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_第1页
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_第2页
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_第3页
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_第4页
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健康监测yang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页教学纲领1、惯用健康调查表种类2、健康信息统计表填写要求3、人体体格测量惯用指标种类:4、身高;5、理想体重计算公式;6、体质指数计算公式;7、腰围评价方法;8、血压分类:9、中国成年人血压标准:10、健康信息保留方法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页一、健康调查表健康管理信息起源卫生服务过程统计健康体检统计专题调查统计卫生服务统计表单统计服务对象基本信息、健康信息以及操作过程与结果文档有医学效力和法律效力主要内容基本信息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控制疾病管理医疗服务熟悉第一节:信息采集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页惯用健康统计表惯用健康调查表种类1、个人基本信息表2、健康体检表3、行为危险原因调查表4、疾病管理随访表内容1、个人基本信息2、针对性调查内容掌握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4页性别0未知性别1男2女9未说明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工作单位本人电话联络人姓名联络人电话常住类型1户籍

2非户籍□民族1汉族

2少数民族

□血型型2B型3O型4AB型5不详/RH阴性:1否2是3不详□/□文化程度1文盲及半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技校/中专

5大学专科及以上

6不详□职业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责任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相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其它从业人员□婚姻情况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婚5未说明婚姻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1城镇职员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贫困救助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它□/□/□药品过敏史1无有:2青霉素3磺胺4链霉素5其它□/□/□/□暴露史1无有:2化学品

3毒物

4射线

□/□/□既往史疾病1无2高血压3糖尿病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恶性肿瘤7脑卒中8重性精神疾病9结核病10肝炎11其它法定传染病12职业病13其它□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手术1无

2有:名称1

时间

/名称2

时间

外伤1无

2有:名称1

时间

/名称2

时间

□输血

1无

2有:原因1

时间

/原因2

时间

□家族史父亲□/□/□/□/□/□

母亲□/□/□/□/□/□

弟兄姐妹□/□/□/□/□/□

子女□/□/□/□/□/□

1无2高血压3糖尿病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恶性肿瘤7脑卒中8重性精神疾病9结核病10肝炎11先天畸形12其它遗传病史1无

2有:疾病名称

□残疾情况1无残疾2视力残疾3听力残疾4言语残疾5肢体残疾6智力残疾7精神残疾8其它残疾□/□/□/□/□/□生活环境*厨房排风设施1无

2油烟机

3换气扇

4烟囱□燃料类型1液化气2煤3天然气4沼气5柴火6其它□饮水1自来水2经净化过滤水3井水4河湖水5塘水6其它□厕所1卫生厕所

2一格或二格粪池式

3马桶

4露天粪坑

5简易棚厕□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5页健康体检表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6页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7页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8页随访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随访方式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1门诊

2家庭

3电话□症状1无症状2头痛头晕

3恶心呕吐4眼花耳鸣

5呼吸困难6心悸胸闷

7鼻衄出血不止8四肢发麻

9下肢水肿□/□/□/□/□/□/□/□□/□/□/□/□/□/□/□□/□/□/□/□/□/□/□□/□/□/□/□/□/□/□其它:其它:其它:其它:体征血压(mmHg)体重(kg)////体质指数心率////其他生活方式指导日吸烟量(支)////日饮酒量(两)////运动

次/周分钟/次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次/周分钟/次

次/周分钟/次次/周分钟/次摄盐情况(克/天)////心理调整1良好2普通3差□1良好2普通3差□1良好2普通3差□1良好2普通3差□遵医行为1良好2普通3差□1良好2普通3差□1良好2普通3差□1良好2普通3差□辅助检验*服药依从性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1规律2间断3不服药□药品不良反应1无

2有

□1无

2有

□1无

2有

1无

2有

此次随访分类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3不良反应4并发症□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3不良反应4并发症□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3不良反应4并发症□1控制满意2控制不满意3不良反应4并发症□用药情况药品名称1使用方法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药品名称2使用方法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药品名称3

使用方法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其它药品使用方法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每日次每次

mg转诊原因机构及科别下次随访日期随访医生署名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9页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0页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1页二、填表基本要求一律用钢笔或水笔数字或代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假如数字填错,用双横线将填错整笔数码划去。并在原数码上方工整填写正确数码填写备选答案项目在“口”内填写与对应答案选项编号对应数字健康信息统计表个人编码编码制身份证号作为统一身份识别码日期类项目年(4位)、月(2位)、日(2位)次序填写.10.30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2页健康信息搜集:(1)搜集资料前准备,(2)明确调查对象,(3)签署知情同意书,(4)开始调查: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时请参考项目说明:工作单位、联络人姓名、民族、血型、文化程度、药品过敏史、既往史、家族史。使用生活方式信息统计表搜集信息相关内容包含:烟草使用、饮酒情况、膳食情况以及身体活动。(5)统计表核查(6)结束访谈,致谢(7)资料保留。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3页体格测量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4页体格测量惯用指标种类人体体格测量惯用指标种类包含: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腰围皮褶厚度血压掌握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5页一、体重与身高体重

:体重可反应身体营养水平,尤其反应与蛋白质和脂肪相关能量水平。身高:一个人从头顶到脚底身体长度。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停顿增加。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6页(一)身高测量测量方法:矫正测量工具:

