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_第1页
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_第2页
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_第3页
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_第4页
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正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或简称“非遗”)保护进入十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于2011年2月25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高票通过。胡锦涛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2号),宣布《非遗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乃至世界非遗保护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从此,我国的非遗保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轨道。此外,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的申报、公示批准程序也正朝着稳中求进的方向迈进。各级各类非遗项目的展演、展示、传承、传播活动不仅在境内持续开展,而且有向海外传播的趋势。中国非遗在海外的影响日益扩大。更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保护作为一种新的保护方式也在2011年获得青睐;大学和各研究机构的积极介入,正在获得政府部门和非遗传承人的关注,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借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施行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以155票赞成、2票反对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胡锦涛签发主席令宣布《非遗法》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非遗法》全文共6章45条,在立法目的、保护原则、保护措施、不同主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等方面做了规定。文化部部长蔡武把《非遗法》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个目标、两大原则、三项制度。”一个目标指立法目标,即该法第一条规定。两大原则一指保护非遗,应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二指保护非遗应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三项制度指非遗保护的调查制度、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传承与传播制度。[1]随着《非遗法》的出台,全国各省市在认真解读、学习、贯彻的同时,也在积极研究和推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国家相关部门围绕《非遗法》的颁布,推进系列配套工作,如文化部讨论加强《非遗法》的配套法规建设[2],准备在非遗保护的后续工作中,重点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做好相关工作;同时,为指导各地更好地学习贯彻《非遗法》,文化部与全国人大法工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编写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3]。重庆市召开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4],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正式出台[5]等。(一)《非遗法》出台的重要意义从法律层面讲,《非遗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它是文化立法领域继《文物保护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繁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非遗法》是在借鉴、吸收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精神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我国履行缔约国责任的具体体现。它表明,我国通过保护本国非遗,推动传承群体对非遗的世代传承、再创造,进而为推动世界非遗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从人类文化发展高度讲,文化遗产保护是晚近才出现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宪政治理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有意识地珍惜、保护其国民创造的历史文化形态,无论它们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以国家立法的权威形式固定下来,上升到现代文明理念,成为全体公民共同文化记忆的一部分,成为关系公众、国家责任感的公共文化事业,这是一个国家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非遗法》最为深远的意义所在。因此,更为宏观地讲,《非遗法》还是对我国当前文化应当如何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的具体响应,它使非遗保护成为社会常态化行为。回顾历史,受到人们保护的文化遗产,不仅因为它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更体现了当代人对文化和历史的前瞻意识和担当能力,指向的是未来的希望,贯穿其中的是“子子孙孙永葆用”的人类精神。在保护理念层面,作为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非遗法》既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也着眼于非遗是我国多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见证。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非遗法》对非遗的评价没有使用“精华”“糟粕”这样的措辞[6],体现了当代文化保护理念的更新,也反映出《非遗法》更为专业、客观、严谨的保护立场。非遗若要以活态的形式世代相传,离不开非遗持有群体的真心热爱和自觉传承,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和鼓励社区自下而上地参与到非遗保护过程来。我国《非遗法》中也体现了这一重要保护理念,第九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在第十条、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中对此也均有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规定相关团体有“申请权”。这一点在《非遗法》第二十条中被修改为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建议权”。这首先是考虑到非遗保护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公众若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直接行使“建议权”,减少逐级上报程序。[7]但这一规定,正是国家鼓励公众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表现。鉴于各种历史原因,当前我国公众非遗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公众参与特征并不明显。对于非遗传承群体而言,政府自上而下的文化政策推行使非遗保护带有“要我保护”的意味,而不是“我要保护”这一文化自觉意识的外在显现。但《非遗法》中关于国家鼓励公众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条文规定,为公众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以及其他团体可依法从日常生活切入,悉心培育公众文化遗产意识,和非遗传承群体共同参与保护工作。长此经营下去,取得的成功经验一定会带来非遗保护工作面貌的变化。从非遗保护管理层面讲,因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许多非遗正面临濒危或已经消失。在这种严峻情形下,保护作为人们有意识的干预行为,背后体现的是人们对非遗价值和意义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那些非遗保护理念和非遗价值观作为社会共识已经纳入目前《非遗法》的具体条款之中,成为指导各项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正推动保护工作迈向更高水准的正规化和专业化,反过来也为《非遗法》自身的完善奠定了专业基础。(二)围绕《非遗法》展开的讨论任何一部法律都是有着庄严神圣意义的规范文本,其意义、概念、法规条文通过规范的法律语言表达出来,应用于指导社会成员及司法实践,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在具体执行的基础上,为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语境,法律条款内容将不断地被加以修正,法理内涵也将不断清晰起来,清晰到足以被社会成员理解,并逐渐形成共识。我国的《非遗法》也不例外,这部法律将在非遗保护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被讨论、修订和完善。就我国《非遗法》而言,目前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从法律名称看,没有加“保护”二字,这不仅不同于类似法律,如《文物保护法》,也有别于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名称。在2010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非遗法》(草案)的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就法律名称提出的建议可分为“非遗保护法”和“非遗保护保存法”[8],并就“保护”和“保存”术语的具体内涵展开了激烈讨论。《非遗法》最终文本把“保护”与“保存”区分开来,亦即《非遗法》第三条的规定。就“保存”而言,是对《非遗法》界定范围内的所有非遗采用认定、记录、建档等“保存”措施;就“保护”而言,是对那些进入各级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包含在该法第三章的规定中),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采用传承、传播等“保护”措施。并在该法最终文本标题名称中去掉“保护”二字,这“可以使法的名称涵盖本法确定的对不同非遗分别进行保护与保存两方面的内容,避免公众产生对所有非遗不加区分、一律进行保护的误解”[9]。从目前公开的文献资料来看,此举主要是防止消极、负面的文化得到保护。