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章在2008年蓝皮书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蓝皮书中提出的问题、思路和方法,结合2008年文化遗产事业的年度大事,递补了2006年和2007年的有关数据,替换和修正了某些指标,以期更客观、准确地反映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在主题报告第二章中我们分析了博物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就经济功能给出了测算的主要结论,本章是主题报告第二章的详细说明,主要针对定量计算部分给出详细分析、计算过程和中间结果,以便专业人士和感兴趣的读者了解细节。2009年蓝皮书沿用2008年提出的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核算框架,并在听取各地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2008年蓝皮书中估计文物旅游增加值和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所选用的经验数据和指标进行了局部替换和修正。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物旅游增加值计算方面,对入境游客文物旅游增加值计算中所涉及的部分指标进行了调整;二是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方面,考虑了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收取佣金的比例,以及在计算增加值时借鉴了全国艺术品拍卖企业的增加值率[1]。由于2008~2009年度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事业中从民生角度而言的地位凸显,2009年的蓝皮书首次参照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核算框架,将文物系统博物馆的贡献部分进行了剥离计算,以专门反映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1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贡献测算方法1.1测算范围及时间目前文化遗产事业尚未统筹,其主体仍是文物系统。加之现有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和管理制度的差别,2009年蓝皮书中定量探讨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时,仍只考虑文物系统的情况。研究单元为港澳台以外的全国,测算时间为2001~2007年,其中2006年和2007年的数据为2009年蓝皮书新近补充的。2009年蓝皮书没有将2008年数据纳入计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全面、可靠的数据由于国家文物局统计工作的一些变动而迟迟难以获得;二是2008年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后有许多博物馆为了适应这个新形势采取了先闭馆整修准备的做法,其2008年数据出现较大的且有点不合常理的变动,将这样的数据纳入年度分析不利于进行合理的纵向比较。1.2数据来源全国文物业统计资料(2001~2007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1~2007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2001~2007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1~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2001~2007年)。1.3测算思路框图我们将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为直接贡献(行业内)和间接贡献(行业外)两种,计算间接贡献时需要扣除重复计算的文物系统门票收入增加值,测算框图见图主2-1。图技2-1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变化情况1.4测算方法1.4.1直接贡献文物系统增加值=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1.4.2间接贡献(1)文物系统支出带动其他行业的增加值。主要指文物保护维修支出带动的建筑业增加值。这个文物保护维修支出仅限于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的“财政拨款”中的相关资金,不包括项目资金和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维修必然涉及大量与土木工程和设备安装等相关的工作,因此文物系统的日常工作也就和建筑业之间发生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联系。通常用于文物系统保护维修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纳入财政经常性预算的保护维修支出,另一个是文物系统实际可支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该经费主要用于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九五”以来,维修经费基本占整个投入的70%以上)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博物馆等的建设资金)。这些项目资金同样作为保护维修支出且数额巨大,在有的省区(例如西藏)还是主要资金,且具有跨年度拨付、资金到位滞后、数据来源不可靠等特点。然而文物局或其他相关统计部门并没有针对后一个来源的款项规定统一的统计口径并纳入每年的统计工作中去。(2)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民间收藏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且已发展为影响越来越大的经济活动,这是文化遗产事业与民生关联的领域之一。但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只有文物商店和文物拍卖企业才可以经营文物,其他任何机构包括旧货市场在内均不可以经营文物,加之民间收藏产生的增加值受益主体复杂且隐蔽,因此在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中不计入这一块。另外,考虑到文物商店增加值已计入直接贡献中的文物系统增加值,故本报告中的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只包括了文物拍卖企业的增加值。(3)文物旅游增加值。旅游观光总收入=城镇人均观光旅游消费×观光旅游者中的城镇人数+农村人均观光旅游消费×观光旅游者中的农村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口岸调查入境旅游者中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比例文物贡献旅游观光收入=旅游观光总收入×文物吸引力因子文物旅游增加值=文物贡献旅游观光收入×旅游业增加值率1.4.3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文物遗产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直接贡献+间接贡献(扣除重复计算)2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结构特征及其年度变化2.1直接贡献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年度构成及变化情况详见表技2-1。