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发展性别分析报告_第1页
云南省教育发展性别分析报告_第2页
云南省教育发展性别分析报告_第3页
云南省教育发展性别分析报告_第4页
云南省教育发展性别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教育发展性别分析报告

一云南省女性教育的发展与成就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就有51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云南少数民族人口141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1%。因而,云南教育发展中的性别分析状况对云南教育举足轻重。(一)云南义务教育中女性入学率的提高随着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的加大和云南省“科技兴滇”战略的实施,云南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女性接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多;女性接受学校教育年限不断增长;女性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女生比重、高等教育在校生女生比重明显提高;女性接受各级各类教育比重不断扩大;男女两性受教育程度的差异逐步缩小。学龄儿童入学率是衡量初等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20世纪70年代以前,除少数年份外,云南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均未达到90%。主要原因是经济和教育基础都薄弱,一些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困难,无力送子女读书,少数民族儿童和女童的入学率更低。云南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省委、省政府就安排专款兴办34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以后又举办了3000多所半寄宿制民族中小学。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后,保证学龄儿童入学成为政府、家长、学校的共同职责,入学率稳步上升。20世纪90年代云南省又增办了一批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设立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对边境一线的村小学生实行“三免费”(免交杂费、课本费、文具费),拨专款建设扶贫攻坚乡中心完小、边界口岸学校和改造“草棚村小”。在实施“两基”的过程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入学率、完学率进一步提高。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到2000年,全省小学在校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1680725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5.6%,到2006年,小学生在校人数中女生有212323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6.94%,已超过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49年的7.8%提高到99.02%,实现了“两基”规划目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正是由于办学条件的改善,使得适龄儿童入学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参见图1)。图11978~2006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图2显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小学适龄儿童入学指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提高,尤其在边疆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的各民族儿女能够上学读书,男女受教育程度差异逐渐缩小。图21978~2006年小学生女生占在校生的比重云南女性的学校教育从无到有,适龄女童入学率从1978年以来也在持续增长,小学在校女生占在校学生总数从20世纪50年代的25.2%,发展到2006年女生占在校总数的46.94%。从适龄儿童总数看,女童入学率变化大,提高快,虽然与男童还有差距,但一直保持了增长势头。(二)云南中学阶段教育女性升学率的巩固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普通中等教育,1950年,云南省只有普通中学115所,在校生21796人。其中,高中42所,在校生3766人;初中73所,在校生18030人。全省高中在校生的总数,仅相当于现在一所规模较大的中学在校生数。“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普通中等教育逐步发展,到1965年,总校数达253所,在校生136390人,比1950年分别增长了1.2倍和5.3倍。其中,普通高中达到75所,在校生20324人。但总体规模仍然很小,平均1.7个县才有一所高中。“文化大革命”后期,受极“左”思潮影响,使中学校数在1976年达到1530所,普通高中在1977年达到创纪录的948所。这样“大办”的结果,是将教师“提高”使用,小学教师去教初中,初中教师去教高中,使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两败俱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大力调整、压缩高中,逐步取消小学附设初中班,普通中等教育又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七五”、“八五”期间,普通高中稳步发展,在校生都控制在18万人左右,每个年级6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以及受高校扩招等因素影响,普通高中有了较快的发展,2000年,在校生达到222076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两基”的目标任务,全省各地把实现“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普通初中有了较大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到2000年全省圆满完成“两基”规划目标任务时,全省普通中学达到1818所,在校生1637575人,比1993年分别增加119所和548191人。1978~2006年普通中学女生人数变化,见图3。图31978~2006年普通中学女生人数变化从图3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中学阶段女性教育比例逐年在提升,而且增长中变化也比较大,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上升到47.14%,这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当然,女生在校生人数比男生还是有差距,而就云南女性总人数来讲,女性受教育比例相对比较高。