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资源学生物科学专业(公费师范) 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作物资源学生物科学专业(公费师范) 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作物资源学生物科学专业(公费师范) 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作物资源学生物科学专业(公费师范) 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作物资源学生物科学专业(公费师范) 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资源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51752011352课程类别专业系列课程课程名称作物资源学英文名称CropResources学分1建议修读学期第7学期总学时数18其中:实践学时0实验学时0其他学时0课外学时数0预修课程植物学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公费示范)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了解我国丰富多彩作物资源的现状,掌握作物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作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等主要内容,了解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登记和保存,繁殖和利用相关研究方法。(支撑毕业要求3知识整合)2.认识作物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种类,通过熟悉粮食作物水稻(籼稻、粳稻)和经济作物烟草的优质生产过程与技术措施,具备运用网络数据库、书籍、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及利用作物学与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5技术融合)3.掌握既是常识性的,又是鲜为人知的作物学通识内容,达到学习者具有自主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全面提升生物学基础和必备知识。(支撑毕业要求8自主学习)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权重课程目标(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对应《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上文的课程目标)3.知识整合3-1熟练掌握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一定的整合生物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知识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实验实践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目标15.技术融合5-1具备运用网络数据库、书籍、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及利用作物学与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能力。课程目标28.自主学习8-1具有自主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课程目标3三、教学内容、重难点和课时安排专题一:作物种质资源学概述(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和3)主题1:什么是作物?※主题2:作物的分类及其丰富的资源※主题3:有毒作物主题4:作物生产的特点学习要求:掌握狭义和广义作物的概念,以及作物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了解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有毒作物的种类和毒素成分,理解作物生产中所具有的生产特点。专题二:作物栽培的任务与作物产量、质量形成(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和3)主题1:作物栽培的性质与任务主题2:我国作物种植的分区主题3:作物生产的问题与解决途径主题4: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形成及其潜力※学习要求:理解作物栽培学的主要内容、性质与任务,了解我国主要作物的分布与种植业的分区,以及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经济系数、源库关系、群体光合等概念与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的关系,以及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专题三: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和3)主题1:作物的生长发育的概念主题2: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主题3:作物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征主题4:作物生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学习要求:掌握作物的生长与发育,以及生育期和生育时期概念的含义与区别,了解一般作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生长发育特征,认识作物生育与温度、光照和水分等环境条件的关系。专题四:水稻资源与栽培过程(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和3)主题1:水稻分类与资源※主题2:水稻的生长发育主题3: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主题4:水稻的生产过程与技术※学习要求:掌握由野生稻到籼亚种和粳亚种,早、中季稻和晚季稻群,水稻和陆稻型,粘稻和糯稻变种以及一般栽培品种的演变条件与分类,了解水稻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重点掌握水稻品质与品种、资源条件和生产技术的关系,以及稻米的生产过程和相关生产技术。专题五:烟草资源与栽培过程(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和3)主题1:烟草的分类与资源※主题2:烟草的生长发育主题3:烟草的产量与品质主题4:烟草的生产过程与技术※学习要求:掌握依据烟草不同品种、栽培条件和调制方法所区分的烟草资源与类型,了解以烤烟为主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重点掌握烤烟育苗、大田生产到采收和烘烤的生产过程及关键技术。四、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采用现代教学媒体,面对面讲授、交流为主的方式方法。本课程是涉及作物种类较多一门课程,针对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根本没有见到所讲课程中某些作物的情况,在多媒体教学的课件中,一是采取增加作物实体图片数量的形式,二是结合已有的实际作物标本的形式进行教学。五、实践教学安排无。六、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教学目标考核内容实施方式课程目标1.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的现状与发展,掌握作物资源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现状;掌握作物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作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等主要内容,了解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登记和保存,繁殖和利用相关研究方法。1.闭卷考试2.平时成绩课程目标2.认识作物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种类,熟悉粮食作物水稻(籼稻、粳稻)和经济作物烟草的优质生产过程与技术措施。认识作物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种类;熟悉粮食作物水稻(籼稻、粳稻)和经济作物烟草的优质生产过程与技术措施;具备运用网络数据库、书籍、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及利用作物学与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能力。