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_第1页
1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_第2页
1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_第3页
1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_第4页
1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q\a\vs4\al\co1(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测试)1.D【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菌内营寄生生活,不能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噬菌体进行培养。2.B【解析】加酶洗衣粉中酶的专一性决定了只能清除相对应的污物,同时加酶洗衣粉也可能对某些材质的衣物造成损害。3.D【解析】赤霉菌对植物感染属于寄生;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是赤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调节作用,但激素不属于植物的营养成分;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生物对所生存的环境具有适应性。4.C【解析】二倍体生物除细胞中需含有2个染色体组外,其前提条件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仅由图示无法显示出其是否来源于受精卵,所以不能肯定其一定是二倍体生物。5.A【解析】GFP是蛋白质,蛋白质能水解生成氨基酸。6.D【解析】选项A,H原子的质子数错误;选项B,连接-NH2上的C原子少了一个H;选项C,H2O2是共价化合物,题述写了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错误;选项D,为乙二醛的化学式,正确。7.B【解析】选项A,天然气为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选项B,明矾在水中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H2O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选项C,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选项D,CO2不是大气污染物。8.B【解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少,由题意T1<T2可知,T2温度高,达到平衡的时间少,即先拐,符合此条件的有A、B,同时此可逆方向的正方向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越不利于Z的生成,所以T2平衡时对应的Z的体积分数比T1的低,据此只有选项B图示符合。9.A【解析】①中由于生成的三溴苯酚只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易溶于有机溶剂苯中,所以加入浓溴水,没沉淀生成,同时过多的溴还会溶解在苯中,引入新的杂质;②中饱和Na2CO3溶液能与CH3COOH反应而除去,且乙酸乙酯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分液后得到乙酸乙酯;③中CO2、SO2都会被NaOH溶液吸收;④中NaHCO3受热分解得到Na2CO3。故②④正确。10.D【解析】选项A,由于存在水解平衡:COeq\o\al(2-,3)+H2OHCOeq\o\al(-,3)+OH-,所以一个碳酸根离子变为两个离子,使溶液中溶质离子总数大于1.5×6.02×1023;选项B,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为Oeq\o\al(2-,2),0.1molNa2O2含有0.1×6.02×1023个阴离子;选项C,标准状况下,乙酸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选项D,H2、Cl2在没有点燃或光照的情况下二者不反应,0.05mol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05×1023个。11.C【解析】选项A,氨水中加入NHeq\o\al(+,4)抑制了NH3·H2O的电离,溶液pH减小,强碱NaOH与NHeq\o\al(+,4)反应生成弱碱NH3·H2O导致溶液的pH减小;选项B,稀释10倍后,pH=11的氨水:10<pH<11;pH=11NaOH溶液:pH=10;pH=3的醋酸:3<pH<4;pH=3的H2SO4:pH=4,故稀释后pH①>②>④>③。选项C,pH=11的氨水与pH=3的H2SO4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得2c(SOeq\o\al(2-,4))=c(NHeq\o\al(+,4))。选项D,eq\f(10-3V1-10-3V2,V1+V2)=10-4,解得eq\f(V1,V2)=eq\f(11,9)。12.C【解析】根据题设条件X、Z可能是Na、Mg、Al,Y可能是O、F。选项A,X的原子半径大于Z,X原子序数一定小于Z,故有原子序数Z>X>Y;选项B,X的原子序数小于Z,且X、Z在同一周期,原子半径X>Z,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其单质的沸点越高,故沸点Z>X;选项C,MgO不溶解在NaOH溶液中;选项D,Na、Mg、Al是活泼金属,工业上制备活泼金属的主要方法是电解。13.A【解析】本题考查原子核知识,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A选项正确;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2个,B选项错误;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从核内释放出来形成β射线,C选项错误;α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贯穿本领最弱,D选项错误。本题容易。14.C【解析】本题考查热学知识,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A选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三定律知:绝对零度(-273.15°C)不可能达到,B选项错误;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但如果温度也降低,使分子运动剧烈程度降低,对器壁的碰撞作用力减弱,则压强可能减小,C选项正确;热量在自发传递时,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与内能大小无关,D选项错误,本题容易。15.D【解析】本题考查光学知识,光从B传播,经P点出射,角ODP是折射角,角BPE是入射角,n=sini/sinr,sini=d/eq\r(d2+AC2),sinr=d/eq\r(d2+BC2),n=eq\r(\f(d2+BC2,d2+AC2)),D选项正确,本题难度中等。16.C【解析】本题考查机械波知识,在T/4内振动传播的距离为λ/4,质点1到5间距离为λ/4,形成波的各个质点在振动时,总是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1质点开始时向上振动,因此各质点开始振动时均向上振动,A选项错误;在T/2时,振动传到质点9,质点8在平衡位置上方向上振动,加速度指向平衡位置,方向向下,B选项错误;t=eq\f(3T,4)时振动传到质点13,质点12的运动方向向上,C选项正确;t=T时质点17开始运动,D选项错误。本题容易。17.C【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图甲表示静止时体重计示数,其示数为人的质量,图乙示数比静止时变大,表示在1楼加速运动,不是制动,B选项错误;图丙示数比静止时小,表示在9楼减速上升,图丁示数比静止时小,表示在10楼处向下加速运动,图戊示数比静止大,表示在2楼处向下加速运动。图甲示数为人的质量,图戊示数为向下减速时持力大小(示数乘以重力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可求得加速度大小;C选项正确,而根据图乙和图丙、图丁和图戊均无法知道人的质量,A、D选项错误,本题较难。18.D【解析】本题考查万有引力知识,在天体表面竖直上抛物体,t=2v/g,重力加速度大小与时间成反比,g′∶g=1∶5,A、B选项错误;在天体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Mm/R2=mg,M=R2g/G,天体质量与半径平方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M星∶M地=(1∶16)·(1∶5)=1∶19.B【解析】本题考查变压器知识。P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副线圈的匝数变大,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变大,两灯均变亮,A选项错误;P不动,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Q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副线圈所连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两灯均变亮,B选项正确;P不动,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将Q向右移动,副线圈所连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电流减小,副线圈消耗的电功率变小,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功率相等,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C选项错误;P不动,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断开开关,副线圈中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减小,电灯上电压增大,L1将变亮,D选项错误,本题难度中等。