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纪传体: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如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如《春秋》《左传》。纪事本末体:以重要事件为纲,自始至终有系统地把它记载下来。如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通史:连贯叙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区别于“断代史”)。如《史记》《中国通史》。断代史: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史实的史书(区别于“通史”)。如《汉书》《宋史》。国别体:以国家(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国语》《战国策》。前8分钟的时间,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听录音第1—2段,听准字音与停顿。(2分钟)2.指读课下注释51页(1)—(9),了解文常并准确识记重点字词语句解释。(4分钟)3.尝试口译课文第1—2段。(2分钟)思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评派遣的对……说答应用想要表祈使语气交换土地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施予恩惠很,非常好虽然这样从省略句:(吾)于先王受地始终守护代词,它,土地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说。安陵君

使唐雎使于秦。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评通“悦”,高兴到派遣因此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况且使……灭;使……亡;表转折凭借……的原因把作为,当作……的人同“措”安放、安置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的原因,是轻视我吗?”评违背表转折形容词作动词,增长、扩充。让通“欤”,语气词,翻译为“吗”。形容词作动词轻视给……的原因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回答说:“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评从不像这样不是表顺承代词,它,指安陵的土地。即使回答哪里,难道通“只”,仅仅数词用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评小结古今异义①大王加惠

古义:施予,给予。今义:增加②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交换。今义:容易③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只是。今义:成直线的④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通假字①秦王不说:通“悦”,高兴②故不错意也:同“措”放置,安放同“措”③轻寡人与:通“欤”,语气词,翻译为“吗”。④岂直五百里哉:同“只”,仅仅”,仅仅一词多义①使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②以

A.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C.以君为长者(介词,把)

一词多义③虽

A.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B.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④于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至,到)B.受地于先王(从)

⑤者A.以君为长者(……的人)B.而君逆寡人者(……的原因)⑥而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顺承)⑦之A.以五百里之地(助词,的)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代词,它)词类活用

①请广于君:形容词作动词,增长、扩充。

②轻寡人与: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③虽千里不敢易也:数词作名词,方圆千里的土地。④且秦灭韩亡魏:灭:使……灭;亡:使……亡特殊句式①受地于先王=于先王受地=(吾)于先王受地

倒装句

省略句

②非若是也(判断句)1.先解释标红字,再翻译句子。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检

一、通假字:定义: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①秦王不说:通“悦”,高兴②故不错意也:同“措”放置,安放同“措”③轻寡人与:通“欤”,语气词,翻译为“吗”。④岂直五百里哉:同“只”,仅仅”,二、语气词:1.句首发语词:①夫大国,难测也

②若夫霪雨霏霏

③至若春和景明2.句末语气词: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②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⑤岂直五百里哉?三、使:1.安陵君因使(派)唐雎使(出使)于秦2.上使(派)外将兵3.上乃使(派)使(使者)持节诏将军4.使(让)内外异法也5.使(让)毕使(使命)于前前8分钟的时间,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听录音第3、4段,听准字音与停顿。(2分钟)2.指读课下注释51页(10)—(12)和52页(1)—(16),准确识记重点字词语句解释。(4分钟)3.尝试口译课文第3、4段。(2分钟)思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愤怒了,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王说:“天子发怒,横尸在地的人有百万,血流千里。”愤怒也主谓之间,取独……的样子对人的敬称曾经听说发怒评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裸露也碰,撞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平庸,才能低下的人罢了用除去,脱掉帽子赤脚取独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评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秦傀时,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中的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到侵袭发语词,用于句首这……者,……也表判断取独刺杀穿过同“苍”,青黑色助词,的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要变成四个人了。和,同心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拔假如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一定要发怒,那么横尸两人,血流五步远,全天下的人都要穿白色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表顺承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愤怒数词用作动词,变成四个人一定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表修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我明白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着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脸色,表情道歉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的原因

明白,懂得

只,仅仅因为表转折弯曲,比喻屈服表修饰代指唐雎怎么凭借评评小结古今异义

①夫专诸之刺五僚也

古义:语气词,用于句首。今义:丈夫②休祲降于天

古义:吉祥。今义:休息③秦王色挠

古义:屈服。今义:轻轻地抓④长跪而谢之

古义:道歉今义:感谢⑤寡人谕矣

古义:明白,懂得今义:告诉,吩咐通假字

仓鹰击于殿上:通“苍”,青黑色”,仅仅一词多义①徒A.免冠徒跣(动词,裸露)

