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_第1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_第2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_第3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_第4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揭阳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人:一、选择题(下列题目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60分。请用2B铅笔将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止,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重视礼仪教化??????????B.提倡为政以德??????????????C.强调严刑峻法??????????D.主张礼法并施2.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最可能的因素是()A.主流意识形态确立????????B.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C.墨学背离传统思想????????D.因秦始皇焚书而断绝3.宋代书院是民间性质的教育学术研究机构,下面是宋代六大着名书院的分布图。这可说明宋代()A.书院适应了统治阶级需要B.儒学得到蓬勃的发展C.政治与文化中心一致D.江南地区文化比较繁荣4.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描写崔莺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时,便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B.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C.明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D.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5、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以上可以看出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主要特点是()A.将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经典融合起来B.背离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C.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D.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6.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下列作品中反映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被称为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的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7.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B.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C.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D.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8.“‘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B.甲乙都正确C.甲错误,乙正确?????????D.甲乙都错误9.14到15世纪之交,佛罗伦萨某修女逃离修道院还俗结婚,因遭教会谴责而向人文主义大师萨琉特蒂求助,大师严厉指责修女“堕落和乱伦”,要她遵从上帝旨意,回归修道院,去“享受灵魂的快乐和幸福”。这表明,该时期人文主义()A.带有传统“神本”观烙印?????B.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神学C.主张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D.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10.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恶劣的影响。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A.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B.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C.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D.适应民主制度日益发展的需要11.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B.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D.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12.莎士比亚(1564~1616)的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李军同学从中得出“莎士比亚宣扬‘理性’,他是启蒙思想家。”该推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13.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B.宣传“因信称义”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D.宣扬“先定论”1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特权腐败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不同。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A.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B.构思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C.强化了天主教会的世俗特权D.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15.古希腊的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爱人”和“克己复礼”,由此可见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A.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B.具有人文意识C.关注人自身D.识判事物标准16.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A.鼓励个人的奋斗B.反对封建等级特权C.否定上帝的存在D.打破天主教精神枷锁17.王阳明与马丁?路德生活在同一时期,但二者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这里的“历史作用”主要指()A.促进思想解放B.破除既定权威C.强化主体意识D.推动社会转型18.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这里的“解放”是指()A.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B.把人性从禁欲主义下解放出来C.促成人身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D.把人身从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19.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A.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B.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D.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20.康德的道德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把每个人当作享有天赋人权的个体对待,而不是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如果把这一道德定律与孔子的道德观相比较,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与孔子的道德观有相似之处B.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C.两者所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D.“人非工具”是对康德道德观的概括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共40分。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21.(14分)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他们分别描述为①“全面归隐自然的隐士派”②“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③“拥有无限仁爱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材料二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材料三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四卢梭提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1)根据材料一,按序号写出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派名称。并概述③学派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9分)①②③(2)材料三中,莎士比亚宣扬了什么精神?(1分)(3)根据材料四,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1分)(4)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过程中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戈拉材料2“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材料3(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何态度?概述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5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马丁?路德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其他主张。(5分)(3)材料三描述的是近代西方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传统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2分)(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23.(12分)阅读下面材料:材料早在19世纪后期,西方史学界就对文艺复兴展开了颇有深度的学术探讨。瑞士着名的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通过研究认为,文艺复兴虽然披上了“复古”的外衣,但并非是要复活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而是要创造出新的思想文化。然而,以着名美国史学家哈斯金斯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却沿着这样的学术理路,进而怀疑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与地位。他们认为,文艺复兴并非是一场具有近代启蒙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而只是中世纪晚期的知识复苏运动。这样的“复兴”,在中世纪的西欧并不止一次,如在此之前就有以城市文化兴起和罗马法复苏为特征的“12世纪的文艺复兴”,在8世纪末9世纪初的加洛林帝国,在查理曼大帝的扶持下,还出现了以兴办教会学校、宫廷学校、同步推行拉丁语与法兰克民族语言、校订《圣经》为主要内容的“加洛林文艺复兴”。请回答:评论材料中关于“文艺复兴”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详解】材料“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止,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强调的是礼与法的重要性,符合荀子礼法并重的思想,故D正确。2.【答案】A【详解】墨家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主要是因为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说法错误,排除;秦朝焚书坑儒,以法家思想治国,D项不能说明西汉墨家淡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结合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知识分析解答。3.【答案】D【详解】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6个书院中有4个分布在江南,这就说明了江南地区文化发展比较繁荣,所以本题选D。