表技2-1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情况从图技2-1可以看出,2001~2007年7年中,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除2003年可能受“非典”疫情影响较上年有所回落、2007年营业盈余有明显下滑使得年度增加值较上年略有减少外,其余年份均呈上升态势。总体来看,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从2001年的14.97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40.14亿元,增长了168.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9%,保持了较高的增长。2.2间接贡献2.2.1文物系统支出带动其他行业的增加值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各年保护维修支出情况详见表技2-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前述原因,表技2-2中统计的保护维修支出费用中并未包括任何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因此这里所计算的文物系统支出带动建筑业的增加值仅是一种不完全统计。表技2-2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支出情况我们先将其近似作为所带动的建筑业的总产值,再分别乘以历年建筑业增加值率(见表技2-3),这样就能近似得到文物系统保护维修支出所带动建筑行业的增加值(见表技2-4)。表技2-32001~2007年全国建筑业经济指标表技2-4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保护维修带动建筑业增加值图技2-2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保护维修带动建筑业增加值变化情况从图技2-2可以看出,2001~2007年7年中,全国文物系统保护维修带动建筑业增加值除2004年和2006年较上年有所回落,其余年份均呈上升态势。总体来看,全国文物系统保护维修带动建筑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0.4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1.8亿元,增长了35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5%。2.2.2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据中国拍卖业协会统计,2005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经营额为142亿元。由于缺少历年准确的统计数据,假设2001~2007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经营额按较为保守的10%的增长率计;通常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向委托人、买受人各收取按成交额的10%的佣金[3];参考2001~2007年全国艺术品拍卖公司增加值率(见表技2-5),可粗略估算出2001~2007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见表技2-6)。表技2-52001~2007年全国艺术品拍卖公司经济指标表技2-62001~2007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图技2-32001~2007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变化情况从图技2-3可以看出,2001~2007年7年中,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2002年、2005年和2006年较上年有所回落,其余年份均呈上升态势。总体来看,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6.7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13.1亿元,增长了95.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与2008年蓝皮书的对应内容相比,由于对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的核算方式进行了一些调整,并且调整前后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的差异较大(见表技2-6),导致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核算结果以及整个文物系统的投入产出比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将在本章2.3和2.4节对调整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当然,由于直接经济贡献仅仅是文物系统产生的国民经济贡献的“小头”,因此这种调整对2008年蓝皮书中得出的定性结果没有影响——文物系统仅考虑经济上的投入产出比,也不是财政的包袱。2.2.3文物旅游增加值(1)观光旅游总收入情况。2001~2007年全国观光旅游收入情况详见表技2-7。从图技2-4可以看出,2001~2007年全国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旅游收入除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响较上年有所回落外,其余年份均呈上升态势。从2001年的2449.9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5404.8亿元,增长了120.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1%。(2)文物吸引力因子。确定文物吸引力因子大小是研究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重点和难点。考虑延续性和可比性我们这里仍然采用2008年蓝皮书中提出的三种方法来确定文物吸引力因子,以此来测算文物对旅游观光收入的贡献,未来的蓝皮书将通过抽样调查提高这一因子测算的准确度。方法一:文物吸引力因子=文物系统门票收入/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我们通过计算文物系统门票收入占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的比例来大致判断游客对文物旅游资源的偏好程度,即文物吸引力因子。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门票收入统计情况和全国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统计情况分别见表技2-8和表技2-9,据此测算的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见表技2-10。表技2-72001~2007年全国观光旅游收入情况图技2-42001~2007年全国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旅游收入变化情况表技2-8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门票收入统计情况表技2-92001~2007年全国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统计情况续表2-9表技2-102001~2007年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方法一估算结果方法二:文物吸引力因子=文物系统接待旅游者人次数/观光旅游者总人次数我们通过计算文物系统接待旅游人数占观光游览总人数的比例来判断文物吸引力因子。《全国文物业统计资料》中有文物系统接待参观人数的统计数据,但该统计指标没有解决同一旅游者一次出游参观多个文物旅游资源而被重复统计的问题。