值机制,即非遗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开发等提供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文化旅游的社会宣教、文化交流、经济反哺等价值促成非遗传承发展意义的实现,构建具体良性的互动机制(见图2)。图2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三文化旅游视域下高滩畲族非遗的传承发展实践高滩畲族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热水镇中部,总人口约1100人,畲族人口占50%,瑶族人口占10%,是湖南省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湖南省省级备选畲族传统民族村落。据当地族谱记载,热水镇高滩村蓝姓畲族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从江西崇义县乐洞乡乐洞村迁徙而来,[22]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一)高滩畲族非遗资源概况高滩畲族的非遗资源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历史条件下当地畲族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是畲族居民对自身及社会认知投射于文化领域的生动实践,涵盖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尤其是民间音乐、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这四类非遗资源十分丰富。1.民间音乐畲族山歌是当地保护传承状态最佳的非遗项目,于2012年评为市级非遗项目。高滩畲族保有自身语言,却无文字,因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多依赖口头形式的歌唱传颂,畲族山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文学角度考量,畲族山歌以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内蕴表达形式,成为畲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记载畲族发展变迁历史故事,代表性的畲族山歌有畲族七言史诗《高皇歌》。从艺术形式角度考量,高滩畲族山歌具有空间开阔、自由随唱、张口即来、生活叙事等特点,将日常劳作的生活场景如上山砍柴、煮饭、推豆腐等描绘得形象直观,将情谊礼节的人际交往如迎客、敬茶、谈情等描绘得热情洋溢、夸张大胆,彰显了畲族人民淳朴、勤劳、好客的精神品质,体现了人与自然在文化空间的巧妙融合。图3高滩畲族民歌传唱培训班2.传统技艺高滩畲族传习至今的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十分丰富,含畲族竹造纸制作、大禾米糍制作、手工纺线、畲绣、推豆腐等多项,其中畲族竹造纸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大禾米糍制作技艺于2017年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畲族竹造纸技艺含砍笋(竹)、削笋、去节、石灰浸、封河、洗笋、漂笋、滤干、踩笋、入纸槽、放胶叶水、搅拌、抄纸、榨水、分纸、焙纸、取纸、折叠、包扎、磨头等22道工序[23],代表性传承人有高滩畲民蓝和平等。大禾米糍也称黄年糍,意为“招财进宝”,由当地特产大禾米经黄年柴树叶植物碱染色蒸熟,后经多人手握木杵轮番猛捣制成。此外,手工纺线、畲绣、推豆腐等传统技艺仍焕发当代生活意趣。图4高滩畲族村民抖大禾米糍3.传统医药高滩畲族村村民蓝举盛老人是当地有名的民间医师,他收藏了五本有百余年历史的医书,包括打脉书(脉象诊断)、药谱、处方等,记载了画水、烧火图、穴位图、筋脉图等内容。这套民族医疗系统包含内容十分广泛,治疗方法有针灸、中草药处方等[24]。4.民俗少数民族非遗因地理环境、生存条件、历史时空等差异,文化呈同源异形特征。高滩畲族民俗类别与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的畲族相差无几,在人生礼仪与节会活动等方面特色显著。高滩畲族民俗在与瑶族、汉族文化互动融合的进程中,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代表性民俗有县级非遗舞春牛及国家级非遗汝城香火龙。高滩畲族逢年过节会舞龙身由稻草制成且全身插满香炷的香火龙,用于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吉运。高滩畲族香火龙是汝城香火龙中灵活、小巧类的代表。人生礼仪方面,高滩畲族的婚姻风俗较有特色,迎亲嫁娶点“三把火”、席间进餐“唱物取物”环节极富情趣。节会节庆活动方面,高滩畲族三月三的“女儿节”、农历四月的“分龙节”“打闹台”“请月亮”等民俗富有地域特色。图5高滩畲族村民表演香火龙(二)文化旅游视域下高滩畲族非遗的传承发展实践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旅游扶贫、特色小镇等战略的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效应凸显。热水镇优质温泉旅游驱动了畲族非遗资源的内生动力,聚集了大量人气,推动文化旅游消费迅猛增长,成为推动镇域经济转型升级、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6年,热水镇游客人数由20万人次增长至80万人次,同比增长300%,旅游综合收入由5000万元上升至3.2亿元,同比增长540%[25],畲族特色文化资源在镇域文化旅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报告结合汝城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认为高滩畲族非遗在文化旅游视域下的传承发展包括价值认知、资源筛选、转化利用、宣传推广等实践环节。