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常见病自测小常识_文档视界儿童常见病自测小常识
儿童常见病自测
一、观头辨病
1大头头颅较正常婴儿大(婴儿是否头大可通过量头围的方法进行鉴别。正常头围:出生时35厘米,6个月时44厘米,1岁时46厘米,2岁时50厘米),头皮静脉变粗,用手指敲头可听到似敲破罐样的声音。患儿两眼球下翻,眼白外露。大头常见于脑积水。它多因脑发育畸形、炎症或颅内患肿瘤等原因引起。
2小头头颅较正常婴幼儿小,头颅呈舟状、橄榄状等多种异常形状,这多见于囟门关闭过早,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的患儿。
3方头两侧额、顶骨中央增厚隆起,呈方头型,多见于佝偻病。佝偻病是婴儿缺乏维生素D或钙磷代谢障碍、骨样组织钙化障碍等引起的骨软化症。
4尖头下颌小、鱼样嘴、上唇沟短、两眼间距宽、耳壳低、突鼻、高腭弓,呈尖头型,可见于某些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黏多糖的先天性代谢缺陷等。
5短头头颅前后径短、枕骨扁平、眼小、两眼裂外侧上斜而侧低、鼻梁扁平而宽、口常半张、舌常外伸,这是先天愚型的特殊头型。患儿除体格发育迟缓,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外,常伴有其他先天畸形。
二、观眼辨病
1小孩晨起上下眼睑常被眼屎黏住,睁不开眼,眼睛水肿,且好流泪,眼球转动有疼痛和疲劳感,常见于儿童流感早期。
2眼睑有水肿、充血、怕光、流泪等现象,下睑下垂或睑裂变窄,有视物模糊和复视感出现,但程度不深,可见于流行性腮腺炎。
3开始眼睑轻度水肿,且有出血斑,随后上眼睑下垂,结膜水肿充血,瞳孔散大或痉挛缩小,病情严重者,可见眼球震颤或斜视,对光亮过敏或反应迟钝,并常常伴有结膜炎,出现结膜充血和黏液性分泌物,可见于流行性脑膜炎。
4眼睑红肿如桃,且有红色皮疹,整个眼睛充血,血色紫暗,并有压痛感,眼眶常常发生炎症和脓疡,可见于猩红热。
5眼睛突然泪水汪汪、怕光、不愿睁开、羞明喜暗、眼睑轻度红肿、眼分泌物增多、眼结膜充血、看物昏花、视力明显减退,提示可能是麻疹的先兆。
6初起怕光、流泪,接着眼睑发生水肿,并可见水珠样的疱疹在眼睑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偶然还有复视现象,常见于水痘。
7双睑轻度红肿,且有与面部和皮肤皮疹相同的典型皮疹,泪道可能阻塞,瞳孔对光反应迟钝,可见于风疹。
8双眼有异物感、灼热感,常感到视物模糊,眼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严重,视力降低,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即红眼病。
9怕光、流泪、爱哭闹,眼睛和黑眼珠横径增大,可见于先天性青光眼。
10眼球巩膜呈橙黄色,视物偶而模糊不清,眼睑赤痛、流泪,可见于黄疸型肝炎。
11两眼瞳仁突然变得一大一小,走路跛行,提示可能有颅内疾病(如脑瘤),应及时就医。
12瞳孔特别亮,能发生黄色或白色反光,像猫眼一样,应警惕视网膜细胞瘤。这种疾病应及早治疗,若晚了,则可能转移到颅内及全身,危及孩子的生命。
三、观指辨病
(一)观指纹的色泽
正常小儿指纹红黄相同,似隐似现于风关之上。如果见其形色异变,说明孩子在患病。例如:
1色鲜红者,多属外感风寒表证。
2色紫红者,多为热证。
3色紫黑者,多为血络郁闭,病情危重。
4色淡者,多属虚证。
5色滞暗者,多属实证。
6色青者,多见于惊风,亦出现于多种痛症。
(二)观指纹的长短
中医认为,指纹的长短与疾病轻重有很大关系。例如:
1指纹在风关之内者,说明孩子的病很轻。
2指纹入气关者,病就生了,切不可大意。
3指纹达命关者,病情更重。
4指纹一直伸延到指甲端,即所谓“透关射甲”,预示病情危重,需及时送医院抢救。
四、观粪辨病
(一)饥饿便
量少,色深绿,有黏液,见于母乳不足的小儿。哺乳时期或哺乳后常见小儿啼哭。有的家长看见黏液误认为是腹泻,于是就减少奶量,结果,腹泻反而加重。其实,只要适当增加奶量,腹泻即会好转。
(二)颗粒便
