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上学期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情况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三)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学情分析:本班只有3名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责任心也非常强,个别学生需要增强学习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这门学科的信心。目标分解: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措施: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科教学任务安排:周次教学任务1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2二、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31、除法的初步认识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4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整理与复习(4课时)5单元测试三、图形的运动(4课时)6三、图形的运动(4课时)7三、图形的运动四、表内除法(二)(4课时)8四、表内除法(二)(4课时)9四、表内除法(二)五、混合运算(4课时)10五、混合运算(4课时)11六、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12六、有余数的除法(4课时)13七、万以内的认识(4课时)14七、万以内的认识(4课时)15七、万以内的认识(4课时)16八、克和千克、单元检测(4课时)17九、数学广角—推理(4课时)18十、总复习(4课时)19自由复习、单元检测、试卷讲评20自由复习、单元检测、试卷讲评21模拟期末检测、期末检测共计约70节课时。2019课题数据收集整理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学情分析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分组收集和整理数据。2.会填写简单的单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增强数据分析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拟用学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媒体资源或教具PPT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1)如果给一年级新生订做校服,有红、黄、蓝、白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2)进一步提问:老师知道每个人都希望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可是校服的颜色只能选择一种,学校决定选择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的颜色,这种方法是最合理的。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的呢?2.小结,引出课题。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课件出示例1。1.引导学生讨论统计人数的方法,并选出最优方法。2.用学生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制作单式统计表。3.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1)引导学生弄懂统计表每行每列表示的含义,然后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2)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的问题,点名回答。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1、2题。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1)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2)自由讨论,达成共识。要调查全校学生范围太广,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班级里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统计人数的方法:可以将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条上,也可以举手表决。举手表决是最优方法。2.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更方便地比较人数的多少,我们把统计好的数字制成统计表,填在表格里。3.(1)看懂统计表,交流获取的信息。(2)独立观察统计表后,同桌交流答案,回答问题。三、巩固练习。全班合作完成。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自由谈谈收获。2.明确预习内容。.某地2022年2月的天气情况记录如下,请你用“正”字来记录数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数据收集整理课型新授课课时2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对前面一节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统计方法——画“正”字。编写比较贴近生活,旨在让学生学会用画正字等常用的统计手段对某一事件进行统计,并会分析、利用得来的结果。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并在分析、比较中培养学生优化解决方案的意识。例2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愿意帮助他人的心理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情分析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运用“正”字统计法,并能正确填写统计表教学难点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拟用学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媒体资源或教具PPT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李雯的学校要举办一次讲故事大赛,她们班的王明明和陈小菲都是讲故事的能手,可是只能选一位参加比赛,到底选哪一位同学呢?同学们,可以帮他们想想办法吗?2.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教学例2。1.投票选举。(1)李雯的班主任让每位同学把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写在纸条上,然后让班长收集好纸条,并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用他们各自的方法记录下王明明和陈小菲的得票数。(2)课件展示他们班同学记录的结果,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3)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说说理由。2.完成统计表。3.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的两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完成教材第6页第7题。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1)明确投票规则及要求。(2)学生看课件,交流获得的信息,他们用了三种方法记录。一种是画“正”字,一种是画“√”,一种是画“○”。王明明是15票,陈小菲是22票。(3)讨论后交流:喜欢画“正”字的统计方法,画“正”字的方法更方便快捷,一个“正”字代表5票。2.学生根据投票结果完成统计表。3.集体交流答案。(1)根据统计表结果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没有影响。因为陈小菲比王明明多7票,就算这两位同学都投了王明明,陈小菲的票还是比王明明多。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小组内讨论交流、集体汇报。四、课堂小结。学生自由谈一谈。2.认真听老师总结。.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调查表:最喜欢吃(草莓)的人最多,最喜欢吃(梨子)的人最少。(2)我最喜欢吃(草莓),全班最喜欢吃这种水果的人一共有(14)人。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数据收集整理课型练习课课时3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对前面两节新授课的总结与巩固,对学生新课掌握情况的检测。学情分析孩子们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对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希望通过进一步练习来加以巩固。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拟用学法探究性实践作业媒体资源或教具PPT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引入新知: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出示统计表。