20.C【解析】本题考查电场知识。如图所示,连接b、d,把bd分成三等份,则每一等份的电压为4V,e点电势为20V,f点电势为16V,连接a、e,c、f,ae是等势面,cf是等势面,c点和f点电势为16V,A选项错误;匀强电场中场强垂直于等势面,但bd不垂直于ae,因此bd方向不是场强方向,B选项错误;延长cf与ad交于h,f是de的中点,则h是ad的中点,dh=L,∠dch=45°,从b点作ch的垂线bg,ch是等势线,则bg是场强的方向,由图形可知质子速度与场强垂直,做类平抛运动,cg为在速度方向上位移,由于∠bch=45°,bc=2L,则cg=2L×cos45°=eq\r(2)L,cg=v0t,t=eq\f(\r(2)L,va),C选项正确;bc间电压为8V,质子从b到c,电场力做功为8eV,D选项错误,本题较难。21.(18分)(每空2分)(1)(4分)16.496.8(2)①(2分)如右图所示②(4分)2.865.70~6.10(两位有效数字均给分)③(2分)CD(含有错误答案不给分)④(6分)1.00×103串联2.90×104(1000,29000同样给分)【解析】(1)游标卡尺读数方法:主尺刻度+游标上与主尺对齐的刻度×精度,读数为16+4×0.1=16.4mm;秒表内表盘上读数为分钟,外表盘上读数为秒,总时间为两读数之和,读数为1.5min+6.8s=96.8(2)对电学图象类型题目,首先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写出纵轴物理量和横轴物理量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函数关系分析图象的斜率、交点、截距的物理意义。设电阻箱阻值为R,电动势为E,电池内电阻为r,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U+Ur/R,1/U=1/E+(r/E)·1/R,1/U与1/R成线性关系,图象斜率表示(r/E),与纵轴的截距表示1/E,可求得电动势E=2.86V,内电阻r=5.80Ω。实验中的误差包括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为偶然误差和由仪器和原理引起的为系统误差,AB选项错误;在处理数据时,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采用图象的处理方法,考虑电压表内阻,可以完善实验原理,减小系统误差,CD选项正确。测量电流表内阻方法类似于半偏法,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eq\f(2,3)时,电流表的电流为总电流的eq\f(2,3),电阻箱的电流为总电流的eq\f(1,3),电流表的电阻与电阻箱的电阻之比为1∶2,因此电流表内阻的数值为1.00×103Ω。将灵敏电流计改装为电压表,需串联的电阻为U/Ig-Rg=2.90×104Ω。22.(16分)解:(1)(5分)从A到B,根据动量定理(F-μmg)t=mv(4分)解得v=eq\f(Ft,m)-μgt(1分)(2)(6分)物块在斜面上受力如右图所示(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μN=ma(2分)N=mgcosθ(2分)解得a=g(sinθ+μcosθ)(1分)(3)(5分)根据v2=2as(3分)解得s=eq\f((Ft-μmgt2),2m2g(sinθ+μcosθ))(2分)23.(18分)解:(1)(6分)设a球到D点时的速度为vD,从释放至D点,根据动能定理mgR-0.1mg×CD=eq\f(1,2)mveq\o\al(2,D)(3分)对a、b球,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D=2mv(2分)解得v=1.73m/s(2)(6分)两球进入复合场后,由计算可知Eq=2mg两球在洛仑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右图所示(1分)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evB=2meq\f(v2,r)(2分)由图可知r=2h(2分)解得h=2eq\r(3)(3)(6分)a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mg(R+h)+mgh-eq\f(1,2)×2mv2(4分)或ΔE=0.1mg×CD+eq\f(1,2)mveq\o\al(2,D)-eq\f(1,2)×2mv2+Eqh解得ΔE=1.48×10-4J(2分)24.(20分)解:(1)(4分)感应电动势E=Bhv(2分)v=ωr(1分)代入数据得E=2V(1分)(2)(8分)粒子加速度a=eq\f(Uq,dm)(2分)周期T=eq\f(2π,ω)(2分)粒子在eq\f(1,8)T时间内运动的距离s0=eq\f(1,2)a(eq\f(1,8)T)2=eq\f(1,32)m(2分)由s0和d的数据可知t=eq\f(1,2)T=3.14×10-2s(2分)(3)(8分)第一种情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2分)初速度v01=eq\f(L0,\f(1,4)T)=20m/s(2分)第二种情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2分)初速度v02=eq\f(L0,\f(1,2)T)=10m/s(2分)25.(15分)(1)ad(2分)(2)醛基(2分)CH3CH2COOH(2分)(3)CH3(CH2)4COOH+CH2=CHCH2OHCH3(CH2)4COOCH2CH=CH2+H2O(3分)(4)(CH3)3CCH2OOCH(3分)(5)(3分)【解析】(1)(2)根据题设条件可推知B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和一个-OH,且不存在-CH3,再结合A、F的分子式可得B为CH2=CH-CH2OH,CH2=CH-CH2OH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H3CH2CH2OH,CH3CH2CH2OH催化氧化生成D:CH3CH2CHO,CH3CH2CHO催化氧化生成E:CH3CH2COOH。CH3CH2CH2OH为醇,能与Na发生取代反应,还能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3)由于A中没有支链,推知F为CH3(CH2)4COOH,CH3(CH2)4COOH与CH2=CH-CH2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H2)4COOCH2-CH=CH2。(5)醇的催化氧化产物常温下为气态的只有HCHO,故乙为CH3OH,结合E(CH3CH2COOH)和戊的分子式(C7H18O3)可推得丙为,丁为CH3OCH2CH2OH,戊为。26.(13分)(1)8Al+3Fe3O4eq\o(=,\s\up7(高温))4Al2O3+9Fe(2分)(2)①煮沸(1分)②负(1分)生成白色沉淀(1分)Fe-2e-+2OH-=Fe(OH)2↓(2分)③4Fe(OH)2+O2+2H2O=4Fe(OH)3(3分)(3)FeaOb(3分)【解析】(1)R为Fe,Fe在X(O2)中燃烧生成甲(Fe3O4),Fe3O4在高温下与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Fe和Al2O3:8Al+3Fe3O4eq\o(=,\s\up7(高温))4Al2O3+9Fe。(2)①由于Fe(OH)2易被O2氧化,所以配制NaCl、NaOH混合液中需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O2。②R与电源正极相连,失去电子产生Fe2+,所以石墨应连接电源的负极。Fe失去电子生成的Fe2+与溶液中的OH―反应生成白色的Fe(OH)2沉淀,其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③Fe(OH)2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红褐色的Fe(OH)3:4Fe(OH)2+O2+2H2O=4Fe(OH)3↓。(3)R的氧化物与Al发生铝热反应后生成的Fe与盐酸反应产生H2(假设为amol),等量的R的氧化物和Al粉混合物与NaOH溶液反应时,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假设为bmol)。根据Fe~H2,Al~1.5H2,Al~1.5O,可得R中含有amolFe,bmolO,故R的化学式为FeaOb。27.(16分)(1)a、b(2分)(2)Cl2+2OH-=Cl-+ClO-+H2O(2分)(3)①否(1分);HCl+NH3=NH4Cl(2分)②BDADC(2分)浓硫酸(1分)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D装置,吸收多余的氨气(2分)③[18m(CuO)/m(H2O)]-16(4)NO2Cl(2分)【解析】(1)选项a,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转移队伍,并迅速离开现场减少Cl2对其的伤害。选项b,肥皂水具有碱性能吸收Cl2,由于Cl2随风飘散,逆风疏散可减少与Cl2接触的机会,防止中毒。NaOH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选项c错误。(2)NaOH与Cl2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Cl2+2OH―=Cl―+ClO―+H2O。(3)①因NH4Cl受热分解产生的HCl、NH3在试管口又重新化合生成NH4Cl而堵塞导管。②装置B用于制备NH3,但所得的NH3中含有CO2、H2O杂质,可用装置D中的碱石灰吸收,除杂后的NH3进入装置A的硬质玻管中与CuO反应生成N2、Cu、H2O,生成的H2O用装置D的碱石灰吸收(测定H2O的质量),最后用装置C(盛有浓硫酸)吸收未反应完全的NH3,防止污染环境,同时也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装置D中导致实验误差。