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上市公司分析_第1页
中国旅游上市公司分析_第2页
中国旅游上市公司分析_第3页
中国旅游上市公司分析_第4页
中国旅游上市公司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旅游上市公司分析

1990年12月,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至今中国证券市场经过了十年的历程。中国旅游上市公司借助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为中国旅游业的融资方式、资本运营和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实践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证券市场对企业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未来发展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谓“大浪淘沙”,在这些企业中,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值得研究和分析。一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沿革1.基本情况①上市时间进度。从1993年6月7日新锦江的上市,截止到2000年底,在境内以旅游为经营主业或经营业务中旅游业务占相当成分的上市公司达38家,其中A股33家、B股1家,同时发行A、B股4家。(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1993~2000年期间,旅游上市公司上市时间分布主要在1996、1997年,旅游企业上市相对集中,这两年分别以每年11家的速度发行。②募集资金情况。旅游上市公司累计筹集资金62.39亿元,为中国旅游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从募集资金规模来看,位于前五位的公司共募集资金23.26亿元,占累计资金的37.28%,其中中国国贸居首位,募集资金达8.54亿元(见表2)。③流通股数量。旅游上市公司按上市初期流通股数量统计,平均为3751.47万股。以2000万股为一个区间划分,2000万股(含2000万股)以下有14家;2000万~4000万股之间12家;4000万~6000万股之间7家;6000万股以上5家。表1旅游上市公司上市时间进度表2募集资金前五位的旅游上市公司④发行价格。旅游上市公司平均发行价格5.18元/股,除宝华实业发行价13.19元/股外,发行价在5~7元/股的有20家;5元/股以下的有15家(见图1)。⑤行业分类。由于对上市公司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在以往对旅游上市公司也有不同的划分,但基本上还是根据旅游行业的不同经营要素,根据公司上市时的资产结构进行分类的,主要分为:饭店、旅行社、景区、综合四类。从公司上市时间的分布来看,1995年前上市的公司以饭店类为主,1996、1997年以景区、旅行社类为主,1998年后以综合配置旅游要素的公司为主。图1旅游上市公司发行价格区间比例2.旅游上市公司的特性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中国旅游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中所占份额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八年来的发展过程也呈现出旅游行业自身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旅游上市公司受资产规模限制,流通盘普遍偏小,平均流通股数量为3751.47万股。上市初期流通股数量在5000万股以下的公司占71.05%,其中2000万股(含2000万股)以下的公司有14家,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时,由于流通盘小,上市募集资金低于1亿元的公司有11家。另外还有5家,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初期采取认购表申购,抽签确认、私募发行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的原因,上市募集资金统计数为零。②发行价格相对偏低。由于股本结构和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的制约,发行时市盈率不宜过高,因此发行价格定位在5~7元之间的公司占的比例较大。③市场认知度高,一二级市场差价明显。近年来,由于中国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证券市场的变化,证券市场对旅游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普遍看好,特别是1999、2000年两年上市的6家旅游公司,开盘价大大高于发行价的趋势最为突出(见图2),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的股价差别很大。④旅游上市公司企业类型呈阶段性特点。从时间的分布上看,1993~1995年上市的旅游企业中以饭店行业为主,这一阶段也是中国旅游涉外饭店经营处于持续良好、收益较高时期,为此,饭店行业走在了前面;1996~1997年上市发行节奏明显加快,两年期间有22家股票发行,而且一些以著名的景区经营、管理为特征的,其中主要是以张家界、泰山旅游、黄山旅游、华侨城、峨眉山A等为代表的自然景区和主题公园的旅游企业,走进资本市场;1998~2000年期间上市的旅游公司在资产的组合上更注重了旅游要素的综合分布。图21999~2000年旅游上市公司的发行情况二2000年中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状态截至2001年4月30日,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工作已经完成,旅游上市公司中,除ST金马由于董事会变更等原因延期公布2000年年度报告外,其余公司均已公布年报。据统计,2001年4月28日前已披露年报的沪深两市1112家公司,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的加权平均指标分别为0.2111元、7.9807%和2.6453元。除净资产收益率外,其余两项指标均比1999年的平均水平略有提高。2000年旅游上市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也有了比较完整的数据,根据中国证监会新的行业分类标准,通过对旅游上市公司2000年主要会计指标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分析旅游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可以得出一些基本判断。1.新的行业分类标准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4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规定,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分类标准,由证券交易所根据上市公司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合并报表数据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是当公司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便将其划入该业务相对应的类别;当公司没有一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时,如果某类业务营业收入比重比其他业务收入比重均高出30%,便将该公司划入此类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类别,否则,将其划为综合类。