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说课-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写游记》说课流程01020304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核心知识游记所至所见所感单元课文《壶口瀑布》独特的观察角度,独特的景物特征《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景物描写中融入主观情感《登勃朗峰》记录了旅途中奇闻趣事《一滴水经过丽江》视角独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兼备八上《学习描写景物》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融情于景七下《学习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学习材料教学思路情境写作任务前置12设置支架评改作文诊断核心知识学习核心知识3单元整合形成量表运用核心知识教学思路

同学们前段时间去了杭州西溪春游。班级为了留念,打算汇编《西溪且留下》游记集。现开设三个栏目,向同学们征稿。栏目一:自然寻美栏目二:人生体悟栏目三:文化印记展示西溪湿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带领读者寻一寻西溪之美。徜徉西溪时,或许总有一种景致、一个瞬间触动人展开遐思。在文化积淀深厚的西溪,让我们和历史对话、和民俗对话。情境任务教学思路栏目一:自然寻美栏目二:人生体悟栏目三:文化印记展示西溪湿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带领读者寻一寻西溪之美。徜徉西溪时,或许总有一种景致、一个瞬间触动人展开遐思。在文化积淀深厚的西溪,让我们和历史对话、和民俗对话。设计意图:三个栏目的设计,契合西溪特点,指向了不同类型的“所见”与“所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西溪湿地自然风貌民俗文化学情分析发现问题确定学习材料描写景物和抒发的感受关联性不强。《壶口瀑布》《一滴水经过丽江》游踪写法单一。不会选择代表性景物、写景面面俱到。教学目标12通过材料探究、例文修改,掌握游记游踪清晰、选景独特、所感与所见相关联的特点,提炼写作方法。3通过量表评定、构思大纲、片段修改,能发现写作问题、形成完整的游记写作思路。通过联系情境、分类辨析,能表达出个性化的游览体验,表现出一定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任务一我们可以如何记录行踪?(探究提示:圈画关键词,总结游踪的方法)移步换景、定点换景(仰视、俯视、平视)我们可以如何选择景物、表达感受与体悟?比较阅读、研制量表所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代表、典型、知识性)所感:直接感受、思考感悟(议论抒情)融情于景(联想想象、锤炼用词)(探究提示:比较两篇文章在选择景物和表达感受与体悟方面有什么不同)小组合作分工探究,投影展示成果,教师归纳板书。教学过程作者如何做到景与情相关?

所感

所见作者运用_________的手法,突出(景物)___________的特征,也因此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小结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提炼景物特点多种方法突出(修辞、多感官、多视角、侧面描写)展开联想衔接(使用衔接句、过渡句)教学过程要求自评小组评游踪清晰(10分)(移步换景、定点换景(仰视、俯视、平视)

选景独特、典型(20分)

运用多种手法,突出景物特点(20分)(修辞、多感官、多视角、侧面描写)

有直接感受、思考感悟(20分)(议论抒情句、展开联想、锤炼用词)

景物描写和感受体悟有关联(20分)(衔接句、过渡句)

有知识性/文化味(10分)

游记写作评价量表设计意图:教师设置问题、提供支架,学生利用学习材料,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核心知识,形成评价量表,提炼写作方法。任务一比较阅读、研制量表教学过程某位同学写下一篇游记,想投稿“自然寻美”栏目。请根据评价量表打分,并提出修改意见。使用量表进行打分归纳问题提出建议片段修改进行展示任务二使用量表、修改例文头脑风暴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使用量表进行打分归纳问题提出建议要求评分游踪清晰(10分)10分选景独特、典型(20分)15分运用多种手法,突出景物特点(20分)10分有直接感受、思考感悟(20分)18分景物描写和感受体悟有关联(20分)15分有知识性/文化味(10分)10分选景面面俱到,没有突出地理特点,不符合“自然寻美”栏目要求。略写人文景点,突出“自然寻美”。写景没有突出景物特点。详写湿地风貌,多种手法突出西溪的特点。“所见”“所感”缺乏关联。修改感受,贴合景物特点。任务二使用量表、修改例文教学过程片段修改进行展示详写湿地风貌,突出西溪的特点。我们首先来到周家村码头,坐着游船欣赏河边的景色。水面平静,干净地没有杂质,随着船行微微泛起涟漪。各种水生植物十分茂盛。我们坐在船上,一路上欢声笑语,有的赏景,有的拍照,十多分钟的航程转瞬即逝。

我们首先来到周家村码头,坐着游船欣赏河边的景色。西溪的水道狭窄如巷道,蜿蜒曲折。低头看去,水面平静,干净的没有杂质,随着船行微微泛起涟漪,耳边是“哗哗”的水声。放眼望去,两旁是各种水生植物。浮萍贴水而生,低矮的植被密密匝匝,岸边的树木弯腰低首。所有的一切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绿的世界。我们坐在船上,一路上欢声笑语,有的赏景,有的拍照,却一点也不觉得嘈杂。久违的宁静让我们沉醉其中,十多分钟的航程转瞬即逝。定点换景、多感官写景添加直接感受的抒情句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运用前面形成的评价量表,对例文进行评价打分修改,进一步巩固游记写作的核心知识,为修改自己的游记做铺垫。任务二使用量表、修改例文教学过程梳理游踪,完善游览路径图。要求:罗列游玩过的景点、关注到的景物。1任务三利用支架,修改习作教学过程围绕栏目要求,提炼游览感受。2我选择投稿栏目(),我在游览中的感受有_________________。示例:我选择投稿“自然寻美”栏目。我在游览中感受到了西溪的宁静诗意,让人忘却杂念,心旷神怡。我选择投稿“人生体悟”栏目。我在游览中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我选择投稿“文化印记”栏目。我在游览中感受到了曾经西溪的百姓依水而生,勤劳朴实的美好。任务三利用支架,修改习作教学过程根据游览感受,删添代表性景物。3示例:感受西溪的宁静诗意,让人忘却杂念,心旷神怡。纵横交错的水道、贴水而生的植被、划过水面的水鸟、芦苇丛……西溪全景石板路、百花丛潭水、停歇的游船……任务三利用支架,修改习作教学过程根据评价量表,进行片段修改。3要求:1.选择其中1处“所至”与“所见”重点修改。2.小组进行交流、点评,提出修改意见。任务三利用支架,修改习作栏目二:文化印记联想想象和名人“对话”和过去“对话”课堂呈现教学过程任务三利用支架,修改习作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根据评价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