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员强制性宣贯_第1页
监督员强制性宣贯_第2页
监督员强制性宣贯_第3页
监督员强制性宣贯_第4页
监督员强制性宣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强制性宣贯条文讲义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主讲人:丁利明日期:2012年4月11日(一)、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编制情况介绍(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一)、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编制情况介绍编制工作情况根据水利部工作安排,水规总院承担了2004年版强制性条文的修订工作,开展的工作包括梳理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研究细化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摘编原则,复核2004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并补充2009年底之前颁布标准的强制性条文,编制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水规总院成立了编制组,主要工作情况如下:1、2010年6月21日,编制组在北京召开咨询讨论会,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摘编工作进行讨论。2、2010年11月初,编制组完成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初稿。3、2010年11月19日,召开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征求意见稿)和《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摘编原则》讨论会,会后完成了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征求意见稿)和《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摘编原则》。编制工作情况4、2010年11月30日,水利部以办国科函[2010]939号文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以文件交换、特快专递等形式将文件发送至52家相关单位,主要包括标准主持机构和重要主编单位。5、2011年1月10日,编写完成了《送审稿》。

6、2011年1月19~20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送审稿)审查会。7、2011年1月30日,编制组完成了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报批稿)(以下简称《报批稿》)。8、2011年3月,水利部将《报批稿》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5月6日发布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的通知(建标[2011]60号)如下: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和《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我部会同水利部组织有关单位对2004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进行了修订,完成了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经水利部审查,现予批准,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原2004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同时废止。

本《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的条文,同时兼顾了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要求。列入本《强制性条文》的所有条文都必须严格执行。

今后新批准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凡有强制性条文的,均在文本中以黑体字标志,并适时编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关于发布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的通知(建标[2011]60号)摘编原则介绍经编制组细化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摘编原则》包括总则,一般要求,水利工程安全,人的生命安全、人身健康,能源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其他公众利益,附则等,共八章、二十条。摘编原则紧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专业特点,对强制性条文的要求进行了细化,提高了摘编原则的可操作性。(一)相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均明确了强制性标准的基本原则。(二)摘编的基本原则。直接涉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水利工程安全、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节约及其他公众利益等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执行的技术要求。(三)摘编的一般要求。

1、强制性条文应为现行有效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中的条款。强制性条文应做到用词准确规范、规定明确。采用“必须或严禁”、“应或不应”、“不得”等用词的条文,可视情况列为强制性条文;采用“宜”、“可”等用词的条文,一般不列为强制性条文。

2、强制性条文应是完整的条,必要时可为完整的款。

3、强制性条文应具有可操作性。条文定性应准确,定量应有依据,便于实施和监督检查;条文中一般不引用标准。4、强制性条文应从严摘编,宁缺勿滥。以下技术要求不纳入强制性条文。1)与现行法律法规矛盾的技术要求。2)标准之间矛盾且存在争议的技术要求。3)一般程序性规定的技术要求。4)工程建设相关产品质量技术要求。摘编原则介绍(四)摘编的具体技术要求1、细化“水利工程安全”。对于水利工程,应重点考虑工程失事后对工程管理区、工程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严重的水利工程(包括永久性和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摘编原则将水利工程安全细化为对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的技术要求。2、细化“人的生命安全、人身健康”。对于“人的生命安全”细化为对野外勘探作业及工程建设期间人身安全、水文测报人员安全的技术要求;对“人身健康”细化为对水利血防、施工场地有关卫生措施等的技术要求。3、细化“能源与资源节约”。对“能源与资源节约”细化为对机电设备节能、征地移民工作中土地资源节约与保护的技术要求。4、细化“环境保护”。对于“环境保护”细化为对放射性辐射检测、地下水开采、水质、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及生态安全、严重水土流失等的技术要求。5、细化“其他公众利益”。对于“其他公众利益”细化为对征地移民居住安全、库底清理等技术要求。摘编原则介绍(一)摘编范围。

2009年底前发布的现行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二)结构框架。《报批稿》的框架结构基本上按照建设过程划分,并将“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相关内容单独成篇。此框架结构便于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程阶段的人员使用,也有利于强制性条文的监督检查。《报批稿》的结构框架如下:《报批稿》介绍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

1水文

2工程勘测

3工程规划

4工程设计

5机电与金属结构

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征地移民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

7土石方工程

8砌石工程

9混凝土工程

10防渗墙与灌浆工程

11单项工程第三篇劳动安全与卫生

12劳动安全

13卫生第四篇水利工程验收

14质量检查

15验收附录标准名称及强制性条文索引《报批稿》介绍(三)与2004年版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1、2004年版中的“第一篇设计文件编制(1可行性研究2初步设计)”。经复核,原有条款不宜强制,目前无合适条款,本篇内容删除。2、2004年版中的“第二篇水文测报与工程勘测(1水文测报2工程测量3工程地质勘察)”和“第三篇水利工程规划(1流域(河流)规划2工程规划与水文水利计算)”。《报批稿》对其中的水文部分内容重新整合,单独成章,分为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计算三部分;勘测部分的劳动安全内容统一并入新增的劳动安全与卫生;规划部分调整为流域(区域)规划、工程规划与水利计算、防洪标准;将“工程等别”移至“工程设计”。3、2004年版中的“第四篇水利工程设计(1建筑物级别2安全要求3水工建筑物设计4工程管理设计)”。《报批稿》重新整合了本部分框架结构,主要取消“2安全要求”和“3水工建筑物设计”,将安全要求、水工建筑物设计的下一级目录(4.5挡水、蓄水建筑物)提升一级;经复核,删除“抗冰冻”一节内容。《报批稿》介绍技术标准数量篇数条款数量2004年版9375432010年版报批稿9645574、2004年版中的“第五篇水利工程施工(1安全与卫生2土石方工程3砌石工程4混凝土工程5防渗墙与灌浆工程6单项工程7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报批稿》将“安全与卫生”并入新增的“劳动安全与卫生”篇;将“工程质量与检查”并入新增的“水利工程验收”篇。5、2004年版中的“第六篇机电与金属结构(1水力机械2电气3金属结构)”和“第七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征地移民(1环境保护2水土保持3征地移民)”《报批稿》按照“设计、施工、劳动安全与卫生、验收”的划分原则将本部分条款并入相关篇。6、技术标准和条款数量变化与2004年版相比,

