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意设计对外贸易发展报告
由于国际性竞争越来越频繁,创意设计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转型方面的竞争地位也不断地提高,逐渐成为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新增长点及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在中国,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体制转型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本土设计产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步伐。“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对于创意设计产业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为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推进文化创新”单列一章,明确提出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增强创新动力、强化人才培养、壮大市场主体、培育市场需求、引导集约发展、加大财税支持、加强金融服务和优化发展环境,从而全面激发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活力,提升创意设计产业整体素质,增强发展后劲。创意设计产业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是一种推崇创新、崇尚个人创造力的新兴文化理念,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知识,对产品的内容、功能、结构和形态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创意与创新是设计的立足之本,以创意设计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创意设计涵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层面,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创意设计产业已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中重要的领域之一,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创意设计产业对于全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升级转型,提高城市形象与文化品质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十二五”期间中国创意设计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十二五”期间,中国创意设计产业积极主动地把握历史机遇,以更加开放、更加积极、合作、共赢的态度来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致力于提高创意设计产业水平,提高国际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意设计产业获得长足发展。2014年,国家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创意设计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思考,这是国家中央政策里第一次如此具体地把文化创意设计作为现代服务业形态,作为解决国家产业转型问题的思路。该文件的制定背景是在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下,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丰富多样的创意文化产品和服务,已逐渐成为创意设计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态势:一是创意设计产业将产生“引爆”效应。创意设计产业具有成为全新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点的先天性的优势,这充分体现了科技、智力和文化之间的融合,能够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科技人才资源进行创新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其具有的高渗透性、高增值性、高融合性,能够把文化作为产业源头、把科技作为实现手段,以创意为“引信”、以产业为“弹体”,从而在拉动市场扩张以及促进产业聚集方面产生“引爆”效应。二是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借助于创意产业升级。创意元素作为产业发展舞台上的主角,不仅作用于传统文化产业,还将作用于制造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农业,加快“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步伐。[1]综合2014年全球文创产品出口情况,可以发现中国在国际文创商品市场中占据主要份额(见图1、图2)。图12014年全球文创产品出口前10强国家、地区出口情况图22014年全球文创产品出口前10强国家、地区市场份额分布整体来看,中国文创产品出口形势乐观,2014年中国文创产品出口额在全球排名第一,并且超过排名第二国家1593亿美元,出口总量巨大,从出口量上看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来说,中国的文创产品贸易发展还是十分迅速的,2011年中国文创产品出口占GDP总额的2.85%,2012年占GDP的比重是3.48%,2014年占GDP比重为3.77%,2015年占GDP比重为3.82%,[2]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国文创产品的贸易发展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中国还是处于加工贸易占主要出口份额的境况,出口产品缺乏创新性是中国文创产品的问题所在。(一)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对外贸易基础夯实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上深等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城市GDP比重均超过了10%。2015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02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2.1%。同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为3179.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3.8%,[3]杭州2232.14亿元,占GDP比重为22.2%。以深圳创意设计产业为例,2015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648.18亿元,[4]比上届增长了13.90%(见图3)。深圳作为国内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创意设计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2014年由深圳市政府倡导、深圳八大优势传统行业协会发起、其行业核心骨干企业组成的深圳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在深圳成立,深圳时尚创意产业联盟的成立,旨在引导深圳优势产业走向产业链的高端,并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深圳时尚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后,将以促进深圳优势传统产业创新、转型、升级,进而提升深圳市民时尚生活品位为目标,树立深圳“时尚创意之都”的形象。图3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经济规模图4深圳创意产业各类交易量对比在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圳每年创意设计产品的交易总量大幅度上升。以2015年为例,深圳文博会创下多项成交纪录:合同交易额1535.36亿元,连续第四年超过意向交易额,成为文博会最主要的交易方式,占总交易额的43.20%,与上届相比大幅度增长,创历届文博会之最;意向交易额1001.73亿元,占总交易额的28.29%;零售金额107.59亿元,占总交易额的3.03%;拍卖金额3.50亿元,占总交易额的0.10%。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金额905.74亿元,占总交易额的25.49%[5]。(二)创意设计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伴随着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文化产业第一次上升到国家战略产业层面上来,并且在2011年“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要逐渐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因此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产业主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一步。在2010年,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促进设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通过实施企业成长等六大工程,促进设计产业发展。