以往旅游上市公司的划分不十分清楚。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旅游业涵盖范围广,涉及行、游、住、食、购、娱六个方面;二是公司上市初期的主营业务是旅游业,随着公司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业结构发生变化,如罗顿发展、寰岛实业;三是一些上市公司涉足旅游业;四是一些公司的主业项目中具备旅游功能,如中视股份的无锡影视城、东方明珠的电视塔。正是这四方面的因素,出现了各种对旅游上市公司的分类。按照《指引》的行业分类,旅游行业属于K类——社会服务业,从目前对旅游上市公司的分类结果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西安饮食列为K30餐饮业,中国国贸列为K39租赁服务业,其余主要列为K32旅馆业和K34旅游业两类中;深圳交易所只做了大类划分,未做进一步细分(见表3)。在以往谈到旅游上市公司时多被视为旅游上市公司的罗顿发展、寰岛实业和深南光A等上市公司,由于某类业务营业收入的比重均未高出30%,在新的分类中划分为M综合类。表3深沪两市重新分类的A、B股旅游上市公司一览表续表3由表3统计来看,目前旅游上市公司A股为25家,其中4家为A、B股;5家B股中上海国旅是惟一的一家单纯B股公司,由此来看,旅游上市公司按照新的行业分类标准有26家。2.2000年度旅游上市公司的各项指标比较①总体规模。2000年24家A股旅游上市公司(不包括ST金马),总资产合计为211.397亿元,股东权益135.917亿元;总股本57.83亿股,流通A股14.92亿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10亿元,净利润6.79亿元。②旅游上市公司与沪深两市主要财务指标平均值比较。每股收益:2000年沪深两市每股收益加权平均0.211元,旅游上市公司平均0.123元。24家公司中9家高于沪深两市平均水平,青旅控股每股收益达到0.45元,但有11家公司每股收益在0.10元以下(见表4)。表42000年旅游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前五名和后五名从每股收益来看,旅游上市公司的两极分化情况严重,造成旅游上市公司整体平均每股收益水平较低,并低于1999年每股收益平均0.183元的水平,下降了32.79%,主要原因是由于ST张家界、PT东海A、新都酒店业绩的进一步下滑。每股净资产:2000年沪深两市每股净资产加权平均为2.6453元,旅游上市公司为2.44元,低于沪深两市平均水平7.76%,从旅游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的情况来看,其中10家公司达到或接近每股净资产3元,5家基本接近沪深两市的平均水平,24家旅游上市公司中宝华实业每股净资产3.95元,居第一位。净资产收益率:2000年沪深两市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7.98%,而24家旅游上市公司由于ST张家界一家净资产收益率在1999年-1.56%的水平,2000年急剧下降为-114.52%的影响,使旅游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水平处于-1.76%。即使剔除ST张家界的影响因素,平均水平也仅为3.14%。这其中有桂林旅游、首旅股份、国旅联合三家新上市公司上市后股本扩张的因素,但总体态势上仍呈现出收益率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旅游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前十位的公司2000年与1999年净资产收益率对比数据,也能看出这种变化(见表5)。表52000年旅游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前十位2000年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下降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也说明社会经济的收益水平趋于合理,正在向利润平均化的方向发展。除少数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外,多数行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和社会服务行业单纯依靠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保持较高的收益率是很难做到的。正是基于这种实际情况,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由三年加权平均10%调整为6%。③综合绩效水平。在中国证券报和清华大学企业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序”中,根据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拟合,对沪深两市1082家上市公司进行排序,指标满分为100分。从排序的情况来看,81%的公司综合得分达到了60分。以10分为一个分数段,旅游上市公司的大体状况是,80分以上有一家,国旅联合综合得分80.61分;70~80分有6家;60~70分有13家;60分以下有3家,PT东海A、ST张家界、新都酒店。首旅股份由于财务数据不足4年,ST金马未公布年报,所以不在排序中。以排序位次来看,在前500名的有五家,国旅联合(128位)、青旅控股(172位)、桂林旅游(252位)、峨眉山(423位)、京西旅游(494位)。由此看来,旅游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能力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这方面也反映出近年来旅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④偿债能力。在沪深两市1098家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排序中,523家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达到60分以上,占47.63%;旅游上市公司呈现了较高的偿债能力,24家公司中15家得分在60分以上,其中5家公司居总排序前100位之列,桂林旅游(第10位)、西安旅游(第40位)、黄山旅游(第51位)、峨眉山A(第66位)、中国泛旅(第78位)。这五家公司的特点主要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依托,具有相对的垄断性,旅游业务十分突出,表现出良好的偿债能力。3.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和变化①三支新股乘势而发。2000年在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持续发展和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规范的良好市场环境下,桂林旅游(0978)、首旅股份(600258)、国旅联合(600358)三家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公司成功上市,改变了以往旅游上市公司业务单一的格局,在资产的组合中体现了旅游业各要素综合的产业布局。