《报批稿》包括的标准数量有所减少,标准条款略有增加。2004年版发布以来,水利行业技术标准“标准数量”和“条款数量”均显著增加,

《报批稿》编制坚持了“从严摘编、宁缺勿滥”的原则。数量变化详见下表。表1标准和条款数量对比表《报批稿》介绍(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本篇分为1水文、2工程勘测、3工程规划、4工程设计、5机电与金属结构、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征地移民共六章。从61项标准中收录了与水利工程施工有关的强制性技术要求323条,(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1水文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本章包括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计算等三部分。本章涉及7项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款22条。其中,《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中5条,《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中1条,《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GB50159—92)中1条,《水文缆道测验规范》(SD121—84)中1条,《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0—2000)中3条,《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中3条,《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中8条。本章主要技术内容涉及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河流流量测验、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水文缆道测验、水文情报预报、工程水文等。(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2工程勘测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本章分工程测量和工程地质勘察2节,从8项标准中收录了47条强制性条文。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3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T50487-2008)25条;《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6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SL313—2004)8条,《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1条,《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1条,《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SL166—96)1条。工程地质勘察部分主要是涉及工程地质勘察质量,进而影响工程安全的条文。水利水电工程失事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如:1963年意大利瓦依昂坝因水库滑坡造成溃坝,死亡近2000人;1976年美国提堂坝失事,直接损失4.0亿~4.5亿美元;1976年巴基斯坦博郎坝失事,淹没土地21km2。根据1988年以前注册的世界大坝统计资料,共有216座坝失事,其中,由于地质原因失事的占36%。(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3工程规划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本章包括流域(区域)规划、工程规划与水文水利计算、防洪标准三部分。本章涉及3项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款22条。其中,《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中12条,《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104-95中1条,《水文缆道测验规范》(SD121—84)中6条,《防洪标准》GB50201—94中4条。(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4工程设计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本章包括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洪水标准和安全超高、稳定与强度、抗震、挡水、蓄水建筑物、输水及泄水建筑物、水电站建筑物、防火、安全监测、工程管理设计等十部分。本章涉及29项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款179条。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中21条,《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中8条,《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430-2008中3条等等。(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4-5挡水、蓄水建筑物4工程设计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a)4.1.5防渗土料应满足下列要求:1渗透系数:均质坝不大于1×10-4cm/s,心墙和斜墙不大于1×10-5cm/s;2水溶盐含量(指易溶盐和中溶盐,按质量计)不大于3%;3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均质坝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不大于2%,超过此规定需进行论证;

〖摘编说明〗

1)渗透系数。国内已建成的心墙和斜墙坝防渗土料的渗透系数一般不大于10-6cm/s,均质坝不大于10-5cm/s。防渗土料的渗透系数选择,与对水库的渗漏量要求有关。以供水、发电为主的水库,应采用渗透性更小的防渗土料;以防洪为主的水库,防渗土料的渗透系数相对可适当大一些。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a)4.1.5防渗土料应满足下列要求:1渗透系数:均质坝不大于1×10-4cm/s,心墙和斜墙不大于1×10-5cm/s;2水溶盐含量(指易溶盐和中溶盐,按质量计)不大于3%;3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均质坝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不大于2%,超过此规定需进行论证;2)水溶盐含量。水溶盐一般分为易溶盐、中溶盐和难溶盐三类。易溶盐包括氯盐、重碳酸盐、碳酸钠和硫酸钠等,中溶盐主要是石膏,难溶盐包括碳酸钙、碳酸镁等。难溶盐在非浸蚀性水中淋洗速度很慢,引起的填土性质变化一般可以不计。因此,条文中仅提出“水溶盐的含量(指易溶盐和中溶盐,按质量计)不大于3%”的要求。常用的筑坝土料中的易溶盐含量一般不大,但石膏在长期渗透水作用下的淋洗使土料性质变坏,会产生附加沉降,是实践中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为降低淋洗速度,工程实践中采用提高压实密度、降低渗透系数和减小渗透比降等措施。针对石膏淋洗将会产生附加沉降的情况,常采用增加超高的工程措施。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a)4.1.5防渗土料应满足下列要求:1渗透系数:均质坝不大于1×10-4cm/s,心墙和斜墙不大于1×10-5cm/s;2水溶盐含量(指易溶盐和中溶盐,按质量计)不大于3%;3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均质坝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不大于2%,超过此规定需进行论证;