蔡武部长指出,我国非遗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的民俗和民间信仰活动或多或少含有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合的因素,需要在认真甄别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10]然而这种担忧,又极有可能导致另一种危险,即遗漏或忽略应当保护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妨碍后代对它们的理解和调用。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极为惨痛,如田青指出鲁迅先生在1925年提及要踏倒的文化事象正是今天我们所欲传承的文化遗产。[11]何以会有“对所有非遗不加区分、一律进行保护的误解”的看法?其实这一看法的思维逻辑是把非遗等同于仍存在于现实中的所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一点从2010年两次人大常委会会议对《非遗法》草案非遗概念的审议意见中可以看出来。[12]《非遗法》第二条非遗概念界定沿用了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定义中的“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措辞,“视为”有着“正式承认”或“正式认可”的限制性含义,与非遗名录申报的“认定”环节衔接。而且,对于消极负面文化进入保护范畴的担忧,更加明显地表明《非遗法》中所“称”的非遗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仍存在于现实中的所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该法也就不可能保护所有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尽管其概念涵盖的现实存在对象十分广泛。实际上,非遗与文化、传统、民俗等术语一样,并不与某一客观实体精确对应,它是人们面对社会生活归纳出来的分类性概念,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当人们把现实中某一文化表现形式放入非遗范畴并予以有意识的保护时,表明人们对它们的价值判断和认识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方面,中医药发展史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而且,并非生活中所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都需要法律保护。同时,追求精确是任何法律的应有之义,尽管最精确的表达也会引起质疑。在这个思路下,问题的关键在于应依据何种标准(价值)来确定《非遗法》的适用对象,并用法律语言进行表达,而不是去掉《非遗法》标题名称中的“保护”二字。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法律是人类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参照指南。《非遗法》围绕保护对象,把当下我们所认可的非遗保护理念置入法律条文,界定关键术语,它所针对和约束的是人们对非遗的保护行为。各项条文描述了保护非遗的社会行为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要避免、修正以及禁止的,最终影响人们对非遗的文化态度和具体行为,实现该法提倡的价值观念,维护社会运行的系统,确保非遗的传承。因此,缺少“保护”二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名称回避了该法正在行使的重要功能——规范各类组织、团体以及公民的非遗保护行为。从文本内容来看,有研究者指出《非遗法》第二条非遗所涵盖的类型没有列出“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其他非遗”留出非遗概念以后可以包括现实对象。[13]不过,“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可见于《非遗法》列举的非遗类型中,如“历法”、“传统医药”、“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更具体地讲,我国各民族自创历法和传统医药学知识,仍在当代社会流传的气象、自然生物类谚语、俗语等都属于“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可覆盖哪些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这需要结合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非遗法》中非遗概念内涵来思考。而且我们也可以发现,《非遗法》第二条对非遗的界定采用了列举法,对非遗概念限定性的描述主要有“世代相传”、“传统”和“视为”三个词语,现在官方还没有给出补充性解释。就《非遗法》第三条文本内容表述,需要思考这样的表述是否包含了非遗组成部分中有的是不具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判断?以非遗名录申报为标志,试问仍存在于当代生活中的打麻将、行酒令、跳大神习俗、童子尿煮蛋习俗是否属于非遗?从有关媒体报道[14]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显然没有把上述案例视为非遗。这样,《非遗法》第三条规定中把“保存”界定为对所有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把“保护”界定为对代表性非遗的“传承、传播”等措施。正如前文所述,这种对“保存”与“保护”的区分是将非遗等同于现实中所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认知结果。《非遗法》第十五条对境外组织或个人来华调查作了限制性规定,这是许多研究者的讨论焦点之一。[15]这一条款或许会妨碍中外文化交流,如程序审批上的繁琐。但根据以往出现的情况,法律语境下这一条款的用意更倾向于控制以“调查”之名,恶意获取和不合理使用非遗的境外组织与个人。与此有关的行政审批记录和提交的调查材料,这一规范管理既可约束上述非正常行为,也可为以后可能产生的纠纷提供证明。那么如何界定“恶意”和“不合理”,还有待于我国司法实践和司法理论的成熟。还有研究者指出第二十九条关于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指个人,而非集体或团体。在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数量上也有争议,认为认定人数将直接影响非遗的生存,人数越多,推广力度越大。[16]有的观点则认为既然认定的传承人具有“代表性”,数额就不能太多。[17]事实上,文化部认定的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正是认定团体传承人的体现。而认定传承人的必要性是就非遗本质属性而言的,这是防止非遗“人亡艺绝”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因为非遗的传承离不开人这一载体。由国家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还兼具示范效应。结合《非遗法》追求的主要目标,一项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人数应在客观评估基础上确定。0就立法性质而言,《非遗法》是一部行政法,许多利益群体和理论研究者指出的“保护”,正是通过国家机构的日常行政管理行为对非遗活动进行引导和控制,动员民众,达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目的。这类似于国家对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以公权力介入为主的“抢救、整理、保存”的保护方式,以保证非遗的存在和可持续发展。所以,行政法调整的主要是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机构及公众参与保护非遗工作方面的职责和管理行为,以及为展开这些行为提供的财政、行政、技术支持等做法。行政法不同于其他法律,如知识产权法,它实质上是赋予权利人一种在市场环境下将“知识财产”货币化的权利,其主旨是控制民间文化的商业利用和提供再创造的动力,包含对个人私益的认可尊重和经济利益层面的开发和利用。[18]所以,有些关于《非遗法》的讨论认为该法缺少非遗持有者相关权益保障的内容,实际上是还没有将民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与行政法区分开来。(三)简要建议1.制定《非遗法》的执行条例细则《非遗法》对非遗保护作了纲领性、原则性的规定,“重在落实”的重要性不必多言,许多专家呼吁应尽快出台该法执行细则,使其能真正、具体指导保护实践。这需要参照已有的保护实践经验和教训。比如,对非遗及部分传承者授予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产生了哪些影响?如若相关团体保护不力,将怎样处理,取消、退出等惩罚性措施是否适用?其标准又如何细化?……在执行细则的制定上,《非遗法》还存在与现行法律关系的调整,如版权法、专利法、商标法、中医药法等,这些法律不仅适用对象不同,其价值取向、利益倾向也不同,因此这种调整将影响到现行具体政策及执行体制,有的可能会显出明显的错位。2.展开《非遗法》影响的研究该法实施时间并不长,其执行细则还未出台,在实践中会产生哪些影响尚不清楚。如何阐释其背后的深意,需要各领域资深研究专家的合力参与。针对各个非遗的具体情况,研究者不仅要总结那些利于非遗传承的相关经验,也要从专业法律角度出发,清晰而客观地阐述该法对实际产生的影响及后果,以便为立法实践和有关非遗问题提供解决办法的基础。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实际经验的法理化过程。总而言之,《非遗法》在我国的实施,在有效保护非遗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该法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出台,更在于其是否能够有效地规范非遗保护实践,后者显然已是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期望严谨、求实、客观的非遗学术成果能成为它有效实施的专业基础。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阐述研究中国建筑的原因时所说的:“如果世界上艺术之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19]二各级各类名录公布概况(一)非遗项目代表作名录2011年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六届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共有19个申报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1个申报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的皮影戏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外,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则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至此,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总数已达36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9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2011年6月10日,在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以及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这样,我国的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总共达到了1219项,各类别项目数量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此外,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公布了新一批的省级代表作名录。