桂林旅游借“山水甲天下”的资源优势,综合漓江游船客运、旅游客车及出租车运营、旅行社等,在桂林旅游市场中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市场优势。首旅股份凭借首都之天时、地利、人和,在北京地区形成旅行社、饭店、展览、广告、汽车租赁等综合性发展优势。国旅联合拥有中国旅行社行业的龙头——国旅总社的位势,以跨区域的产业组合,形成区域化、网络化的发展格局。②泰山旅游全身而退。1996年9月23日上市的山东泰山旅游索道有限公司,简称:泰山旅游(600756),在其索道维修影响营业收入,主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于2001年1月19日召开200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资产重组的方案,向泰安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售泰山中天门、桃花源、后石坞三条索道的相关资产及其相关负债,同时向山东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购买其通信事业部和系统集成事业部的全部经营性软件资产。出售索道资产的交易价格为20687.66万元,公司购买软件资产的交易价格为14708.25万元。公司更名为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改为“齐鲁软件”,股票代码不变,实现了产业方向的根本转换,由一家旅游上市公司转变成为提供计算机应用服务的高科技公司。③ST金马一波三折。潮州市旅游总公司原为ST金马第一大股东,此后因深圳市东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受让深圳东欧工贸公司、深圳市东欧文化娱乐有限公司持有的ST金马法人股(计1365万股,占ST金马总股份的13.58%)而退位为ST金马第二大股东。东欧公司入主ST金马后,即陷于ST金马不断诉讼纷争中,公司的经营环境较差。ST金马因其股东潮州市旅游总公司、广东发展银行潮州分行、中国银行广州信托咨询公司涉嫌发起成立ST金马时虚假出资或连带责任而提起诉讼,广东省高院查封涉嫌当事人持有的ST金马1970万法人股。ST金马重组一直悬而未决,直至2001年4月22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ST金马董、监事成员集体换班,深圳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推荐的9名候选董事以及2名候选监事全部高票当选,公司新一届经营班子完全由深圳清华同方掌控。深圳清华同方仅持有ST金马6.065%的股份,为ST金马第三大股东,此举无疑开创了国内小股东掌控上市公司经营大权的先例。尽管目前入主ST金马的基本障碍已经消除,但接下来还有许多困难,尤其在资产剥离及重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能够尽快摘掉公司ST帽子。截止2000年中期,ST金马负债及担保总额已达4亿余元,由于ST金马已经发布预亏公告,所以公司连续两年亏损的可能性亦相当大,根据有关规定,公司余下的重组时间已经相当紧迫。④“T”族又添新军。新都酒店3年连续亏损成为“ST”新的一族,自2001年5月8日起改为“ST新都”;ST东海A由于连续3年亏损改为“PT东海A”,从目前公司经营状况来看,主业经营积重难返,如不进一步采取实质性资产重组以改变公司酒店业颓势的话,公司将存在较大的退市风险。⑤B股市场开放成交活跃。2001年2月20日,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开放,改变了长期以来B股市场不活跃的局面,股价增长幅度较大,国旅B股2001年4月27日收盘价1.12美元,今年涨幅83.77%。这种政策性的调整使仅具备单一B股资格的国旅B股有了新的活力。4.旅游业宏观报喜微观报忧局面正在改善2000年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局面,入境旅游人数8348.0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2.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国内旅游总人数7.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5%,国内旅游总收入317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特别是国家休假政策的调整,形成了3个旅游“黄金周”,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2000年各类旅游企业普遍感觉经营情况好转,经营收入和盈利能力提高。从整体上来看,2000年24家旅游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与1999年同期相比,总资产比上年增长20.61%,股东权益比上年增长33.49%,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5.69%。这种增长幅度说明,虽然个别公司仍未摆脱亏损的局面,但在宏观形势的带动下,旅游上市公司呈现出与总体格局同步发展的态势。从分类来看,各家上市公司年报中都普遍提到了这种变化,以饭店业为主体的公司,如新锦江、华天酒店、新亚股份等,在反映饭店经营水平的出租率和平均房价上都有所提高;以景区为依托的公司如黄山旅游、峨眉山A、华侨城、桂林旅游等,由于资源垄断性强和假日经济的推动,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体验了人潮涌动,财源滚滚的丰收喜悦;综合类公司如青旅控股、首旅股份、西安旅游等借助综合优势都有较好的表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三明确目标,寻求更大发展1.新趋势目前,中国旅游业整体仍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但旅游市场的买方市场格局更加强化,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旅游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为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上市公司在2000年年报中对2001年新年度业务发展计划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提出了十分明确的目标,寻求新的空间,在旅游市场和资本市场中保持发展后劲。从以下几家公司的发展计划中,可以更进一步反映出各自在未来发展目标着眼点上一种新的趋势:青旅控股:积极实现旅游、科技两大产业的良性发展和有效嫁接,构建“科技—旅游”的产业体系。中国泛旅:逐步形成旅游产业与高新技术双依托、双朝阳的产业结构。华侨城:实现新世纪“中华锦绣工程”,构筑华侨城在中国跨区域的旅游产业集群。大连渤海:实现向生物制药行业和北京房地产等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转型。首旅股份:构筑旅游—会展—高科技的发展格局,围绕“发展和管理”两大主题,以管理促发展,以发展带管理。桂林旅游:积极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和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和经营结构。国旅联合:实现产品品牌化,经营网络化,管理现代化。2.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①在20世纪80年代,旅游市场供不应求,且处于一定的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