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1页
川渝地区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2页
川渝地区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3页
川渝地区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4页
川渝地区传统村落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渝地区传统村落调查报告()

川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属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的过渡带,地貌复杂多样,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四种地貌,类型丰富。川渝两地在很长时期都属于同一行政区划,从1997年开始,重庆市从四川省划出,列为直辖市。两地同属于巴渝文化圈,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前后延续两千余年的广汉三星堆遗址,作为中华文明的母体之一,被称为长江文化之源,影响深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进程中,川渝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一直以来,巴蜀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悠久的发展历史与如此丰厚的人文积淀,使得川渝两地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本质上说,巴蜀文化是一种内陆农业文化,在它的肇始与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川渝大地形成了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作为这些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的承载者与传承者,这些传统村落如珍珠般散布于川渝地区。数千年来,无数的人们在其中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先人们历经艰辛创造出的文明。无论是静态的村落选址、建筑样式、村落布局还是动态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充分地体现了这里丰富多样的文化积淀与传承久远的悠久历史。一川渝地区传统村落遗存概况(一)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历史遗存丰富川渝地区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境内平原众多,水流丰富,雨量充沛,农业生产条件极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就已经产生了非常发达的农耕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村落。从2003年10月8日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录》开始到2014年2月19日公布第六批名单,全国共筛选了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252个,川渝地区入选42个,其中重庆18个,四川24个;在筛选的276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中,川渝地区入选7个,其中重庆1个,四川6个。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在2012年12月17日联合发布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传统村落总数646个,川渝地区有34个;在2013年8月26日发布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传统村落总数915个,川渝地区44个;在2014年11月17日发布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传统村落总数994个,川渝地区69个。在三批总共2555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川渝地区达到147个。这些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仅仅是川渝大地万千传统村落中的代表,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川渝地区传统村落数量之大。有人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同样的,这些传统村落也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那些先民们通过辛勤劳动、艰苦探索而获得的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审美以及关于人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活态度,都在其中有序传承,同时这些传统村落也不仅仅是属于川渝地区的,它们同样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因为它们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儿女的乡愁。(二)传统建筑形制丰富,村落布局多样川渝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地貌地形丰富,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四种地形俱全,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选择。例如在渝东南的秀山、酉阳、黔江等地区,由于地处山区,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高,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木材,且更多地选择用当地产的杉树,这种木料获取方便,质地轻巧细密,柔韧性强,防潮保暖效果俱佳,是原住居民建房的首选材料;而在川东北的巴中、广元等地区,建筑材料的选择一般是土木结合,以夯土立墙,以木立柱,在其上架梁盖瓦,这与其地处丘陵地区,木材产量相对较少而土地面积较山区相对丰富,取土相对容易不无关系;在川中平原地区,由于田土众多,取土方面,火砖烧制容易,建筑大量采用砖石材料,木料穿插其中,与前所述又有不同;在川中、川南地区的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地处浅丘地带,竹木资源繁盛,因此当地建筑在保留木制建筑材料的同时,又以竹篾编织成片,糊上细泥,有些在泥料中还掺杂稻草,以增加泥料的黏性与附着力,将这些篾片镶嵌在木柱中间,刷上白灰,使得建筑整体别具一格。在建筑样式与村落建筑整体布局上,川渝地区由于不同的地域、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传统村落建筑样式的多样与村落布局的不同。总体而言,由于南方地区湿润多雨,气候潮湿,防潮效果较好的干栏式建筑便成为南方建筑的主要样式。例如在渝东南的秀山、酉阳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建筑多为依山而建、以木立柱、底下有架空层的纯木制干栏式建筑,一般是独栋房屋,有些带有角楼。在村落建筑整体布局上,一般采用依山而建、聚寨而居的方式,一方面节约了有限的耕地;另一方面,以团体的力量,在面对自然以及外部灾害与危险时,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伤害,减少损失。而在川北、川中等地区,由于土石材料的运用,导致房屋结构缺乏架空层,当然也与这些地区气候相对干燥有关。同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自身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在建筑样式上出现了一些四合院式的徽派建筑及庄园式的建筑,有些建筑规模还非常宏大。