主要有:甘肃省(3月,第三批,91项)[21],重庆市(4月,第三批,119项)[22],山西省(6月,第三批,82项)[23],湖北省(6月,第三批,90项)[24],陕西省(6月,第三批,140项)[25],四川省(6月,第三批,89项)[26],辽宁省(7月,第四批,35项)[27],上海市(7月,第三批,37项)[28],黑龙江省(7月,第三批,51项)[29],内蒙古自治区(9月,第三批,48项)[30],江苏省(9月,第三批,63项)[31],福建省(12月,第四批,74项)[32],河南省(12月,第三批,95项)[33]。另外,吉林省也于5月公示了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34],广东省于10月公示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3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11月对该区的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了公示[36],浙江省也于11月对该省的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进行了公示[37]。2011年值得引起关注的一个地区是香港。据了解,香港特区政府草拟了一份涵盖全港共63个项目的非遗初步普查名单,着手开展本地区非遗名录的普查和申报工作,并将根据普查结果向国家及联合国有关机构申报进入相关级别的非遗代表作名录。[38](二)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录7月13日,文化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荐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启动了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推荐工作。各省也继续开展新一批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2011年公布新一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地区主要有:广东省(3月,第二批,109人)[39],安徽省(1月,第三批,108人;6月,第四批,76人)[40],天津市(6月,第二批,72人)[41],青海省(46人)[42],山东省(11月,第三批,62人),北京市(11月,第三批,46人)[43]。另外,2011年公示新一批传承人名单的地区主要有:吉林省(第二批)[44]、江西省(第二批)[45]、河北省(第四批)[46]。山西省的第三批和浙江省的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评审工作也于7月启动。(三)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2011年10月31日,文化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名单共涉及39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41个项目企业或单位。[47]在项目类别上,名单共涉及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三大类,其中,传统技艺类包含国家级名录项目共25项,传统美术类包含14项,传统医药类包含2项。非遗生产性保护,是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以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融入大众、融入生活,这一理念倡导的是积极性保护,更好地呼应了非遗可持续保护的要求。而此次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评选,也旨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和总结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尽管在2011年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全国刚开始兴起,但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1987年文化部设立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1987年至2003年,共在全国命名了486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特色艺术之乡”。2007年至2008年,将名称统一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并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组织开展了命名工作,963个县(区)、乡镇(街道)和社区被命名。2010年,确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周期为3年。2011年9月5日,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工作在北京启动。国家有关领导表示,此次评审还将努力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在命名的基础上,加强对创建的指导,在引领和提升方面做文章。[48]另外,针对以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数量不限、层级过宽的问题,本次评审工作也将压缩命名规模,保留县(区)和乡镇(街道)作为申报主体,取消社区(村)级的申报资格,各地申报名额也有所限制。此次评审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应符合四个主要标准:一是已被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命名的各类文化艺术之乡。二是拥有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品牌项目,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被当地群众普遍熟知和认同。三是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发展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保障机制。四是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创建发展有专项规划、长期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五)“后申遗时期”概念的提出如前所述,目前我国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共计1219项。与第一、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518项、510项相比,此次新入选项目(191项)大为减少。而从审批和公布时间上来讲,第一批名录公布是在2006年5月,第二批名录公布于2008年6月,而第三批名录的公布却是在三年之后的2011年6月。在传承人名录的认定上,同样出现了时间放缓的现象。以往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是每年一次(2007年公布第一批、2008年公布第二批、2009年公布第三批),而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于2011年7月就已启动,截至2012年6月底仍未公布,时间上明显延长。显然,名录的产生向更加严谨、科学的方向发展,虽然入选项目和传承人的数量有所减少,却确保了质量和代表性。此外,9月,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国家级名录项目的“退出机制”。[49]从此,国家级名录项目将不再是“终身制”,“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将成为常态化的工作。这些新现象和新政策的出现与制定,都切合了我国目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我国是非遗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十年前,社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还十分陌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流失也近乎漠然;十年后的今天,各级各类非遗名录的申报与公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妇孺皆知的热门词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并积极投入非遗的保护工作中。然而,非遗的“申报热”虽然激发了大众对非遗认识和保护的积极性,却也给非遗的保护带来了种种问题:重申报、轻保护;对已入选的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不够扎实和深入;某些保护的方式方法、保护的原则性规定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落实等。可以说,申报成功并不是目标,而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艰巨的任务和难题是如何对已申报成功的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非遗保护需要更加具体的措施和行动,这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在对“非遗申报热”的重新审视和反思下,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小康教授提出了“后申遗时期”的概念。所谓“后申遗时期”,并不是对非遗申报工作的中断或终止,而是对遗产保护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回顾与反思。在“后申遗时期”,政府和社会大众应该将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从“重申报”转为“更重保护”。用高小康的话来讲,就是“现在需要从盲目追求上名录、上项目,转向更加科学地评估非遗保护的效果和可持续性。换句话说,非遗保护工作从观念到策略应当超越前十年以调查和申报项目为中心的状态,而进入‘后申报非遗名录时期’了”[50]。“后申遗时期”的观点在学术界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因为我国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36项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此外,共有1219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各级政府陆续公布了8566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18186项地(市)级非遗名录项目,53776项县级非遗名录项目。[51]至此,我国申报成功的各级非遗名录已有8万项之多。与此同时,我国也逐年加大了对非遗保护的资金投入。截至2011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非遗保护专项资金13.63亿元,仅2011年就安排4.15亿元。[52]即使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非遗保护,但由于现有的非遗名录中代表性项目数量规模庞大,平均到每一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资金和人力资源也就十分有限。