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二1.梭伦改革2.欧洲的宗教改革3.俄国农奴制改革考向聚焦考点训练古代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改革考纲要求:1.梭伦改革。2.欧洲的宗教改革。3.俄国农奴制改革。1.梭伦改革排查基础知识细讲核心考点返回1.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尖锐。2.解决危机的尝试失败(1)建立僭主政治的尝试——基伦暴动。(2)法制改革——《德拉古法典》。3.萨拉米危机加剧了雅典社会内部矛盾。一、梭伦改革的背景排查基础知识1.经济领域二、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排查基础知识(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债务。(2)鼓励发展工商业,保障了平民生活。2.政治领域(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财产多寡来享
受权利和履行义务。(2)进行政权机构改革,创设了四百人会议和
民众法庭。三、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1.目的: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措施带有“折中”色彩,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结果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排查基础知识四、评价四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稳定了小农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3.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4.完善了国家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5.局限性:“不偏不倚”的原则导致两面都不讨好。排查基础知识返回史料公元前7世纪,雅典氏族贵族利用自己垄断的政权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平民的处境日益恶化,他们或将土地抵押给贵族沦为“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率纳租),或变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这种情况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极度尖锐,社会动荡不安。论从史出贵族对平民大肆剥削压榨,平民政治上无平等参政权,经济上丧失土地,债务沉重,贫富分化严重,内战危机严重。1.史料证史
——梭伦改革前的社会危机细讲核心考点
(1)图解商鞅变法的要点(1)废除债务奴隶制,巩固了小农经济,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2)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按等级高低享受相应的政治权利。(3)创立四百人会议,使第三等级的公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4)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细讲核心考点2.归纳概括——梭伦改革提高平民政治地位的举措(1)从目的上看,其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从措施上看,很多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3)从立场上看,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但自身却站在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立场上。(4)从结果上看,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1)图解商鞅变法的要点细讲核心考点3.归纳总结——从四个角度评价梭伦改革的特点史料一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论从史出史料表明了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及债务奴隶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1)图解商鞅变法的要点细讲核心考点4.史料证史——梭伦改革评价史料二返回双牛级拥有两头耕牛,可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年收入200~300麦斗,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日佣级年收入不到200麦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论从史出史料反映出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使部分平民获得了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也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排查基础知识细讲核心考点返回2.欧洲的宗教改革1.政治上:竭力提高教会的地位,利用神权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在社会上的影响无处不在。2.经济上:教会利用其特殊地位,疯狂敛财,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3.思想上:宣扬禁锢人性的教义教规,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4.由于天主教会的堕落,随着欧洲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天主教会成为欧洲历史发展的障碍。一、天主教对欧洲的神权统治——历史渊源排查基础知识1.政治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民族国家的形成、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天主教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权力受到挑战。2.经济上:天主教的经济特权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1)专制君主为加强自身的实力,需要组建军队和供养官僚,反对将大笔财富送往罗马。(2)以银行家和商人为代表的财产所有者反对教会教产税收的豁免权。(3)中小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占有教会财产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4)下层贫民企盼教会减轻剥削,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二、中世纪晚期天主教的地位面临种种挑战——现实动力排查基础知识3.思想上: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教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冲击。(1)早期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源泉。(2)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理想对教会反对营利的传统思想发出了更猛烈的挑战。2.主张(1)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意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2)提出“信徒皆为祭司”,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3)主张建立一个廉俭的教会、民族教会。三、“奶牛”的愤怒——德国马丁•路德改革排查基础知识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3.结果(1)马丁·路德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2)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这标志着路德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四、日内瓦的“教皇”——卡尔文改革排查基础知识1.内容(1)信奉“因信称义”的思想,并提出先定论,宣扬选
民和弃民。(2)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2.影响(1)在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2)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和个人。(3)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五、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排查基础知识2.影响(1)亨利八世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改革很
不彻底。(2)随后英国出现了倾向于卡尔文教的激进思潮,迎合了资产阶级的需要,被称为清教运动,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1.内容: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断绝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英国民族教会产生。六、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排查基础知识1.背景(1)尼德兰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卡尔文教盛行。(2)西班牙统治者仇视新教,迫害新教徒。2.性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3.结果:尼德兰北部赢得了独立,建立了荷兰共和国,很快成为欧洲的经济强国。但南部仍处于西班牙的控制之下。返回七、宗教改革的影响排查基础知识1.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尼德兰革命和此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是以新教为政治旗号发动的。2.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卡尔文教在日内瓦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未来资产阶级政权的雏形。3.宗教改革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4.宗教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备考点拨备考点拨分析中外改革的性质与特点,都要依据改革的内容。如宗教改革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教会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政治运动。这一认识是从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会权威,简化宗教仪式,宣称“世俗王权高于教权”等思想中分析出来的,特别是“世俗王权高于教权”的思想,体现了宗教改革的政治运动性质。返回细讲核心考点1.图示解史——推动宗教改革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动力史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史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史料三《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细讲核心考点2.史料探究——马丁•路德改革的主张与评价探究(1)根据史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史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答案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2)如何理解史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答案
