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种类及格式_第1页
公文种类及格式_第2页
公文种类及格式_第3页
公文种类及格式_第4页
公文种类及格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文(Wen)种类及格式第一页,共九十七页。公文(Wen)种类第二页,共九十七页。15个主要文种的具体应用几种常用文种的区别(Bie)如何正确选用文种第三页,共九十七页。

共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Bao)、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Bao)、报(Bao)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第四页,共九十七页。15个文种的(De)具体应用(一)决议、决定、命令(令)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决议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较高层级党的机关下行文决定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各级党政机关下行文命令(令)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较高层级行政机关及其法定代表下行文第五页,共九十七页。1.决(Jue)议:

以会议名义发布返回第六页,共九十七页。2.决定:

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Ce)和部署返回第七页,共九十七页。3.命令(令):

包括公布令、行政令、嘉奖(Jiang)令等第八页,共九十七页。(二)公报(Bao)、公告、通告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公报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会议公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联合公报:政党、国家统计公报、环境公报等:国家或省区市职能部门公开发布公告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被授权的部门公开发布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各级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开发布第九页,共九十七页。4.公(Gong)报会议公报:

发布主体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第十页,共九十七页。联合公报:

发布主体为(Wei)政党和国家第十一页,共九十七页。统计公报:

发布主体为国家(Jia)或省区市职能部门返回第十二页,共九十七页。5.公(Gong)告返回第十三页,共九十七页。6.通告:

公开(Kai),不重大第十四页,共九十七页。(三(San))意见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意见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各级党政机关下行文: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上行文:就有关工作事项提出建议;平行文:就某项工作事项提出意见第十五页,共九十七页。7.意(Yi)见第十六页,共九十七页。(四)通(Tong)知、通(Tong)报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通知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各级党政机关下行文平行文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各级党政机关下行文第十七页,共九十七页。8.通(Tong)知发布传达通知:

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第十八页,共九十七页。批转转发通知

——批转性通知:

发布下级机关来文

(现基本(Ben)不使用)第十九页,共九十七页。批(Pi)转转发通知

——转发性通知:

转发上级或平行、不相隶属机关来文第二十页,共九十七页。批转转发通知

——印发性通知:

可(Ke)以用来发布15个主要文种以外的其他文种,也可以用来发布“意见”等主要文种返回第二十一页,共九十七页。(五)报告、请(Qing)示、批复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各级党政机关上行文,不要求上级答复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各级党政机关上行文,上级应予答复批复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各级党政机关下行文第二十二页,共九十七页。10.报(Bao)告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

事后报告返回第二十三页,共九十七页。11.请(Qing)示请求指示、请求批准。

事前请示返回第二十四页,共九十七页。12.批(Pi)复答复请示。

针对请示批复第二十五页,共九十七页。(六(Liu))议案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议案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各级人民政府平行文第二十六页,共九十七页。13.议(Yi)案主体法定第二十七页,共九十七页。(七(Qi))函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各级党政机关平行文第二十八页,共九十七页。14.函(Han)来函第二十九页,共九十七页。复(Fu)函第三十页,共九十七页。(八(Ba))纪要文种适用范围发文机关行文关系纪要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各级党政机关印发参会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根据会议需要确定发放范围,无固定行文方向第三十一页,共九十七页。15.纪(Ji)要第三十二页,共九十七页。几种常用(Yong)文种的区别

决定、命令(令)、通报

这3个文种都可以用来表彰先进。命令(令)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级别的奖励,发布层级高。决定主要用于表彰在某一地区、某一系统内有较大贡献、较大影响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通报则用于一般性的表彰,发布层级较低。基层单位表彰先进应多用通报而少用决定,更不应用命令(令)。

第三十三页,共九十七页。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这5个文种都可以用来发布或(Huo)部署需要周知的事项。公报、公告和通告属公布性文种,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但发布层次和发布范围不同;通知和通报则属机关内部行文,但发布内容和要求不同。

第三十四页,共九十七页。

公报发布层次最高,只能(Neng)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政党或国家、国家及省区市职能(Neng)部门发布。公告的发布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被授权的机关。通告的发布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通知可以用来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应用最普遍。通报侧重于说明、介绍情况,可以不提任何要求。第三十五页,共九十七页。请示和报告

这2个文种都用来向上级机(Ji)关反映情况。

请示是事前行文,属于请求性公文,需要上级机关答复,目的在于向上级机关取得指示、批准。报告是事后行文,属于陈述性公文,不需要上级机关答复,目的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第三十六页,共九十七页。如何正确(Que)选用文种