显然,对非遗项目继续无限扩容是不现实的,而如何有效使用资源,实现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后申遗时期”所强调的对非遗保护工作思路的调整也就显得十分必要。2011年6月1日,值《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之际,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指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继续推进非遗的科学保护、传承和发展,并提出了今后非遗保护的五个重点工作:一是加强重点项目保护。二是加强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开展第四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审工作,启动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数字化记录工程等。三是全面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四是建设一批非遗专题博物馆、展示传习中心。五是深入推进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开展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53]综上所述,国家“十二五”期间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应当是:首先,以非遗名录的项目保护作为今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加强对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和国家级非遗名录重点项目的保护。[54]其次,加强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通过启动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深入调研,出台扶持政策,研究制定激励措施等,逐步建立起长效的传承机制。再次,加强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生产性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对非遗进行整体性保护,或推广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一些项目企业(单位)在保护非遗的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将非遗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推动非遗的科学保护。最后,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科技,建立技术平台,加强对全国非遗保护工作的科学指导和宏观管理。[55]具体措施主要有:进一步推动非遗的信息化建设,完善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程,统筹规划非遗的数据库建设。新时期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似乎也与高小康教授“后申遗时期”强调的“更重保护”,以及重视研究如何更科学有效地保护非遗的观点不谋而合。申报作为非遗保护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确定各级名录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如果只重视申报而忽视保护,就会背离我们建立非遗名录的初衷。进一步讲,保护工作如果只停留在建立和扩充名录的阶段上,非遗的保护也就不能全面稳步地推进。从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的公布数量可知,国家对各地申报国家级名录的数额予以了适当的控制,从而对各地的申报热进行了适当降温。另外,在2011年,国家建立健全了名录项目的监督检查和退出机制。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保护情况进行评估、监督和检查,对保护不力和进行破坏性开发的项目和单位予以警告,对于确实不符合国家级名录标准,没有资格继续列入国家级名录的要予以除名。[56]“退出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将会有效地激励各地对已经申报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进行实质性保护,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也会大大推动各地的工作重点从“重申报,轻保护”转变为“重申报,更重保护”。三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可见,传承与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种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传承、社区传承四种传承方式。2011年的非遗传承,也基本围绕这四种方式开展。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传承和社区传承正日益成为当代非遗传承的主要方式。(一)学校传承除了以培养民族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继续承担着非遗传承的重任之外,2011年中央戏剧学院首招京剧表演方向本科生;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针对非遗传承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委托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剧团培养专业演员。5月,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成立南音学院,专门培养既有音乐理论基础又懂得泉州南音演唱演奏的高学历人才。[57]6月,湘绣艺术学院在湖南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以湘绣专业人才培养、湘绣技艺传习、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等作为发展目标。[58]有些学校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开设非遗课程,如聊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开设“东昌木版年画”课程,[59]上海“海派剪纸”传承人李守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设5堂课为一周期的海派剪纸艺术课。随着非遗保护活动的开展,非遗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不断地被发掘,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进入了中小学课程。在侨乡河源,紫金花朝戏成为该市紫金县城小学的课程之一,由花朝戏传承人亲自执教。[60]在辽西大山深处,政府投入8万元经费将“凌源皮影”带进了山村小学的第二课堂。[61]4月,“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分别在横栏镇中心小学、民众镇新平小学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中山咸水歌的传承和普及延伸到小学教育中。[62]浙江省平湖市在6月对第四批非遗传习单位授牌,平湖市广陈中学、平湖师范附属小学成为传统技艺的传承基地。[63]6月,重庆市綦江县永城吹打学校正式挂牌成立,教师由永城吹打的代表性传承人担任,设有小学、初中两个班级。[64]四川南部县第三中学将傩舞引入体育课堂,学生不仅学跳傩舞,而且还学习制作傩舞面具及道具。[65]此外,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花镇在全镇小学推广普及安代舞。学生通过学习安代舞,既强身健体,又传承了蒙古族的传统舞蹈。[66]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申报的“民间工艺品制作(泥金彩漆方向)”入选宁波市中职教育重点发展专业。上海灯彩传承人何伟福在七色花小学开设12堂课程。[67]3月27日,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非遗校园传承基金提供资助,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十二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工作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该课题于7月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评审,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正式批准立项。该项目主要包括非遗(民族音乐类、书画类、舞蹈类)校园传承研究,校园非遗成果展示策略研究,学校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现状调查,小学、中学阶段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的策略,非遗校园教育数据库,运用合唱、合奏形式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等。为广泛发动基层重点学校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非遗教育工作中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课题组从全国基层重点学校中推选出部分有实力、有基础、有成果的学校作为该项目的核心校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68](二)社区传承在社区传承方面,各种培训班、传承基地的设立,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传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如湖北的“恩施傩戏首届传承培训班”,“海南的第二期琼剧传习培训班”[69]和“海南斋戏传习所斋戏培训班”[70],四川的第三期非遗川剧传习班[71],广东江门的小戏、小品创作培训班,山东的全省地方戏青年演员培训班[72],河南的豫剧作曲培训班,甘肃省秦安小曲人才培训班[73],河北曲阳的“河北曲阳雕塑行业千人培训工程”和第二期河北省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74],武强的第二届武强年画培训班[75],上海的“兔年顶呱呱”元宵兔子灯培训活动[76],浙江省海宁市非遗传习班[77],安徽合肥的暑期免费非遗绝活培训班[78]等。传承基地、传习所、传习基地是非遗传承的固定场所,承载着非遗传承的重任。2011年,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传承基地:安徽省在5月公布了首批非遗传习基地名单。[79]瑞丽市委宣传部于12月初,为瑞丽市约相、旺腊、喊思3位傣族孔雀舞主要传承人培训示范点授予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瑞丽傣族孔雀舞培训基地”的牌匾。[80]广东省从1月起,开展非遗传承基地评审工作。1月和6月,专家对162个申报单位进行了初评和复评,共评选出50个候选单位。12月,组织省有关专家对候选单位进行实地考评。山西省于2011年“文化遗产日”期间开展了非遗传习所和大师工作室命名活动。四川省成都市非遗蜀绣传习所4月14日在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正式揭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成为该所的客座教授。