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粪便呈颗粒状棕黄色,多为饮水过少,或在热天衣着太厚,婴幼儿出汗失水过多所引起。也有的是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太少所引起的。
2粪便似乳汁凝固的小块,有灰白或白色光泽,这是消化不良的先兆,要求喂乳要定时、定量。
(三)糊状便
有以下两种情形:
1粪便呈淡黄色稀糊状,不带黏液。每日3~4次。多为睡觉时腹部着凉引起。这时应采取保暖和减少食量的措施,或暂时少吃、不吃油脂食物和蔬菜,稍饮浓茶,即可恢复。
2大便呈糊状,颜色较淡,若将大便放入水中,大便呈油样浮在水面上,这说明婴儿吃得太油腻,对脂肪消化不良。此时应调整饮食,吃得清淡一点,或喝点炒米茶(大米炒黄后煮成米汤),帮助消化吸收脂肪。
(四)稀便
呈深草绿色,含纤维较多的稀便,是因吃蔬菜过多所致。量多,不成形、淡黄或深黄色、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有恶臭的粪便,是进食太多所造成的,应减少食量。
(五)泡沫便
粪便量多、泡沫多、粪质粗糙且含有多量食物残渣或完全未消化的食物,大多是由于进食多或食物中含糖量过高所造成的。这时应少吃糖,控制米面摄入(可喂些米汤、藕粉糊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减轻肠道负担。经饮食调整后,一般在1~2天内即可恢复。如果家中备有食母生,可让孩子每日吃1粒,以助消化。
(六)散乱便
一部分是成形便,一部分是腹泻便,这种粪便常见于营养失调或有感冒及麻疹等病的小儿。
(七)水样变
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蛋花样大便这种粪便由消化不良引起,每日可排5~10次,且均为黄绿色水样带白色小块(系未消化的脂肪等)和黏液样的粪便。此时即应控制食量,适当加喂含糖盐开水或少量普通茶水(不要过浓)。如2~3天后粪便仍不能正常者,应请医生诊治。
2绿色絮状水样粪便常在着凉或食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日达10次以上,一般表示中毒性消化不良,须及早医治。
3米泔水样便霍乱、副霍乱患儿,大便次数和大便的量都很多,大便颜色像淘米水样,并有频繁的呕吐,病势十分凶险。
(八)干硬便
粪便干结而坚硬,量少,表面偶尔带有少量的黏液或血丝,可以数天排一次,排便时常伴有哭闹或断断续续的“吭、吭……”用力声。这是婴幼儿患了便秘症(注:婴幼儿不需每天排便,只要粪便不坚硬,2~3天排便一次也是属于正常的)。便秘与摄入的食量、饮水量、纤维性食物的多少有关,也与摄入的蛋白质、钙质的含量偏高有关。遇有这种情况时,有在两次奶的间隔时间内喂一次金银花露,或适当减少食物中蛋白质、钙质含量,增加谷类、蔬菜、水果等含渣和纤维的食物,并在两次进食的间隔内喂一次稀释过的果汁、糖开水或果泥等,就可使粪便恢复正常。对便秘比较严重的,可加喂蜂蜜水60~70毫升;或将植物油5~10毫升,熬熟冷却后口服。
(九)肥皂样便
颜色像蛋黄色或接近白色,有的好像石块,这表示食物在肠内发生腐败。在喂蛋白质比米、面、淀粉类食品多的情况下,容易排肥皂样便,此时可增加一些糖类食品,如蜂蜜、白糖等。
(十)脂肪便
粪便呈灰白色,糊样或液状,外观如奶油,具有油光色彩,可在便盆中滑动,有腐臭,这是由胰腺功能障碍,胰脂酶分泌不足,食物中的脂肪不能消化吸收所致。
(十一)白陶土样便
粪便失去正常的黄褐色,呈灰白色(小便却很黄),如白陶土样,这提示婴儿胆道梗阻,胆汁不能进入肠道。
(十二)豆腐渣样便
有两种情形:
1患有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婴儿,常排黄绿色带黏液的稀便,有时呈“豆腐渣”样。这是一种真菌性肠炎,多见于体弱、营养不良的婴儿,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婴儿,患此病的婴儿多同时患有鹅口疮。
2新生儿肝炎大便,呈淡黄色、灰白色豆腐渣样,皮肤及眼白的黄染,小便深黄。
(十三)黏液便
大便像鼻涕冻样,有的无色透明,有的颜色污秽,这是肠道黏膜发炎,要及时治疗。