1.价值认知:非遗保护挖掘力度增大非遗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及教育价值[26],建构起了多维度、多层次、多标准的价值体系。文化旅游使得非遗价值逐渐为政府、高滩畲民及外围社会所认知,非遗满足文化消费需求、提供社会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等微观价值得以实现。一是管理者逐步重视畲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积极推进。在管理机制上,热水镇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顾问,镇长为组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的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专门工作组负责畲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事宜,将任务、责任细化到专人。高滩畲族村也成立了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负总责的领导小组,对高滩畲族范围内的非遗开展了翔实的调研,收集、整理了畲族山歌、传说、习俗、技艺等文史资料,以文字、图片、音视频形式加以保存。在保障机制上,在制度规划方面出台了《热水镇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方案》《汝城县热水高滩畲族瑶族特色村寨建设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2014~2015)》,并在《郴州市汝城县热水镇总体规划(2011~2030)》及《汝城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8~2020)》中增添了畲族非遗保护及利用的相关内容。在政策方面,积极申报汝城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少数民族专项资金及高滩畲族瑶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资金,为非遗保护开发争取政策帮扶。在资金方面,政府加大了文化工作经费比例。在人才方面,通过鼓励、奖励、扶持等措施培养传承艺人,如鼓励并指导镇域青年掌握扎龙、舞龙技艺,促进香火龙的传承发展;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青年传承人,如热水镇在课程设置中将畲族山歌、畲族竹造纸技艺分别渗透进音乐、科学课堂。二是高滩畲民逐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挖掘、宣传、展示、开发民族非遗的愿望迫切。其一,非遗传承主体传承发展本民族非遗的责任、意识日益增强。高滩畲族山歌传承人蓝秋秀积极教授村内民众传唱山歌,并在政府组织下将畲族山歌带进中小学校园,她说“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将山歌推出去,把游客引进来”。其二,高滩畲民自发开展文化传承实践活动,如自主组织排练节目《舞春牛》、自觉参与畲族山歌传唱以传承发展民族非遗。三是地方群众积极践行畲族非遗传承发展的义务。热水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及文化专干积极投身高滩畲族非遗的传承发展实践,主动传承畲族山歌、竹造纸技艺等市级非遗。此外,热水镇镇域居民将畲族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如畲族音乐、畲族服饰等融入广场舞等日常生活中,积极推动畲族非遗传承发展。2.资源筛选:非遗存续秩序重新建构文化旅游视域下非遗的展示传播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的“旅游者凝视”视角[27],特色的、优质的、新颖的、趣味的文化内容被选入旅游开发的范畴,畲族非遗原有的发展规律或存续秩序受到一定的干扰波动,重构了高滩畲族非遗的保护传承语义及语境,非遗类目间、非遗内涵要素间的互动对话呈“活态”及“失衡”特征。一是非遗类目选择上的“优势突出”实践。在高滩畲族非遗传承发展实践过程中,因非遗级别、特色、展示便利程度等多方面差异,畲族山歌、香火龙、畲族竹造纸及大禾米糍制作技艺等市、县级非遗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如热水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汝城“三月三”大型民俗活动、专家及社会团体考察研究活动、新闻宣传及电视直播活动均以市级、县级非遗为宣传展示及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这在强化公众对高滩畲族非遗特色认知的同时,弱化了部分反映畲族生产生活、思想观念、审美追求、精神内涵的重要非遗形式及部分民族文化中的“隐性”文化因子,对非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构与重组,如高滩畲族的传统医药及“分龙节”“打闹台”等部分传统民俗受关注程度较低。二是非遗内涵要素上的“创作改编”实践。高滩畲族非遗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初级阶段因缺乏特色致使规划发展困难,后高滩畲族特色村寨建设调研组深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考察学习,依据景宁畲乡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及实践对自身非遗文化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与应用。此外,在畲族文化资源与其他类型文化资源的互动过程中,存在特色运用、融合发展的创作探索实践。热水镇拟打造的《畲族歌舞剧》以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红军池及其革命故事为蓝本,融入畲族特色山歌、服饰、舞蹈等元素,对推动畲族非遗的活态传承具有一定意义。