③根据CuO~H2O,n(CuO)=n(H2O)=m(H2O)/18=m(CuO)/(Mr+16)[Mr为Cu的相对原子质量],解得Mr=[18m(CuO)/m(H2O)]-16(4)根据图示变化,Cl2与NO2的反应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当Cl2为2mol时,气体总物质的量最小,此时Cl2与NO2刚好完全反应,即Cl2与NO2反应的计量数为1∶2,设生成的气体为A,Cl2+2NO2→aA,1molCl2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为5mol,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了1mol,推知a=2,根据原子守恒可得A的分子式为NO2Cl。28.(16分)(1)a(2分)(2)eq\o\al(·,·)eq\o(S,\s\up6(··))·eq\o\al(·,·)·C·eq\o\al(·,·)·eq\o(S,\s\up6(··))eq\o\al(·,·)(2分)直线型(2分)(3)①SO2(g)+1/2O2(g)=SO3(g);ΔH=-98.3kJ·mol-1(2分)②纯氧中O2浓度大,单位时间内放热多,体系温度高,平衡向SO3分解的方向移动(2分)③2CaSO4+C高温,2CaO+CO2↑+2SO2↑(3分)(4)67.2%(3分)【解析】根据题设条件推知X为C,Y为S,Z为Ca。(1)S与C可形成如SOeq\o\al(2―,3)、SOeq\o\al(2―,4)、S2Oeq\o\al(2―,3)、COeq\o\al(2-,3)含氧酸根离子,但不存在SOeq\o\al(―,3)与COeq\o\al(-,3)。(2)根据CO2的结构推知,C、S可形成直线型的CS2非极性分子。(3)因为Y在纯氧中燃烧时,氧气浓度大,反应速度快,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多,温度升高明显,温度越高越不利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SO3生成),所以在纯氧中燃烧时SO3的含量低。CaSO4与C反应时,1molC失去4mol电子转化为1molCO2,根据电子守恒,2molSOeq\o\al(2―,4)失去4mol电子生成2molSO2,据此可得反应:2CaSO4+Ceq\o(=,\s\up7(高温))2CaO+CO2↑+2SO2↑。(4)根据反应关系:5CaC2O4~5H2C2O4~2KMnO4,10.0g样品中含有CaO的质量=100×eq\f(5×0.0200mol/L×24.00×10-3L,2)×56g/mol=6.72g,故CaO的含量=eq\f(6.72g,10)×100%=67.2%29.(18分)(1)多糖、蛋白质、脂肪消化和吸收肌糖元和肝糖元先升高后降至正常浓度范围(2)丙酮酸脱氨基、转氨基线粒体(3)氨基蛋白质【解析】(1)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脂肪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必须经消化成为小分子有机物后,才能被吸收。人体中的多糖有肝糖元和肌糖元。人进食后,由于糖的吸收会导致血糖含量上升,在人体调节作用下,下降至正常水平。(2)图示A物质表示丙酮酸。丙酮酸可以由丙氨酸经脱氨基作用生成。图示③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3)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后,氨基在肝脏细胞中转化为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通过测量尿液中尿素的含量可以测定人体中蛋白质代谢水平。30.(12分)(1)(5分)①样方(取样调查)(1分)标注具体数值、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及C均正确(2分)②生存环境适宜、缺少天敌(2分)(2)(7分)①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2分)种植密度增加使平均单株能利用的资源量减少,导致结荚数量减少(2分)(合理给分)②不随种植密度变化而改变(2分)(合理给分)合理密植(1分)【解析】(1)①植物种群密度调查通常采用样方法(又叫取样调查法)。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后连线。②入侵生物给入侵地生态造成危害,原因是入侵地生存环境适宜且没有天敌,进而大量繁殖,使本地物种减少甚至灭绝。(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种群密度影响到每株植株所结豆荚数,但对每个豆荚内种子数几乎不产生影响。31.(18分)(1)基因突变AA、Aa、aa(2)①传粉前花药②单倍体幼苗染色体加倍AA或aa③籽粒成熟(结种子、结果实)红色【解析】红色籽粒小麦的后代出现一定数量的白色籽粒,说明小麦籽粒红色对白色为显性。(1)隐性表现的亲本后代中出现显性表现很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红色籽粒(A_)的胚是其子代的幼体,其基因型可能为AA、Aa和aa。(2)单倍体育种应取还没有授粉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可育的纯种。综评:本试题以2009年考试大纲为依据,注重教材、注重基础,体现了考查学科重点知识、学科主干知识的设计思想。试题考查内容以新陈代谢、生态、实验设计、遗传为主。试卷难度中等。其中30题以引入外来植物为背景考查种群密度调查实验,同时又考查了分析表格,得出结论的能力。试题考查考点全面,紧密联系高考,有很好的区分度。选择题第17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对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第20题有一定难度,实验题的考查很灵活,既有基本实验能力的考查,如游标卡尺和秒表的读数方法,又有原理的应用,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原理类似于半偏法测电阻,计算题把基本知识能力与综合应用相结合,第22,23题考查动力学、复合场中的动力学、能量问题,第24题很新颖,以联系实际的新情景题型考查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景虽新,原理明确,仍然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基本处理方法。本试题适用于二轮复习中的综合训练。(河南李国辉杨超陈家胜)2.北京市宣武区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1.C【解析】细胞Ⅰ和细胞Ⅱ都有细胞壁和核糖体,但细胞Ⅰ无细胞核,细胞Ⅱ有细胞核,可以确定细胞Ⅰ是原核细胞,细胞Ⅱ是真核细胞。细胞Ⅰ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可能是蓝藻。细胞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出现晚。2.B【解析】生长素的两重性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植物的顶端优势是顶芽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并在侧芽积累,使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人体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是双向的,都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是血浆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注射后,会使动物活动量减少,甚至出现昏迷。3.D【解析】人体蛋白质所需的20种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蛋白质由于组成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而不同。脂肪的形成是化学变化的过程,需要酶的参与,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4.B【解析】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主要是利用了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原理,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较快。在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应先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再换上高倍镜。DNA提取与鉴定实验中,DNA在0.14mol/L的NaCl中溶解度最低,因此可以用此溶液析出DNA。5.A【解析】结合胶体知识考查化合价等知识,较易。设铁为+x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相等,即+2x-n-2(3-n/2)=0,解得x=3,PFS与水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在酸性条件下,PFS会转化成Fe3+、SOeq\o\al(2-,4)等离子而进入溶液。故本题答案是A。6.B【解析】结合气体摩尔体积、晶体、化学反应等考查化学微粒的计算,属中档题。CO2分子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A项CO2虽是0.5mol,但其含有的共用电子对为2mol;B项NH4NO3为1mol,即含有1molNHeq\o\al(+,4);每2molNa2O2与CO2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C项转移0.5mol电子;D项COeq\o\al(2+,3)要水解,溶液中离子多于3mol。综上本题答案是B。7.C【解析】考查有条件的离子共存问题;较易。A项的Mg2+在碱性条件下要生成沉淀;D项在碱性条件下有NH3产生;B、C在碱性条件均共存,而B在酸性条件下仅放出CO2,但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在酸性条件下NOeq\o\al(-,3)可以将SOeq\o\al(2-,3)氧化。