例如川北的陈万宝庄园建筑群,规模宏大,建造精美;川南的李家大院,建造周期长达56年,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有三个院落,七个天井,149间房屋。在村落建筑整体布局上,山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区多采用聚寨而居的方式;而在浅丘与平原地带,更多的是采用散落式的村落布局,居住地域相对集中,但是户与户之间相对独立。(三)传统村落物质遗存种类繁多,历史文化厚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川渝地区传统村落中物质文化遗存种类非常多样。例如民居,就有渝东南的木制干栏式,川东川北的土木结合式,以及徽派四合院、庄园等多种建筑样式。除了民居,还有大量的宗祠建筑,在重庆市秀山县酉水河镇的后溪村与河湾村,彭氏宗祠与白氏宗祠有数处,土地祠、挡箭牌等寄托原住居民精神信仰与希望的建筑随处可见。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古街边的玉米地里,矗立着清代皇帝为了褒奖当地女子而立的贞节牌坊,在牌坊边不远的山崖上,发现于1082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的一只断腿石羊浮雕古遗迹群依旧保存完好,石羊右后方石崖上“桂岩”两字依稀可见,这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题刻。广元市元坝区柏林沟镇向阳村,在公元128年开始设立县治,自古以来便是蜀道要冲,现存石板古街500余米。古街两边穿斗结梁的古建民居保存完好,街中存有三层戏台魁星阁,楼高15米,上层为魁星楼,中为戏台,底则为石板街,穿楼而过,睹物思情,真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这些古街石板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棱角而变得斑斑驳驳,镌刻了一代又一代行人商旅与山居百姓的喧嚣记忆的古街也逐步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中。在街道尽头,现存有一古刹,其名曰“广善寺”,此寺为汉代立县时所建,沿于唐宋,盛于明清,屡遭损毁又屡次修复,而今,梵音依旧,香火日盛。寺中有古柏两棵,高三十余米,枝繁叶茂,传为蜀国虎将张飞领军过此所植,矗立寺边,一派空灵。在古街周边,还分布着蜀汉大将军马超衣冠冢、关兴之墓、晋代首辅丞相郑处士墓等一些极具价值的古代墓葬群,而岚溪桥上的凄美的爱情传说最终演变成了川剧《岚桥祭水》。此外,在整个村落建筑中随处可见雕刻精美的石墩、窗花、牌匾、门楣,甚至是一些已经损毁的建筑的断壁残垣、残砖碎瓦,都处处让人想起那些早已湮灭在历史烟尘中的人与事。站在这些具体可见的实物面前,让我们感觉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冰冷的建筑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先人留下的历史的温情。(四)传统村落中蕴含的非遗数量巨大,类型丰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遗是这样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遗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存在形态首先是一种非物质的形式;其次,它的产生与发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自然产生不断发展的;再次,这种文化遗产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存在与传承的。而作为传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川渝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重庆市共入选43项,其中民间文学3项,传统音乐13项,传统舞蹈4项,传统戏剧2项,传统美术3项,民俗3项,曲艺6项,传统技艺7项,传统医药2项,基本覆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型。而重庆市认定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88项。四川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则多达119项,省级非遗477项,还有大量的非遗项目列入了市级以及县级的非遗保护名录中。这些非遗文化,大多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或者是传统村镇中有序传承。这些非遗文化蕴含着难以言传的独特情感与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早已成为川渝地区人们生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传统村落中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区域特色明显在调查中我们感受到,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川渝地区,传统村落中土生土长的原住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例如,在渝东南地区的石柱县,便流传有一种叫“玩牛”的民间传统舞蹈,这种舞蹈与农事相关,常在春节、谷雨、牛王节等节庆日表演,一般需要七八人配合,一人扮演放牛人,两人利用道具扮演牛身,其余四人为锣鼓手,表演内容则有吃草、擦痒、滚水、跳坎、犁田等。而起源于南充、流行于川北地区的灯戏则是运用当地的语言进行表演,通俗易懂,诙谐幽默,通过演员的嬉笑怒骂来表现生活中的美丑善恶,极具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在川中的都江堰市,每年清明节这一天,都江堰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也是俗称的放水节,在这一天,在渠首举行隆重的仪式,撤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一是为了纪念李冰,其次也是为了预祝当年的农业丰收。这项传统习俗在川西平原历史悠久,时至今日,依然如期举行。类似的独具当地特色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民俗,在川渝地区的传统村落里还有很多,它们因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产生,作为一种生活文化,也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当地传统村落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且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进行人际传承和代际传承。二川渝地区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存保护现状(一)物质文化遗存与保护的基本情况从2016年7月22日到8月13日,在总共23天的田野考察中,我们在总体了解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分区等有选择地重点考察走访了川渝两地最具代表性的17个传统村落与传统集镇,它们分别是秀山县民族村、边城村,酉阳县后溪村、河湾村、石泉苗寨,涪陵区安镇村、凤阳村,阆中市天宫院村、老龙村,巴中市黄桷树村,广元市向阳村,邛崃市花楸村,雅安市五家村,自贡市艾叶镇,泸州市新溪村,古蔺县平丰村,重庆市走马镇椒园村。这些传统村落,从地域上,基本涵盖了川渝地区不同的文化片区,其中既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既有山区的传统村落,也有浅丘平原的传统村落。本课题组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村落的基本情况、土地、人口、传统物质文化遗存、原住居民的婚丧嫁娶观念、留守儿童、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也采取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村庄建设同质化、传统村落空心化等一些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深入调查。