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D)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2PH分配学说适用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机制的是被动扩散3血液中能向各组织器官运转分布的药物形式为游离药物4影响胃肠道吸收的药物理化性质因素为()A胃肠道PhB胃空速率C溶出速率D血液循环E胃肠道分泌物5某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为5L,说明药物主要在血液中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较好的原因是弱酸性药物在胃中主要以未解离型形式存在大多数药物在小肠中的吸收比pH分配假说预测值要高的原因是小肠粘膜具有巨大的表面积药物胃肠道的主要及特殊吸收部位是小肠9. 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溶液剂.对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越广.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该药物(D)A.半衰期短B吸收速度常数ka大C.表观分布容积大D表观分布容积小E半衰期长.静脉注射某药物5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m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B)A.0.5LB.5LC.25LD.50L E.500L.药物的消除速度主要决定(C)A.最大效应 B.不良反应的大小C.作用持续时间D起效的快慢 E.剂量大小1、正确论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C)A、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B、研究药物作用机理C、研究药物在体内情况D、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2、能避免首过作用的剂型是(D)A、骨架片B、包合物C、软胶囊D、栓剂3、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整个采样时间不少于(C)A、1-2个半衰期B、2-3个半衰期C、3-5个半衰期D、5-8个半衰期E、8-10个半衰期4、药物剂型与体内过程密切相关的是(A)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5、药物疗效主要取决于(A)A、生物利用度B、溶出度C、崩解度D、细度6、影响药物吸收的下列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A、解离药物的浓度越大,越易吸收B、物脂溶性越大,越易吸收C、药物水溶性越大,越易吸收D、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收7、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B)A、胃B、小肠C、结肠D、直肠8、下列给药途径中,除(C )外均需经过吸收过程A、口服给药B、肌肉注射C、静脉注射D、直肠给药9、体内药物主要经(A)排泄A、肾B、小肠C、大肠D、肝10、体内药物主要经(D)代谢A、胃B、小肠C、大肠D、肝11、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C)A、片剂B、散剂C、溶液剂D、混悬剂12、药物生物半衰期指的是(D)A、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C、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D、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5]A、主动转运B、促进扩散C、吞噬D、膜孔转运E、被动转运1、逆浓度梯度(A)2、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是(B)3、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的是(D)4、细胞摄取固体微粒的是(C)5、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的是(E)[6-10]A、C=C0(1-enkt)/(1-e-kt)-e-ktB、F=(AUC0一^)口服/AUC0一^)注射C、C=KaFK0/V(Ka-k)•(e-kt-e-kat)D、C=k0/kV.(1-e-kt)E、C=C0e-kt1、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B)2、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A)3、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E)4、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D)5、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C)1、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包括(ABCD)A、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B、药物剂型C、给药途径和方法D、药物制备方法2、药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有(ABCD)A、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与吞噬3、生物利用度的三项参数是(ACD)A、AUCB、t0.5C、TmaxD、Cmax4、生物利用度试验的步骤一般包括(ABCE)A、选择受试者B、确定试验试剂与参比试剂C、进行试验设计D、确定用药剂量E、取血测定5、主动转运的特征(DE)A、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B不需要载体参加C不消耗能量D有饱和现象E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6、肝脏首过作用较大的药物,可选用的剂型是(CDE)A、口服乳剂B、肠溶片剂C、透皮给药制剂D气雾剂E、舌下片剂7、对生物利用度的说法正确的是(BCD)A、要完整表述一个生物利用度需要AUC,Tm两个参数B、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C、溶解速度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应测生物利用度D、生物利用度与给药剂量无关E、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进入大循环的速度和程度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的边缘科学B、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2、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CA、主动转运B、促进扩散C、渗透作用D、胞饮作用E、被动扩散3、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B1/9W0RD.A、不消耗能量B、有部位特异性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4、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DA、消耗能量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5、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DA、不消耗能量B、有结构特异性要求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CA、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B、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E、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国细胞膜7、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EA、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B、粒子大小C、多晶型D、解离常数E、胃排空速率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DA、胃肠液成分与性质B、胃肠道蠕动C、循环系统