[81]6月11日,泉州市为首批非遗传习所相继授牌,共70家,包括泉州歌诀传习所、泉州打城戏传习所等,旨在通过针对非遗代表性项目设立展示和传承场所,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三)国内的展演展示大型综合性展演活动是2011年非遗传播活动的重头戏。3月,河南省文化厅、周口市政府和河南省文联共同在淮阳举办“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展演活动以中部六省省级以上非遗名录的表演类项目为主。4月7日,由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暨西安文化遗产博览会”在西安大唐西市隆重举行。本届展演活动汇集了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精选的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涵盖文艺表演、手工技艺展示和饮食文化体验等多个方面。整个展演活动持续至4月11日结束。5月29日至6月11日,以“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来自国内外的7000多名代表,190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了本届非遗节,直接参与节会活动的人数达570余万人。本届非遗节期间举办了首届国际非遗博览会。[82]6月8日,“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津街7号)文津楼开幕。展览主要展示了近二百种记载着有关非遗内容的珍贵历史文献,以珍贵历史文献、非遗有关的实物和“活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大类中的33个项目。[83]文化部主办的2011年度“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于6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活动内容主要有: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展、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我们的精神家园——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调选的参展项目涉及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9个类别,共41项。来自北京、山西、辽宁、四川、贵州、云南、青海等25个省(区、市)的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携徒进京,同台献艺。[84]6月11~12日,主题为“感知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非遗宣传、成果展、展演和展销活动在天津非遗馆进行,全市各区县近20项“非遗”项目进行了展演。[85]6月11日,第四届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在石家庄拉开序幕,内容主要包括《传承人图志》首发仪式、非遗展示演出、非遗保护成果展、传统手工艺展示、《非遗法》知识问答等活动。其中,以河北省重点非遗项目、非遗教学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专场演出吸引了不少人观看。6月与10月,文化部分别与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举办了“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10月29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大学主办,山东省民俗学会、潍坊学院、潍坊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协办的“中国民俗学会2011年年会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展演”在潍坊学院闻韶楼音乐厅隆重举行,120多位与会代表和潍坊学院的师生共同观看了这场精彩的演出。此次民间艺术展演主要展现了齐鲁大地一颗颗璀璨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明珠,汇集了山东琴书、泰安皮影戏、茂腔、吕剧、柳子戏、五音戏等国家级非遗代表作项目,还有潍坊学院师生联袂演出的一些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节目。11月26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守望精神家园——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在台北热闹开场。本届非遗月以湖南省非遗为主题,从2011年11月26日至2012年2月12日,连续在台北市、新竹县、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举办“楚风湘韵——湖南民艺民风民俗特展”、“保护·传承·弘扬——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等活动。2011年的大型文化博览会中,非遗被重点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次文化博览会主要有综合型博览会和专业型博览会两种形式。综合型的博览会有:4月在义乌举行了“2011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本博览会设立了八个“非遗”展区场馆,分别为中国雕镌塑作技艺馆、中国编结彩扎技艺馆、中国剪刻画绘技艺馆、中国织染纫绣技艺馆、中国金工烧造技艺馆、中国传统医药技艺馆、中国名酒酿造技艺馆、中国非遗美食技艺馆,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的近400个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参展。[86]5月在深圳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是由文化部、商务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贸促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型展销活动。本届博览会第一次设立了“非遗”专馆,把推动非遗市场化开拓作为重点。[87]交易会上,仅广东一个省的非遗产品现场成交和签约金额就约有7600万元。[88]8月在长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博览会共有6个展馆及2个室外展厅,设立国际标准展位2000个,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与上届民博会相比翻了一番。参展的民间艺术品种有45大类20多万种。[89]10月,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山东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博览会共设国际标准展位1100个,吸引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俄罗斯、巴基斯坦、尼泊尔等9个国家的艺术家约200人参展,参展作品涵盖了民间工艺的各种类别。[90]专业型的博览会有:5月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主办的第2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开幕,文房四宝特色区域政府组团参展,其中包括宣纸企业30余家,书画纸企业30余家,制墨企业近20家,毛笔企业30余家,端砚企业75家,歙砚企业近20家,苴却砚企业10家。此外,洮砚、澄泥砚、松花砚、红丝砚、易水砚、石城砚等中国名砚的制砚企业均组团参展。展品还包括书画印泥、国画颜料、瓷文具、红木文具、铜文具、画毡、绫绢、画具、篆刻刀具等相关产品。[91]8月,由青海省政府主办,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承办的第四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在西宁举行。该博览会集中推出唐卡艺术、非遗和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等展览展会。[92]还有许多以民间文学、传统戏曲等十大类别的非遗为内容的专题展演、展示,本书十个分题报告中有详细介绍,在此不赘述。(四)海外传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新华社社论指出,要充分认识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鼓励文化企业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借助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推销优秀文化产品。[93]2001年受各国文化机构的邀请和外交部、文化部的选派,我国的非遗传承人带着自己的拿手作品到世界各地展演、展示,受到了普遍的欢迎。首先是戏曲、曲艺、杂技等表演类非遗项目的海外演出活动在2001年十分频繁。2月3日至5日,重庆杂技艺术团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艺术中心演出了4场杂技剧《花木兰》,并于2月10日至13日继续赴悉尼演出。该剧团于11月中旬到达巴黎,开始了在巴黎长达半年的巡演。[94]5月,昌黎“向东皮影剧团”赴意大利西北部城市亚历山德里亚市,参加了在此举行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其间演出了《鹤与龟》、《火焰山》、《三打祝家庄》、《三打白骨精》等26出经典剧目。[95]5月19日,第二届巴黎中国曲艺节在位于塞纳河畔的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本届中国曲艺节以“燕赵风情”为主题,专场展示了河北省西河大鼓、沧州木板大鼓、二人台等多种传统曲艺形式。一位法国观众对记者说,虽然因为语言的关系,无法完全理解表演的内容,但是通过艺术家们的形体、表情和唱腔、音乐的韵律节奏变化,理解和感受到了中国曲艺散发出的特殊魅力。[96]6月7日晚,由中国北方昆曲剧院排演的昆曲名剧《牡丹亭》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成功上演。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郭业洲、近百名保加利亚戏剧界专业人士及各界观众约300人观看了演出,部分国家驻保使节也应邀观看了演出。[97]荷兰北方泰尔斯海灵岛6月中旬举办的第30届“OEROL”艺术节首次邀请中国京剧艺术家参与。北京京剧院一团40多位梨园名角在6月18日下午举行的首场正式演出中为观众献上了《秋江》、《霸王别姬》、《三岔口》和《虹桥赠珠》四出曲目。为了表示对中国艺术家的欢迎,主办方特意为艺术节取了个地道的中文名字——“舞龙”。[98]应奥地利科学院邀请,北京北方昆曲剧院的艺术家们11月23日和24日晚给维也纳观众献上了中国昆曲经典曲目《烂柯山》和《窦娥冤》。此次演出活动由奥地利科学院、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和维也纳市文化局联合主办。这是2010年以苏州昆剧团为代表的南派昆曲在维也纳演出后,北派昆曲首次在维也纳登台。奥地利总统菲舍尔亲致贺词。世界知名昆曲艺术研究专家、奥地利科学院教授鲁道夫·布兰德尔在演出前致辞,说历史悠久的昆曲是人类非遗的结晶,其传承和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国,也在于世界。为此他不惜财力,倾其一生致力于曲目的搜集和传播,他所带领的研究小组是迄今世界上收藏昆曲音像资料最多的西方研究机构。