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大气的垂直分层DL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成份低层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的温度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固体杂质是凝结核,促成水汽的凝结。大气的成份大气成分的适量或过量产生的影响1.紫外线:适量可以杀菌除病,过量会使人和生物受到伤害。2.二氧化碳:适量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对地表还有保温作用,但过量会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等。3.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但过量会导致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1.自然因素(1)气象因素:(2)地形因素:山间盆地、谷地地区以及三面环山的地区,大气污染物受地形阻碍,不易扩散,加剧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2.人为因素(1)人口因素:人口集聚度越高,经济活动越频繁,环境污染越重。(2)经济因素:第二产业比重越高,对环境的压力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会加重大气污染。(3)技术进步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管理水平,从而降低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大气的垂直分层划分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厚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纬度上,厚度是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在季节上,厚度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原因是:对流层的厚度受地面温度高低的影响地面温度越高,对流运动越强,对流层厚度越大地面温度越低,对流运动越弱,对流层厚度越小2019全国卷Ⅱ)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CDA(2022·浙江·高考)右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面,5.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
)A.春季的低纬度B.夏季的中纬度C.秋季的中纬度D.冬季的高纬度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正负值分别代表纬向不同方向0102030高度kmB6.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
)C平流层的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高。原因?(O3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3.云、雨现象近于绝迹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不会上下颠簸;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对高空飞行有利平流层本身就是一个大的逆温层。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层大气的特点大气的垂直分层特点: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与人类的关系: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知识联系:太阳活动(干扰电离层)大气上界地
面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少量)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2.“大地传大气”大气增温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根本来源是什么?大气辐射射向地面3.“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大气反射、散射强对流过程中,水滴下降时对空气拖曳能产生下沉气流。图6、图7分别示意2015年9月11日阿拉伯半岛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各气象要素的变化。
14.过境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15.地面辐射出现低谷主要因为()A.气温降低B.蒸发吸热C.大气反射增强D.相对湿度增大地气压温度湿度强对流过程中,水滴下降时对空气拖曳能产生下沉气流。图6、图7分别示意2015年9月11日阿拉伯半岛某地某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各气象要素的变化。
16.推测曲线M可能代表()A.太阳辐射B.地面反射短波辐射C.大气逆辐射D.地面吸收短波辐射地气压温度湿度光伏电站建成后,改变了原有的地表性质,两电站内近地面(位于电池板下部,高2m)及高空(位于电池板上部,高10m)的气象状况产生-定影响。图3示意某日我国某大型光伏电站站内与邻近的站外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站内与邻近的站外水汽含量相差不大,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6.白天,四个测量点空气相对湿度差别不大,主要是因为白天
C,风速较大
夜晚站内10m高空的空气湿度大于站外10m高空,反映出太阳能电池板的存在导致①白天,地面吸收的短波辐射减少②白天,地面吸收的短波辐射增加③夜晚,地面释放出的长波辐射减少④夜晚,地面释放出的长波辐射增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作用类型作用对象集中表现时段作用过程保温作用地面辐射夜间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白天散射、反射等
大气的两大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②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与云层厚度有关。③散射作用: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容易被散射。(2022·浙江·高考真题)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14.有关该城市大气散射辐射强弱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夏季大于冬季②郊区大于城区③冬季大于夏季④城区大于郊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2·浙江·高考真题)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日变化图。15.下列现象与大气散射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①晴天天空多呈蔚蓝色②朝霞和晚霞往往呈红色③深秋晴天夜里多霜冻④雪后天晴阳光特别耀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分析太阳能的分布高海拔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四川盆地: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②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2)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3)在农业中的应用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4)分析昼夜温差大小烟雾防冻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强。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2时左右,并不是在晚上。考点突破温室大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及应用地面长波辐射太阳辐射短波大气逆辐射农业覆盖技术覆沙、覆膜、覆草共同点:保湿、减轻次生盐碱化;减少地表侵蚀,保肥;调节地温(覆膜、覆沙增温,覆草冬季保温夏季降温)不同点:覆膜:黑膜抑制杂草生长,遮光降温;白膜反光增加作物底部光照。覆沙:增加昼夜温差覆草:增加有机质、抑制杂草生长;易发病虫害问题: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农田覆盖地膜的影响。有利影响: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提高水分的利用率;保肥;防风沙;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不利影响:残膜清除不净,造成土壤污染;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土壤透水透气性能降低。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①B.②C.③D.④A小积(1)含义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逆温小积2)辐射逆温的发展过程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020高度温度①②高度温度③④高度温度020⑤辐射逆温现象形成过程傍晚黎明前日出后中午对流运动,有利污染物扩散对流运动抑制,污染物不易扩散无逆温逆温生成逆温消失逆温减弱逆温层最厚(2)逆温的影响。雾及其成因1.大雾天气主要是指由于近地面空气中悬浮的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2.一般大雾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空气遇冷,二是空气湿度大,三是有凝结核(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气溶胶质粒)。逆温减弱大气对流运动,为雾的形成创造有利的气象条件费尔南迪纳岛是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一个
岛屿,面积635平方千米。该岛气候凉爽干燥,草类茂盛。岛上鸟类众多,但少有哺乳动物。每年6月天气骤然变化,“浓湿雾”从海上汹涌而来。(1)分析费尔南迪纳岛6月多“浓湿雾”的原因。热带海洋广阔,水汽充足(2分);暖空气与寒流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稳定的逆温层(2分),水汽难以对流扩散(1分);受寒流影响,水汽容易凝结成浓雾(2分);在东南信风吹拂下(2分),海上浓雾源源不断吹送到岛上(1分)。(2021广东)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A、山峰B、平原C、谷底D、丘陵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A、日落后,大风呼啸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A、锋面气旋多B、下沉气流盛行C、准静止锋强D、热力对流强盛CDB辐射雾在北方冬季、初春和秋末等季节比较常见。主要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辐射雾:冷却条件,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地面散热迅速,使近地面气层降温多,有利于水汽凝结。当低空有辐射逆温形成时,有利于近地面层大量雾滴聚积于逆温层下而形成辐射雾。水汽条件:近地面层水汽充沛时,气温稍有下降就会使水汽凝结。湿度越大、湿层越厚,就越有利于形成雾。当空气被雨和潮湿的地面增湿以后,对形成此类雾特别有利。风力条件,静风有利于形成露、霜或浅雾,但不利于形成雾;微风(1-3米/秒)对雾的形成最有利气温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等①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纬度低,气温的年变化较小,纬度高,气温的年变化较大。②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低。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高③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小。④地势高的地区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冬季迎风坡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