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E、胃排空速率9、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AA、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B、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C、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D、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E、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10、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AA、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C、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E、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11、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AA、表观分布容积大B、表观分布容积小C、半衰期长D、半衰期短E、吸收速率常数Ka大12、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BA、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B、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C、有生理学意义D个体血容量E、给药剂量与t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13、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CA、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C、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D、与病理状况无关 E、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14、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D A、1.5h-1B、1.0h-1C、0.46h-1D、0.23h-1E、0.15h-115、某药物的t1/2为1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Kb约为EA、0.05小时-1B、0.78小时-1C、0.14小时-1D、0.99小时-1E、0.42小时-116、某药静脉注射经2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BA、1/2B、1/4C、1/8D、1/16E、1/3217、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的百分之几A、35.88%B、40.76%C、66.52%D、29.41%E、87.67%18、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1/2药物消除99.9%DA、4t1/2B、6t1/2C、8t1/2D、10t1/2E、12t1/219、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1,问清除该药99%需要多少时间BA、12.5hB、23hC、26hD、46hE、6h20、一病人单次静脉注射某药物10mg,半小时血药浓度是多少ug/mL。(已知t1/2=4h,V=60L)AA、0.153B、0.225C、0.301D、0.458E、0.610生物半衰期为11^静脉输注■■■血药浓度的■%需要多■时■A、12.5hB、22、缓控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测定中采集血样时间至少应为BA、1〜2个半衰期B、3〜5个半衰期C、5〜7个半衰期D、7〜9个半衰期E、10个半衰期23、以静脉注射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AA、绝对生物利用度B、相对生物利用度C、静脉生物利用度D、生物利用度E、参比生物利用度[1—4]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E、吸收1、大多数药物的吸收方式A2、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消耗能量B3、有载体的参加,有饱和现象,不消耗能量C4、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D[5—8]A、口服给药B、肺部吸入给药C、经皮全身给药D、静脉注射给药E、A、B和C5、有首过效应A6、没有吸收过程D7、控制释药C8、起效速度同静脉注射B[9—12]A、肠肝循环B、生物利用度C、生物半衰期D、表观分布容积E、单室模型9、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的时间C10、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中迅速分布并迅速达到动态分布平衡E11、药物随胆汁进入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A12、体内药量X与血药浓度C的比值D[13—16]A、Cl=KVB、T1/2=0.693/KC、GFRD、V=X0/C0E、AUC13、生物半衰期B14、曲线下的面积E15、表观分布容积D16、清除率A[17—19]A、清除率B、表观分布容积C、双室模型D、单室模型E、多室模型17、反映肾功能的一个指标A18、具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A19、反映药物消除的快慢A[20—23]A、单室单剂量血管外给药c—t关系式B、单室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c—t关系式C、单室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D、单室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c—t关系式E、多剂量函数20、C=C0e—ktC21、C=kaFX0/V(ka-k)・e—kt-e—kat)A22、Y=(1-e—nkt)/(1-e—kt)E23、C=k0/Kv(1-e—kt)B[24—27]A、消除速率常数KB、吸收速率常数KaC、多剂量函数D、A和BE、B和C24、Wagmer—Nelson法的公式可求B25、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的尿药排泄速度法公式可求A26、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的c—t关系式可求D27、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停止滴注后的c—t关系式可求A[28—31]A、F=(AUC0-8)口服/(AUC0-8)静注b、C=kaFX0/V(ka-k)・(e—kt-e—kat)C、C=k0/Kv(1-e—kT)D、C=C0e—ktE、C=C0(1-e—nkT)/(1-e—kT)«e—kt28、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C29、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B2/9WORD.30、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E31、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A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DA、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及其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B、大多数药物通过这种方式透过生物膜,即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称促进扩散C、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D、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E、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2、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有ABDEA、主动转运B、促进扩散C、主动扩散D、胞饮作用E、被动扩散3、