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_第1页
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_第2页
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_第3页
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_第4页
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的叙述角度及作用——必修三第一单元复习点教学目标:1、明确小说的三种叙述角度2、分析三种叙述角度的作用3、引导思考小说中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4、提升鉴赏小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及作用2、关于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的思考与分析第一人称:教学过程:作用思考:见证者、参与者例:《祝福》语段:(P15,第3段始)分析:关键词——“豫备”、诧异、悚然(遭了芒刺一般)、“踌蹰”、疑惑、吞吞吐吐、吃惊、“支梧”作用:以“我”的视角将读者带入故事中,表明“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着重表现“我”对祥林嫂同情却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的窘境。全文“我”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作用延展:叙述亲切自然,给人以真实、生动的现场感,利于描写和抒情议论,尤其利于写心理有限视角第二人称作用思考:感受者对话式叙述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你”的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理解、欣赏、责怪等褒贬情感的意味。例:《棋殇》“168”P39此文交待背景,便于叙事、抒情,将对方的心理变化过程(高兴--平静--悔恨)较好地展现,有利于明确主旨,便于读者理解。作用延展: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有限视角第三人称作用思考:讲述者、旁观者例:《祝福》语段(P17,第四段)

内容分析:祥林嫂的外貌、背景、特点和工作环境,其他人的反应和特点(四叔、四婶)作用延展: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灵活;客观公正,利于评论分析;增强现场感、真实感。全知视角小结:第一人称“我”亲切、真实、抒情、议论

见证者人物、情节、主旨

参与者

人物(关系)、情节、主旨

有限视角

第二人称“你”抒情(情感变化)、评价(褒贬)

感受者

有限视角第三人称第三者旁观者、讲述者

全知视角叙事自由客观公正便于评价二、典型试题1、《对饮》试题回顾:“我”这一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请简要说明。答案:(1)“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视角,表现父子关系的变化。(2)“我”是参与者,我与母亲、父亲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3)“我”是见证者(感受者),我的心理感受营造出对抗、和谐等特定氛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2、阅读《捡烂纸的老头》思考: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答案:①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②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三、小说中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写到: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2、《祝福》中的两个语段:3、“林黛玉进贾府”众多人物的叙述采用转换叙述角度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观察来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黛玉的眼睛和心理感受写出了贾母及其他重要人物外貌特点通过王熙凤、贾宝玉和众人的眼睛写出了黛玉的外貌与风度这样使叙述既具有客观特征,又有叙述主体的主观感情,成为主客观统一的有机整体,效果很好。小结:叙述角度转换的妙处的思考方向人物:角度人物的身份、内心、感情变化情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