通过对这些重点村落及周边传统村落的考察与了解,我们认为,川渝地区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存与保护状况总体相对完好。1.建筑遗产保存与保护现状总体良好在重点考察走访的17个传统村落中,传统建筑在村庄总建筑面积中占比达到60%的村落有11个,占比面积达到80%的有7个,而在酉阳县酉水河镇河湾村与石泉苗寨,传统建筑比例达到95%以上。可以说,在村域建筑遗存的总体风貌上,这些传统村落还是相当完整的。2.村域周边环境保护良好在考察的传统村落中,极个别的传统村落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已经变为小城镇,例如洪安镇边城村,本身是镇政府驻地,这些年来随着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周边城镇房地产建设与交通、高速公路网建设等不断开展,村域土地大量被征收,现在的边城村已经成为边城社区,在其余的传统村落中,其产业结构基本还是以农业为主,传统村落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改变不多,农耕文化依然是村域文化的主流。3.保护与修缮工作有序展开对已经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传统村落,当地政府与相关县市的住建部门大都已经编制了相关的保护规划,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措施,划拨了相关的配套资金对一些基础设施与相关的损毁的建筑与物质遗存进行了修缮。例如,秀山县在对民族村的保护中,首先制定了相关的保护规划,对民族、金珠、花香、油坊4个自然寨划定了核心保护范围,将现有传统建筑群实体界限向外延伸30米,核心保护区总面积达到30.8公顷,对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传统格局、建筑、设施等内容实施严格保护和控制措施。同时,考虑到村落的发展,把村寨核心保护范围外延50米划定为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34.9公顷。而在涪陵区青羊镇,区政府先后投入了近200万元对市级文保单位石龙井庄园进行了修缮,主要是排危抢险、加固维修等工作,使得庄园整体更接近原始建筑风格风貌。4.原住居民对传统村落遗存价值的认识有所提高,保护意愿增强在调查访谈中我们发现,这种对传统家园的守护意识,在原住居民中尤其是曾经外出打工然后返乡的30~40岁的原住居民中,体现最为明显。在秀山县梅江镇MZ村,我们在对村支书的访谈中了解到,他早年外出打工,后返乡做一些农产品贸易,搞过运输,后来因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才选择了当村干部,因为在农村当村干部是很容易得罪人的,对于民族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他有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同时,近年来政府开始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对传统村落价值的宣传与保护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并且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各项农家乐、乡村游的火热,传统村落经济价值凸显,这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二)川渝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保护主体错位,原住居民参与度不高在调研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的看法时,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是政府搞的,我不是很清楚”。村落保护的对象是乡村,然而村落的原住居民基本没有发言权,无论是国家投入的保护资金,还是进行旅游开发的相关操作,基本都是政府在主导。例如,在酉阳县苍岭镇DHK村,对石泉苗寨的旅游开发,便是酉阳县桃花源集团在操盘。在洪安古镇,居民宅院的修整也是政府在主持,房屋何时维修,哪些地方需要维修,如何维修,原住居民都没有话语权,有些房屋的维修只是在临街一面对房屋外墙进行了一些装修装饰,而内部损毁部分由于从外面看不到,则不予维修,形式主义明显,使得一些外出务工的居民回来后不得不进行二次维修。话语权的缺失,导致一部分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漠视甚至于冷嘲热讽。另外,由于政绩与经济利益导向的驱使,也导致了政府在保护工作中对一些问题进行了选择性的忽视。例如在酉水河镇后溪村,为了配合旅游开发,镇政府规划修建了宽敞的仿古街道、舍巴广场等,而原来的老码头区域,虽然是村民逢五逢十赶集之地,但是政府并没有相关投入,导致这里狭窄破败,不便于村民的贸易交换。笔者认为,类似赶集这样的活动,恰恰是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民俗,是一个村庄活态化的具体呈现,本应当需要优先重视与保护,却被政府进行了选择性的忽视,只能偏居一隅,自娱自乐。2.传统村落保护思维模式单一,村落保护景区化、公园化倾向明显在我们考察的这些传统村落中,虽然地理位置不同,但都进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名单中。在保护与发展思路上,都准备或者是正在发展旅游业,在编制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中,也是以发展旅游为目标。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游兴起,环境优美、文化厚重、风情独特的传统村落成为市民旅游的新宠。为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在乡村各项设施的建设中大量引入城市公园的建设理念与设计要素,一切都是以满足游客的游玩需要为前提,导致“乡村公园”的大量出现。阆中市天宫乡天宫院村迎合当地的风水文化,专门建成了罗盘广场;在河湾村,临酉水河建成了类似城市公园的游道观光长廊。旅游打造使得传统村落保护建设趋于公园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本地核心价值文化的冲击和稀释。由于传统村落建设目标趋同,建设手段一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同质化问题的出现。3.在加强对村落建筑遗存保护的同时,对周边非建筑的文物遗存保护缺失在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当地对陈万宝庄园群的石龙井庄园的保护投入很大,除了先后进行了一期、二期、三期修缮工程外,还准备投入数千万元进行正厅的恢复工作。然而,这里也有许多有着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遗存,由于散布式村落布局以及村落建设的变迁等原因,这些文物遗存散布于村落周边,对于这些非建筑的文物遗存,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发现于1082年、使得当地得以命名的青羊石刻遗迹以及苏东坡题字的“桂岩”石刻,呈自然状态,完全裸露在外,其上长满青苔,风化严重,缺乏基本的保护设施。另外在一些传统村落,水车、水碾等一些极具特色的传统生产生活设施,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被机械所替代,在遭到废弃后,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与修缮,有些已经废弃倒塌,有些已经遗失。4.部分民居自然损毁严重,保护措施严重滞后在酉阳县苍岭镇大河口村SQM寨,全寨建筑基本是木制干栏式建筑,许多建筑修建于清末与民国时期,但是随着人口流动,村庄空心化现象明显,很多建筑由于缺乏管理,自然损毁严重;有些是瓦面破损,房屋漏雨严重;有些是房屋结构松动,倾斜明显,装饰壁板脱落,一些精美的门板、窗花木雕等丢失;还有一些则是保护措施严重滞后影响了传统建筑的保护。例如,在巴中市恩阳区青木镇H村老街,大量房屋破损严重,其中有6户人家的房屋因为没有能够及时修缮而使得房顶完全垮塌,当地村民以及村干部告诉我们,不是他们不想修,而是在该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政府制定了统一的保护发展规划,要进行统一的维修保护,不允许村民自行维护,但是保护规划迟迟不能确定落实,村民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屋破败垮塌而无能为力。