2012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同时建立健全文化创新机制、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十二五”以来,中国文化产业一直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凸显出其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2014年3月,国务院连续下发两个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的发布立即引发各方的高度关注,随着这两个意见的提出,表明国家对文化产业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也就是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对促进国民经济转型的升级以及促进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伴随着一系列政策法规的落实,为创意设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为加快创意设计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加大政府对文化领域对外投资的支持,扶持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这样有利于促进具有核心竞争力文化产品的产生,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使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的情况得以改善,并且对外文化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显著提升,进一步加快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增加,从而加强了中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三)展会活动丰富,国际化交流频繁2011~2015年,北京市文创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创意设计产业服务行业稳步发展,伴随着一些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快速地发展,比如说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北京798艺术区以及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等。由北京市政府联合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北京设计周,是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盛会,为创意设计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北京国际设计周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设计之都的目标,集聚国内外优秀设计资源,发挥首都文化集散功能,为全国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平台的服务。2010年上海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被授予“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称号,成为全球第七个以设计为主题的创意城市。2012年,作为服务“设计之都”建设的全市性年度活动——“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以下简称“上海设计周”)应运而生。上海设计周以促进设计原创发展、推动设计应用转化、探索设计业态创新为主要目标,以展现上海设计之都整体形象及设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为主线,通过上海设计周的“设计城中城”主场展览、“城市之外”对接项目、上海创意城市设计创新论坛、“设计欢享月”全城系列活动,以及设计365计划等板块内容,打造一个充分展现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内涵和水平的、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性活动。2012年,在德国红点概念奖评选活动中,其中有6件获奖作品来自深圳,与此同时,在接下来的英国百分百设计展上,参加这次展会有38家设计企业是由深圳工业设计代表团组织的,并且荣获多个奖项。在2013年5月,深圳设计首次受邀参加意大利佛罗伦萨设计周,深圳设计馆得到了各方人士以及媒体的一致称赞,它体现了“设计融入生活”的设计潮流。(四)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带动经济转型,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人脑+电脑+文化”的产业特点,与现代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相符合,并且得到经济理论界以及实践界的重点关注,成为在新的历史阶段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与此同时,文创经济也成为在知识经济以及注意力经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说,文化创意产业的孕育与发展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创新与产业的融合。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正深刻地带动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文化+”“互联网+”给创意设计产业增长带来新的动力,文化领域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新设企业数量保持高位增长,将为产业贸易稳步增长提供持久动力。“十二五”时期中国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占领产业链高端,成为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手段。(五)“创意设计+”多产业融合驱动价值链升级2015年,北京市政府针对各金融机构开展文化资产证券化试点,目的在于规范引导互联网融资平台投资文化创意,同时对设计服务领域进行规范和引导。推动以及鼓励在京的企业、科研院所建设设计和创新,争取开创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机构,吸引国际顶尖设计机构来京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把握“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加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融合,加快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的步伐。这顺应了市场需求,同时加入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新元素,加强了创意设计在产品创新、品牌打造、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作用,并将激发个性消费和定制服务的市场需求,有效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以故宫举例,作为北京的文化地标,现如今游客参观故宫欣赏到的,不仅是景观,还有上千种各具特色的文创衍生产品,比如说,故宫手机壳、朝珠耳机等更是受到了国外游客的喜爱,仅2015年上半年,文创产品的销售总额就已突破7亿元人民币,超过2014年全年销售额的总和。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表示,故宫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并将其创造性转化为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既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借此创造出社会效益,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从而广泛传播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此同时,其他产业也正在慢慢地实现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相结合。比如,网秦移动通过建立多语种的全球新媒体平台,与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等媒体紧密合作,实现了多媒体内容在新媒体上的再次呈现,并且通过UI设计,用户能够通过更方便、更轻松的方式浏览各个地方的新闻。在农业方面,其借助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来提升自身的产业价值,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开展民俗村观光等多个业态,来提升农业文化产业的创造机会力。对于同样具有较大潜能的体育产业,借助《行动计划》来实现与创意设计融合的过程,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体育题材电影已在院线上映,体育场馆也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有效激发了潜在价值的提升效用,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产业融合行动的积极态势。二“十二五”期间中国创意设计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中国创意设计产业与外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不难发现中国的创意设计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企业内部成熟度有待增强中国创意设计产业贸易不断发展,尽管创意设计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相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没有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模式,其中企业的形态过于繁杂,普遍为小型化并且分散不集中,企业内部往往采取结构不适宜的经营方式,存在规模较小、原创能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商务成本较高等许多问题。