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准备现场_第1页
院长准备现场_第2页
院长准备现场_第3页
院长准备现场_第4页
院长准备现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补充汇报

王晓琳

自动化学院01三月20232报告目录一、学生二、培养目标三、毕业要求四、持续改进五、课程体系六、师资队伍七、支持条件八、其它3报告目录一、学生二、培养目标三、毕业要求四、持续改进五、课程体系六、师资队伍七、支持条件八、其它一、学生专家意见1:进一步说明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跟踪评估的制度,实施时间。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跟踪与评估,是通过完善的体制、完备的评估方式、合理的判断、定期评价来保证。在体制方面,已建成完备的校、院、系三级管理机构,如下页表所示。学校层面建立了全过程的学生学习评估体系。教务处研究制定相关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跟踪评价的规章制度。学院层面,由本科教学主管副院长全面负责,通过院系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工合作实现相关教学活动的指导。系领导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对本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以及科创活动进行过程监控、评估和评价。一、学生—学生指导机构人员职责学校学校教务处教务处工作人员制定和公布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跟踪评价的规章制度,维持和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面向学生及时统计和公布个人的学分、绩点与相对排名情况学生处学生处工作人员制定和公布学生管理、学生评优评奖的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学生的评优评奖工作。自动化学院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责任教授,企业专家学院教学决策、监督院教务办学院教务员学生获得学分统计、课程选修办理学工办辅导员形成学年报告教学督导组督导成员检查毕设、科技创新电气工程系系主任、教学副主任检查毕设、科技创新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责任教授,企业专家专业教学决策、监督课程组课程组负责人及课程组教师检查教案、作业题试卷与课程目标的符合度分析、试卷分析、课程总结、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讨论改进意见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校、院、系三级管理机构和责任一、学生—学习过程跟踪评估项目评估方法评估人课堂学习出勤率、课堂提问、作业、研究报告、平时测验、期末考试考查、综合成绩评定老师课程实验实验准备、实验设计(设计性试验)、实验表现、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任课教师课程设计设计表现、组内互评、设计报告、图纸质量、答辩、综合成绩评定指导老师工程训练工程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实习报告、考试、综合成绩评定指导老师认识实习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综合成绩评定带队老师、实习单位生产实习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报告、答辩、综合成绩评定带队老师、实习单位毕业设计由学院和专业统一组织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毕业设计答辩;指导教师按照进程进行阶段性考查;毕业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给定成绩、论文评阅成绩和毕业设计答辩成绩按评价标准综合给出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科研科创各种课外科技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包括挑战杯、机器人大赛、智能车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由各自相应组织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工程能力、项目管理、团队合作等各方面进行成绩评定和考核根据具体情况,由各自负责人给出具体评价。学生学习表现评估方式一、学生—学生指导制度序号评估制度发布时间实施环节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2004年9月28日全部教学环节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课程考核成绩评定规定》2014年10月19日每门课程授课期间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校教字〔2013〕167号》2014年10月17日每门课程授课期间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教学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2月28日全部实践性教学环节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管理规定》2011年2月28日工程训练环节6《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2011年2月28日毕业设计环节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2011年2月28日毕业设计环节8《本科毕设管理工作流程》2011年2月28日毕业设计环节9《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2011年2月28日毕业设计环节专家所要求完善提供的跟踪评估的制度和实施时间,具体如下:一、学生专家意见2:进一步说明本科生导师制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制定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导师工作暂行办法》(发布时间:2011年2月28日,参见自评报告正文【索引1-49】),规定“担任本科生导师是教师(岗位)的重要职责,每个自然班应配备一位导师,负责学生学习的指导,协助开展升学、就业方面的指导。”确保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覆盖面为全体学生。此外还提供了如班导、学术导师、学困生导师等等,具体导师和受益学生参见后表。总之,本专业以不同层次、身份的导师,为全部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和帮助。一、学生—导师制度序号相关制度和支撑材料实施时间受益学生1辅导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自评报告【索引1-49】2011.11全体2本科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导师工作暂行办法》自评报告【索引1-64】2011.2全体3学术导师《自动化学院优秀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自评报告【索引1-49】、【索引1-50】2011.11部分4班级指导员自评报告【索引1-81】2011.11全体5学困生导师自评报告【索引1-93】2011.11学困生一、学生专家意见3:形成性评价的描述不足。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主要为直接评价,通过直接观察或检查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学习成效,来评价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点的达成情况,包括学生课堂表现、作业、考试成绩、学习成果等,测出学生能力的达成程度,形成记录,以图表、数据等形式,通过横向和纵向分析,对比指标要求进行评价,通过直接沟通或者教务管理系统反馈给学生便与其进行持续改进。具体可参见自评报告正文【索引1-139】、【索引1-142】当然,也会包括一些间接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多维度的意见调查或自我陈述,包括访谈、问卷调查等,形成记录文档,可参见自评报告正文【索引1-120】、【索引1-127】。