(三)川渝地区传统村落保护问题原因分析1.政府与资本强势介入,导致原住居民在保护工作中被边缘化,甚至是严重缺位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中,一直以来都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为主导,无论是保护方案的制定、保护资金的统筹与划拨、保护措施的实施,都是政府主导,原住居民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在保护工作中基本缺位。同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政府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中,更多的是着眼于如何开发,有时会有相关外部资本的引入,资本与权力强势介入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后,有时甚至会加速传统村落的衰败,这也说明了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保护项目的制定、政策的贯彻执行不力或者是政策执行出现偏差,都可能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例如在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对该村的保护与开发,政府可以说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2004年,为发展花楸村的旅游业,邛崃市政府将花楸村由下坝乡划归平乐古镇,制定了多种保护与发展规划,并成立相应的管委会对其开发旅游进行管理。但是政府的管理思维还是停留在普通景区景点卖门票的观念上,还在为旅游点位、旅游线路规划等问题头痛。2004年,政府曾经与民企接洽,准备将村民集体迁出,在山下为村民修建集中安置点,置换村民房屋,统一打造花楸村旅游,此事最终未果,却挫伤了村民保护民居的热情。如李家大院中的龙门客栈,上下一共六间,房间并不多,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房源很紧张,而大院中很多住户外出打工,房屋空置,由于长期无人照料,有些已经破败。我们问客栈主人,为什么不把这些空置房屋租赁下来,整修以后作为客房使用?他很无奈地表示由于曾出现过政府房屋置换的政策,现在自己也不敢轻举妄动,万一政策出现变动,投入的钱很可能会打水漂,虽然时常有客人慨叹接待能力不足,店主也只能无奈摆手。2.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理论与保护实际不符合在乡村规划的目标上,传统村落因其久远的历史、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令人骄傲的繁华过往,使得它们具备发展旅游的条件。对当地村民来说,发展观光旅游业可以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游客的旅游与消费则能够增加当地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此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村民层面,传统村落旅游可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入是推动他们开展保护工作的最大动因,自然也成为他们保护规划的目标与方向。这是导致传统村落保护景区化的重要因素。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以旅游为导向的规划方案必然会更多地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来发展乡村游、古镇游,一味地追求旅游业发展来带动经济效益,在村落的保护与建设中为了迎合城市市民的需求与审美,大量城市元素建筑设施在村落中出现,使得传统村落建设保护日趋公园化。由于大量运用城市规划的手段来做乡村规划,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来说,缺乏保护意识的村民与规划不当的政府建设,将使传统村落乡村风貌与乡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也导致了千村一面的乡村建设同质化的问题出现。3.政府与原住居民的保护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还不够首先是政府层面对保护工作时效上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在巴中市青木镇黄桷树村,自2014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后,中央财政下拨的首批300万元维护资金已经到账,但是从村干部处了解到,在政府保护规划制定与审批的环节,在规划的制定、制图等工作中反复修改,先后投入资金已经达到五六十万元,总是难以通过,审批时间漫长,审批意见迟迟不出,影响了保护工作的展开,从而导致了传统建筑损毁程度加大,保护难度增加。其次,由于面临保护传统建筑与村民自身改善居住环境需求的矛盾,村民自身对传统建筑保护的意愿不高,保护意识不强。在农村,传统的木制建筑基本以平房为主,空间利用有限,而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而农村住房建设一户一宅,拆旧盖新的政策,使得村民在面临保护与发展的两难选择时,不得不选择拆除旧房,改建新房。4.相关资金投入不足,修缮维护进展艰难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投入逐年增大,开展了“村村通”道路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这些财政投入只能是杯水车薪,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薄弱的现实。在现实的传统村落保护中,更多的还是依靠原住居民自发的保护与维修,但是有能力对传统建筑维护的村民不一定有维护的意愿。随着自己主要收入来源由农业向务工、经商等方面的转变,这些村民更愿意迁徙进城或者是周边的小城镇等适宜生活的地方,例如在泸县兆雅镇新溪村,鼎盛时有400余户1600余人,而现今600余米的古街空空荡荡,只有十余户三四十人居住,且基本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其余住户基本搬迁一空,大量房屋缺乏修缮,损毁严重。愿意留守村庄的又大多以老人为主,经济能力薄弱,难以承受维护修缮的经济压力。这也导致了传统村落建筑自然损毁现象逐年增加。(四)传统村落保护对策与措施1.准确定位政府责任,加强原住居民参与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对政府的作用一定要有一个明晰的定位。我们保护传统村落的目的是保护传统的生活形态,作为传统村落的主体,原住居民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最有发言权。因此,在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与保护规划时,应当更多地征求、听取原住居民的意见,加大原住居民的参与力度,使原住居民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而政府工作的重心应当放在一般的民生需求上,对于关乎民生需要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要加快推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做好传统村落建设“服务员”的角色。同时,对资本的介入,要严格管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应当把保护放在首位,不可随意出让经营权。2.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与保护措施传统村落对自身的定位与发展规划要结合当地条件综合分析。在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通过调查,了解到安镇村自古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有名的优质产粮区,素有“米粮仓”之称,完全可以凭借其良好的土地资源,把重点放在农业产业开发上。