我们采用以旅游者是否花费至少一半以上的时间或消费一半以上的门票费用在文物旅游资源上作为前提,以表明文物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相对强势吸引,由此判断一个旅游者一次出游可能参观文物旅游资源的数量下限,这样能够保守地估计文物系统接待的旅游者人次数的上限。计算公式如下:文物系统接待旅游者人次数=文物系统接待参观人数/旅游者一次出游参观文物旅游资源数量我们采用时间尺度估算方法和消费尺度估算方法计算观光游览旅游者一次出游平均参观的文物旅游景点数。①时间尺度估算方法。通过合理估计游客参观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平均花费的时间,估计一位观光游客一天之内可能参观的文物旅游景点数,再根据旅游抽样调查统计资料中观光游客的平均停留天数估算一位游客一次出游平均最多参观的文物旅游景点数,结果见表技2-11。表技2-11用时间尺度估算2001~2007年观光游客参观文物旅游景点数续表2-11②消费尺度估算方法。通过文物系统关于门票收入和接待参观人数的统计资料,可以估算出文物旅游景点平均门票价格。通过旅游抽样调查数据中城镇和农村观光游客游览(门票)消费,可以估算出其游览(门票)花费可以购买的文物旅游景点门票数,以此估计一个观光者一次出游最多参观的文物旅游景点数,结果见表技2-12。③结果比较。时间尺度估算方法和消费尺度估算方法结果比较见表技2-13。表技2-12用消费尺度估算2001~2007年观光游客参观文物旅游景点数续表2-12表技2-13两种方法估算2001~2007年观光游客参观文物旅游景点数结果比较由表技2-13可见,时间尺度估算方法和消费尺度估算方法的结果基本吻合,方法之间相互印证,表明了两种估算方法的合理性;时间尺度估算方法从时间的角度列举出了旅游者一次出游参观文物旅游景点数的合理区间,而消费尺度估算方法从消费的角度估算了在这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可能出现的参观景点数。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消费尺度估算方法估算的游客参观文物旅游景点数往往集中在时间尺度估算方法估算的区间下限附近。表明消费尺度估算方法相对合理,故作为判断一个旅游者一次出游可能参观文物资源数量的上限。将旅游者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或消费一半以上的门票费用在文物旅游景点上,作为判断一个旅游者一次出游可能参观文物旅游资源的数量的下限,可以得到2001~2007年全国观光游客一次出游可能参观的文物旅游景点数区间,该区间上限和下限值见表技2-14。2001~2007年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方法二估算结果见表技2-15,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汇总结果见表技2-16。表技2-142001~2007年全国观光游客一次出游可能参观的文物旅游景点数估算结果表技2-152001~2007年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方法二估算结果表技2-162001~2007年全国文物吸引力因子方法三:综合方法一和方法二的估算结果由于我国目前文物系统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观光旅游资源市场化程度较低,其门票价格相对也较低,因此使用方法一(利用观光旅游者在文物系统旅游资源门票上的花费占总的观光游览门票花费比例)来判断其对文物系统旅游资源的偏好有一定程度的低估。而方法二中,以旅游者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或消费一半以上的门票费用于文物旅游景点为前提,以此来估计文物系统接待入境和国内旅游人次数也相对较少,因此该方法也较为保守。用方法一得出2001~2007年文物系统对入境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平均为3.7%,对国内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7.3%;用方法二得出2001~2007年文物系统对入境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3.8%~7.0%;文物系统对国内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7.4%~14.4%;方法三综合了方法一和方法二,分别取方法一的计算结果作为2001~2007年文物吸引力因子的下限,取方法二取值区间的中间值作为吸引力因子的上限。那么2001~2007年文物系统对入境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3.7%~5.4%,对国内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7.3%~10.9%,详见表技2-16。由于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调整,与2008年蓝皮书中计算得到的“十五”期间吸引力因子相比,上述结果相对偏小[4]。关于文物吸引力的相关研究结果比较见表技2-17。与已有的研究[5]相比,我们的估计是保守的,结果较为合理。表技2-17关于文物吸引力的相关研究结果比较(3)文物系统观光旅游收入及其增加值。文物系统观光旅游收入增加值=旅游观光收入×文物系统的观光旅游吸引力因子×旅游业增加值率其中,文物系统的观光旅游吸引力因子采用方法一至三的估算结果。为了使旅游业的增加值更加切合实际,又不产生夸大旅游业增加值率的歧义,本研究也以50%作为旅游业的增加值率[6]。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观光旅游收入见表技2-18,其增加值见表技2-19。表技2-18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观光旅游收入表技2-19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2.3全部贡献首先,按照2008年蓝皮书的核算方式,根据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经营额(成交额)乘以文物业的增加值率简单估算得到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的增加值,据此分析文物系统产出的构成情况。图技2-5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构成情况(调整前)如图技2-5所示,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主要是通过文物旅游业(60.73%)实现的,将近是文物系统直接贡献的6倍;文物拍卖机构增加值约为103.1亿元,约占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总额的27.92%。根据表技2-20的核算结果,文物旅游业、文物拍卖机构和文物业的直接经济贡献增长显著,是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主力。表技2-20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调整前)但是,为了使核算结果更为科学、易于被其他行业所认可,2009年度蓝皮书在2008年提出的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核算框架的基础上对部分经验数据和指标进行了替换和修正,在补充了2006年和2007年的数据之后,对2009年的经济贡献核算方法做了相应调整,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合理。首先,仅将拍卖企业的营业收入[7]作为计算拍卖企业增加值的基础[8];其次,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率类比全国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增加值率。经过上述调整,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各年贡献变化情况见图技2-6。