由于分解指标点是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因此,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并根据分解指标点形成的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11报告目录一、学生二、培养目标三、毕业要求四、持续改进五、课程体系六、师资队伍七、支持条件八、其它专家意见1:核实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二.培养目标学院成立修订小组,成员包括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主要教授、外校专家、企业专家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5年增补了企业专家进入教学指导委员会。注重与校外同行的交流,多次参加有关专业规范建设的研讨会,收集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为参考和借鉴。建立了基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机制,根据收集到的关于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材料,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将反馈意见用于培养目标修订和教学改进中,以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二.培养目标专家意见1:核实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企业和校友,整理反馈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对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建议,对电气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等。通过校友聚会收集数据有计划地利用毕业生返校、同学聚会,获取毕业生信息。组织校友、班主任、任课老师参加的毕业生座谈会,举行联谊活动等从用人单位收集数据利用每年召开毕业生招聘会、教师参加的科研教学研讨会等机会,广泛接触用人单位和社会人士,征求他们对本专业毕业生能力的评价意见。通过定期开展调查问卷活动收集数据学校培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同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培养目标可以进一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明确航空航天需求。视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与提升。二.培养目标专家意见2: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2015年,学院分别召开了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专题研讨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会议【索引2‑38,索引2‑39】,邀请了南京飓能电控有限公司薛文彦总经理、中航南京机电中心刘丹主任、南京双元电气有限公司梁武斌董事长等企业专家和部分往届毕业生参加,给出培养目标修改的建议。二.培养目标专家意见3:评价与修订过程,实施时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四年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修订,每年可进行课程的细微调整。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了专业负责人制【索引2‑37】,并由专业负责人主导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培养方案的修订。2015年,学院分别召开了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专题研讨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会议【索引2‑38,索引2‑39】,邀请了企业专家和部分往届毕业生参加,给出培养目标修改的建议。报告目录一、学生二、培养目标三、毕业要求四、持续改进五、课程体系六、师资队伍七、支持条件八、其它专家意见1:进一步说明达成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本专业具有明显工程特点,对经济社会有着重要贡献本专业毕业要求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研学等过程来实现综合性、宽口径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涉及大量本专业技术对航空航天等电气化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每项毕业要求均有相应课程与培养环节支持建有完善的毕业要求评价小组三.毕业要求专家意见2: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环节紧密契合了这一指标要求配合相应实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开展较为复杂的课程设计再通过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环节三.毕业要求三.毕业要求人文、社会等非技术因素毕业要求的实现毕业要求(3)、(6)、(7)中,涉及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环境等非技术因素的毕业要求,并有相应的课程模块支撑;毕业设计、专业实习和专业导论等课程明确要求学生针对特定工程解决方案给出分析和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12门课程和4类选修模块。选修课程所培养的能力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大局观,在进行多条件互相影响、互为约束时进行折衷考虑和设计;报告目录一、学生二、培养目标三、毕业要求四、持续改进五、课程体系六、师资队伍七、支持条件八、其它四、持续改进专家意见:专业如何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及实施过程,时间?通过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用人单位反馈机制,获得相应的评价基础数据和信息。评价基础数据和信息反馈至专业,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反馈意见,形成改进办法,再反馈至教学管理人员、各教学环节负责教师去实施。专业的持续改进包括三大方面:√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各教学环节1.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每四年全面修订一次,每年微调整2015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会议邀请企业专业和部分往届毕业生参加修订会议,给出培养目标修改的建议。201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描述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描述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较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在电气工程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在电机及其控制、电器、电能变换与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研究开发和管理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航空航天工业需求,拥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电气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电气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等部门,成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部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维护等工作的骨干人才。四、持续改进2.