因为在云南少数民族中,许多民族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如纳西族摩梭人、拉祜族、哈尼族叶车人等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上地位较高。因此,供女孩上学较普遍,加上近20年来出生性别比,男孩比女孩多,这也是近几年女生入学率高于男生的原因所在。(三)云南职业教育中女性所学专业的拓展云南省的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在1965年办耕读学校时,曾多达1140所,在校生52440人。“文化大革命”中,职业教育萎缩,到1978年,仅剩49所。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到1990年发展到228所。在每县都有1~2所职业中学的情况下,全省着重抓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开展评定重点职中、示范职中、合格职中等评估工作,并适当撤并了一些校点。到2000年,全省有职业中学199所,在校生168640人。云南省的普通中等专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稳步发展,1997年达到146所,在校生116834人。其中,中等师范学校28所,在校生30404人。1997年后,随着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中专进行了调整合并,中师则为适应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也有较大的调整。到2000年,全省有中等专业学校127所,比1997年总数减少19所;其中中师19所,减少9所。但总的在校生为119199人,比1997年增加2365人,办学效益有所提高。而办学校点的增加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女性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创造了条件(参见图4)。图41978~2006年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女生比例可见,在中学阶段教育中,云南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教育的开办使更多的女性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尤其在边疆、农村,许多女性选择这种教育形式。总之,高中阶段升学率的巩固为女生进入高等学校奠定了基础,也让女生进一步深造成为可能。女性接受中等技术专业教育,尤其是技术学校的比例很高(参见图5)。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享有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而正好是社会性别差异在中等教育中的反映。也就是说,中等教育女生多,特别是师范、护校、旅游等服务行业,把女性规范在服务领域,正好体现男强女弱的观念。图51978~2004年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女在校学生数(四)云南高等教育中女性升学率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云南研究生教育逐步恢复。到2000年,已有2所高校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个;3所高校和3个科研院所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15所高校和6个科研院所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02个,在学研究生总数已达2708人。还有2所高校、2个科研院、2家企业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为女性进入更高层次学习创造了条件。从在校女研究生人数比例看,现在校女生在各类专业的人数已经达到与男生持平,尤其在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中,在校女生比男生多(参见图6)。但这并不意味着男女两性享受了平等的高等教育,而正隐藏男女受教育差距。因为女生就业难,只好硬着头皮考才能创造竞争条件。其次,从云南男女两性人口总数看,女性接受研究生教育比例仍很低。图61978~2006年在读女研究生比例云南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中,男生人数占多数,女性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相对要少很多。从图7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校女生数逐年上升,特别是近年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图71978~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女生人数(五)云南成人教育和扫盲中女性素质的提升云南省的成人中等教育,改革开放以后陆续恢复了教师进修学校,又举办了一批干部、职工中专。但在校生不多。1984年起举办广播电视中专,一些普通中专学校也举办成人中专班,以及开展函授教育,成人中等教育才有较大的发展。到2000年,在校生达到70644人;到2006年,在校生达到163061人。成人教育的发展,为原来不能升学的女性提供了机会。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两基”之一。从1994年起,全省每年扫盲35万人以上,到2000年全省青壮年文盲率已降到10%以下,实现了“两基”规划目标。开展农村技术培训对于巩固扫盲成果,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广实用技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云南开展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举办了一批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99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治穷必须治愚,经济开发必须与智力开发相结合”,在农村进行智力开发,开展大规模的成人技术培训。1993年后,全省每年技术培训200万人次以上。1997年后,每年都有500万人次以上。2000年全省有农民技术培训学校12498所,覆盖了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这些为许多妇女学文化、学知识创造了条件。(六)云南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被关注云南把流动人口扫盲工作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步进行。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中心城市昆明,流动人口数量增幅很快,据市公安局统计显示,全市办理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有130多万。而2007年昆明市流动人口小学一年级新生,约占了全市小学一年级学生的1/4。流动人口、特别是身为母亲的女性中,文盲、半文盲占一定比例,因此,教育部门将扫除剩余文盲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流动人口上。