图技2-6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构成变化情况从图技2-6可以看出,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从2001年的95.6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79.2亿元,增长了19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5%。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虽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只有40.1亿元,但考虑其对建筑业、旅游业、文物拍卖业的带动作用后所得到的总贡献保守估计达279.2亿元,占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11%。可见,文化遗产事业各项功能的发挥不仅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提升了我国的软实力,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可轻视——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效果已经向国民经济的相关领域产生辐射作用,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体现了文化遗产事业的巨大乘数效应。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构成见图技2-7。图技2-7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构成变化情况从图技2-7可以看出,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主要是通过文物系统外的文物旅游业(80.3%)来实现的,远大于文物系统直接贡献(仅为14.4%)。与图技2-5相比较,调整后的各年度文物拍卖机构增加值均比调整前的计算结果明显减少,2007年文物拍卖机构增加值约为13.1亿元,在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中所占比重由27.92%变为4.7%;同时,文物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比重大幅增加。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文物系统的经济功能,需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以保护文物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和规范文物旅游业。另外,除文物旅游外,文化遗产事业如何更好地发挥三大功能、更有效地实现与文化产业的衔接?这需要在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构成变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2.4投入产出分析2.4.1顺承2008年核算方式的投入产出分析为了保证2009年蓝皮书的分析结果与2008年蓝皮书的可比性,我们首先仍然按照2008年蓝皮书中对于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的简单核算方式,按照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经营额(成交额)乘以文物业的增加值率简单估算得到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的增加值,据此分析文物系统的产出情况。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如表技2-20,根据文物系统增加值、文物系统支出带动建筑业的增加值、文物流通经营增加值和文物系统观光旅游收入增加值并扣除文物系统门票收入(重复计算部分),可以得到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由2001年的147.4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369.2亿元(见表技2-21)。表技2-21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和国民经济情况根据表技2-21的计算结果,从2001~2007年平均情况来看,全国文物系统财政拨款占同期GDP的0.018%,而同期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占GDP的0.142%,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是同期财政投入的7.9倍。2.4.2调整后的投入产出分析如前所述,为了使核算结果更为科学、更易于被其他行业所认可,对2009年度蓝皮书的经济贡献核算方法做了相应调整,只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中拍卖企业可贡献的增加值纳入统计。2001~2007年我国文物系统保护资金来源即文物系统收入构成见表技2-22和图技2-8。表技2-222001~2007年文物业收入构成表图技2-8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收入构成可见,文物系统的直接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50%)和事业收入(40%),而事业收入又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和国民经济情况见表技2-23。表技2-232001~2007年全国文物系统和国民经济情况从2001~2007年平均情况来看,全国文物系统财政拨款占同期GDP的0.018%,而同期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占GDP的0.10%,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是同期财政投入的5.6倍。由此可见,2008年蓝皮书中计算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增加值的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从而导致了全国文物系统的国民经济贡献与财政拨款的比值较高。调整计算方法后,全国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就更加合理,也更易被其他行业所认可。这两种算法的结果虽有一定差异,但就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对文物系统经济贡献总量的影响而言,并不影响以下定性分析结论。以调整后的算法为例,从2001~2007年期间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来看[9],即便扣除博物馆门票收入,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仍达到了同期财政投入的5.4倍(若计算博物馆门票收入,则为5.6倍)。另外,博物馆门票收入增加值仅占同期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约4%(见表技2-24)。从这两个数据不难判断,博物馆门票收入对整个文物系统经济贡献总量的贡献率无足轻重。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之后,这个结论仍然是成立的:文物系统即便只算经济效益也不是财政的包袱!何况,如本书主题报告第一章3.2节的分析,如果博物馆能拓展服务范围提高经营收入,与相关产业加强联动,博物馆还可以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表技2-24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门票收入和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情况图技2-9文物系统经济产出和文物系统财政投入比例年度变化从图技2-9中文物系统经济产出和文物系统财政投入比例关系来看,2004~2007年这4年内,文物系统边际经济产出出现了停滞和下滑,即文物系统经济产出的增长速度相对于文物系统财政投入的增长出现了停滞和下滑,对此可能需要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寻找原因。