2、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二、探究新知: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2)回答问题。1、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2、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回答问题(1)和(2)。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三、巩固迁移: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1、出示条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图中1格代表()份。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四、课堂小结: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引入新知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3、回答教材上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回答问题1、生:(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2、(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三、巩固迁移:1、小组讨论,互相说说。2、指名回答说出数据。四、课堂小结:学生自由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与看法。聪聪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情况:(1)聪聪一共调查了(42)人。(2)喜欢看(《大角牛梦工场》)的人最多,喜欢看(《高米迪》)的人最少。(3)喜欢看《熊出没》和《大角牛梦工场》的共(34)人。板书设计练习课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平均分(1)课型新授课课时4教材分析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学情分析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为此,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理解“平均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拟用学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媒体资源或教具PPT课件、糖果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是怎样分这些食品的呢?哪种分法才合理呢?3.导入新课二、操作实践,体验过程。1.学习例1。(1)课件出示例1:把6颗糖果分成3份,你会怎样分呢?(2)你有哪几种方法?(3)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合适,最公平呢?(4)引导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2.根据素材,辨析巩固。(1)回到第7页情景图,观察分析:你找到平均分了吗?(2)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平均分问题。(3)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1题。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四、课堂总结。1.总结本课所学知识。2.布置课后预习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察后汇报:同学们要去参观科技园,买了很多食品,他们正在分这些食品。2.思考后交流汇报:应该每个人分得的一样多才合理。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操作实践,体验过程。1.(1)学生自己思考后,独立操作分一分。(2)全班交流分法:1,2,3;2,1,3;2,2,2,;1,1,4;3,1,2;3,2,1……(3)观察、比较,发现:每份分2颗,每份都是一样多,最合理,最公平。(4)结合例子,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1)先观察分析图意。找出糖果和果冻是不是平均分的,并说明理由。(2)说说生活中的事,讨论辨别是不是平均分。三、巩固练习。1.力争独立解决,先在组内说明理由,再全班汇报。2.先自己动手分一分,再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自己分的结果。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探究过程,说说自己的收获。下面哪种是平均分?在平均分的()里打√。()()每个花瓶插得同样多,每瓶应该插(2)朵。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板书设计平均分(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平均分的认识(2)课型新授课课时5教材分析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学情分析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教学目标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按指定份数平均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拟用学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媒体资源或教具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小棒或图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引入新知:1.回顾:怎样才算平均分?2.把8个圆片平均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3.师综述: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平均分一些物品,分的份数不同,每份的数量也不同。今天,我们将学习按照指定的份数来进行平均分。探究新知:1.学习例2:(1)引导学生操作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2)按照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有哪些分法?2.师:(1)无论怎样分,只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把一些物品等分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巩固提高。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五、课堂小结:一、引入新知:1.生答: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生操作后汇报。(1)每份1个,可分8份;(2)每份2个,可分4份;(3)每份4个,可分2份。二、探究新知:1、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4人,就是每条船只能坐4个人,所以每份是4人;那24人里包含有6个4人,所以应该租6条船。2.练习:科教科书第15页的做一做。三、动手操作。1.(1)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橘子,动手分一分。然后汇报结果: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3根。所以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也是3个。(2)小组讨论,汇报分法:1个1个地分;先放2个,再放1个;每份放3个。2.认真听师总结。四、巩固提高。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师强调用完整语句表达平均分的结果。1.有10个芒果,每次可以拿(2)个,这样拿(5)次正好拿完。2.平均分,画一画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3)条。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板书设计平均分(2)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平均分的认识(3)课型新授课课时6教材分析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上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知道平均分的第一种情形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平均分的第二种情形,已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求能分成几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以及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包含分”这种分法的特点。2.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 同上拟用学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媒体资源或教具PPT课件、小棒或图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复习引入1.课件出示:8个果冻,平均分成4份,每份分几个?