奥地利科学院已联手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和维也纳音乐大学一起开展昆曲相关课题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文化科学遗产。[99]由吉林省文化厅、澳华文联和澳洲南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团赴澳演出团”参加了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献上了三场精彩演出,节目包括传统二人转《猪八戒拱地》、《包公断后》选段、传统拉场戏《马前泼水》选段,原创单出头《老汉背妻》等优秀节目。几场演出中,现场氛围热烈火爆,始终充满笑声和掌声,不断掀起高潮。赵晓龙的高空劈叉、玩转直径3米的大手绢等绝活,精彩的二人转丑角李小勇、陈雪的搞笑表演都赢得雷鸣般的掌声。[100]其次是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代表作的展示活动。6月24日,“中国陕西剪纸艺术展”在南非林波波省首府波洛克瓦尼市的艺术博物馆开幕。这是“2011中国文化聚焦”的组成部分,也是该展览2011年以来在南非展出的第三站,在此之前,这一展览已经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南非西北省重镇波切斯楚姆市立博物馆进行过展出。波洛克瓦尼新当选的负责文化事务的市政委员特弗女士、市文化局长博斯曼先生率领几乎所有新一届市政委员会的委员们出席了展览开幕式。该展览在波洛克瓦尼市展出后,还将到南非的其他省份继续展出。[101]开封的中国民间艺术家代表团一行9人参加了8月15日至27日在以色列举行的第36届耶路撒冷国际艺术与手工艺博览会,展示了官瓷、汴绣、木版年画三大国家级非遗作品,以及书法、国画和烙画、画葫芦、剪纸、工艺挂件及各类《清明上河图》制品,共10大类50多个品种。据悉,耶路撒冷国际艺术与手工艺博览会由耶路撒冷市政府、市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主办,每年举行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了35届,中国民协自1993年以来曾10余次组团参加该博览会,已与主办方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102]中国的节庆文化也是非遗海外展演的一个重要内容。1月29日,由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坦新闻、青年、文化和体育部,驻坦华人社团等共同组织的2011年“欢乐春节——聚焦在非洲·坦桑过大年”主体庆祝活动——中国庙会和大型文艺演出在达累斯萨拉姆市中心火炬广场成功举行。坦副总统府国务部长霍维萨,革命党副总书记姆塞夸,坦人民国防军参谋长辛博中将,坦外交部、文化部等政府部门官员,坦社会各界代表,驻坦使节及在坦华人华侨等逾20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在中国庙会活动上,中国文联手工艺艺术家小组展示了内画壶、泥人、剪纸和扎风筝等中国民间艺术,当地武术协会等进行了中国武术和舞龙舞狮表演,展示了中国小吃。[103]11月7日至20日,“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服饰展演团在美国弗吉尼亚、华盛顿、马里兰、宾夕法尼亚和纽约等地举办了少数民族服饰展演活动。展演的主题是“中国民族节日文化”,集中反映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服饰歌舞、饮食风俗等文化,不但在舞台上主要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服装,台下的静态展览也用60块展板200张图片系统地介绍中国56个民族各自的节日文化特点。48名演职人员来自贵州、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涵盖了15个民族,演出的节目包括侗族火歌、萨满祭祀、朝鲜族长鼓舞、满族二贵摔跤、蒙古族长调等非遗代表作项目。[104]综上所述,我国非遗展演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具有浓厚的中国味道和中国观念,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相信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非遗项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一定能更多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四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一)导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保护方式,它伴随着数字摄影、三维图像信息处理、虚拟现实等图像图形处理技术及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强调借助数字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全面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采集、管理、传播、服务等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相对真实、完整的记录,并且在存储、后期加工和传播上也更为便捷。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现阶段已积累下大量的档案和实物,在将来,这些档案和实物还将不断增加,它们急需得到妥善的处理,以便于长期保存、管理及查询和使用。2005年至2009年的全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和资料,包括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文字记录8.9亿字,录音记录7.2万小时,录像记录13万小时,图像408万张,汇编普查资料8万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达56万项。[105]用数字化手段处理、保存、整理、利用这批资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保护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国内外实践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和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相似之处,因此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技术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此类数字化技术,大致可以分为:①数字化保存与存档;②数字化虚拟博物馆;③虚拟文物修复、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④数字化图案、工艺品辅助设计系统;⑤数字化故事编排与讲述技术(VirtualStoryteller);⑥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等。[106]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国家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数字化的法律和政策陆续出台,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实践提供了更为完整的制度保障。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明确指出:“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2011年8月24日,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文字、图片、影像记录,征集并妥善保管相关珍贵实物和资料,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加强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的深入调查、研究,有计划地出版相关成果。”提出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成果建立数据库,使之以数字形式保存下来。(二)我国数字化保护的相关工作和成果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建设2006年6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main.jsp)开通。该数字博物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领导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公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网站。在此示范之下,我国多个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相继建立。2006年4月,“蜀风雅韵——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通,网站筹办之际,成都图书馆采集、加工、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体的地区性数字博物馆,“蜀风雅韵——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于2009年获文化部创新奖。[107]2008年6月,中药企业广药陈李济推出中药数字博物馆,分8个区域全方位展示中药发展史、传统制药工艺、古方正药等实景。此为岭南地区首家数字化中药博物馆。[108]2008年7月,“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开通,标志着中国首个少数民族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通。[109]2008年10月,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项目启动,这个数据库是国内首个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全面、系统、完整地采集收录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域苗族支系刺绣工艺的国家数据库。[110]2010年7月,重庆开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对省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大规模全方位的数字记录与展现。[111]2011年,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收录16大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8万多条,项目3万多条,照片21万多张,音视频资料6000多个小时。[112]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2005年6月2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中心”,旨在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及电子管理系统,运用现代高科技数字化的手段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和安全存储,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工作方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学术研究、科学利用等提供参考和依据。