3)有机质含量。土中有机质有两种:①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渣、树皮草根等,这些有机质的继续分解可以在土中形成孔洞,其化学变化能改变土的性质;②完全分解的有机质,这种有机质对土的影响与其处于分散或凝聚状态有关。前苏联CHиИ2.06.05.84规定,未完全分解的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完全分解的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日本坝工规范只说有机质含量高不好,没有定量规定。相比之下,条文中规定的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均质坝不大于5%,心墙和斜墙不大于2%”偏于严格,但这一规定已沿用多年,国内也没有统计资料能证明可提高的幅度。因此,在设计实践中,还应严格按照条文规定执行。考虑规定偏于严格的情况,条文又规定“超过此规定需进行论证”。〖检查要点和方法〗防渗土料重点检查渗透系数。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b)4.1.15反滤料、过渡层料和排水体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质地致密,抗水性和抗风化性能满足工程运用条件的要求;2具有要求的级配;3具有要求的透水性;4反滤料和排水体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超过5%。

〖摘编说明〗1)质地致密坚硬的材料,对提高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有利。若抗水性差,在渗透水的作用下,粗颗粒会进一步软化破碎;若抗风化较差,在堆存、填筑过程中和填筑于表层时,可能会因颗粒进一步风化,使颗粒变细。这两种情况均会导致级配不满足要求,反滤料透水性减小。2)具有要求的颗粒级配,即是按照设计要求的级配,对于反滤层,应采用连续级配。施工中,很难完全避免发生粗细颗粒分离现象,采用连续级配料有利于防止粗细颗粒分离。3)反滤成功与否,与反滤料的透水性直接相关,因此要求具有透水性。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b)4.1.15反滤料、过渡层料和排水体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质地致密,抗水性和抗风化性能满足工程运用条件的要求;2具有要求的级配;3具有要求的透水性;4反滤料和排水体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超过5%。4)1989年,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出版的《土石坝粒料反滤和排水》(EMBANKMENTDAMSGRANULARFILTERSANDDRAINS,ReviewandRecommendations)一书中,对于D60以下的颗粒,要求下包线与上包线的Dn(n≤60%)之比不大于5,其目的也是防止由于下包线与上包线范围过宽,在施工中发生粗细颗粒分离。小于0.075mm颗粒含量的多少影响反滤料的透水性,条文中规定不超过5%是根据一般经验确定的。

〖检查要点和方法〗反滤料、过渡层料和排水体料要有良好的级配和控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c)4.2.3粘性土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1级、2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中、低坝及3级以下的中坝压实度应为96%~98%〖摘编说明〗1)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作为设计控制指标。2)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宜取上述规定的大值。3)有特殊用途和性质特殊的土料的压实度宜另行确定。如填筑在混凝土防渗墙顶部的高塑性土,要求能承受较大的变形,并不要求太高的压实度;对于性质特殊的土料,如膨胀土,为减小其膨胀性,希望压实度低一些;湿陷性黄土,需最大限度地破坏其原状结构,使其不再具有湿陷性,希望压实度高一些。因此,对类似上述这些情况,就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压实度。4)压实度与实际施工压实水平和压实机械有关。近年来,采用凸块振动碾碾压粘性土,可以达到较高的压实度。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c)4.2.3粘性土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1级、2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中、低坝及3级以下的中坝压实度应为96%~98%5)粘性土的施工填筑含水量应根据土料性质、填筑部位、气候条件和施工机械等情况,控制在最优含水率-2%~+3%偏差范围以内。有特殊用途和性质的粘性土的填筑含水率应另行确定。填筑含水率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上限值。不影响压实和运输机械的正常运行;施工期间土体内产生的孔隙压力不影响坝坡稳定;在压实过程中不产生剪切破坏。2)下限值。填土浸水后不致产生大量的附加沉降使坝顶高程不满足设计要求、坝体发生裂缝以及在水压力作用下不产生水力劈裂等,不致产生松土层而难以压实。〖检查要点和方法〗1)粘性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按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击实试验方法求取。

2)施工填筑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2%~+3%偏差范围以内。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d)4.2.5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0,反滤料宜为0.70。2砂砾石中粗粒料含量小于50%时,应保证细料(小于5mm的颗粒)的相对密度也符合上述要求。

〖摘编说明〗对于无粘性土,将相对密度作为控制无粘性土压实标准的指标,国内已沿用多年。条文规定不低于0.75,这在一般工程经验范围之内。当粗料含量小于50%时,其小于5mm的细料已参与材料的骨料作用,细料对坝料性质的影响较大,因此,条文要求要保证细料满足规定的相对密度要求。

〖检查要点和方法〗1)对于砂砾石,实际应用中一般根据不同级配的室内试验结果整理出级配—干密度—相对密度关系,以便现场挖坑取样检查时,能根据测出的级配和干密度,查出相对密度是否满足要求,这样便于控制其填筑质量。2)地震区的相对密度设计标准应符合《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的规定。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d)4.2.5砂砾石和砂的填筑标准应以相对密度为设计控制指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砂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0,反滤料宜为0.70。2砂砾石中粗粒料含量小于50%时,应保证细料(小于5mm的颗粒)的相对密度也符合上述要求。

〖案例分析〗1)某水库大坝采用心墙砂砾壳坝,最大坝高46m,75年海城发生7.3级地震,坝址距震中33km,上游坝面发生大面积滑坡。震后从滑坡体中取样试验,小于5mm为70~95%,小于0.1mm为10~20%。砂砾料颗粒细和长期浸水饱和是滑坡的原因之一。2)某水库主坝为斜墙砂砾石坝,最大坝高66m,76年唐山7.8级,坝址距震中150km,相当于7度,地震造成上游斜墙保护层产生滑坡,滑坡面积共约6万m2,塌滑方量为15万m3。主要原因是保护层砂砾料颗粒细和相对密度低,震后用振动台做相对密度试验,其值仅0.32。e)5.6.2土质防渗体(包括心墙、斜墙、铺盖和截水槽等)与坝壳和坝基透水层之间以及下游渗流出逸处,如不满足反滤要求,均必须设置反滤层。