动手分一分。2.回顾平均分的含义,这节课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一种形式。(板书课题)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2.拿出学具,动手分一分。同桌相互说一说分法与想法。3.你们是怎么分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法,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结果。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复习题和例3的异同点。(即发现平均分和包含分的异同点。)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8个果冻,每2个一份,求能分成几份,实际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有几个2就能分几份三、巩固提高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2题。课堂总结。1.总结本课所学知识。2.布置课后预习内容。一、复习引入1.学生拿出学具,动手分一分,交流答案:每份分2个。2.回顾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读题,理解题意。2.动手操作试着分一分,同桌交流分法与想法。3.全班交流展示分的方法:每2个小棒(圆片)摆一堆,共摆了4堆,所以可以分成4份。完整表述为: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4.观察、比较、思考,然后小组内总结、汇报。不同点:平均分是把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有几个。包含分是告诉每份分几个,求能分几份。相同点:不管是哪种分法,最后都要分成每份同样多。再次明确包含分。巩固提高1.动手摆一摆。2.填一填,明确分的结果。3.说一说,加深对包含分的理解。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探究过程,说说自己的收获。先用6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1)平均分成2份,每份(3)根。(2)平均分成3份,每份(2)根。2.看图填空。(1)有(15)个蘑菇,每(5)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2)(8)个草莓平均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4)个。3.10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2个。板书设计平均分(3)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6)份。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2)份。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除法(1)课型新授课课时7教材分析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表示的意义。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分小鱼”、“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写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的意义,从而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学情分析本节课开始介绍除法的相关知识,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前面的学习已经让学生积累了平均分的经验,这节课通过创设熊猫平均分竹笋的情境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表示的意义。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分小鱼”、“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写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的意义,从而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明确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来表示。2.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3.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教学重点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教学难点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拟用学法情景教学法媒体资源或教具PPT课件。学具准备:小棒或小圆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旧知引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动手分一分后填空。(1)9朵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朵。(2)10盒饼干,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盒。(3)10盒饼干,每2个同学一盒,可以分给()个同学。这是平均分的一种表示方法,我们可不可以换另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学习新知,理解含义。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4。2.用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应放3个。这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我们还可以通过除法来表示,写成12÷4=3。“÷”叫做除号,表示平均分。写除号时,先写一条横线,再在上下各点一个小圆点,读作“除以”。4.“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5.引导学生小结: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的第1题。2.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的第2题。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一、旧知引入,激发兴趣1.口答结果,巩固平均分和包含分的含义。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新知,理解含义。1.认真读题,明确题意。2.集体交流分法。3.认识除法算式,了解除号的写法及除法算式的读法。4.小组交流后明确:12是指平均分的竹笋的总数,写在除号的前面,4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即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读作:12除以4等于3。5.讨论、交流后总结得出:平均分的情况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巩固练习。1.通过圈一圈的方式进行平均分,再根据平均分的情况写出算式和结果。2.动手分一分后,再填一填,全班交流订正。四、课堂总结,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1.先分一分,再填空。(1)12个气球分给同学们,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6)人。(2)12个气球,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4)个。2.填一填。(1)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8÷4=2(2)9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3)个。9÷3=33.先分一分,再写出除法算式。(1)每盘放6个草莓,可以放(2)盘。12÷6=2(2)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6)个。12÷2=6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板书设计除法(1)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除法(2)课型练习课课时教材分析通过从实践操作到平均分的表述,再到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把平均分和除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渗透模型化思想的同时,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了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结合例题探讨“按每几个一份地分”用除法计算,体会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如何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教学目标1.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含义。2.以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为基础,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与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对应关系。