教育部门以孩子入学所填写的家庭情况表,来确定其家长是否需要扫盲,凡是学历未达到初中的均被列为扫盲对象。从2006年开始,昆明市主城四区分别选择了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一些民办学校,作为承担青壮年剩余文盲扫除任务的学校,这些学校以开办家长识字班和成人小学教育等方式来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组织扫盲的单位每扫除一名文盲,政府将按人均50元的标准奖励扫盲单位。昆明市五华区2007年进一步扩大“扫盲”范围,针对辖区内流动人员开办了“成人小学提高班”。这些年“扫盲”不仅停留在认字1500个,更多的是要教授一些基本的实用知识。五华区教育局还义务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免费学习,通过考试的学员还能获得由区教育局颁发的“成人小学”证书。红河州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公民迁徙自由的决定》以来,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一是州县教育部门切实制定下发了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意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各级把进城务工子女入学工作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重要内容,指导和督促中小学认真做好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三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把当地受教育人口登记变化的最新情况纳入教育统计内容,并作为统筹安排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依据,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四是严格执行户籍改革政策,在满足区域内进城务工子女入学要求的同时,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对进城务工子女的收费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红河州建立健全户籍改革配套运行机制,确保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春季学期,全州共有2万多名自由迁徙的居民适学子女都按有关规定进入了学校。二云南女性教育的实践与经验(一)云南女性教育发展的制度保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形势发展,在教育改革及实践中,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于1995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强调:“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此外,国务院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学法》(200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等。这些法律法规为确保各族儿女不分性别平等享受学校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云南各族儿女正是在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护下,接受学校教育。除此以外,第3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79年12月通过),其中第一部分明确规定:“为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确定法律保护,通过各国的主管法庭及其他公共机构,保证切实保护妇女不受任何歧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具体目标》规定要普及小学教育:“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对妇女与教育提出了6条发展目标。这是我国政府庄严地向世界各国人民表示贯彻执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具体目标》的承诺。《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1992年4月通过,2005年8月通过修改),更是对女性享有的文化教育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正是得到制度的切实保障,云南女性教育不断发展(参见图8)。图81978~2000年各级各类学校女教师比例从图8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级各类学校女教师比例都有所增加。其中,2000年农、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中女教师的比重比1978年几乎增加了一倍。这反映了国家保障妇女享有和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二)云南女性教育中的特殊政策云南认真贯彻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其核心是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其中教育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女童的教育和义务教育,即女性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问题。因此,云南省根据国家大法,又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云南女性的教育权利。在保障各族儿女接受学校教育方面,云南省坚决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还根据本省情况制定了《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1999年4月通过)、《昆明市中小学幼儿园场地校舍建筑保护条例》(1998年9月通过)、《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1992年9月通过)、《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1993年4月)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1999年7月)。这些条例的制定,对云南男女两性接受学校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云南在全国率先采取的促进边疆和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三免费”政策。“三免费”政策主要面向云南129个边境沿线乡镇、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7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聚居区和藏区的农村中小学生。