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A.0.1B.0.2C.0.3D.0.4
2.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B.氧化亚氮C.二氧化硫D.一氧化碳()
3.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直接作用的因子是()
A.光能B.水分C.养分D.以上三者皆是
4.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拟寄生D.偏利共生
5.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A.坡向B.坡度C.海拔D.水分
6.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将植物划分为()
A.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
B.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
C.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
D.热带植物、温带植物、寒带植物
7.实验证明,()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A.红光B.青光C.紫光D.蓝光
8.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三者都不是
9.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
10.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11.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强温室效应
12.赤道附近的植物群落类型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草原
13.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是一个动态系统B.食物链营养级数目无限C.能量单向流动D.具有自我调控能力
15.池塘里浮萍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属()。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种群平衡D.季节性消长
16.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显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规律。()
A.艾伦(Allen)B.贝格曼(Bergman)C.林德曼(Lindeman)D.谢尔福德(Shelford)
17.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A.随机型B.均匀型C.成群型D.均匀集群型
18.1866年首次定义生态学一词的ErnstHaeckel(海克尔)是()。
A.美国生态学家B.德国生物学家C.古希腊哲学家D.英国植物学家
19.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
20.下列关于能量和物质循环正确的说法是()。
A.能量不断地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环境方向逐级流动
B.生态系统的能量在各营养级间往返流动
C.物质循环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循环运转
D.循环”一词意味着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被永远重复利用
21.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22.以下区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农田
23.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碳B.氧化亚氮C.二氧化硫D.一氧化硫
24.顶级食肉动物的数量,在所有种群中通常是()。
A.最多的B.最少的C.最适当的D.居中的
25.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交换
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
26.我国西北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演替发展的最后群落是()
A.桦树和山枸B.杂草群落C.桦、山枸、桤木D.云杉林
27.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水稻
B、玉米
C、大豆
D、冬小麦
28.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A.水圈B.生物圈C.大气圈D.岩石圈
29.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A.湿生植物B.水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
30.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弱的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C.常绿阔叶林D.冻原
31.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32.引起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风速差异B.海拔高低差异C.太阳辐射差异D.降水幅度差异
33.生长在珊瑚虫周围的藻类大量死亡而引起珊瑚虫群体的死亡,这个现象说明生物种间有()作用。
A.竞争B.共生C.寄生D.他感
34.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的科学家是()
A.坦斯利B.林德曼C.达尔文D.海克尔
35.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缺营养B.他感作用C.缺水分D.缺光照
36.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A.生物组织层次B.生物类群C.生境类型D.应用领域
37.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38.下述记录有效积温的方式正确的是()
A.马铃薯1000~1600度
B.向日葵1500~2100日·度
C.玉米2即0~4000日
D.柑橘类4000~4500时·度
39.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类型是()
A.气相型B.沉积型C.水循环D.A+B+C
40.下列食物链中,最典型的捕食食物链是()。A.马→马蛔虫→原生动物B.草→蚱蜢→青蛙→蛇→鹰C.动植物残体→蚯蚓→鸡D.稻草→牛→牛粪→蚯蚓→鸡
41.冬小麦等冬性作物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A.光周期现象B.温周期现象C.春化现象D.滞育现象
42.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A.谢尔福德B.达尔文C.奥德姆D.莫比乌斯
43.核小体是()
A.染色质的一种基本结构
B.原生动物空泡状核中着色深的小体
C.染色体畸变时无着丝粒的片断
D.真核细胞中可用苏木精染色并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小体
44.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老虎B.蝗虫C.真菌D.水稻
45.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
46.猫和老鼠的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
47.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英美学派的哪个选项相当
A.群系型B.群系C.群丛D.群丛相
48.()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A.红光B.蓝光C.红外光D.紫外光
49.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
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50.风对动物的主要直接作用是()。
A.影响动物的取食、迁移等行为活动B.影响动物热能代谢C.影响动物水分代谢D.影响动物的繁殖
二、填空题(20题)51.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组分是生产者和______。
52.在生态学研究中,使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__。
53.云杉林被采伐后的恢复演替可延续达几十年,有时达几百年,这种恢复演替叫做______;
54.______是指生态系统中一定空间内的生物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积累的速率。
55.我国天然淡水水域中常见的鲤鱼、鲫鱼,每年产卵和孵化的时间,从南方地区到北方地区逐渐后退。这是由于鱼类的产卵期受______的显著影响。
56.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背风侧形成千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____________。
57.禁止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大气圈的_______层。
58.生态型是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发生的______。
59.群落交错区是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______,其特征是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的。
60.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______。
61.凡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62.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______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63.在某一时刻测得的单位面积内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称为______。
64.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称为______。
65.具有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______。
66.生态金字塔通常分为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__________金字塔三种类型。
67.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面形成降水,而在背风面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68.防风林有三种不同林带类型,即紧密林带、______及通风林带。
69.水循环的驱动力是______。
70.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分为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______和现代生态学时期四个阶段。
三、判断题(10题)71.表示某物种在一个群落内的丰富程度,常用多度。()
A.正确B.错误