政府可投资建设完整的种植业产业链,辅助当地农产品精加工销往外省,创造更多的收益。在参观保存最完好的“石龙井庄园”时,讲解人员表示涪陵区已投入了1000万元来保护和恢复庄园正厅,但在旅游开发方面还是先以保护为主,并无详细具体开发为旅游景点的规划。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适合观光旅游开发,有些传统村落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发展滞后,产值低,人民生活贫困,此时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危房住房问题,帮扶农民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改善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乡村生活的舒适度与幸福感作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农村生活是充满着诗意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农村生活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的期许与追求。说到底,传统村落只有得到了活态化的传承,传统村落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因此要加强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政策与资金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对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要在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方面加以支持,保留甚至是加强其具有的区位优势。在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中,一方面对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及街区要加强保护与修缮,同时要加强研究、改良传统建筑人居环境,使之与现代生活相适应,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增加乡村生活的舒适度与幸福感,使得传统村落真正传承下去,并能传承久远。三川渝地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1.遗存数量巨大,类型丰富作为古代巴蜀文化的发源地,川渝地区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其他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类型上看,都是非常丰富的。自国家通过相关的非遗保护措施并公布了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重庆地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38项,省级非遗项目有388项;四川省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有105项,省级非遗项目有477项,同时建立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大量的传统非遗项目被纳入名录中,得到广泛关注与保护。表1重庆市市级非遗项目统计项目批次与数量1234合计民间文学168318传统音乐1919201775传统舞蹈612101442传统戏剧8102323传统美术23151232民俗5891133曲艺345113传统技统医药133613杂技与竞技、体育236819合计6297119110388表1重庆市市级非遗项目统计2.保护意识增强,保护措施逐步完善近年来,随着政府宣传力度的加大,整个社会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得到普遍提高,对非遗保护的意识增强。从政府层面来说,对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得到提高,将非遗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与依托,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加强了非遗的保护、挖掘、传承与发展。首先在制度层面加强保护,在省、市、县都成立了各专门的工作机构、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等,对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做了长远的规划与安排;同时制定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政府阶段性工作目标中,使得非遗保护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在相关的非遗项目管理上,根据不同情况编列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同时,认定了一批国家级与省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对其传承活动进行了相应的资助。在重庆市,通过甄选,先后确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0人,市级(含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40人,并于2014年制定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对国家级与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资助与管理做了相关的规定。在传承人的认定上,主要有四个标准。第一,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在一定区域内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第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第四,申请人或被推荐人是区县(自治县)文化行政部门已公布的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明确规定,在如下四个方面对传承人的传承活动予以资助:一是整理、记录、出版有关技艺资料;二是带徒授艺、培训讲习;三是展演、展示和学术交流;四是其他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事项。对传承人发放相应的补贴,具体标准为: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同时建立相关的传承人档案,定期了解传承保护情况。3.保护中有创新,传承中有发展除了通过建立非遗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发布与实施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非遗进行保护,政府加大了对非遗的宣传力度,创新非遗保护手段,通过举办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一系列的活动,使人们能近距离地接触到非遗,更直观地了解非遗,也使得非遗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而更好地促进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例如重庆市大足区智凤街道,在川剧的保护与传承中,通过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川剧氛围,先后有100余名戏剧爱好者报名参加学习,街道先后投入110余万元在米粮小学建成了120平方米的标准练功房,每周一次组织成都川剧院老师和区内艺术家进行指导,并以团体舞台演出作为实践形式,举办了川剧表演活动,提升了川剧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很好地促进了川剧的传承与发展。