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_第1页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_第2页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_第3页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_第4页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经济学马云泽南开大学经济学ayunze7005@163.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第1章导论2导论一、产经的兴起二、产经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三、产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四、产经的研究意义与方法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第1章导论3一、产经的兴起1.产业经济学的形成是对日本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

2.产业经济理论的引入与普及3.产业经济学学科的研究现状4.对“产业经济学”的不同理解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第1章导论41.产业经济学的形成是对日本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1945-1955:经济复兴时期。1946-1948年间的产业复兴政策:大量采用了原材料分配、价格控制、差价补助金、进口物资的分配等直接控制手段,对煤炭和钢铁行业实行倾斜支持以扩大生产;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产业合理化政策:采用财政投资贷款等相关财税政策,实现钢铁、煤炭、海运、电力、合成纤维、化肥等许多工业部门的产业合理化。。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第1章导论51.产业经济学的形成是对日本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实际情况、效果和意义进行分析,同时建立起用经济分析产业政策的理论框架,具有重大意义,而这正是日本经济学界应当负起的一个重要责任。”

---小宫隆太郎--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第1章导论6二、产经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质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产业组织

产业结构

产业发展政府规制与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第1章导论8产业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与工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第1章导论9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质首先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上,如产业组织就是要回答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兼顾与选择;

其次表现在不同国家对不同产业经济理论关心的程度不同;最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较为明确的“政策”含义。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第1章导论10三、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圣·托马斯亚奎那1270魁奈1758瓦尔拉,马歇尔1890亚里士多德前350亚当·斯密1776圣经17和18世纪T·R·马尔萨斯1798J·M凯恩斯1936J·S·穆勒1848大卫·李嘉图1817卡尔·马克思1867中国苏联商人V·列宁1914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经济学世系图

哲学家社会主义

重商主义者经院哲学家重农学派新古典经济学古典学派实行家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第1章导论12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新制度学派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基本条件

需求

供给可替代性供给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工艺(技术状态)增长率原材料周期性工会组织程度市场结构进入壁垒条件生产者规模及分布产品差异规模经济政府管制(外生)

市场行为广告研究与开发定价策略合谋产品选择内部组织兼并市场绩效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技术组织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公共政策反托拉斯公用事业管制贸易管制经典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框架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第1章导论14新奥地利学派把竞争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并且认为,当今市场基本上是竞争性的,市场的竞争过程并不必然产生均衡,但却能提供某种“秩序”,这里所谓秩序是经济趋向均衡的一种趋势

利润是大企业创新程度和规模经济的报酬

在政策价值取向方面,反对政府严厉的托拉斯政策,主张实行自由竞争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第1章导论15新制度学派伯勒和米恩斯:《现代公司和所有制》科斯:《企业的性质》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制度:企业、市场和关联合约》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第1章导论16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当前应该关注的问题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第1章导论17当前应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规制物流产业创意产业产业集群模块化产业融合产业全球化产业结构软化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第1章导论18研究意义理论意义:有利于填补经济学学科研究的空白,丰富和充实经济学学科体系;实践意义:,为产业政策提供理论基础;第二,有利于促进产业各方面的合理化;第三,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第四,有利于我国实施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思考题:

认识和理解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第1章导论201.产业经济学的形成是对日本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1955—1965:实现经济振兴,尽快赶超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一方面谨慎地、分阶段地推进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保护各种产业,使其不因自由化而受到根本性的损害;另一方面,借助产业结构调查会、产业结构审议会等机构,通过政府和民间相结合,规划产业结构高度化目标,确定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战略产业,并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经济立法和经济措施扶持战略产业的成长。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第1章导论212.产业经济理论的引入与普及3.产业经济学学科的研究现状4.对“产业经济学”的不同理解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第1章导论2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产业”,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含义。在产业组织层面上,“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以这类企业集合——产业为研究对象,可以进行同一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垄断的分析。从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和产业集群层面上,“产业”可以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以这种含义的“产业”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就可以来研究整体经济复杂运行中的企业间错综复杂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即各产业部门间的供给、需求及其相互关联,以及产业自身的竞争力问题等。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产业组织篇:市场结构、同质产品市场与差异产品市场、垄断定价与策略性定价、研发与创新、广告与搜寻、市场绩效、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篇: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效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软化、产业关联与产业国际转移、区域产业布局与结构。产业发展篇: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产业模块化、产业竞争力政府规制与产业政策篇:政府规制理论、政府规制改革、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

企业微观经济…………微观经济学消费者社会经济中观经济――产业(部门)……中观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国民经济总体…宏观经济学社会经济与理论经济学结构图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第1章导论26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进展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第1章导论27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亚当·斯密马歇尔斯拉法琼·罗宾逊爱德华·张伯伦梅森贝恩SCP结构的提出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第1章导论28代表人物:梅森、贝恩

S-C-P关系哈佛学派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第1章导论29芝加哥学派施蒂格勒:《产业组织》(

1968年)崇尚的基本精神是强调价格理论及其应用的重要性,维护市场的自由竞争,反对进行国家干预

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政府规制的分析。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所谓创新是指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发生变革,以获得企业家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的过程。把创新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供应来源、新组织或管理方式。

——约·阿·熊彼特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产业组织理论的最新进展:新产业组织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泰勒尔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新产业组织理论区别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首要标志,也是其对产业组织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理论研究方法的统一,即博弈论成为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统一方法,其中非合作博弈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又无疑居于统治地位。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1)短期价格竞争;(2)长期价格竞争和默契合谋;(3)产品差别化;(4)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5)声誉、限制性定价与掠夺性定价;(6)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的动态演变等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理论渊源:威廉·配第《政治算术》(1672);魁奈《经济表》(1758)和《经济表分析》(1766)20世纪30、40年代: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赤松要的“雁行形态理论”;库兹涅茨法则;配第—克拉克定理20世纪50、60年代: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日本经济学家的贡献:筱原三代平的《日本经济的成长和循环》;马场正雄的《现代产业论》;宫泽健一的《产业经济学》;小宫隆太郎的《日本的产业政策》;池田胜彦的《产业构造论》;佐贯利雄的《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

产业经济学第1章导论共35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