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频考点
考点一秦汉政权的兴衰与政治制度
限时:40分钟.正答率:/170
基础
1.(2020浙江7月选考22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
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A.①一秦始皇长城B.②一灵渠
C.③一郑国渠D.④一都江堰
答案A
2.(2016上海单科,6,2分)《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口口口口,垂二千年
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
第1页共40页
答案B
3.(2021北京,1,3分)祝岁习俗古已有之。《诗经》云:"称彼兜觥(酒杯),万寿无疆。"汉代岁首,皇帝"大
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民间亦在岁首祭祀,其时全家依次列坐,向家长敬酒祝寿。该习俗()
A.出现于战国并兴盛于汉代B.体现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植根于我国古代商业文明D.仅是官方举行的庆祝仪式
答案B
4.(2019江苏单科23分)《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5.(2022海南23分)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
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
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答案C
6.(2019北京文综,13,4分)《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
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C
第2页共40页
重难
7.(2022珠海一模.2)秦统一全国后,实行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的地方基层制度。《汉书・百官公卿表》载:“乡
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这表明秦朝地方
基层组织()
A.实行地方区域自治B.承担社会治理的职能
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命
答案B
8.(2022梅州一模,2)商鞅建立的军功爵制从一级至十七级可以逐级晋升;但汉朝军功爵制变为官爵和民
爵两大等级,一级公士至八级公乘称为民爵.这是庶民和小吏的爵位.规定如有赐民爵超过八级爵者必须
把超过的爵位转给兄弟子侄。这一变化体现出汉朝()
A.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强大
B.上层利益集团对平民的限制
C.王国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D.社会安定,没有大规模的战争
答案B
9.(2021海南22分)《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
故三载考绩。”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
A.德政教化的成效B.断狱决疑的能力
C博闻辩智的才情D.慎独律己的修养
答案A
10.(2022肇庆二模,2)汉初相继为相者都是追随刘邦的开国元勋,到了惠帝(高祖之子)时,所任丞相曹参、
王陵、陈平既是勋旧又是皇帝的长辈。每遇大议,皇帝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这一现象说明,汉初()
第3页共40页
A.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趋于完备
B.君主至尊局面改变
C.丞相掌握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
D.臣僚弄权现象凸显
答案C
11.(2019课标I,25,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
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12.(2021深圳一模,2)有学者认为,汉代采用"王霸道杂之”的统治方式,即"以经典为依据的道德教育"
与"以法律为依据的外在管束"相结合。这一方式体现了()
A.诸子百家思想的趋同性
B.儒家仁政思想的普适性
C.政治意识形态的现实性
D.法家治理意识的灵活性
答案C
13.(2022中山期末⑵西汉时期,酷吏张汤判决大案时"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
东汉时期,汝南太守何敞"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
这说明汉代()
A.儒学独尊地位日益牢固
第4页共40页
B.政府官员支配法律生活
C外儒内法思想深入人心
D.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答案D
14.(2021湖北2,3分)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
"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京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A.君权削弱B.中央集权
C.吏治腐败D.豪强崛起
答案B
15.(2022广东,2,3分)“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
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
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答案D
16.(2020课标IH,25,4分)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
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腹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第5页共40页
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D
综合
17.(2021湖南,20,10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随着诸侯王势力膨胀,地方割据势力与朝
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
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潺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景帝吸取汉初王国
制度的教训趁机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变革措施。首先确立以郡为国的原则,新建王国不再
跨郡,远不如旧王国强大。后来,景帝又下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天子为
置吏",彻底堵住各诸侯王从前通过任用官吏培植私党的途径;同时削减王国官吏,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
法与朝廷抗衡。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
要条件。
——改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
(1)根据材料,简析汉初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制度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处。(4分)
答案⑴郡国并行,王国地位在郡之上:王国封地可以跨郡赭侯王有行政权和官吏任命权:王国官制仿照
中央。
(2)景帝采用强硬手段,武帝采用怀柔手段;景帝重在削弱王国治权,武帝重在析分王国封地。
考点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限时:25分钟,正答率:—/8。
基础
第6页共40页
1.(2022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2)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戌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