(十四)血样便
可分为以下几种:
1脓血便。主要见于小儿痢疾,大便呈血样状,可混有黏液,排便时哭吵不安,有里急后重现象,便后常不愿离开便盆,可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轻症每日排便数次;重症可有数十次。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2鲜血便。大便表面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可能为直肠息肉或肛裂。
3果酱样便。为血和黏液混和的红色黏冻样粪便,像红果酱样,有时为深红色的血水,并伴有阵发性哭吵,频繁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常见于肠套叠(2岁以下小儿最多见)。此外,果酱样大便也可见于阿米巴痢疾。
4赤豆汤样便。可见于出血性肠炎大便。开始常为水样或蛋花样稀便,数天后出现暗红色赤豆汤样血水便,有特殊腐败腥臭气,伴有剧烈腹痛及明显的中毒症状(精神萎靡、软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
5柏油样便。又称为黑便,提示胃或小肠大量出血,应寻找出血部位和病因。
发现婴儿出血性粪便,除了考虑胃肠道疾病外,还应当想到以下几种可能:
(1)成人排出柏油样的黑粪,常表明有上消化道出血。而婴儿出现黑粪,则首先要检查乳母的乳头有无皲裂出血。临床发现,婴儿排黑粪有很多是由乳母的乳头裂开出血引起的。
(2)要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有无破损出血。因为这些血液被宝宝吮吸入肚后,
便会排出黑粪。
(3)进食猪肝、动物血之后,可出现假性黑粪。
(4)服铁剂补血药,粪便也可变成黑色;服利福平,粪便可染成红色。
以上这些情况均不是胃肠道出血,应仔细鉴别。
总之,婴儿粪便异常既可因喂养不当引起,也可因疾病引起。因喂养不当引起
的异常粪便,用调整饮食的方法使粪便恢复正常。在我国民间一向十分重视。对于因疾病引起的异常粪便,应及时把婴幼儿送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五、望睡辨病
正常情况下,小儿睡眠时,一般是安静舒坦、头部微汗、呼吸均匀而无声,有时小脸蛋上会呈现出各种表情。但是,当孩子患病时,睡眠就会出现异常情况。例如:
1睡前烦躁、磨人、易惊醒,入睡后全身干涩、面红、呼吸粗糙且快,脉搏超
过了正常数(注:正常时,新生儿脉搏是120~140次/分,1岁以下110~130次/分,2~3岁100~120/分,4~7岁80~100次/分,8~14岁70~90次/分)。这常预示着发烧即将来临。
2入睡后,大汗淋漓,睡眠不安,并伴有四方颅、出牙晚或囟门不按时关闭,这可能是患了佝偻病。
3入睡后撩衣蹬被,并伴有两颧及口唇发红,口渴喜饮,或手足心发热等症状。中医认为是阴虚肺热所致。
4入睡后面部朝下,屁股高抬,并伴有口舌溃疡、烦躁、惊恐不安等症状,中医认为是“心经热则伏卧”,这常常是小儿患各种急性热病后,余热未净所致。
5入睡后翻来复去,反复折腾,常伴有口臭气促、腹部胀满、口干、口唇发红、舌苔黄厚、大便干燥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胃有宿食的缘故,治疗原则应以消食导滞为主。
6睡眠时哭闹不停,时常摇头,用手抓耳,有时还伴有发烧,提示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是患了中耳炎。
7入睡后四肢抖动“一惊一乍”,则多是白天过于疲劳或精神受了过强的刺激(如惊吓)所引起。
8睡后不管听到多大响声也毫无反应,依然鼾睡,且平日爱睡觉,能睡觉,则要当心孩子可能有耳聋毛病。
9入睡后,上下牙齿磨得咯咯响,称之为夜间磨牙。过去认为夜间磨牙与肠道寄生虫有关,现在发现,它往往因为牙颌畸形所致。此外,也有少数小儿是因为有精神创伤或情绪不稳定而引起夜间磨牙的。
10入睡后用手去搔抓屁股,而肛门周围又见到白线头样小虫在爬动,可见于蛲虫病。
11熟睡时,特别是仰卧睡眠时,鼾声隆隆不止,张口呼吸,且逐渐出现面容呆笨、鼻梁宽平之貌,这是因为增殖体、扁桃腺肥大影响呼吸所致。
