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儒林传全文_第1页
汉书·儒林传全文_第2页
汉书·儒林传全文_第3页
汉书·儒林传全文_第4页
汉书·儒林传全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儒林传(5)全文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⑴,得十余篇,盖《尚书》密多于是矣。遭巫盅⑵,未立于学官。安国为谏大夫,授都尉朝(3),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4)。迁书载《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膝》诸篇,多古文说。都尉朝授胶东庸生(5)。庸生授清河胡常少子(6),以明《毂梁春秋》为博士、部刺史(7),又传《左氏》(8)。常授虢徐敖(9)。敖为右扶风掾(10),又传《毛诗》,授王璜、平陵涂悻子真。子真授河南桑钦君长(11)。王莽时,诸学皆立。刘歆为国师(12),璜、悻等皆贵显。世所传《百两篇》者(13),出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14),又采《左氏传》、《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帝时求其古文者(15),霸以能为《百两》征,以中书校之16),非是(17)。霸辞受父,父有弟子尉氏樊并(18)。时太中大夫平当、侍御史周敞劝上存之(19)。后樊并谋反(20),乃黜其书。(1)起:整理疏通之意。杨树达日:凡人病困而愈谓之起,义有滞碍隐蔽,通达之,亦谓之起。(2)巫盅(事件):详《武五子传戾太子传》。⑶都尉朝:有二说。一说,朝名,都尉嫂服虔说)。一说,都尉,官名,名朝,亡其姓周寿昌说)。(4)司马迁:本书有其传。(5)庸生:名谭(周寿昌据《后汉书》立说)。(6)清河:郡名。治清阳(在今河北清河东南)。(7)《毂梁春秋》:又名《春秋毂梁传》与《毂梁传》。部刺史:指青州刺史,见《翟方进传》。⑻《左氏》:又名《春秋左氏传》与《左传》。(9)貌:县名。今陕西宝鸡县西。(10)右扶风掾:右扶风的属吏。(11)河南:郡名。治洛阳(在今河南洛阳东北)。(12)刘歆:刘向之子。《楚元王传》附其传。(13)《百两篇》:指《尚书》一百两篇。(14)合:当作今。王引之曰:合字与上下文意不相属,盖今字之误。今谓伏生所传之书也。分析今之二十九篇以为数十也;上文曰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是也。(15)求其古文者:言求能为古文者。(16)中书:皇朝所藏之书。(17)非是:意谓张霸所析与中书之文不同。(18)尉氏:县名。今河南尉氏。(19)存之:谓不灭其书。(20)樊并谋反:详见《王莽传》。申公(1),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2)。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无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3)。元王薨,郢嗣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学。病申公(4)。及戊立为王,胥靡申公(5)。申公愧之(6),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7)。弟子目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兰陵王臧既从受《诗》,已通,事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武帝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累迁,一岁至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为御史大夫。绾、臧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8),乃言师申公。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9),弟子二人乘招传从(10)。至,见上,上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余,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上方好文辞,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即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11),议明堂事。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12),不说(悦)儒术,得绾、臧之过,以让上曰:此欲复为新垣平也(13)!上因废明堂事,下绾、臧吏,皆自杀(14)。申公亦病免归,数年卒。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胶东内史(15),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其学官弟子行虽不备,而至于大夫、郎、掌故以百数。申公卒以《诗》、《春秋》授,而瑕丘江公尽能传之(16),徒众最盛。及鲁许生、免中徐公(17),皆守学教授。韦贤治《诗》(18),事大江公及许生(19),又治《礼》,至丞相。传子玄成(20),以淮阳中尉论石渠,后亦至丞相。玄成及兄子赏以《诗》授哀帝,至大司马车骑将军,自有传。由是《鲁诗》有韦氏学。(1)申公:名培。即上文所称申培公者。(2)楚元王:刘交。本书有其传。⑶郢:即郢客。(4)病:患苦;讨厌。(5)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徒刑。(6)愧:耻也。⑺王:徐广注鲁恭王。(8)就:成也。(9)迎申公:是建元元年(前140)事。(10)招传:招车所作的传车。(11)舍:止息。鲁邪:鲁王国在京的公馆。(12)太皇窦太后:此有误。杨树达曰太皇二字疑在窦字下,或是误添。(13)新垣平:汉文帝时赵人,以望气附会人事,诈伪揭露后,下狱诛死。详见《文帝纪》与《郊祀志》。(14)下绾、臧吏,皆自杀:赵绾、王臧事,详见《窦婴田蚣传》。(15)阙门庆忌:姓阙门,名庆忌。(16)《春秋》:指《毂梁春秋》。(17)瑕丘:县名。在今山东兖州东北。(18)免中:县名。无考。或疑为济阴郡冤句之误(吴恂说)。(19)韦贤:本书有其传。(20)大江公:指瑕丘江公。晋灼曰:大江公,即瑕丘江公也,以异下博士江公,故称大。(20)玄成:韦玄成。《韦贤传》附其传。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1)。事免中徐公及许生。式为昌邑王师(2)。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yn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以数谏减死论(3)。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无)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归家不教授。山阳张长安幼君先事式,后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亦来事式⑷,问经数篇,式谢曰:闻之于师具是矣(5),自润色之。不肯复授。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⑹,颂(容)礼甚严,试诵说,有法,疑者丘盖不言(7)。诸博士惊问何师,对曰事式。皆素闻其贤,共荐式。诏除下为博士(8)。式征来,衣博士衣而不冠,曰:刑余之人,何宜复充礼官?既至,止舍中,会诸侯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9),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10),至江公著《孝经说》(11),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12)。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13)。今日诸君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14)。江翁曰:经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礼》。江翁曰:何狗曲也(15)!式耻之"日(佯)醉遢地(16)。式客罢,让诸生日(17):我本不欲来,诸生强劝我,竟为竖子所辱!遂谢病免归,终于家。张生、唐生、褚生皆为博士。张生论石渠,至淮阳中尉。唐生楚太傅。由是《鲁诗》有张、唐、褚氏之学。张生兄子游卿为谏大夫,以《诗》授元帝。其门人,琅邪王扶为泗水中尉,陈留许晏为博士(18)。由是张家有许氏学。初,薛广德亦事王式(19),以博士论石渠,授龚舍(20),广德至御史大夫,舍泰山太守,皆有传。(1)东平:王国名。治所在今山东东平东北。新桃:乡名。(2)昌邑王:《武五子传》有其传。(3)龚遂:字少卿。《循吏传》有其传。(4)诸少孙:即续《史记》之褚先生。⑸具是:都在于此。(6)抠衣:以手提着衣,使之不着地。(7)丘盖:存疑。(8)诏除下:发下任命的诏书。(9)劳:慰劳。(10)江公:瑕丘江公之孙。宗:宗主。(11)江公著《孝经说》:《艺文志》孝经家有《江氏说》一篇。(12)《骊驹》:逸《诗》篇名。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文颖曰:其辞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也。(13)《客毋庸歌》:主人留客之歌,谓客不用归去。庸:用也。(14)式曰等句:杨树达曰:今诸君为主人者,谓诸君今日为主人,当歌《客毋庸归》以留客,不当歌《骊驹》,嫌于逐客也。日尚早,未可者,式谓我今为客,因当歌《骊驹》,然以日尚早,不欲即行,故不歌也。(15)何狗曲也:杨树达曰:《礼记曲礼上篇》云: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早暮"寺坐者请出矣。此殆式所指也。然《曲礼》侍坐于君子之礼,非谓客自身之事,故江翁斥其狗曲,谓其曲解经义也。(16)遢(dng):跌倒。(17)让:责也。(18)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