秦始皇又迁3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垦田生产。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B.抵御了匈奴对边疆的侵扰
C缓解了中原地区人口压力D.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案D
2.(2022广东1月联考,3)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西域,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
推行政令。都护的职责是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设立西域都护
府最重要的影响是()
A.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促进了民族团结
C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强化了中央集权
答案D
3.(2022山东23分)云梦秦简《日书》中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
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计、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A.农耕技术的推广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D.礼乐制度的重建
答案C
重难
4.(2022汕尾期末.2)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草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
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
之间相互影响彳皮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第7页共40页
A.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答案C
5.(2021福建23分)下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
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
B.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
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答案B
6.(2021汕头二模,2)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的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
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汉代匈奴墓
出土篆文为"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的铜印。以上考古发现意在表明,汉代()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
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答案C
第8页共40页
7.(2022惠州调研三,2)汉朝时期,政府对边疆请求"内附”的游牧民族采取容纳政策,让他们进入长城以
内的指定地区居住,并让其上层人物继续统领部众。这种政策()
A.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
B.改变迁入民族的生活方式
C实现了边疆地区永久和平
D.使民族间的差异逐渐消失
答案A
综合
8.(2022广东名校联盟联考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标志着华夏族群完成了内部整合,并建立起统一的封建集权制王朝
国家。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在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条件较好的地域设郡县直接进行管辖,公元前214年,
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三个郡。在中央设置了典客和典属国,专门负责盛情款待与秦
王朝友好往来的陆地边疆各少数民族领袖或部落首领,以及管辖治理依附、归降和顺从秦王朝的各少数
民族或部落。
——摘编自李庚伦《中国历代陆地边疆政治
安全治理研究》等
材料二汉朝延续了秦朝的治边策略,坚持“守中治边"的原则,集中精力建设中原地区上曾强中原地区
经济文化实力,保持中央政权整体相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绝对优势,从而达到“治安中国,则四夷自
服"的治理效果。汉朝通过联通西域、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将中原的农耕灌溉技术、历法等传至边疆,
第9页共40页
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出现了少量的相互吸收现象。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群在与其他族群交往
的过程中被称为汉人,汉人也逐渐成为指代生活在中原地区人群共同体的新称谓.
——摘编自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演进》等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对边疆管辖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对边疆管辖的积极作用。(6分)
答案(1)在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设置郡县;中央设置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笼络少数民族首
领;"守中治边";移民实边。(8分)
(2)传播了中原文明;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分)
考点三秦汉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B艮时:75分钟,正答率:—/25。
基础
1.(2020课标II,24,4分)据史书记载,角抵(摔跤)"盖杂技乐也.巴俞(渝)戏、鱼龙蔓延(百戏节目)之属也"。
秦二世曾在宫中欣赏。汉武帝在长安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长安百姓"三百里内皆观".他也曾
用角抵表演欢迎来长安的西域人。据此可知,当时角抵()
A.促进了川剧艺术的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推动了丝路文化的交流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答案B
2.(2021浙江6月选考,4,2分)《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
在位期间()
A.推行科举制
B.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第10页共40页
C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D.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答案B
3.(2021深圳二模,2)下图为汉武帝时期的"大飞鸿""玉兔蟾蛉""延益寿”瓦当,分别代表"太
阳""月亮""延寿",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延年益寿"。这些瓦当体现了()
A.社会观念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B.科技发展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C.政治一统与经济繁荣的盛况
D.儒家思想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答案A
4.(2022佛山顺德质检,2)元狩五年,汉武帝下诏,罢半两钱,铸行五铢钱,并严格规定形制和重量。元鼎四年.
