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试题2_第1页
食品毒理学试题2_第2页
食品毒理学试题2_第3页
食品毒理学试题2_第4页
食品毒理学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三章化学物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A1型题:有关弱有机酸经消化道吸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弱有机酸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胃。在胃中PH极低(PH=1),弱有机酸以未解离形式存在。在胃中有机酸脂水分配系数低,易吸收。服用小苏打(NaHCO3)可以阻断弱有机酸在胃内的吸收。弱有机酸在小肠有部分吸收,因小肠有较大表面积。2、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结合分解酯化裂解3、硫酸结合反应的供体是硫酸酯葡糖醛酸乙酰辅酶APAPSP-450酶系4、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酶存在的主要亚细胞结构是:内质网线粒体细胞膜细胞核溶酶体5、空气中的外来化合物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物质达到肺泡后,主要经易化扩散进入血液。B、气态物质的吸收速率主要取决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C、血气分配系数高的物质易于被吸收入血。D、血气分配系数大的气态化学物经肺吸收速率取决于肺血流量。E、血气分配系数小的气态化学物经肺吸收速率取决于呼吸频率。6、ADME过程指得是:氧化、还原、水解生物转运生物转化毒物效应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7、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供体是:硫酸酯UDPGA乙酰辅酶APAPSP-450酶系8、下列是重要的环境致癌物。谷胱甘肽乙酰胆碱葡萄糖醛酸2—AAF7,8-二醇9、最常见的吸收途径有:A、胃肠吸收、呼吸道和皮肤吸收B、胃肠吸收、呼吸道和静脉注射部位吸收C、胃肠吸收、静脉注射部位和皮肤吸收D、呼吸道、皮肤和注射部位吸收E、呼吸道、胃肠道和注射部位吸收10、随着时间的延长,外来化合物的在体内出现在分布的原因是:A、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B、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C、外来化合物的亲合力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特殊转运11、甲基化反应供给甲基的是:A、7,8-二氢二醇-9B、甘氨酸C、S-腺嘌吟蛋氨酸D、GSTE、二醇环氧化物12、下列是重要的致癌物。A、谷胱甘肽B、乙酰胆碱C、葡萄糖醛酸D、AFB1E、7,8-二醇13、肝肠循环的毒理学意义在于:A、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发生的快慢B、外来化合物毒作用的性质C、外来化合物毒作用持续的时间D、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解毒E、外来化合物的代谢活化14、肝肠循环可以影响:A、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发生的快慢B、外来化合物毒作用的性质C、外来化合物毒作用持续的时间D、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解毒E、外来化合物的代谢活化15、N-乙酰化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小肠肝脏脾肺脑16、毒物的吸收是指:A、毒物进入胃肠道B、毒物随血液到达各组织器官C、毒物从染毒部位进入血循环D、毒物从血循环进入靶细胞E、静脉注射染毒17、卫生毒理学试验的染毒途径应尽可能模拟人实际接触途径,外来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吸收途径有:A、胃肠吸收、呼吸道和皮肤吸收B、胃肠吸收、呼吸道和静脉注射部位吸收C、胃肠吸收、静脉注射部位和皮肤吸收D、呼吸道、皮肤和注射部位吸收E、呼吸道、胃肠道和注射部位吸收18、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指:A、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B、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C、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19、毒物的分布是指:A、毒物进入胃肠道B、毒物随血液到达各组织器官C、毒物从染毒部位进入血循环D、毒物从血循环进入靶细胞E、静脉注射染毒20、关于消除半减期,下列说法那项正确:A、在一级消除动力学中,受血毒物浓度的影响B、在一级消除动力学中,受染毒途径的影响C、是表示毒物消除速度的参数D、指体内消除毒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E、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A21、下列不属于还原反应的类型是:A.酯裂解硝基和偶氮还原醌还原脱卤反应水解反应2、下面哪一个不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肝脏脾脏小肠肾脏皮肤3、下列不属于P-450催化的反应类型为: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羟化羟基还原双健的环氧化杂原子氧化和N-羟化水解反应4、有关弱有机酸经消化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弱有机酸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胃。在胃中PH极低(PH=1),弱有机酸以未解离形式存在。在胃中有机酸脂水分配系数低,易吸收。服用小苏打(NaHCO3)可以阻断弱有机酸在胃内的吸收。弱有机酸在小肠有部分吸收,因小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