72.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A.正确B.错误
73.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74.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7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
76.生物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A.正确B.错误
77.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层,可以减少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78.生物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A.正确B.错误
79.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80.仙人掌的叶片呈针刺状,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四、简答题(5题)81.水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与光、温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82.简述自然选择的类型。
83.简述土壤组成及其特性。
8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85.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限制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
五、论述题(2题)86.论述全球初级生产量分布的特点。
87.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六、单选题(0题)88.下列概念与“生物地理群落”含义相同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
5.D
6.B
7.D
8.C
9.A
10.D
11.D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①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枢纽;②是环境的净化器;③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④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⑤是巨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库;⑥提供大量木材、水果及中药材。
12.C
13.D
14.B
15.B
16.A
17.C
18.B
19.B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F1(频率)=ni(某物种出现的样本数)/N(样本总数)×100%。
20.C
21.B
22.C
23.C
24.B
25.C
26.D
27.D
28.B
29.D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物种比较贫乏,其结构特征类似于旱生植物。
30.D
31.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32.C
33.B
34.D
35.B
36.A根据组织层次分类: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区域生态学(景观生态)、生态圈生态学(又叫全球生态学)。
37.C
38.B
39.D
40.B
41.C
42.D
43.A
44.C
45.C
46.B
47.B
48.B
49.B
50.A解析:四项中只有A项是风对动物的直接作用,其他三项中风只起间接影响的作用,故选A。
51.分解者
52.野外调查野外调查
53.长期演替
54.生产力生产力
55.水温
56.焚风效应
57.臭氧
58.趋异适应趋异适应
59.过渡带过渡带
60.优势种
61.自然生态系统
62.温室效应
63.生物量生物量
64.种群
65.爆发(大发生)
66.能量
67.焚风效应
68.硫透林带硫透林带
69.太阳能太阳能
70.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71.A
72.B
73.Y
74.N
75.Y
76.A
77.Y
78.A
79.N
80.Y
81.水因子不仅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组成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几乎都离不开水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水还能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保持器官的直立状态夏天通过水分的散发还可以降低体温。更重要的是水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而光和温度则只是为生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生物体本身。水因子不仅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组成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几乎都离不开水,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水还能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保持器官的直立状态,夏天通过水分的散发还可以降低体温。更重要的是水是原生质的组成成分,没有水,原生质就死亡,生命就停止。而光和温度则只是为生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生物体本身。
82.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3类:(1)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2)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3)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按其选择结果可以分为3类:(1)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即具平均值)的那些个体有利,而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时,选择属于稳定型。(2)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极端”的个体有利,从而使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选择属定向型。(3)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极端”的个体有利,而不利于“中间”的个体,从而使种群分成两个部分。
83.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包含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以及特定的微生物区系。土壤的特性:①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母质、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土壤酸碱度;③土壤生物性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84.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①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②生态因子的主导因子作用;③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④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⑤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可补偿性;⑥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限制因子、李比希最小因子律、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8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利比希(Liebig)研究各种环境生态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现作物的产量并非经常受到大量需要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的限制,因为他们在自然坏境中很丰富;而却受到一些微量物质的限制,它们的需要量虽小,但在土壤中非常稀少。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因子低于最低状态时,生理现象全部停止,在最适状态下,显示了生理现象的最大观测值,最大状态之上时,生理现象又停止。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86.①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地球表面生态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型: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前者约占地球表面的1/3,而初级生产量约占全球的2/3。后者正好相反。水域生态系统约占地球表面的2/3,而初级生产量约占全球的1/3。②陆地上的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③海洋中初级生产量又有从河口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的趋势。④可根据生产量的高低将全球初级生产量进行等级划分。
87.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和破坏如太阳能的消失、森林火灾、乱砍滥伐、草原过牧、水产超捕、掠夺式经营等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熵能或无序性增大直至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汽车4S店场地租赁合同规范2篇
- 2024年电压力锅生产原料供应合同3篇
- 2024年瑜伽馆宣传推广合作协议9篇
- 2024年体育赛事专用运动鞋赞助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零售行业员工劳动合同汇编3篇
- 中医堂幼儿园课程设计
- 2024年版经销商授权协议书3篇
- 2024年蛋糕店后勤保障人员劳动协议
- 水资源循环课程设计
- 2024年安乡县中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pvc电缆保护管工艺
- 医保缴费问题排查整改报告
- 2024年黑龙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登高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度医院财务部述职报告课件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乐考非纸笔测试题(一)苏教版
- 语法-ed-分词-课件
- 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实践
- 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基础教程-教案
-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