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每四年根据毕业生反馈、校友反馈及毕业生毕业调查等结果,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全面修订一次,每年微调整;2013年对毕业要求进行了小幅修订。2015年,对毕业要求进行了大幅修订,设定了毕业要求的具体评价指标点,从而便于教学环节的实施、监督和评价,更有利于持续改进。毕业要求修订为12条,每条细分为多个要点每条指标点对应3-5个教学环节根据不同教学环节对指标点支撑程度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权重各教学环节负责人责任明确持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四、持续改进3.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A.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1)2013年修订本次方案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①总学分压缩(从194.5降了180)压缩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教育共33学分,增加了学科拓展6学分,增加了实践能力培养部分12学分,实践能力培养学分比重从15.94%提高到23.89%,减轻学生课内学习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留下更多可用时间;②调整和修订了部分课程缩减了《工程力学》、《工程图学》和《机械设计基础》课时数,合并《工程图学》为一学期授课。将《电机学》合并在一个学期,缩减了课时数。四、持续改进A.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②调整和修订了部分课程(续)缩减了工程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电路、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电气测试技术等课程的学时数,对一些比较陈旧的知识点进行了删减和调整,以便更好的支持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③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将航空航天供电系统、开关电源技术和电力电子数字控制技术调整为双语选修课,加强学生对专业英文词汇的掌握,为拓宽国际视野做一些准备工作。3.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四、持续改进A.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2)2014年小幅修订为建立学生宽基础,新增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大学化学课程;文化素质课开课时间过于集中,调整为尽量分布于每学期开设文化素质课,从而持续的建立对学生的人文培养。3)2015年修订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最新标准调整后的新毕业要求的制定,对专业类课程的知识点、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整合了课程间知识点的衔接。基本工程实践类侧重通过基础专业技能培养实践等环节,为综合实践奠定基础。主要从电力电子方向、电机方向和电力工程方向三条主线展开,涵盖15门课程实验。综合实践类侧重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了解产业实际,能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包括4门课程设计,3项生产实习,科创、竞赛,毕业设计。3.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四、持续改进B.师资队伍的持续改进本专业50名专任教师中有60%具有半年及以上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本校毕业的博士、硕士占本专业专任教师总数的64%。不断改进专业教师队伍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指导方针中青年教师都下厂锻炼或厂企合作或企业博士后中青年教师暑期下航空单位带学生实习或进行教师工程实践学习3.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四、持续改进C.校外实习机会的持续改进2012年至今,逐年增加校外实习合作建设基地从最初的河南许继集团校外实习基地,恢复了专业早期实习基地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南京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江苏远东电机厂、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增加暑期学生到企业走访锻炼、企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D.支持条件的持续改进2012年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成功,把本科实验室扩展为多功能、多层次实验教学基地,但其建设理念侧重于亮点建设。2013年、2015年本专业又通过申请学校教学条件改善修购计划经费支撑,把本科实验室的一些基础实验设施进行了维修和部分更新。3.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四、持续改进E.毕业设计的持续改进本专业采用了公开答辩和二次答辩制度。2012年起,专业引入毕业设计抽查检查重合度要求。整个流程的质量控制实行网站上实时监测。拟从2016年起,在原有中期检查的基础上增加每月抽查。F.教学改革的持续改进本专业近几年的教学改革项目持续增长2011年有3项2013年有6项2014年有21项近半数的专业教师都参与了相关教学研究,促进了教学工作和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四、持续改进3.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G.教学评价的持续改进2013年本专业加强了教授授课及评价制度的执行力度。2014年实行“每位教师平均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综合评价”的制度。H.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持续改进2015年,制定自动化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为了规范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了自动化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参见自评报告【索引4-79】)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参见自评报告【索引4-80】),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工作细则,以便教学委员更加明确有效的开展工作,履行教学指导委员会职责。四、持续改进3.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报告目录一、学生二、培养目标三、毕业要求四、持续改进五、课程体系六、师资队伍七、支持条件八、其它五、课程体系专家意见1:自评报告中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12门课程和4类选修模块,合计42.5学分,占总学分的23.61%,进一步说明设置这些课程,如何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通过思想政治类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在伦理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系统能力;通过哲学社会类、文史类、形式政策类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经济观、法律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等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因此,当学生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这些先修课程所培养的能力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大局观,在进行多条件互相影响、互为约束时进行折衷考虑和设计。