传统非遗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对非遗的内容与形式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创新,使之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例如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是川北灯戏的发源地之一,灯戏目前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围绕打造“中国灯戏之乡”这一目标,政府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先后投资50余万元,注册成立了“阆中市老观民俗文化艺术团”这一灯戏表演的专门团体,培训演艺人才,收集整理相关剧目,挖掘出《送丝蚕》《竹篮计》等30余部具有代表性的濒临失传的灯剧剧目,并经常外出巡演、比赛,屡创佳绩。每年的春节、元宵等节日,还有大型的灯剧公演活动。同时,还加大了对剧目的创新,例如近些年创作的《幺儿幺女》,通过灯戏表演的形式,反映出现代社会空巢老人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呼吁人们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引起足够的关注,在演出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代表性传承人现状堪忧与经典文化的传承不同,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可以说,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人的因素对其传承与保护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通过对现有非遗传承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很多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传承队伍后继乏人,传承现状堪忧。例如,在重庆市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有40人,其中70岁以上的有16人,60~69岁之间的有7人,50~59岁区间的有5人,40~49岁区间的只有4人,40岁以下的0人。在其439名市级(含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中,70岁以上的有84人,60~69岁之间的有117人,50~59岁区间的有107人,40~49岁区间的有104人,40岁以下的27人(见表2、表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非遗传承人的主体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非遗传承队伍青黄不接,年轻人大多不喜欢、不愿意去学习。表2重庆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龄构成分析年龄段数量40岁以下040~49岁450~59岁560~69岁770岁以上16未知8合计40表2重庆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龄构成分析表3重庆市市级非遗传承人年龄分段统计年龄段批次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合计40岁以下20162740~49岁50262810450~59岁40323510760~69岁57372311770岁以上29322384表3重庆市市级非遗传承人年龄分段统计2.传统非遗影响力式微,发展形势严峻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式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例如重庆市的国家级传统技艺涪陵榨菜制作工艺,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商品市场逐步萎缩,小时候随处可见的涪陵榨菜,今天很难再觅其踪影了。而其他一些手工技艺,例如彭水县的郎溪竹板桥造纸、秀山县的龙凤花烛等传统工艺,由于其产品市场的收缩,其制作工艺的传承形势严峻。在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淡出我们生活的同时,传统音乐与传统曲艺的传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例如重庆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川江号子,其产生与流传主要在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大宁河等流域,由于这一带山势险峻,水急滩多,航道曲折,使得船工们在这一带的劳动举步维艰,为了能够更好地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搏斗,于是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川江号子。川江号子一般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其主要目的不在于音乐,而在于统一劳动的动作和节奏,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械动力铁船的普及,以人工为动力的船只只在一些支流河湾中运行,川江号子生存发展的基础受到冲击,开始动摇,其保护与传承面临濒危困境。3.传统习俗文化内涵降低,过度娱乐化现象明显在传统非物质文化习俗传承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习俗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娱乐因素增加,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弱化。例如,四川都江堰一年一度的放水节,是川西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延续数千年而流传至今。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放水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项目,祭祀活动场面越来越壮观,庆典内容越来越丰富,在2016年的放水节中,首次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在“砍杩槎”的环节,还邀请部分游客现场化身“堰工”参与“砍杩槎”活动,使得传统祭祀与祈福的内涵减弱,民俗表演娱乐化倾向明显。(三)传承与保护中问题原因分析1.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方式存在一定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非遗传承人的推荐与选定通常是由地方机构提供相关材料,层层上报进行评审。由于评审方式简单、僵化,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传承人已经去世好几年,推荐表格依然照抄旧的材料上报到评审机构,或者是虚报材料,使得某些不具备传承资格的人成为传承人,甚至有些传承人竟然就是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这些传承人推荐与认定的乱象,使得一些有资格、有理想的传承人不能进入名录,无法享受到非遗传承的相关政策支持与资金资助,对非遗的传承产生了不利影响。2.非遗产品市场狭小,效益低,后继乏人很多非遗产品由于其生产工序多、周期长,同时市场狭小,难以获取相当的经济收益,也加剧了其后继乏人的窘境。例如四川省的著名非遗项目成都漆艺,发轫于商周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漆艺之一,其制作工序繁多,耗时长久,其手工性与艺术性都决定了它不能采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其制作技艺也只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因此,近些年来,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由于市场狭小,该技艺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制作者后继乏人。3.