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学案专题提升课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1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学案专题提升课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2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学案专题提升课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3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学案专题提升课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4页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学案专题提升课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0/专题提升课(八)视角1主干知识——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知识点拨】新中国成立后,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展“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1956年,中共八大奠定了社会主义探索道路的良好开端;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更加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有所好转,但“文化大革命”带来经济的劫难。【考题例证1】(2016·课标全国Ⅱ,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它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抑制的现象,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史实,排除;减少的只是非生产性建设比得,总量并无减少,故C项错误;“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答案A视角2历史趋势——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知识点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开展“一五”计划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阻碍社会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高速、稳定、繁荣发展。【考题例证2】(2013·课标全国Ⅰ,2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无产阶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商品、市场、货币等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涉及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也涉及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视角3社会思潮——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知识点拨】中共八大后,中共中央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轻率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的三年严重困难。党中央虽然进行了调整,但随后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考题例证3】(2015·福建文综,18)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解析本题是数据图表题,解题时注意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变化的时间点分析问题。“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图中曲线显示:在1956年初,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6年底,前期农业总产值高,后期工业总产值高,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底”,农业总产值增长不大,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故C项错误;1958年兴起的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使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而农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呈现背离状态,故D项正确。答案D视角4主流思想——改革开放【知识点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考题例证4】(2017·海南单科,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解析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间接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故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A项正确;材料仅反映出中国资源配置手段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才基本确立,而材料数据说明指令性计划在资源配置中仍然占据很大比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还未确立,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国资源配置手段的变化,没有反映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故D项错误。答案A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条基本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背景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于1953年制定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适应此形势,中国共产党于1958年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十三大上提出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结果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片面追求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极大困难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三、新中国成立后工业体制的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调整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模式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模式,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把企业推向市场结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到积极作用,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1.“一五”计划的特点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不到总投资的8%。一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工业,其中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小部分工业投资(3%),证明五年计划(注:指“一五”计划)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读】材料反映了费正清对新中国“一五”计划的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对农业的投资不到总投资的8%,而投入工业的占一半以上,其中投入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资金占90%,说明了“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但是如果农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工业,容易引起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国民经济各部门应协调发展。2.“一五”计划的成就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解读】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迅速发展,195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钢、电力、煤炭、石油等产量增加较多,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等新产品制造成功。3.人民公社化运动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解读】作者论述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的弊端。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说明公有化规模过大、程度过高;②在分配方式方面:平均主义严重;不允许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所谓的资本主义尾巴的存在。总之,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发展。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读】作者描述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迅速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面貌。5.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解读】材料反映了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1)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首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80年代中期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中共十四大标志着新中国的改革进入新阶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新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放开,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显着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大大增强。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