汉武帝下诏禁止郡国铸钱,非上林三官钱不得流通,违者严惩。这反映了()
A.汉朝商品经济繁荣
B.武帝时郡国经济实力强大
C中央铸币技术先进
D.大一统思想深入金融领域
答案D
5.(2022广州二模,2)两汉时期启汉武帝起有17位皇帝在诏书中征引经书,主要涉及重农、举贤、宽刑、
应祥瑞、施惠政、申礼制、倡伦理、示谦惧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与政治的互动
第11页共40页
B.君主按照经典施政
C休养生息的社会需要
D.习儒读经的社会风气
答案A
6.(2021广东名校联盟联考,2)汉代,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
狗"者、"开酒家”者等,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由此可知当时()
A.大量农民弃农从商
B.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C商业政策较为宽松
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答案B
重难
7.(2021浙江6月选考22分)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
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答案D
8.(2020课标山,24,4分)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第12页共40页
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答案B
9.(2022汕头二模,2)下图为西汉初年修建长安城的有关记录。
G)
(惠帝元年)春正月,城(修建)长安。
(惠帝)三年春,发长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
千人城长安,三十日罢。
(惠帝三年)六月,发诸侯王、列侯徒隶二万人
城长安。
(惠帝五年)九月,长安城成。
一整理白《汉书•惠帝纪》(说明:关中平
原冬季最冷在公历1月前后,均温在-5(,西
汉时还更冷一些。)
从汉惠帝修建长安城的时间安排可知,当时()
A.没有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B.重视恢复和发展农业
C汉朝面临匈奴的严重威胁
D.诸侯对中央威胁加重
答案B
10.(2020山东,2,3分)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
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第13页共40页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答案B
11.(2022韶关一模⑵汉高祖规定"贾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文帝推行“惠商”政策,西汉中期甚至出现
“用贫求富"热潮,认为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这一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C.重农抑商政策难于贯彻
D.传统观念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答案D
12.(2018课标11,25,4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
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
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B
13.(2022湖南,2,3分)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
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酷.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体现以农为本
第14页共40页
B.服务于汉初战事
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
答案A
14.(2021全国乙,25,4分)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郡名西汉末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5677120123
太原(今属山西)169863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
359316528551
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汝南(今河南
461587404448
东南、安徽西北)
豫章(今属江西)67462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21092212284
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答案A
15.(2021华大新高考联盟3月教学质量测评,2)有学者统计如下表。
材料齐鲁儒学学者占比
第15页共40页
《史记・儒林传》71.79%
《汉书・儒林传》45.60%
《后汉书儒林传》36.36%
这种变化表明()
A.儒学传播范围日益扩大B.区域经济发展较不均衡
C.佛道思想冲击儒学地位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
答案A
16.(2018江苏单科,2,3分)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
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
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17.(2022深圳一模,2)《急就篇》成书于西汉后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启蒙书,内容涉及姓氏人名、服
器百物、为官为政等。其中有:"宦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抽擢推举白黑分,迹行上究为贵人。"
这说明当时()
A.察举制存在一定局限
B.尊崇儒术导致了学在民间
第16页共40页
C教育注重为现实服务
D.统治者主张德治刑罚并重
答案C
18.(2021汕头二模,3)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按月记录了当时的农事活动。下表整理自该书。
月事
祭祖上椒酒于家长彳斤丰年;命成童以上习《五经》命女红织布种春麦、瓜果等:
一月
酿酒作酱:伐竹木
二月祭太社:习射以备不虞:命缝人浣冬衣;种药制药;卖粮食:收薪炭
三月令蚕妾治蚕室种稻、豆、麻等:赈赡匮乏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由上表可推知,该书集中反映了东汉()
A.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
B.大地主田庄经济形态
C.土地公有制发展情况
D.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答案B