云南省确定的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50元,中学生每生每年250元。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年)提高了100元,为小学250元,初中350元,全省统一执行;对7个人口较少民族寄宿学生按照(每生每年)小学300元、初中3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41所民族中小学和贫困县一中民族部寄宿学生按照(每生每年)小学300元、初中3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特殊教育学校寄宿学生按照(每生每年)3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三个藏区县学生,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十五”以来,云南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有效措施,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经过努力,全省已经建立起以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开展勤工俭学自助自救为补充的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救助体系和长效机制,使得许多失学、辍学女童重新返校,绝大部分女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三)云南女性教育的成果与经验云南在校学生中女性比例逐年上升,据1992年统计,其中小学占45.1%,中学占43.9%,大学占36.87%,研究生占27.29%;各级各类中专、职业中学和技术学校女生比例为44.27%、45.95%和36.32%。笔者多年在云南民族大学工作,对云南民大从建校以来招生、毕业、在校学生,从性别比例进行分析,结果也表明,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接受教育比例不断上升。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有了长足进步,这与云南对民族教育实行了特殊政策分不开。1980年,云南省每年从省级机动财力和支援不发达地区基金中拨款550万元,在边疆和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了41所寄宿制民族中、小学。1.制定特殊政策保证女童入学1984年,云南省每年拨款1500万元办了3000所有30万在校生的寄宿制高小,1985年增加到2100万元,2000年增至3600万元,学生每月补助标准由7元提高到12元。2002年,云南省政府又决定,扩大寄宿制、半寄宿制规模,每年增加学生6万名,省财政相应增加生活补助900万元。1988年,云南省政府决定在没有民族中学的33个贫困县的第一中学办民族部,招收居住在高寒边远贫困山区、升学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云南省财政按每班15万元拨给各民族部开班补助,学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50元,2000年提高到250元。从1988年起,投资7200万元帮助73个贫困县加强职业中学建设。1990年起,先后拨款1000万元,建立了云南民族中学和云南师大附中民族部。从2000年起每年在省属大、中专学校为14个少数民族开办了一个大专班、一个中专班,每年招生50人,学生享受较好的待遇。1996~1998年,云南省投资1.62亿元帮助506个扶贫攻坚乡加强了中心完小的建设。从1996~1998年连续3年,在文山等8个地州试办少数民族重点高中班。1996~2000年,云南省投资6404万元,对边境口岸学校加强建设。其中投入2500万元加强了25个边境县一中的建设,投入3905万元对边境口岸的24所中学、53所小学予以扶持。2000年,云南省开始对边境沿线行政村小学在校生实行“三免费”教育。2004年省政府再次将“三免费”教育列为10件关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之一。范围扩大到边境129个乡(镇)、7个人口在10万以下特有民族聚居区的23个乡(镇)和85个村委会以及迪庆藏族区29个乡镇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户籍的初中、小学生,安排“边疆事业补助费”72633元,共有40.8万多农村户籍的初中、小学生。2005年又新增4个“普九”县,“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1.3%。新增6个“扫盲”县,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6%以下。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2%。2006年,云南教育发展取得新的突破,“普九”县达到112个,增加24个,人口覆盖率86%,提高14.4个百分点。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33.7%,提高8.8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9%提高到12.7%。而这些成果的取得,均与制定了特殊的切实有效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才能从源头上为女性提供与男性一样享有教育的资源。2.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女童入学1997年,云南省政府投入1.28亿元,重点建设400个扶贫攻坚乡中心完小,投入7000多万元帮助每个贫困县建好一所职业高中;拨款3355万元,增加了17所寄宿制、半寄宿制学校;拨款2450万元,建了44所边境口岸学校;省级建立了5530万元的救助失学中小学助学基金;投入9600万元,在边远民族贫困山区新增小学校点1200个,改建“草棚小学”1200个;上海与云南省31个贫困县及高校对口帮助取得了新进展。在云南省内还发展了经济较发达的昆明、曲靖、玉溪等地与迪庆、怒江、宁蒗等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除政府教育部门外,全社会积极参与和协调配合,保证民族女性的教育。非政府组织,如滋根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捐资助学、群众集资办学活动不断深入,如云南希望工程“自1989年实施以来,累计接受捐款1.03亿元,救助失学儿童5.9万名,其中大多数是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女童又占一半以上。已建、再建小学360所,援建希望工程一村一校261所。又如全国妇联实施的专为资助少数民族地区辍学女孩重返校园的“春蕾计划”等活动,云南共有82个春蕾班,救助失学女童7676名,培养3422个技能生。还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女学生减免杂费、提供食宿或给以生活补贴,由乡或村资助所需学习用品,发给助学金、开办免费的女子班或女子学校,适当放宽对女性考生的优惠条件,并对积极送女童入学的家长给予奖励;同时,还在少数民族边远山区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如根据民族地区居住分散的特点,开办小学分校,在分校中又开设复式班,开展双语教学,开设半月制、巡回制小学,确保女童入学。从1988年开始,还在昆明28中开设了城市“春蕾班”招收下岗女工的女儿,保证城市贫困女工的子女继续升学。从2006年开始,马来西亚星州日报爱心读者每年助养云南大、中、小学生4610名,其中大多数为女生。