教学重点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含义。教学难点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含义。拟用学法情景教学法媒体资源或教具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20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先动手分一分,然后写出除法算式,再说说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课件出示教材14页例5情境图,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们能帮熊猫分竹笋吗?二、学习新知,理解含义。1.请学生拿出学具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2.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刚才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3.引导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并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4.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5.引导学生比较复习题和例5,为什么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除法计算?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的第1、2题。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学生动手分后列出除法算式,全班交流。2.交流从例5中获取的信息。二、学习新知,理解含义。1.学生操作平均分。2.点名描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全班交流。3.独立思考,列式:20÷4=5,小组交流后汇报算式表示的含义: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就是求20里面有5个4。4.对照算式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5.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因为它们都是把一些物件、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所以都用除法计算。三、巩固练习。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2.交流汇报,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及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1.先摆一摆,再写得数。(1)10÷5=2(2)15÷3=5(3)16÷8=2(4)12÷6=22.填一填,写一写。有(24)个梨,每(4)个放一盘,一共可以放(6)盘。24÷4=6(盘)4.看图写一写。(1)一共有(18)个茶杯。3×6=18(个)(2)如果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3)盒。18÷6=3(盒)(3)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个。18÷3=6(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练习课课型复习课课时8教材分析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学情分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教学难点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拟用学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媒体资源或教具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12个○卡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知识点1: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教材第15页练习三第1题读一读。8÷4=215÷5=318÷3=616÷8=212÷3=445÷9=536÷6=67÷7=1二、知识点2:除法的含义教材第15页练习三第2题与第4题。每只小熊分得同样多,每只分()个。□÷□=□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个灯座。□÷□=□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课的收获。四、布置作业。分析: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除法算式,“÷”读作“除以”。答案:8÷4=28除以4等于2。15÷5=315除以5等于3。18÷3=618除以3等于6二、知识点2:除法的含义1、分析:由“每只小熊分得同样多”可知是“平均分”,即为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小熊,每只分()个。可以先动手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算式写出结果。分析:先让学生圈一圈,数一数,找到平均分的结果及除法算式的结果,再列出除法算式,即求12里面有()个2。三、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课的收获、自评本节课的收获。1.完成教材第16页第6、7、8题。2.完成教材第17页第9、10、11题。1.说出下面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10÷5=215÷3=518÷2=948÷8=628÷4=72.□÷□=□20里面有()个5.板书设计8÷4=28除以4等于2。15÷5=315除以5等3。18÷3=618除以3等于6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课型新授课课时9教材分析让学生经历探索求商方法的过程,体会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让学生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情分析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先呈现一幅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情景图,意在把除法计算引入到具体生动的活动情境中,然后让学生通过了解,尝试各种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好。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求商的方法,能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难点同上拟用学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媒体资源或教具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课堂活动卡、小棒或圆形卡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填空并说说()里的数是用哪句口诀想出来的。2×()=43×()=156×()=18()×4=20把10张圆形卡片平均分一分,并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1图文。2.学生动手分一分,帮猴妈妈解决问题。3.说一说哪种方法更简便?4.全班同学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1)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求:12÷3的商是几?(2)简化求商的过程。引导学生说一说用乘法口诀求商时的思考过程。5.教师小结:除法算式是乘法算式的逆运算,计算时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计算。三、练习巩固。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四的1、2、3、4题。四、课堂总结。1.请学生谈一谈收获。2.教师总结。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按要求完成。2.交流自己的分法并写出除法算。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1.观察情境图,认真读题后思考解题方法。2.交流分的结果。讨论后交流展示:12÷3=4。生1:第一只分3个,12-3=9;第二只分3个,9-3=6;第三只又分3个,6-3=3;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生2:1只猴分3个,2只猴分6个,3只猴分9个,4只猴分12个,所以是4只小猴。生3:这个算式实际是求12里面有几个3,也就是求几个3的积是12,就想3和()相乘得12?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3.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最简便。4.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1)组内交流,然后说一说求商的过程和利用了哪句乘法口诀。(2)学生复述想的过程:求12÷3的商,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5.