此外,大多数的小型企业资金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缺乏设计管理,不具有原创的设计研发能力和专业实力。企业习惯于模仿抄袭、来样加工的设计方式,虽然这样做省事、省钱、效率高,但是丧失掉原本具有的原创力、设计能力以及创造精神,从长远来看将很难发展壮大。一般来说,创意设计产业发展要经历仿造、改造和创造的过程,而如果一味地模仿抄袭,就会产生惰性,导致设计能力的消弭。怎样改革、完善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亟待提升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不仅需要提高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倡导文化的创新和创意,还需要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作为基于创造力而形成的产业,创意设计涵盖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设计、现代手工艺设计等相关领域,不仅是科技、经济、文化的交融,而且包含了城市的创造力和文化底蕴,是一种高附加值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从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发展来看,其产品创造成本高、投入风险大,然而复制成本却很低,现如今网络传播技术加速发展,这一特征尤为突出。这使文化创意产业很容易被侵权,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障,同时也不会获得收益,因此导致创意主体越来越缺乏创意动力,文化产业创意随之减少,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在数字化时代,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要。中国目前正处于知识产权制度亟待完善的十字路口,保护力不足和尚有缺失的权利限制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康福尔电器有限公司擅自使用QQ企鹅卡通形象将其作为形象代言和标签,并在产品包装上直接复制QQ企鹅卡通形象,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侵犯其著作权。此类现象比比皆是,严重打击了知识产权人的创造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秩序的正常维护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同时会对创意设计的对外贸易造成巨大影响。(三)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原创性人才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中,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更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关键因素。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文化与科技的联系就越紧密。一方面,科技进步伴随着文化繁衍,科学技术每一次的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等方面带来革命性变化。另一方面,创意设计产业是高知识性、高技术性的产业,需要多要素投入,提高科技创新力才有利于丰富创意设计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进而提高本产业的创新力,加快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步伐。现如今,“文化+”“互联网+”已经成为创意设计产业的新动力,科技创新给创意设计产业带来的内在价值无法估计。然而,目前中国文创企业在科技方面严重缺乏投入,研发总投入明显低于多数发达国家,并且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资之比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文创企业缺乏向自主创新投入的动力机制,从而导致文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国际竞争力,产业投入结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中国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的问题有: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不够完善,原创性人才的短缺和流失,企业缺少培训导致人才知识老化等。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创意设计产业急需创新性人才,要是没有创新性人才,创意设计产业只可能实现短暂性的发展,很难实现持续性的发展。并且,这个问题现在已成为影响以及阻碍中国创意设计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四)集中于一线城市,区域发展有待突破近年来,中国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首要汇聚于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北京、上海、深圳作为中国三大文化创意之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本聚集程度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创意设计行业诸多资源也主要集聚在这三大地区。虽然各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尚存差异,但从总体规模而言,上海与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应位于第一梯队,增加值均在3000亿元以上,占城市全部GDP比重超过12%,是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相比之下,中国的其他城市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则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文化创意设计开发和人才资源都十分匮乏,布局不合理,差异化显著。没有重视当地的资源、缺乏地方特色、空间布局调整不够。应该重视选择有条件、有特色的典型城市建设成文化创意设计示范城市。例如,长春、西安的影视产业和创意设计的融合,杭州、长沙的动漫产业和创意设计的融合,成都、武汉的网络游戏与数字化娱乐和创意设计的融合等。三中国创意设计产业对外贸易发展建议(一)企业加快成长成熟,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企业是文化科技的主体,也是转化文化产业能力、提升文化产业能级的主体。文化企业是真正研发投入的主体,是对知识、技术以及工艺进行开发的主体;另外,企业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实现科技方面的应用创新,研发能为用户带来更多价值的创新应用设计、人性化设计以及安全可靠性设计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文化企业可以实现科技的进步和应用创新之间的创新双螺旋互动,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力,在文化新业态培育以及提升传播渠道控制力上,都能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文化的软实力加上科技的硬实力等于文化的巧实力,文化的巧实力来自文化的创造。首先,文化软实力有两个根本支撑力:科技和经济。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科技硬实力和高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文化软实力才是真正能够实现的软实力。创意设计产业,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领军产业之一,是一种高端产业形态,是核心产业、领军产业、先导产业,是支柱性的产业,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依托。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科技进步对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党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文化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将直接导致新型文化业态的产生以及文化产业边界的向外拓展。科技的进步,可以将各种文化创意资源与最新科学技术相结合,融合重铸,建立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创造新的经济社会价值。(二)落实各项法律法规,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力量的大力推动,适宜产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也需借由政府力量打造。