〖摘编说明〗条文规定必须设反滤层的部位包括土质防渗体与坝壳、坝基透水层之间,以及下游渗流出逸处。土质防渗体与坝壳之间简单明了,易于执行。下游渗流逸出处则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划分区域范围。由于反滤层对防止渗透破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执行本条规定时,应客观分析各种工况条件下坝体、坝基渗流场的形态和特点,以免遗漏。有些坝址的覆盖层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当不能查明砂性土层的分布特征,如砂层是否连续完整、各部位砂层的厚度是否满足要求等,或不能证明防渗体接触的任何部位的砂性土层与防渗体土料的层间关系均能满足反滤要求,还是尽量设置反滤层为好。

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e)5.6.2土质防渗体(包括心墙、斜墙、铺盖和截水槽等)与坝壳和坝基透水层之间以及下游渗流出逸处,如不满足反滤要求,均必须设置反滤层。〖检查要点和方法〗1)坝的反滤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使被保护的土不发生渗透变形;②渗透性大于被保护土,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③不致被细粒土淤塞失效。2)反滤层设计包括掌握被保护土、坝壳料和料场砂砾料的颗粒级配,根据反滤层在坝的不同部位确定反滤层的类型,计算反滤层的级配、层数和厚度。

4-5-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4-5-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a)6.2.5粘性土土堤的填筑标准应按压实度确定。压实度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1级堤防不应小于0.94;22级和高度超过6m的3级堤防不应小于0.92;33级以下及低于6m的3级堤防不应小于0.90。

〖摘编说明〗粘性土的填筑标准是在总结堤防填筑资料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各地的实际施工条件和经验,以及各级堤防的重要性差别,经综合分析制定的。众所周知,击实功能不同,所取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不同,当选取相同的压实度时,所得到的设计干密度并不相同。

〖检查要点和方法〗1)粘性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按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击实试验方法求取。

2)施工填筑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3%~+3%偏差范围以内。4-5-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b)6.2.6无粘性土土堤的填筑标准应按相对密度确定,1、2级和高度超过6m的3级堤防不应小于0.65,低于6m的3级及3级以下堤防不应小于0.60。有抗震要求的堤防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摘编说明〗无粘性土填筑标准采用相对密度控制。相对密度的定义为:

式中Drds——设计压实相对密度;eds——设计压实孔隙比;emax、emin——试验最大、最小孔隙比。

〖检查要点和方法〗1)实际应用中,一般根据不同级配的室内试验结果整理出级配—干密度—相对密度关系,现场挖坑取样检查时,根据测出的级配和干密度,查出相对密度是否满足要求。2)地震区的相对密度设计标准应符合SL203—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4-6输水、泄水建筑物4工程设计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d)9.1.1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顶部(顶拱),必须进行回填灌浆。

〖摘编说明〗水工隧洞顶部围岩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衬砌间存有间隙,通过回填灌浆,可以发挥围岩的承载作用,改善衬砌的受力条件。工程实践中,回填灌浆范围一般在隧洞顶拱90°~120°的部位,孔距、排距一般为2~6m,灌浆压力一般采用0.2~0.3MPa,灌浆孔钻穿衬砌深入围岩5m。在具体工程中,需要根据衬砌结构型式、隧洞的工作条件以及施工方法等综合研究确定。使用的灌浆材料,应根据围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隧洞的工作条件选用。当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应采用抗侵蚀的水泥。

4-6-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d)9.1.1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顶部(顶拱),必须进行回填灌浆。

〖检查要点和方法〗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顶部脱空是造成水工隧洞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工程质量检查的关链部位。