六、闻哭辨病
(一)生理性啼哭
生理性啼哭是婴儿一种本能的正常表现,其特点是:哭声宏亮、面色红润、眼
睛有神、脉搏有力、食欲正常,不伴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抽搐等。专家认为,生理性啼哭是一种有益的全身运动。婴儿啼哭时头部、手脚、腹部都随着哭声
起“舞”,这可使婴儿肺活量增大,四肢得到运动,从而提高机体的素质。小儿如果
不是经常地哭,且哭声洪亮而长,这是正常的健康状态,做父母的无需多虑。
当然,凡哭必有因,1~3个月的婴儿,哭用来表示外界环境或内环境对儿体的不
适反应,如冷、热、饿、渴、湿、燥、痛、睡眠不足、饮食改变、衣服过紧、被褥
过重过厚,甚至寂寞等等。这时父母切忌一哭就抱着小孩摇来摇去,哄孩子睡觉,应
细心观察小儿的哭声和表情,学会辨别,以便采取不同措施,满足婴儿的要求。例如:
1婴儿哭声一声紧似一声,或者哭哭停停,啼哭间隙有啜啜欲食的吸吮动作,是
饥饿性啼哭,这表示孩子饿了,做妈妈的应该赶快喂奶,孩子便会满足地玩耍或安静
入睡。如喂完奶后很短时间内又哭,应想到是否母奶不足,或奶粉配制的太淡没吃饱。
2口渴时,婴儿的哭声不如饥饿时那么宏亮,如果常用奶瓶喂水,小儿会头颈不
转地吮吸小嘴或张口等待,如果不及时喂水,才会再哭一会,停下来重复以上动作。
3睡眠不足,困了时,婴儿哭声起初比较低。如果周围有噪声或其他干扰使他
不能入睡,哭声变大并连续不断仿佛委屈万分。经常抱着拍打入睡的小儿,困了想入睡时,只要抱起来哭声也会停止或变小。
4啼哭音调正常但无规律,应查看是否尿布潮湿不适,或臂部、腋窝、大腿根
部皮肤糜烂。另外,还要注意皮肤是否被针刺着、扎着,衣着、襁褓是否过紧、过薄或过厚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向母亲哭诉的理由。
5哭声时高时低,可无眼泪,有时还发出“咳咳”声,与此同时还手舞足蹈,或左顾右盼,这种哭是撒娇性啼哭。这是表示要人抱要人与他玩。
6半岁以后,如果常爱啼哭,并有双手乱划,双脚乱蹬的动作出现,做父母的要快看看宝宝是否生新牙?这时宜用消毒过的玩具让小孩啃,哭声会很快停止。
7婴儿突然“哇哇”地尖声大哭,浑身乱动,可能是因为孩子听到怪声,受了惊吓,或者是婴儿的手脚被什么东西卡(绕)住,或被蚊叮咬,或耳里、鼻子里进了什么小虫等异物等等,只要消除了刺激因素,哭声就会停止。
除上述原因外,在生理性啼哭中还有一种经常通宵啼哭,吵得全家不能安宁的“哭夜郎”。这是小儿诉病情,还是故意捣乱?事实上,大多数“哭夜郎”白天吃、喝、玩都很正常,这种白天安静,夜里啼哭的现象,往往是由于夜间饥饿、口渴、室内温度变化太大,或白天生活无规律,大人逗、耍、嬉戏过度,造成孩子大脑留有一定的兴奋灶所造成的。上述多种因素,促使孩子睡眠昼夜颠倒,心烦难受而夜间哭闹。另外,婴儿过分疲倦、睡眠足,入睡前也时常哭闹,特别是沉睡的婴儿被噪音惊醒后,常常会哭闹不止。
对此,做父母的首先应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少逗弄孩子;其次婴儿睡眠时应保持环境安静,冷热适度,夜间不要一直开着灯,开灯时灯光不要太亮。这样时间一长就可逐渐纠正孩子夜啼的坏习惯。此外,民间还流传着睡前给婴儿洗温水浴(注:每晚八九点钟用温水(43度左右)给婴儿洗浴,洗前2小时哺一次奶,浴水淹至婴儿的胸部,使婴儿能在水里做手捞脚蹬的运动,这样持续10分钟左右擦干穿衣,由于此时婴儿口渴肚饿,所以在这时喂奶,婴儿一定会睡得很好),使“哭夜郎”一觉睡到天亮的妙法。
(二)病理性啼哭
1病理性啼哭常由于婴儿身体某部有不同程度的痛苦和不适所致。其特点是大多表现为突然剧哭,哭声急、音调高,类似尖锐刺耳的呼叫(呈惊恐状),四肢屈曲、两手握拳,额部皮肤皱起。即使喂奶或将其抱起,仍哭闹不止。哭闹间歇时间精神萎靡,面色苍白。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引起警惕,注意观察。例如:
1哭声高而尖锐,忽缓忽急,时作时止,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腹泻,拒按腹部,一摸即哭,这是因急性肠道炎症、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等产生的腹痛所致。其特征是:哭声为阵发性,可随腹痛出现而起,缓解而止。如伴呕吐、果酱样大便时,须考虑肠套叠,应引起高度重视。