以下哪几条是被动扩散特征ACEA、不消耗能量B、有部位特异性C、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D、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4、以下哪几条是主动转运的特征ABEA、消耗能量B、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不需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5、核黄素属于主动转运而吸收的药物,因此,应该ADA、反后服用B、饭前服用C、大剂量一次性服用D、小剂量分次服用E、有肠肝循环现象6、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BDA、大多数脂溶性药物以被动扩散为主要转运方式吸收B、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等的吸收通过主动转运来完成C、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D、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E、脂溶性、离子型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7、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影响因素是ABCD A、溶出速率B、粒度C、多晶型D、解离常数E、消除速率常数8、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BCEA、药物的给药途径B、胃肠道蠕动C、循环系统 D、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E、胃排空速率9、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BCA、反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提高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10、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地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CD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有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或升/千克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11、可完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是ACEA、舌下给药B、口服肠溶片C、静脉滴注给药D、栓剂直肠给药£、鼻黏膜给药12、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ABDEA、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B、须采用中间时间t中来计算C、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D、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数据波动大E、所需时间比“亏量法”短13、关于隔室模型的概念正确的有ABA、可用AIC法和拟合度法来判别隔室模型B、一室模型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迅速分布,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C、是最常用的动力学模型D、一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男均相等E、隔室概念比较抽象,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直观性14、用于表达生物利用度的参数有ACEA、AUCB、CLC、TmD、KE、Cm15、非线性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是DE A、KB、VC、CLD、KmE、Vm16、关于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叙述正确的有AEA、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B、洗净期为药物的3~5个半衰期C、整个采样时间至少7个半衰期D、多剂量给药计划要连续测定三天的峰浓度E、所用剂量不得超过临床最大剂量17、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ABCD A、图形法B、拟合度法C、AIC判断法D、F检验E、亏量法18、生物半衰期是指CD A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B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D体内药量减少一般所需时间E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时间19、影响达峰时间tm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AEA、KB、tmC、X0D、FE、Ka生物药剂学模拟题1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主要决定A起效的快慢B作用持续时间C最大效应D后遗效应的大小E不良反应的大小正确答案:B2药物消除半衰期(tv)指的是下列哪一条A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B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C与血浆蛋白结合一半所需要的时间D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E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正确答案:D^^3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A所有制剂,必须进行生物利用度检查B生物利用度越高越好C生物利用度越低越好D生物利用度应相对固定,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医疗应用E生物利用度与疗效无关正确答案:D4下列关于药物在体内半衰期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B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C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固定不变,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D在任何剂量下,固定不变E与首次服用的剂量有关正确答案:C5为迅速达到血浆峰值,可采取下列哪一个措施A每次用药量加倍B缩短给药间隔时间C首次剂量加倍,而后按其原来的间隔时间给予原剂量D延长给药间隔时间3/9W0RD.E每次用药量减半正确答案:C6设人体血流量为5L,静脉注射某药物500mgy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mg/ml,按一室分配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多少A0.5LB7.5LC10LD25LE50L正确答案:A7作为一级吸收过程输入的给药途径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多次静脉注射B静脉注射C肌内注射、口服、直肠、皮下注射等凡属非血管给药途径输入者D以上都不对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8Wanger-Nelson法(简称W-N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方法,它主要是用来计算下列哪一个模型参数A吸收速度常数KaB达峰时间C达峰浓度D分布容积E总清除率正确答案:A9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两个最基本而重要的参数是哪一项At1/2和KBV和ClCTm和CmDKm和VmEK12和K21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一项是混杂参数Aa、B、A、B