〖案例分析〗某引水发电有压圆形隧洞,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衬砌。首次充水后检查,隧洞的漏水量约为0.4m3/s。连续运行15个月后,引水隧洞放空,进行例行检查发现:引水隧洞顶部混凝土局部开裂、脱落25处,不规则环状裂缝有28处,隧洞顶部沿中线纵向裂缝17处。分析原因一是由于施工和地质因素在隧洞顶部形成的“超挖”,混凝土衬砌顶部未能填满;二是隧洞纵、横缝、灌浆孔封堵不好,横缝和反缝多处渗水,止水效果很差。4-6-2《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b)6.2.3渠道衬砌结构的基底应坚实稳定。衬砌渠段无法避开湿陷性黄土、膨胀性土和可溶性盐含量大的土壤,以及裂隙、断层、滑坡体、溶洞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首先采取工程处理措施。〖摘编说明〗对于渠道地基的不同情况,应分别按下列方法处理:1)湿陷性地基和新建过沟填方渠道,可采用浸水预沉法处理。沉陷稳定的标准为连续5d内的日平均下沉量小于1.0~2.0mm。2)强湿陷性地基,可采用深翻回填渠基、设置灰土夯实层、打孔浸水重锤夯压或强力夯实等方法处理。3)傍山、黄土塬边渠道,可采用灌浆法填堵裂缝、孔隙和小洞穴。灌浆材料可选用粘土浆或水泥粘土浆。灌浆的各项技术参数宜经过试验确定。对浅层窑洞、墓穴和大孔洞,可采用开挖回填法处理。4-6-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b)6.2.3渠道衬砌结构的基底应坚实稳定。衬砌渠段无法避开湿陷性黄土、膨胀性土和可溶性盐含量大的土壤,以及裂隙、断层、滑坡体、溶洞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首先采取工程处理措施。4)对软弱土、膨胀土和冻胀量大的地基,可采用换填法处理。换填砂砾石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3;换填土料时,大、中型渠道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小型渠道不应小于0.93。5)膜料、沥青混凝土防渗渠道,必要时,应在渠基土中加入灭草剂进行灭草处理,并回填、夯实、修整成型后,方可铺砌。6)改建防渗渠道的地基,应特别注意渠坡新、老土的结合。填筑时,应将老渠坡挖成台阶状,再在上面夯填新土,整修成设计要求的渠道断面。〖检查要点和方法〗了解渠道沿线地质情况,对不良地质条件地段的渠道应视实际情况进行地基处理。4-6-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b)6.2.3渠道衬砌结构的基底应坚实稳定。衬砌渠段无法避开湿陷性黄土、膨胀性土和可溶性盐含量大的土壤,以及裂隙、断层、滑坡体、溶洞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首先采取工程处理措施。〖案例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南段需穿越膨胀土(岩)地区,开挖期间多次发生滑坡和变形破坏,通过现场勘察和分析,地层中存在原生裂隙面是滑坡的内在因素,而锈发因素是降雨。膨胀土破坏实例说明,边坡破坏形式可分为膨胀变形破坏和滑坡破坏两大类。当遭遇雨水入渗或开挖卸荷时,渠道边坡极易产生滑坡。膨胀土处理思路主要从稳定膨胀土的含水量和限制膨胀率两方面考虑。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入渗边坡十分重要,对渠道设计首先要做好坡顶防水、坡体排水、防止土体风化破坏、开挖及时封闭等。工程处理措施分两大类:表面防护类和支挡类。表面防护类主要是换填非膨胀土、水泥改性土、覆盖土工模等;支挡类为土工袋、土工格栅加筋、抗滑桩、挡墙等措施。4-6-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5机电与金属结构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本章包括水力机械、电气、金属结构三部分。本章涉及5项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款35条:其中《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14条。《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L311—2004,8条及附录E;《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DL5061—1996,6条;《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4条;《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3条。(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征地移民第一篇水利工程设计本章包括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征地移民三部分。本章涉及9项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款33条:其中,《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92)中1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中8条,《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中4条,《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中1条,《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中1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4条,《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中2条,《水坠坝技术规范》(SL302-2004)中3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中9条。

(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水利工程施工,是将工程规划设计变为现实工程的过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本篇从18项标准中收录了与水利工程施工有关的强制性技术要求63条,分为土石方工程、砌石工程、混凝土工程、防渗墙与灌浆工程和单项工程五部分。(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7土石方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本章包括开挖和锚固与支护两部分内容,涉及4项标准,12条强制性条文。其中,《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47-94)2条,《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8条,《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1条,《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SDJ57-85)1条。(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7-1开挖7土石方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7-1-2《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a)5.2.2地下洞室洞口削坡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上下垂直作业。进洞前,应做好开挖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危石清理和坡顶排水,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加固。

〖摘编说明〗洞口边坡的稳定安全是保证洞室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的重点,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均应高度重视。在洞口削坡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自上而下的程序进行,严禁上下垂直作业,以避免边坡塌方和滚落的石块造成人员伤害及设备损坏。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坡面加固并做好坡顶排水,以保证洞口边坡稳定。〖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开挖、支护施工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洞口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开挖、支护施工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监理单位应检查削坡施工方案是否“自上而下”,监督施工方案落实,巡视检查边坡加固是否按设计要求及时实施,危石清理是否彻底等。

7-1-2《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a)5.2.2地下洞室洞口削坡应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严禁上下垂直作业。进洞前,应做好开挖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危石清理和坡顶排水,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加固。〖案例分析〗某水电站工程,导流隧洞进口处岸坡高约110m,坡角56°~67°,导流隧洞洞顶以上约20m山腰处有宽4.5m的盘山道路,为防止危石落至洞口,在盘山路外沿设置了临时防护网。隧洞开挖第三个循环出渣过程中,天降小雨,岸坡局部岩体滑落,部分岩块越过防护网落至洞口,造成一人重伤,施工设备受损。事故原因分析认为,岸坡局部岩体稳定性差,加之爆破震动和降雨影响,是岩石滑落的主要原因;盘山道路以上岸坡危石未进行清理,防护网拦截高度不够,则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重要原因。7-1-2《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

〖摘编说明〗地下洞室较潮湿,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容易产生漏电等事故,采用电爆网路时,杂散电流及工作面部分带电,均可能引起电雷管早爆,因此采用电爆网路,在装药和联网过程中,在距离工作面30m范围以内不得有电源,照明应采用在距离工作面30m以外投光等照明,或用安全矿灯照明。