2哭声嘶哑、呼吸不利,多是咽喉有恙或肺有实邪。如果是急性扁桃体炎,婴儿会因喉痛而哭闹不休,并伴有发热,拒奶,夜间哭闹更甚。
3哭的音调正常,但却烦躁不安,怎么哄也不是,可能是头痛、鼻塞,患了感冒;哭喘交替,可能为肺炎;哭声无力,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呻吟,见于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应提高警惕。
4哭闹不安、发热、摇头擦耳,手压耳郭时哭声更剧,提示可能为中耳炎,多因婴儿溢奶,奶汁流入外耳道后引起的。
5哭声一发出,就为极高音调的尖叫,持续短暂,间断重复,同时伴有放射性呕吐,应考虑到婴儿有脑部疾患的可能。如脑膜炎、颅内出血等。患儿除尖叫外,往往还伴有嗜睡、喷射性呕吐、抽搐等症状。此时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6哭叫拒食,一含乳头就哭,并伴有口腔黏膜充血,有的还有水肿,呈红绒状,口涎增多,提示为鹅口疮,多见于身体虚弱或营养不良的婴儿,当消化不良时更易罹患。此时,婴儿舌苔白像奶块,但又不像奶块那样容易擦掉。
7夜间啼哭不止,脾气烦躁,并且有夜惊或多汗的现象,则很可能是早期佝偻病的表现。佝偻病又称“软骨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常因缺少钙质和维生素D所致。患儿除上述症状外,还常有哭闹和头发稀疏、囟门大、鸡胸、蛙腹等表现。
8睡前哭闹,可能是有蛲虫病,这是因蛲虫多在婴儿入睡前从肛门处爬出刺激肛门的缘故。
9哭声既强烈又烦躁,且不停地在接触物上摩擦,如此时室内偏潮,温度较高,应想到婴儿是否因有湿疹而奇痒难熬。
10啼哭不止,躁动不安,多为消化不良、积食腹痛所致。
11哭声无节奏、强度低、持续时间长,并且有较长时间的间歇现象,提示婴儿患有营养不良症。
12把尿时,要检查尿道口是否发红,是否有炎症。
13大便后哭,要想到肛门是否因大便裂伤所致。
14哭几声停停又哭,可能是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人教版(2024)7年级上册Unit5FunclubsSectionA1a-2e课教学课件
- 劳动合同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二零二五年
- 房产中介公司与经纪人合作协议书
- 临沂2024年山东临沂市市直部分事业单位选聘5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本股权转让协议模板
- 装修保证金合同书协议书
- 槽钢除锈施工方案
- 开设加盟店合作协议二零二五年
- 调速齿轮施工方案
- 托管经营合同二零二五年
- 第8课《集字练习》课件-【知识精研】六年级上册书法北师大版
- DB37-T 5312-2025 《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标准》
- 基于Scrum的软件产品自动化测试框架研究
- 2025年广东韶关南雄市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7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商铺租赁代理服务合同(含独家代理权)
- (完整版)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2012年)
- 高压配电室操作规程(3篇)
- 2025护坡护岸施工及验收规范
- 工程项目不可抗力补充协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课件
- 实验室智能化设备的技术发展与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