BK10、K12、K21CKa、K、a、BDt1/2、Cl、A、BECl、V、a、B正确答案:A11关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是(C)max与(C)min的算术平均值B在一个剂量间隔内(T时间内)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的面积除以间隔时间T所得的商C是(C)max与(C)min的几何平均值D是(C)max除以2所得的商E以上叙述都不对正确答案:B12拟定给药方案的设计时,要调整剂量主要调节以下哪一项A(C)max和(C)minBt1/2和KCV和Cl DX0和tE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D13就下图回答下各项哪一项是正确的A单室静注图形B双室静注图形C单室尿药图形D单室口服图形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4下列哪一个方程式符合所给图形A^gKaFX04V(KdKy(e-Kt-eKaO-BC=C0e-KtCC=A-Kat+B-" DC=X0/(KVt)(1-e-Kt)E以上都不对15下列哪个公式是单室模型静脉注尿药速度法 6 6Alog(Xu-Xu)=-Kt/2.303+logX1rBlogC=-Kt/2.303+logC0ClogdXu/dt=-Kt/2.303+logKeX04/9WORD.DlogAXo/At=-Kt/2.303+logKKFX0/(K-K) EA和C都对16在新生儿时期,许多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这是因为A较高的蛋白结合率B微粒体酶的诱发C药物吸收很完全D酶系统发育不全E阻止药物分布全身的屏障发育不全正确答案:D17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重要特点是A主要取决于开始浓度B与首次剂量有关C与给药途径有关D与开始浓度或剂量及给药途径有关E与给药间隔有关正确答案:D18生物等效性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两种产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没有差别B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上没有差别C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与速度上没有差别D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剂量的药剂等效产品,它们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显著差别E两种产品在消除时间上没有差别正确答案:D19消除速度常数的单位是A时间B毫克/时间C毫升/时间D升E时间的倒数.正确答案:E20今有A、B两种不同药物,给一位患者静脉注射,测得其剂量与半衰期数据如下,请问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剂量(mg)药物A的t12(h)药物B的t12(h)TOC\o"1-5"\h\z40 10 3.4760 15 3.4780 20 347_A说明药物B是以零级过程消除B两种药物都以一级过程消除C药物B是以一级过程消除一D药物A是以一级过程消除EA、B都是以零级过程消除正确答案:C21如果处方中选用口服硝酸甘油,就应选用较大剂量,因为A胃肠道吸收差B在肠中水解C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D首过效应明显E肠道细菌分解正确答案:D22用于比较同一药物两种剂型的生物等效性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是AAUC、Vd和C3BAUC、Vd和TmaxCAUC、Vd和t]/2DAUC、Ca和TaECmax、Tmax和*23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述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A缓释片B肠溶衣C薄膜包衣片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E增加颗粒大小正确答案:B24一位病人在饥饿与饭后的条件下各服用某非巴比妥催眠药,其血药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此下列哪种答案是正确的A饥饿时药物消除较快B食物可减少药物吸收速率C应告诉病人睡前与食物一起服用D药物作用的发生不受食物的影响E由于食物存在,药物血浆峰度明显降低正确答案:B25 红霉素硬脂酸盐包衣片由健康志愿者服用,下图为5种不同条件下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从图上看,药剂师可以正确的判断5/9W0RD.,对五种服药方式,其红霉素的血浆峰浓度出现于同一时刻三当服红霉素盐时同服250ml水可得到最高血浆红霉素水平。每种处理都得到血药浓度曲线下相等面积A只包括,B只包括。C只包括W和三D只包括三和。E丰、三和。全部包括正确答案:C26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以片剂改成注射剂,其剂量应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E维持不变正确答案:C27下面是关于用线性一室模型解释药物体内动态分布容积的叙述,哪个组合是正确的,分布容积是药物在体内转运的组织真实容积三如果药物向组织转运过多,则分布容积的值越小。如果药物向组织转运较多,则分布容积的值越大...分布容积可用快速静脉给药时的剂量(D)与血药浓度(C0)的乘积(D*C0)来计算A丰|B三…C三|D仁…E«|正确答案:D28下面关于氨基糖昔类抗生素的叙述中,哪种组合是正确的,因为在消化道吸收很少,所以没有口服制剂三大部分以原型药物从肾排泄。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较少...主要的毒性为肾毒性和听觉器官毒性,三Q…A正误正误B正正误误C误误正正D误正误正E误正正正正确答案:E29药物A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0.02,恒速滴注达稳态后的血中药物浓度为2ug/ml。这时合用药物B,当A、B药都达稳态时,药物A的fu上升倒0.06,其血中药物总浓度变为0.67ug/ml,E知药物A的药理效应与血中非结合型药物浓度成比例,药物A、B之间没有药理学上的相互作用,请预测药物A与B合用时,药物A的药理效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A减少至1/5B减少至1/3C几乎没有变化D只增加1/3E只增加1/5正确答案:C30 200mg的碳酸锂片含锂5.4mmol。对肌酎清除率为100ml/min的人体口服给予一片该片剂时得到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尿中积累排泄总量的数据如下:AUC=0.18mmol*min/ml,尿中积累排泄总量=5.0mmol另外,锂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其片剂口服给药后生物利用度为100%。根据上述资料,下面哪种说法是可以成立的A锂从肾小管重吸收B锂在肾小管主动分泌C锂不能在肾小球滤过D由于锂主要在尿中排泄,所以其尿中排泄速度明显受肾血流速度的影响E由于没有静脉给药得数据,所以不能求锂的全身清除率正确答案:A31已知某药的体内过程服从线性一室模型。今有60kg体重的人体(肝血流速度为1500ml/min,肌酎清除率为120ml/min)静脉给药后得到的药物动力学参数(见下表)。问关于此药的下列叙述中哪种组合是正确的全身清除率(ml/min)分布容积(L)血浆蛋白结合率(%)尿中排泄率(%)3060205,此药的生物半衰期约1小时三肾衰病人给予此药时,有必要减少剂量等事项。由于此药的全身清除率受血浆蛋白结合的影响不大,因此没有必要特别注意血浆蛋白的数量变化…此药除肾排泄外,主要从肝脏清除,固肝脏清除率明显受肝血流速度的影响A正误正误B误误误正C正正误正D误误正误E正正正误正确答案:D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是指A药物的类型(如酯或盐、复盐等)B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粒径、晶型等)C处方中所加的各种辅料的性质与用量D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用法和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等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分B胃肠道内的pH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上升,通常是:胃pH1-3(空腹偏低,约为1.2-1.8,进食后pH值上升到3),十二指肠pH5-6,空肠pH6-7,大肠pH7-8CpH值影响被动扩散的吸收D主动转运很少受pH值的影响E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正确答案:E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6/9W0RD.