可见,政府办学条件的改善,社会各界的支持,使云南女性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3.女性接受教育的特点由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投入,云南各级各类在校的民族学生比例不断上升。1997年,全省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21%,小学毕业升学率达76.05%,比1996年分别上升了0.52个百分点和1.45个百分点,辍学率为3.14%,比1996年的6.54%下降了3.4个百分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643.4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为223.93万人,占34.8%(1996年为34.53%),已略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分不同层次看,高等院校在校生57400人,其中少数民族12469人,占21.72%;中专学校在校生86430人,其中少数民族26691人,占30.88%;中等师范学校在校生30404人,其中少数民族12944人,占42.57%;普通中学在校生1423113人,其中少数民族441253人,占31%;小学在校生4837096人,其中少数民族1745948人,占36.09%。各层次民族学生比例均是历史最高水平。三云南省女性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与不足(一)民族及地域间教育的性别差距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有大聚居、小杂居、散居并存的特点,分布在边疆、山区、河谷、坝区。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造成云南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民族之间的教育也存在很大差距。1.各民族女性受高等教育和文盲半文盲的差距云南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25个少数民族的教育不仅与汉族差距大,就25个民族之间受高等教育和文盲半文盲也同样存在差距。在每万人口中受各级教育程度的少数民族人数和受各级教育的人口在其民族总人口中的比例存在差距(如表1)。表1每万人口中受各级教育程度的少数民族人数和受各级教育的人口在其民族总人口中的比例表1不仅反映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差距,其中也表明接受高等教育中满族、蒙古族、回族、白族、纳西族受高等教育人数在其民族人口中的比例超过了汉族,但其他少数民族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在其民族总人口中的比例都仍然很低;少数民族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更低,少数民族中文盲半文盲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比例则很高。不仅各民族之间受教育存在差距,同一民族中男女两性接受教育类型程度也存在很大差距。以白族为例,白族接受教育水平已超过汉族,可就白族男女两性之间接受教育还有一定差别。在20世纪50~80年代,白族聚居区小学女孩入学率高,但辍学率也高,小学毕业升入初中者较少,能上高中者不多,上大学者就更少。改革开放后这一现象有所改变,但男女两性接受学校教育的事实差距仍然存在。这是社会性别制度建构的结果,事实上造成同一家庭中男女两性享有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基诺族的学校教育从无到有,通过学校教育,已培养出许多优秀女性人才。2004年在基诺族的人口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4649人(男2457人,女2192人);高中文化程度的772人(男418人,女354人);中专文化程度的823人(男420人,女403人);大学专科的187人(男125人,女62人);大学本科的63人(男43人,女20人);研究生的2人(男1人,女1人)。如图9所示。图92004年基诺族教育情况从图10中,我们可以看出基诺族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男女接受教育人数的差异反映了在基诺族中,女生仍然没有与男生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图10云南各民族间受高等教育和文盲半文盲的差距2.各民族女性地域差别与受教育的差距云南不仅民族众多,而且分布区域广泛,不同聚居区的民族和同一民族的不同聚居地的男女两性接受教育、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都不一样。居住在坝区的彝族,女童入学率均达到98%以上,而小凉山女童入学率和小学五年保留率在90%和80%之间徘徊。坝区和山区男女童受教育年限也不同,坝区男孩多数在9年以上,山区女童6年都达不到。同一民族不同聚居区也不同,坝区白族女童接受学校教育的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教师教学水平、学校校舍、桌椅等硬件和教师本人学历都远远高于山区。而怒江泸水县洛本桌乡的白族支系勒勒默人,现仍存在一师一校,不同年龄段的28个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上课,不仅教室是危房,且学生课桌破烂不堪,连教师都没有备课桌。[1](二)女性教育中城乡和阶层之间的差距云南女性的教育不仅表现为民族、地域之间的差距(见图10),还表现在城乡、资源分配及贫富之间的差别、阶层之间的差距。1.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城乡差别女性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中的重中之重,各民族教育的城乡差别不仅特别突出,而且少数民族女性的城乡差距极其严重。首先是城乡接受教育观念的差距;其次是城乡生均教育经费的差异。据调查,我国2001年城乡小学、初中生均经费和生均预算内的经费差异的比例较大(参见图11、图12)。图11城镇与农村小学生生均预算费用经费图12城镇与农村中学生生均预算费用经费不仅如此,还有东西部城乡之间差异、民族地区城乡的差异。就学校的危房,东西部相比,西部多;城乡相比,农村多。故云南省近几年每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安排改建中小学危房的指标。城乡差别还表现在教师的水平和教学质量上。我国教育问题的焦点在农村,难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农村,而农村教育焦点、难点在教师。教师学历差距主要在城乡之间。城市大学毕业生一般不愿到农村、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就连民族地区送出去的学生也不愿回来,即使愿意回来也没有指标,造成现在一些学校缺编现象严重。而教师的学历差距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结果民族地区的乡村中学,在升学、高考中,不用说女生,男生也很少有考上大学的。2.少数民族女性教育中的阶层差距享有不同的教育资源直接反映了不同阶层的地位与对资源的占有。近二十年的教育实践表明,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的学生,近80%的家长是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有专长的幼儿园、双语小学、民办中学的学生90%以上都是高收入阶层的子女。