1.闭卷考试2.平时成绩课程目标3.了解既是常识性的,又是鲜为人知的作物学通识内容,达到学习者更全面提升生物学基础和必备知识。了解主要作物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关系,熟悉其用途及其作用;具有自主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全面提升生物学基础和必备知识。1.闭卷考试2.平时成绩七、成绩评定方法1.成绩评定方式学生成绩由平时考核(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具体如下:(1)平时考核(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占30%课前预习10%(提交课前预习作业);课堂表现20%(出勤10%,参与课堂讨论10%);(2)期末考试(教师评价):占70%以闭卷方式进行,以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2.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课程教学目标评定方式1:闭卷考试评定方式2:平时成绩分值权重分值权重课程目标14050%3050%课程目标23050%3050%课程目标33050%4050%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1.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课程分目标下各评定方式的“学生平均成绩/分值*权重”之和。2.整体课程目标达成度:各课程分目标达成度的最小值。八、课程学习资源1.选用教材无。主要参考书目【1】韩振海主编.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学(研究生用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2】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编:中国作物遗传资源.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植物遗传资源译丛,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6.【4】宋希强主编.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其它学习资源作物学报(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的学术期刊)、作物杂志(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等期刊资源。九、课程学习建议建议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相关网络(中国作物种质信息网/)、图书馆等资源自主查阅课程中所涉及到学习内容,规划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0-59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课程目标1.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的现状与发展,掌握作物资源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支撑毕业要求3知识整合)充分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的现状与发展,扎实掌握作物资源的基本概念,作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等主要内容,了解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登记和保存,繁殖和利用相关研究方法。较好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的现状与发展,较好掌握作物资源的基本概念,作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等主要内容,较了解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登记和保存,繁殖和利用相关研究方法。基本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的现状与发展,基本掌握作物资源的基本概念,作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等主要内容,基本了解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登记和保存,繁殖和利用相关研究方法。大体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的现状与发展,大体掌握作物资源的基本概念,作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等主要内容,大体了解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登记和保存,繁殖和利用相关研究方法。未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资源的现状与发展,未掌握作物资源的基本概念,作物的基本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等主要内容,未了解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登记和保存,繁殖和利用相关研究方法。课程目标2.认识作物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种类,熟悉粮食作物水稻(籼稻、粳稻)和经济作物烟草的优质生产过程与技术措施。(支撑毕业要求5技术融合)充分认识作物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种类,很好熟悉粮食作物水稻(籼稻、粳稻)和经济作物烟草的优质生产过程与技术措施。具备运用网络数据库、书籍、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及利用作物学与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能力。较好认识作物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种类,较好熟悉粮食作物水稻(籼稻、粳稻)和经济作物烟草的优质生产过程与技术措施。较具备运用网络数据库、书籍、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及利用作物学与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能力。基本认识作物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种类,基本熟悉粮食作物水稻(籼稻、粳稻)和经济作物烟草的优质生产过程与技术措施。基本具备运用网络数据库、书籍、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及利用作物学与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能力。大体认识作物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种类,大体熟悉粮食作物水稻(籼稻、粳稻)和经济作物烟草的优质生产过程与技术措施。大体具备运用网络数据库、书籍、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及利用作物学与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能力。基本不认识作物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种类,未熟悉粮食作物水稻(籼稻、粳稻)和经济作物烟草的优质生产过程与技术措施。不具备运用网络数据库、书籍、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获取及利用作物学与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能力。课程目标3.了解既是常识性的,又是鲜为人知的作物学通识内容,达到学习者更全面提升生物学基础和必备知识。(支撑毕业要求8自主学习)充分了解常识性的,又是鲜为人知的作物学通识内容,很好达到学习者具有自主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全面提升生物学基础和必备知识。较好了解常识性的,又是鲜为人知的作物学通识内容,较好达到学习者具有自主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更全面提升生物学基础和必备知识。基本了解常识性的,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