故本题答案是C。8.B【解析】结合陌生物质考查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和有机物的性质等,属中档题。观察这三种物质,可知a、c互为同分异构体,a是b催化氧化得到的产物,故二者不是同系物;a、b中均含有碳碳双键,故均能与溴水反应。故本题答案是B。9.B【解析】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考查其化合物的性质,有一定难度。根据四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可知Z(OH)n为强碱,但W(OH)2可能是中强碱或弱碱;若HnXOm为强酸,它只能是HNO3,则Y、Z、W分别是P、S和Cl,即HCl溶于水显酸性;Z若为活泼金属Na,不能把W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若Z是C,则CO2可以和水反应,但Z若是Si,则SiO2不与水反应,故本题答案是B。10.D【解析】结合图象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属中档题。温度越高或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越短,故曲线R和S分别表示300℃和200℃的图象,可见,温度越高B%越高,即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a<0,300℃11.C【解析】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属中档题。改用浓硫酸会生成SO2不利于环保,加入少量Ag粉可以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而加入Zn粉会消耗H2SO4,将稀硫酸加热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满足环保和充分利用原料的要求,本题答案是C。本题虽比较简单,但是易忽略限定条件而导致误选。12.D【解析】考查Al(OH)3的制备及其性质,属中档题。Al3+与NaOH或氨水均可以产生Al(OH)3沉淀,但甲中NaOH过量会使部分Al(OH)3溶解,而Al(OH)3不溶于氨水,故甲和乙中产生的沉淀可能一样多,或乙中的沉淀多于甲中的沉淀。故本题答案是D。13.C【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40J+(-60)J=-20J,所以内能减少了20J,正确的选项为C,本题直接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应注意符号法则,本题较易。14.D【解析】光导纤维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和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光是光的干涉条纹;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的彩色光带是因为不同色光在棱镜中的折射率不同导致的,故正确的选项为D。本题考查光学现象的解释,需要考生掌握全反射,折射和干涉等光现象,本题较易。15.C【解析】卢瑟福α粒子散射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正确的选项为C,本题考查考生对物理学史的掌握,本题较易。16.B【解析】波的波长λ=4m,从t0~t0+0.2s经过半个周期,波向前传播了2m,把波在t0时的波形向右平移2m则得到t0+0.2s时的波形,由波形和波的传播方向可判断,AD错误,B正确。此时Q点振动了0.1s,振动的路程是0.417.B【解析】球的加速上升和匀速上升可以认为与球等体积的水在加速下降和匀速下降。把杯子、水和球作为一个整体,塑料球静止和匀速运动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系统的重力。当球加速上升时,水加速下降,系统整体有向下的加速度,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加速度,所以重力大于支持力。故正确的选项为B。有的考生采用隔离法使难度增加,有的考生认为球的加速度则是系统的加速度,本题难度中等。18.A【解析】当汽车速度最大时牵引力:F=f,汽车的牵引功率:P=Fv=fvm,牵引力做功:W=Pt=fvmt,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由动能定理:W-fs=eq\f(1,2)mveq\o\al(2,m)-eq\f(1,2)mveq\o\al(2,0),解得W=fs+eq\f(1,2)mveq\o\al(2,m)-eq\f(1,2)mveq\o\al(2,0),故CD选项错误。有的考生只掌握了功W=Pt,而没有掌握机车速度最大时牵引力等于摩擦力,本题考查了机车起动问题,本题较易。19.A【解析】卫星在星体表面运行,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eq\f(Mm,R2)=eq\f(mv2,R),得第一宇宙速度:v=eq\r(G\f(M,R)),则地球第一宇宙速度:v1=eq\r(G\f(M1,R1)),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2=eq\r(G\f(M2,R2))。代入数据解得v2≈1.68km/s,故正确的选项为A,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宇宙速度,本题较易。20.A【解析】mg=eq\f(GMm,R2)和T=2πeq\r(\f(l,g))可得:T=2πReq\r(\f(l,GM)),故(1)错误;由表中数据可大致判断(2)正确;随振动时间的延长,带电体漏电,两带电体间的引力减小,相当于公式中的g减小,周期的增大,故(3)错误(4)正确,故正确的选项为A。本题以单摆和库仑扭秤为原型,主要考查考生实验探究能力和误差分析,本题较易。21.(18分)(1)29.8(2)(a)③;②;⑤;⑥(b)2组(c)E=Iy(r2+R2),r=eq\f(r2+R2,Ix)Iy解析】本题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为原型,只不过用电阻箱和电流表取代电压表,本题较易。22.(16分)(1)风突然停止,船体只受到水的阻力f做减速运动船体加速度大小:a=eq\f(Δv,Δt)=4/8=0.5m/s2所以船体只受到水的阻力:f=Ma=940×0.5=470N帆船在匀速运动时受到风的推力和水的阻力而平衡,所以:帆船受到风的推力大小:F=f=470N(2)(特别说明:没有相应的估算过程,直接写出空气密度的不能得分)在单位时间内,对吹入帆面的空气(柱)应用动量定理有:F=Δm·Δv=ρSΔv·ΔvΔv=v2-v1=10-4=6∴ρ=eq\f(F,SΔv2)≈1.3kg/m323.(18分)(1)此过程中电场力对物块所做的总功为零(2)对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有:μmgs=eq\f(1,2)mveq\o\al(2,0)所以s=eq\f(1,2)veq\o\al(2,0)/μg(3)设B、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l,对于小物块从A→C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有:μmgeq\f(s,2)+qEl=eq\f(1,2)mveq\o\al(2,0)所以l=eq\f(1,4)mveq\o\al(2,0)/qE24.(20分)(1)A3从圆环上滑下的速度设为v0有:mgH/2=mveq\o\al(2,0)/2解得:v0=eq\r(gH)A3、A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v0=2mv1解得:v1=eq\r(gH)/2A3、A2结合后,刚进入磁场时的感应电动势最大,电流也最大最大电动势:εmax=BLv1总电阻为:R=Lr/2+Lr=1.5rL最大电流:Imax=eq\f(εmax,R)=eq\f(B\r(gH),3r)(2)A3、A2进入磁场后,A3、A2减速、A1加速,最终达到共速(令为v2),此后保持匀速。由系统(A1A2和A32mv1=3mv2解得:v2=v0/3由能量守恒,整个过程感应电流产生的最多热量为:Q=eq\f(1,2)2mveq\o\al(2,1)-eq\f(1,2)3mveq\o\al(2,2)=eq\f(mgH,12)(3)设A1的速度为v,则A3、A2的速度为3v,同理,由于三杆系统符合动量守恒条件:所以mv0=mv+2m·3解得:v=v0/7,整个电路的总电动势为:ε=BL3v-BLv=2BLv=eq\f(2,7)BLeq\r(gH)电路中的电流:I=eq\f(ε,R)A1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IBL=eq\f(4B2L\r(gH),21r)25.(共15分)(1)(2)①CH3CH2CH2OH;②CH3CH2CHO+2Cu(OH)2eq\o(→,\s\up7(△))CH3CH2COOH+Cu2O+2H2O③④3(3)CH2=CH2CH3CH2OHCH3CHO(4)【解析】本题涉及有机物结构的确定、结合信息考查有机合成及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等内容,试题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是很大。(1)W可以和NaHCO3反应,说明W中含有羧基,根据分子中有4种类型的氢原子及个数比可以确定W为CH3CH(OH)­COOH。(2)根据信息可以确定A、B、C分别是C2H5CH2OH、CH3CH2CHO和CH3CH2COOH,则D为CH3CH(Br)COOH。满足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即HCOOC2H5、CH3CH­(OH)CHO和HOCH2CH2CHO。(3)在分子中引入HCN,可以增长碳链,故缺少的3种物质均含有2个碳原子,则依次是CH2=CH2、C2H5OH、CH3CHO,然后CH3CHO与HCN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3CH(OH)CN,水解即可得到W。(4)丙交酯是2分子W脱水酯化得到的,聚丙交酯在人体内发生水解反应而得到W。