笔者曾对1999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入学新生做过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农民子女比例随着学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北大、清华学生的家长为国家干部、知识分子者居多。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干部、教师子女居多。因此,优质教育资源被社会强势阶层所占有,似乎是世界各国普遍规律。这一趋势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教育中也有表现。而且,边疆民族农村的女生即使考得上大学也上不起,因为贫困。(三)云南女性教育中受教育年限及学校类别的性别差异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性别制度建构在没有接受汉文化之前,男女两性无论是社会分工、还是在公有领域和私有领域的职责、对财产的支配权和占有权均相对平等。究其根源,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招婿入赘婚,女儿能继承财产的婚姻制度,在拉祜族、纳西族摩梭人、哈尼族叶车人中还有从妻居的习俗,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高。但随着汉文化在民族地区的传播,少数民族中宗法观念的一步步加固,男尊女卑思想也不断强化,反映在教育中,男女受教育的差距也越来越凸显。1.云南教育中的男女两性受教育年限的差异云南女性教育从无到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还是小学5年保留率,均为男孩高于女孩,小学生辍学率则女孩高于男孩;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男女入学率差异比小学大;青壮年文盲率和复盲率中,女性远远高于男性,结果平均受教育年限女孩比男孩少1~2年。这种状况在少数民族女性受各级教育中也同样存在。2.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受各级学校教育的差异中国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建构,一直沿袭男主外、女主内,男的在公共领域,女的在私人领域。在资源分配上往往也是男的占有优先享有权和支配权。反映到接受学校教育上,也不例外。虽然人人享有接受学校教育权,然而在家庭中男孩优先;在家族中男性优越;在社会上男性领先。结果造成了少数民族女性接受学校教育与汉族女性相比,存在差别;与少数民族男性接受各级教育相比,也有差异(如表2所示)。表2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受各级教育的状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与汉族女性相比,少数民族妇女由于传统观念、基础教育设施等原因,在研究生、小学层次高于汉族女性,其他层次低于汉族女性;文盲高于汉族女性,半文盲则低于汉族女性。所以,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受学校教育程度不仅比男性低得多,而且与少数民族女性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平衡。总之,以云南省民族人口总数中拥有各种教育程度的比例看,学历越高,少数民族妇女所占的比例就越低,而中学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女性辍学率比男性高。同时,在云南各民族中女性接受教育现状也呈现不平衡状况;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同一民族内山区与坝区、边疆与内地也不相同。由此种种,影响和制约着少数民族女性平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四)云南学校女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制约云南女性接受学校教育的因素造成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滞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传统社会性别制度建构的影响外,最主要的是与民族女性占有资源的不平等及所受的歧视一样,都受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1)教育资源不公平与贫困的影响。云南省有国家级贫困县73个,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县所辖就有51个,占贫困县的69.86%;云南省财政补贴县102个,有66个民族自治县,占64.71%。经济的贫困自然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学校教育和发展民族教育,致使许多民族山区校舍差、设备缺乏,教学质量低。加之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女性对教育紧迫感认识不足,生产力水平落后,妇女们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体力劳动,才能维持生活。所以,不但母亲没有文化,因家庭经济困难女儿也被迫辍学和失学。结果导致少数民族女童不仅入学率低、辍学率高,且完学率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民族女性教育。(2)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云南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不平衡,导致云南各民族女性接受教育状况也不平衡。如纳西、白、回等民族积极送女童进学校接受教育,而拉祜、独龙、怒、德昂等民族女童入学率仍很低;纳西族女童入学率达99%,据统计有15岁以上的女性9.5万人,识字率达61%(远远高于汉族女性识字率53%),独龙族女童入学率仅为45%。同一民族内山区与坝区、边疆与内地女童入学率也不一样,如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太平乡,1993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0.2%,而该乡罗土村土钵社女童入学率仅为29%。加之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传承不同,且都直接影响妇女接受教育。(3)农业社会传统农耕方式的影响。云南是稻作生产的发源地之一,各民族妇女是稻作生产的直接承担者。繁重的农活和沉重的家务,将妇女束缚在土地和家务上,使其失去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4)社会性别制度建构下男尊女卑的影响。在云南少数民族中同样普遍流行着“嫁出去的姑娘如同泼出去的水”,女孩早晚要嫁人,不需学习更多的文化,只要学好针线缝补浆洗和料理家务事即可。从而造成家庭中父母不重视女孩的教育,更不愿花钱让女孩进学堂;每当家庭劳力不足或经济困难时,父母总是要求女儿退学。而且“男尊女卑”观念在各民族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社会和家庭对女性的歧视、排斥、限制,使得少数民族女性接受教育更是难上加难。经济欠发达的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在人们的观念里,培养男孩上学是天经地义,不供女孩上学或让女孩辍学也是理所当然。(5)女性早婚早育的影响。