3.转化利用:非遗保护开发形式多样非遗转化利用形式依非遗自身特色及非遗文化意蕴的外在传达机制而定,存在明显的分类利用、特色开发、需求耦合等特点。如非遗中的传统技艺颇具生产性、活态性及精妙性,契合接受者体验、参与、感知的文化需求。蕴藏在技艺中的民间智慧、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更易于通过实地展演的形式传达。一是以民俗节庆为主要驱动,将畲族民俗中的“三月三”与传统的上巳节、春浴日相结合,打造了集温泉与畲族民俗特色于一体的大型民俗节庆活动,将畲族山歌、大禾米糍、舞春牛、刺绣等非遗穿插于“98℃温泉”间集中展演,吸引湘赣粤三地文化休闲旅游、摄影爱好者参观游览。2017中国·汝城温泉文化节暨汝城“三月三”温泉煮鸡蛋大型民俗活动吸引游客13000人次[28],汝城畲族文化得到广泛传播。二是以特色村寨为重要载体,畲族民俗风情村、高滩畲族瑶族特色村寨建设逐步提上日程。《汝城县热水高滩畲族瑶族特色村寨建设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2014—2015)》指明了建设领域及重点任务规划,千人畲族山歌广场、畲族特色风雨桥及牌坊、畲族文化展览馆、畲族竹造纸厂、畲族工艺品展示厅正筹备建设,但受资金落实、项目立项、规划编制及思想认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滩畲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从2013年底启动至今,仍停留在规划设计编制和开发商引进阶段,进展缓慢,但有部分文化兴趣爱好者因民俗节庆带动前往村寨参观。三是以技艺体验、畲族风情农家乐体验为“文化散兵”,如在东江水飞水寨景区设立畲族竹造纸这一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文化旅游景点,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土法造纸的知名度,避免了手工技艺的失传;又如在政府引导下,畲族居民开办16家极具畲族风情的农家乐项目供游客体验,还包括抖糍粑及推豆腐等技艺体验项目。四是以旅游产品及非遗元素为“移动文化”,如热水镇将大禾米糍特产商品、手工竹造纸商品、畲族彩带、草鞋等商品文化元素融入文化旅游业,建构起了温泉旅游和畲族民俗文化旅游组合拳。4.宣传推广:非遗文化交流互动频繁宣传推广作为推介文化旅游及扩大非遗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对非遗的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高滩畲族在非遗的宣传推广中,形成了集举办活动、参与赛事、接待展示于一体的多层次的文化展示体系,为高滩畲族非遗的传承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促进了畲族非遗文化的交流传播。一是将畲族非遗创造性融入活动的举办范畴。汝城“三月三”大型民俗节庆活动是推介畲族非遗的重要文化空间载体,畲族非遗作为核心文化旅游吸引物支撑了大型民俗活动开展、推进。“三省十县湘粤赣文化交流活动”将畲族非遗作为重要摄影采风元素纳入活动内容,展示了畲族非遗内涵的人文美、畲族文化生态的自然美;“文化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以畲族非遗为核心展示物,促进了畲族非遗有效的传承与发展,营造了全民参与文化传承的社会氛围。二是借助赛事参与展示非遗风韵。近年来,畲族山歌队、少儿山歌队在政府组织下积极走出“族门”,前后参与湖南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化会演、郴州市民歌大赛、郴州市和美村庄暨新农村建设文艺会演、郴州艺术节、汝城县非遗展演会、汝城县“我要上春晚”、热水镇畲族民歌大赛等活动,积极推动高滩畲族非遗对外文化交流,促成高滩畲族非遗文化传承主体树立文化自信。三是通过接待展示重点推介非遗。高滩畲族非遗因其原真性内容吸引了众多文化考察团,接待了包括湖南省及郴州市非遗专家、郴州市委宣传部、社会组织及学生考察团体等在内的畲族文化调研考察活动。通过文化传媒机构,如新华社每日电讯、湖南经视、湖南卫视、郴州电视台、《郴州日报》等提升了高滩畲族非遗的社会知名度,为畲族非遗的传承发展吸纳了潜在社会力量。此外,畲族山歌队积极参与汝城县“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等农村文艺活动,对畲族非遗在当地的宣传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四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学理思考本报告以汝城县高滩畲族非遗传承发展实践为例,探讨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问题,其实质是认识文化旅游视域下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主要包含两层重要含义。其一,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包含正向和反向两个维度,应积极发挥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作用,促成其正向发展。其二,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发展内涵,随着社会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文化经济交织的紧密化、人类认知文化的深层化而逐步延伸,辩证的、动态的及发展的视角有助于正确认识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内涵。(一)认知规律,阶段发展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发展因保护与开发组合状态不一而呈阶段性的特征,反映了不同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人在文化旅游浪潮下对待非遗的观点或态度。