26.(共17分)(1)丙、甲、乙(2)H2N2Cl2(3)离子键、极性共价键(4)3Cl2+8NH3=6NH4Cl+N2①大于eq\f(3,8)②Cl2+2Fe2+=2Fe3++2Cl-Fe2++2NH3·H2O=Fe(OH)2↓+2NHeq\o\al(+,4)【解析】根据三种单质在不同的短周期,则X和Z分别是H2和Cl2,N是HCl,M与HCl可生成A,则Y、M、A分别是N2、NH3和NH4Cl。根据实验室制备H2、Cl2和NH3的原理可以选择相应的装置;(4)中产生的白烟是NH4Cl固体小颗粒,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以写出该反应。反应中有Cl2逸出,说明Cl2过量,即Cl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3/8;B中溶液既可以吸收Cl2又可以吸收NH3,满足条件的应是FeCl2,故可以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确定B的成分有一定难度,可能会因考虑片面而失分。27.(共16分)(1)原子晶体(2)2CO(g)+O2(g)=2CO2(g);ΔH=-566kJ/mol(3)CaC2+2H2O=C2H2↑+Ca(OH)2C2H2+CH3COOHeq\o(→,\s\up7(一定条件下))CH3COOCH=CH2(4)①第四周期、Ⅷ族;3Fe2++NOeq\o\al(-,3)+4H+=3Fe3++NO↑+2H2O②2NO22NO+O250%【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微粒的推断题,重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与平衡模式的计算,属中档题。由题中信息可以确定甲、乙、丙、丁分别是Si、CO、Ceq\o\al(2-,2)和N2;据此可以解答前三小题。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X是HNO3,则Y、Z、W、Q依次是Fe(NO3)3、Fe(NO3)2、Fe和NO2。1molQ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2mol电子,故该反应为2NO22NO+O2,设原来含有2molNO2,平衡时分解的NO2为2xmol,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为2+xmol,即2∶(2+x)=0.8∶1,解得x=0.5mol;求得NO2的分解率为0.5×2/2×100%=50%。28.(共12分)(1)ClO-+H2OHClO+OH-(2)漂白纸浆(3)c(SOeq\o\al(2-,4))>c(K+)>c(Al3+)>c(H+)>c(OH-)(4)①Al3++3ClO-+3H2O=3HClO+Al(OH)3↓②4HClOeq\o(=,\s\up7(光照))2Cl2↑+O2↑+2H2O(5)2∶3【解析】本题是结合NaClO和KAl(SO4)2的性质试题,涉及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和化学计算等内容。NaClO是强碱弱酸盐,水解而显碱性;NaClO中氯为+1价,故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漂白纸浆;KAl(SO4)2中Al3+要水解显酸性,故c(SOeq\o\al(2-,4))>c(K+)>c(Al3+)>c(H+)>c(OH-);将NaClO和KAl(SO4)2溶液混合后,ClO-和Al3+要发生双水解生成Al(OH)3和HClO;在阳光照射下HClO会发生分解生成Cl2和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Al(SO4)2和Ba(OH)2反应生成BaSO4和Al(OH)3的混合物,即OH-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量,此时两溶液的体积比为2∶3。29.(每空2分,共16分)(1)样方(取样调查)(2)“S”型零(3)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4)21600吸收、传递光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吸收、传递、转换光能)(5)蒸腾作用(6)施放性引诱剂(用黑光灯诱杀等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对于昆虫的种群密度及数量调查一般采用样方法。(2)由图可知,2001年到2007年,山坡地的沙棘木蠹蛾呈现“S”型增长,而2006—2007年该种群有虫株率保持稳定,说明种群增长速率及增长率约为零。(3)实验研究含水量为决定沙棘抗虫的关键因素时,变量为土壤含水量,所以可将沙棘分为两组,一组的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另一组与河滩地相同进行实验。(4)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5)土壤含水量高,植物吸收水分增多,蒸腾作用加强,可以使树温降低。(6)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害虫防治可施放性引诱剂、用黑光灯等诱杀昆虫。30.(每空2分,共16分)(1)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2)蛋白质的合成(3)紫∶白=9∶7基因重组(4)aaBb×AaBb或Aabb×AaBb(5)①人工合成②植物组织培养③非编码【解析】(1)真核细胞的基因的编码区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因而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2)基因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3)AaBb自交,后代为AB(9/16紫色)、Abb(3/16白色)、aaB(3/16白色)、aabb(1/16白色),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白=9∶7。由于基因重组,子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表现型。(5)若已知氨基酸序列,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法获得基因B。将基因B导入受体细胞后,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将受体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基因B成功插入受体细胞后,转基因花卉没有开紫花,说明基因没有表达,可对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区进行修饰。31.(每空2分,图4分,共16分)(1)20℃40(2)pH(C/N溶氧量或其他合理答案)(3)增加生长繁殖(代谢产物)图略(横、纵坐标表达正确2分,柱状图比例合理2分)【解析】(1)由图可知,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物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少,但是最终在温度为20℃的时候反应物剩余最少,其次为30℃和40℃。温度主要通过酶的活性来影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能40℃不是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2)影响微生物代谢的因素有pH、溶氧量、C/N等,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相关变量。(3)由表中数据可知,NHeq\o\al(+,4)综评:物理:本试卷选择题、实验题较容易,其中17题难度较大,容易出现思维定式错误。计算题难度也不大,只有24题涉及过程较多,含有隐含条件,分析上有一定难度,试卷整体较容易,适合1、2月份高三一轮复习结束时用。化学:这套化学试题整体看难度不大,试题以常规题型为主,侧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有些内容和形式看起来比较新颖,实质还是考查课内的基础知识和实验;试题难度略小于高考难度,本卷适合综合模拟或测试使用。生物:本试题生物学部分,选择题考查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知识、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的新陈代谢以及课本相关章节实验的知识;非选择题部分则考查了生物与环境、遗传等知识。整套试题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并考查了生物学的热点知识,同时本试卷注重了学生识图及信息提取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试卷难易适中,比较适合高三综合复习时的全面检测。(山东张作军黑龙江栾厚福山东孟凡义)3.eq\a\vs4\al\co1(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质量检测)1.D【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代谢调节和生长知识,本题难度中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初级代谢产物与次级代谢产物,其中次级产物包括激素、色素、毒素和抗生素等,是生长繁殖非必需的物质。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包括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酶合成调节的对象是诱导酶,与组成酶一样,是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的,但只有在环境中存在诱导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合成诱导酶;酶活性调节是通过代谢产物与酶可逆性结合来调节酶的活性实现的。