〖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地下工程开挖措施计划及钻孔和爆破措施。施工单位在地下工程开挖措施计划及钻孔和爆破措施中,应明确在距离爆破工作面30m范围以内的动力、照明电力控制方案及爆破照明措施。监理单位应重点对电力控制方案及爆破照明措施是否符合本条文规定进行审查,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包括电力设施的控制和照明设施的配置等。

h)13.2.10采用电力起爆方法,装炮时距工作面30m以内应断开电源,可在30m以外用投光灯或矿灯照明。7-1-2《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案例分析〗某铜矿开挖平洞(巷道)连接电雷管主线时,一根掉在铁轨上,另一根与岩壁接触,19个炮孔中的7个炮孔发生早爆,造成一死一伤事故。事故原因分析认为,由于洞内杂散电流的存在,当电爆网路与岩壁、导体接触形成回路时,在电爆网路中产生电流(高于起爆电流)而引发早爆的发生。h)13.2.10采用电力起爆方法,装炮时距工作面30m以内应断开电源,可在30m以外用投光灯或矿灯照明。7-2锚固与支护7土石方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7-2-1《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

〖摘编说明〗作此规定是因为预锚施工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如:1)预应力锚杆(索)的安装部位多为不稳定的岩(土)体,包括大型地下洞室可能塌落的部位、不稳定的高陡边坡(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等,在加固施工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塌方或滑动;2)预应力锚杆(索)施工部位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场地狭小,照明条件不好;3)施加的锚固力大,需要较大的钻孔和张拉设备;4)预应力锚杆(索)施工工序多而复杂,每一道工序施工时间短,各工序必须有机地结合。由于上述原因,要求各施工环节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作保证,并由经过考核的专门人员进行张拉施工。

a)8.3.2张拉操作人员未经考核不得上岗;张拉时必须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严禁违章操作。7-2-1《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措施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监理单位应重点审核其操作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安全措施是否可靠;检查张拉操作人员是否经过考核持证上岗;监督张拉施工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a)8.3.2张拉操作人员未经考核不得上岗;张拉时必须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严禁违章操作。8砌石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本章从3项标准中收录了4条强制性条文。其中,《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试行)》(SD120-84),1条。《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1条;《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96),2条。内容涉及一般干砌石和浆砌石施工及砌石坝施工的要求。(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8-0-1《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试行)》SD120—84

〖摘编说明〗在胶结料初凝前,砌筑石块层数过多,易使砌体因受力大而变形;限制一次砌筑石块层数,也可保障一次砌筑在胶结料初凝前完成,避免胶结料在初凝期间受到扰动,本规范4.2.13条还规定“砌体胶结料初凝以后,若需继续砌筑,宜待胶结料强度达25公斤/厘米2以上”。上下错缝、铺浆及填浆饱满密实,是保证砌体强度、防渗性、容重及坝体稳定的必要条件。

〖检查要点和方法〗巡视检查一次连续砌筑是否不超过两层石块,采取上下错缝、铺浆砌筑,并填浆饱满密实;每新砌一层(一至两层石块)采取简易试验检查砌体密实性,如插钎灌水试验等。a)4.2.11在胶结料初凝前,允许一次连续砌筑两层石块,应严格执行上下错缝、铺浆及填浆饱满密实的规定,防止铺浆遗漏或插捣不严。9混凝土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本章包括模板、钢筋、混凝土浇筑和温度控制四部分内容,涉及2项标准,13条强制性条文。其中,《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11条,《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32-92)2条。(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9-1模板9混凝土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9-1-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摘编说明〗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不同形式,采用适合其特点的模板,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由于水工建筑物的特殊性及其对混凝土施工的各种要求,对重要结构物的模板、承重模板及各类特种模板,均需进行专门设计。〖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模板设计。施工单位应对本条文规定的各类模板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模板设计;监理单位重点对设计所采用的模板类型、结构形式等是否适合相应部位混凝土结构特点,是否能够满足施工图要求的结构体形、外观质量等进行审核。a)2.3.2重要结构物的模板,承重模板,移动式、滑动式、工具式及永久性的模板,均须进行模板设计,并提出对材料、制作、安装、使用及拆除工艺的具体要求。9-1-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摘编说明〗混凝土悬臂结构、梁、板、拱、孔洞顶部等架空结构,在浇筑及等待强度期间,混凝土结构自重及加载在其上的其他荷载,由支撑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即承重模板)承担,在混凝土结构强度还不能承受其自身重量及其他荷载之前拆除模板,将会导致混凝土开裂或破坏。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结构安全,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结构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如若提前拆除,必须经过计算及试验复核。模板拆除期限,即混凝土达到允许拆模强度的时间,与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品种,以及混凝土养护方式、养护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需通过浇筑现场制备和养护试件的强度试验确定。