19.(2022清远期末,2)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的局部画面,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
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辗1(车轮外周);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
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一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第17页共40页
答案B
20.(2022深圳光明调研二,2)下图为成都曾家包汉墓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家居图》,其生动呈现了织布、
酿酒、舂米、饲鸡和车马、武器等场景。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与畜牧业开始结合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盛行
C.手工业技术居世界一流
D.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状况
答案D
21.(2022茂名一模.2)汉初书本必得传抄,抄一本书必得千里寻师访求,因此有"黄金满就不如遗子一经”
之说。汉末造纸术的改进使这一局面得以改变。造纸术的改进使汉代()
A.书法艺术高度繁荣B.形成了重学的社会风尚
C.传统义利观念改变D.世族文化优势地位削弱
答案D
综合
22.(2022汕头一模,2)下图为西汉时期某一居住遗址,遗址中每个宅院互不相连.都有房屋、炉灶、土窖、
水井、厕所沟、木栏畜圈、垃圾堆和铁制工具等遗存。
第18页共40页
辽宁三道壕遗址遗迹示意图
这反映了当时东北地区()
A.大地主田庄经济生产方式
B.仍保留了西周井田制的残余
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
D.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答案D
23.(2022湛江10月调研,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西汉前期的墓葬一般比较节俭。汉代真正的厚葬始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以后,汉代帝王的厚
葬现象十分突出。1968年,在河北发掘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窦绢夫妇墓葬中,随葬品豪华奢侈,"厚资
多藏,器用如生人"。不仅墓制模仿生前的地面住宅,随葬品也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包括人生前所用的衣食
住行的各个方面,处处都是生人的翻版。农民和其他劳动者阶层在权贵富豪竞奢厚葬的影响下,也纷纷慕
效,并成为一时风气。丧葬本来有严格的礼制,但汉代旧礼已破,新礼又未确立,人们往往随心所欲启行其
是,竞相僭越。
——摘编自王惠茗《两汉时期的厚葬之风》
材料二厚葬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消费,对于广大贫苦农民来说,他们"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
骨之忧"。汉墓十墓九空,绝非夸张,可以说厚葬之初,也是盗墓之始。就汉代而言,厚葬与"虽有其财,而
无其尊,不得逾制”的封建礼制背道而驰,破坏尊卑之序,冲击封建统治秩序。
第19页共40页
据王充《论衡・薄葬》、班固《汉书・成帝纪》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以后厚葬现象盛行的原因。(8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汉代厚葬现象盛行的危害。(6分)
答案⑴原因:汉武帝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灵魂不灭观念盛行;缺乏健全的礼制,以致
竞相僭越,助长厚葬之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儒家孝道观念深入人心;汉代选官制度(孝廉为重要评
判标准)的影响。(8分,答出四点即可)
(2)危害:严重影响了百姓丧葬观念;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造成社会逾制、僭越现象严重,冲击封建统治
秩序谏U激了盗墓行为的兴起。(6分,答出三点即可)
24.(2018课标m,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上中上下中中卜卜
中上下上下中
(圣人)(仁人)(智人)中下(愚人)
齐桓秦始
尧、舜孟子子贡老子
公吕皇商
周文屈原商鞅宋襄公夏桀
不韦李斯纣
王孔子荀子廉颇韩非
荆轲陈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
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看法:班固按当时的观念将老子列为第四等不合理。
说明: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开创了道家学派提出了I质应自然、万事万物相互依存、无为而治等
思想,影响很大,也可以列入圣人行列。
第20页共40页
看法:主流思想影响史书的记录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说明:东汉时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儒家倡导的仁政等思想理念影响班固对历史人物的记录和评价。
《汉书》将尧、舜、周文王、孔子列为上上等的圣人,这些人均是儒家所推崇的“内圣外王”的贤明之
人,体现儒家"法先王”的理念;奉行法家思想的秦始皇、李斯被列为中下等,昏庸残暴的夏桀和商纣王被
列为下中、下下等,这些人的理念与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思想相违背通过史书批判,弘扬儒家施仁义、
行王道的政治主张;陈胜起义推翻暴政的秦王朝,被列为中下等,这与儒家提倡的“仁义忠孝"观念冲突,
通过史书批判,弘扬忠君思想,鞭挞"乱臣贼子"。
综上所述,汉武帝采取尊崇儒术政策后,儒家思想上升为社会主流思想,儒学深刻地影响着史书的修
撰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25.(2022全国乙,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
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任职地事迹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今属江西)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
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
(今属湖北)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
以获安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今属安徽)
童恢不其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
第21页共40页
(今属山东)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