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正确答案:A35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饭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B无定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C药物微分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正确答案:B36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i,则它的生物半衰期为A4hB1.5hC2.0hD0.693hEih正确答案:C37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E有竞争装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正确答案:D38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B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C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D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E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几何平均值正确答案:B[B型题]39药物经过1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积量为A50%40药物经过3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积量为D81.5%41药物经过4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积量为E93.8%42药物经过6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剂量为B98.5%43药物经过7个半衰期,体内累积蓄积量为C99.3%B乙药C丙药甲、乙、丙、丁4种药物的Vd分别为25、20、15、10L,今各分别静注1g,注毕立即取血样测定药物浓度,试问44哪种药物的血药浓度最高D丁药45哪种药物在体内的总量最大E一样46哪种药物在体内分布面积较广A甲药47哪种药物的血药浓度最小A甲药48哪种药物在体内分布面积较小D丁药49药物从一种化学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的过程E代谢50体内原型药物或其他代谢产物排除体内的过程C排泄51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A吸收52药物由血液向组织脏器转运的过程B分布53药物从剂型中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D生物利用度[C型题]下图为被动扩散与主动转运吸收速率示意图,请回答Da、b都不是54属于被动扩散的是Aa55属于主动转运的是Bb56需要能量、需要载体、有饱和现象的是Bb57不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的是Aa 58口服药物吸收进入人体血液的机制Ca、b都是[X型题]59可减少或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或剂型是A舌下片给药B口服胶囊C栓剂D静脉注射E透皮吸收给药60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是A空腹与饱腹B药物因素C药物的组成与性质D药物的多晶体E药物的油水分配系统61以下哪几条具被动扩散特征A不消耗能量B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C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D借助载体进行转运E有饱和状态62下述制剂中属速效制剂的是7/9W0RD.A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B硝苯地平控释微丸C肾上腺素注射剂D硝酸甘油舌下片E磺胺嘧啶混悬液63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血浆半衰期恒定不变B药物消除速度恒定不变C消除速度常数恒定不变D不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E不受肾功能改变的影响64下面是有关甲氧苄啶(TMP)临床应用的一些情况,判断哪些条是错误的A按一日2次服用,经过5个半衰期血药浓度可达峰值B加倍量服用,可使达峰值时间缩短一半C加大剂量,不缩短达峰值时间,但可使峰浓度提高D首次加倍量服药,可使达峰时间提前E首次加倍量服药,可提高峰血药浓度,加强疗效65一患者,静注某抗生素,此药的t1/2为8h,今欲使患者体内药物最低量保持在300g左右,最高为600g左右,可采用下列何种方案A200mg,每8h一次B300mg,每8h一次C400mg,每8h一次D500mg,每8h一次E首次600mg,以后每8h给药300mg66下列有关药物尿清除率(Cl)的叙述中,哪些是错误的A尿清除率与肾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具体到每个人,不论用什么药,其尿清除率是大致接近的B尿清除率高的药物,排泄快,清除速度常数K大,其t1/2必然就短C如果药物在肾小管完全吸收,则其尿清除率约等于零D尿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体液(ml)内的药物被清除,常用的单位为ml/minE药物清除速度常数K的大小与尿清除率呈反比,并和表观分布容积呈正比67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是A药物的化学稳定性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解C肝脏的首过效应D制剂处方组成E非线性特征药物68属药物动力学的公式是AV=X0/(AUC0『K)BlogC=logC0-K*t/2.303CV=[2r2(p「p2)g]/(9n)DCss=K0/KVEdc/dt=KS(Cs-C)69下列关于消化道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使用栓剂的目的之一,是提高那些在消化道或吸收后在肝脏容易被代谢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B胃内滞留时间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C胃粘膜不表现出脂质膜的性质,而小肠粘膜却显示脂质膜的性质D缓释制剂的药物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E舌下含片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A.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B.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C.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D.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低血磷性佝偻病-骨软化症诊疗指南
- UI设计师个人工作感悟(32篇)
- 货物销售合同
- 商务活动保证金合同
- 切砖清工合同样本
- 减量TPTX+AT术治疗尿毒症SHPT的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 6G通信感知共存与一体化系统性能研究
- 房地产买卖定金合同
-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校外教育承包协议
- 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 健康直饮水水质标准
- 2025年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C类)安全生产考核试题(附答案)
- 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翻译(2010-2024)
- 2025年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DB11∕T1481-202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 LY/T 2762-2024黄精
- 乳腺癌的筛查
- 2025年杭州大有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公司第1季度品质部工作总结报告
- 单片机应用技术试题题库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