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自主学习任务单东海高级中学张利一、学习目标.了解辛弃疾,体会本词词意及作者浓墨重彩的“愁”。.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体会本词构思的巧妙,并培养热爱宋词的情感。二、学习过程【知识链接】辛弃疾(1140—120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为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苏词“豪旷”,辛词“豪壮”。.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著有《稼轩长短句》。写作背景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解释下列词语。书……壁:少年:层楼:赋新词:强说:而今:却道:【思考2】根据诗词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本词大意。(二)再读课文,细读品悟【鉴赏1】词人少年时有没有愁?【鉴赏2】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鉴赏3】找出上片中的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鉴赏4】词人成年以后的愁,又是一种怎样的愁呢?请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说一说。【鉴赏5】“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而今”和“尽”字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鉴赏6】下片中又有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鉴赏7】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鉴赏8】分析“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字的表达效果。(三)深度研读,重点突破【思考1】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思考2】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思考3】结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思考4】“少年”和“而今(老年)”,哪个是主,哪个是宾?(四)学习反思,理解建构【专题总结】南宋中期以后,以辛弃疾为旗手的辛派词人的出现,标志着宋词创作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名世。辛弃疾的词的成就在“以文为词”,具有以下艺术特色:1.悲壮激烈,发扬奋厉的英雄主义色彩。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辞的基调。.豪放而凄美的风格。稼轩词豪放之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的情致,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豪放之中,沉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以文为词的形式解放。辛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大胆创新。用韵绝不限制,不讲雕琢,随意抒写,形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辞。总之,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以文为词,大大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艺概》称“稼轩词龙腾虎掷”,《白雨斋词话》说辛弃疾是“词中之龙”,其词“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并非虚誉。三、效果检测.“为赋新词强说愁”一句中“强”读作,意思是。(2分).词中“愁”有不同含义,上片含有之意,下片含有之意。(2分)3.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 ”和“ ”、“ ”和“ ”构成对比。(4分)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词的题目。反复、对比和对偶是本词采用的修辞方法,也是本词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上阕有两组因果关系:前一句“爱上层楼”是果,后一句“爱上层楼”是因。D.上阕的“愁”是少不更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的“愁”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愁。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B.上片中的“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C.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做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6.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下列诗句中,与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类似的一句是(3分) ( )A.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全篇写“愁”,上、下片用了三个“愁”字。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结句“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6分)(课后【品读与探讨】P103页,第2题).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相关题目。(5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两首词都写“愁”情,前一首是之愁,后一首是之愁。(2分)(2)对两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两首词都触景而生“愁”情。C.“强乐还无味”突出了“愁”情挥之不去。B.词中人对此“愁”都无怨无悔。D.“却道天凉好个秋”表明词人摆脱了“愁”情。【参考答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解释下列词语。书……壁:写在……墙壁上。少年:年轻的时候(年少时)。层楼:高楼。赋新词:写新词。赋:写。强说:勉强说,硬要说。而今:如今,现在。却道:却说。【思考2】根据诗词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本词大意。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勉强(硬要)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二)再读课文,细读品悟【鉴赏1】词人少年时有没有愁?少年时没有愁,所谓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作者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抒发所谓的忧苦之情,只是故作深沉。【鉴赏2】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作者描述这一矛盾现象,真实地写出了他少年时的生活,既是回忆,也是自省。【鉴赏3】找出上片中的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爱上层楼(A)。爱上层楼(B),”此叠句有力引起下文,A同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B同上片结句“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叠句把两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起到“中间枢纽”作用。【鉴赏4】词人成年以后的愁,又是一种怎样的愁呢?