2006年8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子系统软件测试版。[113]2006年6月10日,湖北宜昌率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视频素材达2.5T,图片数据达500G、文字数据达2G,各县市数据量近1.8T。2003年10月,宜昌作为唯一的地级市,与云南省、浙江省一起被选为全国首批3个综合性试点单位。[114]2006年9月,受文化部委托,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普查管理系统软件培训班”开班。此次培训,同时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普查管理系统软件。2008年2月29日,四川省成都市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数据库,录入120个普查项目,填写表格近千张,录入文字25万,此外还有大量图片和影像资料。[115]2008年8月,浙江省泰顺县被浙江省文化厅确定为非遗数据库建设试点。2011年12月,数据库通过测试。[116]2009年6月13日,“天津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进行数字化收集、整理、保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17]2009年12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成以文字、图片、视频为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现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116项,纸质档案162卷,电子数据42G。[118]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培训2008年,11月25日至29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局联合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培训班暨经验交流会”在湖北宜昌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共150余人参加了这次培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为参加此次培训的学院授课8次,内容包括:①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②数据库建设在非遗保护中的意义;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数据采集;④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⑤数据库操作演示及技术讲解等。[119]4.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展览2010年6月12日“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本次展会围绕数字典藏和数字展示,展出近年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数字化成果。2011年12月2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一期)项目验收展示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此次展示会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山东高密扑灰年画、陕西秦腔和安徽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三个试点项目的数字化采集;②非遗资源数据库中项目库、专题库的建设;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标准和工作规范的制定。[120]5.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相关的会议2008年12月,由文化部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美文化论坛:数字化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21]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中美两国专家和学者对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2011年12月19日至20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推进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文广新局、非遗中心、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共100多人参会,[122]浙江省有关的专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做了介绍。6.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2002年已经出现。《面向编钟乐舞的动作捕捉技术的研究》一文给出了脚本设计、传感器布局和动作捕捉技术在编钟乐舞数字化应用中的整体框架,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123]自2006年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对象也越来越丰富。《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一文明确提出“数字化保护”这个概念,并对这种保护的技术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124]《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一文率先提出要以数字化技术保护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25]《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第一次对数字图书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做了探讨。[126]《艺术档案数字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一文从艺术档案数字化的建设讨论如何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127]还有一些数字化保护单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尝试,如《传统艺术数字化CAD技术研究》研究剪纸的计算机辅助技术方案,[128]《基于运动捕捉技术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保护方法研究》研究少数民族舞蹈舞姿的三维数字化保护,[129]《基于数字化技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为例》提出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的数字化路线。[130]还有一些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综合比较研究,如《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131]以及《技术·文化·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132]。2009年5月,第一本以“数字化”命名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著《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133]出版,该书就民族文化遗产及其数字化保护技术、政策与趋势等13个论题,深入、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理论和实践。2011年5月,第一本以“数字化保护”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著《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134]一书出版,全书从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两个向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的建构方案和采用的主要开发方法。7.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相关项目据目前所查询到的相关资料来看,近年来,我国已经有一些研究机构、高校单位以及企业单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相关工作。具体见表2:表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个案续表续表续表(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早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数据采集、加工和整理标准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之前,各地已经开始自行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这些面向特定项目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可能难以兼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分类标准、统一格式和相关流程。以欧洲文化遗产在线(ECHO)为例,它不仅提供创建数字化资源的流程,还提供免费开源的数字化资源制作工具。[135]这些统一的专业制作工具,将确保数字化资源的统一格式,不仅有利于数字化资源的永久保存[136],还可以方便后期的中央管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建设主体,主要还是政府、研究院、高校等,相关的资源和信息也未能及时共享,公众无法确知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入数字化保护阶段以后,阻碍公众了解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壁垒已经得到突破。因此,增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大众对数字化保护工作进展情况的知情权,并在此前提下强调大众的参与,吸收大众参加数字化工作,以获取更加生动和全面的信息,是接下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此外,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数据的采集、整理、处理和存储等领域,如普查管理、项目(传承人)管理等。进入数字化保护以后,宽带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和信息通过网络实现共享,公众可以浏览、下载、打印,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经过数字化技术处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超越传统的口传心授的人际传播的局限,进入大众媒体传播的时代。总之,数字化保护是非遗保护的新模式,它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另外,目前我国主流的管理系统后台如MSSQLServer和Oracle这类专业的商业软件不仅价格不菲,并且其新版本的不断出现会加重被动学习的困难。