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等教会人士。答案(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的产物。(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细讲核心考点3.重点讲解——从四个角度理解宗教改革中资产阶级性质的体现(1)相同点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2)不同点:卡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细讲核心考点4.归纳比较——卡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2)经济上: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上:宗教改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卡尔文教和清教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细讲核心考点5.归纳总结——分析宗教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三大表现返回排查基础知识返回3.俄国农奴制改革细讲核心考点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虽在19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水平远低于西欧。2.政治: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1)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人身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2)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3)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排查基础知识3.军事:俄国与英法为争夺中近东的霸权地位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1)性质:非正义战争。(2)结果: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3)影响: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4.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1.直接目的:缓和矛盾,摆脱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国威。2.根本目的:巩固沙皇专制和地主阶级的统治。排查基础知识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2.经济上: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3.组织上: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在村社上面设置了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排查基础知识四、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排查基础知识五、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1.积极性(1)经济近代化: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全面发展时期。(2)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建立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司法制度: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代替募兵制,改革军事管理系统;更新军备,设立中等军事学校。2.局限性: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俄国未能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排查基础知识思维导图返回思维导图俄国农奴制改革返回(1)农奴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2)极端贫困的农奴购买力低下,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3)农奴长期被限制在土地上,使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长期存在。总之,农奴制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细讲核心考点1.重要史论——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表现史料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把农民运动推向更大的高潮。由于战争,国内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耕畜大为减少。征集新兵使国民经济丧失劳动力10%以上。因征用和瘟疫,耕畜减少13%。商品进出口锐减。在出口农产品中,谷物减到十三分之一,亚麻减到八分之一……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地主对农民的残暴压迫和勒索有增无减……农民骚动、起义不断发展。
——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探究为什么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答案史料反映出克里米亚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空前破坏了俄国的工农业生产,激化了社会矛盾,改革成为巩固统治的必然选择。答案细讲核心考点2.史料探史——克里米亚战争与改革的关系史料俄国1861年改革后,土地所有制的形式示意图细讲核心考点3.图片证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论从史出史料表明农奴真正可支配的土地比例很少,实际上改革是对农民的变相掠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史料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里程数增长了35倍多。探究从上述史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答案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数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欧洲一些国家几个世纪才完成的转变。细讲核心考点4.史料探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答案细讲核心考点5.归纳比较——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认识其特点(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返回考向聚焦返回考向一立足材料信息、印证历史结论典例1(2014·重庆高考)“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解析答案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废除平民债务,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梭伦改革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故B项错误;C项未在材料中体现;题干材料的第一句话体现了梭伦改革“中庸”的特点,第二句话说明梭伦改革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故选D项。答案
D典例2(2014·上海高考)“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
)A.林肯 B.明治天皇C.威廉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解析俄国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可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故D项符合题意。D解析答案考向二综合考查重大改革的前因后果典例3(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解析第一小问注意限定词“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即回答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国家;第二小问从俄国制度落后的角度回答。答案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解析答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解析根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积极影响来说明“延缓了革命”,结合改革的局限性说明“不能消除革命”。答案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解析答案总结升华返回总结升华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返回考点训练返回1.公元前7~3世纪的古希腊和中国,都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涌现出梭伦和商鞅等大批的改革家,面对不同的社会危机,他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对各自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贵族)制度遭到了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1234(1)材料一梭伦改革措施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恩格斯的评价?答案按照财产多寡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资格决定公民享有的权利。(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答案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重农抑商。(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对东西方文明的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的形成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答案商鞅变法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梭伦改革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走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1234答案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卡尔文认为教会不可能救世赎罪,上帝早已预定了一切。得救与否由上帝决定,最重要的不是因信称义,而是坚持圣洁的生活。卡尔文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认为正当的经济活动是增加上帝荣耀的一种途径。——根据维基百科摘编材料二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强调: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
——根据维基百科摘编1234(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卡尔文和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上的异同点?答案同:都反对罗马教廷和罗马教皇的统治;都认为可以借助《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无需经过教会;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异:卡尔文认为人可以“因行称义”(通过坚持圣洁的生活和行为得到救赎);路德认为人应该“因信称义”(通过信仰而得到救赎)。1234答案(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宗教改革的实质。答案
16世纪宗教改革实质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由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运动,为西欧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1234答案3.自古以来农民非常关心土地政策的调整及身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男夫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授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卖者坐如律。
——《均田令》材料二废除农奴制,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1234(1)材料一中的土地政策得到农民拥护的原因有哪些?如果生活在古代雅典,平民可以依据什么政策获得土地及人身自由?解析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方战乱频繁,许多农民丧失土地,生活没有保障)可以概括出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依据。答案原因:少地和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依据:《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1234解析答案(2)农奴制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Windows Server网络管理项目教程(Windows Server 2022)(微课版)9.1 知识引入-VPN
- Windows Server网络管理项目教程(Windows Server 2022)(微课版)7.3 任务2 配置网络负载均衡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串讲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Section B 3a - Self Check课时作业
- 2014-2020熔接机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大口径双埋弧直缝焊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台式砂光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单动型点胶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内衬白纸铝箔胶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铝铁防锈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混凝土地面施工
- 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一)
- 钢结构分部分项划分表
- 关于我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领证单位的公告
- SPC统计过程控制作业执行规范标准
- 货柜7点检查记录表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请书样表
- 2021中国儿童银屑病诊疗专家共识(全文)
- 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简介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统编版三上第三单元复习课件(24页)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0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