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支持文化创新,通过“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2016年7月颁布的《北京“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要深入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保护体系、构建知识产权及版权服务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整治力度,积极落实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是创意设计产业的核心资产,是创意设计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企业在残酷市场环境中竞争和生存的防御甲。面对中国企业和个人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匮乏的严峻形势,我们有责任也必须完善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挣脱非自主知识产权的枷锁,为企业和个人经营者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自主知识产权,无疑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作为精神的产物,所有创作种类的版权都理应受到保护,创作者的劳动理应受到尊重,正是他们孜孜不倦的创作,才涌现出那么多有价值的创意作品,并推动了社会和整个人类的进步。而创意产业能否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重点也在于要建立一个规范的知识产权及版权市场体系。可以说,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必将与版权的保驾护航紧密相连。(三)培养创意设计人才,吸引全球人才的加入创造性是创意设计产业的生命线,人才是创意设计产业原创力的源泉,是支撑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意人才的极端匮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意设计产业继续高速发展的步伐。从根本上看,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与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而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更是得力于各国对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培养创意设计人才必须要加强高校对创意设计人才的教育力度,以市场需要为基础,打造文化创意设计类专业,创新创立教育方法,完善学科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理念;同时,推进多渠道的个性化培养,健全社会实践基地和特色鲜明的专业工作室,为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实践训练提供相应的平台与机会,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内容创意质量、设计研发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深化产学研联合培养,不仅需要教育机构加强力度,更迫切需要一些在创意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国文化企业,与国内高校、文化科研机构等联合起来,共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机制和双向交流机制,加强国际化实践,汇集国际先进经验,打破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和发展瓶颈。(四)借力“一带一路”,促进各地区产业对外贸易“十二五”期间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当贯彻文化先行的理念,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意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现代文化的开拓创新相结合,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为共同发展助力,同时为中国的创意设计带来更大的市场。全国各大城市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阔视野,谦虚精神,秉持兼容并收、合作共赢的态度,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政府应加强对各地区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视,加大除北上广等城市之外的二、三线城市的产业发展,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友好交往,积极主动地在当地建立国际文化贸易交流平台或国际创意设计对外贸易基地,有利于为开拓新的外贸渠道奠定基础,有利于拓展创意设计文化贸易全球市场,有利于国外优秀创意设计文化“引进来”和具有丰富中国元素的创意设计文化“走出去”。四中国创意设计对外贸易案例:深圳文博会[6]“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五大洲的人文情怀”。在这里,仰观文化之大成,俯察品类之繁盛;在这里,邂逅历史,创新融合,拥抱世界,感知未来。自2004年以来,在我国振兴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文博会应运而生,落户深圳。深圳文博会是以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为目标,以深圳设计、服务全国、沟通世界为发展理念,打造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名片。深圳文博会作为我国唯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肩负着开拓创新,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任务。在深圳构建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舞台上,展现了从“创意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科技”“创意设计+互联网”“创意设计+时尚”到“创意设计+贸易”的展会主题,展示了中国创意设计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一)国家级平台引领深圳创意设计产业发展2004年,深圳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战略,从文博会首次在深圳举行,到如今已成功举办了12届,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高、规模大、具有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其规模、水准、成交量、专业化水平以及国际化程度等各项指标屡创新高。2009年11月,深圳建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并被中央确定为全国两大重点文交所之一,成为深圳“文化+金融”发展模式的亮点。2011年,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深圳作为发起人之一和基金管理公司注册地的首只国家级大型文化产业基金——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揭牌运营,目前已投资人民网、新华网、雅昌集团等42个项目,投资额达35亿元。2013年12月,注册于前海的深圳创意信息港正式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现正着力发展成为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综合创新实验区。2016年12月,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深圳园区龙华项目启动,深圳又添一国家级文化产业平台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将重点发展数字技术研发、数字阅读、网络视频、影视、动漫游戏等数字出版产业。深圳文化产业将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表演基础训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园林树木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水利工程施工与组织》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临床药物动力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管理文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教学简笔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伺服电机及控制》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加工工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翻译批评与赏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大学与文化传承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2024年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版)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 一年级拼音默写表
- 消防控制室记录表
- 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8.大家的朋友-部编版(15张)课件
- 南昌市南京路医药谷工程勘察报告资料
- TAPP手术技巧精品课件讲座
- 信贷A初级题库(判断、单选题、多选题)
- 不锈钢面板吊顶施工工艺(详细)
- 使用INSITE刷写ECM标定操作指导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