此外,选用此类软件,还有公司倒闭或者软件停止开发的危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则前期开发的系统只能作废或过时。因此,着眼于长期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保护应当选择合适的中央管理系统。最后,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流通和交换领域都存在失衡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主权造成严重的威胁。[137]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文化创新与市场1998)》中指出的那样,“发展中国家在文化遗产数字化方面有两个危险,一是过早地依赖别国力量实现文化遗产数字化,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进口国;二是由别国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使文化遗产来源国失去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使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变异”[138]。因此,以数字技术武装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参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文化资源。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为避免文化自主权和话语权旁落,中国必须掌握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先机,发展适用于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五非遗的学术研究在非遗保护工作迈入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新阶段,学术界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术研究对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多学科、多视野的学理探讨可以立体揭示非遗的本质特征,加深民众对于非遗事项的认知与理解;更在于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可以在观念和操作层面为非遗保护工作指明清晰的发展路向。纵观2011年一年的中国非遗研究,可谓势头强劲、成果丰硕。(一)研讨会2011年,以非遗为议题的研讨会在全国各地陆续召开,研讨内容既有非遗保护理论的宏观探讨,也有某一区域、某一民族非遗事项的深细解读,还有国际层面的经验交流,这些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一方面为地方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另一方面,也积累了有价值的理论认识与保护经验。现举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予以简介。5月29~30日,“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成都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使和国内外80余名非遗保护权威学者、专家齐聚一堂,热议非遗保护经验。本届论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各位代表围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凸显非遗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并于论坛结束后形成并发表了《成都倡议》。[139]6月10日,由《民族研究》编辑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学会主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的“西藏和平解放60年与藏族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与会学者就藏族文化遗产保护、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价值和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140]6月15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行,迎接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召开。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等文化部相关负责人及部分非遗专家、古籍专家以及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40余人参加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是“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位专家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中华典籍与非遗传承的关系、图书馆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等议题展开了讨论。[141]7月16~18日,非遗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召开,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本国非遗保护的成就、具体措施,以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陈述。[142]8月2~3日,由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主办的“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暨第三届中国高校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来自中日韩三国24所学校、研究机构的40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不同国家之间的非遗保护与协作提出合作理念。在“多元、共生、互尊、互助”的共同理念的指引下,专家们就中日韩非遗保护与研究协作提出的“东亚宣言”,拟提交三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43]8月20~21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主办、主题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第三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在拉萨举行。本届论坛规模较大,有来自北京、西藏、香港、台湾四地和美国、英国、俄罗斯、瑞士、澳大利亚等17个国家的著名专家学者、青年侨领、华文媒体负责人以及西藏大学师生共计40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过程中,与会代表就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6点建议、4点共识。[144]11月6~7日,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美国范德堡大学克尔博艺术、事业与政策研究中心(CurbCenteratVanderbiltUniversity)共同主办的“首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政策比较”(FirstChina-USForumonICH:ComparativePolicy)国际学术研究会在广东佛山召开,近30位中美学者出席论坛。代表们分别就两国在非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政策进行了介绍,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有益的争辩。会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论坛宣言》,希望借此推动美国早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145](二)著作2011年出版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著作精彩纷呈,且多以各种名目的非遗项目简介、名录图典形式出现。如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编纂、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河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录(一)》,今日美术馆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2007巴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汉语世界杂志社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化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针对非遗进行专题研究的专著主要有马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变迁中的地方社会》。由康保成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可谓本年度非遗学术研究的一大亮点。《报告》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作为国内第一本非遗保护发展报告,该书坚持实用性与学术性兼具的定位,分为总报告、专题报告、年度热点、大事记和附录五个部分,其中前三部分是针对2001年至2010年我国非遗保护的情况展开的讨论和概括,后两部分是对非遗保护相关资料的呈现。(三)科研论文在中国“多元一体”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复杂性显而易见,这一特质决定了有关非遗的学术研究必然是一个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实践的逐渐深入、非遗保护理论的渐进积累,非遗学术研究正彰显如火如荼之势。2011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论文数量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根据我们在“中国知网”上的搜索,以“非物质”为关键字、时间限定在2011年,显示的论文数量为1290多篇;以“非遗”为关键字进行上述搜索,显示的论文数量近190篇。这些论文主要涵括以下研究视点。非遗基础理论探讨2011年深度学理探讨的论文虽不算多,但其学术水准却可圈可点,许多观点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保护非遗可持续发展的论题上,高小康提出了“后申遗时期”的学术理念,认为对“非遗”保护中一些基本观念、目的、政策策略和行政工作路线以行政法的形式加以厘清和确认,可能会对这项文化建设事业向新阶段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引导整个“非遗”保护事业超越前期的申报名录运动而走向“后申遗时期”的有序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