b)2.6.1拆除模板的期限,应遵守下列规定:(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后(按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计),才能拆除。1)悬臂板、梁跨度≤2m70%;跨度>2m100%。3)经计算及试验复核,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强度已能承受自重及其他实际荷载时,可提前拆模。2)其他梁、板、拱跨度≤2m50%;跨度2~8m70%;跨度>8m100%。9-1-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混凝土现场强度试验报告。承重模板拆模期限应按本条文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确定,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以在混凝土浇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编制试验报告,监理单位应对试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试验报告进行审核。若提前拆模,施工单位必须通过计算确定拆模所需的混凝土强度,并按上述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对其计算及试验成果进行审核。b)2.6.1拆除模板的期限,应遵守下列规定:(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后(按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计),才能拆除。1)悬臂板、梁跨度≤2m70%;跨度>2m100%。3)经计算及试验复核,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强度已能承受自重及其他实际荷载时,可提前拆模。2)其他梁、板、拱跨度≤2m50%;跨度2~8m70%;跨度>8m100%。9-2钢筋9混凝土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9-2-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摘编说明〗根据钢筋在混凝土构件中所要承担的应力不同(拉应力、剪应力、压应力),设计中将钢筋布置在不同受力区的合理位置,尽可能使其发挥最大作用。钢筋安装位置与设计位置不同,则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下降,甚至发生破坏,因此钢筋安装的位置、间距必须符合图纸规定;此外钢筋距混凝土构件表面应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以保证钢筋不受锈蚀。《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对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也作出了规定,见表9-2-1。b)3.4.1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表9-2-1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项次偏差名称允许偏差1钢筋长度方向的偏差±1/2净保护层厚2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的局部偏差1)柱及梁中2)板、墙中±0.5d±0.1间距3同一排中分布钢筋间距的偏差±0.1间距4双排钢筋,其排与排间距的局部偏差±0.1间距5梁与柱中钢箍间距的偏差0.1箍间距6保护层厚度的局部偏差±1/4净保护层厚9-2-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b)3.4.1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检查要点和方法〗对钢筋安装位置、间距、预留保护层厚度,按有关规定对照设计图纸进行抽检。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是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的重要因素。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1、会导致混凝土沿钢筋纵向产生劈裂裂缝。2、会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混凝土碳化是钢筋锈蚀的前提,保护层厚度越小,碳化达到钢筋表面的时间就越短,钢筋就越容易锈蚀。保护层厚度过大:1、钢筋受拉区高度减小,影响建筑物强度功能。2、当构件计算截面尺寸不变,受力钢筋保护层过大,影响构件强度(特别是受弯、大偏心受压、大偏心受拉构件),造成构件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间距过大、过小:1、钢筋间距过大,造成计算断面钢筋总的数量减小,影响构件强度。2、钢筋总的数量不变,钢筋间距不匀,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结构影响不大。9-3浇筑9混凝土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9-3-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摘编说明〗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性能。水工混凝土根据其所处部位的功能需要和环境因素,选择配合比时需分别满足抗压、抗渗、抗冲耐磨、抗裂、抗冻、抗侵蚀等设计要求,还应满足施工和易性、经济性等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所采用的原材料性能及设计对混凝土的要求,通过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还必须通过试验调整后确定。

〖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含配合比试验),及其与之相关的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报告、砂检验报告、碎石检验报告、外加剂检验报告等;配合比必须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才能使用。a)4.2.2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9-3-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摘编说明〗试验室通过对现场砂、石含水量试验,根据配合比换算,填写签发混凝土配料单,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避免造成质量事故。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整,仍需通过试验室试验并签发混凝土配料修改通知单。

〖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配料单是否由试验室签发,混凝土拌制是否按配料单配料。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料单,需经监理单位批准后,下发生产技术人员;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按批准的配料单进行配料;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整配料单,应通过试验室试验签发修改通知单,并经监理单位核准。b)4.3.1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9-3-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摘编说明〗在运输过程中或仓内加水会改变混凝土性能,降低混凝土质量,必须严禁。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应加强振捣。加强振捣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立即通知拌和楼(站)现场试验室,找出和易性差的原因,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仓内混凝土浇筑过程。监理单位应按有关规定采取旁站监理或巡视检查,坚决禁止在仓内加水,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监督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同时要求拌和楼现场试验室,找出原因,如需调整混凝土配料单或配合比,应按规定程序办理。c)4.5.9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9-3-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摘编说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不合格的混凝土,如:因拌和楼发生故障、配料错误、温度严重超标,以及运输时间过长,入仓后不能满足层间允许间歇时间要求等。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入仓前一经发现,应直接运输至指定地点弃掉,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混凝土,必须立即清除干净,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混凝土生产、运输、入仓浇筑各环节混凝土质量,以及不合格混凝土的处理情况。混凝土生产、运输过程中,发现混凝土不合格,监理单位应监督将其运输至指定地点弃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单位应按有关规定采取旁站监理或加强巡视,检查入仓混凝土外观质量,对有温控要求的混凝土应按规定抽测混凝土浇筑温度,已入仓的不合格混凝土必须坚决要求清除。d)4.5.10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清除。9-3-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摘编说明〗混凝土浇筑期间若泌水量较多,会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并出现浮浆,硬化后表面强度较低,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差,耐磨性下降;混凝土泌水在粗骨料、钢筋周围形成水囊,随着水分的逐渐挥发形成空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致密性、骨料的界面强度以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因此,应分析泌水原因,及时采取减少泌水措施,采用合理方法排除仓内泌水。仓面泌水往往有以下原因: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保水性较差,骨料比例不当,砂细度模数偏大等;混凝土水灰比失调,特别是塌落度较大的常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岩石渗水或施工用水流入仓内等。减少泌水需根据泌水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如果是混凝土本身的问题,可以采用控制骨料含水量、调整石子级配和砂率、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减水剂)等措施;如果是岩面渗水或施工用水,可以采取堵、排、引等方式解决。仓内泌水必须采取合理方法及时排除。排除泌水最有效的方法是真空吸水或人工在仓内掏水和用软管吸水。如,有的工程溢流面混凝土采用真空模板吸收泌水,使用软吸垫可防止胶凝材料流失。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自流,造成胶凝材料流失,影响混凝土的质量。e)4.5.13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仓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9-3-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浇筑过程是否有泌水现象及发生泌水时的处理措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理单位应按有关规定采取旁站监理或巡视检查,发现仓面泌水较多,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研究并采取减少泌水的措施,监督其采合理措施及时排除仓内泌水,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e)4.5.13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仓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9-4温度控制9混凝土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9-4-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摘编说明〗理论与实践表明,混凝土表面裂缝大多数发生在浇筑的初期。不论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气温骤降是引起表面裂缝的重要原因。而表面保护是防止表面裂缝的最有效措施,特别是混凝土浇筑初期内部温度较高时,尤应注意表面保护。《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第9.2.4条规定:“当日平均气温在2~3d内连续下降达到或超过6~9℃时,对未满28d龄期的混凝土暴露表面应进行表面保护(温和地区、龄期5d以前一般不易开裂),对基础约束区、上游坝面等重要部位应进严格表面保护,其他部位也应进行一般表面保护”。为了保证已浇的混凝土在气温骤降条件下,表层温度梯度及内外温差不至过大,以防止产生裂缝,混凝土模板应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期间拆模,在气温较低季节拆模后也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在寒潮或低温季节到来之前,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已经拆除或必须拆模时,应在拆模后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a)5.2.16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已达到的强度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而定,但应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期间拆模。在气温较低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时,应在拆模后立即采取保护措施。9-4-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计划。对于气温骤降频繁的季节和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计划;监理单位应对其措施所规定的拆模时间是否满足设计和有关规范对混凝土强度及内外温差的要求,保温措施是否可靠等进行重点审核,并监督其按批准的措施计划实施。