城市化冲击加剧,非遗存在的土壤缺失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起源于传统农耕文明的非遗习俗逐步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四川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北薅草锣鼓,其表演时间和地点主要是在锄二道苞谷草或者是锄黄豆草时进行,其主要作用在于田间作业中指挥劳动、活跃现场气氛、调节劳动者情绪,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川北薅草锣鼓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随着老年歌手去世,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劳动力大量外迁,使得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有濒临失传的危险。另外,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社会的一些习惯风俗逐渐受到青年一代的排斥。例如流行于川北一代的灯戏,其表演诙谐风趣,语言通俗易懂,极富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但是由于年青一代受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对民间的、传统的艺术接受困难,使得灯戏的传承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1.创新传承方式,传承活动常态化,加快传承人的培养在非遗的保护上,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打开思路,创新传承方式。例如,对一些濒临灭绝的传统非遗项目,在现有传承人之间活态传承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化手段,运用数字化记录的方式进行传承。其次,要加大对非遗的宣传,使传承活动常态化开展,让人们能真正了解非遗,认识非遗所蕴含的重要的文化价值。再次,要加大投入,改进传承人认定中的不合理因素,加快传承人的培养。2.挖掘传统非遗的现代生活价值,加大衍生品开发,提高非遗产品附加值很多传统非遗技艺与产品本身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在这些产品中,蕴含了前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追求。要加强研究,深入挖掘传统非遗产品的现代生活价值。同时加大对非遗衍生品的开发,提高非遗产品的附加值。3.加强非遗内涵挖掘与整理,防止追求错位很多非遗手工技艺、曲艺民俗等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非遗的实质是文化,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它维系着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宿感。因此,在非遗的保护工作中,要加强对非遗文化内涵的发掘。在对传统非遗进行静态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它的动态发展,顺应时代需要对它的形式与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使非遗能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对非遗的商业利用与开发加以分析并适当节制,防止借传统文化捞金获利而过度包装、作秀等现象出现,这些浮躁的心态导致的错位追求最终将会伤害非遗本身。四川渝地区传统村落原住居民生存发展现状(一)原住居民生存发展现状1.人口外迁形势加剧通过对一些典型的传统村落调查后我们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常态,在所调查的传统村落中,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基本达到50%甚至是更高,大量的传统村落只有老人与儿童留守。在邛崃市花楸村,全村户籍人口158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400余名,30~50岁的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常年在家的劳动力只有100余人;在泸县兆雅镇新溪村,清末民初时期有1600余人,近年来随着人口外迁加剧,如今600余米的古街只有十余户三四十人居住,并且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大量房屋缺乏修缮,损毁严重;在重庆市秀山县民族村,总人口1456人,在家的劳动力仅有148人;在酉阳县苍岭镇大河口村石泉苗寨,总人口1780人,仅有80余名劳动力在家;在四川省巴中市青木镇黄桷树村,总人口836人,但是留守的劳动力也仅有50余人。人口的空心化导致了农村产业的空心化,产业的空心化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流失,加剧了人口的空心化。2.农村建设空心化趋势明显村落,尤其是传统村落,是人口积聚的原生地,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城市这一人口积聚的次生地。在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已经成为人口聚落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村落空心化的现象日渐凸显。在农村的空心化现象中,最直观的表现是住宅的空心化。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演化一直是比较平缓的,并且多是呈现中心化集聚的态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新房建设速度加快,乡村建设逐步外延,导致传统村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村庄中心衰败、外围扩展无序的空心村现象。空心村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至少可以分为三大阶段。首先是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农村土地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开放,少部分从事运输、商品贸易的农民收入迅速增加,这些人开始在村庄周围或者是村庄外围公路边修建新房,这是空心村发展的初期阶段。从21世纪初到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村民收入普遍增加,伴随着生育高峰的出现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年轻人多趋向于在村外建房居住,村内老宅逐渐废弃。今后一段时间,随着村外新房修建的规模逐步加大,形成一定的规模,而村内废弃的住宅也将连接成片,整个村庄空心化的现象将越发明显。3.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适应城市生活,逐渐脱离土地,农村持续发展状况堪忧2010年1月31日,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他们具体是指“90后”一代的人群。他们虽然大多数生长在农村,但许多人早早进入社会,对农村也不像父辈那般依恋。对大多数第一代民工而言,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对农村,他们有着深厚的家园情怀。而对于二代、三代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城市生活,由此而养成的文化观念不断消解着他们对家乡存有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记忆,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也使他们对农村逐渐疏离。他们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成了既融不进城又回不了乡的“边缘人”。这些,都将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4.