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和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重民生举措的顺利推进,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贡献将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战胜困难,文化遗产事业将对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届时文化遗产事业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放大。3博物馆的经济贡献衡量3.1直接贡献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系统增加值情况详见表技2-25。表技2-25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系统增加值情况图技2-10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经济增加值变化情况从图技2-10可以看出,类似于全国文物系统增加值变化情况,2001~2007年7年中,全国博物馆经济增加值2003年和2007年较上年有所回落,其余年份均呈上升态势。总体来看,全国博物馆经济增加值从2001年的8.9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18.7亿元,增长了110.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2%,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3.2间接贡献3.2.1博物馆修缮费支出带动建筑业增加值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修缮费支出情况详见表技2-26。表技2-26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修缮费支出带动建筑业增加值图技2-11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修缮费支出带动建筑业增加值变化情况从图技2-11可以看出,2001~2007年7年中,全国博物馆修缮费支出带动建筑业增加值2003年、2005年和2006年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余年份均呈下降态势。总体来看,全国博物馆修缮费支出带动建筑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0.53亿元减少至2007年的0.3亿元,降低了43.4%,年均减少9.0%。3.2.2博物馆旅游增加值(1)博物馆吸引力因子。方法一:博物馆吸引力因子=博物馆系统门票收入/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类似于文物系统吸引力因子的计算方法,我们通过计算博物馆门票收入占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的比例来大致判断游客对博物馆的偏好程度,即博物馆吸引力因子。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门票收入统计情况和全国观光游览门票总收入统计情况见表技2-27,据此测算的全国博物馆吸引力因子见表技2-28。表技2-27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系统门票收入统计情况表技2-28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吸引力因子方法—估算结果方法二:博物馆吸引力因子=博物馆系统接待旅游者人次数/观光旅游者总人次数我们通过计算博物馆接待旅游人数占观光游览总人数的比例来判断博物馆吸引力因子。通过博物馆关于门票收入和接待参观人数的统计资料,可以估算出博物馆平均门票价格。通过旅游抽样调查数据中城镇和农村观光游客游览(门票)消费,可以估算出其游览(门票)花费可以购买的博物馆门票数,以此估计一个观光者一次出游最多参观的博物馆个数,结果见表技2-29。时间尺度估算方法和消费尺度估算方法结果比较见表技2-30。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吸引力因子方法二估算结果见表技2-32,全国博物馆吸引力因子汇总结果见表技2-33[10]。表技2-29用消费尺度估算2001~2007年观光游客参观博物馆个数表技2-30两种方法估算2001~2007年观光游客参观博物馆数结果比较表技2-312001~2007年全国观光游客一次出游可能参观的博物馆数估算结果表技2-32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吸引力因子方法二估算结果方法三:综合方法一和方法二的估算结果考虑到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数中除入境游客外,国内游客中有很大比例是博物馆所在地的居民,严格来说不能称为旅游者,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后尤甚。因此,这里的博物馆吸引力因子有一定程度的高估。用方法一得出2001~2007年博物馆对入境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平均为2.0%,对国内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平均为4.2%;用方法二得出2001~2007年博物馆对入境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2.1%~4.2%,对国内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4.4%~8.9%;方法三综合了方法一和方法二,分别取方法一的计算结果作为2001~2007年博物馆吸引力因子的下限,取方法二取值区间的中间值作为吸引力因子的上限。那么2001~2007年博物馆系统对入境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2.0%~3.1%,对国内观光旅游者的吸引力因子为4.2%~6.7%,详见表技2-33。表技2-33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吸引力因子(2)博物馆观光旅游收入及其增加值。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观光旅游收入见表技2-34,其增加值见表技2-35。3.3全部贡献2001~2007年各年全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变化情况见图技2-12。从图技2-12可以看出,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从2001年的67.0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142.0亿元,增长了111.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2007年全国博物馆虽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只有18.7亿元,但考虑其对建筑业、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后所得到的总贡献保守估计达142.0亿元,占到当年文物系统总贡献的50.9%。