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对数期菌体繁殖快,代谢旺盛;稳定期菌体数量最多,大量积累代谢产物。2.B【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种间关系以及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等内容,本题难度中等。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等,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中的真菌。细胞器中只有核糖体和中心体无膜结构,其他细胞器(如液泡等)都具有膜结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为RNA;激素中有的是蛋白质(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如性激素),有的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包括竞争、寄生、捕食和互利共生等。3.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的生理、个体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知识,本题较难。植物的叶要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必须经过有丝分裂使细胞数量不断增多,同时要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才能组成生物体;该过程中植物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呼吸,需要激素的调控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才能长成植株;在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中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但该过程没有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故也就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对遗传规律的实质及其发生时期的不理解,是本题的主要错因。4.C【解析】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本题较难。兴奋在神经元内的传导是双向的,神经元间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故受体部位Ⅰ是突触后膜(胞体膜或树突膜)的结构,神经元细胞核可能存在于Ⅰ或Ⅱ内;递质释放部位Ⅲ是突触前膜(轴突膜)的结构,其释放的递质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解答本题不但需要熟悉突触的结构,更要理解递质释放的结构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而不是单纯的兴奋,否则易错。5.C【解析】本题通过污水净化考查细胞呼吸、种间关系和新陈代谢的类型等知识,本题难度中等。从图中可以看出,藻类能为细菌提供氧气和有机物(细菌所需的有机物还可来自于污水),细菌则分解有机物为藻类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故二者为互利共生的关系。水体越深,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越困难,氧含量越低,故生活在水体表层的微生物为需氧型生物,底层为厌氧型生物,中间的则有兼性厌氧型生物。6.B【解析】关注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是高考永恒的话题,也是高考热点选材的方向,此题属于基础题。此类试题往往立足于高考,把化学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起点高,落点低。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历史时期内都不会耗尽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电解原理、强酸制弱酸、过量型离子方程式书写、醛的氧化等方面的知识,本题属于中档题。B中阴极是弱电解质H2O得电子,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eq\o(=,\s\up7(电解))Cl2↑+H2↑;C中大理石难溶于水,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D中由于澄清石灰水中也含有Ca2+,生成的COeq\o\al(2-,3)能完全沉淀,故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eq\o\al(-,3)+OH-=CaCO3↓+H2O。8.D【解析】本题对中学化学中的“四同”即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进行了考查。同系物有三个特点:①具有相同的通式;②组成与结构相似;③在分子组成上相关若干个CH2。A中二者虽然在组成上相关一个CH2,但二者一个是酚一个是醇;B中二者属于同分异构体;C中二者也属于同分异构体。9.B【解析】本题涉及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及反应原理。A中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CuSO4溶液与Ag不能反应;C中的稀H2SO4与Al(OH)3也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D中CaO与CO2不能反应。10.C【解析】本题以短周期的1~18元素为载体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常见元素的性质、化学键类型等知识点进行了充分考查。短周期中的主族元素形成的气态单质只有H2、N2、O2、F2、Cl2五种。A中X、Y分别为H、Na两种元素,它们分别与O元素可形成H2O、Na2O、H2O2、Na2O2;B中X只能是Cl2,而Y可以是Na、Mg、Al、Si、P等元素;C中X、Y还可以分别为N、P两种元素;D中当X、Y分别为Cl、S两种元素时,结论是成立的。11.C【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图象问题。此题属于中档题。A中,Vc=eq\f(0.11mol/L-0.05mol/L,15s)=0.004mol/(L·s)故A正确;B中,t4~t5阶段反应速率减小,平衡不移动,除去催化剂影响外只有减小压强(两边气体系数和相等)满足图象,故B正确;由图中可得A、C变化量之比为3∶2,再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系数和不变可得:3AB+2C可知D正确,C错误。12.B【解析】本题考查了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由题意可知,水的电离平衡受到限制,故该溶液可以是酸溶液也可以是碱溶液,但不能是盐水解后呈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因为盐的水解会促进水的电离。故只有B项符合条件。13.D【解析】电化学知识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难点问题,本题涉及到电解池种类的判断、电极反应的书写等。由图可知,当闭合K时,X极发生电极反应为2H++2e-=H2,当生成0.05molH2时,必定有0.1molK+通过交换膜;此时图Ⅰ装置为放电过程的原电池反应,电极A、B分别为原电池的负、正极;A的电极反应为2Seq\o\al(2-,2)-2e-=Seq\o\al(2-,4)。14.D【解析】由图可知介质对①光的折射率比对②光的折射率大,所以①光的频率高于②光的频率,①红光折射率小于蓝光,A错;折射率越大,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B错;①光的波长比②光的短,经同一单缝衍射成双缝干涉时入射光的波长越长,其中央亮纹越宽,C错D对。15.AB【解析】甲乙两过程中活塞发生的位移相同,大气压力相同,所以大气压力做的功相等。选项A正确。甲过程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不会发生热交换,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内能增大;乙过程为等温过程,气体的内能没有变化,所以选项B正确。16.D【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eq\f(r3,T2)=K,半长轴越长,其公转的周期越长,角速度将变小,由a=eq\f(F,m)=eq\f(G\f(Mm,r2),m)=Geq\f(M,r2)可知,距离地球越远,其加速度越小,所以选项D正确。17.A【解析】开始是正方形的ab边切割磁感线,且切割的有效长度均匀减小,所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在均匀的减小,由右手定则可判断电流为正方向。接着cd边进入磁场切割磁感线,切割的有效长度也均匀减小,由右手定则判断电流为负方向,所以A选项正确。18.A【解析】由图可知:波的周期为12s,由于波向x轴的负方向传播,当t=1.0s时,x=1.0m处的质点距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m,且正向19.B【解析】皮带逆时针转动,对木块3由平衡条件有mgsinθ+μmgcosθ=kx,则木块2与3之间的距离为L+x,化简即可得到正确选项为B。20.C【解析】从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只有3种光子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这三种光子分别对应于从4能级直接跃迁到基态,从3能级跃迁到基态和从2能级跃起迁到基态,因此当氢原子从3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有2种光子还可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正确选项为C。