基于血缘的祭祀祭祖活动兴起,宗族组织复兴在当代农村,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收入来源由以前的单一农业种植变为种植、养殖、经商与外出务工等多种收入来源,基于土地与地域的传统乡土关系正在逐步瓦解。在兆雅镇,从事酒业生产的中小企业达到34家,雇用员工上千人,这些都使得土地对人的束缚变小,人员流动性加大,对基于共同地域与土地的传统乡土关系形成极大的冲击。另外,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民自发搬迁进城,居住分散。例如新溪村,在1963年以前是乡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周围村庄赶集的集散地,63年后政府迁移到了4公里外的兆雅镇,大量村民开始随镇政府外迁,村子由高峰时的一百多户300余人变成现在仅余三四十人,大量村民流失进一步导致了新溪村传统乡土关系的瓦解与消亡。同时,一种基于共同血缘与共同祖宗信仰的新的农村乡土社交关系正在重构,主要表现为宗族组织的重建与祭祖活动的恢复。在兆雅镇新溪村,杨家林先生向我们介绍说杨氏一族从2003年就开始恢复了清明祭祖;在泸州市古蔺县平丰村,虽然李氏家族还没有修建自己的家祠,但是族人已经有人赴外地祭祖。这些乡土关系的重构,是乡村社会对自身变化的回应,它保证了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与稳定性。(二)原住居民生存现状问题原因分析1.收入来源多元化,土地对人的束缚变小,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关于农民的收入构成,按照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类型。一般来说,现阶段中国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收入、非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几个方面构成。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一直是中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比较偏僻的传统村落,由于受自然条件、交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几乎是农村收入的唯一来源。这种收入结构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传统农业生产中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导致农业生产性收入不稳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例如在本次考察的传统村落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平丰村,村主任李声学先生告诉我们,平丰村全村有水田1764亩,旱地800亩,旱地主要种植玉米,亩产平均是700~800斤,最多能够达到1200斤,加上种子、化肥、人工等投入,最后收入算下来,大概能达到平均50元每天。这就使得农村经济长期在低水平位置徘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跳出农村土地的狭小世界,由早期的流动商贩、打工等逐步向个体经商、进厂务工等转变,这些极大地改变了农民收入来源的构成,靠农业生产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经被彻底打破,非农业生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民的收入来源已经变得多元化。在成都市邛崃市平乐镇花楸村,在李家大院经营李家客栈和农家乐的李大哥告诉我们,他以前在外打工,在十一二年前回乡创业,现在的收入主要是靠自己经营的客栈和农家乐,一年的收入为6万~8万元;而在泸州市泸县兆雅镇,周边大大小小的乡镇企业达到34家,雇用员工上千人,赵雅镇周边的农民大多在这些企业打工,工资性收入成为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与收入来源改变相对应的是,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发生改变。首先,在生产方式上,由于非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外出打工带来的劳务工资收入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对农民的重要性逐渐降低,更多的农民不是把土地产出当作一种收入来源,而是当作一种生存保障,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而不是为了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可以说,随着交通、信息等流通的便捷,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代农民的生产方式已经由以前单纯以农业耕作为主业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个体经营以及进城务工为主的流动性就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也进一步导致了消费、文化、政治、心理等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最典型的表现在农民的消费方式上。当前农民的消费结构已经由早期的温饱型需求逐步转变为城乡过渡型的改善性需求。2.收入多元化导致了建设的空心化,建设的空心化又推动了人口的空心化在早期村落的形成过程中,基于土地与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村落具有极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这是传统村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的比重进一步降低,作为弱质产业,并不能给农民带来高收益,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生产生活的需求,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变小,村落的凝聚力逐步降低。其次,对现代生活极其重要的交通、区位等因素导致了住宅空间布局的外移。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农村亲缘关系进一步弱化,加剧了农村空心化现象。再次,虽然近些年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一些传统观念还是没有根本改变,重新房的观念依然强烈。在一些农民的心中,盖新房、搬新居,依然是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论家庭经济积累和个人收入如何,都不会影响他们盖新房的意愿,而农村的攀比意识又加剧了这种趋势。3.对现代生活方式与美好生活的追求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在城市扎根与第一代农民工普遍将谋生作为打工的第一目标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寻求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追求更好的发展。因此,打工赚钱只是他们的部分目的,他们希望自己能够融入城市生活中。对他们而言,城市不仅是一种新的生活,更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与命运。4.基于宗族与血缘的新形态的乡土关系是乡村社会对传统社交关系变化的一种自发的应对当代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外迁速度加快,村庄空心化严重,以往的基于村落为纽带的社交关系体系开始松动,乡村社会需要寻找新的适合于当下乡村的社交方式,以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与尊重需求。祭祖活动的展开,在客观上加强了村民的族群特征与精神认同,在村民之间构建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网络是以宗族和血缘为纽带建立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