〖案例分析〗某工程输水涵洞进口节制闸,闸墩厚1.2m,高7.6m,C30混凝土,二级配,采用混凝土泵车浇筑。底板浇筑24~30天后开始闸墩浇筑,5天后拆除模板,采用水枪向混凝土表面喷水养护,几天后在闸墩两面中下部发现多道微细的裂缝,裂缝方向主要趋于竖向和斜向。裂缝原因分析认为,裂缝可能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如混凝土配合比、闸墩收缩变形、闸底板约束、闸墩与底板之间温差等;但过早对闸墩采取喷冷水养护,降低了闸墩表面温度,加大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及表层温度梯度,则是闸墩表面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a)5.2.16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已达到的强度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而定,但应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期间拆模。在气温较低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时,应在拆模后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摘编说明〗日平均温度连续5d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d在-3℃以下,即进入低温季节施工,需进行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确定低温季节施工时段,编制施工措施,以保障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低温季节施工前,应准备好加热、保温、防冻材料(包括早强剂、防冻剂),并应有可靠的防火措施。低温季节施工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骨料的储存、运输方式及保温措施;骨料预热方法;混凝土拌和及运输设备的保温措施;混凝土浇筑仓面保温形式、基础面的加温方法;大风和气温骤降时的保护措施;保温模板、层面覆盖保温材料的选定,拆模后的保温防裂措施(孔洞和迎风面应加强保温);采暖、加热、供暖及测温方式等。采用蒸气加热或电热法施工时,应进行专门的设计并且应有切实、可靠的防火措施。

b)6.0.2低温季节施工时,必须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靠的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抗冻、抗裂等各项指标的要求。9-4-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低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制定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靠的技术措施;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审查,重点包括混凝土原材料温度控制指标及其预热保温措施,混凝土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及其保温措施,仓面保温形式(露天、暖棚)及其适应气侯条件,岩基和老混凝土表面温度指标及加热措施,拆模时间及表面保温措施、养护措施,各环节的温度检测控制措施等。b)6.0.2低温季节施工时,必须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靠的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抗冻、抗裂等各项指标的要求。9-4-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10防渗墙与灌浆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本章包括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灌浆工程施工三方面内容。

《强制性条文》的“防渗墙与灌浆工程”引入4项标准的条文,共7条。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1条,《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试行)(SD220—87)2条,《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3条,《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1条。(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11单项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本章包括碾压混凝土坝、土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堤防、泵站、水闸和小型水电站七种单项工程,涉及7项标准,27条强制性条文。其中,《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4条,《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5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49-94)7条,《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6条,《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1条,《水闸施工规范》(SL27-91)2条,《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96)2条。新的《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正在修编中。《强制性条文》将碾压混凝土坝、土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堤防、泵站、水闸与小型水电站作为单项水利工程,针对各单项工程的特点,分别提出关键性的要求,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二)、2010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条款情况介绍11-1碾压混凝土坝11单项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

〖摘编说明〗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室内试验虽然有一些规律可循,但由于碾压混凝土具有水灰比低、干硬的特点,使试验室在拌制、振动密实等所采用的方法,与现场生产中的拌和、摊铺、碾压等所采用的方法差别较大,所达到的效果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验证其适应性,包括可拌性、抗分离性、可碾压性等,同时通过现场取样,验证各种力学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如碾压层厚度、激振力、碾压行走速度、碾压遍数等。

a)1.0.3施工前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验证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应性,并确定其施工工艺参数。11-1-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

〖检查要点和方法〗检查括配合比设计内容的现场碾压试验报告。碾压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工艺性试验,将试验报告提交监理单位审批。监理单位应重点对试验过程进行监理,对配合比的适应性及施工参数能否达到施工图要求的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查审核。a)1.0.3施工前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验证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应性,并确定其施工工艺参数。11-1-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11-2土石坝11单项工程第二篇水利工程施工

〖摘编说明〗坝基处理及隐蔽工程在被覆盖后将无法进行工程的质量检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补救非常困难。为了保证土石坝的整体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条文才特别强调坝体填筑必须在坝基处理及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检查要点和方法〗坝体填筑前,检查各项坝基处理及隐蔽工程是否全部验收合格。a)8.0.1坝体填筑必须在坝基处理及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11-2-1《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

〖摘编说明〗压实参数是由碾压试验确定的。严格控制压实参数,是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