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
歌颂
一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
晰。)
答案参考答案历史现象:《后汉书》等史书记载了东汉时期几位良吏施行德政、解除虎患的事迹。
这一记载未免不够真实,但从中我们也可以推知,东汉时期百姓为了解决生活困难及应付沉重的赋税,不
得不对山野进行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了虎患。随着良吏采取修政、德治等措施后,虎患逐渐消失。
史书记载良吏采取德政治理虎患的事迹也说明了当时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政风与治国皆儒化,同时
体现出东汉王朝对地方良吏的推崇。(9分)
历史结论:《后汉书》等史书记载了东汉时期良吏实行德政、解除虎患,这些记载服务于一定的政治需要。
与此同时.也说明苛政猛于虎,而廉(仁)政使虎无踪迹。由此可见,史书记载会带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但它也
是对当时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反映“(3分)
(本答案仅供考生参考,非官方标准答案)
易混易与昔
1.易混:对郡县制、分封制概念的理解(2018海南单科22分)《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
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C
第22页共40页
2.易错:对文化政策的认识(2019课标H,25,4分酒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
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
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C
3.易错:对选官和监察制度的认识(2021全国甲,25,4分)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
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
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D.察举制度的实施
答案B
4.易错:关注材料的本质(2022揭阳教学质量测试,2)汉昭帝时期盐铁会议围绕是否要取消盐铁官营等政
策而展开论战,贤良文学一方主张"罢盐铁""开仁义",桑弘羊一方主张"兴盐铁""务权利"。结果
贤良文学一方的部分主张得到昭帝的支持,会后"罢郡国榷沽、关内铁官"。这表明当时()
A.儒家学说成为思想主流B.缓和社会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C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施D.汉代统治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B
5.易错:对社会现象本质的认识(2021辽宁,2,3分)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
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T故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
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经济特权
第23页共40页
答案B
6.易错:对田庄的理解(2022茂名一模,2)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有组织的生产单位,通常会兴修水利、
制造并推广新式农具、总结生产经验等;大量自耕农破产后亦会投奔田庄。这体现出()
A.政局动荡促进了田庄发展B.小农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C田庄成为中央集权的威胁D.田庄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答案D
题型模板
题型一目的类选择题
题型特征:目的类选择题,即以考查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为主的选择题。设问基本
都包含关键词"目的",如"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等,也有用关键词"旨在""意
在""意图"的。
备考策略:解答此类选择题,首先要区分好"三性"。一是根本目的,强调“终极性",一般指当事者从其
阶级立场、根本利益等方面出发想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二是主要目的,多强调其“重要性",一般指当事者
想要达到的、起主导作用的目的;三是直接目的,强调其“急迫性",一般是指当事者要达到的最近的、急
于马上达到的结果或结局。其次,要按照设问中对目的程度的要求进行理解判断,选出与设问要求一致的
答案。最后,要多关注并集中强化练习在近年高考中以"目的是""主旨""意图”为设问词的试题,
总结提炼该类题型的特点及规律,掌握应对该类题型的基本策略。
典型题型
1.(2016海南单科,5,2分)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
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第24页共40页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答案C
2.(2013山东文综,10,3分)《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
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答案D
变式题型
目的类选择题的变式多体现在设问词的差异,一般以隐性用语或类似"目的"的用语考查学生对历史现
象不同目的的理解与判断,设问词往往带有"意图""旨在""意在"等"目的"的同义词,或有如
"出发点是"等"目的"类选择题的隐性设问词。选项中多带有根本目的与直接目的,主观目的与客观
目的等不同目的程度以此增加试题的迷惑性。
3.(2022四川泸州一模,25)秦代对文书行政有严格的要求,如文书的发收、拆封、管理、整理、记录、传
递等。为了适应文书行政,秦始皇在统一文字为小篆的同时,对隶书也大力提倡。这些做法的意图是()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实现全国思想统一
C.提高国家行政效率D.表明官僚政治确立
答案C
4.(2021山东23分)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
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第25页共40页
时期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答案C
5.(2021湖南23分)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
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
汉文帝。这T故法()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答案B
强化练习