我国提倡晚婚晚育,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多年,但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早婚早育现象仍然突出,本来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但已失学并被定亲;本来应享受更高一级学校教育,但已结婚,成为妻子、母亲。尤其在一些边远民族地区,不仅早婚早育现象突出,而且在个别地区,超生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地区本来经济就贫困,加上子女多,儿多母苦,不少女童被迫回家带弟妹或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随即便丧失在校学习的机会,成为新一代女性文盲。(6)民族女性弃学经商的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在民族地区深入,许多民族妇女走出山寨,开始认识大山外面的世界。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大批中外游客进入民族地区,而多数风景名胜旅游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如云南石林是彝族支系撒尼人聚居区;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大理苍山洱海是白族居住地;丽江是纳西族聚居地;中甸香格里拉是藏族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民族地方经济发展,拜金主义的影响则又导致女童随家长的意志而辍学、弃学经商。这也是产生新文盲的原因之一。2.云南女性教育中的不足(1)“两免一补”教育投入不够。云南省现行的免除学杂费标准为:农村小学54元/生·年,县城镇小学84元/生·年;农村初中(含职业初中)104元/生·年,县镇初中134元/生·年;特殊教育学校150元/生·年。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为:小学70元/生·年,初中100元/生·年,特殊教育学校380元/生·年。由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多数为一师一校或规模小的学校,小学每班学生7人,每生免除杂费标准54元,共计378元;城镇学校小学每班学生40人,每生免除杂费标准84元,共计3360元。寄宿生生活补助范围小标准低。2005年,云南省将免除课本费、杂费和文具费的“三免费”与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相衔接时,明确规定: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的对象为2004年“三免费”政策范围内的农村普通初中、小学在校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原“三免费”标准减去免教科书费和免杂费费用后的差额,即小学30/元·年,初中生40/元·年。各州(市)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应在省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管理办法,确保“三免费”投入力度不减、实施范围不减。但在实际执行中,没有做到“两个不减”。导致在农村小学寄宿制或中学阶段升学中,失学、辍学者女生居多。(2)双语师资短缺,教材的编译、审定和出版资金不足。如上所述,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边疆省份,5000人以上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族3个民族已经使用汉语外,其他22个民族共使用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21种文字或拼音方案进行双语教学。在全省14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要交际工具的1178万人,不通汉语或基本不通汉语的约有600万人,发展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实际是这些地区“双语”教师不仅从数量上缺乏,而且教学质量一般不高,“双语”教材的编译、审定和出版成本高,资金不足成为发挥云南教育较为突出的困难。从而不能消除女性失学、辍学,保证适龄女童入学和升学。(3)职业教育技术薄弱。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增加,尤其是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更提高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然而,云南省的职业教育在云南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一直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设备简陋、课程单一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云南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受教育的步伐。(4)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一是民族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发展缓慢。云南高等院校由于硬件设施不齐,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云南高等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二是高校女性在校生比例较低。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女学生起点低、条件差,越往上一级学校,在校生比例越低,能进入高校学习的就更少,造成云南女性文化素质提高缓慢,培养高水平的民族女性干部极其困难,严重制约了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四云南女性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除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外,应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女性在各级各类学校受教育的比例,如继续办好寄宿制和半寄宿制高小,确保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女童按时入学接受教育;降低女童失学、辍学、弃学率,保证女童完成接受学校义务教育;消除民族女性文盲。继续办好委培中专、少数民族重点高中班、少数民族干部专科班和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全面提高云南女性素质,实现中等教育阶段大多数适龄女性继续升学接受教育。继续加大对普通高校民族预科班和云南民族大学的投资和管理协调工作,制定相应措施,适当提供优先条件提高少数民族女性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从根本上扭转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的宝塔形状况,为云南民族地区培养大批女性专门人才。1.加强教育投资,切实保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