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朱自清目录导入新课壹作者介绍贰课文学习叁课后扩展肆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从标题《荷塘月色》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在学习中,要借助作者的描写和语言,体会和把握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同时,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感悟他们的人生与命运。导入新课朱自清先生说,写景,就是“以文字作画”。即写景是用文字像绘画一样将所写之景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有声、有色、有情、有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以美的熏染和感动。而《荷塘月色》可谓是“以文字作画”的写景艺术典范。关于荷花的诗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作者介绍作者介绍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1928年8月病逝于北京。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课文背景三、课文学习划分课文的段落和层次
第一部分:1-3段。主要写了作者出门的原因,以及通过小径前往荷塘时的所见所想。
第二部分:4-6段。写月色下的荷塘以及四周的景物。第三部分:7-10段。由眼前之景产生的联想,思念江南,重回现实,回到家里。第一部分分析(1)1.大意:点明心境,交代缘由.2.文眼,像乐曲的主旋律,回荡全文.3.第三句前半句,反衬作者连日来的苦情;后半句烘托环境的静谧.5.全段创造出孤寂氛围,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第一部分(2)1.小径漫步,抒发感受。2.A.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B.写景:曲折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C.作用:描绘荷塘周围情景,烘托作者的内心----苦闷和哀愁.第一部分(3)1.A.独处心境.B.独处之喜悦.C.跟“另一世界”相对的是“现实世界”.D.对社会现实不满.E.暂时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后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F.进一步点明夜间出游的原因.G.“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和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行文思路:心里颇不宁静观赏去荷塘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四周淡淡的哀愁联想采莲西洲曲淡淡的喜悦回到家中依旧不宁静景
情
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淡淡的哀愁1.作者描写了月色下荷塘的哪些景物?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2:分组讨论:作者笔下的景物是什么样的?荷叶:田田、亭亭的舞女的裙——优雅飘逸(“田田”指荷叶茂密,荷叶相连;“亭亭”形容女子修长优雅。“田田”的荷叶,如“裙”,那是多么优雅飘逸)荷花: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淡雅羞涩(“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在他心中荷花的美是什么样的美?——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淡雅地、静静地发光,要足够淡雅羞涩袅娜)。荷香:渺茫的歌声——缥缈淡远荷波:凝碧的波痕——沉厚绵长流水:脉脉、更见风致——含蓄绰约3.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4.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5.引起作者心情一起一落的原因除了游览中眼前景物的变化外,还有什么?注意要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身世经历来分析。结合第一课时对作者身世背景的了解,我们不难知道,作者所处的现实世界是令人忧虑的。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四一二政变后,朱自清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既想改变超脱现实,却又感到无能为力,因而处在彷徨、徘徊的境地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这种心情的流露。而这片自由的荷塘无疑给了他不安的心绪片刻的宁静。作者在这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赋予了这片荷塘象征意义,象征作者的精神归宿、理想世界。四、课后扩展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荷塘月色》之美的三个层面:
一是外观形态美.此又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二是内在意象美.静到极点又美到极点的“荷塘月色”心态化、意化了,苦闷、烦躁、求静之“意”则物态化、象化了,意、象交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台承包合同(2篇)
- 区域配送承包协议书(2篇)
- 单位和个人签的销售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级云存储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盆栽艺术品买卖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甲方乙方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合同
- 代持股票协议合规性分析报告
- 服务外包合同的合规性
- 生态园艺花木合同
- 抵押合同解除还款责任解除协议
- 农业合作社盈余及盈余分配表
- 广东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的实施细则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认 识 垂 线 |冀教版 (共18张PPT)
- 结构力学小论文
- 感恩节(中英文对照版)
-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主题活动四:自主选题》教案
- 化学小实验 树叶上镀铜
- 2022年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闭卷真题及答案整理
- 钻孔记录表(记录表2)
- 民航旅客运输完整版ppt-全体教学教程课件最新
- 手术室QCC病理标本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