一看行文方向。二看行文目的。三看公文内容。第三十七页,共九十七页。公文格(Ge)式第三十八页,共九十七页。

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Zhu)、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第三十九页,共九十七页。主要区别《条例》原《条例》原《办法》介质A4纸型,每页22行*28字16开纸型,每页20行*25字A4纸型,每页22行*28字要素名称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发文机关标志版头发文机关标识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刷版记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附注印发传达范围附注要素增减共18个共17个共17个无主题词主题词份号份号无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署名无附件说明无附件说明页码无无《条例》与原《条例》、《办法(Fa)》公文格式的主要区别第四十页,共九十七页。纸型:自2012年7月1日起,公文统一为A4纸型,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版头: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Zhu)、附件。版记: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版心之外:页码。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第四十一页,共九十七页。公文(Wen)一般格式37mm28mm26mm35mm用60g/m2-80g/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0%-90%,用纸幅面为国际标准A4型纸,成品尺寸为210mm*297mm。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行间距为3号字的7/8个(约4.85mm)。225mm156mm35mm7mm4.85mm2行4mm第四十二页,共九十七页。(一)版(Ban)头: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1.份号2.密级和保密期限3.紧急程度4.发文机关标志5.发文字号6.签发人第四十三页,共九十七页。返(Fan)回37mm28mm1.份号:公文印刷份数的顺序号。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标注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Word排版时用半角黑体字,从000001编排起第四十四页,共九十七页。2.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She)密公文应当根据涉(She)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在第2行。标注保密期限时,密级的两字之间无空格,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第四十五页,共九十七页。如密级不标注保密期限,则按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执行,即按照绝密级30年、机密级20年、秘密级10年认定。不标注保密期限时,密级的两(Liang)字之间应空1字。第四十六页,共九十七页。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Ju)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则依次自上而下分行排列。密级的两字之间不空格时,紧急程度的两字之间也不空格。第四十七页,共九十七页。不标注(Zhu)保密期限时,密级的两字之间空1字,紧急程度两字之间也空1字。第四十八页,共九十七页。返(Fan)回没有份号和密级时,紧急程度的两字之间空1字,标注在版心第1行。有份号没有密级时,紧急程度的两字之间空1字,标注在版心第2行。第四十九页,共九十七页。35mm4.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列,上边缘距版(Ban)心上边缘35mm。字体要庄重、大气、美观,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体颜色为红色,字号应不大于上级机关的发文机关标志。推荐使用小标宋体第五十页,共九十七页。发文机关标志的位置不因份(Fen)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等要素的增减而发生变化。35mm第五十一页,共九十七页。《条例》规(Gui)定,发文机关标志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Gui)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条例》规定,发文机关标志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第五十二页,共九十七页。原《条例》规定,发(Fa)文机关标志可以用发(Fa)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括号标明文种的形式,《条例》取消了这种发文机关标志。第五十三页,共九十七页。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如有“文件”二字,则相对于发文机关名称上下(Xia)居中排布,字体与发文机关名称相同。第五十四页,共九十七页。发文字号下方4mm处印一条与版(Ban)心等宽(156mm)的红色分隔线。行政机关不加★。4mm第五十五页,共九十七页。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Ji)关的发文字号。4mm第五十六页,共九十七页。联合行文时,签发人姓名按发文机关排列顺序从(Cong)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排列,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一般每行排列2个姓名,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与发文字号处于同一行,下边缘距下方的红色分隔线4mm。

2行两个签发人姓名中间空1字4mm签发人姓名为2个字时中间空1字第五十七页,共九十七页。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Zuo)空1字。

6.签发人:上行文应标注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第五十八页,共九十七页。7.标(Biao)题8.主送机关9.正文12.成文日期10.附件说明11.发文机关署名14.附注13.印章(二)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第五十九页,共九十七页。15.附(Fu)件第六十页,共九十七页。7.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Shi)由和文种组成。用2号小标宋体,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2行,分1行或多行居中排列。

2行第六十一页,共九十七页。多(Duo)行排列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可使用梯形。

第六十二页,共九十七页。可使用倒(Dao)梯形。

第六十三页,共九十七页。可(Ke)使用菱形。

第六十四页,共九十七页。不可使用(Yong)矩形。

第六十五页,共九十七页。不可使用沙漏(Lou)形。

返回第六十六页,共九十七页。8.主送机关:公文(Wen)的主要受理机关。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用3号仿宋体,居左顶格编排于标题下空1行,回行时仍顶格,最后1个机关名称后加全角冒号。