B.徒以有先生(只,仅仅)C.徒属皆曰(同伙,同一类人)

D.徒然(白白地)②然

A.虽然,受地于先王(这样)

B.秦王怫然怒(……的样子)③与A.轻寡人与(语气词,用于句末)

B.与臣而将四矣(和,同)

④怒A.秦王怫然怒(动词,发怒)

B.怀怒未发(名词,愤怒)

⑤夫A.此庸夫(名词,成年男子统称)

B.夫专诸之刺(发语词,用于句首)⑥而A.拔剑而起(连词,表修饰)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连词,表转折)特殊句式判断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成语积累

不辱使命先解释标红字,再翻译句子。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3.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检

你知道中国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战国中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并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安陵是魏国的附属小国,仅方圆五十里。魏国灭亡之后,安陵一度还保持着独立。

安陵的大小只有50里,处于楚国和魏国之间,地方不大,但是战略地位重要。秦国想尽快拿下安陵,打通去楚国的道路。所以开出五百里地换五十里地的条件,其实这是个空头支票,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巧取安陵。面对实力悬殊、敌强我弱的形势,安陵君派出策士唐雎到秦国谈判,以期摆脱当时的危险处境。前8分钟的时间,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借助课本及笔记,复习回顾全文的解词、翻译,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3分钟)2.再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并用铅笔批注在相应段落旁,用“//”将文章划分三个层次。(3分钟)3.用“”圈出秦王情绪变化的词语并思考秦王为何有这些变化。(2分钟)思唐雎不辱使命辱没、辜负唐雎没有辜负出使的任务

题目交代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

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第一部分(1):故事开端:出使原因安陵君其许寡人“其”暗含命令意,该句形象地表现出秦王的盛气凌人、蛮横无理。“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有理有节,委婉中透出坚定拒绝的态度。安陵君的话显示了他不畏强权、不卑不亢的君王态度。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第二部分(2—3):故事发展和高潮:斗争经过第二段发展

秦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

指责炫耀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麻痹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施压(虚伪、狡诈)(骄横、不可一世)第二部分(2—3):故事发展和高潮:斗争经过第二段发展

唐雎: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运用了反问和对比的修辞,将“五百里”和“千里”进行对比,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语气更为坚定,表现了唐雎坚决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

否,非若是也。

“否,非若是也”区区五个字,既安抚了秦王,缓和了紧张的气氛,也表明了自己的严正立场。

言辞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第二部分(2—3):故事发展和高潮:斗争经过第三段高潮

唐雎: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以一肯定一否定两个判断句,断然反驳秦王对布衣之怒的轻视、误解,引出下文对“士之怒”的论述。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与臣而将四矣。

提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用意:①反击秦王:面对恐吓,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②表明决心:唐雎表示要效法这三位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不惜牺牲性命与秦王斗争到底。

“与臣而将四矣”唐雎表示将要效仿这些有胆识的勇士,表现出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爱国情怀。

第二部分(2—3):故事发展和高潮:斗争经过第三段高潮

若士必怒……挺剑而起。

唐雎以“二人”对“百万”,“五步”对“千里”,连用五个四字短句,对秦王发起反击,点明了二人面对面、近在咫尺的状况,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接着他义无反顾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以行证言,展现了其不顾生死、大无畏的精神,气氛紧张到极点。

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以行证言,言之有“力”第三部分(4):故事结局:取得胜利

秦王对唐雎态度的变化:

不说

怫然怒

色挠

长跪而谢

谢的语言通过“色挠”的神态、“长跪”的动作,以及“谢”的语言,形象地刻画了秦王面对唐雎“挺剑而起

”时的气短、怯懦,与前文的蛮横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他前倨后恭、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特征。

对比、反衬出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过人,忠心爱国的英雄形象。

本文记叙了小国之臣唐雎临危出使秦国,在外交上战胜强秦完成使命的故事,生动地塑造了唐睢这一形象,歌颂了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中心:人物形象:秦王:盛气凌人、蛮横无理,色厉内荏,骄横狂暴,阴险狡诈,前倨后恭,外强中干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胆识过人,忠心爱国的英雄形象。写作特色:1.对话为主,突出关键内容:本文几乎全是对话,用对话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感强。文章还通过对话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