软尺:钢尺检验:2米长相差不得超出0.5cm;标准量床:钢尺检验1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受试者应该空腹。脱鞋。受试者直立:两脚后跟并拢。枕骨、臀部,脚后跟三点一线。最好连续测2次,间隔30秒。身高计误差不得超出0.5cm。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7页立位测---身高-卧位测--身长<3岁≥3岁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8页体重测量法体重计矫正:标准砝码检验,10kg、20kg;30kg检验不得超出0.1%。100g、200、300、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19页注意事项

宜排空大小便,不要大量喝水。

不要进行猛烈体力活动。

穿薄衣服、赤足,轻立在秤台中央。

保持身体平稳,禁止晃动。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0页评价:理想体重(标准体重)理想体重=身高(cm)-100(身高165cm以下者,则减105)±10%范围内为正常,±10%~20%为瘦弱或超重。±20%以上为肥胖或严重消瘦。体质指数BMI: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情况惯用指标。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BMI<18.5kg/m2,是过低。18.5~23.9kg/m2为体重正常。24.0~27.9kg/m2为超重。≧28.0kg/m2为肥胖。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1页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头围测量:头围是指从双侧眉弓上缘经后脑勺枕骨粗隆绕头一周长度,表示头颅围长,间接反应颅内容量大小。胸围测量:胸围是指从双乳头线到后面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绕胸一周长度。采取软尺测量,婴幼儿可采取仰卧位。意义: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最惯用横向测量指标。经过婴幼儿头围和胸围测量数据,观察其头围和胸围交叉年纪并与实际年纪比较,对于评价婴幼儿营养情况有一定意义。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2页自眉弓上方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长度出生时33-34cm,1岁时46cm头围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脑发育不全头围过大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3页体围测量若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考虑营养不良或胸廊、肺发育不良。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4页胸围测量: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至胸前围绕一周。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5页男生和未发育女生,带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育女生,带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平齐。带尺围绕胸部松紧度应适宜(皮肤不产生显著凹陷)。带尺上与“0”点相交数值即为测量值。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6页皮尺拉太紧压住乳头已发育女生测量点不在乳头错错错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7页脐上1厘米处“0”点将带尺经脐上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带尺围绕腰部松紧度应适宜(使皮肤不产生显著凹陷)。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8页腰围评定男性腰围≧85.0cm、女性≧80.0cm患肥胖相关疾病危险性增加。临床上预计患者腹部脂肪过多最惯用指标。用于对肥胖者最初评价。判断减肥效果良好指标。掌握向心性肥胖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29页皮褶厚度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0页将皮褶厚度计上下两臂接点合拢,检验指针是否指在“0”位,如不在“0”位,轻轻转动刻度盘,使指针对准“0”位。

10g/cm2

仪器校验调整“0”位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1页皮褶厚度计使用方法校准压力符合要求标准10g/cm²使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解剖部位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住皮褶计测量距离左手拇指捏起部位1cm处皮褶厚度。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时马上读数。普通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2页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3页测量仪卡钳卡口连线与皮褶走向垂直,测量皮褶捏提点下方1厘米处厚度。定位:右上臂肩峰后面与鹰嘴连线中点上2cm处。沿上肢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

(1)上臂肱三头肌部测量点肩峰鹰嘴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4页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厘米处。与脊柱成450方向捏提皮褶。(2)肩胛部★肩胛下角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5页脐水平线与右锁骨中线交界处。(脐右侧2cm)沿躯干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3)腹部皮褶脐水平线锁骨中线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6页WHO推荐选取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三个测量点。评价标准:三处皮褶厚度之和,

男性在10~40mm、女性在20~50mm为正常,男性>40mm,女性>50mm为肥胖,男性<10mm,女性<20mm为消瘦。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7页血压血压测量方法被测者准备被测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血压计应放在心脏水平。袖带大小与位置与松紧度听诊器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快速充气、迟缓放气柯氏音听取与统计最少测量2次,间隔2’,取均值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8页血压计种类水银血压计无液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39页标尺水银槽袖带压力阀门加压气球

血压计结构1.输气球和阀门2.袖带3.测压计长度:30-35cm宽度:13-15cm;肥胖者>20cm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40页血压测量示意图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41页测量血压注意事项1、测量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2、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

先驱尽袖带内空气,使水银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2min)后再测量。3、偏瘫者,应在健侧测量。4、测量前应平静休息10-15分钟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42页袖带正确使用手臂位置(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下缘放在肘关节前肘窝上方约2.5cm处袖带要平整舒适,不能太松或太紧,应使充气气囊中心恰好位于肱动脉部位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43页听诊器使用注意事项1.耳塞必须向下、向前插入外耳道2.耳塞应舒适地放入耳内;

耳塞不要留在耳内太长时间3.听诊器听头应轻轻覆盖在肱动脉处皮肤上,轻微加压4.检验听头与膜之间螺丝是否被正确拧好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44页血压分类通常说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血压表示方法收缩压(高压)、舒张压(低压)单位:毫米汞柱(mmHg)/千帕(kPa)1mmHg=0.133kPa;7.5mmHg=1kPa110/78mmHg血压判断标准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

舒张压<80mmHg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

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掌握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45页高血压诊疗标准及分类类别收缩压(mmHg)

舒张(mmH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110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46页不合逻辑健康信息统计识别健康监测专业知识讲座第47页不合逻辑健康信息统计对所搜集健康信息进行判断,看是否有违反常识数据。所确定调查对象年纪范围在25-66岁,但某一调查表中年纪却出现12岁;某一调查表统计性别为女性,但在疾病史中却统计有前列腺疾病,男性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