第六十七页,共九十七页。多个主送机关时,同级同类机关之间用顿号(Hao),同级不同类机关之间用逗号(Hao)。返回第六十八页,共九十七页。9.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用3号仿宋体,编排于主送机(Ji)关名称下1行,每个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自然段之间不空行。

第六十九页,共九十七页。一(Yi)级标题用黑体

二级标题用楷体

三级标题用仿宋体

第七十页,共九十七页。二级标题不(Bu)应用仿宋体加粗正文不应用仿宋体加粗第七十一页,共九十七页。市委公文中的印发转发类(Lei)通知,通知正文用3号楷体印发转发的文件正文用3号仿宋体返回第七十二页,共九十七页。10.附件说明用3号仿宋(Song)体,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若公文有2个或以上附件,需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顺序号。附件名称后面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第七十三页,共九十七页。12.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在发文机关署名(Ming)下1行,用3号仿宋体,数字统一为阿拉伯数字,写全年、月、日。

11.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用3号仿宋体。

13.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要加盖印章,且要与发文机关署名相符。印章用红色。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纪要也可不加盖印章。第七十四页,共九十七页。批转、转发类(Lei)公文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编排在批转、转发通知的末行下方,而不在批转、转发公文的末行下方。

第七十五页,共九十七页。单一(Yi)机关行文且不加盖印章时发文机关署名长于成文日期时,右空2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2字。发文机关署名短于成文日期时,右空2字编排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首字比成文日期首字左移2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1行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过短时,3个字时每字中间空2字,4个字时每字中间空1字。第七十六页,共九十七页。单一机关行文(Wen)且加盖印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约空3-4行)编排发文机关署名,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排列。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上边缘距正文或附件说明末行1行之内,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右空4字一般空3-4行1行内第七十七页,共九十七页。联合行(Xing)文且不加盖印章时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长于成文日期时,右空2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首字比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2字。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短于成文日期时,右空2字编排成文日期,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首字比成文日期首字左移2字。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1行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参照最长的发文机关署名适当增加其他署名的字符间距2字2字2字第七十八页,共九十七页。联合行文且(Qie)加盖印章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约空3-4行)编排发文机关署名,署名下1行编排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右空4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排列,最后一个发文机关署名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排列。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上边缘距正文或附件说明末行1行之内,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依次按发文机关署名顺序一一将印章加盖发文机关署名之上。公文加盖首个印章的页面应当同时显示正文、发文机关署名和印章。右空4字1行内第七十九页,共九十七页。多家单位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单独用主(Zhu)办机关名称,4个及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可以简略,但发文机关署名需署所有会签机关的名称。根据印章大小和发文机关数量确定每排发文机关署名数量(每排排列2-3个),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相对应的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过版心。可省略可省略不可省略返回第八十页,共九十七页。14.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用3号仿宋体,居左空2字加“()”编排在成(Cheng)文日期下1行。2字1行1行第八十一页,共九十七页。2字(Zi)附注较长需要回行时,第二行首字与版心左边缘对齐。第八十二页,共九十七页。请示、函等用于请示、商洽某项工作或某些事项的公文,应在附注位(Wei)置标注发文机关联系人,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联系人即可。第八十三页,共九十七页。15.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参考资料。另面编排,在版记之前,与正文一起(Qi)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序号用3号黑体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3行(即“附件”二字及附件序号下空1行)。1行第八十四页,共九十七页。如附件与正文(Wen)不能一起装订,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发文字号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序号。第八十五页,共九十七页。版记中的分隔线(Xian)与版心等宽,首条、末条分隔线(Xian)用粗线(Xian)(高0.35mm),中间分隔线用细线(高0.25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末页版心下边缘重合。粗线粗线细线35mm16.抄送机关17.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三)版记: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第八十六页,共九十七页。16.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用4号仿(Fang)宋体,编排在公文最后一页的版记位置,左右各空1字。“抄送”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标注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抄送机关名称首字对齐,每行末尾均标句号。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空1字空1字第八十七页,共九十七页。17.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用4号仿宋体,编排在抄送机关下1行,版记末条分隔线之(Zhi)上。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用阿拉伯数字标全年、月、日,后加“印发”二字。空1字空1字第八十八页,共九十七页。公文双面印刷时,版记应标注于公文的偶数页,如正文或附件末页为奇数页,则在其后加(Jia)一偶数空白页,再于偶数空白页标注版记。第八十九页,共九十七页。(四(Si))页码18.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1条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公文双面印刷时,用骑马订或左侧装订,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