21.AD【解析】若只有磁场则带电粒子只受到洛伦兹力,但洛伦兹力不做功,当回到直线MN时,粒子的速度大小应不变,故不可能是磁场,选项A正确;在磁场中,当入射粒子的入射速度增大时,其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半径也增大,但周期没有变化。设此粒子入射速度方向与MN间的夹角为θ,则粒子再次回到MN线上偏转的圆心角α=2θ或α=2π-2θ并没有变化,所以时间也不变。22.Ⅰ.(1)4.22;4.00m或4.01m;4.01m或(2)C(2分)Ⅱ.(1)R3、R1(3分)(2)电路如图所示(4分)(3)S2(2分)(4)2.0Ω(3分)23.(14分)解:两质点抛出后都做平抛运动,设容器的半径为R,两质点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A、tB,对A球:Rsinα=v1tA,①(3分)Rcosα=eq\f(1,2)gteq\o\al(2,A)②(3分)对B球:Rcosα=v2tB,③(3分)Rsinα=eq\f(1,2)gteq\o\al(2,B),④(3分)联立①-④式得eq\f(v1,v2)=tanαeq\r(tanα)(2分)24.(18分)解:(1)设小滑块A滑至D点与小球B碰撞前的速度为v1,碰后A、B的速度分别为v2、v3,则小滑块滑动至D点过程中,mAgh-μmAgLCD=eq\f(1,2)mAveq\o\al(2,1)①(2分)在D点A、B发生碰撞,动量守恒,mAv1=mAv2+mBv3②(2分)机械能守恒,eq\f(1,2)mAveq\o\al(2,1)=eq\f(1,2)mAveq\o\al(2,2)+eq\f(1,2)mBveq\o\al(2,3)③(1分)小球B刚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设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4,则在最高点时,mBg=mBeq\f(v\o\al(2,4),L),④(2分)从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2mBgL=eq\f(1,2)mBveq\o\al(2,4)-eq\f(1,2)mBveq\o\al(2,3)⑤(1分)由①-⑤式可得h=1.94m,v2=-2m/s(负号表示碰后滑块(2)设碰后小滑块A在水平面上滑动的路程为s,则有-μmAgs=-eq\f(1,2)mAveq\o\al(2,2)⑥(2分)解得:s=eq\f(v\o\al(2,2),2μg)=2m。(1分)因为LCD<s<2LCD,所以滑块先自左滑过C点后,又从斜面返回并静止在C、D之间的一点上(3分)故小滑块最终与D点间的距离为LCD-(s-LCD)=0.8m25.(22分)解:(1)电荷在电场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其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E,根据动量定理可知,mv0=qEtE,(2分)解得E=eq\f(mv0,qtE)=eq\f(4.5,2π)×104N/C=7.2×103N/C(2分)O点与直线MN之间的距离d=eq\f(1,2)ateq\o\al(2,E)=eq\f(π,2)cm=1.57cm(2分)(2)当磁场垂直纸面向里时,电荷运动的半径r1=eq\f(mv0,qB1)=eq\f(10-6×1.5×104,0.3)m=5cm(2分)周期T1=eq\f(2πm,qB1)=eq\f(2π×10-6,0.3)s=eq\f(2π,3)×10-5s(2分)当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时,电荷运动的半径r2=eq\f(mv0,qB2)=eq\f(10-6×1.5×104,0.5)m=3cm(2分)周期T2=eq\f(2πm,qB2)=eq\f(2π×10-6,0.5)s=eq\f(2π,5)×10-5s(2分)故电荷在磁场变化的一个周期TB内沿ON运动的距离Δd=2(r1-r2)=4cm根据电荷的运动情况可知,电荷到达挡板前运动的完整周期数为15个,即沿ON运动的距离s=15Δd=60cm,最后r1+r1cosα=d-s(2分)解得cosα=0.6,则α=53°(2分)故电荷运动的总时间t总=tE+15TB+eq\f(1,2)T1-eq\f(53,360)T1=eq\b\lc\(\rc\)(\a\vs4\al\co1(12+\f(163,540)))π×10-5s=3.86×10-4s(2分)26.(15分)(1)Na2CO3、Ba(OH)2(各1分)(2)①B(2分)②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各1分,共2分)③c(Na+)>c(COeq\o\al(2-,3))>c(OH-)>c(HCOeq\o\al(-,3))>c(H+)(2分)④6.1g⑤往D的溶液中逐渐加入Ba(OH)2溶液直至过量,若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又逐渐溶解,则D中含有Al3+,E中含有Mg2+。或:往D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若产生了白色沉淀和无色无味的气体,则D中含有Al3+,E中含有Mg2+。(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3)NOeq\o\al(-,3)(1分)3Cu+8H++2NOeq\o\al(-,3)=3Cu2++2NO↑+4H2O(2分)27.(18分)(1)①fecda或fedca(2分)②MnO2+4H++2Cl-eq\o(=,\s\up7(△))Mn2++Cl2↑+2H2O(2分)③除去HCl中的氯气或吸收氯气,Cu+Cl2eq\o(=,\s\up7(△))CuCl2(2分)④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未打开或分液漏斗上口的槽、孔未对齐(2分)(2)CA(1分)检验氯气是否吸收干净(1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或润湿的有色布条)(2分)试纸不变蓝(或有色布条不褪色)(2分)(3)紫色石蕊试液(2分)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28.(13分)(1)Heq\o\al(·,·)eq\o(O,\s\up6(··),\s\do4(··))eq\o\al(·,·)eq\o(O,\s\up6(··),\s\do4(··))eq\o\al(·,·)H(1分)极性(1分)2Na2O2+2H2O=4NaOH+O2↑(2分)(2)SiO2+2Ceq\o(→,\s\up7(高温))Si+2CO↑(2分)(3)N2(g)+3H2(g)2NH3(g);ΔH=-92.2kJ/mol(2分)三角锥型(1分)(4)H2+2e-+2OH-=2H2O(2分)(5)90%(2分)29.(每空2分,共14分)(1)碳碳双键、羧基(2)B:H:30.(20分)Ⅰ.(每空1分,共8分)(1)2/2n(1/2n-1)(2)叶绿体基质14C4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Ⅱ.(每空2分,共12分)(4)温度外界溶液的电导度(或膜的透性)(5)第三步:将30株小麦幼苗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1,2,3号三个小烧杯中第四步:将1号小烧杯置于冰水中水浴;2号小烧杯置于室温下;3号小烧杯置于45℃的恒温水中水浴;(温度设置适当均给分)(6)①防止残留胚乳及幼苗外杂质干扰实验结果②31.(22分)(1)5(2分)(2)—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酸—(2分)外显子(2分)(3)3/7(2分)长翅∶残翅=8∶1(2分)(4)不是(1分)7(1分)VvXFXf(1分)VvXFY(1分)(5)方法步骤:①让纯合灰身残翅果蝇与纯合黑身长翅果蝇杂交,获得F1(2分);②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获得F2,观察并统计F2代中各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2分)预期结果和结论:①如果F2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于9∶3∶3∶1,则控制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的基因不具有如图所示的位置关系(2分);②如果F2不出现四种表现型或出现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接近于9∶3∶3∶1,则控制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的基因具有如图所示的位置关系(2分)综评:本套试卷结构比较合理,难度控制适当,题目编排总体由易到难,突出重点知识又兼顾知识的覆盖面,有一定的区分度,能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考查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对知识整体的把握。同时加大了考查以实验为背景材料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和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的学科内综合能力,这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必然趋势。(湖南彭岳建陈湘川肖水平)4.eq\a\vs4\al\co1(\o(\s\up7(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s\do5(诊断性检测)))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属于容易题。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分裂准备了物质条件。