学生加强认知。三、练习巩固。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做法。学生自由谈收获。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所用的口诀。2×3=63×2=6口诀:二三得六5×6=306×5=30口诀:五六三十2.(1)(8)÷(2)=(4)口诀:二四得八(6)÷(3)=(2)口诀:二三得六3.计算下面各题的商。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12÷3=(4)想:三(四)十二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型新授课课时10教材分析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一个乘法口诀可以同时解决乘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学情分析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先呈现一幅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情景图,意在把除法计算引入到具体生动的活动情境中,然后让学生通过了解,尝试各种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好。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会用乘、除法算式来描述具体情景中的问题。2.让学生在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借助乘法算式想出除法算式。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同上拟用学法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媒体资源或教具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课堂活动卡、小棒或圆形卡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把口诀补充完整。三()十二()四得八三三得()()四十六五()三十四()二十2.口算,并说出相应的口诀。10÷2=8÷4=16÷4=18÷6=30÷5=12÷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用乘法口诀解决例2。(1)课件展示教材第19页例2。谈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何解答?(2)发现规律。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三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结:乘法算法和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2.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3.完成教材第22页第9、10、11、12题。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口诀。2.按要求完成。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尝试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1)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交流计算的方法。如:①每屉装了4个包子,装了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4×6=24②叔叔共做了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包子,可以装几屉?24÷4=6③叔叔共做了24个包子,装了6屉,每屉装几个包子?24÷6=4(2)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结果:第一题是用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计算出来的。第二题先想4乘几得24,然后想口诀四六二十四,得6。第三题先想6乘几得24,然后想口诀四六二十四,商是4。计算后面两道除法算式用的是同一句乘法口诀。2.明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每个乘法算式都可以写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独立完成,说一说想的过程。3.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小组合作交流。四、课堂小结。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1.想一想,填一填。□÷□=□(个)想:()答案:9÷3=3(个)想:三三得九。2.□×□=□□÷□=□□÷□=□答答案:5×4=2020÷5=420÷4=53.算一算。25÷5=518÷6=324÷4=69÷3=35÷1=530÷5=618÷3=616÷4=4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4×6=2424÷4=6想:四(六)二十四24÷6=4想:(四)六二十四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课时11教材分析让学生经历探索求商方法的过程,体会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让学生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情分析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先呈现一幅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情景图,意在把除法计算引入到具体生动的活动情境中,然后让学生通过了解,尝试各种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好。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并会写单位名称。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3.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爱动脑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难点同上拟用学法媒体资源或教具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课堂活动卡、小棒或圆形卡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根据图意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想一想,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问题?这样的问题你会解决吗?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并尝试解决。2.请同学们交流解决方法。3.引导学生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在学生动手解决的基础上小结:可以用乘法检验除法。4.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两个问题,从而发现有什么异同点。5.引导学生总结发现。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4页第1题。2.完成教材第24页第4题。课堂总结。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仔细观察,交流并提出问题:(1)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2)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属于平均分的问题。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小组讨论探究方法,并尝试解决问题。2.交流解决方法。(1)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5÷3=5(只)(2)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5÷5=3(个)3.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然后交流检验方法。(1)动手分一分。(2)圈一圈,画一画。(3)用乘法。4.观察对比,找出异同点。不同点:第一个问题是求每份数;第二个问题是求份数。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了只要是平均分的问题,都用除法来解决。巩固练习。1.先让学生观察、阅读图文,然后根据题意独立列式计算解答。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1.根据四六二十四写出四道算式。(4)×(6)=(24)(6)×(4)=(24)(24)÷(4)=(6)(24)÷(6)=(4)2.读题目,填空,再解答。(1)有24张彩纸,每个小朋友分4张,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想:24张彩纸里面有(6)个4张,就可以分给(6)个小朋友。列式:24÷4=6(个)(2)把24张彩纸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张?想:把24张彩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张,每个小组就分得(4)张。