请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说一说。成年以后愁太多了,作者归南宋三十年来,深受投降派的排斥,空有满腔抗金救国热情,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过着闲居的生活,白白地虚度年华,这是一种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哀愁。【鉴赏5】“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而今”和“尽”字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尽:概括、包含着词人一生众多的艰难与辛酸,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领起“欲说还休”。【鉴赏6】下片中又有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欲说还休(A)。欲说还休(B),”A句紧承“尽”,愁到极点无言说。B句紧连下文忧国伤时,报国无门之意在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形下,不便直言,转言天气。秋色入心即为愁,深沉含蓄。下片叠句与上片互为呼应,表现自己愁闷已极,反映出作者饱经忧患的心路历程。【鉴赏7】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因为愁多愁深而无法说清;因为投降派把持朝政,说了也于事无补;因为在当时抒发这样的忧愁是种大忌,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表现了作者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鉴赏8】分析“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字的表达效果。今昔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愁之深重。(三)深度研读,重点突破【思考1】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不一样。①前者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一涉世未深“少年”的无根之愁、做作之愁。②后者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一一受到压抑、无以言说、无法解脱之愁。【思考2】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作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思考3】结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作者笔锋一转,把原来想说的话咽回去,改口说,天气凉快了,多好的一个秋天。短短两句词,写出了抒情主人公的两副面孔:一副是心事重重,愁思百结;另一副是吞下苦泪,强作笑颜。“欲说还休”反映了辛弃疾归宋后的真实生活处境,而“却道‘天凉好个秋’”是看似洒脱,却欲言不能,实际却深沉含蓄。这一腔“愁”,词人越是不说,越是令人感到愁的沉重。充分展现了他那深沉、复杂、矛盾、哀怨的内心世界,耐人寻味。【思考4】“少年”和“而今(老年)”,哪个是主,哪个是宾?“少年”为宾,“而今(老年)”是主,少年之愁,是可说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无言之愁,是沉郁之愁。而这种浓得化不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愁情,才是词人要传达的。以昔衬今,对比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重。(四)学习反思,理解建构【专题总结】南宋中期以后,以辛弃疾为旗手的辛派词人的出现,标志着宋词创作进入了又一个高峰期。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名世。辛弃疾的词的成就在“以文为词”,具有以下艺术特色:1.悲壮激烈,发扬奋厉的英雄主义色彩。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豪迈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辞的基调。.豪放而凄美的风格。稼轩词豪放之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的情致,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豪放之中,沉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以文为词的形式解放。辛词在形式、格律、语言手法上大胆创新。用韵绝不限制,不讲雕琢,随意抒写,形成一种散文化的歌辞。总之,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以文为词,大大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艺概》称“稼轩词龙腾虎掷”,《白雨斋词话》说辛弃疾是“词中之龙”,其词“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并非虚誉。三、效果检测I.qiang 勉强地(或“硬要”).闲愁(无病呻吟) 壮志难酬之愁(深层哀愁).不识愁 识尽愁少年 而今.B(“对偶”修辞错,本词没有“对偶”修辞).D(上下片情绪的表达颠倒).C(解析:写年轻时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和谙练世故后报国无门故意避谈的哀愁。)7.B(都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愁”。).(1)不一样。上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是指闲愁,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指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2)从艺术表现技巧方面说,作者在词末用“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来写自己胸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深沉的感情用淡泊的语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他这首词外表虽然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9.(1)相思(怀人思念)(思妇)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者)(壮志难酬者)(第一空填“怨妇”不给分,2分)(2)C(A.错在“都触景而生愁情”;B.错在“都无怨无悔”;C.错在“摆脱了愁情”。)作品原文(电子稿)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①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展示合同
- 2024年度绿化工程设备租赁合同
- 橱柜生产商2024年度环保责任合同
- 带孩子保姆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车体广告租赁合同书模板样本
- 二零二四年度酒店物业保洁与保卫管理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商业地产租赁合同(2024年度)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 店面分割协议书(2篇)
- 大专的就业协议书
- 保护性约束PPT通用课件
- GB∕T 41424.1-2022 皮革 沾污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翻滚法
-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组织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录音系教学大纲汇总
- 动车组制动系统CRH380B(L)
- 天然气管道安装合作协议
- 房地产市政配套工程流程梳理
- 10KV高压开关柜操作(培训课件)
- 幼儿园小班读书计划三篇
- IATF16949标准
- NUDD新独难异失效模式预防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