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的变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吞噬细胞在摄取和处理抗原过程中要依赖膜的流动性,而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会使物质运输功能减弱。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属于中档题。叶绿体中的全部色素都能够吸收和传递光能,其中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还能使光能转换成电能;H2O和NADP+之间形成电子流,使光能转换成了电能;叶绿体中产生ATP和NADPH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C不正确。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3种育种方法的相关知识,属于中档题。方法①是杂交育种,②是单倍体育种,③是基因工程育种。①和③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根据中心法则,③导致的生物变异是定向的;②中全能性的表达与植物激素有关;③中常用的运载体通常是质粒;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由于真核细胞的基因中含有不表达的DNA片段,不能直接用于基因的扩增和表达,因此在获取真核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时,一般用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而不用“鸟枪法”。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属于容易题。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兴奋在②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应表现为内正外负,而①处兴奋时,膜外的电流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反,刺激Ⅱ处,Ⅰ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Ⅲ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有关知识,属于容易题。固氮蓝藻和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根瘤菌从豆科植物中获得有机物,属于消费者;圆褐固氮菌则是从土壤中获得有机物,是分解者;反硝化细菌也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维持生命活动,所以是分解者。酿脓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决定簇,与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了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了损伤,使人得了风湿性心脏病。6.B【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用途,属容易题。A项,碳酸氢钠与胃酸可产生CO2气体,将导致胃穿孔更严重,故错;B项显然正确;膜应为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错;D项,麦芽糖为多糖,故错。7.C【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属中档题。A项,(Ⅰ)中由H2SO4生成了NaHSO4,酸性减弱,故错;B项,由(Ⅰ)可得出氧化性:MnO2>I2,由(Ⅱ)得IOeq\o\al(-,3)>I2,但是不能得出MnO2与IOeq\o\al(-,3)之间的关系,错;C项,生成了NaHSO4,酸性增强,H+浓度增大,故反应速率加快,正确。D项,(Ⅰ)转移电子数为2e-,(Ⅱ)转移电子数为10e-,若生成等量I2,其电子数之比为1∶5,故错。8.A【解析】本题考查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属中档题。B项,当溴水加入量很大时,三溴苯酚中会溶解溴,而致沉淀变色;C项,当加入的盐酸为稀溶液时,则无法生成Cl2。D项,若为稀H2SO4,则与铜不反应。9.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中的基本原理,属中档题。A项,NaHCO3晶体熔化时有离子的生成,有化学变化的存在,故错。B项,中和热的数值为正值,错;C项,pH与温度有很大关系,如100℃时,pH=6的水仍为中性,错。D项,10.B【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属中档题。A项,其同系物应不包括本身,故错;B项,苯环中12个原子共平面,所以苯甲酸可看成是苯中的一个H被羧基所取代,所以羧基中的碳与苯环共平面,正确。C项,C、H只是数目比值,并非C原子就是9,故错;D项,苯甲酸钠不可以再被氧化,所以不能作为抗氧化剂,故错。11.D【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属中档题。A项,若为单一的NaHS溶液,则溶液中一定有c(Na+)>c(HS-)>c(OH-)>c(H+)>c(S2-),故错;B项,还可以是Na2S与NaOH的混合溶液,错;当溶液中存在c(H+)=c(OH-)时,则呈中性,C项错。中性溶液加水稀释,其氢离子浓度仍不变;若为酸性溶液,稀释时,氢离子浓度减小;若为碱性溶液,稀释时,氢离子浓度增大。12.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属中档题。由图象分析,甲容器中A的转化率为1.22/2=0.61,乙中A的转化率为0.5/1=0.5,恒容情况,相当于两份乙的量加入容器中,加压导致了平衡正向移动,则x=1,A项错。B项,相当于在容器上方通入C,然后建立平衡后,再压入容器,平衡将正向移动,所以A的体积分数减小,正确。C项,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加热甲则平衡逆向移动,各组分的含量可以与乙相同,正确;D项,体积增大2倍,相当于减压,若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为0.25mol/L,但实际平衡逆向移动,所以A的浓度大于0.25mol/L,而小于0.5mol/L。13.C【解析】本题考查多步反应的计算,属中档题。由方程式知,amol甲烷反应,第一步可得amolCO和3amolH2,第二步amolCO将生成amolH2,一共可得4amolH2。合成氨的方程式为N2+3H22NH3,由H2的转化率为x,可得NH3为eq\f(8,3)axmol。再由氮元素守恒得,HNO3的物质的量为8/3axmol。14.A【解析】本题考查分子部分的知识,属于容易题。用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必须先测油酸的体积V,然后让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测出单分子油膜的面积S,此时油膜的高度就表示油酸分子的直径d,根据V=S·d,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d。A对;B选项还必须知道每个铁原子所占的体积V0,已知摩尔质量M0和密度ρ,可知1mol的铁的体积为V=eq\f(M0,ρ),则有NA=eq\f(V,V0),B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气体膨胀时,内能不一定减小,比如在膨胀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所做的功内能反而增加,C错;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可以制成,D错。15.C【解析】本题考查光学部分的知识,属于基本题.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两个狭缝间的距离d,入射光的波长λ,狭缝到光屏的距离L,相连的明或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Δx,四者之间的关系Δx=eq\f(L,d)λ,当把入射光由紫光改成红光时,光的波长变长,形成的条纹间距将变宽。A错;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hν=W0+Ek可知对于同一种金属,用不同的光照射时,如果能产生光电效应,逸出功都一样,随着照射光的频率增大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B错;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制成的,C对;在医院里利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是利用了紫外线的消毒原理,D错。16.D【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及其应用,属于基本题。由电流互感器eq\f(I1,I2)=eq\f(n2,n1)可得导线中的电流I1=1×103A,由电压互感器eq\f(UMN,U)=eq\f(n3,n4)可得UMN=2.2×104V,则输电线输送的功率P=UI=2.2×107W,D正确。17.C【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物理部分的知识,基本题。氘核的摩尔质量为2g/mol,共有2mol的氘核发生聚变,由反应方程可知2个氘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3.26MeV,则2mol的氘核聚变时释放的能量E=NA×3.26MeV,18.BD【解析】本题考查同步卫星,基本题。同步卫星的特点是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eq\f(mM,r2)=meq\f(4π2r,T2),可知所有的同步卫星的高度是一定的,D对;该卫星轨道比月球的轨道半径小,可知其运转周期比月球的周期短,B对;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