可见,文化遗产体系中的博物馆作为文物系统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平台,对文物系统充分发挥经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尽管随着2008年博物馆逐渐全面免费开放,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暂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更多通过博物馆辐射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来实现且博物馆自身产业(如纪念品出售和展品交流、个性化服务等)也会逐渐发展壮大,因此,像诸多进行“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城市一样,积极寻找博物馆与其他行业的接合点和积极发展博物馆自身产业,将成为未来博物馆提升其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关键。表技2-34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观光旅游收入表技2-35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图技2-12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构成变化情况2007年全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构成变化情况见图技2-13。图技2-132007年全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构成变化情况从图技2-13可以看出,2007年全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主要是通过博物馆旅游(86.6%)实现的,远大于博物馆经济增加值(仅为13.2%)。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经济功能,需以免费开放为契机,不断提高展览水平,在促进教育功能的同时,大力发展和规范博物馆旅游;如果再考虑到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可行性和博物馆带动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相信未来我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进一步扩大。3.4投入产出分析2001~2007年我国博物馆收入构成见表技2-36和图技2-14。表技2-362001~2007年博物馆收入构成表图技2-142007年博物馆收入构成可见,博物馆类似于整个文物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53%)和事业收入(37%),而事业收入又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随着我国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政策的逐渐推行,博物馆收入中的事业收入还会有所下降;而从各项收入所占的比例来看,目前我国博物馆的收入中,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比重较大,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增长点。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和国民经济情况见表技2-37。表技2-37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和国民经济情况从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和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全国博物馆获得的财政拨款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逐年增大。具体而言,博物馆获得的财政拨款占同期GDP的0.009%,而同期全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占GDP的0.055%,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是同期财政投入的5.9倍,而这种产出大于投入的结论还没有考虑博物馆的公益性功能。不计博物馆门票收入,2001~2007年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仍达到同期财政投入的5.5倍。而且,博物馆门票收入增加值仅占同期博物馆对国民经济总贡献的7.2%(见表技2-38),这说明门票收入在博物馆的全部经济贡献中本来就无足轻重。这样,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之后,即便门票收入全部为零,博物馆的国民经济贡献仍然较大——显著大于各级政府对博物馆的财政投入。此外,从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各项构成来看,2007年博物馆旅游增加值占全国博物馆对国民经济贡献的86.6%,起引领作用。预计从2008年起,随着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对博物馆旅游带动效应的显现,再加上博物馆通过拓展服务范围提高经营收入,并与相关产业加强联动,博物馆还可以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对经济社会贡献的乘数效应将进一步放大。表技2-382001~2007年全国博物馆门票收入图技2-15博物馆经济产出和财政投入比例年度变化情况从图技2-15中博物馆经济产出和财政投入比例关系来看,2004~2007年这4年内,博物馆边际经济产出出现了下滑,这种状况说明博物馆的经济功能发挥得还不够,在保证财政拨款稳定增长的同时,博物馆也需要审视其管理体制、管理水平等因素,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管理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搬家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年度专利许可使用合同专利许可使用合同书2篇
- 转租店面合同范本
- 2024年度不锈钢门生产设备采购合同
- 木房瓦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大型停车场建设融资租赁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农产品订购与供应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大型机场建设推土机租赁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合同
- 2024年度驾驶员聘用合同样本3篇
- 普外科一科一品一特色科室活动方案
- 11.20世界慢阻肺日认识你的肺功能预防控制和消除慢阻肺课件
- 外研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清单(默写版)
- 国开2024年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4答案
- 政法系统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 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国开一体化平台01588《西方行政学说》章节自测(1-23)试题及答案
- 航天禁(限)用工艺目录(2021版)-发文稿(公开)
- 2024年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CALC 003-2023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收费站冬季安全注意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