列式:24÷6=4(张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5÷3=5(只)15÷5=3(个)不同点:求每份数求份数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型新授课课时12教材分析让学生经历探索求商方法的过程,体会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让学生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情分析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先呈现一幅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情景图,意在把除法计算引入到具体生动的活动情境中,然后让学生通过了解,尝试各种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好。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求商的方法,能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难点同上拟用学法媒体资源或教具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课堂活动卡、小棒或圆形卡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一、知识点1: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1.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2.、师提问,学生回答,再填写。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几怎样想?用哪句口诀?在口诀的括号里应填什么?商是几?那么,12除以2等于几?在此基础上独立做"12÷6=□"。教师巡视,注意对差生的辅导,集体订正。二、知识点2:除法的含义1、第11题,教师说明题意,并带着学生先做。做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一说思路,或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如果想不起来用哪句口诀,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时,要让学生说是怎样想的。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直接说口诀,不必再说"想几和几相乘得几"这一步,以简缩学生的思维。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还应让他们按照先想乘法,再想口诀,最后得商的方法。使他们切实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2、第12题是“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先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口述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信息数据,再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问题。3.、师生共同总结本练习课的内容。熟练总结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一、知识点1: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1、.二()得八二()一十()六十二三()得九()三得六三()十二9÷3=38÷4=212÷3=4l2÷6=2让学生观察练习五的第1题,并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二、知识点2:除法的含义1、第2题请学生先从鸽子归巢的情境图中收集信息,完成填空。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填写除法算式。2、第3、5题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7、第4、7题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练习。8、第6、9题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9、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第8题。四人小组说说题意,并提醒学生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三、课堂小结1;抽背乘法口诀2:根据算式,写口诀1.先摆一摆,再写得数。(1)10÷5=2(2)15÷3=5(3)16÷8=2(4)12÷6=22.填一填,写一写。有(24)个梨,每(4)个放一盘,一共可以放(6)盘。24÷4=6(盘)板书设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练习五的第1----12题,教学后记课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课型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课时13教材分析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学情分析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并很好地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拟用学法情景法媒体资源或教具Ppt课件、课本第31页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二、探究新知:1、出示儿童商店,展示各种商品和单价。2、我想买5辆小汽车。C、应付多少钱?D、应付20元。3、请表演的D同学说说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12÷3=4(元)4×5=20(元)4.、再请一小组上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购物过程。5、师生小结。五、全课总结。一、用谈话的方式引课:问小朋友们喜欢逛商店吗?他们喜欢,再让他们猜猜练习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价钱。二、探究新知:,1,、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购物。(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2)小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营业员,有的扮演顾客。(3)学生开始购物。2.、在全班交流你们购物的过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例:A、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3、小组相互交流。巩固迁移学生独立完成第31页的“做一做”。然后根据“做一做”的图提出能用乘除两步运算的问题并相互解答。板书设计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2÷3=4(元)4×5=20(元)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课型整理和复习课时14教材分析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学情分析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拟用学法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媒体资源或教具PPT课件、书上练习题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习效果与检测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1)除法的意义。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B、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6、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除法的意义。教学后记课题2.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课型整理和复习课时15教材分析进一步体验乘除法运算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2.进一步体验乘除法运算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方采购合同范例
- 小吃餐饮商标转让合同范例
- 修路建设施工合同范例
- 土地分成协议合同模板
- 山姆会员合同范例
- 建筑焊接施工合同范例
- 法律变革研究模板
- 另类雇佣童工合同范例
- 关于地合同范例
- 审计局年终工作总结
-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总结反思
- 廉政例行约谈提纲范文(通用3篇)
- GA/T 591-2023法庭科学照相设备技术条件
- GB/T 6451-2023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六年级英语学困生帮扶记录
- LED屏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统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边坡防护作用与防护类型全解课件
- 项目收费站机电工程(三大系统)设备基本培训资料
- 非饱和土力学03-吸力与SWCC课件
- 难治性高血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