6.(2022四川成都联考,26)秦朝时期,在人多地少的狭乡,其授田通常为一户百亩,甚或更少;但在地广人稀
的地区.特别是在南方的所谓"新地",比如洞庭郡,其授田似乎没有限额,且授田税率也较中原为低。这
一做法()
A.促进了人口大规模南迁
B.提高了基层治理的能力
C.扩大了秦朝的统治区域
D.旨在稳定地方统治秩序
第26页共40页
答案D
7.(2021云贵川藏名校联考,25)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中说:“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对应),春秋
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
故曰受,由天之号也。"其根本目的是()
A.阐述人的情绪变化与四季更替的关系
B.说明人是天的产物且受天的支配
C.为“君权神授”学说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D.指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合理路径
答案C
8.(2021湛江一模,2)据考古发现,汉代的户籍把每户户主的姓名、籍贯、住址、爵位、职业、年龄、妻子、
兄弟、姊妹以及牛马、田宅、奴婢、车辆的数量和价值都登记在内。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强化对民力的控制
C.解决王国势力威胁
D.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答案B
题型二认识、启示类材料题
题型特征:认识、启示类材料题主要是就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或经验教训、提
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一问,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
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设问用词一般有认识、启示等。
备考策略: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判断表态)、为什么(阐述道理)、应该怎么样(明确正确做法)的角度回答。
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两方面思考,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侧重于从要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两方面回答。
第27页共40页
认识、启示类试题,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紧密,因而.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的答案与前面问题
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切忌脱离试题泛泛而谈。
典型题型
1.(2013课标I,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
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
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
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
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
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
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
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
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T音,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
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
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
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
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蓍上奏朝廷,
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
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第28页共40页
(I)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
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
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
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变式题型
认识、启示类材料题的变式主要表现为设问词的变化,其共同点都是考查学生对特定历史问题进行规律
总结或者对历史问题提出看法等“常用词语有“经验教训""感想""见解""启发"等,常见提问句
式有"你认为……应……""谈谈……给你的启发""指出……需要注意……""阐述你的见解"等。其
解题方法首先要区分题型类别,确定是回答认识还是启示,然后按照认识、启示类材料题备考策略组织答
案。
2.(2022湖北宜昌模拟,17改编)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期化工产品生产购销合同
- 船运租赁合同
- 海鲜销售协议
- 诚意金协议书样本
- 货物运输信息共享协议
- 批量红木家具购买协议
- 补充协议代理合同条款
- 桥梁工程劳务协作合同格式
- 科技服务合同的履行期限
- Unit4BodyLanguageReadingandThin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2
- (高清版)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
- 2023年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考试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六西格玛项目定义
- 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1
- 【川教版】《生态 生命 安全》四年级上册第10课《认识传染病》课件
- DB35T 2061-2022 村庄规划编制规程
- 创新实践组织创新成功的案例分享
- 谈谈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的家乡的变化
- 2024年上海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一写人记事散文(原卷版 +解析版)
- 监理工作中变更管理的规范与应对措施
- 门诊部健康宣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