详情请见表5.5-1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达到标准要求汇总分析表(【索引5-33】)。

五、课程体系专家意见2:补充说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选修第一组)类选修课程的选修情况,重点说明“如何覆盖全体学生”。

关于文学历史模块、艺术鉴赏模块、哲学社会模块和科技基础模块等选修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已明确要求学生在每个模块内至少修满1.5学分,四个模块至少修满6学分。通过学生选课宣讲会和选课系统中的进一步要求,目前已实现全体学生均已选修相关模块课程。相关规定详见【索引5-6】近三年教学计划和【索引5-7】专业培养方案。

报告目录一、学生二、培养目标三、毕业要求四、持续改进五、课程体系六、师资队伍七、支持条件八、其它六、师资队伍专家意见:进一步说明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1)专业教师工程背景补充说明本专业所有教师由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电力系统专业的博、硕士组成,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需求,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863项目、国防基础科研、国防预研、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及企业合作等各类工程项目;针对国防、航空、民用领域的需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程项目研究,并且工程项目研究内容均是基于本专业的科学知识的应用。本专业教师的良好的电气工程背景,在实际工程问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能够满足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需求,并指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六、师资队伍(2)支撑专业教学措施根据教师的专业工程背景和专业教学工作的需求,按照电气工程专业大类组建电机、电力电子、电力系统和电磁电器教学团队组成,由专业资深教授担任团队负责人,协调课堂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组的方式承担的教学课程覆盖了本专业的所有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专业所有教授、副教授都在第一线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尤其由资深教授、教学名师承担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工程经验的优势,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补充工程实践样例及其应用需求,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专家意见:进一步说明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报告目录一、学生二、培养目标三、毕业要求四、持续改进五、课程体系六、师资队伍七、支持条件八、其它七、支持条件专家意见:学校如何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1)引进来学校为优化引进流程、提高引聘效率,不再实施海外特评政策,而是对新引进高水平的教师设立“绿色通道”,职称岗位采用先上岗、后评审机制。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江苏特聘教授”入选人员名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于自动化专业推荐的王凯教授成功入选。

七、支持条件(2)重培养通过学生评教(包括对教师评价和对课程教学评价),教学督导组(同行专家)评价指导等措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派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观摩教学和教学经验交流,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竞赛。这样的“传、帮、带”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专业刘海春、王宇两位年青教师获得“2015江苏省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专家意见:学校如何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报告目录一、学生二、培养目标三、毕业要求四、持续改进五、课程体系六、师资队伍七、支持条件八、其它专家意见:毕业要求中多条要求均涉及到复杂工程问题,举证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典型教学环节,给出所涉及的工程问题属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论证,并给出该教学环节的效果评价。八、其它

根据本专业自评报告,本专业毕业要求中有8条涉及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分别为毕业要求(1)-(7)和毕业要求(10)。下面针对每条毕业要求中涉及复杂工程问题的指标点及对应的典型教学环节进行说明。

八、其它(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对指标点1.5支撑度为H的课程为电机学(0.3)和电力电子技术(0.3),电机学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所涉及的工程问题属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论证见【索引5-9】。电机学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效果评价,详见【索引1-145】课程总结表。

对指标点1.6支撑度为H的课程为跨学科选修课(0.4),跨学科选修课培养了学生多学科基础知识,有利于锻炼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的多学科思维。八、其它(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的结论。

对指标点2.1支撑度为H的课程为电机学(0.2)和电力电子技术(0.2);对指标点2.2支撑度为H的课程为工程电磁场(0.3);对指标点2.3支撑度为H的课程为毕业设计(0.6)。各课程所涉及的工程问题属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论证见【索引5-9】,效果评价详见【索引1-145】课程总结表。八、其它(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对指标点3.1支撑度为H的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0.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所涉及的工程问题属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论证见【索引5-9】,该课程的效果评价,详见【索引1-145】课程总结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所涉及的工程问题属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论证详见该课程教学大纲。八、其它(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对指标点4.1支撑度为H的课程为电气工程综合设计(0.3)。学生通过与所分配导师进行双向沟通、确定选题,并在导师指导下对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