认知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的文化规律,辩证识别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中阶段性的问题与成果,有助于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如文化旅游视域下高滩畲族非遗的传承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政府、畲民、企业、游客对畲族非遗价值的认知正逐步加强。政府积极实施保护非遗的相关措施;畲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及文化自豪感逐步提升,开发非遗的愿望日渐强烈;企业旅游开发活动进展缓慢且方式粗放;游客对畲族非遗充满好奇。这一阶段畲族非遗的传承发展有着非遗原真性较强,保护力度加大,但开发较浅且急于求成的特征。因此,认知初级阶段的非遗传承发展问题,需重点关注政府这一主体对非遗传承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在识别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发展问题时,应综合考量非遗传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宜就问题而论得失,而应将其置于特定的阶段背景中辩证甄别。此外,非遗的现代活化是脱离非遗原有生存背景的创造性融入,在此过程中,现代社会环境必定将对非遗进行“打磨”“修饰”,使其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及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是非遗生存不可避免地“代价”。因此,允许非遗传承发展进程中出现“必要损失”,给予非遗发展的适当“容错”空间,将有助于实现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良性传承发展。(二)因地制宜,灵活发展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发展还因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差异而存在明显的个体特征,应因地制宜考量非遗传承发展的各项条件,灵活推动文化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发展进程。如高滩畲族非遗资源赋存状态较好、原真性较高,但保护力度、知名度、可接近程度不如某些文化资源,如当地的温泉文化资源。在强势温泉文化资源效应的遮蔽下,高滩畲族非遗文化旅游社会关注度将被温泉文化旅游资源分流,长此以往将使得高滩畲族非遗由于传承发展动力缺失而面临传承发展青黄不接、进程缓慢等矛盾。因此,发展初期需善于组合资源,通过非遗与温泉资源“捆绑式”组合发展,宣传、展示高滩畲族非遗的文化内涵。在实现非遗价值认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挖掘及发展非遗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将其转化成非遗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若非遗本身知名度较高,且其传承发展方式能实现非遗自身的“造血”循环,则可以非遗为主要驱动力,通过挖掘非遗深刻的内在意蕴,在实现非遗自身存续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如何将非遗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情感、关怀及寄托传递出来以启迪当代社会发展。另外,除注意非遗时空环境差别外,还需关注不同非遗类别传承发展实现方式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保护方式与开发模式上,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属性的非遗需采取不同的传承发展方式,促成非遗灵活化、特色化及创新化发展。(三)政策协同,借力发力少数民族非遗传承发展中文化与经济的交织互动在文化旅游视域下显得尤为突出。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我国民族地区在利用非遗资源发展旅游扶贫方面已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关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与非遗传承协调发展成为重要议题。[29]我国出台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对旅游扶贫视域下非遗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此外,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特色小镇建设、全域旅游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都将文化的发展传承放在重要且突出的位置,要求积极发挥特色小镇中文化的支撑作用、全域旅游中文化的提升作用、乡村振兴中文化的凝聚引领作用。如《浙江省文化厅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强化特色小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传承有价值的传统民俗和文化习俗,延续历史文脉,传承文化精神,弘扬文化价值”[30]。因此,需充分结合国家各战略对文化发展的指导要求、发展重点,借具体的实施细则弥补文化旅游视域下非遗传承发展的法律空缺、指导空白,可将与非遗相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