从地图反映的是6个书院的分布情况,仅以这一点我们无法得出书院与统治阶级的关系,也判断不了儒学的发展情况,这就可排除AB;在宋朝,政治中心在开封或杭州,但从地图上看,书院并不集中在这些地方,所以C项的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4.【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末金圣叹去掉崔莺莺“回头偷看”张生的情景是因为当时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对于妇女的言谈举止约束比较严格,回头偷看张生的情节,不符合大家小姐的行为规范,所以要删除这一内容,B选项正确,生活在元代的剧作家王实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男尊女卑”思想在材料里面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不是探讨原作主题,而是分析某个细节修改的原因,本题材料不能说明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ACD三项不符合题意。5.【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利玛窦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并在传教中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不否定中国的圣经贤传,体现了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故D正确;题中利玛窦传教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不否定中国的圣经贤传,只是其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习俗的表现,并不能体现天主教教义与儒家经典融合,故A错误;利玛窦到中国进行传教,尽管适应了中国的国情,尊重了中国习俗,但并没有背离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故B错误;题中体现的是利玛窦在中国进行传教的过程中尊重中国习俗,并没有关于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内容,故C错误。6.【答案】D【详解】《红楼梦》反映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被称为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的,故选D;AB是元末明初的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明代中叶的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7.【答案】C【详解】材料中的“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这一信息反映了元代文人对功名富贵的不屑,希望通过隐逸山林和寻仙问道来摆脱现实中的痛苦。C项的说法与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一致的,本题应选C。A、B、D的说法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8.【答案】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传统的小农经济的阻碍等,四大发明并未在古代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后,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出现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故甲、乙的观点均正确,本题应选B项。ACD判断错误。9.【答案】A【详解】14到15世纪之交,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师要求修女遵从上帝旨意,回归修道院,去“享受灵魂的快乐和幸福”,说明该时期人文主义仍带有传统“神本”观烙印,故选A;BCD不符合“享受灵魂的快乐和幸福”的限定,排除。10.【答案】B【详解】针对“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和社会道德沦丧现象,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柏拉图倡导“理想国”,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等主张,反映了他们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B项正确;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的是智者学派,不是苏格拉底等人,A项错误;苏格拉底等人并未将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C项错误;苏格拉底等人针对学术风气和道德观念等问题的反思,不仅仅是为了迎合民主制度发展需要,D项错误。11.【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主张人性的解放,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故D正确;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使人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A错误;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启蒙运动时期,B错误;主张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C错误。12.【答案】D【详解】该段材料出自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塔》,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不是启蒙运动思想家,材料、理解和结论均不正确,故D正确。【点睛】人文主义在各时期的侧重点古希腊时期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期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期侧重于政治领域。13.【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材料,“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他认为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并主张建立本民族教会,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A项符合题意;B项宣称“信仰即可得救”和C项“建立廉俭教会”的主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加尔文的宗教理论。14.【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和宗教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故D项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并没有改变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构想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架构的是启蒙运动,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弱化了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故C项错误。15.【答案】D【详解】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把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一切的准绳,孔子把“仁”和“礼”作为其核心思想,认为二者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标准,故D项正确。16.【答案】B【详解】“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オ千、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高层的阶梯,实质是反对封建的等级特权,故B项正确。17.【答案】D【详解】马丁?路德生活在欧洲资本主义崛起的时代,他提出的新教理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转型,王阳明的心学实质上仍然是维护封建道统,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C【详解】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所以启蒙运动中对人的本身的解放指的是促成人身的解放和思想的解放,故选C项;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是宗教改革,故排除A项;把人性从禁欲主义下解放出来的是文艺复兴,故排除B项;把人身从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没有完全体现出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项。19.【答案】A【详解】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对宗教特权的批判和自由的追求,?这有利于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A项正确;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故BC?两项错误;材料主旨与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无关,故D项错误。20.【答案】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思想的比较。孔子所处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的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而康德所处年代为资产阶级时代,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所以本题选C。A,B,D项都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但与设问不符,排除。

21.(14分)【答案】(1)①道家②法家③儒家。发展历程:儒家学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主要经历了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战国时期经孟子、荀子的发展成为蔚然大宗;秦朝经历焚书坑儒的沉重打击;西汉时期经董仲舒的发展,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确立了正统地位;魏晋时期受到佛道的挑战;北宋时吸收佛道思想发展成理学;南宋时期朱熹对理学的整合;明代中期王守仁将心学的发展和传播;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对儒学加以批判地继承。(9分)(2)人文主义(1分)(3)天赋人权;或追求自由(1分)(4)智者运动(智者学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3分)【详解】(1)学派:根据材料一“全面归隐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和“拥有无限仁爱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个派别分别对应的是当时的道家、法家和儒家学派。发展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将第三个学派即儒家学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的创立、发展、独尊、困境、哲学化、世俗化和被批判地继承等几个阶段,进行简要叙述。(2)精神:根据材料三中“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歌颂人性的高尚和尊严,宣扬了人文主义精神。(3)观点:根据材料四中“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卢梭在这里强调的是“天赋人权”或“追求自由”的思想。(4)运动:根据材料二中“普罗塔哥拉”及“人是万物的尺度”、材料三中“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四中卢梭及其宣扬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次思想解放分别为智者运动(智者学派)、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22.(14分)【答案】(1)态度:怀疑神灵(1分)条件:经济: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4分)(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1分)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4分)(3)运动:启蒙运动(1分)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分)(4)认识: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2分)(3)第一小问,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联系其中关键词“社会契约”可知所指这次运动为启蒙运动;第二小问,结合语境,联系相关时代及启蒙运动的内容,可知其所指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4)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比较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史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